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省海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化学期末综合测试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用情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种物质(括弓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A.CuCl2(CuSO4)B.NaOH(NaOH)C.KCl(HCl)D.CuSO4(Cu(OH)2)2、下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与图一致的是A.CaCO3CaO+CO2↑B.2Al+Fe2O32Fe+Al2O3C.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D.2H2O2H2↑+O2↑3、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Zn与稀硫酸的反应中,用Zn片代替Zn粉B.KC103的分解反应中,适当提高反应温度C.H202的分解反应中,添加适量MnO2D.合成氨的反应中,增大体系的总压力4、钠和铯都是碱金属元素,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铯的密度比水小,像钠一样浮在水面上B.铯与水反应十分剧烈,甚至会发生爆炸C.碳酸铯加热时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铯D.氢氧化铯是强碱,其碱性比氢氧化钾弱5、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6、下列溶液中通入SO2后,最终一定有白色沉淀的是()①Ba(NO3)2溶液②BaC12溶液③Ca(OH)2溶液④Na2SiO3溶液⑤H2S溶液A.①④⑤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④7、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①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②铊(Tl)既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氢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放出氢气,③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但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④锂(Li)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物是Li2O2,其溶液是一种强碱,⑤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⑥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A.①②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8、已知反应C+CO22CO的正反应为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其正反应、逆反应的速率变化情况为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增大,减小D.减小,增大9、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CO2和3.6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 B.混合气体中一定是甲烷和乙烯C.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烯 D.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炔(CH≡CH)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6种B.分子式符合的化合物有6种C.已知二氯苯有3种结构,则四氯苯也有3种结构D.菲的结构简式为,一定条件下,它与硝酸反应,可生成5种一硝基取代物11、在K2SO4和Fe2(SO4)3的混合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L﹣1,则混合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15mol•L﹣1 B.0.45mol•L﹣1C.0.3mol•L﹣1 D.0.6mol•L﹣112、煤本身是可燃物质,但是块状的煤用明火靠近都不燃烧,而当煤变为粉末状态时,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遇明火即迅速爆炸,其原因是()。A.粉末状态的煤比块状煤的着火点低B.粉末状态的煤比块状煤放出的热量多C.粉末状态的煤比块状煤的总表面积大D.粉末状态的煤呈气态,属于可燃性气体13、高温下硫酸亚铁发生反应2FeSO4Fe2O3+SO2↑+SO3↑,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得到的沉淀是A.BaSB.BaSO3C.BaSO4D.BaSO3和BaSO414、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B.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KBrO3>KClO3>Cl2>Br2C.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D.③中l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15、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CH3COOH B.NH3·H2O C.NH4Cl D.CO216、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A.乙醇、甲苯、硝基苯 B.苯、苯酚、己烯C.苯、甲苯、环己烷 D.甲酸、乙醛、乙酸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L的元素符号为______;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Z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它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2)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电子式为____,B的结构式为_____。(3)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Se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Se的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4)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5)羰基硫(COS)分子结构与二氧化碳分子结构相似,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用电子式表示羰基硫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由X、Z、L三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以A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获得有机物B、C、D、E、F,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已知烃B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16g•L-1,C能发生银镜反应,F为有浓郁香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请回答:(1)有机物D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C→D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2)有机物A在髙温下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3)有机物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其它条件相同时,D与金属钠反应比水与金属钠反应要剧烈B.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D、E、FC.A、B、C均难溶于水,D、E、F常温常压下均为液体D.有机物C能被新制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酸性KMnO4溶液氧化(5)写出一种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19、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图),用环己醇制备环己烯。已知:+H2O密度g熔点℃沸点℃溶解性环己醇0.9625161能溶于水环己烯0.81-10383难溶于水(1)制备粗品将12.5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1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防止暴沸),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_____。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2)制备精品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______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______(填入编号)洗涤。A.KMnO4溶液
B.稀H2SO4C.Na2CO3②再将环己烯按上图装置蒸馏,冷却水从______口进入(填“g”或“f”),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其目的是______。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______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_____。A.蒸馏时从70℃开始收集产品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A.分别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分别加入用金属钠C.分别测定沸点20、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该实验常用0.50mol·L-1HCl和0.55mol·L-1NaOH溶液各50mL进行实验,其中NaOH溶液浓度大于盐酸浓度的作用是______,当室温低于10℃时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5)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0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得的中和热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1、利用海水可以提取溴和镁,提取过程如下:(1)提取溴的过程中,经过2次转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蒸馏塔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2)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主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由无水氯化镁得到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3)据上述流程,将海水中溴元素(海水中离子含量为)转化为工业溴,整个流程中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L(忽略溶解)。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A、电解氯化铜时,阳极放氯气,阴极生成金属铜,所以应加氯化铜让电解质溶液复原,故A错误;B、电解氢氧化钠时,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所以应加水让电解质溶液复原,故B错误;C、电解氯化钾时,阳极产生氯气,阴极产生氢气,所以应加氯化氢让电解质溶液复原,故C正确;D、电解硫酸铜时,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金属铜,所以应加氧化铜让电解质溶液复原,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电解池原理,分析两个电极上产生的物质是解题的关键。电解池中,要想使电解质溶液复原,遵循的原则是:电解后从溶液中减少的物质是什么就利用元素守恒来加什么。2、B【解析】
由图象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详解】A项、碳酸钙分解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项、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符合题意;C项、八水合氢氧化钡与氯化铵混合搅拌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项、电解水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燃烧反应、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铝热反应、多数的化合反应等;常见的吸热反应:Ba(OH)2•8H2O与NH4Cl晶体混合反应、水解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以C、CO、H2作为还原剂的反应等。3、A【解析】
A、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用Zn片代替Zn粉,减小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减小,选项A符合;B、KC103的分解反应中,适当提高反应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多,有效碰撞的机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选项B不符合;C、H202的分解反应中,添加适量MnO2作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选项C不符合;D、合成氨的反应中,增大体系的总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选项D不符合。答案选A。4、B【解析】
A.铯的密度比水大,放入水会沉在水底,故A错误;B.同主族的金属元素,从上到下,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增大,铯与水反应十分剧烈,甚至会发生爆炸,故B正确;C.同一族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具有相似性,碳酸钠受热不分解,因此碳酸铯加热时不易分解,故C错误;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形成的碱的碱性逐渐增强,因此氢氧化铯是强碱,其碱性比氢氧化钾强,故D错误;答案选B。5、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定义化学反应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新键生,.所以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实质。6、D【解析】分析:①硝酸根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硫酸根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②盐酸的酸性强于亚硫酸;③足量SO2气体与Ca(OH)2溶液反应会生成亚硫酸氢钙;④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硅酸;⑤H2S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S沉淀。详解:①硝酸根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硫酸根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①正确;②盐酸的酸性强于亚硫酸,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不发生反应,②错误;③足量SO2气体与Ca(OH)2溶液反应会生成亚硫酸氢钙,最终不会产生白色沉淀,③错误;④Na2SiO3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硫生成硅酸白色沉淀,④正确;⑤H2S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S沉淀,但是S是淡黄色沉淀,不属于白色沉淀,⑤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注意二氧化硫在硝酸钡溶液中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不发生反应,为易错点。7、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周期律性质的递变规律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将不熟悉的元素和熟悉的元素相比较,从而得出结论。详解:①铍(Be)和铝位于对角线位置,氢氧化铝具有两性,所以铍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故正确;②铊(Tl)是第ⅢA族元素,金属性比铝强,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氢气,不能跟NaOH溶液反应放出氢气,故错误,③由同主族元素化合物性质相似和递变性可知,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但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故正确;④锂(Li)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物是氧化锂,不是Li2O2,故错误;⑤锶和镁、钙、钡是同主族元素,根据同主族元素的递变性分析,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故正确;⑥硒和硫是同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下方,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不稳定的气体,故错误。故选B。8、A【解析】分析:根据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判断。详解:化学反应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增大,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故选A。9、A【解析】试题分析: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CO2和3.6g水,3.6g水的物质的量为0.2mol,含有0.4molH,混合气体与C、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1:0.16:0.4=1:1.6:4,所以该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组成为C1.6H4,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1的烃只有甲烷,所以一定有甲烷;因为甲烷分子中有4个H,所以另一种烃分子中也一定有4个H,可能为C2H4、C3H4或C4H4等等,说法正确的只有A,本题选A。点睛:混合气体都可以根据平均分子组成分析其可能的组成成分,根据平均值的意义和分子组成特点,找出合理的可能。10、B【解析】
A.含有3个碳原子的烷基有丙基、异丙基两种,甲苯苯环上有3种氢原子,分别处于甲基的邻、间、对位位置上,所以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种,故A正确;B.含有5个碳原子的饱和链烃为,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正戊烷中有3种H原子,异戊烷中有4种H原子,新戊烷中有1种H原子,故的一氯代物共有种,故B错误;C.由于苯环上含有6个氢原子,故二氯苯与四氯苯的结构数目相等,故C正确;D.如图所示中含有5种氢原子,故可生成5种一硝基取代物,故D正确;故答案选B。11、C【解析】
根据溶液显电中性,依据电荷守恒分析解答。【详解】K2SO4和Fe2(SO4)3的混合溶液,含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L,忽略水的电离根据电荷守恒有3c(Fe3+)+c(K+)=2c(SO42—),即3×0.1mol/L+c(K+)=2×0.3mol/L,解得c(K+)=0.3mol/L,答案选C。12、C【解析】
A.物质的着火点是其固有属性,与其状态和颗粒大小无关,故A错误;B.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燃烧的程度以及可燃物的质量有关,故B错误;C.煤变为粉末状态时,总表面积大,与空气中的氧气密切接触时,一旦遇见火源,便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急剧膨胀,发生爆炸;故C正确;D.粉末状的煤还是固体,只是颗粒比较小,故D错误。答案选C。13、C【解析】分析:混合气体中含有SO3,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发生:SO3+H2O=H2SO4,H2SO4+BaCl2=BaSO4↓+2HCl↓,注意H2SO3为弱酸,酸性小于HCl和H2SO4,以此来解答。详解:混合气体中含有SO3,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发生:SO3+H2O=H2SO4,则没有SO3逸出,H2SO4+BaCl2=BaSO4↓+2HCl,则有BaSO4沉淀生成;因为H2SO3为弱酸,酸性小于HCl和H2SO4,则不能与氯化钡反应,得不到BaSO3沉淀;且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与氯化钡不会生成BaS;正确选项C。点睛: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均为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因为亚硫酸不能制备盐酸;三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因为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盐酸。14、B【解析】
A.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KClO3+6HCl=3Cl2+KCl+3H2O反应中反应物中没有单质参与,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B.①Cl2+2KBr=2KCl+Br2中氧化性Cl2>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中氧化性KClO3>Cl2,③2KBrO3+Cl2=Br2+2KClO3中氧化性KBrO3>KClO3,所以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KBrO3>KClO3>Cl2>Br2,故B正确;C.②KClO3+6HCl=3Cl2+KCl+3H2O中反应6molHCl中只有5mol被氧化,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故C错误;D.③2KBrO3+Cl2=Br2+2KClO3中lmol还原剂Cl2失去10mol电子,则氧化剂得到电子10mol电子,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根据化合价变化分析判断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氧化产物,再结合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判断。15、C【解析】
根据强电解质的定义进行分析;【详解】强电解质的定义是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A、CH3COOH属于弱酸,即属于弱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B、NH3·H2O为弱碱,不属于强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C、NH4Cl属于盐,即属于强电解质,故C符合题意;D、CO2属于非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点睛】强电解质一般包括强酸、强碱、多数的盐,弱电解质一般包括:水、弱酸、弱碱等。16、C【解析】
A.对于乙醇、甲苯和硝基苯,乙醇可以和水互溶、甲苯不和水互溶但比水轻、硝基苯不和水互溶但比水重,可以用水来鉴别,故不选A;B.苯、苯酚和己烯可以选浓溴水鉴别,苯不和溴水反应、苯酚和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己烯和溴水加成使溴水褪色,可以鉴别,故不选B;C.苯、甲苯和环己烷三者性质相似,不能鉴别,故选C;D.甲酸、乙醛、乙酸可选新制氢氧化铜鉴别,甲酸能溶解新制氢氧化铜但加热时生成砖红色沉淀、乙醛不能溶解氢氧化铜但加热时生成砖红色沉淀、乙酸只能溶解氢氧化铜,可以鉴别,故不选D;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O第三周第ⅢA族+5-3NH3HNO3【答题空10】Al>C>N>O>HNH4++OH-=NH3•H2O【解析】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一种核素没有中子,则X为H元素;Y是有机物的主要组成元素,则Y为C元素;L和M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则L为O元素、M为Al,Z的原子序数介于碳、氧之间,则Z为N元素.(1)L的元素符号为O;M为Al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第ⅢA族;Z为N元素,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分别为+5、-3,它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NH3和HNO3,故答案为O;第三周第ⅢA族;+5、-3;NH3;HNO3;(2)N、H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3和2:4构成分子A和B,则A为NH3、B为N2H4,A的电子式为,B的结构式为,故答案为;;(3)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氧)同一主族,Se原子比L(氧)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Se的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4)所以元素中H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l>C>N>O>H,故答案为Al>C>N>O>H;(5)羰基硫(COS)分子结构与二氧化碳分子结构相似,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分子中S原子、氧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分别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6)由X、Z、L三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为NH4NO3等,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OH-=NH3•H2O,故答案为NH4++OH-=NH3•H2O。18、羟基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2CH4CH≡CH+3H22CH3CHO+O22CH3COOHBDCH2=CHOH或【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即A为CH4,B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16g·L-1,根据M=22.4ρ=22.4×1.16g·mol-1=26g·mol-1,即B为C2H2,C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C属于醛基,即为乙醛,CH3CHO与氢气发生还原反应或加成反应,生成CH3CH2OH,乙醛被氧气氧化成CH3COOH,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COOCH2CH3,(1)根据上述分析,D为CH3CH2OH,含有的官能团是羟基,乙醛生成乙醇,是还原反应或加成反应;(2)根据原子守恒,应是2个甲烷分子生成1个乙炔分子,同时产生1个氢气分子,即反应方程式为:2CH4CH≡CH+3H2;(3)根据上述分析,此反应为乙醛的氧化反应,即反应方程式为:2CH3CHO+O22CH3COOH;(4)A、D为乙醇,电离出的H+能力弱于水,因此金属钠与乙醇反应比与水反应缓慢,故A错误;B、乙醇与碳酸钠互溶,乙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CO2气体,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浮在碳酸钠的液面上,出现分层,因此可以鉴别,故B正确;C、甲烷和乙炔不溶于水,乙醛溶于水,故C错误;D、C为乙醛,能被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D正确;(5)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CH2=CHOH或。19、冷凝防止环己烯的挥发上Cg除去水分83℃CBC【解析】
(1)①由于生成的环己烯的沸点为83℃,要得到液态环己烯,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冷凝作用,便于环己烯冷凝;②冰水浴的目的是降低环己烯蒸气的温度,使其液化;(2)①环己烯不溶于氯化钠溶液,且密度比水小,分层后环己烯在上层,由于分液后环己烯粗品中还含有环己醇,提纯产物时用c(Na2CO3溶液)洗涤;②为了增加冷凝效果,冷却水从下口(g)进入;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利于环己烯的提纯;③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馏分环己烯的沸点为83℃;粗产品中混有环己醇,导致测定消耗的环己醇量增大,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3)根据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而纯净物有固定的沸点,通过测定环己烯粗品和环己烯精品的沸点,可判断产品的纯度。【详解】(1)①由于生成的环己烯的沸点为83℃,要得到液态环己烯,导管B除了导气作用外,还具有冷凝作用,便于环己烯冷凝;②冰水浴的目的是降低环己烯蒸气的温度,使其液化;(2)①环己烯是烃类,属于有机化合物,在常温下呈液态,不溶于氯化钠溶液,且密度比水小,振荡、静置、分层后,环己烯在上层。由于浓硫酸可能被还原为二氧化硫气体,环己醇易挥发,故分液后环己烯粗品中还含有少量环己醇,还可能溶解一定量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联想制备乙酸乙酯提纯产物时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可除去酸性气体并溶解环己醇,除去杂质。稀硫酸不能除去酸性气体,高锰酸钾溶液会将环己烯氧化,因此合理选项是C;②为了增加冷凝效果,蒸馏装置要有冷凝管,冷却水从下口(g)进入,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除去了残留的水,然后蒸馏,就可得到纯净的环己烯;③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馏分环己烯的沸点为83℃,因此收集产品应控制温度在83℃左右,若粗产品中混有环己醇,会导致环己醇的转化率减小,故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故合理选项是C;(3)区别粗品与精品的方法是向待检验物质中加入金属钠,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若无气体,则物质是精品,否则就是粗品,也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混合物由于含有多种成分,没有固定的沸点,而纯净物只有一种成分组成,有固定的沸点,通过测定环己烯粗品和环己烯精品的沸点,可判断产品的纯度,因此合理选项是BC。【点睛】本题以有机合成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实验室制环己烯及醇、烃等的性质,混合物分离方法及鉴别,注意把握实验原理和方法,特别是实验的基本操作,学习中注意积累,综合考查了学生进行实验和运用实验的能力。20、环形玻璃搅拌棒减少实验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殖买卖的合同范本
- 2025企业年金基金托管合同范本
- 2025江苏省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示范文本)
- 油罐安全合同范本
- 2025企业管理资料范本福建劳动合同范本
- 2025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湖仁村物业用房及厂房租赁合同
- 汽车货物运输合同协议书
- 2025【合同范本】农村土地承包合同
- 2025“谁造谁有”林地使用合同书
- 货物运输合同协议书模板
-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整体租赁底商运营方案(技术方案)
- 常用药物作用及副作用课件
- 小学生作文方格纸A4纸直接打印版
- 老人心理特征和沟通技巧
- 幼儿阿拉伯数字描红(0-100)打印版
- 标杆地产集团 研发设计 工程管理 品质地库标准研发成果V1.0
- TMS开发业务需求文档
- 2023年1月浙江高考英语听力试题及答案(含MP3+录音原文)
- HI-IPDV10芯片产品开发流程V10宣课件
- 房产抵押注销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