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3/02/wKhkGWXj_uSAV-fpAAJ5zFsqphA223.jpg)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3/02/wKhkGWXj_uSAV-fpAAJ5zFsqphA2232.jpg)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3/02/wKhkGWXj_uSAV-fpAAJ5zFsqphA2233.jpg)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3/02/wKhkGWXj_uSAV-fpAAJ5zFsqphA2234.jpg)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3/02/wKhkGWXj_uSAV-fpAAJ5zFsqphA22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一、填空。
1、在茫茫宇宙中,有一颗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一
地球。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
2、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
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
3、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
4、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
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煤炭、石油、天
然气等非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的温室
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
题。
5、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随意破坏默默奉献的地球,就必然会受到大自
然的惩罚。
6、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通过签订协定、制
定法律等方式来限制人类对地球的伤害。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
7、为了安排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2015年12月,《联合国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一致通过《巴黎
协定》°2016年4月22日,175个国家签署《巴黎协定》。20定年11月4
旦,《巴黎协定》正式生效。
8、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9、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危及人类自身,这
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类不断探索创新,运用聪明才智,
将心然界赋予人类的清洁能源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
现可持续发展。
10、循环经济:包括产品的清洁生产、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物的高效回收。
11、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
越受到重视。
12、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让我们行动起来让天更蓝、山更绿、水
更清。
13、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们设立了很多保护环境的节日:如2月2日是“世
界湿地日”,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14、①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呈
灾、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和病虫害等。
15、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16、对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法涝。
17、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
种间接损失,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8除了自然的原因外,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行为也会诱发或加重
自然灾害。
19、具备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
生,减轻其带来的损失。
20、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
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
21、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
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四级: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
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22、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寻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从而提高抗
灾能力。
23、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是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
危害的重要手段。
2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毁损水库大坝、堤防、水闸、护岸、
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设施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
等。
25、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26、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共
同应对灾难。
27、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尽最大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减灾
共同体,共同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的伤害。
二、判断正误
1、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
2.地球上的一切资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X)
3.目前,不仅地球可以供人类居住,还有其他星球也可以供人类居住。
(X)
4.人类是地球上最为高等的生物,应该是自然的主宰。(×)
5.浙江乌镇的“小桥流水人家”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4)
6.生态环境与我没有关系,我并没有义务保护环境。(×)
7.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一次性筷子、纸杯的使用,这样做有利于环保。(4)
8.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9.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10.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许多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
视。(4)
IL煤炭、石油、太阳能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义)
12.“世界湿地日”世界地球日”中国植树节”国际劳动节”都是与保护环
境有关的节日。(×)
13.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危及人类自身。
(√)
14、防汛备用的设备可以挪用一下。(×)
15、人类不合理的行为也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16、每个公民都要了解防灾的相关法律,不得违背相应规定。(√)
17、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是平原地区。(×)
18、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对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对灾情有
“缩小”作用。(√)
19、自然灾害是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是无法预测、减轻和阻止的。(义)
20、当泥石流发生时,向平行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21、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
(√)
22、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级别分为四级: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依
次用蓝色、黄色、红色和橙色表示。(×)
2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是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法
律。(4)
24、小李坚信自然灾害不会降临到他的头上,所以从不学习自救自护知识。
(×)
25、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6、地震发生时,如不能及时撤离,应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护住头部。
(√)
27、自然灾害的发生完全是人为原因造成的。(X)
28、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共
同应对灾难。(√)
三、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项是(C).
A.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
B.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C.村边河流两旁建工厂,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2、下列能源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C)。
A.太阳能B.风能C.石油
3、下列与保护环境无关的节日是(D)。
A.世界环境日B.世界地球日
C.世界湿地日D.世界读书日
4、循环经济不包括(C)。
A.废物的高效回收B.产品的清洁生产C.能源的过度开采
5、2016年,175个国家签署的《巴黎协定》,是人类为了共同应对(A)变化
而采取的行动。
A.气候B.核武器C.战争
6、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下列同学的说法值得点赞的是(D)。
①小艾:我们可以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在自己家里做好垃圾分类
②小鄂:我每天乘公共汽车上下学
③小佳:我发明了一个节水装置,可以给家里节省不少水
④小香:我们应该把不用的塑料袋随手烧掉,减少白色污染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7、以下反映了全球变暖问题的是(A)。
A.岛屿正遭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B.海洋上大面积的石油泄漏
C.热带雨林遭受破坏
8、燃煤电厂排放废气属于(C)方面的问题。
A.资源短缺B.生态破坏C.环境污染
9、我国制定的保护环境的基本法律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0、下列哪项是造成沙漠化的原因?(A)
A.过度放牧B.保护水资源C.植树造林第
1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B)起施行。
A.6月1日B.1月1日C.10月1日
12、以下没有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的行为是(B)。
A.围湖造田,毁草开荒
B.保护耕地,退耕还林
C.乱砍滥伐,开垦荒地
13、乱砍滥伐不会导致以下哪种情况?(C)
A.无法涵养水源,易造成洪涝灾害
B.水土流失加重,易引发山体滑坡
C.地形地貌改变,易引发火山地震
14、如果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级别是特别严重,那么表示为(A)
A红色B.蓝色C.黄色
15、下列避险行为正确的是(C).
A.当地震发生时,乘电梯下楼
B.雷电交加时,小明还在看电视
C.当火灾发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出去
16、在郊外遭遇雷电时,应该(A)
A.及时躲避或尽量找低洼处蹲下
B.停留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旁
C.停留在广告牌下
17、在我国,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
A.洪涝和地质灾害B.台风C.旱灾
18、下列行为中,具备防灾避险意识的是(B)。
A.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期,在山区露营时,选择在山谷扎营
B.每到一处公共场所都先了解一下这里的逃生路线图
C.台风来临前夕,坚持和小伙伴去踢足球
19、面对自然灾害,下列做法错误的是(D)
A.台风来了,尽量避免在河边走
B.当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C.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
D.洪水来临时,可以爬到土坯房的屋顶
20、下列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A)。
A.一个地方发生旱灾后,不会再发生其他自然灾害
B.春夏季节我国江淮地区常见洪涝灾害
C.不同自然灾害,有时会持续发生
21、我国影响范围较广的自然灾害是(B)。
A.泥石流、滑坡B.洪涝、旱灾C.台风、地震
22、(B)气象卫星的发射成功,有助于提升国家对灾害天气的监控和预警能
力。
A.“风云二号”B.“风云四号”
C.“风云五号”D.“风云六号”
23、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C)。
A.为发展经济乱砍滥伐森林
B.学校附近发生了车祸
C.泥石流冲毁了房屋,损坏了道路
24、当自然灾害发生后,我们应该(B)
A.事不关己,高高挂起B.众志成城,抗险救灾C.伫立观望,见机行事
三、简答题
1、请你根据自己了解的人类不当行为损害地球环境的资料,以地球的口吻,
写一段文字或画一幅漫画,表达对这些行为的批评。
答:人们总是在我身上砍树木,我身上的工厂也不停地排放污染气体,使我
的大气层受到破坏。本来是大片丛林的地区,也建了高楼,我身上的树木少
了许多。希望人们可以马上停止这些行为。
2、(教材P28)假如离开地球,人类还能生存吗?
答: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离开地球,我们
人类将难以永续生存。
3、(教材P29)请选择下图中的一个案例,说一说图中的人们是怎样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
答:(1)“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体现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共生
的美。
(2)“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呈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大自然的特点而和谐
生活的场景。
(3)“森林一村寨一梯田一水系”反映了树木、人类、土壤、水和谐共生的
画面。
4、(教材P30)下面的图片分别反映了哪方面的环境问题?查找相关资料,说
说这些环境问题会带来哪些危害。
答:(1)环境污染问题:燃煤电厂排放废气,污染大气环境;海洋上大面积
的石油泄漏,严重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
⑵生态破坏问题:热带雨林遭受破坏,会造成全球生态灾难;沙漠面积悄
然扩大,植被会越来越少;海平面上升,影响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
5、(教材P31)日本的水俣病事件告诉我们什么?说一说你对环境问题的理
解。
答:水俣病事件告诉我们,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元然,随意破坏默默奉献的
地球,就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们应该重视环境保护,不要为了一时
利益而造成环境污染。
6、(教材P31)选择某个方面的环境问题,查阅资料,说说其带来的危害。
答: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中的森林植被本来是郁郁葱葱的,但是人们为
了一己私利,过度砍伐树木,使树木大量减少,造成水土流失,极易形成洪
涝灾害和山体滑坡。
7、(教材P3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保护地球的协定或者法规?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
8、(教材P33)你知道下面这些新能源有什么特点吗?人类使用新能源替代化
石燃料对保护环境有什么意义?
答:太阳能、海浪、地热、风能都属于清洁能源。使用这些能源替代化石燃
料,不但可以部分解决化石燃料面临枯竭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9、(教材P34)你还知道哪些与保护地球有关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我们
可以做些什么?
答:(1)与保护地球有关的日子:
日期节日名称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3月22日世界水日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2)在这些节日里,我们可以大力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例如,在“植树
节”,告诉人们要少砍一棵树,多种一棵树;在“世界水日”,我们要倡导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10、(教材P34)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答:(1)每天乘公交车上下学。
⑵发明节水装置,节约用水。
⑶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在自己家里做好垃圾分类。
⑷不随地吐痰。
⑸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11、(教材P35)围绕生活中你发现的环境问题展开研究,提出改善的建议,
并和同学们一起制订保护地球的班级环保公约。
绿色班级环保公约
⑴不带零食进校园,不嚼口香糖,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及废弃物。
⑵随手关灯,节约用电;节约水资源,循环用水;少用塑料袋,自备购物
布袋;支持公共交通。
(3)自觉养成“爱绿”“护绿”养绿”的良好习惯,
争做环保小卫士。
12、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⑴你重点了解的自然灾害是什么?请列举2项。
答:地震、泥石流。
(2)为了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我国采取了哪些措第施?请至少列举2条。
答: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了牢固
的防灾减灾工程。
(3)人们常说:灾害无情人有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外设备租赁合同范文
- 个体药店资产转让合同书
- 亲子保险合同
- 上海房产预订合同及补充协议
- 亲友间借款合同模板
- 人事代理委托合同书一:个人版
- 个人房产抵押借款合同模板:保证担保协议解析
- 专业培训服务合作合同
- 临时劳动合同范本参考
- 个人与银行抵押合同范本:借款专用
- 2023年工程制图习题集
-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
- 2025年全国高考体育单招考试模拟政治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传统春节习俗
- 医院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反走私课件完整版本
-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 第三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作品(油藏工程设计单项)
- (人卫版第九版传染病学总论(一))课件
- 《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全套教学课件
- 产后康复-腹直肌分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