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茶馆(节选)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1页
8 茶馆(节选)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2页
8 茶馆(节选)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3页
8 茶馆(节选)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4页
8 茶馆(节选)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茶馆(节选)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8茶馆(节选)

一、单选题

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几十年间《雷雨》不断地被翻新,这让人想起同是人艺保留剧目的《茶馆》。这部更具经典地位的话剧经历了无数次的重排和无数批的观众,_________,渐渐地人们不再通过自己的口齿来体味它的苍凉,取而代之的是人们穿着整洁的衣衫平静地坐在剧场里,去观看一个故事,好像在完成一门中国人的文化必修课。

A.已经轻易见不到了那些老北京们用正宗京片子学说《茶馆》里台词的情形

B.已经轻易见不到的情形是那些老北京们用正宗京片子学说《茶馆》里的台词

C.那些老北京们用正宗京片子学说《茶馆》里台词的情形已经轻易见不到了

D.那些老北京们用正宗京片子学说《茶馆》里台词的情形已经不被轻易见到

2.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

②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

③好家伙,一添就是两张嘴!

④我忘了姓什么,也忘不了您二位这回事!

⑤可是他那点事业,哼,外国人伸出一个小指头,就把他推倒在地,再也起不来!

⑥我要是会干别的,可是还开茶馆,我是孙子!

⑦就走吧,还等着真挨两个脆的吗?

A.③⑦不同;②⑥不同;①④相同。

B.③⑦相同;①②不同;④⑥不同。

C.①③相同;②⑥相同;①④不同。

D.④⑥不同;②③不同;③⑦相同。

3.戏剧语言是表现戏剧冲突、展示时代特征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基本手段。下面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李三:太太,你觉得不顺眼,我还不顺心呢!(“不顺眼"指李三仍留着辫子;“不顺心”,指活太多、太累,又不长工资。表现的虽然是李三与掌柜的矛盾,其实是下层人民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王利发:您等等!我这儿千真万确还没开张,这您知道!开张以后,还得多麻烦您呢!得啦,您买包茶叶喝吧!(递钞票)您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这是王利发应付巡警的一段话,委婉中听,显示了这个小商人的精明圆滑,同时也透露出对不合理社会的无可奈何。)

C.巡警:我干不过你!明天见,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这是巡警诈不到更多的钱对王利发说的话,“明天见"语中带着威胁。“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言外之意是:明天你这茶馆还不知能否开得下去呢!)

D.唐铁嘴:……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唐铁嘴吸毒而不知其害,还洋洋得意,足见其人的寡廉鲜耻,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帝国主义侵略的毒害。)

4.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利发真像个“圣之时者也”。(圣人那个时代的人)

B.我卖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千真万确)

C.都叫你咂摸透了。(反复研究)

D.你的嘴呀比我的还花哨!(能说会道)

5.下列关于《茶馆》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茶馆》是老舍先生于1957年创作的三幕话剧,它以北京一个大茶馆为背景,通过七十多个人物和一系列的小故事描写了五十年的变迁。每一幕戏写一个时代,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即清末、民国初和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政府。

B.第一幕写戊戌变法失败之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都把这里作为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然而大清王朝却已到了它的末日。透过表面繁荣、热闹的茶馆,我们看到了清末社会满目疮痍的末日来临的现实。

C.《茶馆》的第二幕,这时的裕泰茶馆渐趋衰落。清朝灭亡了,但是中国依旧在黑暗中。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劳动群众,已经通过自己的切身经验,直感到中国上层统治形式的更替并未使社会发生任何本质的变化,并不曾埋没社会固有的任何不合理的现象。

D.第三幕,这时的裕泰茶馆已经破烂不堪,主人的改良无法自救,正直的人都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能够办一、二百桌满汉全席的名厨师,落得在监狱里蒸窝窝头,因为“现今就是狱里人多”,恶势力却异常活跃,横行霸道。结果是茶馆被霸占,王利发去西山逃难。

二、问答题

6.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的正误。

(1)唐铁嘴惯于搬弄是非,看别人因自己的咂嘴弄舌而起纷争,他在一边幸灾乐祸。()

(2)不是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康六也抹不下脸卖自己的亲生闺女。()

(3)我的这点小钱跟您庞总管相比,只不过是以升量石罢了,哪敢跟您相提并论!()

(4)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之战中,潍坊的白衣天使们枕戈待旦,时刻准备着打赢这场阻击战。()

(5)司马徽深知弋人何篡的道理,远离政治、军事纷争,隐居山林,落得个逍遥自在。()

(6)茶馆里的那位卖小玩意的老人,听说两家因一只鸽子大动干戈,老气横秋地说:“这年月呀,人还不如一只鸽子呢!"(___)

(7)真正聪明的人,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平时不见其锋芒,在关键时刻却能举重若轻,化解难题。()

(8)正所谓“月晕知风,础润知雨”,唐铁嘴说的“兵荒马乱"和庞太监说的“搜查谭嗣同的余党”,让茶客们预感到将有灾祸发生。()

三、语言表达

7.下面是漫画家丁聪为老舍的小说《四世同堂》设计的一幅插图。插图意在表现祁老人对自家房子的自豪与喜爱,可是画家却不多画房子,你觉得画家为什么这样设计?请结合画面加以分析。(不超过120字)

看着自己的房,自己的儿孙,和手植的花草,祁老人觉得自己的一世劳碌并没有虚掷。北平城是不朽之城,他的房子也是永世不朽的房子。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茶馆》第二幕(节选)

老舍

[松二爷走进来,穿得很寒酸,可是还提着鸟笼。]

松二爷王掌柜!听说明天开张,我来道喜!(看见常四爷)哎哟!四爷,可想死我喽!

常四爷二哥!你好哇?

王利发都坐下吧!

松二爷王掌柜,你好?太太好?少爷好?生意好?

王利发(一劲儿说)好!托福!(提起鸡与咸菜)四爷,多少钱?

常四爷瞧着给,该给多少给多少!

王利发对!我给你们弄壶茶来!(提物到后面去)

松二爷四爷,你,你怎么样啊?

常四爷卖青菜哪!铁杆庄稼没有啦,还不卖膀子力气吗?二爷,您怎么样啊?

松二爷怎么祥?我想大哭一场!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我还像个人吗?

常四爷二哥,您能写能算,难道找不到点事儿作?

松二爷嗻,谁愿意瞪着眼挨饿呢!可是,谁要咱们旗人呢!想起来呀,大清国不一定好啊,可是到了民国,我挨了饿!

王利发(端着一壶茶回来。给常四爷钱)不知道您花了多少,我就给这么点吧!

常四爷(接钱,没看,揣在怀里)没关系!

王利发二爷,(指鸟笼)还是黄鸟吧?哨的怎样?

松二爷嗻,还是黄鸟!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有了点精神)你看看,看看,(打开罩子)多么体面!一看见它呀,我就舍不得死啦!

王利发松二爷,不准说死!有那么一天,您还会走一步好运!

常四爷二哥,走!找个地方喝两盅儿去!一醉解千愁!王掌柜,我可就不让你啦,没有那么多的钱!

王利发我也分不开身,就不陪了!

[常四爷、松二爷正往外走,宋恩子和吴祥子进来。他们俩仍穿灰色大衫,但袖口瘦了,而且罩上青布马褂。]

松二爷(看清楚是他们,不由地上前请安)原来是你们二位爷!

[王利发似乎受了松二爷的感染,也请安,弄得二人愣住了。]

宋恩子这是怎么啦?民国好几年了,怎么还请安?你们不会鞠躬吗?

松二爷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

王利发我也那样!我觉得请安比鞠躬更过瘾!

吴祥子哈哈哈哈!松二爷,你们的铁杆庄稼不行了,我们的灰色大褂反倒成了铁杆庄稼,哈哈哈!(看见常四爷)这不是常四爷吗?

常四爷是呀,您的眼力不错!戊戌年我就在这儿说了句“大清国要完",叫您二位给抓了走,坐了一年多的牢!

宋恩子您的记性可也不错!混的还好吧?

常四爷托福!从牢里出来,不久就赶上庚子年;扶清灭洋,我当了义和团,跟洋人打了几仗!闹来闹去,大清国到底是亡了,该亡!我是旗人,可是我得说公道话!现在,每天起五更弄一挑子青莱,绕到十点来钟就卖光。凭力气挣饭吃,我的身上更有劲了!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我是旗人,旗人也是中国人哪!您二位怎么样?

吴祥子瞎混呗!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现而今,宋恩子,该怎么说啦?

宋恩子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

常四爷要是洋人给饭吃呢?

松二爷四爷,咱们走吧!

吴祥子告诉你,常四爷,要我们效力的都仗着洋人撑腰!没有洋枪洋炮,怎能够打起仗来呢?

松二爷您说的对!嗻!四爷,走吧!

常四爷再见吧,二位,盼着你们快快升官发财!(同松二爷下)

宋恩子这小子!

王利发(倒茶)常四爷老是那么又倔又硬,别计较他!(让茶)二位喝碗吧,刚沏好的。

宋恩子后面住着的都是什么人?

王利发多半是大学生,还有几位熟人。我有登记簿子,随时报告给“巡警阁子”。我拿来,二位看看?

吴祥子我们不看簿子,看人!

王利发您甭看,准保都是靠得住的人!

宋恩子你为什么爱租学生们呢?学生不是什么老实家伙呀!

王利发这年月,作官的今天上任,明天撤职;做买卖的今天开市,明天关门,都不可靠!只有学生有钱,能够按月交房租,没钱的就上不了大学啊!您看,是这么一笔帐不是?

宋恩子都叫你咂摸透了!你想的对!现在,连我们也欠饷啊!

吴祥子是呀,所以非天天拿人不可,好得点津贴!

宋恩子就仗着有错拿,没错放的,拿住人就有津贴!走吧,到后边看看去!

王利发二位,二位!您放心,准保没错儿!

宋恩子不看,拿不到人,谁给我们津贴呢?

吴祥子王掌柜不愿意咱们看,王掌柜必会给咱们想办法!咱们得给王掌柜留个面子!对吧?王掌柜!

王利发我……

宋恩子我出个不很高明的主意:干脆来个包月。每月一号按阳历算,你把那点……

吴祥子那点意思!

宋恩子对,那点意思送到,你省事,我们也省事!

王利发那点意思得多少呢?

吴祥子多年的交情,你看着办!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

李三(提着菜筐由后面出来)喝,二位爷!(请安)今儿个又得关城门吧!(没等回答,往外走)

[二、三学生匆匆地回来。]

学生三爷,先别出去,街上抓夫呢!(往后面走去)

李三(还往外走)抓去也好,在哪儿也是当苦力!

【注】第二幕与第一幕相隔十余年,现在是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指使中国军阀进行割据,时时发动内战的时候。

8.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松二爷是一个典型的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叫自己的鸟儿饿着,与常四爷的对话中流露出了浓浓的怀旧情绪。

B.“盼着你们快快升官发财!"这句话饱含辛辣的讽刺,常四爷虽曾因一句“大清国要完”坐了一年多的牢,仍不改正直倔强的脾气。

C.租房子给学生表明了当时普通百姓生活艰难,生计都难以维持,只有上得起大学的学生才能按月交房租,也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

D.王利发阻止宋吴两人查看后面的公寓,是害怕两人借故找茬、无理取闹,如果不及时制止,学生中的爱国激进分子就会被抓走。

9.下列对剧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是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没有统一的戏剧情节,人物形象也没有突出的主次之分,这与《雷雨》紧凑集中的锁闭式结构不同。

B.选文的人物台词具有个性化特点,比如王利发与不同人物应酬时的不同话语可以表现他作为一个茶馆掌柜的八面玲珑和谨小慎微。

C.选文将常四爷和松二爷进行了对比。常四爷因在清朝坐过牢而痛恨清王朝,松二爷却因在民国挨了饿而留恋已经不复存在的过去。

D.作者用舞台说明“没等回答,往外走"这一细节,表明李三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也说明他对关城门、抓壮丁的动乱局面习以为常。

10.戏剧中的人物语言常常有“言外之意”,请根据剧本内容分析文章划线语句的“言外之意"。

①我是旗人,旗人也是中国人哪!

②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

五、写作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79年,尹盛喜组织20余名知青,在北京前门箭楼旁搭了个露天茶摊,经营困难。

1988年,他创立老舍茶馆,聘请没地方演出、生活困顿的民族老艺人表演传统曲艺。客人点一杯茶,就能欣赏到著名艺人的琴书、单弦、相声等。老舍茶馆的名气越来越大。

1993年,尹盛喜的女儿尹智君利用所学的酒店管理知识来经营老舍茶馆,引进新人、新思维。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尹智君对员工进行英语、国际礼仪、传统特色服务的培训,老舍茶馆半个月里接待了13位外国元首及政要。近年来,传统文化的复兴给予了老舍茶馆更好的发展机遇。

从露天茶摊发展成有国际影响的茶馆,这里面既有两代人的追求与努力,也有时代发展的契机,还有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老舍茶馆的发展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写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句子复位的能力。

空格处要表述的是过去人们观看话剧《茶馆》的情形,即老北京学说《茶馆》里的台词。由前后内容与描述风格可知,原来那些老北京们看完之后爱学说《茶馆》里面的台词,这些台词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很贴近,很真实。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变的化,观众的改变,后来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与《茶馆》反映的社会现实逐渐远离,所以他们的感受就不如原来老北京们那样深刻了。心情也显得比较平静,很难引起共鸣了。此处选用正常的陈述句更合适,所以排除A、B、D项,选择C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句子复位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复位句子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2.【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①结合“那点意思”分析,为借代。②“风"“雨”有比喻义,为暗喻。③结合“两张嘴"分析,为借代。④结合“忘了姓什么”分析,夸张。⑤“一个小指头"就能推到在地,运用夸张;“一个小指头”,运用比喻。⑥“孙子"有比喻义,为暗喻。⑦结合“两个脆”分析,为借代。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3.【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戏剧舞台说明作用的能力。

C.分析不全面,巡警的话还写出了他们的蛮横,作用是暗示出社会的动荡不安。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戏剧舞台说明作用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回顾舞台说明的常见作用,如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展示社会背景等。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舞台说明,进行分析。

4.【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A.圣之时者也:原为古人评价孔子的话,这里指能适应时代和环境变化的人。语境是王利发真像个能适应时代变化的人。

B.语境是自食其力,千真万确!

C.语境是都叫你反复研究透了,解释正确。

D.语境是形容嘴能说会道,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理解词语时,要特别注意联系语境理解;另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辨析词语的能力,主要从词语的感彩、语体色彩、语意等几个方面考虑。

5.【答案】D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D.“王利发去西山逃难"错误,王利发没有去西山逃难,而是自杀。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6.【答案】(1)错误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5)正确

(6)错误

(7)正确

(8)正确

【解析】【分析】

(1)咂嘴弄舌:形容贪馋的样子。此处指的是口舌,搬弄是非,使用错误。

(2)抹不下脸:碍于脸面或情面。使用正确。

(3)以升量石:比喻以肤浅的理解力推测深奥的道理。此处是说不能相提并论,使用错误。

(4)枕戈待旦: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使用正确。

(5)弋人何篡:旧喻贤者隐处,免落入暴乱者之手。使用正确。

(6)老气横秋: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此处用于老年人,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7)大巧若拙: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使用正确。

(8)月晕知风,础润知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

(1)错误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5)正确

(6)错误

(7)正确

(8)正确

【点评】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7.【答案】画面上四世同堂的全家福设计意在体现祁老人对“家”的理解:家庭和美、多子多福、代代绵延。人物脚下的台阶与身后的门窗,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把握漫画插图的能力。插画主体是四世同堂的全家福,寓意家庭和美、多子多福、代代绵延。人物脚下是台阶,身后是门窗,结合插画的文字“北平城是不朽之城,他的房子也是不朽的房子",体现了祁老人对传统文化的追求。

故答案为:画面上四世同堂的全家福设计意在体现祁老人对“家”的理解:家庭和美、多子多福、代代绵延。人物脚下的台阶与身后的门窗,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漫画插图的能力。画面内容用说明性文字表达,言简意赅按照一定次序描述。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寓意一般是讽刺或者揭露社会现实中某些方面。

【答案】8.D

9.C

10.①常四爷是满族旗人,但是他对腐败的清政府也极为不满,对洋人更是非常痛恨,表现出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②吴祥子是在威胁王利发不要给钱给得太少,否则就会跟他过不去。表现了特务分子靠明目张胆地敲诈无辜百姓来捞取钱财的贪婪无耻。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的综合性较强,有的选项针对全篇,有的选项针对局部,但总体来说,把握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是解题的关键。具体作答时,首先应根据选项内容找准信息区间,然后将选项的表述与原文进行比照,从而判断选项的正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此类题的综合性较强,平时应积累小说、散文和戏剧常用的艺术手法,也应注意把握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情感。

(3)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