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本课综合与测试》课后分层训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D/3A/wKhkGWXi5qaASy82AAF3J-ES5xA684.jpg)
![统编版高中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本课综合与测试》课后分层训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D/3A/wKhkGWXi5qaASy82AAF3J-ES5xA6842.jpg)
![统编版高中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本课综合与测试》课后分层训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D/3A/wKhkGWXi5qaASy82AAF3J-ES5xA6843.jpg)
![统编版高中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本课综合与测试》课后分层训练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D/3A/wKhkGWXi5qaASy82AAF3J-ES5xA6844.jpg)
![统编版高中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本课综合与测试》课后分层训练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D/3A/wKhkGWXi5qaASy82AAF3J-ES5xA68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页共9页课后分层训练(二)齐桓晋文之事一、语用小题夯基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无罪而就死地就:走向B.挟太山以超北海超:超过C.度,然后知长短度:计量长短D.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恒:守道不变解析:选BB项,超:跃过。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①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②臣固知王之不忍也))B.eq\b\lc\{\rc\(\a\vs4\al\co1(①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②挟太山以超北海))C.eq\b\lc\{\rc\(\a\vs4\al\co1(①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②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D.eq\b\lc\{\rc\(\a\vs4\al\co1(①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②莅中国而抚四夷也))解析:选AA项,副词,相当于“本来”;B项,介词,表方式,相当于“拿”“用”/连词,同“而”;C项,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对”/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可不译;D项,连词,相当于“却”/连词,连接并列关系的词组。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eq\b\lc\{\rc\(\a\vs4\al\co1(不识有诸诸:之,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爱:舍不得))B.eq\b\lc\{\rc\(\a\vs4\al\co1(诚有百姓者诚:的确,以小易大,彼恶知之恶:怎么))C.eq\b\lc\{\rc\(\a\vs4\al\co1(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形:表现,今也制民之产制:规定))D.eq\b\lc\{\rc\(\a\vs4\al\co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谨:重视,殆有甚焉殆:恐怕))解析:选AA项,“诸”为兼词,相当于“之乎”。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何以异C.树之以桑 D.臣未之闻也解析:选CC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以桑树之”。A、B、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5.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牛何之②反而求之③舆薪之不见④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⑤然后驱而之善⑥莫之能御也A.①⑤/②⑥/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⑥/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⑥/④⑤解析:选A①⑤动词,到,往。②⑥代词,它(他)。③宾语前置标志词。④助词,的。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孔伋(孔子的孙子)的再传弟子。B.孟子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元文宗时封他为“亚圣”。C.《孟子》共七篇,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D.南宋时,朱熹把《孟子》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解析:选A孟子是孔伋的再传弟子。7.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可运于掌。(2)权,______________;度,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者可以衣帛矣。(4)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然后知轻重然后知长短(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4)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8.用“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作为开头和叙述的主体,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要改变原意。)孟子,性格锐利、强悍。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是性格锐利、强悍的孟子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时爆发出的。它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9.请根据文意续写两个句子,保持与前文结构上的一致。孟子,你为了拯救天下苍生,历寒暑,驱车马,宣仁政,置安危荣辱于度外。贫贱不能动摇你坚定的意志,纵使两袖清风,你仍然胸怀一腔浩气;富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是天地间独一无二的伟丈夫!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富贵)不能腐蚀你纯净的灵魂,纵使黄金万两,你仍然不改一世清白;(威武)不能压低你高昂的头颅,纵使泰山压顶,你仍然坚守一脉正义。二、类文阅读拓展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孟子将朝王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孟子堂兄弟,跟孟子学习)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吾不识能至否乎?”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也,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选自《孟子》)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寒疾,不可以风风:吹风,受风B.乡党莫如齿齿:痛恨C.今天下地丑德齐丑:相等D.吾何慊乎哉慊:不足,少解析:选BB项,齿:年龄。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②犹且从师而问焉B.①请必无归,而造于朝②吾尝终日而思矣C.①未见所以敬王也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①彼以其富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解析:选DA项,①兼词,②代词;B项,①表顺承,②表修饰;C项,①所用,②表原因;D项,均为介词,凭,凭借。12.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孟子的治国主张的一项是()①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②辅世长民莫如德③欲有谋焉,则就之④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⑤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⑥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A.①②③ B.②③⑥C.②⑤⑥ D.③④⑤解析:选B①是景子的言论,⑤说的是当今的君王的普遍行为。13.下面是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文的标题是“孟子将朝王”,它与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样,均是以首句做标题。“孟子将朝王”也是行文的线索。B.在景子看来,礼不仅是人安身立命的关键,也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C.本文的可读性强,在于孟子采用了一波三折、层层推进的说理方法,且融叙事与说理为一体。D.孟子认为国君不能因为自己的地位高就轻慢臣子的年龄和道德,即不能“有其一,以慢其二”。解析:选BB项,“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在文中没有言及。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辅世长民莫如德。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故汤之于伊尹,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只是)他们心里在想:“这个君王哪值得同他去谈仁义!”那么,(对齐王的)不恭敬没有比这更大的了。(2)辅助君主、管理百姓,没有比道德更尊贵的。(3)所以汤王对于伊尹,(首先是)向他学习,然后才把他当作臣子,所以不费力气就统一了天下。参考译文:孟子正要去朝见齐王,齐王派人说:“我本该看望您的,但是有畏寒的病,不能吹风。明天早晨,我将临朝听政,不知(您是否肯)让我见见您吗?”孟子回话道:“我不幸生了病,不能到朝廷上去。”第二天,孟子出门到东郭氏家去吊丧,公孙丑说:“昨天推说有病,今日却去吊丧,也许不合适吧?”孟子说:“昨天有疾,今天好了,怎么不能去吊丧?”齐王派人询问病情,医生也来了。孟仲子应付来人说:“昨天有王的召令,他不巧有点小病,不能到朝廷去。今天病好了点,急匆匆赶赴朝廷去了,不知道现在到了没有?”孟仲子随即派了几个人到路上去拦截孟子,告诉他:“请您一定不要回家,赶快到朝廷去!”孟子不得已,就到景丑氏家去歇宿。景子说:“在家有父子,在外有君臣,这是人世间最重大的伦理关系。父子关系以慈爱为主,君臣关系以恭敬为主。我看到了齐王对您敬重,却没看到您怎么敬重齐王。”孟子说:“咳!这是什么话!齐国人没有一个拿仁义的道理去说给齐王听的,难道是认为仁义不好吗?(只是)他们心里在想:‘这个君王哪值得同他去谈仁义!’那么,(对齐王的)不恭敬没有比这更大的了。至于我,不是尧、舜之道,不敢在齐王面前陈述,所以齐国人没有一个像我这样敬重齐王的。”景子说:“不,不是说的这个。礼的规定说:‘父亲召唤,儿子不能用‘诺’应答,(而要恭敬地用‘唯’应答);君王宣召,臣子不等车子驾好就动身。’您本准备去朝见,听了君王的召令却不去了,这恐怕与礼的规定不大符合吧。”孟子说:“难道能这么说吗?曾子说过:‘晋国、楚国的财富,没法比得上,不过,它们凭借财富,我凭借我的仁德;它们凭借爵位,我凭借我的道义,我欠缺什么呢?’难道这话没有道理而曾子随便说说的吗?这或许是另有一种道理。天下普遍看重的东西有三样:爵位、年纪、道德。在朝廷里没有比爵位更尊贵的,在乡里没有比年龄更尊贵的,辅助君主、管理百姓没有比道德更尊贵的。(他)哪能有了其中一种(爵位)而轻视另两种(年龄、道德)呢?所以想要有大作为的君主,必定有他不能召见的臣子。要有事情商议,那就(亲自)前去请教。如果他不像这样(诚心实意)地崇尚道德、喜爱仁义,就不值得同他一起干事。所以汤王对于伊尹,(首先是)向他学习,然后才把他当作臣子,所以不费力气就统一了天下;桓公对于管仲,(首先也是)向他学习,然后才把他当作臣子,所以不费力气就称霸诸侯。现在天下(大的诸侯国)土地相等,德行相似,谁也超不过谁,(之所以如此)没有别的原因,是因为(君主)喜欢任用听从他们使唤的人做臣,而不喜欢任用教导他们的人做臣。汤王对于伊尹,桓公对于管仲,就不敢随意召见。管仲尚且不能随意召见,何况不愿做管仲的人呢?”三、仿真高考提能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选自《寡人愿安承教》)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犹水之就下,沛然孰能御之?’”(选自《孟子见梁襄王》)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B.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C.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D.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解析:选C这段话是梁惠王陈述以前的晋国和当下的晋国,根据语意及句末语气词“焉”“也”,以及句中语气词“于”,可以对比各个选项,确定答案为C项。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仲尼,一般指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B.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帝王对自己的谦称。C.地方,古代地理观念,谓地呈方形。这里是古今异义词,意思是土地方圆。D.孝悌,孝,指还报父母的爱;悌,指尊重兄长。谈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对的,并不只是单方面的顺从、尊敬。解析:选B“寡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寡人这个称号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各代体制习惯虽各有不同,一般被封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17.下面对两篇文章的分析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篇文章均运用了比喻论证方法,说理形象生动,说服力强,充分体现了孟子的论辩艺术和语言特色。B.两篇文章均以谈话为主体,通过孟子与魏国两位国君的谈话,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仁政爱民,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民心所向,就能天下无敌。C.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首先批评了梁惠王只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不为战死者报仇雪恨,然后讲到行仁政能使国富民强、天下无敌。D.从《孟子见梁襄王》一文可以看出,孟子一开始对梁襄王的印象并不好,说他不像个国君的样子,但孟子仍耐着性子向他讲仁政爱民的思想。解析:选CC项,“不为战死者报仇雪恨”不是孟子的意思。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现在您的)厨房里有肥美的肉,(您的)马厩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2)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参考译文:梁惠王说:“我乐于听取您的指教。”孟子回答道:“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杀死人,(性质)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又问道:)“用刀子杀死人跟用苛政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说:“(现在您的)厨房里有肥美的肉,(您的)马厩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非电动助残设备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智能媒体芯片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课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学习宣讲
- 进修学习合同书
- 2025深圳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适用于招标工程固定单价施工合同)
-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 终端设备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出租车辆承包合同范本
- 钢筋绑扎劳务合同范本
- 医院装修合同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简要分析课件
- 2023年MRI技术操作规范
- 办公用品、易耗品供货服务方案
- 自行联系单位实习申请表
-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
- 媒介社会学备课
- 2023年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手册(依据2023年版评审准则编制)
- 三相分离器原理及操作
-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每节课后练习+答案(共28份)
- 葫芦岛尚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项目环评报告
- 全国物业管理项目经理考试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