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_第1页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_第2页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_第3页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_第4页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1900--1901年〕1894年孙中山建立兴中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95年康梁发起公车上书戊戌变法改进运动1898年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下层民众反帝运动瓜分狂潮义和团运动民族危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陷入半半社会深渊扶清灭洋战败议和洋人朝廷列强瓜分中国现在美国生死攸关的利益不再在南方和北方,而是在东方和西方;最近将来的重大问题是中国,……美国将不得不在争夺中国市场的斗争中起领导作用。——海牙会议美国代表马汉〔1898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背景:忙于美西战争,无暇参与瓜分中国狂潮目的:凭借经济优势在竞争中排挤对手,维护扩大美国在华侵略权益提出:1899年美国向列强提出有照顾会内容:成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租借地和所有既得利益;主张各国在华“时机均等〞、“利益均沾〞,使中国成为全世界商业的开放市场

结果:列强基于各自利益,先后接受实质:帝国主义列强剧烈争夺中国的产物影响:扩大美国在华利益,强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促成帝国主义共同控制中国局面19世纪中期,美国追随西欧列强侵华19世纪末,首次提出独立的侵华政策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最恶洋货,如洋灯,洋磁杯,见即怒不可恶,必悔而后快〞。 闲游市中,见有售洋货者,或紧衣窄袖者,或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者,皆毁物伤人。——《天津一月记》洋人进京四十年,气运已尽,天意该绝,故天遣诸神下界,借附团民之体,烧尽洋楼使馆,灭尽洋人教民,以兴清朝。——《庚子记事》口号“扶清灭洋〞:反帝爱国的正义性;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民族危机刺激下的“灭洋〞意识暴烈的排外主义行动中蕴结着经济意识“仇教〞中蕴结着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

庚子年以前,据统计,在华外籍传教士3200余人,入教中国人80多万,教堂遍布全国城乡。1861--1899年全国共发生教案811起。劝奉教,自信天,不敬神,忘祖先。

男无伦,女行奸,鬼孩俱是子母产。

如不信,仔细观,鬼子眼珠俱发蓝。

北方洞门开,洞中请出铁佛来,铁神铁庙铁莲台,铁人铁衣铁壁塞,止住风火不能来。——《避枪炮咒》义和团运动的矛盾性爱国主义情感同植根于自然经济的保守意识连在一起;抵御外侮的强烈愿望同陈旧的天朝观念和华夷之见连在一起。失败启示当道义的愤怒仍然同旧时代连在一起的时候,正义者是不可能战胜非正义者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历史影响显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精神,粉碎列强瓜分企图,使中国免于沦为殖民地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由于匪徒籍口仇教,肆行烧杀,致酿大患,各国亦以剿匪及保护商民教士为词,调舰增兵,合而谋我。

——《光绪朝东华录》

1900年6月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国组织联军侵华,清政府下令向各国宣战,义和团进行英勇抗击。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大沽登陆,挑起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签订1901年,李鸿章、奕劻与英法美等11国公使签订内容及危害赔款白银4.5亿两,本息共计9.8亿两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一个条约加重财政负担,清政府加紧搜刮,致民生凋敝加深对外国资本的依赖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驻兵外国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加强对清政府控制它〔中国〕已经到达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辛丑以后产生的公使团那么已由外交代表而成为内政中的一种强力。它代表了列强的集体意志,并因此而左右中国社会的政潮起伏。——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撤除大沽到北京的炮台,准许各国在沿线战略要地驻兵解除中国抵抗力量,侵略者控制津京地区,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下惩罚支持义和团的官员,严禁中国人成立参加反帝组织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侵华工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列六部之首便利列强按其意图左右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影响继《马关条约》后又一个极其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巨大危害,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Ⅰ鸦片战争《南京条约》Ⅱ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清政府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面对日趋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王朝的自我拯救,清政府实行新政。充分暴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展。自亡清义和团之变,而革命党始兴。——《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序》晚清统治者所主持的“新政〞与近代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所领导的反清革命运动,是发生于同一历史时空中两个水火不容的重大事件,影响及于后世,非同小可。——郭世佑

自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屡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对抗和失败交错的过程。屡次失败导致了屈服;屡次对抗又表现了逼来之势面前的不甘屈服。两者交错,反映出晚清当局者在19世纪后60年民族冲突里的矛盾心态。庚子与辛丑之交是一个转折点。…在她〔慈禧〕身上,民族战争的失败同时又意味着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一份对外“和约〞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思想。内容如下: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中国兵费四百兆两。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四、各国租价照今加倍。五、将总署交还中国。六、康有为回国治罪。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十、俄罗斯将大连交还中国。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十二、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办理。十四、外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十五、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十六、日本亦须照乾隆时例入贡。十七、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须拆毁。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二十三、洋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官兵,方准入口。二十四、大米不准出口。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问题:〔25分〕〔1〕“和约〞中第八、第十九项是针对哪两个不平等条约而提出来的?〔4分〕〔2〕作者在“和约〞中提出了哪几类要求?〔6分〕〔3〕你是如何看待这份“和约〞的?〔15分〕答案1:第八条-《马关条约》

第十九条-《天津条约》〔1〕“和约〞中第八、第十九项是针对哪两个不平等条约而提出来的?〔4分〕〔2〕作者在“和约〞中提出了哪几类要求?〔6分〕正义的要求〔3分〕答案1:作出合理的概述或描述收回国家主权、废除赔款、收回关税主权保守的观念〔3分〕答案1:能准确地对相关材料进行提炼恢复朝贡体系;实行闭关锁国〔3〕你是如何看待这份“和约〞的?〔15分〕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答案1: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事实进行论述。〔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