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名校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_第1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名校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_第2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名校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_第3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名校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_第4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名校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名校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

一、福建省福州市2023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给我一枝枪

茹志鹃

记得我第二次向营长要求一枝枪,是在那年的秋末冬初。我们部队过沂水,进入了鲁西南,那是一片遭受敌人严重践踏的地方。谁见过死去的村庄么?四处没有庄稼,村里没有树,听不见狗叫,更没有鸡啼,屋上不冒烟,路上不见人。一进去,人会浑身起一层鸡皮疙瘩。那个时候,那个地区,就尽是这样的“村庄”。部队在这样的地区作战,是相当艰苦的,要打仗,要行军,要挨饿。那一天,天还没透亮,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村庄宿营。营部住在一个从前我们的村干部家里。这一家好像没有男丁,房里炕上,只有一个两岁光景的孩子。房东是个大嫂,呆板着脸,给我们开门、腾地方,是欢迎我们的,可是总不开口,似乎没有其他地区的老乡那样亲热。弄好了铺,我便和通信员商量:我们放倒头睡了,不吃东西不要紧;但是营长,他还要工作呢!无论如何,得设法给他弄点吃的来。我们两个人商量来,商量去,除了找群众想办法外,没有第二个办法可想。于是就决定去找那位不露笑脸的房东大嫂。不用说,这任务当然是我的。但是我找不到她,房里房外,屋前屋后,都没有她的影子,炕上那个孩子倒醒了,有气无力地哭着要娘,不用说,这又是我的任务了!于是我过去抱着她,哄着她,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大嫂来了。她见我在哄孩子,好像有点高兴,但不等我开口提出吃食的事,她先向我借个手电筒。我把电筒交给她,同时迅速地提出了问题。她听了,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不表示有,也不表示没有,只招手要我跟她走。

“大嫂,咱们上哪里?”我看她领我走出了大门。她也不回答,用嘴向村外呶了呶。反正这一带都是我们的部队,我放放心心地跟她走。“大嫂,你家大哥呢!”山东人一般称女人的丈夫叫大爷、大哥,我想和她攀谈攀谈。

她没有回答,还是用嘴向村外呶了呶。这时,东方已经露白,可望见村外是光秃秃的一片,什么人也没有,只有村边边上,拱起几堆新土。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问道:“他?··”

“牺牲了。”大嫂撮起三个指头,在我面前摇了摇说:“一起七个。”

“什么时候?”我这时才看见她腰上束了一条麻绳。她没有回答,只是走,走过一盘石碾旁边的时候,她停下了,轻轻地用脚点了点碾旁的土地说:

“在这里,上铡刀铡的。”

我看见,这块土地的颜色是黑褐色的,那是血。血,唯有血才能偿还。营长同志,你给我一枝枪吧!

“没有枪!”大嫂的脸仍是呆板的,好像总结似的说了一句,接着又喃喃地说:“咱们没有枪!没有,手榴弹也没有······”

她带我到一片被抢过、被践踏过的黄豆地里,我们打着手电筒,寻拣着掉落在地上的黄豆。拾了有两大把,捧回家,放在锅里炒,大嫂一边炒,一边呆呆地睨着自己的孩子。豆炒好了,喷香,大嫂把它盛进我们的茶缸,孩子微微张着嘴,满怀希望地看着娘,大嫂顿了顿,就用两个手指取出两颗豆子,放在孩子手里,然后拿到堂屋里,放在营长面前。营长大概也知道这家房东的事,他望着茶缸,久久地沉默着,最后,他把那孩子抱过来,放在自己腿上,然后把黄豆一颗一颗地排在桌上,摆成了二列横队。他和孩子说着笑着,把豆子当作敌人,他喊着口令:“出列!”“齐步走!”于是“一二一,一二一”黄豆便一颗颗地走进了孩子的小嘴。孩子的嘴跟不上了,她的牙还不能同时咬两颗豆子呢!她吐出一颗带着口水的“敌人”捏在手里,然后集中力量对付嘴里那一颗。

我从来也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小嘴,竟是这样的柔嫩,小红唇里面的一切都是粉色的,软软的,就连那几颗小小的乳牙,也是那样细软无力。咬一颗豆,都需要她全神贯注,用出了吃奶的力气。营长拿起“横队”前面的一颗大黄豆,还没塞进孩子的嘴,突然,响起了空袭警报的号声。天拂晓了,敌人的轰炸机嗡嗡地又出动了。村里的部队迅速地作了防空准备,能进屋的都进屋,不能进屋的马匹、物资,全部密密的插上树枝。

黄豆是黄豆,不是敌人。敌人,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就在前面,离我们只有三十里路,不!就在我们头顶上,他们有炸弹、机枪,有坦克、大炮,还有······铡刀。

营长听到号声,立即将孩子交给了我,把一颗已经“一二一”走出队来的豆子也交到我手上,然后,将卜壳枪转到胸前,出去了。通讯员立即挎上枪,跟在后面。孩子信赖地靠在我怀里,圆圆的小嘴,还在挪啊挪的扭动。她把豆子搬到左面牙上咬咬,又把它搬到右面咬咬,最后又把它搬回到左面,于是全神贯注,眼睛挤成一条缝,才咔嚓一声咬开了。我闻见些些黄豆夹着奶花的香味··.···敌机在上空盘旋,寻找着目标。

营长啊,亲爱的同志们,给我一枝枪吧!哪怕是一枝短枪也好,为了沂蒙山臂上的枪眼,为了碾旁那黑褐色的土地,更为了这花似的小嘴,为了幸福和理想,给我一枝枪吧!

(有删改)

文本二:

《百合花》是六千多字的短篇。故事很简单:向敌人进攻的我军前沿包扎所里发生一个小插曲。人物两个:主要人物,十九岁的团部通讯员;次要人物,刚结婚的农村少妇。但是,这样简单的故事和人物却反映了解放军的崇高品质(通过那位可爱可敬的通讯员),和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通过那位在包扎所服务的少妇)。这是许多作家曾经付出了心血的主题,《百合花》的用这样一个短篇来参加这长长的行列,有它独特的风格。恕我借用前人评文惯用的词汇,它这风格就是:清新、俊逸。这篇作品说明,表现上述那样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还可以有其它的风格。(选自茅盾《谈<百合花>》)”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呆板”“不露笑脸”等神态表现了大嫂丧夫后的情绪,表面的麻木呆滞下凸显的是其内心的哀痛。

B.孩子等待炒黄豆的场景与王愿坚《党费》中孩子抓腌豆角的场景相似,军民间的鱼水情真挚感人。

C.以黄豆为“小道具”,围绕找黄豆、炒黄豆、吃黄豆展开情节,这让小说情节更加集中紧凑。

D.小说语言带有浓郁的抒情性,对“我”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刻画细致,呈现出浪漫主义的风格。

7.关于文中营长喂孩子吃黄豆的场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营长把黄豆“摆成二列横队”“把豆子当作敌人”“喊着口令”等细节,契合人物身份和战争背景。

B.通过营长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生动形象地营造出温馨美好的氛围,极富感染力。

C.孩子努力而有策略地啃黄豆仿佛是另一场“战争”,以孩子天真的形象反衬现实战争的残酷。

D.该场景与下文空袭警报响起时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让读者在比较中强烈感受到和平安宁的珍贵。

8.在文中三次呼告“给我一支枪吧”,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其用意。(6分)

9.文本二中茅盾先生对茹志鹃战争题材小说《百合花》风格的评价,是否也适用于文本一?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2023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语文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烟火

苏卷良

习惯坐在黄昏的山头,浮云朵朵,山下是层层叠叠的村庄,周遭树木错落有致,飞鸟扑打翅膀,炊烟从烟囱里一绺绺飘出来,在屋顶旋卷,田野的清风流窜过来,炊烟弯了方向。

似乎这是我与生俱来的嗜好-观看。观看是人生的一场修行,或古道热肠,或冷眼待之。你看,村庄的烟火宛若一幅水墨画,或浓,或淡,或青,或白;村庄的烟火也是一位魔术师,笔直上升如沉稳持重的老者,飘飘扬扬如毛躁任性的孩童。烧不同的柴火,飘出的烟火也不一样。望着丝丝缕缕的炊烟,想象着每一个烟囱、每一口锅、锅里的饭菜、锅灶旁的碗筷和每一张嘴,它们天天演绎着不同的故事。

这个当儿,母亲唤我回家,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母亲知道,她的声音会浸过空气,洒落到村庄的旮旮旯旯。我回过神,站起来,拍拍衣服上的尘土。我想,母亲一定做熟了饭菜,把它们摆放到红漆的小炕桌上。炊烟袅袅而起,氤氲整个村庄,像隐秘的暗语,召唤每个流浪的孩子。

有一回,我就没能这么幸福。那天,我决定去外面走走。天空高远,春风满怀,禁锢一个冬日的山河,渐次在眼前舒展。山巅的桃花粉白烂漫,像一个个含情脉脉的姑娘朝我招手。我朝山巅走去,想到山那边看看,山那边还是山吗?这是我从小的疑惑。好多年里,我暗蓄气力,让它足以扳住一只羊羔倔强的头角。我的胆量大了许多,这样才好独自跨过一道道沟峁,迎接山那边未知的世界。

就这样,我和一只狗狭路相遇。我断定,这是一只流浪狗。那些年,不知咋的,流浪狗突然多了起来。狗盯着我,我盯着狗,时间仿佛凝固,可以用小刀一块块切割下来。这只狗呜呜地叫着,圆圆的眼睛将我吞噬,消化。情急之下,我双手一抡,趁势在地面捞起一个土块,朝狗扔去。这是奶奶平素教给我对付狗的法子。狗见状,落荒而逃。我也落荒而逃,慌不择路。等我缓过神,已忘却走过的路。

远山如黛,连绵起伏,置身其中,宛若大海中迷失的船只,不辨方向。我想到哭,但忍了再忍。一个怀揣梦想的少年,不想让多年的努力,轻易地付诸东流。即使只我一人,周遭静寂。我坐下来,像一团瘫软的泥土。脚下的冰草已蹿上来两寸来长,青翠闪亮。风一会儿吹过来,一会儿吹过去。天空湛蓝,偶尔有几只鸟雀从头顶飞过。天边一隅,缕缕炊烟,相互缠绕,麻绳一般。一阵风来,才急急忙忙地散开。突然,我心里一个激灵,想起父亲的话,如果有一天,走得太远,迷了路,炊烟就是回家的路标。

是炊烟,这萦绕一生的人间烟火,让我找到了家。烟火,也谓人烟,就是说,有人的地方,才有烟火,而有了烟火,则一定有人。当我深深地悟彻这句话,已经是许多年后的事。

天色昏黄,铅灰色的云低下来,朔风劲吹,空气凛冽,砭人肌骨。夜半,风猛烈起来,像一只只大鸟,从屋顶掠过。翌日清晨,雪开始降落,在天空中纷纷扬扬。

这个冬天,匆匆而来。是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一所农村小学任教。学校建在山梁,宛若走散的孩子,与村庄形影相吊。冬日里,秃山荒岭,少了树木和房屋阻挡,呼呼的北风肆无忌惮地抽打着学校。

眼前的景象,让我惊慌失措。我教一年级语文,兼任班主任,学生年龄小,生火的事,自然而然落到我的身上。虽说未雨绸缪,提前让学生拿来一些树枝、玉米芯等柴火,可我一贯好吃懒做,生火的事从未碰过,心里还是没底,一如伍子胥过昭关,异常惶恐,只好硬着头皮,点燃几张废旧的报纸,迅疾地扔进炉膛,尔后,胡乱填塞一些柴火。经过几次努力,炉膛里仍不见半点火星,甚是懊恼,一番折腾,浓烟滚滚,笼罩了整个教室。我大声咳嗽,泪流满面。教室外,我弯着腰,弓一般,大口喘气。碰巧,校长路过,见我狼狈不堪的样子,热情地帮我生火。校长一边摆弄柴火,一边告诫我,做人要实,而火要虚呢。很快,火苗升腾,蹿得老高,温馨的气息开始弥漫。这时,孩子们陆陆续续走进教室,放下书包,端坐桌前,大声地朗读起来。这人间烟火,映照着孩子们红通通的脸庞。我知道,它不仅驱逐寒冷,也温暖孩子的心灵。

我记住校长的话,虚怀若谷。而奋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在人世间行走,功不唐捐。我拼命地工作,把米粒大的小事,干得饱满。

母亲搬进小城,照管我的孩子。女儿身体孱弱,偏又挑食,母亲变着花样,做出可口的饭菜。每天,母亲推开厨房的门,净手,系上印有碎花的围裙,在案板上排兵布阵,开始掌管人间烟火。每次回家,远远地,我看见炊烟飘上云头,恍惚间,小时候村庄里的情景,电影般浮上脑海。

母亲厨艺好,最拿手的当数暖锅。装个暖锅吃吃,冬日里,父亲总会这么念叨。人们用装这个字,恰巧说明暖锅有容乃大:牛羊肉各种硬菜可装,萝卜、豆芽、白菜、洋芋等大众食材也可装。小时候,见到暖锅,多是逢年过节,或是村庄迎神唱戏。

在城里,母亲做不了暖锅。虽说我买好了木炭,可终因烟气太浓,味道太重,只好忍痛割爱。想吃暖锅,我们多选择去饭店。儿时母亲的味道,终究找寻不到。

母亲混迹老年人里,在小城,跟她们一样,挤在墙根,唠嗑,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可我知道,母亲终要回到村庄。制造烟火的母亲,会在村庄里老去,一如她填塞进灶口的柴火,烟火一生,终被岁月收割。

我也要回去。闲暇,回到村庄,黄昏,去山上走走,我坐下来,在地垣上,如一尊雕塑。不远处的村庄,暮霭沉沉,山气俱佳,鸟雀相还,炊烟萦绕······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选材丰富多样,比较典型。自然景色交相辉映,儿时见闻富有情趣,成长故事发人深省,温馨的亲情让人回味。

B.文章意蕴丰富,情思涌动。联系儿时母亲唤我回家的情境,母亲搬进城里生活的场景,想到母亲终归村庄,令人唏嘘。

C.文章善用修辞手法。大量比喻、借代等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既生动又活泼,如第2段将烟火比作魔术师等,富有情调。

D.文章语言优美。四字词语如远山如黛、鸟雀相还等准确简洁,富含书卷气息;长短句相间,语言富有变化。

8.多年以后才深悟“有人的地方,才有烟火,而有了烟火,则一定有人”的含意,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划线句的理解。(6分)

9.本文以“烟火”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回答。(6分)

三、2023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云致秋行状

汪曾祺

我认识致秋时,他差不多已经死过一次。肺病。很严重了。医院通知了剧团,剧团的办公室主任上他家给他送了一百块钱。云致秋明白啦:这是让我想叫点什么吃点什么呀!——吃!涮牛肉,一天涮二斤。致秋把一百块钱牛肉涮完了,上医院一检查,你猜怎么着:好啦!大夫直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呢?致秋说:“我的火炉子好!”他说的“火炉子”指的是消化器官。当然他的病也不完全是涮牛肉涮好了的,组织上还让他上小汤山疗养了一阵。致秋说:“还是共产党好啊!要不,就凭我,一个唱戏的,上小汤山,疗养——姥姥!”

肺病是好了,但是肺活量小了。上一趟四楼,到了二楼,他总得停下来,摆摆手,意思是告诉和他一起走的人先走,他缓一缓,一会就来。就是这样,他还照样到楼梓庄参加劳动,上井冈山去体验生活,什么也没有落下。

致秋一辈子走南闯北,跑了不少码头,搭过不少班;他还是北京解放后戏曲界第一批入党的党员。解放,对于云致秋,真正是一次解放,他的翻身感是很强烈的。唱戏的不再是“唱戏低”了,不是下九流了。他一辈子傍角儿。他和挑班的角儿关系处得不错,但他毕竟是个唱二旦的,不能和角儿平起平坐。“是龙有性”,角儿都有角儿的脾气。角儿今天脸色不好,全班都像顶着个雷。入了党,致秋觉得精神上长了一块,打心眼儿里痛快。“从今往后,我不再傍角儿!我傍领导!傍组织!”

致秋后来当了一任排练科长。排练科是剧团最敏感的部门。一个演员接连排出几出戏,观众认可了,噌噌噌,就许能红了。几年不演戏,本来有两下子的,就许窝了回去。给谁排啦,不给谁排啦;派谁什么角色啦,讨俏不讨俏,费力不费力,广告上登不登……剧团到处嘁嘁喳喳,交头接耳,咬牙跺脚,两眼发直,整天就是这些事儿。排练科长,官不大,权不小。权这个东西是个古怪东西,人手里有它,就要变人性。说话调门儿也高啦,用的字眼儿也不同啦,神气也变啦。因此,两任排练科长,没有不招恨的。

云致秋当了两年排练科长,风平浪静。他排出来的戏码,定下的“人位”(戏班把分派角色叫做“定人位”),一碗水端平,谁也挑不出什么来。有人给他家装了一条好烟,提了两瓶酒,几斤苹果,致秋一概婉词拒绝:“哥们!咱们不过这个!我要不想抽您那条大中华,喝您那两瓶西凤,我是孙子!可我现在在这个位置上,不能让人戳我的脊梁骨。您拿回去!”

那时候名演员哪有工夫教戏呀?他们大都有一个没有嗓子可是戏很熟的大徒弟当助教。外地的青年演员来了,在北京住个把月,跟着大师哥学一两出本门的戏,由名演员的琴师说说唱腔,临了,走给老师看看,老师略加指点,说是“不错!”这就高高兴兴地回去,在海报上印上“XXX老师亲授”字样,顿时身价十倍,提级加薪。

致秋爱教戏,教戏有瘾,也会教。有的在北京、天津、南京已经颇有名气的演员,有时还特意来找致秋请教。不管哪一出,他都能说出个幺二三,官中大路是怎样的,梅在哪里改了改,程在哪里走的是什么,简明扼要,如数家珍。单是《长坂坡》的“抓帔”,我就见他给不下七八个演员说过。只要高盛麟来北京演出《长坂坡》,给盛麟配戏的旦角都得来找致秋。他教戏还是有教无类,什么人都给说。连在党委会工作的小梁,他都愣给她说了一出《玉堂春》,一出《思凡》。有一个演员嗓音缺乏弹性,唱不出“擞音”,声音老是直的,他恨不得钻进她的嗓子,提喽着她的声带让它颤动。好不容易,有一天,这个演员有了一点“擞”,云致秋大叫了一声:“我的妈呀,你总算找着了!”致秋一天三班,轮番给几位接班人说戏,每说一个“工时”,得喝一壶开水。他教学生不收礼,不受学生一杯茶。剧团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老师来教戏,学生得给预备一包好茶叶。先生把保温杯拿出来,学生立刻把茶叶折在里面,给沏上,闷着。有的老师就有一个杯子由学生保存,老师来到,茶已沏好。致秋从不如此,他从来都是自己带着一个“瓶杯”——玻璃水果罐头改制的,里面装好了茶叶。他倒有几个很好看的杯套,是女生用玻璃丝编了送他的。

“致秋教戏有瘾。他也会教,说得都是地方,能说到点子上。——他会得多,见得也多。”他的老伴忽然死了,死于急性心肌梗死。老伴火化了,他也就被送进了医院。我因事到南方去转了一圈,回来时,听小梁说:“云致秋死了。”

“什么病?”

“他的病多了!前一阵他觉得身体好了些,想到戏校上班。别人劝他再休息休息。他弄了一架录音机,对着录音机说戏,想拿到戏校给学生先听着。接连说了五天,第六天,不行了。”

团里给致秋开了追悼会。论演员,不过是二路;论职务,只是办公室副主任和戏校教员。一个小礼堂,稀稀落落地站了不满半堂人。戏曲界的名人,致秋的“生前好友”、甚至他教过的学生,很多都没有来。来的都是剧团的一些老熟人。我坐在回去的汽车里,听见一个演员说了一句什么笑话,车里一半人都笑了起来。不禁想起陶渊明的《拟挽歌辞》:“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致秋死后,偶尔还有人谈起他:“致秋人不错。”

一个人死了,还会有人想起他,就算不错。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剧团给云致秋送钱和组织他去疗养,体现了新社会对普通戏曲演员的关心重视,这也为下文云致秋“傍”的对象变化做了铺垫。

B.云致秋身份普通,他死后参加追悼会的大多为“老熟人”,心态也比较放松,说明大家记得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世相人情。

C.文中的“我”既是文章的叙述者,又是云致秋平凡一生的见证者,这一特殊的叙事视角使云致秋的“行状”看起来更真实可信。

D.文章语言口语化、地方化,画面感很强,“他恨不得钻进她的嗓子,提喽着她的声带让它颤动”一句,生动形象,让人忍俊不禁。

8.“行状”是叙述死者生平事迹的文章。请结合原文对云致秋这一人物作简要分析。

9.有评论家认为,“汪曾祺的小说有明显的的散文化倾向”,请结合本文对此加以分析。

四、福建省泉州市2023届高三质量监测(二)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去博物院看望鲁迅钱红莉

去看安徽省博物院与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一个展览,名为“鲁迅的艺术世界”。

展览布置成左右展厅。左边陈列碑拓、尺牍,有《原板初印芥子园画谱》《秦泰山刻石》《石涛山水精品》等书籍;右边横贯书画、杂志。展品不多,选了《曹全碑》拓片、陈师曾的几幅书画小品,另有几首赠予日本发人的古体诗,以及一批德国的版画、四五帧浮世绘等。

其中三封书简,分别给郑振铎、胡适、许广平。给许广平的信,写在当时北平琉璃厂常见的印花笺上,浏览几行,大约是厦门时期的通信了。与这封情书摆在一起的,是一篇序,为萧红的小说《生死场》所作,蝇头小楷,末尾几段,有几处涂改痕迹,甚或整一句,仔仔细细框掉,再添许多密密麻麻的斜杠子。这篇序言,整整三页,真挚,殷切,温厚,慈悲,是一位声誉日隆的长者对文坛新人的提携。那一两年里,鲁迅在日记里时有记录,带海婴携广平访萧军夫妇,不见。有时,碰见新电影上档,也会主动邀请这两位年轻人,还请他们去饭店吃饭,余外,要被借30元,甚至,萧军临走时大咧咧地提要求:可不可以再给几块零钱搭车。年轻人可真是不见外,借了大钱,再借硬币。他将口袋里所有的零钱摸出,递过去。

一直以为,早已理解了他的深刻、悲悯,实则不然。直至看见被他收藏着的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的几幅版画,到底知悉,这位有着杜甫一样人格与心性的人,一直沉浸于“哀苍生”的境地。历史的长河里,杜甫倒映着一代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面目,到了近代,鲁迅接替了杜甫,竖起一面镜子,映照出知识分子的人格与心性。

他在日记里,有一段时期频繁提及“珂勒惠支”这个名字。此刻,得见这位德国女版画家的一批版画,为之深深震撼。一幅为《饿》,一群无辜的孩子睁着大眼睛,高高举起空碗,他们在向谁哀告呢?伫立画前,久久不能移步。另一幅为《贫苦》,色调更加幽暗,一个瘦得皮包骨的婴孩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他的母亲双手抱头,孤苦地守在床边。

历唐宋元明清,一直到民国,中国底层人的疾苦也一刻都未曾走远。

对于底层人宿命的摹写,没有比这两幅版画更触目惊心的。终于理解鲁迅何以如此推崇珂勒惠支。他自费编辑出版了珂勒惠支版画选集,连广告词皆自拟:“书印无多,欲购从速!”展出的这张宣传告示上,拓印的正是珂勒惠支的那幅《饿》。

展厅一角,备有若干明信片、签字笔、图钉,以及一块小黑板。

小黑板上贴满明信片,那些歪歪扭扭粗细不均的笔迹,想必出自孩子之手。

有人写:“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有人引用臧克家的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人写:“鲁迅爷爷,你抽烟太凶了。”

我也抽一张出来,写:“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这是他作于某个秋夜的一首七律中的一句,可能是失眠了,五更时,听见几声鸡鸣。鸡叫声衬得秋夜更加阒寂,就爬起来披上衣服,站在窗边看天上的星星,所谓“起看星斗正阑干”,表述着一种精神上的孤独。

鲁迅的人格魅力,总是一点点凸显出来,冰泉一样,慢慢汇成海洋;也是星光,渐成星云,辉映整个夜空。20世纪30年代,胡适在做什么?他怀着良好的愿望要进行社会改良。梁实秋在做什么?他在重庆写着《雅舍小品》。林语堂在做什么?他正为出国积极做着准备。鲁迅,则壮怀激烈,誓将铁屋子砸破。但,他深知,彻底掀翻这几千年封建主义下的铁屋子,何尝容易?

因为洞悉,所以悲观。

他是最彻底的,又是最绝望的。

我每次读《野草》,总要被一种令人窒息的意绪困扰——这一篇篇短章背后的鲁迅,何等苦闷?不止于自剖,到最后,总是无路可走。

可是,他一直坚持下来了,倾心于启蒙,寄希望于青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展厅,我们借助零星藏品,一点点给孩子讲解不同时期的鲁迅,企望小人儿可以走进人格伟大者的精神世界,哪怕轻轻为他掀开一小道缝隙,让星月之光透过来。

孩子可以进入鲁迅的世界吗?即使是成人,怕也难以真正走进。唯有中年以后,才会一点点懂得他的好,他的唯一,他的不可多得。(有删改)

文本二:

问题是,通过什么途径,才能真正“回到鲁迅”,即抓住鲁迅之为鲁迅的特殊性,最大限度地接近鲁迅本体?

我最后找到的,是所谓“典型现象”研究。这也是受鲁迅的启发:他就是用“酒、药、女、佛”来概括、描述六朝文学的。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设计:“每一个独创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总是有自己惯用的,几乎已经成为不自觉的心理习惯的,反复出现的观念、意象;正是在这些观念、意象里凝聚着作家对于生活独特的观察、感受与认识,表现着作家独特的精神世界与艺术世界,从而构成了我们要紧紧抓住的最能体现作家艺术个性本质的‘典型现象’。而作家作为语言艺术家,他的独特观念、意象都是通过独特的语言表现出来的。由此,从作家在作品中惯用的、反复出现或有独特意味的词语入手,找出作家独特的单位意象、单位观念,进行深入的、多层次的开掘,以达到对作家与古今中外广大世界息息相通的独特精神世界与艺术世界的具体把握”。

(摘编自钱理群《我为何、如何研究鲁迅——2017年5月29日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鲁迅与当代中国”学术论坛上的讲话》)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去博物院看望鲁迅”既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通过看似不合逻辑的表述,传达出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情意。

B.文中详细介绍德国女版画家珂勒惠支的版画,既表现了鲁迅先生“哀苍生”的情怀,也巧妙体现了鲁迅先生的国际视野。

C.“让星月之光透过来”一句,既照应“也是星光”之喻,赞颂了鲁迅人格;也以“透”字隐含了对人们不读鲁迅作品的忧虑。

D.本文分三节结构全文的形式,与文章多视角、多层面表现的鲁迅精神世界的写作内容相得益彰,颇能体现散文的写作特色。

7.关于文本一第二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猜想有的明信片留言出自小孩子之手,巧妙写出鲁迅的影响力。

B.列举引自鲁迅作品的留言,意在表明阅读才能纪念鲁迅的观点。

C.第二节宕开一笔写参观者,既避免行文单调,也丰富了叙事的内容。

D.留言时引发的想象,是对鲁迅诗作的解说和对鲁迅形象的刻画。

8.文本一第一节以转述鲁迅日记内容的形式叙写鲁迅与萧军、萧红的交往,这样处理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9.请根据文本二的论述,结合文本一和鲁迅作品《故乡》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是如何表现鲁迅的“独特精神世界与艺术世界”的。

五、2023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无法完成的画像

刘建东

1944年春末,这一年我十五岁,师傅杨宝丰大约四十岁,是城里唯一的炭精画画师,专门给人画像。三年前,他来到城里,在南关开了家画像馆,给活着的人画,也为故去的人画。师傅保持着一个传统,画遗像一定得到死者的家里去画。

女孩被她的舅妈领进来,中年妇女粗声说:“我外甥女,小卿,快十岁了。我这小姑子三年前不见了,慢慢地,我们也就不抱希望了,就当小姑子死了,所以才请您来给画一张像。”

“我需要她的照片。”

舅妈最终找到一张泛黄的照片,递给我师傅。师傅盯着照片,似是在认真辨认照片中的人,半天没有说话。

我看到的那张旧照片,在时间无情的作用下,有些暗淡模糊。我很奇怪,以往,师傅对照片质量很挑剔。而这一次,他是在勉为其难,在冒险。

一切准备停当,师傅开始作画。每一次,都是从眼睛画起,这是老规矩。师傅告诉我,眼睛是一幅肖像画的魂魄,只要魂魄活了,这幅画就成功了一大半。而这一天,面对草稿,他犹豫了片刻,然后,用小楷毛笔沾上炭精粉,笔落在了鼻子上。

直到第四天傍晚,漫长的作画过程还未能结束。只留下一只眼睛,他再也画不动了。那一小块空白,像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洞,特别突兀刺眼。我看到,师傅的右手手背上已经布满了密密的汗珠。从来没有,从来没有过,这么难熬的作画过程。

第五天一早,我掀开宣纸,惊得大叫一声:“哎呀!”宣纸下面是空荡荡的桌面,桌上桌下,都找了个遍,也未见踪影。

舅妈把小卿从院子外领进来。师傅和蔼地拍拍她的头,问:“你见过那张画像没?”整晚,只有她一个人在家里。

小卿摇摇头,又摇摇头。

师傅挥了挥手,然后坐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重画的过程是一场灾难。他甚至茶饭不思,每天傍晚回店的路上,走得比平日里要慢许多,偶尔有辆自行车响着铃铛疾驰而过,都把他惊得歇息几分钟才继续前行。

又过了五天,小卿母亲年轻时的画像,即将大功告成。除了要修正一下头发等细微处,连最后的那只眼睛都已经画好了。那一刻,师傅四肢摊开,瘫坐在椅子上,面色苍白,汗湿衣袖,头发打着绺垂在颜头上。小卿看到画像,突然间趴在桌子上,放声痛哭。

为了保护画像,我背着画夹回到了店里。画夹被我放在柜台上。不知睡了多久,我突然醒来,暗夜中恍若传来细碎的声音。我蹑手蹑脚地摸向柜台,柜台上的画夹已经不见了。店门虚掩着,我轻轻推开它,借着淡淡的月光,我发现浓浓的夜色中隐约有个人,正静静地站在那里。

那人终于有了动静,他打着了火,在烧什么东西。他点了几次才点着。燃烧的面积越来越大,被火映照的地方也扩展得越来越大。视线顺着火光向上移动,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那个人竟是师傅。

师傅彻底放弃了为小卿母亲画像。

一年之后的某一天,我在店里等着师傅,等了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没有等到他。师傅再也没有出现。我央求父亲,替我盘下了那家小店。我继续着师傅未完成的事业,渐渐地成了城里一个有名的炭精画画师。我想一边画像,一边等待师傅回来,就像小卿等待她的母亲一样。我相信有一天,师傅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他一定会为我的炭精画而骄傲。

1951年的一天,我的画店里走进来一个年轻的姑娘。“我是小卿。”她说,“我想请你画一张肖像。”

我急忙热情、手忙脚乱地请她坐下来,小心地问她:“找到你娘了吗?”

小卿努力克制着悲伤,对我说:“邯郸解放后,有一天,舅舅突然拉着我到烈士纪念堂。我们站在一张照片前,是一张合影。合影上是两个年轻的男人和两个年轻的女人。我越看,其中一个年轻女人越像我娘。我确信,她就是我娘。我蹲在那里失声痛哭。一个陌生的女人走到我身边,问我为啥哭泣。我指着照片说,那是我娘。她把我揽在怀里,也是放声大哭。她告诉我说,她是照片中的另一个女人,他们四个是曾经的战友。她让我叫她黄姨,又指着我娘左边的那个年轻男子,说是我爹。”

我跟着小卿来到烈士纪念堂,看到了那张照片。我紧紧盯着照片右首的那个男人,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使劲揉了揉,指着照片惊呼道:“小卿,你看,那个人,那人是我师傅。”

黄姨领着我和小卿来到一个烈士墓前,告诉我说,这就是我师傅,这里面埋着他的一顶帽子。黄姨说,他曾经化名杨宝丰,在城里工作过几年,他在南关开了一家画像馆,专门给人画像。我这才知道,师傅叫宋咸德。

我潸然泪下。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1944年”“三年前”“1951年”这几处时间词,不仅暗示着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还对人物间的关系起到了联接作用。

B.“小卿看到画像,突然间趴在桌子上,放声痛哭”,既表现出画像的逼真,也写出了小卿对母亲离世的说法难以接受。

C.小说中有两个故事:一是“我”讲述的画像师傅的故事,一是“我”等待师傅的故事。这与鲁迅《祝福》的叙述手法相似。

D.小说以隐曲委婉的笔致制造悬念,最终揭开了画像主人和画师的革命者身份,实现了艺术技法与革命故事的完美融合。

8.在“我”讲述师傅为小卿母亲画像的故事中,师傅的失常表现贯穿其中。请结合小说的结尾,分析师傅这种失常表现的由来。

9.本文的曾说:“在有限的故事之内,要写出的是无限的故事和无限的空间。”本小说正是只写了有限的故事。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六、福建省漳州市2023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村歌(第12节)

孙犁

大官亭的野战医院里,新来了一批伤兵,里面有几个饶阳县今年春天参军的战士。战士们给家里写了信,母亲和妻子们都去看望了。张岗贫农组也买了一筐鸭梨,募了一篮鸡蛋,送去慰劳,李三同双眉是代表。

在伤兵里,双眉看见了兴儿,挂着一只胳膊。兴儿和李三说是参加机枪班冲锋受了伤。双眉一句话也说不出,红着脸笑了。兴儿用那只好手轻轻拍着受伤的胳膊,好像是叫双眉看。双眉明白,这意思是说:你看我怎么样,我受伤了。

第二天,区里送来一封信说:野战医院的伤兵同志们要求张岗剧团给他们演演戏,叫李三加紧准备。

李三拿着信找了双眉去,笑着说:“你的工作来了!”

双眉接过信来看了看,抬头问:“仿兵同志们为什么单到咱村?”

李三说:“周围几十里,谁不知道张岗刷团?在冀中区,除了“火线”,恐怕就属咱们了,人家军队上能没有听说过?”

双眉说:“那可演什么节目哩?咱不演俗戏,新编又一下排不出来,全怨三哥,那两天还批评我哩!”说完把嘴一撅。李三说:“这怨三哥没远见。双眉,这事全交给你,你用什么东西,使唤哪些人,告诉我,我给跑腿!人家既然指名请咱们,咱们就得露一手,不能丢人!”

双眉想了想说:“我看还是演比武从军,这个戏别的剧团演不了,咱们又是熟戏。三哥,你看怎么样?”

李三说:“对,就演这出。给军队演,又符题,我就喜欢这出戏,末了那一大段唱,别的剧困,就是没法演,两个人接着也唱不下来。你唱起来,可是从从容容,越到后来越有助。不过那个武委会主任叫谁演哩?兴儿不在家。”

双眉说,“就叫小三成替他,排的时候,小三成一块学会了。”

“好,”李三说,“带着咱们那汽灯、好幕去,演的时候,还得叫我拿着大喇叭站台!”李三比划一下,笑着走了。

演戏的那天是十月革命节。会场就在大官亭街当中那大场院里。吃过晚饭,周围几十里,道路上满是人。

“今晚上是张岗的比武从军!”

“喂!那个女角叫什么?”

“你这人!双眉呗!”

“对,真好嗓门,好长相,好走相,真,真比不了!”

“有一年不喝了,听说为唱戏受过批评哩?”

“呔!不批评别的,单批评唱戏!”

汽灯还没挂起来,会场里就挤满了人,卖糖的,烙馅饼的,老豆腐挑子也赶来了。

伤兵同志们坐在场子当中,汽灯点着了,张岗剧团的人马在台上忙着,打鼓的老头子郭老珍,架着腿,把雪白的手巾搭在膝盖上,嘴里叼着一支只有在这个当口才肯抽的好烟卷。

兴儿挂着胳膊,走到后台来和人们说话。在一个大油灯下边,双眉坐着她那小红凳,正对着镜子化装。见兴儿来了,就问:“你在哪看?”

兴儿说:“在台下边呗!”

“有座物没有?”

“没有。”

“我给你带来了一个。”双眉说着站起来,往后一推那小红凳。

“咱们这剧团,越来越阔了,还置了家具?”兴儿说。

“这是我分的果实。”

“你参加斗争了啊?”兴儿笑着。

“你参加战争,我参加斗争!”双眉低声说,在镜子里轻轻一笑。

“入党了没有?”兴儿庄重地问。

“快批准了。”双眉的脸一红,“你哩?”

“我今天满了候补期。”

“我来演戏给你道喜!”双眉笑着说。

“先唱的时候,嗓子不要太高,这个地方是街心,容易收音。”兴儿关照了双眉几句,就下去了。

今晚上没有月亮,是个好晴天。星星像有喜事的人们的眼睛。一声锣响,开幕了。

台下的人挤着跟前去,说:“比武从军!”

“不要挤,不要碰着伤兵同志们!”李三拿着个大喇叭,在台上猫着腰喊叫。

“双眉!”台下看见双眉一上场,挤得更欢。前边的人用死力顶着,像钉木桩,不让挤过去。

双眉一出来,是在梨树底下,里面有这么几段:

风吹枝儿树猫腰,今年梨儿挂得好。上好的梨儿谁先尝哪,我提着篮儿上前方呀,送梨的人儿回去吧,前方的战斗紧张啊。

双眉唱着,眼睛望着台下面。台下的人,不挤也不动,整个大广场叫她的眼睛照亮了。

她用全部的精神唱。她觉得:台上台下都归她,天上地下都是她的东西。

(摘编自孙犁《白洋淀编》

文本二: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回忆了童年时期阅读孙犁作品的体验,那个叫双眉的农村姑娘,特别是她流动的眼,对我有不可言传的美的诱惑。现在,当我一再重读孙犁先生的作品时,那些女孩子们年轻的、美好的生命,就会被重新召唤出理想,这并不违背孙犁先生的心愿,他说过,“女孩子们心中,埋藏着人类原始的多种美德”。

我常常想,为什么孙犁的作品至今经得起一读再读,至今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呢?除以上谈到的,他对人的深邃情感,他的真诚忠直。他对文化的悉心守护,我还想谈谈他对语言的珍视。孙犁先生说:“从事写作的人,应当像追求真理一样地去追求语言,应当把语言大量贮积起来,应当经常把你的语言放在纸上,放在你的心里,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它们。”

(摘编自铁凝《重谈孙犁:在艰难时代中发现可爱、发现美》,《新京报》等)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双眉去看望伤兵,兴儿“用那只好手轻轻拍着受伤的胳膊”,和双眉没有语言交流,表现了他碍于隐情而无法敞开心扉。

B.“雪白的手巾”“嘴里叼着一支只有在这个当口才肯抽的好烟卷”等细节描写,表现了打鼓的郭老珍对此次演出的重视。

C.兴儿和双眉在后台的一段对话,既交代了两人的关系,表述了相互之间的关心,也表现了两个人共同追求进步的特点。

D.小说两次写到双眉的笑,一次是见到受伤的兴儿,一次是兴儿去后台找她,虽然场景不同,但都表现了女孩子的羞赧。

7.下列对文本一结尾一段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她用全部的精神唱”一句,表现的是双眉演唱时神情专注,十分投入。

B.小说以演出高潮结尾,引发读者想象,具有“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C.“台上台下都归她”生动地表现双眉陶醉在慰问演出成功的状态中,点明小说主旨。

D.“天上地下都是她的东西”表现双眉坚信一定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心理。

8.孙犁先生说,“女孩子们心中,埋藏着人类原始的多种美德”,试结合文本一,分析双眉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6分)

9.文本二中,孙犁先生说“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语言,你认为文本一中哪些方面能够体现孙犁先生的语言功夫,请任选三个角度进行分析。(6分)

七、2023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搭车

梁衡

我第一次搭车是搭的马车,当时我们七八个大学生在内蒙古河套农村劳动锻炼,房前正守着一条沙土公路。路上汽车很少,多是马车。我们的驻地离公社、医院、供销社等行政中心大约有五里地,常有些小事要去办。最方便的出行方式就是在路边搭车,只要一招手就能跳上一辆,好像这就是我们的专车。因为这是一条固定的路线,时间长了与车倌也混熟了,话也多了。他们总爱向我们打听城里的稀罕事儿,我也常能从他们嘴里听到在城里听不到的故事。当时一到秋天,公路两边的房主就会腾出些房子来烧个大炕,接待过夜的车马,一般是赶车人自带粮食和马料,房主收一点柴火钱。一时,车马店里人声喧哗,骡嘶马叫,人们套车卸车,大声地互相招呼。土炕上弥漫着旱烟味,有时还一点酒香。搭车成了一种文化,我们很怀念那些不期而遇的人,和那一条永远流动着故事的路。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一次长途搭车。司机是一个姓胡的四十多岁的汉子,一脸大络腮胡子。助手倒是一个白净的小伙子姓张。胡子和小张坐在前面的车楼子里,我躺在后车厢的煤堆上。车子发动起来以后,胡子突然推开车门,从车楼子里甩给我一件老羊皮袄。几年的塞外生活,我太熟悉这种万能皮袄了,甚至已闻惯了它散发出来的膻腥味儿。当时我把这光板老羊皮袄垫在身下如在热炕,从心里感到这位胡子大哥的热心肠。

我躺在车上,伸手就能摸到蓝天;放眼前方,是一条永远到达不了的天际线。这时候你才真切地感到地球是圆的,假如对面的远处出现了一辆车,就像在大海上看见船的桅杆一样。这种感觉你要是能到内蒙古中部的锡林郭勒或东部呼伦贝尔草原跑车会更加明显。我们的车在地球的表面飞奔、撒欢儿,又好像要离地而去。可以伸手撕下一片白云,缠绕在脖子上或者贴在胸前,然后再一松手,又放它飘去。

突然车子摇晃了一下,挣扎了两下哼了一声就不动了。胡子爬到车盘底下摸了半天,出来时满脸沙土,摊开油污的双手说:“传动轴断了。”在这四处不着边的旷野上,断轴之祸,无异于灭顶之灾。小张那张白脸唰的一下更白了。胡子只说了两个字“皮袄!”小张爬上车帮,嗖的一下抽出刚才还垫在我身下的那张万能老羊皮袄,麻利地铺到车底下去。他们在车底鼓捣了半天,最后抽出一根车轴。胡子贼亮的眼睛把周围四方扫视了一遍,说:“这个地方没有人家也很少过车,估计公社在那个方向,一般公社里都会有个农机修理点,我们去碰一碰运气。”然后突然转向我温和地说:“小记者,你敢一个人在这里看车吗?”我这个搭车的闲人,好不容易有了一个立功表现的机会,连忙大声说:“敢!”胡子把我安顿在车楼子里,然后他们两个背了一个水壶,扛起车轴,顺着河沟一步一弯腰地向那个远处的山口走去。

我拉紧车门,顿时一股莫名的孤寂袭上心头。不知不觉,天色慢慢暗了下来,低头看一下手表已经下午七点。当我再一抬起头时,车窗玻璃上却贴着一张人脸,鼻子都压成了扁平。我霎时惊出一身冷汗,努力静下来,才看清是一个当地老乡,满脸皱纹。老汉一口当地话:“后生,车子陷住了吧?天都擦黑了,肚子饿了吧,到我的道班里去吃点儿东西。”原来老人是个当地的养路工。说话间,他领着我到道班里取了一些大饼。

从老人那里回到车前,我先围着汽车转了一圈儿,看有什么动静,又检查了车楼子里有没有什么变化,再翻到车顶上,呆呆地透过黑暗一直盯着山方向。不知道过了多久,前面出现了两个晃动的手电光。还没有等走到跟前,就听见胡子在黑暗中喊道:“小记者,饿坏了吧?”我连忙喊:“不饿不饿,我们有好吃的了。”他们来到车前放下沉重的车轴,胡子从怀里摸出一个油纸包,原来是一包酱牛肉。我也赶快从书包里掏出老人做的大饼,又说了上道班的事儿。我们三个人坐在车下的沙地上,顶着满天星光,掰一块饼就着吃一口肉,再举起水壶喝一口水。这是我记忆中最香的一顿野餐。

我们吃饱喝足后开始干活。车轴换好了,胡子用沙子搓搓两手的油腻,跳进车楼子里发动车子。我和小张在后面用力推车,明知道这点力气对一辆卡车来说就像蚊子推大象,但还是使出吃奶的力气自求安慰,终于“咔”一声,车轮咬住了河床,往上轻轻弹了一下,缓缓转动了,我们三个人的心都一下落了地。

塞上六年,数不清搭了多少次车。而今进了城,交通更加便利,搭车之事鲜有所闻,而碰瓷行骗的事例倒是不少。现在想来,那六年的搭车生活真是一种享受。当我坐在慢悠悠的马车上,听车倌聊天,看着两边的青纱帐、麦田、羊群时,就像是在听一首古老的歌谣或者喝一壶老酒。而当仰面躺在载货的卡车上,则是一种追逐在云端的旅行。自从离开河套之后,我可再也没有机会这样搭过一次车了。

(节选自梁衡《梦回塞上》,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在路边搭车时,“只要一招手就能跳上一辆”,既说明了我们当时经常搭乘顺风车,也展现了车倌的热情,乐于顺路搭载我们。

B.“我”认为“老羊皮袄”是“万能皮袄”,既反映了“我”对当地生活习俗的熟悉,也为后文胡子大哥铺老羊皮袄检查车辆埋下了伏笔。

C.“放眼前方,是一条永远到达不了的天际线”“可以伸手撕下一片白云”,用夸张手法分别写出了草原的辽阔和“我”内心的轻松惬意。

D.面对胡子大哥的守车请求,“我”虽然害怕,但毅然答应,主要是因为“我这个搭车的闲人”,希望以这样的“立功表现”来表述感谢。

8.结尾画线句蕴含了哪些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9.梁衡的散文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本篇文章展现了哪些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八、2023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泥墙小院记

梁衡

①在大城市里住了50年高楼,忽然怀念起当年在县城里住过的那个平房小院了。

②河套农村盖房基本不用砖,这里是千万年来形成的黄河冲积平原,最不缺的就是黄土。秋后庄稼收罢,选一块平整的土地漫上水,待水渗进土还未干时,用石滚子将地碾平压瓷实了。再用一把齐头大铁锹如切豆腐一般,一脚踏下翻起一块湿土立于平地,横成行,竖成列,如士兵列队一般。秋阳融融,天高气爽,土块慢慢变干,这就是起墙盖房的基本材料,当地名“坷垃”。我们住的机关宿舍也是用坷垃垒成的,只不过多了几层青砖垫底。

③我们从河边拉回了一车土,七手八脚浇水和泥,自制了一批土坯,晒干后垒了墙,还留出一个缺口,用废木条钉了一个篱笆门。晨昏出入,鸟鸣雀噪,居然也有了家的味道。

④当然,小日子的全部绝不止于垒墙,最重要的还是学会怎么吃。塞外冬长,土豆、白菜吃半年。在村里劳动时,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年吃的第一口新菜是七月十五日摘的西葫芦。这在北京已是盛夏,而西葫芦也应该算是秋菜了。冬储菜的品种很单调,主要是土豆、白菜。地上挖一深窖,放入其中,窖口覆以厚稻草和棉门帘。而腌菜则主要用白菜。办法也很粗放,将白菜去外帮整棵码入水缸中,一层菜一层盐,讲究用大粒盐而不得用粉状盐。到后来,又兴起一种盐水腌西红柿。专拣秋后霜打已经不可能再熟的绿西红柿腌,为的是便宜。秋风送爽,挖窖腌菜真忙,颇有点“深挖洞,广积粮”的气派。到隆冬季节就少出门了,三五好友“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⑤转眼冬去春来,院子里残雪渐存无几,柳梢也染上了一抹新绿。一天我正隔着玻璃窗伏案写稿,突然院子里传来一声呼叫:“小梁,不好了,你的院墙要倒!”我赶忙掷笔出门,说话的正是老杜。只见他沿着墙来回走动,一边还用手摩掌着墙面。在两墙相接的直角处,西墙向外倾斜,裂开一条上宽下窄的大缝,犬牙交错,足可探进一个拳头。我头皮发麻,惊出一身冷汗,这要是倒塌了,不但前功尽弃,还可能砸着行人。

⑥这样大约有一周时间,我每天一起床就抬头看窗外,外出回来也先摸摸这墙。就这样日出日落,就像朱自清说的,看着日光每天“伶伶俐俐”地跨过短墙,像做错了什么事慌慌地逃去。裂缝却还在加大。终于我有了一个大发现,罪魁就是这“伶伶俐俐”的日光。我房子的前面还有一排房,挡着短墙的东面,晒不上太阳,而西边是一条空阔的大道,西晒的阳光可以照到短墙西面的墙根,冻土渐渐变软,墙就向西倾斜了。我找来一把铁镐,沿东面的墙根小心地开了一条一尺宽的浅沟,又在墙头立了一根垂直的木棍,好作参照观测墙倾角的变化。

⑦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五天后那墙竟开始向东一丝一丝地扳回,而且随着天气一天天变暖,那墙回心转意的速度也日渐加快,眼看就要破镜重圆。我每天用铁铲小心清除沟内已软化的冻土,好让温暖的空气能直接亲吻冰凉的墙脚。大约过了半个月,那斜墙不但回归正位,连直角处龀咧着的土坷垃,竟也一块一块严丝合缝地重新咬合在一起。我大奇,谁道命运不由己?门口斜墙尚能直!今天晚上一定要用我的灶炖一锅酸菜猪肉粉条,和朋友来一场庆功宴。墙歪自正,一时成了我们这个小区的新闻,常有人驻足或专门跑来观看。直到半个世纪后,当时住在我前排的田聪明已是新华社社长,我们在京城又同住一个院子,他一见面就谈起这件往事。

⑧在那些穷而平淡的日子里,难得抓住这个快乐的小尾巴,常作为茶余闲话,当然也少不了起哄。有的说:“你这个文科生,无师自通,投错了胎,该去学工。”有的说:“你京城修道,又沙漠里练功。你这身武功可以出国去承包比萨斜塔的扶正了。”若干年后我有机会出国到意大利,还真的专门去看了一回比萨斜塔。塔因太斜,已不许游人靠近,我在暮色苍茫中遥望塔影,想现代科技已经能平移一座大楼,能定向爆破一百多米高的烟囱,就不能定向注水,扳回这位固执的斜塔老人?

⑨人的命运就像飞鸟嘴里的一粒种子,不知会跌落何处,又怎样生根发芽。现在想起来,当年我们被迫走西口,塞外安家,修墙改灶,就像小孩子过家家。教育学上说,童年的游戏就是学习,而游戏是无所谓目的的。我们在塞外六年,正好度过了一个社会人的童年,正是这些不经意的游戏,给我带来了童年的欢乐。多年后,我这个文科生真的写了一本畅销书《数理化通俗演义》。难道这本书的胚芽早已埋在那堵斜墙里?

⑩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故事。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垒墙建房、准备蔬菜过冬,这些劳动虽然不易,但是还是乐在其中,这些文字渗透着乐观主义精神。

B.“当然也少不了起哄”,这里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起哄,是穷而平淡日子的茶余闲话,也是对的挖苦。

C.结尾段“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故事”,呼应上文与老杜、田聪明相关的事,说明这是一代人的记忆和经历。

D.本文以泥墙小院为线索,串起了与泥墙小院有关的诸多事,选材看似散漫,实则体现了形散神聚的特点。

8.请简要分析“斜墙自正”内容的作用。

9.季羡林说梁衡的散文是“经营派”,其散文语言颇具特点。请你简述文章的语言特点。

九、广东省汕头市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高山下的花环(节选)

李存葆

在哀牢山中某步兵团三营营部,在赵蒙生的办公室里,我和他相识了。

赵蒙生是这三营的指导员。他出生于革命家庭,三年前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荣立过一等功。三年多来,他毫不艳羡大城市的花红柳绿,默默地战斗在这云南边陲。

面对前来采访的我,他沉默许久,才站起来说:“先请您看一下这两幅照片——”

他的办公桌上方的墙上,并排挂着两帧带像框的照片。他指着左边的像片说:“这是我要讲述的故事中的主人公。他名叫梁三喜。他原是我们三营九连连长,在还击战中壮烈这是殉国。当时,我是九连的指导员。”

他又指着右面那张十二时的大照片说:“这是梁三喜烈士一家在他墓前的留影。”

我从旅行包里取出小型录音机,赵蒙生却向我摆了摆手:“别急。在我讲述之前,我得向您提出三点要求。

“其一,当您把我讲述的故事写给读者看的时候,我希望您不要用华丽的词藻去打扮这个朴实的故事。要离部队的实际生活近些,再近些。文学是要有审美价值的,而朴实本身不就是美吗

“其二,某些描写战争的作品没有战争的真情实感,把本来极其尖锐的矛盾冲突磨平,失去了震撼读者心灵的艺术力量。别林斯基说过,缺乏戏剧性的长篇小说,是生气索然而沉闷的。这话有道理。但有的为追求戏剧性,竞凭空编造故事,读来则更令人感到荒诞不经。这个(真实/生活中发生的故事,您能不加粉饰地把它记录下来吗

“其三,您必须如实描绘生活中的‘这一个’,如果您稍将‘这一个’加以美化的话,这个故事不是大减成色,便是不能成立了。”

我急于听到下文,连忙点头同意。

以下,便是赵蒙生的讲述:

一九七八年九月六日,我下到九连任指导员。十二月,命令下达,我们这只部队要上前线作战。当时我们团受领的任务是打穿插。三营任团尖刀营,九连受命为营尖刀连。这就使我们九连一下在全团乃至全师——居于钢刀之刃、匕首之尖的位置上!

全连上下部为当上了尖刀连而自豪。但大家更明白:摆在我们九连面前的,将是一场很难想象的恶仗!按照步兵打仗前的惯例:全连一律推成了锃亮的光头,一是为肉搏时不至被敌揪住头发,二是为头部负伤时便于救治。

炊事班竭尽全力为全连改善生活,并宣布在国内吃的最后一顿饭将是海米、猪肉、韭菜馅的三鲜水饺。我发现,即使每月拿六元津贴的战士,会抽烟的也大都夹起了带过滤嘴的高级香烟。连从来都抽劣等旱烟末的梁三喜,竟也破例买了两盒“红塔山”。靳开来不知从哪里买来两瓶精装的“五粮液”,硬拉我和其他连、排干部一起醺一口……

人之常情呵,这一切都在告诉我,大家都想到将去决一死战,都想到这次将会流血牺牲。而在告别人生之前,要最后体味一下生活赐与人的芳香!

这里已决定一排为尖刀排。党支部再次开会,商定连干部谁带尖刀排。

支委们刚刚坐下,靳开来便站起来说:“这个会根本不需要再开吆!查查我军历史上的战例,副连长带尖刀排,已是不成条文的章程!既然战前上级开恩提我为副连长,给了我个首先去死的官衔,那我靳开来就得知恩必报!放心,我会在副连长的位置上死出个样子来!”

我沉痛表示:“执行军长让我第一个炸碉堡的指示吧!这尖刀排,我来带!”

靳开来道:“指导员,从现在起,我们将患难相依,生死与共!指导员是连队的中枢神经,要死,

第一个也轮不到你!”

他的话充满真诚的感情,我眼里一阵发热。

梁三喜刚提出要带尖刀排,就被靳开来大声喝住:“连长,少啰唆,要带尖刀排,比起我靳开来,你绝对没有资格!当然,讲指挥能力,我靳开来从心里服你;论军事素质,你也比我靳开来高一筹!我说的资格是:我靳开来兄弟四个,死我一个,我老父老母还有仨儿子去养老送终,祖坟上断不了烟火。可你梁三喜,你家大哥为革命死得早,二哥为他人死得惨,惨啊!就凭这,不到万不得已,你梁三喜得活下来!”

我心里沉甸甸的。下连这么久了,我竟对连长的身世一无所知!

靳开来擦了擦发湿的眼睛:“连长,我说句掏心话,全连谁‘光荣’了,我都不会过分伤心,为国捐躯,打仗死的吆!唯独你,如果有个万一……你那白发老母亲,还有韩玉秀怎么办……咳!小韩该是早已经生了,可你还不知她生的是男是女啊!”

梁三喜摆了摆手,声音有些颤抖:“副连长,别说那些了!”

“行了。别开马拉松会了。顺理成章,带尖刀排的事,听我的。”靳开来拍板定了音。

夜幕降临,我们全连伏在红河岸边待命。

战斗打响前,最大权威者莫过于表的指针。人们越是对它迟缓的步伐感到焦急,它越是不肯改变它那不慌不忙的节奏。当它的时、分、秒针一起叠在十二点上时,正是十七日凌晨。

骤然,一声炮响,牵来万声惊雷,千百门大炮昂首齐吼!瑰丽的夜幕下,数不清的橡皮舟和冲锋舟载着千军万马,穿梭往返,飞越红河……

(选自《高山下的花环》,有删改)

注:《高山下的花环》原文共十七个章节,本文节选自第一、第六章。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的两帧照片,为下文写主人公梁三喜的家庭状况做了铺垫,并交代他最终牺牲的结局,为小说抹上悲怆的色彩。

B.小说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如靳开来的语言略显粗鲁,凸显他率真直爽的形象特点,展现出他对战友热情真诚的关怀。

C.小说中对时间的表述十分精确,如“十七日凌晨”,对应着特定的历史事件和时代背景,彰显军旅文学的时代感与现实性。

D.小说通过靳开来、赵蒙生和梁三喜争带尖刀排这一情节,歌颂战士们为国征战不怕牺牲的英勇崇高,突出战友间革命友谊的主题。

7.关于小说结尾作战部分的描写,卜列说法不止确的一项是(3分)

A.战斗打响之前的时间流逝缓慢,仿佛停滞,这侧面烘托了战士们内心的焦虑和紧张。

B.时分秒针叠在十二点上这一描述细腻生动,富于画面感,使战斗打响的一刻更震撼人心。

C.小说运用拟人、夸张等手法来描绘开战的场景,“瑰丽”一词暗示战争的血腥惨烈。

D.开战前静如死水,开战后疾如风雷,这一静一动的鲜明对比强化了小说的戏剧张力。

8.小说灵活变换叙述者来讲述梁三喜的故事,请简要说明,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6分)

9.文中赵蒙生提出的三点要求,是借人物之口阐明他的创作观,这些创作观在本文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参考解析

一、

(1)“呈现出浪漫主义的风格”理解错误。文章对“我”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刻画细致,给人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呈现强烈的写实主义风格,不是浪漫主义风格特点。故选:D。

(2)“通过营长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生动形象地营造出温馨美好的氛围”错误,文中对营长的描写没有心理描写。故选:B。

(3)①“我看见,这块土地的颜色是黑褐色的,那是血。血,唯有血才能偿还。营长同志,你给我一枝枪吧!”第一次呼告是我听房东大嫂陈述丈夫被敌人杀害时内心产生无法遏制愤怒之情,我急需一枝枪来手刃仇敌,表述一名战士对战斗的渴望和对敌人的仇恨。

②“营长啊,亲爱的同志们,给我一枝枪吧!哪怕是一枝短枪也好,为了沂蒙山臂上的枪眼,为了碾旁那黑褐色的土地,更为了这花似的小嘴,为了幸福和理想,给我一枝枪吧!”第二、三次呼告是在屋外敌机轰鸣时,我急需一枝枪来保护怀中弱小可爱的孩子,以呼告的方式表述渴望得到一支枪的愿望,表述了“我”对和平生活的期盼。

(4)解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意,文本二中茅盾先生对茹志鹃战争题材小说《百合花》风格的评价“简单的故事和人物却反映了解放军的崇高品质,和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这是许多作家曾经付出了心血的主题”,“它这风格就是:清新、俊逸。这篇作品说明,表现上述那样庄严的主题,……可以有其它的风格。”简言之,是用简单的故事和次要人物表现宏大的战争主题,呈现出清新、俊逸的风格特点。所以解答本题抓住这个根本点,就不会偏离题意了。

示例一:这个评价适合本文。①本文围绕“黄豆”展开情节,写找豆子、炒豆子、吃豆子等一些情节,没有直接写正面战争炮火,没有展现战争场面的惨烈,和《百合花》一样,选材角度独特;②本文表现了“我”对枪与战士意义的思考,通过“我”对枪的强烈渴望,渴望在战场上去为百姓复仇,表现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也是和《百合花》一致的,这在战争题材小说中显得独特;③本文善用细节描写,比如孩子努力啃咬黄豆的过程,“孩子信赖地靠在我怀里,圆圆的小嘴,还在挪啊挪的扭动。她把豆子搬到左面牙上咬咬,又把它搬到右面咬咬,最后又把它搬回到左面,于是全神贯注,眼睛挤成一条缝,才咔嚓一声咬开了。我闻见些些黄豆夹着奶花的香味……”文笔细腻,极富感染力。

示例二:这个评价不适合本文。①丈夫被敌人杀害后哀痛无助的大嫂,是战争题材小说中常见的百姓形象;②“我”宿营的村庄被战争破坏,“那是一片遭受敌人严重践踏的地方。谁见过死去的村庄么?四处没有庄稼,村里没有树,听不见狗叫,更没有鸡啼,屋上不冒烟,路上不见人。一进去,人会浑身起一层鸡皮疙瘩”,环境凋敝,是战争中的典型环境;③“我”多次强烈呼唤武器,“营长啊,亲爱的同志们,给我一枝枪吧!哪怕是一枝短枪也好,为了沂蒙山臂上的枪眼,为了碾旁那黑褐色的土地,更为了这花似的小嘴,为了幸福和理想,给我一枝枪吧!”要求敌人血债血还,是战争题材小说常见的主题。

(1)D

(2)B

(3)①第一次呼告是我听房东大嫂陈述丈夫被敌人杀害时,我急需一枝枪来手刃仇敌,表述一名战士对战斗的渴望和对敌人的仇恨;②第二、三次呼告是在屋外敌机轰鸣时,我急需一枝枪来保护怀中的孩子,表述对和平生活的期盼。

(4)示例一:适合本文。①本文围绕“黄豆”展开,没有直接写正面战争的炮火,选材角度独特;②本文表现了“我”对枪与战士意义的思考,这在战争题材小说中显得独特;③本文善用细节描写,比如孩子努力啃咬黄豆的过程,文笔细腻,极富感染力。

示例二:不适合本文。①丈夫被敌人杀害后哀痛无助的大嫂,是战争题材小说中常见的百姓形象;②“我”宿营的村庄被战争破坏,环境凋敝,是战争中的典型环境;③“我”多次强烈呼唤武器,要求敌人血债血还,是战争题材小说常见的主题。

二、

7.(3分)C(没有大量运用借代手法)

8.(6分)①有人生活的地方就会有烟火,就有生活的气息,烟火与人紧密联系,无法分离;

②烟火的背后饱含亲人的情愫,烟火所在的地方是家的方向,是人们精神和情感的归宿;

③烟火让人懂得虚怀若谷等做人的道理,烟火是生命的归宿(一点1分,共6分)

9.(6分)①结构上,“烟火”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围绕“烟火”逐层展开,使文章成为有机整体;

②内容上,选取与烟火有关的生活场景,由烟火引发对人、事的回忆;

③主题上,借烟火表述了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对为人处世和人生、生命的思考。(一点1分,共6分))

三、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又是云致秋平凡一生的见证者”错误。文章开头点明“我认识致秋时,他差不多已经死过一次”,说明并非云致秋一生的见证者。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乐观豁达。结合“肺病是好了,但是肺活量小了。上一趟四楼,到了二楼,他总得停下来,摆摆手,意思是告诉和他一起走人先走,他缓一缓,一会就来。就是这样,他还照样到楼梓庄参加劳动,上井冈山去体验生活,什么也没有落下”可知,身患重病却依然热爱生活、努力工作,与人交流幽默风趣。

知恩图报。结合“云致秋当了两年排练科长,风平浪静。他排出来的戏码,定下的‘人位’(戏班把分派角色叫做‘定人位’),一碗水端平,谁也挑不出什么来。有人给他家装了一条好烟,提了两瓶酒,几斤苹果,致秋一概婉词拒绝:‘哥们!咱们不过这个!我要不想抽您那条大中华,喝您那两瓶西凤,我是孙子!可我现在在这个位置上,不能让人戳我的脊梁骨。您拿回去!’”可知,尽管职务不高、身份普通,但他以勤奋敬业回报党和国家的恩情。

乐教善教。结合“致秋爱教戏,教戏有瘾,也会教。有的在北京、天津、南京已经颇有名气的演员,有时还特意来找致秋请教。不管哪一出,他都能说出个幺二三,官中大路是怎样的,梅在哪里改了改,程在哪里走的是什么,简明扼要,如数家珍”可知,在行内影响很大,不管哪一出戏,他教起来简明扼要,如数家珍。

正直善良。结合“有人给他家装了一条好烟,提了两瓶酒,几斤苹果,致秋一概婉词拒绝:‘哥们!咱们不过这个!我要不想抽您那条大中华,喝您那两瓶西凤,我是孙子!可我现在在这个位置上,不能让人戳我的脊梁骨。您拿回去’”可知,当排练科长不收演员的礼品;结合“他教学生不收礼,不受学生一杯茶。剧团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老师来教戏,学生得给预备一包好茶叶。先生把保温杯拿出来,学生立刻把茶叶折在里面,给沏上,闷着。有的老师就有一个杯子由学生保存,老师来到,茶已沏好。致秋从不如此,他从来都是自己带着一个‘瓶杯’——玻璃水果罐头改制的,里面装好了茶叶”可知,教学生不受学生一杯茶。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文章先写致秋得肺病好了后继续参加工作,然后写他担任排练科长,勤奋敬业,不收演员的礼品,再写他爱教戏,教戏有瘾。文章较少矛盾冲突,不重情节,叙述自然随意,描写了普通人云致秋的的常态人生;

结合“致秋后来当了一任排练科长。排练科是剧团最敏感的部门。一个演员接连排出几出戏,观众认可了,噌噌噌,就许能红了。几年不演戏,本来有两下子的,就许窝了回去。给谁排啦,不给谁排啦;派谁什么角色啦,讨俏不讨俏,费力不费力,广告上登不登……剧团到处嘁嘁喳喳,交头接耳,咬牙跺脚,两眼发直,整天就是这些事儿”可知,叙述了排练科的日常工作;结合“致秋爱教戏,教戏有瘾,也会教。有的在北京、天津、南京已经颇有名气的演员,有时还特意来找致秋请教。不管哪一出,他都能说出个幺二三,官中大路是怎样的,梅在哪里改了改,程在哪里走的是什么,简明扼要,如数家珍”可知,教别人戏曲。文章展现出一幅当时戏曲行业的工作生活画卷,京味风俗色彩浓厚;

结合“他恨不得钻进她的嗓子,提喽着她的声带让它颤动”可知,语言口语化、地方化,生动形象,画面感很强;结合“哥们!咱们不过这个!我要不想抽您那条大中华,喝您那两瓶西凤,我是孙子!可我现在在这个位置上,不能让人戳我的脊梁骨。您拿回去”可知,文章语言朴实自然而又富于变化,独具韵味,意蕴深远,启人深思。

7.C8.①乐观豁达。身患重病却依然热爱生活、努力工作,与人交流幽默风趣。

②知恩图报。尽管职务不高、身份普通,但他以勤奋敬业回报党和国家的恩情。

③乐教善教。在行内影响很大,不管哪一出戏,他教起来简明扼要,如数家珍。

④正直善良。当排练科长不收演员的礼品,教学生不受学生一杯茶。

9.①文章较少矛盾冲突,不重情节,叙述自然随意,描写了普通人云致秋的的常态人生;②文章展现出一幅当时戏曲行业的工作生活画卷,京味风俗色彩浓厚;③文章语言朴实自然而又富于变化,独具韵味,意蕴深远,启人深思。

四、

6.C.“也以‘透’字隐含了对人们不读鲁迅作品的忧虑”错误,结合“在展厅,我们借助零星藏品,一点点给孩子讲解不同时期的鲁迅,企望小人儿可以走进人格伟大者的精神世界,哪怕轻轻为他掀开一小道缝隙,让星月之光透过来”可知,这里谈的是对孩子的启蒙。

7.B.“意在表明阅读才能纪念鲁迅的观点”错误,无中生有。

8.①结合“那一两年里,鲁迅在日记里时有记录,带海婴携广平访萧军夫妇……”可知,转述鲁迅日记内容,增加了叙述的真实性,更能真切地表现鲁迅关心青年、奖掖后学的人格精神。

②结合“有时,碰见新电影上档,也会主动邀请这两位年轻人,还请他们去饭店吃饭……”可知,采用转述的形式,能以较少的文字就写清楚三人的多次交往,使行文更简洁。

③结合“余外,要被借30元,甚至,萧军临走时大咧咧地提要求:可不可以再给几块零钱搭车。年轻人可真是不见外,借了大钱,再借硬币。他将口袋里所有的零钱摸出,递过去”可知,采用转述日记的形式,能丰富文章的叙述方式,使行文更灵活多样。

9.①结合“可是,他一直坚持下来了,倾心于启蒙,寄希望于青年”可知,这句话以“地上”“路”“走的人”等具有独特意味的词语,表述了勇敢追求新生活、寄希望于青年的深意,体现了鲁迅先生清醒自省、不屈不弃的独特精神追求。

②结合“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知,这句话以“路”喻指希望,以“走”表述坚持和努力的意思,既生动形象,又言简意丰,体现了鲁迅作品语言融生活、哲理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魅力。

6.C

7.B

8.①转述鲁迅日记内容,增加了叙述的真实性,更能真切地表现鲁迅关心青年、奖掖后学的人格精神。

②采用转述的形式,能以较少的文字就写清楚三人的多次交往,使行文更简洁。

③采用转述日记的形式,能丰富文章的叙述方式,使行文更灵活多样。

9.①这句话以“地上”“路”“走的人”等具有独特意味的词语,表述了勇敢追求新生活、寄希望于青年的深意,体现了鲁迅先生清醒自省、不屈不弃的独特精神追求。

②这句话以“路”喻指希望,以“走”表述坚持和努力的意思,既生动形象,又言简意丰,体现了鲁迅作品语言融生活、哲理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魅力。

五、

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C.“小说中有两个故事:一是‘我‘讲述的画像师傅的故事,一是‘我’等待师傅的故事”错误。“我”是故事的讲述者,小说从“我”的角度去观察揣摩人物,抒发情感,没有讲述‘我’等待师傅的故事。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要点的能力。

由“她让我叫她黄姨,又指着我娘左边的那个年轻男子,说是我爹”“黄姨领着我和小卿来到一个烈士墓前,告诉我说,这就是我师傅,这里面埋着他的一顶帽子。黄姨说,他曾经化名杨宝丰,在城里工作过几年,他在南关开了一家画像馆,专门给人画像。我这才知道,师傅叫宋咸德”可知,作为地下工的师傅,要忍住悲痛为失踪的战友(或妻子)画像,生死诀别的伤痛让师傅的行为失常;面对拿着母亲照片的女儿小卿,师傅既不能相认又不能说出自己身份,隐忍的巨痛让师傅的行为失常;由“师傅杨宝丰大约四十岁,是城里唯一的炭精画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