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1概述课件_第1页
公文写作1概述课件_第2页
公文写作1概述课件_第3页
公文写作1概述课件_第4页
公文写作1概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文写作1概述教学目的该门课程是政治学和行政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通过行政公文写作理论和文体的系统讲授与例文点评,指导学生掌握行政公文写作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的行政公文写作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1/7/20242第一章

行政公文写作概述

1/7/20243一、公文的概念什么是公文?简单说来,公文,就是公家的文书。“公家”-----依法登记注册的各级党政机关大大小小的企业,包括国有、股份制、合资、民营企业等履行国家公共事务职能的、级别高高低低的事业单位;依法成立的各种人民团体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其他学术团体等等。1/7/20244“公”是相对于“私”而言这些文书,既包括常用公文如决定、通知、通告、通报、意见、函、请示、报告、会议纪要……等等,也包括什么总结、计划、规划、规章条例、大会工作报告,甚至电报等。总之,凡是公家的文书,都可以是广义上的“公文”。私人文书,或者个人署名发表的文章,都不是公文。即使这个“个人”,名望很高,文章质量很好,文章观点影响很大,甚至可能影响未来党和政府的决策,但都是个人或者私人之见,文章不会直接产生法定效力,这就是公务文书与私人文书最大的不同。1/7/20245一、公文的概念广义公文和狭义公文:广义公文:机关通用文书,还包括法律、财经、文教、外交、军事、税务、工商等各种行业自己的专用文书。数量庞大,并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新的文体还在不断产生;1/7/20246一、公文的概念我们通常所讲的狭义的公文,是在处理公务时所使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这里有两个关键词,是公文的普遍特点,一是“法定效力”,二是“规范体式”。所谓“法定效力”,即公文是“公家”制发的文书,在这个“公家”的权限范围内,其制发的文书具有法定赋予的效力,比如人事任免,表彰处分,绩效考核等等这些事关你的切身利益的问题和事项……正式制发的公文说了才算,个人文章里写的不算。比如,假如我们的国际影星李连杰曾被某名人甚至某领导写文章称赞其具有国际视野,爱国情怀,组织和协调能力,德才兼备,如在国内可委以重任,呵呵,那是不算数的,除非某一级的干部任免文件正式任命才算数。1/7/20247所谓“规范体式”,公文的格式,包括文件的名称啊,发文字号啊,标题啊,主送机关(抬头)啊,正文啊,署时落款啊,主题词啊,抄送机关啊,印发机关、印发时间啊……等等,都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都有固定的格式,由不得任何人,任何机关自己弄一套更有“特色”的,个性鲜明的东西。1/7/20248请大家看看,下面哪例是“公文”?

实例一:农民外出务工具有社会进步意义和改革意义。亿万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巨大推动力量,是城乡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和冲破二元结构的巨大推动力量。农民外出进城务工,是现代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实现形式。……农民工问题关系农民的就业和收入增加,关系农民的素质提高,关系农民向城市转移,因而关系农民的根本;利益。还关系到农村建设的投入、工业品的市场和农村的消费,因而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维护亿万农民工的利益,处理好农民工和城市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又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韩长赋,《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原载《人民日报》2005年12月日)实例二:二、日常关系:1、见面问声好,分手说再见。2、工作时间埋头工作,不闲聊,更不说闲话和废话。3、业务上虚心向上级及熟练员工请教,请教完毕,不要忘记说谢谢。4、同事生病或受伤时,必须停止手头的工作或休息,立即向上级汇报并给予相应的帮助,因为你生病或受伤时也需要同事这么做。5、任何场合都不能与同事或闲人议论其他同事或公司的事情,更不可指责或讥讽同事,因为这样只能给同事带来不快,又损坏公司形象,对己也无益处。6、不得将自己的工资和奖金数目告诉同事或闲人,也不可探听同事的工资及奖金数目,否则会受到公司相应的处罚。7、不提倡将钱借予同事与他人,也不提倡向同事与他人借钱。这种私下的借贷关系可能会导致你与他人关系的复杂与紧张。……(选自《德胜员工手册》之《同事关系法则》)1/7/20249一、公文的概念狭义公文:

2001年1月1日施行的《办法》规定了13种行政公文: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14种党的公文: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1/7/202410二、公文的特点和作用(一)公文的特点:政策性实用性可靠性定向性时间性规范性灵感来了写公文?受命性1/7/202411一个作家,一个学者,或者一个编写组,一个草根,写篇文章,写部小说或专著,编一本讲义,当然是希望读者越多越好,越畅销越好!公文也是“文”,是文章就希望别人阅读吧?好公文也应该畅销一把吧?这就错了,公文的好坏是不能用“畅销”与否来度量的。公文的好坏与否关键是看有关政策措施、工作部署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有效解决现实问题。公文是特定机关制发的,读者(主送机关)是确定的,公文的发行范围只能是制发机关权利管辖的范围。咱华南农业大学制发了一份公文,是关于校内体制改革的,方案很好,很符合实际,很能体现和谐思想,这么好的公文,给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华南师大、中国农大、南京农大……等等兄弟院校都发一份吧,好公文让它也“畅销”一把吧,这当然是很荒唐很可笑的。华南农业大学制发的公文只能在华农大的权限范围内发行。公文不能乱发,不能滥发,不能销售,所以“畅销”这个词与公文发行无关,写公文不能追求畅销,也无法追求畅销。1/7/202412公文的发行范围与制发机关的权限范围有关,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很多文件,有的要通过新华社在各大媒体上公开刊载,有的则是以文件形式发到全国各级党政机关的。即使是管辖范围很大,权力很大的机关,也不是每发一份公文要让管辖范围内的所有机关和单位知道,往往它的很多文件阅读范围是受到限制的,比如,在高级机关下发的一些文件中会有这样的附注:“此件发至省军级”、“此件发至地师级”、“此件发至县团级”等等,这样的文件就是密级公文,依照国家保密法规规定严格控制阅读范围,这样的公文当然是不能畅销的!1/7/202413相对于文学作品,公文的现实生命力和影响力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

公文具有法律效用,但这个法律效用是具有时限性的。公文的时效有长有短,有的可以长达一年甚至数年,比如中央国务院的一些重要决策,各级党的代表大会决议、报告等等,而有的只有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如一项工作安排,一次会议通知,工作完成,会议结束,公文自然就失去了现实效用,就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可以这样说,没有一份公文具有永久效力!1/7/202414假如公文的时效是永久的,那将是极其荒唐可笑的!

《乾隆皇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四子弘历龙日天表资品贵重堪为人君。即由弘历嗣承帝位,以继大清丕绪。钦此!雍正元年八月中浣御书。”这就是雍正皇帝的继位诏书,是最权威、法律效用最高的公文,按照这份公文,皇四子弘历继承皇位就是合法的,谁想取而代之就是篡位,就是大逆不道!象许许多多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尽管权威最高,但都是有时效限定的,一个任期上皇帝的诏书,当然只能当其在位时才能生效,这个皇帝死后,其原来制定的法令政策,人事任免能否有效,还要看后继者对“历史遗产”的态度。换皇帝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封建王朝还有个朝代的更替,清朝皇帝不至于把明朝皇帝颁发的公文用来决定本朝的官吏任免,用来管理国家吧?1/7/202415

1971年4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在张春桥等人的操纵下写出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这份《纪要》就是正式的公文,是可以对教育事业产生法律效应的公文!这份臭名昭著的《纪要》,全面否定了十七年的教育工作成绩,并作出所谓两个估计:一是解放后十七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二是知识分子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纪要》将所谓“天才教学”、“智育第一”、“洋奴哲学”、“知识私有”、“个人奋斗”、“读书无用”等称之为十七年资产阶级统治的精神支柱。中共中央8月13日批转了这个《纪要》,更使《纪要》的权威性、法律效用进一步提升。于是,中国教育界一片混乱,中国的高考制度被废除了十年,这不仅造成学校教育质量低下,在校生学不到知识,更是让四十年代中到五十年代中出生的整整一代人,上大学的梦想破灭,使多少寒门子弟想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的理想破灭。这份公文对社会产生的破坏作用实在难以估量!假如公文的时效是永久的,这份《纪要》和文革下发的其他中央文件,就会继续主宰中国的命运,中国就不会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科学春天”的来临,就不会有更多的中国人受到良好的教育,就不会有中国今天的和平崛起!几代人中国人、海内外全体炎黄子孙实现祖国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就永远只是一句空话!1/7/202416因此,公文作为国家和各级单位指导工作,管理社会的的依据和工具,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必须根据正确的思想路线不断制发解决现实新问题的新公文,不断让不合时宜的旧公文失去现实效用。当然,失去现实效用的公文具有历史效用,是研究历史,见证历史,鉴戒历史经验的重要史料。比如,说到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不能不提到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说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不能不提到日本天皇的投降停战诏书。尤其是现在,随着文物价格的水涨船高,假如你的祖先的祖先曾经保留过一些重要的公文,拿到今天来看,虽然没有现实效用,却很有历史价值。比如,前段时间曾看过新华网河南频道一个报道,说的是2004年2月11日,由开封县陈留镇一名叫王作凯的工作人员在清理办公杂物时发现了两份皇帝诏书,都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皇帝诏书,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诏书用满汉两种文字写成,质地为丝绸,两边各有两条龙形图案,盖有“赦命之宝”的印章。两份诏书的发诏日期均为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一份诏书的内容是对崇阳县县令石如琏及妻子的嘉奖,一份诏书的内容是对崇阳县县令石如琏的父亲、母亲的嘉奖。这样的公文,即皇帝“嘉奖令”,一旦被发现,马上成为重要的文物发现予以珍藏!1/7/202417二、公文的特点和作用(二)公文的作用: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办法》有如下表述:“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施行行政措施,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颁布法规指挥管理交流信息宣传教育商洽协调凭证依据1/7/202418三、公文分类公文:国家机关、组织、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行使法定职权、处理各种公务、开展社会活动、进行有效管理时所使用的应用文。分三类:

(1)行政公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条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1/7/202419三、公文分类(2)机关事务公文:国家机关、团体组织、企事业单位办理公务时使用的文书。权威性与约束力不及行政公文。对内的有计划总结、规章制度;对外的有协议、合同、意向书等。

(3)专用公文:在一定的工作部门或业务范围内根据需要使用的专业性文书,具有特定的对象和范围,特定的格式和专业术语。如,外交文书、司法文书、经贸文书等。

1/7/202420三、公文分类按照使用范围:行政公文、事务公文、专用公文按照行文关系(行文取向):上行文(请示、报告)、平行文(函、通知、议案)、下行文(令、决定、公告、通报告、批复)按照公文来源:

外发公文:本机关对外发出的公文,如函、报告、请示

收来公文:外机关向本机关的公文,由外机关制定,批复、指示、报告等

内部公文:本机关拟定,在本机关内部使用,内部计划、通知总结、会议记录等1/7/202421按照公文的作用:指挥性公文(令、决议、决定);指示性公文(指示、批复、意见、通知);晓谕性公文(公告、通告、公报通报);呈请性公文(请示、报告、议案);法规性公文(条例、规定);商洽纪要性公文(函、会议纪要)按照处理要求:内容要求(需办公文、参阅公文);时间处理要求(急件,包括特急、紧急、急件;平件);保密处理要求(机密件、普通件。机密件包括绝密、机密、秘密三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了13种行政公文: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1/7/202422四、公文的作者(一)公文作者的角色意识(身份意识)公文作者的代言人身份公文写作是群体化写作法定作者和执笔人的关系1/7/202423四、公文的作者(二)公文作者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和写作公文写作的思维方式如下:对象化思维(与主体化思维相对)模式化思维(对应于创造性思维)替代思维逻辑思维1/7/202424五、公文写作的要求观点-正确。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为依据。材料-概括性地使用客观、可靠的材料。文风-朴素平实1/7/202425六、公文的历史演变(中国)1.初创时期(奴隶社会:商-春秋)

(1)甲骨文,最早的应用文。商代神权统治,事事占卜。事前占卜而记录的是“卜辞”,即计划决策;事后记录的称“刻辞”。

(2)《尚书》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