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12_第1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12_第2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12_第3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12_第4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1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说明:全卷共有五个大题,24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承先人之智慧,张文化之自信。历史源于一代代人的书写,既有故事,又有遗珍,更沉淀出文化、闪耀着智慧。新时代领路人的“用典",正是一个感受历史魅力的窗口。用东汉杨震“四知拒金”说廉洁,引《晏子春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讲实干,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谈信仰……信手拈来的精妙典故,让新时代领路人的讲话、文章充满魅力、______,也让人看到历史中yùn()藏着的智慧与力量。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1分)

A.孕diànniānB.孕dingzhān

C.蕴diànniānD.蕴dingnián

2.语段中横线上填入成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扣人心弦B.引人入胜C.心驰神往D.抑扬顿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匾额是民族文化宝库中一朵经久不凋的奇葩之一。美的匾额既起了弘扬正气的作用,同时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林则徐在书斋里悬有“制怒”的匾额,自警处世要冷静慎重。郑板桥的悬匾则有两块,一是“难得糊涂",一是“吃亏是福”,他自警的含义有独到之处,可见机智的品格。______,反而弄巧成拙,令百姓贻笑大方。依仗慈禧权势、大发横财的李鸿章居然也在大堂上悬挂“清正廉明"大匾。李鸿章悬匾不过几天,就有爱国群众在李氏祠堂大门写下对联相配()“市屋千幢皆姓李,良田万顷属中堂。”与那被奉若神明的金字匾额构成强烈反差。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匾额是民族文化经久不凋的宝库中一朵奇葩之一。

B.匾额是一朵经久不凋的民族文化宝库中奇葩之一。

C.匾额是民族文化宝库中一朵经久不凋的奇葩。

D.匾额是一朵经久不凋的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奇葩。

4.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1分)

A.:B.,C.;D.。

5.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因此名不符实的匾额不仅不能增辉生色

B.因为不符实的匾额不仅不能增辉生色

C.总之名不符实的匾额不仅不能增辉生色

D.但名不符实的匾额不仅不能增辉生色

二、古代诗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好事近·梦中作①

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②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注】①该作写于词人被贬处州(今浙江丽水)时。②夭矫:形容姿态伸展屈曲而有气势。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词人在山路、小溪深处的真实见闻。

B.词的下片写词人梦中仰观所见云空的变幻和歇息于古藤阴下的心理活动。

C.词的结尾词人酣然醉卧,以此排解贬谪之苦,物我两忘。

D.本词语言清新明丽,借助想象,描绘了一幅充满浪漫色彩的画面。

7.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缺处。诗句“花动一山春色"展现了接连绽放的春花,在雨中闪动,装点成一山春色,令人心动的情景。句中“动”字用得妙,妙在运用了①______的写法,将春花与春色有机地融为一体、呈现出一个②______的春天。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8分)

书上元夜游

苏轼

己卯上元①,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②杂揉,屠沽③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④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⑤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注】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②民:指汉族。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③沽(gǔ):卖酒的人。④过:苏轼的幼子,字叔党。绍圣四年(1097)随侍苏轼于海南。⑤更:又,另。

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①过()②欣然()③鼓()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

10.请结合短文内容说说苏轼“笑”什么?(3分)

(三)古诗文积累(6分)

11.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傍晚时分,你驻足溪头,看见水中鱼儿争相跳出水面的灵动画面,不禁吟诵起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的“______,______"两句。

(2)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表达对美好事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从视觉听觉描写战斗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四)课内文言文字词积累(4分)

12.按课文内容解释加点字词。

(1)晓雾将歇()(2)杂然相许()

(3)念无与为乐者()(4)相与步于中庭()

(5)固国不以山溪之险()(6)池非不深也()

(7)是焉得为大丈夫乎()(8)帝感其诚()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16分)

擦星星的人

王伟锋

①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晚自习放学后,我孤单一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抬眼望去,窗外满天的星星都在冲着我眨眼睛。

②我好想出去看星星,只是潘老师交给我的任务还没有动笔呢——写一份不少于500字的书面检查。

③个头瘦小、身子单簿而面孔严肃的班主任潘老师是教数学的,偏偏我感到最难学的便是数学应用题。我越学越差,越差越怕,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我逃课跑去山上挖蝎子,不幸被潘老师抓住,狠批一通。最后,他脸一沉,说:“检查写完送到我办公室!我一会儿通知你爸,”晚上在我这里补课。"可是检查怎么都凑不够字数,我磨磨蹭蹭地来到潘老师的办公室,准备挨批。潘老师不在,我松了口气,拿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解那些可恨的应用题。

④一会儿,潘老师回来,看到我老老实实在解题目,就什么都没说,坐下来批改作业,批累了,他也会抬头凝神看一会窗外的星空。

⑤等他忙定,我的作业也写完了,他看过后,脸上竟然难得地浮现出笑容,说:“做得不错嘛!很聪明的孩子,不过有一道题搞错了。”然后,仔细地给我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直讲到听懂为止,潘老师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小床,有时候批作业、备课晚了,他就直接睡在办公室。或许是忘记了。他竟没有再提要我交检查的事情。

⑥天色更暗了,潘老师泡了一碗方便面给我,说:“饿了吧,赶紧吃!"回想起来,那碗泡面味道实在不错。那年头,泡面在乡下也不易得,我狼吞虎咽,还没品出味道就见了底儿。

⑦从那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再怕潘老师,也不再逃课了。潘老师总是在放学后给我补课,看我狼吞虎咽地吃泡面,我则看着他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渐渐地,我从那些应用题中体会到了乐趣,期末考试成绩也大有起色。

⑧潘老师他从不缺课。记得深秋时节的一天,大雨如注,上午第三节课,踏着铃声,他匆勿赶来,裤腿挽得老高,裤子上溅满了黑黝黝的泥巴,黄胶鞋里不时“吧唧吧唧”朝外冒泥浆,或许是刚从田里赶来。他在讲台上边走边讲,不时哈气搓手。我发现,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

⑨那堂课,我无心听讲,一直盼望着下课铃快些响起,这样,潘老师就能去办公室换换湿衣服和鞋子。我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冷。要知道,潘老师已是50多岁的人了。他坚持把那节课上完了,下课铃响,布置完作业,才踩着泥泞的黄胶鞋,匆匆而去……

⑩多年后,我大学毕业,在外辗转漂泊,也做了老师。有一次,还惊喜的收到了潘老师的来信,里面没有一句说教,只是细数了我这个调皮鬼的糗事,和一步步蜕变的过程,最让我感到温暖的还是末尾的那句话:“星星是天上的鲜花,再小也会在夜空里盛放。"此刻我真想回去见见我的潘老师。此后的课堂上,我始终不敢忘记潘老师对这方讲台的郑重,从不缺课,从不迟到,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很淘气的孩子。在我心里,他是永远的恩师。

某天,有老同学打来电话告诉我,潘老师去世了,走时被病痛折磨得全身只剩下一把骨头。我走进阳台,默默地遥望星空。窗外的星星,时隐时现。让我想起来多年前在潘老师办公室的那一晚,想起那好吃的泡面……

那夜,我梦到了星空,上面繁星点点,也梦到了潘老师,他还是那么瘦削单薄,满身粉笔尘,他使劲擦着什么。

“潘老师,您干什么呀?”我问。

“擦星星呀!"潘老师停下来,回身说,“瞧,那颗星星,还有那颗,灰扑扑的,我得去把它们擦亮!”

13.结合全文,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6分)

相关情节“我"的心理

①_______惧怕不安

潘老师为我讲解题目,直到“我”听懂为止产生好感

②______心疼万分

潘老师给“我"写信,回忆“我”的成长趣事③_______

14.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星星是天上的鲜花,再小也会在夜空里盛放"的理解。(3分)

15.结合全文,说说标题“擦星星的人”好在哪里。(4分)

1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总起全文,写出了星星在夜空中闪耀的美好场景,交代了“我"对星星的喜爱之情。

B.本文语言平实、情感真挚,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刻画潘老师这一人物形象。

C.文中的潘老师是一个外表严肃,实则关心热爱学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老师。

D.文章结尾照应了标题与开头,使文章主旨得以升华,强调了“我”对潘老师的感激与怀念,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7分)

“土得可爱"的中国年画

①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它以通俗的绘画语言表达了人们喜庆的审美情趣。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的。随着绘画技艺的不断普及和表现形式的不断丰富,年画逐渐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装饰品,进而成为一种民间绘画艺术。

②年画的内容从最初的门神扩展到人物、历史典故、风土民俗、福娃、鲤鱼等多种题材,制作技艺也衍生出木版、水彩、扑灰、胶印等多种形式。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地区过年的习俗。

③在各地年画中,以江苏苏州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和四川绵竹年画最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其中,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④桃花坞木版年画有一版一色的特点,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线条流畅,不失清雅,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

⑤杨柳青年画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取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等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其中一大题材便是我们常见的胖娃娃。

⑥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内容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洋溢着浓厚而淳朴的乡土气息。它是真正的农民画,体现了我国北方农民粗犷、奔放、勤劳、幽默、爱憎分明的性格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反映了他们在劳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健康的审美情趣。

⑦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构图讲求对称,主次分明: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张、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

⑧年画不仅是春节时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更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其中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媒体。

⑨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级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一幅则是《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画家郑曼陀将月历与年画相结合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⑩在收藏成为时尚的今天,年画也以其浓郁的装饰性和观赏性,成为收藏者们喜爱的热门藏品。在我国传统年画中,以下五类最值得收藏:一为神像,以门神最为常见,还有财神、灶王、关王、八仙等;二为吉祥图案,如状元及第、吉庆有余、连生贵子、群仙祝寿等;三为历史人物及故事,如桃园结义、文姬归汉、昭君出塞等;四为戏曲故事,如《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群英会,《西厢记》中的红娘传书、花园相会等;五为市井风俗,如春游图、赛龙舟、摇钱树、聚宝盆、老鼠娶亲、鲤鱼跃龙门等。这些年画题材丰富,画面或质朴可爱或精致生动,或粗犷豪放或雍容典雅,彰显着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17.下列关于“中国年画"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年画始于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表达喜庆的审美情趣的一种民间绘画艺术。

B.年画的内容题材多样,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所有地区过年的习俗。

C.“中国年画四大家”为桃花坞年画、杨柳青年画、杨家埠年画和绵竹年画。

D.年画制作技艺包括木版、水彩、扑灰、胶印等,四川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

18.文章第⑩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7分)

【材料一】

杭州亚运会敞开怀抱,四海宾朋共襄盛举,一场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盛宴正在上演。一流的场馆设施、专业的赛会组织、周到的服务保障、热情好客的东道主,让人如沐春风。

宛若“大莲花"的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创意取自“玉琮”的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水慢"环绕的浙江师范大学(萧山校区)体育馆……一座座各具特色的亚运场馆,融合人文气息与高科技元素,为运动员带来全新参赛体验。

绿色成为杭州亚运会的鲜明底色。从首次实现全部竞赛场馆“绿电”供应、首次使用绿色零碳甲醇燃料点燃主火炬,到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首个大型“无废"赛事,从竞赛场馆的雨水收集系统、照明节能装置,到亚运村推行“净菜入村”、纸质餐具回收再利用……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用绿色描绘未来的创新力和行动力"。

智能办赛成为杭州亚运会一大亮点。这一理念在亚运史上是首次提出,众多科技成果、前沿技术广泛应用。首个“云上亚运会”,亚运核心系统100%上云:亚运村里,AR智能巴士往来穿梭;使用手机上的“云上亚运村",一站式解决工作和生活需求……数字化赋能赛事运行,服务保障效能显著提升。

节俭办亚运,简约不简单。杭州亚运会56个竞赛场馆中有44个是改建或临建场馆,31个训练场馆全部为改造场馆,赛事相关设施器材“能借不租、能租不买”。把更多资源投放到优化服务上,东道主巧做“减法",为赛会加分多多。

大手笔里的精益求精,小细节中的长远考量,持续推动四大办赛理念落到实处。“东道主的高效、好客和组织力让人印象深刻。”在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看来,杭州亚运会在多个方面树立新标杆。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减

【材料二】

马来西亚《光华日报》24日报道称,本届亚运会开幕式融入典型的中国、浙江及杭州符号与意象,借助高科技手段展现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以“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理念彰显了体育和文化融合的别样精彩。贯穿始终的核心元素“水”,象征着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也寓意着中国与亚洲各国山水相依、携手同行。报道还注意到,本届亚运会打破以往惯例,由象征上亿人次参与的数字人火炬手与现场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

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称,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向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不断变化的时代致敬,中国将3D动画、尖端信息技术与文化元素相结合,展示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报道还指出,本届亚运会没有采用通常的烟火表演,而是以数字灯光秀结束,组织方承诺让本届亚运会成为首届碳中和亚运会。

19.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亚运会开幕式把体育和文化融合,以“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理念,彰显东方美学的别样精彩。

B.智能办赛理念在亚运史上是首次提出的理念,众多科技成果、前沿技术在此广泛应用。

C.本届亚运会开幕式采用通常的烟火表演,同时以数字灯光秀结束,使本届亚运会成为首届碳中和亚运会。

D.杭州亚运会竞赛场馆大多是改建或临建场馆,训练场馆全部为改造场馆,体现出节俭办亚运的理念。

20.习近平主席说:“中国政府和人民充满信心,将在杭州举办一届精彩纷呈的亚运会。”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认为亚运会的精彩纷呈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四、名著阅读(10分)

21.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星照耀中国》重点讲述了陕北独特的自然风光,介绍了红军长征、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和红军的军事策略及作者的采访经历和感受。

B.读《红星照耀中国》,通过阅读序言,浏览目录,跳读正文,我们可以发现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C.《昆虫记》这本书之所以引人入胜,与法布尔的研究方法有关,即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

D.《昆虫记》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常用拟人手法来表现昆虫的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22.《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中提到好多关于红军的重要人物,请结合人物具体经历,简述谁是你心中那颗“最红的星”?为什么?(3分)

23.纪实作品和科普作品都体现了作者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请选择《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中的一部著作,结合有关内容加以说明。(4分)

五、作文(50分)

24.结茧成蛹的春蚕,在软壳里期待化为彩蝶的时刻;含苞待放的花蕾,在青叶中畅想盛开如霞的未来。青春年少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定然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做着这样那样的梦……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或描述经历,或讲故事,或抒发感慨。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和姓名。⑥不少于600字。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参考答案(2024.1)

1.C2.B3.C4.A5.D6.A

7.①化静为动②生机勃勃、气象万千(意对即可)

8.(3分)(1)拜访(2)愉快的样子(3)打鼓

9.(2分)(在这)美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一起出去呢?

10.苏轼“自笑"是他出游后悠然自得之乐,也是苦中求乐的自我慰藉之笑;(2分)另外还笑韩愈(字退之)不能看破得失,不能随缘自适。(1分)

11.(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12.略

13.(6分,每空2分)

①潘老师要我写检查,并叫我晚上去办公室补课。/我逃课被抓,潘老师要我写检查

②潘老师淋雨后忍着寒冷坚持为学生上课。

③感念/感激/思念

14.文中潘老师认为每个孩子都是有闪光点的,即使很渺小,但依然能绽放自己的美丽。(1分)表现出潘老师对学生的热爱。(1分)生活中,我们也坚信再平凡的人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不要害怕自己的渺小,也不能轻视别人的渺小。(1分)(联系生活言之有理即可)

15.①标题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潘老师比作是擦星星的人,蕴含了作者对潘老师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点明文章主旨。(1分)

②标题新颖别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③标题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