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五下第二单元大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方案_第1页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五下第二单元大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方案_第2页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五下第二单元大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方案_第3页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五下第二单元大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方案_第4页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五下第二单元大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五下第二单元大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方案课标分析(一)与本单元相关的课标陈述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2.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6.阅读整本书,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积极向同学推荐并说明理由。7.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乐于表达,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8.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自己的观点。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9.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10.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11.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发展独立识字能力和写字能力。12.感受不同媒介的表达效果,学习跨媒介阅读与运用,初步运用多种方法整理和呈现信息。(二)课标分析课程标准从识字写字、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几个方面对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任务群第三段的教学目标做出了要求,给教学以提示。1.教学中提出的要求可以根据学段要求,围绕学习主题创设阅读情境。在主题情境中,开展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之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2.注意整合听说读写,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朗读、默读、诵读、复述、评述等方法学习作品。重视感受文学作品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思想内涵,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鼓励学生在口头交流和书面创作中,运用多样的形式呈现作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引导学生成长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3.评价应围绕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性表现进行。侧重考察学生对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领悟程度和体验,评价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关注研讨、交流以及创意表达能力。教材分析本单元精心编排了选自四大名著的四篇课文,并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多项内容。首先来看四篇课文的编排:这四篇课文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紧凑,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草船借箭》讲述了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的故事;《景阳冈》则记叙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猴王出世》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的石猴因为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红楼春趣》讲述了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少男少女们放风筝时的热闹场面。同时为了保证给学生提供真正文质兼美的、具有典范性的文本,在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和积极的语言体验,课文选编时都做了一定的版本甄选和文本处理。第一篇《草船借箭》是现代文,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出版的《三国演义》改编,课后的《阅读链接》中的片段则是节选自该版本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的原文。第一篇不用原文,而用改编的现代文,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第一次从教材中接触古典小说,有意降低阅读的难度,保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而《阅读链接》可以引导学生对比阅读,逐步从现代文向古典小说的阅读过渡。第二篇《景阳冈》节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出版的(《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的原文,第三篇《猴王出世》节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的原文,第四篇《红楼春趣》则节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出版的《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的原文,这三篇选段让学生初步接触原汁原味的古典小说,在阅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总结了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词句段运用》第一二题指向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古典名著时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这两道题都是在帮助学生巩固提升“运用多种方法猜词语意思”的能力。第三题则是让学生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判断写的是哪个人物,并说出判断的理由。通过这一游戏形式,引导学生体会古典名著中经典人物的形象。本单元口语交际依托于“怎么表演课本剧”这一形式。其中讨论内容中的“不同身份、性格的角色,适合分配给谁”即涉及了读懂人物特点这一阅读方法,而“怎么演好故事中的每个角色”中的“角色的台词、表情、动作”则涉及到复述故事的相关方法。《快乐读书吧》以“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为主题,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这是对单元学习的拓展与延伸,使学生从教材走向整本书的阅读,构建“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方式。《西游记》是本次的重点推荐书目,而其他三本《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则放在“相信你可以读更多”这一栏目中。学情分析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学生将在本章初步习得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剖析这一要素,有如下几个关键词:初步学习、古典名著、阅读方法。关于“古典名著”,根据课文编排可以看出,涉及到了四大名著,《草船借箭》《景阳冈》是在原文基础上进行了改写,降低了阅读难度;《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则基本保持了原文,这就提示我们引导学生阅读的古典名著主要包括:语言半文半白,故事性强的名著。表2

统编教材特定文体阅读梳理纵观一年级到五年级上的阅读要素,关于特定文体的阅读从三下开始。古典名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学生在这里只是“初步学习”。那么“初步”是到什么程度呢?“初步”应当定位在对古典名著语言的熟悉上、对内容的大致了解上,对人物的认识上。单元目标壹能运用字源识字、形近字比较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认识50个生字,读准5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17个词语。贰能在读文、交流总结中初步了解猜读、跳读、结合资料读、结合多种艺术形式读等多种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能借助图示准确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能依据古典名著中的各种描写简单评价主要人物的特点。叁能主持关于“怎么表演课本剧”的讨论,引导每个人积极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并通过协商形成一致的看法。参与讨论时,能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尊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