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体会》4100字_第1页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体会》4100字_第2页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体会》4100字_第3页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体会》4100字_第4页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体会》4100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体会目录TOC\o"1-2"\h\u29035关键词: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注射器注入法护理;持续性气道湿化护理 127751资料与方法 245691.1一般资料 2109271.2护理方法 280691.3观察指标 3266701.4统计学方法 3105362结果 392292.1气道湿化不佳情况 335382.2护理满意度 3177513讨论 4296224结论 63970参考文献 6摘要:目的:分析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不佳的原因,并制定科学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6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抽取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间断注射器注入法护理,实验组采用持续性气道湿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气道湿化不佳的具体情况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实验组气道湿化不佳情况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43%,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不良的原因包括气道湿化不足和气道过度湿化。采用持续性气道湿化护理方法能够降低不佳情况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关键词: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注射器注入法护理;持续性气道湿化护理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重要的抢救措施和治疗,呼吸模式在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也会发生变化,与外部的气体直接进入不加湿和过滤的气道和鼻咽部,会导致呼吸道粘膜干燥,导致痰液粘稠不易排出,导致下呼吸道感染,频繁吸痰、侵入性操作的气道护理的病原体进入呼吸道,会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机会,甚至加重肺部感染。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56例气管切开患者,采用2种气道湿化方法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6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5例,女31例,年龄22~82岁,平均年龄为(56.15±2.32)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8例。两组间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1.2护理方法(1)2组都使用输液器茂菲氏滴管制成气管保护套。(2)注射器、茂菲氏滴管保护套、一次性延长管都需每日更换。(3)气管内套管每天常规消毒2次。(4)湿化液均采用生理盐水50ml加入地塞米松5mg+糜蛋白酶5mg+庆大霉素针剂8万μ进行湿化气道。(5)2组患者均在湿化气道后8~9d检测气道粘膜出血、呼吸性相关肺炎、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的发生率。1.2.1实验组用微泵持续气道湿化法湿化气道,先将一次性延长管的一端和微泵连接,另一端插入气管套管内6~8%并妥善固定,湿化速度为4~5ml/h。1.2.2观察组用间断注射器法注入湿化气道,将无针头的注射器的前端深入中央孔贴近气管内套管壁,间断进行推注湿化。用10ml注射器抽取湿化液7~9ml/次。1~2次/d。1.2.3患者心情护理在本实验中,对于护理人员还有一项重要的要求,即在持续气道湿化时尽量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患者对于医疗器械和医疗手段的排斥心理,通过一些方法对患者的心情也要进行护理。实验中,气管切开手术后,患者的身体状况变差,心情也会自然而然地暴躁、烦闷、压抑。在患者负面情绪较多的情况下进行气道湿化,虽然不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但至少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有些患者甚至反对实验,中途拒绝进行治疗,这个时候,护理人员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尽自己最大可能去减缓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病人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患者保持客观开朗,积极向上,对医生的医治方法持有相信的态度,对周围的环境持有平和的态度,这样的患者的愈合速度会更快,也更便于建立和谐友好的医患关系。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气道湿化不佳的具体情况及护理满意情况。气道湿化不佳包括血液痰痂、痰液稀薄、痰液粘稠;护理满意情况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和百分比(%),组间差异采用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气道湿化不佳情况实验组气道湿化不佳情况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患者气道湿化不佳情况比较[n(%)]组别n血液痰痂痰液稀薄痰液粘稠气道湿化不佳情况发生率对照组281(3.57)2(7.14)4(14.29)7(25.00)实验组280(0.00)1(3.57)1(3.57)2(7.14)20.00110.00050.00374.1802P>0.05>0.05>0.05<0.052.2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组别n满意一般不满意总满意度对照组289(32.14)11(39.29)8(28.57)20(71.43)实验组2816(57.14)9(32.14)1(3.57)27(96.43)24.14421.22064.65184.6518P<0.05>0.05<0.05<0.053讨论随着呼吸道梗阻、颅脑外伤或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疾病患者数量的增多,气管切开术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可以借助人工气道的建立来改善通气情况。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却可能因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引发气道湿化不佳的问题。另外,在实际应用气管切开手术的过程中可能会因气道湿化过度或者不足等不佳问题而影响患者的康复。而湿化过度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雾化吸入间隔时间过短、湿化液剂量过大或者速率比较快;湿化液浓度比较大,致使气道内细胞出现肺水肿而影响气体交换的顺利开展;没有及时清除患者气道内分弥补而对湿化液的湿化效果和蒸发过程产生了影响,致使局部出现过度湿化问题。湿化不良的问题主要是气道相对干燥,不能有效地润湿患者气道内的空气,气道内纤毛的拦截和清除更加困难。致使病原菌进入到呼吸道而引发感染问题;或者患者病房的温度和湿度不合适,人员走动过多而加大了患者气道湿化不足的危险性。正常情况下,鼻咽气体过滤、加湿和加热效果被吸入,而气管切开后,气体吸入会失去对鼻咽粘膜的影响,引起干细胞分泌和运动次数减少或停止,导致分泌物更粘稠,不易排出,引起肺或肺部感染。有研究显示,在建立人工气道后气管导管堵塞率高达14%~43%,由于气管切开术后建立人工气道,原有的呼吸道如温度、湿化、防御、清洗等生理功能丧失。造成呼吸道分泌物中水分的丢失加重,分泌物粘稠,呼吸道干燥。有研究称,正常人的呼吸道平均每日流失的水分大约在200mL左右,而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每日的流失水分量大约在800mL左右,比正常人高出4倍。因此,对人工气道进行湿化对于改善通气功能必不可少。在进行气道湿化的过程中,湿化液的选择很重要,合适的湿化液不仅能发挥湿化作用,预防呼吸道分泌物出现过于黏稠或者稀薄等现象,还能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常用的人工气道湿化方法主要有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超声雾化吸入法和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法等。其中氧气驱动雾化法在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主要是因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效率好,对护理人员进行短期培训即可充分掌握其操作等优点。根据雾化湿化的持续时间,氧气驱动雾化法又分为持续性气道湿化和间断性气道湿化,后者即在吸痰前将湿化液直接注入人工气道,但是该方法容易引起肺部感染、气管损伤、气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由于该方法需要护理人员多次间断将湿化液注入气道,不仅增加工作量,还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增湿溶液的温度应保持在32~35℃,进入呼吸道后逐渐上升到体温水平,相对湿度可满足维持睫状肌活动的生理需要。如果需要加强加湿,就要提高吸入气体的温度,但不应超过40度。否则会影响纤毛活动,喉痉挛,发热和出汗,严重呼吸道烧伤。因为正常人的散热量约占皮肤负担的90%。7%-8%是肺的负担。如果长时间吸入高温气体,肺的热量散失功能就会丧失,吸入的热量会使皮肤的温度升高,这时皮肤已经太晚而无法消散。当吸入气体温度低于30℃时,加湿和加温的作用消失,导致支气管纤毛活动减弱,呼吸道的高反应性可引起哮喘发作。为保证加湿效果,应对加湿液温度进行调节。使用持续性微泵推注法,该湿化液可均匀滴下,并可根据痰液的特点调整滴速,使气道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从而降低痰液粘度,使痰液更易排出,使粘膜湿润。减少气道黏膜出血,减少了痰痂形成以及肺部感染的机会。从而减少因后期发生并发症治疗所需要的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间断注射器注入法,一次性滴入气道的药量过大,药液容易导致浪费,速度不易控制,湿化液会迅速流入下呼吸道而出现刺激性咳嗽,对气道的湿化没有作用,由于湿度不足,吸痰量增加会导致气道黏膜损伤,增加呼吸道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反复吸痰可引起支气管痉挛,降低血液的氧饱和度,加快心率,增加颅内压的严重程度。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通过对比实验可发现,持续气道湿化对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治理效果更强,而且患者的恢复情况更好更快。有的患者因纤毛活动和体位引流分泌物,以及气道湿化不足而导致痰液过于浓稠,以至于缺氧、呼吸困难,而且生命体征也有所下降。而气道湿化在净化痰液浓度、保持患者肺部顺畅度上面作用明显,因此,持续湿化气道是气管切开患者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一方面防止肺部感染、保持气道顺畅,另一方面也在患者病情控制上面发挥着不小的作用。通过对比实验可知,气管切开患者接受持续气道湿化治疗是比较好的一种方法,很明显,实验组痰液浓度少,恢复快,肺部感染的可能性小。实验结果表明,气道湿化有利于痰的稀释和排出,减少或避免痰痂形成。保持呼吸道的顺畅,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本次研究中,实验组采用持续性气道湿化护理措施,其气道湿化不佳情况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5.00%;同时,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43%,对照组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总之,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不良的原因包括气道湿化不足和气道过度湿化。采用持续性气道湿化护理能够降低不佳情况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参考文献王志慧.气管切开患者持续气道湿化及舒适的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47):9226-9227.孙雪莲.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持续气道湿化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7(16):253-254.杨月玲.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不佳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4).张静.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持续气道湿化的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7):216-217.尹晓红,杨蕾,马班友,等.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措施分析[J].医药前沿,2017,7(29).伊枚娟.2种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效果比较[J].当代护士:学术版旬刊,2017(2):161-162.温娴松,吴湘玉,李延萍,等.喉癌术后早期带气囊气切导管患者的气道湿化护理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7,26(8):618-620.顾芳.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