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人教版1.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以及氮气、氧气的体积分数;2.能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并得出氧气在空气中约占1/5体积的结论;3.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学习目标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①扇子朝脸扇

———有风②给车胎打气

———涨起来③将一个空的塑料瓶倒放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并向下压———水无法上升到顶部,倾斜后有气泡冒出体验探究PPT模板:/moban/PPT素材:/sucai/PPT背景:/beijing/

PPT图表:/tubiao/

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论坛: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i/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c一、历史上探究空气组成瑞典舍勒法国拉瓦锡英国普利斯特里新课讲授拉瓦锡实验分析装置原理汞

+氧化汞银白色液体氧气加热无色气体红色固体HgO2HgO反应物标示物(1)曲颈甑中和汞槽中的汞分别起什么作用?曲颈甑中的汞是反应物,汞槽中的汞是标示物。新课讲授拉瓦锡实验分析装置原理汞

+氧化汞银白色液体氧气加热无色气体红色固体HgO2HgO新课讲授(2)为什么玻璃钟罩内的汞液面会上升?汞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固体,密闭体系的气体减少,压强降低。拉瓦锡实验分析装置原理汞

+氧化汞银白色液体氧气加热无色气体红色固体HgO2HgO新课讲授(3)什么现象能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玻璃钟罩内上升的汞量。(氧气减少的体积=钟罩内汞增加的体积)针筒抽气实验新课讲授针筒抽气实验V(被抽走的空气=V倒吸的水抽走的空气的体积约等于瓶内水的体积)新课讲授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新课讲授现象:红磷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水量约占集气瓶空气体积的1/5分析: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降低。打开弹簧夹后,大气压将烧杯里的水压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内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就是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知识归纳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点燃五氧化二磷P2O5红磷P氧气O2读作: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知识归纳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为何选择红磷?能否用蜡烛代替红磷?由于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烟(固体),导致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瓶内减少氧气的体积等于倒吸进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能,因为蜡烛燃烧,虽然会消耗氧气,但是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外压强变化不明显。探究思考2.为什么集气瓶预先加入少量水?防止燃烧生成的高温固体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同时还可以吸收有毒的生成物。探究思考氮气约占78%

氮气(N2)氧气约占21%

氧气(O2)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稀有气体约占0.94%

二氧化碳约占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知识归纳问题:空气和氧气有什么区别吗?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组成空气的各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他们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氧气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氧气是纯净物。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氮气N2

二氧化碳CO2探究思考二、纯净物和混合物区别物质的分类概念有无化学符号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比如氧气有,比如氧气O2,五氧化二磷P2O5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比如空气无新课讲授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为21%的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2.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课堂练习B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A3.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清新、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成分的比值保持固定不变C.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可以制取氧气和氮气D.按质量分数计算,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课堂练习C科学家认识空气组成拉瓦锡借鉴实验与分析空气组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如由一种物质组成)物质分类①密闭装置②充分消耗氧气③生成物不能为气体课堂小结1.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知道氮气、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能列举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2.了解典型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能举例说出减少大气污染的方法,初步形成保护空气的意识。学习目标氮气(N2)氧气(O2)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空气是一种混合物,里面各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旧知回顾为什么潜水时会用到氧气呢?此处应用了氧气的什么性质呢?潜水氧气的用途新课讲授氧气性质:能供给呼吸潜水医疗急救动植物呼吸新课讲授用途性质能供给呼吸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化学性质】有一定关系新课讲授这说明氧气有什么性质?蜡烛燃烧天然气燃烧火柴燃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思考探究氧气性质:支持燃烧(助燃性)炼钢化工航天气割气焊新课讲授用途性质决定反映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化学性质】能支持燃烧炼钢航天新课讲授P29讨论: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结合实验和日常生活经验讨论:1.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氮气不能支持燃烧2.集气瓶内上升一定高度后,还能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水面不能继续上升,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思考讨论通过日常生活对空气的观察及上面的讨论,你能否描述氮气的物理性质无色 气体 无味不易溶从红磷在氮气中不能继续燃烧的事实,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许多实验事实表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思考讨论用途:氮气可以用作保护气灯泡薯片等食品性质: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性质和用途决定新课讲授氮气的性质和用途液氮降温冷冻麻醉磁悬浮列车氮气其他性质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新课讲授稀有气体稀有气体 约占空气的0.94%

(包括氦、氖、氩、氪、氙、氡等)二氧化碳(CO2)约占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新课讲授稀有气体用途通电能发光霓虹灯还可用于飞艇、焊接金属保护气、液氦冷冻机等密度小 化学性质不活泼液氦可提供低温环境新课讲授典型例题9.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制成各种电光源B.食品防腐C.医疗冷冻麻醉D.制化肥的重要原料A10.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B.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C.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A保护空气环境问题污染物来源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从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探究思考环境问题的分析温室效应加剧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氟利昂酸雨

臭氧空洞空气的污染物:①粉尘(可吸入颗粒物);②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主要来自于煤的燃烧和汽车尾气新课讲授空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PM10PM2.5酸雨有毒新课讲授如何防治空气污染呢?脱硫塔充电汽车对煤进行脱硫新课讲授如何防治空气污染呢?开发清洁的新能源植树、造林、种草新课讲授如何防治空气污染呢?加强大气监测新课讲授汽车尾气净化器NOx CO如何防治空气污染呢?氮的氧化物一氧化碳CO2 N2二氧化碳

氮气新课讲授典型例题1.小明同学编写的化学小报中有如下标题,其中某标题下文章中的主角是一氧化碳,该标题可能是(

)A.PM2.5与雾霾天气B.新装修房屋内空气中的杀手C.形成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