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岳阳市湘阴县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统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下列对声学现象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在全县中学生运动会上用高音喇叭播放《运动员进行曲》,高音喇叭的主要作用是增大音调
B.歌迷们能准确辨别自己所喜欢的歌手的声音,主要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
C.在太空中漫步的翟志刚可以在舱外和队友面对面交谈
D.考场周围禁止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如图,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C.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D.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
3.如图所示,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属于晶体熔化的是()
fT/℃,T/℃AT./℃
1.J
A./B.C.
Anintrain------------------►►
tmmtmin
4.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石英挂钟和电子钟所成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分别对应的是
仍旧口:口l||
A.02:35和20:01B.()9:25和1():21
C.09:25和10:05D.02:35和10:05
5.对下列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ION
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初三学生百米成绩约为8s
D.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时,它的密度不变
C.把一个铁块由地球运到月球上,铁块的密度变小
D.用力挤压一个充气的气球,气球内空气的密度会变大
7.李玉同学升入中学后,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再加上没有注意正确用眼,使他患上了近视眼,下列矫正近视眼的方
法正确的是()
8.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山B.船C.房屋D.河岸
9.以下温度最接近25C的是(
A.舒适的房间温度B.人的正常体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冷冻食物的温度
10.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
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A.光线aB.光线bC.光线cD.光线d
11.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Y¥,
IfFOFIf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
C.如果用不透明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光屏上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减弱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应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12.下列直线运动图象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13.用同一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探究长短不同的甲、乙两物体的成像情况,甲物体比乙物体长些。实验时甲、乙两
物体直立于光具座上,它们经凸透镜成像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它们都成放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
B.若它们都成缩小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
C.不论成放大还是缩小的实像,甲的像都一定比乙的像短
D.不论成放大还是缩小的实像,甲的像都有可能比乙的像短
14.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如图所示的几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15.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如下图所示,这样能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
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下方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下方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16.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把肉眼看不见的声音信号变换成看得见的图像。小英将话筒接
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标有168Hz和520Hz的音叉。如图所示是520Hz的音叉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
显示的波形;贝!1168Hz的音叉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合理的选项是()
、/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18.站在河岸上的人看见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
A.鱼的虚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深B.鱼的虚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浅
C.鱼的实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浅D.鱼的实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深
19.以下古诗词中,不能说明扩散现象的是()
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0.某同学在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观察到游码己在标尺的零刻线处,但指针偏右,下
列能使天平横梁平衡的正确做法是()
A.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B.将横粱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C.将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动
D.在左盘内添加硅码
21.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一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
判断错误的是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西运动D.经过4s,甲、乙相距8m
22.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
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A.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C.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D.5s~7s内,小车以3m/s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2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弯折了
水中山的倒影
C.屏幕上的手影
D.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
24.小丽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得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果中
正确的是()
A.当质量相同时,a物质的体积最小
B.当体积相同时,a物质的质量最小
C.b物质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D.a物质的密度是c物质密度的2倍
25.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植物油的密度,下列四个步骤中不需要做的是()
A.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如
B.将植物油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2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出油的体积V
D.用天平测出倒掉油后的烧杯质量
26.2019年12月26日我国从南到北先后可以观察到本年度最后一次日食现象,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相
手指投影
文字放大
27.如图所示,镜前竖直插两根大头针a和b,观察a和b的像重叠在一起的情形,其眼睛应放在()
)•a
.b
A.通过a、b的直线上B.通过a、b像的直线上
C.通过a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D.通过b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
28.下列对质量和长度的估算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0g
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m
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kg
D.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mm
29.如图,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露的形成
B.雾的形成
冰化成水
D.霜打枝头
30.学校运动会上4x100米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两位运动员应该
A.都站在原地不动
B.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原地不动
C.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
D.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在数字后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初二同学平均身高约160,步行的速度约1.2,一个篮球的质量
约0.6
32.如图,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
后退去,是以____为参照物.西安到洛阳路程约为360km,乘坐动车约需2个小时;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段,平均速
度5m/s,则大约需要小时.
33.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处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N4=N5),其中折射角是
,空气在________(选填"4E的上方”、“AE的下方”、“CG的左方”或“CG的右方”).
34.小明身高1.6m,站在距离平面镜3m远处,能够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那么他的像高m,像到平面镜的距
离为m,若小明远离平面镜,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5.如表是参加“10公里马拉松”比赛的三名运动员发布在微信朋友圈中的成绩统计,甲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表中马拉松“平均配速”指的是每公里所需要的时间,通过计算可知,丙
参赛的平均配速为秒,由表可知平均配速越大,平均速度越______(选填“大”或“小”)o
路程/公里运动时间平均配速
甲1053分20秒5分20秒
乙101小时3分20秒6分20秒
丙1055分10秒
36.如图是某种合金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图象回答:
(1)这种合金是(填“晶体”或“非晶体”);
(2)图像的8c段表示合金处于状态;
(3)对比段和段,温度上升较快的是段。
37.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小物体,把一滴水滴在对着小物体上方的玻璃板上,小物体通过水滴成一个正立、放大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o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物距为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当物距为40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
38.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小强是眼,应该佩戴(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39.在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个时刻,甲、乙两名运动员的位置如图所示,两名运动员中跑得更快,这是因为在相
等的内该运动员通过的路程较大.物理学中用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甲乙
40.某工厂生主酒精,要求含水量(按质量计算)不超过10%,他们用抽测密度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检查,则合格酒精
的密度应该在__________kg/m'至__________kg/m,范围内.(不考虑酒精与水混合后的体积变化,酒精的密度为
O.8xlO3kg/m3)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
的蜡烛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
全重合。在此实验中:
(1)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关系;
⑶小明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4)若玻璃板上端向左倾斜(如图),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会(选填“偏高”或“偏低”);
(5)如果把蜡烛A远离平面镜,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会(选填“不变”或“变大”)«
42.江涛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
<
z
x
^
-叩I叩叩甲叩叫111[小甲1叩叫Iff
2030405060708090
(1)江涛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则他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江涛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发现在光屏上仍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
(3)实验(2)中,不改变各元件的位置,江涛换了另一块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此时(填“能”或“不能”)
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这是因为.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我国军工企业研制某新型坦克,对坦克主炮进行试射,经专业仪器测试,坦克发射后0.8s炮弹击中目标,击中后
过了3.2s在发射点听到爆炸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目标距发射点多少米?
⑵炮弹飞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44.一辆长30m的大型平板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匀速通过70m长的大桥时,所用时间10s,求:
(1)该车此10s内行驶的路程;
(2)该车通过大桥时的速度;
(3)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隧道,用了20s的时间,那么这一隧道的长度是多少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B
【详解】A.高音喇叭的主要作用是增大声音的响度,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不同的歌手由于声带的
宽度和厚度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是不同的,故可以通过音色进行辨别,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所以人之间不能直接对话,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禁止鸣喇叭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详解】A.王亚平在水球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
B.“倒影”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故B错误;
C.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
制成的;故c正确;
D.透过水球看到倒影,说明凸透镜成实像,当王亚平向后远离“水球”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即“倒影”
会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3、C
【解析】A.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不符合
题意;
B.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C符合题意;
D.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解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求解,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来解
答此题
【详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图中的表的数字顺序与实际表的数字顺序正好相反,所以该钟的实
际时间是9时25分,因为是从镜子中看,所以对称轴为竖直方向的直线,2的对称数字是5,镜子中数字的顺序与实际
数字顺序相反,这时的时刻应是10:05.
故选C.
5、B
【解析】A.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左右,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
F=G=/?zg=0.1kgx10N/kg=1N
,故A不符合实际;
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20cm,在26cm左右,故B符合实际;
C.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在16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6、D
【详解】A.不同的物质密可能相同,故A错误;
B.物质的物态发生改变时,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所以物质的体积会发生改变,所以密度也会变化,故B错误;
C.铁块由地球运到月球上,其质量和密度都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密度不会改变,故C错误;
D.用力挤压一个充气的气球,气球内空气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由夕=,可知,气球内空气的密度会变大,故D
正确。
故选D。
7、A
【详解】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造成的;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
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正,光线推迟会聚正好会聚在视网膜上;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o
8、B
【分析】同一物体在选择不同参照物时,它的运动状态可能不一样。
【详解】A.若以山为参照物,群山是始终保持静止状态,A不符合题意;
B.因为船相对于水及岸边陆地均是运动的,若以船为参照物,那么群山是向后运动的,B符合题意;
C.以房屋为参照物,山是静止的,C不符合题意;
D.以河岸为参照物,山是静止的,没有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A
【详解】A.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约25℃左右;故A符合题意;
B.人的正常体温是37c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故C不符合题意;
D.冷冻食物的温度约为-5C,故D不符合实际.
10、C
【详解】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光从玻璃砖A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从
A出来的折射光线会向下偏折,在图中虚线的下部;
光从空气中斜射入B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此时的折射角等于A中的入射角),故折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平行射出,
即最后射出的可能是光线c,如图所示:
故选C。
11、D
【详解】A.由图可知,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此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A
错误;
B.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越向上移动,故B错误;
C.用不透明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烛焰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
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C错误;
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要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小,应增大物距,即蜡烛应远离凸透
镜,减小像距,即光屏靠近凸透镜,故D正确。
故选D。
12、A
【详解】A.由图可知,s-r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其斜率表示速度,斜率不变,说明物体的
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ST图象不是直线,斜率不断变化,说明物体的速度在变化,做变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ST图象表示路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静止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ST图象不是直线,斜率不断变化,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做加速运动,故D不
符合题意。
故选A。
13、D
【详解】由于凸透镜所成的像既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所以虽然甲物体比乙物体长,但所成的像大小不确
定,所以甲、乙长度大小关系不确定,故选D。
14、D
【详解】A.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没有紧贴测量物体,故A错误;
B.刻度尺与测量物体不平行,故B错误;
C.物体左侧没有对准零刻度,故C错误;
D.物体左侧对准零刻度,且有刻度的一面紧贴测量物体,与物体平行,故D正确。
故选D。
15、D
【详解】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燃烧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温度较高,密度小,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会上升,
聚集在房间的上方,故A、B、C项均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
故选Do
16、D
【详解】用大小相同力敲击两个分别标有168Hz和520Hz的音叉对着话筒发出声音,频率为168Hz的声音的音调要低
一些。
A.波形说明了声音的音调、响度均不变,故A错误;
B.波形说明了声音的音调发生改变,音调是变高的,故B错误;
C.波形说明的了声音的音调、音色均不变,响度变大,故C错误;
D.波形说明了声音的响度不变,音调发生改变,音调变低,故D正确。
故选D。
17、D
【详解】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
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错误;
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D正确。
故选D。
18、B
【详解】人能看到水中的鱼,是因为鱼反射的光经水面折射进入我们的眼睛,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眼睛逆着折射光线
看去,误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一些,是鱼的虚像。
故选B。
19、D
【详解】A.“只有香如故”意思为只有芳香依然如故。还有香味,这是芳香分子运动到空气中,是扩散现象,故A
不符合题意:
B.朱门酒肉臭,描述闻到酒肉的味道,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冲天香阵透长安,描述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是花的芳香分子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意思为: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
不返回家乡。没有描述分子的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0、B
【解析】在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需先将游码归零,此时指针偏右,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故选B。
21、B
【详解】A.由图象知,甲和乙的ST图线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
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故B错误,符合题意;
CD.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知,4s时间甲车路程为s单=4m,乙车路程为sz=12m:
s=s甲一s乙=12m-4m=8m,
故甲车在乙车的后方8m处,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CD正确,不符合题意。
22、B
【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s~5s内,小车移动的距离不变,小车静止,故不符合题意;
B.从图中可以看出:0~5s内,小车的路程为2m,所以小车的平均速度
s2m_4,
V-------=0.4m/s
t5s
故符合题意;
C.从图中可以看出:0~7s内,小车的路程为6m,所以小车的平均速度
vf==«O.86m/s
t'7s
故不符合题意;
D.从图中可以看出:5s~7s内,图像的斜率不变,所以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过程小车的速度为
„s'6m-2m
v«2m/s
=7=7s-5s
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3、C
【解析】A.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弯折了,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形象;
B.水中山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
C.屏幕上的手影,是影子,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D.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
故C符合题意.
点睛: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身边有很多例子,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多总结.
24、A
【分析】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从图像中找出一组对应的数据然后根据密度公式0=歹求出a、b、c物质的密度。
【详解】A.由图像可知,当a、b、c三种物质的质量都取2Xl(Pkg时,则有
3
V,Vb=2m,匕=4m,
所以当质量相同时,a物质的体积最小,故A正确;
B.由图像可知,当a、b、c三种物质的体积都取2m3时,则有
333
mc=lxlOkg,mb=2xlOkg,ma=4xl0kg
所以当体积相同时,a物质的质量最大,故B错误;
CD.由图像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
A=y=4::3网=2xl03kg/m3
处坐=1x103
bK2m3
33
pc=~=lxl\kg_o.5*iokg/m
c匕2m3
由此可知,b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同,a物质的密度是c物质密度的4倍,故CD错误。
故选Ao
25、A
【详解】经分析知,测量植物油密度的步骤为:
①将植物油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
②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出油的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倒掉油后的烧杯质量〃%(此时烧杯壁上有残留的植物油);
④计算出植物油的密度。(利用量筒中植物油的质量和体积进行计算)。
可见,没有必要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6、A
【详解】A.手指投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日食形成原因相同,A符合题意;
B.铅笔在水面发生错位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鹦鹉照镜的原理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C不符合题意;
D.文字放大是凸透镜使光发生折射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27、B
【详解】当a、b两大头针反射的光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它们在平面镜中的像点也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人眼应在以
ba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方向观察大头针,如下图所示.
所以眼睛应在通过a、b像的直线上观察大头针.故选B.
点睛:光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主要分为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三种光现象.在平面镜成像过程
中,物体的像点在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
28、B
【详解】A.因为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m,故此选项符合实际;
C.因为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0g,1kg太大了,故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因为一直未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5cm
20mm=2cm
太短了,故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B。
29、C
【解析】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冰熔化成水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C符合题意为答案.
霜打枝头,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30、D
【详解】学校运动会上4x100m接力赛中,接棒人在传棒人接近接力区时应及时起跑,当两人都奔跑,速度接近一致,
基本保持相对静止时开始交接,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同时保证一定的相对地面速度,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cm;m/s;kg
【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不同物理量的估测,根据对常见物体和相关物理量单位的认识,填上合适的单位。
【详解】初二同学平均身高约160cm左右,步行的速度约l.2m/s左右,一个篮球的质量约0.6kg。
【点睛】
一个数据在数学上如果没有单位还可以表示出其大小,但在物理上一个数据如果没有单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结合生
活常识加上一个合适的单位,物理数据才有意义。
32、马(或自己)20
【详解】诗人孟郊骑在马上以马(或自己)为参照物,百花与马(或自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百花是运动
cc360km
的,即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5m/s=5X3.6km/h=18km/h,根据举=-可得所用的时间:t=-=------------=20h.
tv18km/h
33、Z1AE的下方
【详解】[1]由N4=N5,可知,N1是折射角,N5是入射角,则80为入射光线,N4为反射角,0。为反射光线,AE
为界面;
⑵因为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空气在AE的下
方。
34、1.63不变
【详解】口]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由于小明身高L6m,所以,她的像高L6m;
⑵由于她到镜面的距离是3m,所以,镜中所成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3m;
[3]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所以当她远离镜子时,看到镜中自己像的
大小不会改变。
35、3.125331小
【详解】[l]f甲=53min20s=3200s,
由v=±知道,甲跑完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t
5IQOOOm
=3J25m/s.
乖-3200s
[2]根据“平均配速”指的是每公里所需要的时间知道,丙参赛的平均配速是:
,55x60s+10s",
t=------------=33Is;
10
[3]由表知道,平均配速越大,平均速度越小。
36、晶体固液共存AB
【详解】(1)口]从图像观察,该合金在熔化时,有一段时间内继续加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物质有一定的熔点,属
于晶体。
(2)[2]从图像可知,8c段物质是达到熔点,进行熔化的阶段,此时,合金应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⑶⑶由图像可知,段从190℃〜210℃,升高30℃,用了不到2min,CO段从210℃〜240℃,升高30℃,用了4min,
由此可知,温度上升较快的是A8段。
37、虚像15缩小
【详解】口]因为小水滴中间比边缘厚,所以小水滴就相当于凸透镜,小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
的虚像。
⑵根据题意知道,当物距为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
知道,此时〃=",即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015cm
⑶当物距为40cm时,大于二倍焦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8、近视凹透镜
【详解】[1]由图可知,小强看远处物体时,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
⑵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配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应配戴凹透
镜矫正。
39、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买卖合同的核心特征探讨
- 网络主播签约合同书
-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A)(含答案)
- 家居软装饰品买卖合同
- 版单位办公房屋租赁合同
- 1《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针刺伤的防护与应急处理
- 2025联合经营合同样本范本
- 2025汽车购销合同模板
- 2025年标准简单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CJJT191-2012 浮置板轨道技术规范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同等学力(法学)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 黑臭水系治理工程监理大纲
- 高三下学期综评自我陈述报告
- 国际人权法与非洲人权体系的重要案例研究
- 中建悬挑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
- 中建总工程师的职业基本素养
- 【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问题研究文献综述2300字】
- 《一般将来时》教学设计
-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