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文化常识》教学设计榆次二中裴景山【教学过程】*导入(齐读小诗)。牛郎河东织女西,朔望流转会无期。鹊桥相逢待七夕,乞巧佳节姊妹聚。同学们,你读出来了吗?这首讲述牛郎织女故事的小诗,里面包含着天文地理、纪年纪时、礼仪风俗等文化常识。不得不感叹,中国古代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衣食住行、姓氏称谓、典章制度、官职沿革,样样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今天,我们一起来撷取这文化长河中几朵浪花,感受其融古通今的魅力。一、梳理展示1.同学们,文言文中,包含着大量的文化常识,老师高考选文中挑选了较为典型的三篇文言文,下面我们就前两篇进行梳理探究。为中线为界,分为两大组。左边的同学为第一组,右边的同学为第二组。第一大组,梳理《张衡传》和《孙傅传》中表示官职变动的词,在文中标注出来,结合参考资料,四人小组讨论、整理,并准备展示报告。第二组的同学,梳理《张衡传》和《孙傅传》中表示姓名字号的词,要求同上。两组同时进行,时间五分钟。请开始!2.官职变动(学生展示)(老师补充)授赠:追封已故者官职爵位除:任命《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升拔擢:提拔《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陟:升迁《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降左迁《琵琶行(并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平出:离开京城外调迁、徙:晋升或调动兼摄:代理更高职务领:兼较低职假、权:暂时代理罢因过失而被解除职务辞主动请辞视事:治事、任职下车:官吏初到任解褐:脱去布衣,担任官职口诀帮助记忆,(齐读)备考建议:复习备考古代文化常识,应该做到阅读文言文时,时刻关注文化常识相关词汇,通过查字典、找资料等方式识记这些文化常识,并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文化常识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加以整理。以纲举目张,“面面俱到”。只有自己亲身去做了,这些知识才会穿过身体,内化为我们的素养和能力。姓名字号(学生展示)(老师补充)大家发现没有在《张衡传》中指称皇帝用的是“安帝顺帝”谥号,而在《孙傅传》中用的是“钦宗”庙号,我们称明清皇帝时,又常称“康熙乾隆”年号,这是为什么?又改如何区分呢?明确:记住三个朝代:唐明秦唐之前多称谥号,如周文王、汉武帝,唐之后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明之后常称年号,如嘉靖、乾隆秦无谥号、庙号、年号,称秦始皇、秦二世。A.在唐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B.唐朝开始,皇帝谥号字数开始变多,后世的臣子觉得一个字无法形容皇帝的功绩,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C.明朝以前的皇帝,经常改年号,多者达十余个。明清两代,由于一个皇帝一般只用一个年号,故常用年号称代皇帝。一帝一年号更容易对应,比如说嘉靖、雍正,我们都很容易分辨出来,但是如果光说“世宗”,那嘉靖和雍正都是“世宗”,连朝鲜都有世宗。所以一帝一年号的情况下,用年号更好分辨。D.秦始皇认为庙号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大逆不道,就废除了,当时还没有年号(汉武帝首创)所以秦朝就叫始皇帝,胡亥就叫秦二世,之后类推。4.(教学网络化)关于姓名字号的其他知识,老师课前进行了梳理,并做成了微课。我已经把这个微课上传到百度云盘,同学们可以到网盘去下载这个微课的视频和讲义,自己学习或者分享给你的同学。注意保护知识产权,不要随便上传哦。链接:/s/1pLecPdh二、文化意义谈到网上学习啊,同学可能会想,现在的网络已经非常发达,我们需要的文化常识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快速检索到,我们还有必要死记硬背吗?古代文化常识不是枯燥无聊的死记硬背,相反,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常识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如果缺乏这些文化常识将会怎么怎样呢?1.请大家观看这个片段,看看视频中有什么错误吗?(这是根据著名作家二月河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康熙王朝》。2011年12月,《康熙王朝》获得中国电视剧产业二十年“百部优秀电视剧”奖。这样优秀的历史正剧,也犯了不该犯的常识性错误,令人遗憾。)播放电视剧《康熙王朝》(片段)。明确:剧中斯琴高娃扮演的太后说:“这就对了,有我孝庄在,这天塌不下来!”“孝庄”是谥号,网友戏称诈尸了。“没文化,真可怕。”如果缺乏文化常识,我们就会对类似的错误视而不见,甚至以讹传讹。在最终影响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看完电视剧,我们再来看看古典小说的文化意蕴。2.《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诸葛亮智取三城。赵云从辰时杀至酉时,不得脱走,只得下马少歇,且待月明再战。问题:大家看了有什么感慨?从辰时杀到酉时,一个七十岁的老将,杀了几个小时?明确:(上午7点—下午19点,12小时)不愧是常胜将军赵子龙,这里虽有小说家的夸张,但正是这夸张,凸显了赵云的毅力超群,骁勇善战。如果不了解古代计时,可能…,而体会不到小说家的用意。可见,熟悉古代文化常识,不仅能提升我们对现实生活的认知,还能加深我们对古代文学经典的理解。看完古典小说,我们再来看看史传?3.《左传》问题:《烛之武退秦师》中,为何说以乱易整不武?乘乱攻击,迅速取胜不是更好吗?请大家回顾原文。子犯请击(袭击)之。公曰:“不可。微(没有)夫(那)人之力不及此。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失其(自己)所与(结交),不知(智);以乱易(代替)整,不武(不合武道)。吾其(还是)还也。”亦去(离开)之。“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为何不符合武德呢,打仗是你死我活,难道还要遵循道义准则吗?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明确指出,“春秋时期旧的军事思想,是以‘礼’为基础的。”春秋时期的战争规则(《易中天中华史》(浙江文艺出版社))第一,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必须要师出有名,派使者去敌国告诉对方之所以要揍他的理由,并且不能趁人之危,比如不可以趁敌国国君过世等重大变故发兵攻打。《礼记·檀弓下》:“师必有名。”第二,不能在险要的地方阻击敌人。必须要找个宽敞的地方,堂堂正正摆开阵仗干一仗,打一架。第三,不鼓不成列。在对方没摆好阵型之前,不能发动进攻。第四,不重伤。就是说不能在对方已经受伤失去战斗力的情况下,对对方造成二次伤害。第五,不擒二毛(成语)。意思是不能俘虏花白头发的老人。第六,不逐北。就是敌人败退逃跑时,不能追。要追也只能追五十步。易中天说,春秋的战争还是文质彬彬的。但随着“礼崩乐坏”,这种人道和温情就慢慢消失了,到了战国时期,尤其到秦国白起坑杀40万赵军的时候,这种“礼”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读《论语》,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孔子极力主张“克己复礼”,为什么他一生为恢复周礼殚精竭力、四处奔波,了解了相关文化常识,我们知道,原来周天下,曾经创造过一个令世界惊艳的、无法复制的和谐、整饬的古代文明巅峰。三、传承发扬讲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文化常识,不是说要大家像孔子那样谋求恢复“周礼”,历史朝前发展,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而是说,作为炎黄子孙,面对历经几千年风雨流传下来文化瑰宝,我们要知道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礼物,我们不能视而不见。面对文化的浩瀚海洋,我们不能只是望洋兴叹,我们应该一猛子扎下去,畅游其中、沉浸其中,让这些本就该属于我们的东西,重新回到我们的身体、融进我们的血液。对古代文化,我想也许该记住这些关键词:温情与敬意、责任与传承、审视与转化。这节课,我们对两篇文言文中的文化常识进行了作了梳理;并对常识背后的文化,作了进一步探究。可以说,生活是具体化了的常识,常识是升华了的生活。希望同学们经由此次尝试,能更深层次地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成为优秀的传承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礼仪风俗,字号名称。典章制度,官职迁升。历法节庆,地理天文。炎黄子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互联网医疗解决方案技术合作协议
- 2025年双方协商劳务派遣协议
- 2025年PPP项目合作财务管理协议
- 主材供应及合作框架合同 2024年版一
- 2025版区块链技术应用合伙人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智能建筑安装工程承包技师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酒吧食品安全管理与承包合同
- 2025年度城市公交车定点维修与应急保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维修免责声明适用于车主自带配件
- 2025年度地铁隧道钢筋工劳务施工安全质量保障合同
-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成果
- 班级建设方案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大赛
-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单向增强材料Ⅰ型-Ⅱ 型混合层间断裂韧性的测定 编制说明
-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教学课件绪论
- 宠物会展策划设计方案
- 孤残儿童护理员(四级)试题
- 梁湘润《子平基础概要》简体版
- 医院急诊医学小讲课课件:急诊呼吸衰竭的处理
- 肠梗阻导管在临床中的使用及护理课件
- 小学英语单词汇总大全打印
- 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隐患全面排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