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语文专题一~专题三_第1页
新教材语文专题一~专题三_第2页
新教材语文专题一~专题三_第3页
新教材语文专题一~专题三_第4页
新教材语文专题一~专题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现代文阅读Ⅰ(信息性阅读)命题,深意,解读快速阅读能力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Ⅰ和卷Ⅱ,把之前传统高考全国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整合为“信息性阅读”。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继续保持稳定,新高考全国卷Ⅰ信息性文本阅读构篇模式依然是“一大+一小”两则材料,阅读文本总字数近2000字,文本内容主要涉及文化艺术专题领域。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Ⅱ现代文阅读Ⅰ选用连续性文本,选择了科普文材料。两篇文本文字信息量都很大,文本性质是论述性与科学性兼具。超大阅读量命题,旨在提升信息化时代考生的快速阅读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信息接收能力试题命制凸显“文意理解”的考查,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依据信息性文本阅读的基本特征和属性进行信息整合与创新,在强化文意信息的理解、辨析和判断的基础上,突出了对关键信息的提取、文本特点的分析、文章观点的迁移运用、文章内容的现实意义的思考等方面的考查,更加吻合信息性文本阅读的基本属性及特征要求。其兼具论述性与科学性的选文,旨在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接受新事物,把握新动态,明辨新观点,进而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迁移运用能力。第一讲读文的策略与有效信息的锁定(速度的比拼)阅读化、大“体量”的高考,在很大程度上是阅读速度、解题捕捉信息敏锐度的比拼。尤其是高考第一大题(信息性阅读),不仅要追求做对的“结果”,更要优化做快的“过程”。一、读文策略——先题后文·由面及点第一步:读题,由题初步感知文本核心点信息性文本阅读的命题主要围绕信息的概括整合、理解分析展开,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往往都有材料核心关键信息的提示,读文前先快速浏览一下题目,可以让我们初步感知文本的主要观点、重点内容等核心点。如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Ⅰ的现代文阅读Ⅰ,其第1题和第2题的选项表述,可以提示我们两则材料重点论述的是诗歌与绘画的关系,且论述的主要观点应该为“诗画异质”。另外,信息性文本阅读的文字信息量大,考生整体把握难度较大,如果读完文本材料再看题,信息容易模糊遗忘,效果不理想。先看题再读文,既能帮助我们初步感知文本核心点,也能让我们带着问题有意识地检索答题信息,事半功倍。第二步:读文,由面及点精准把握文本信息点(一)把握话题内容,明确文本间联系()信息性文本阅读的几则文本材料虽然作者可能不同,对同一话题写作的角度也可能不一样,但不同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阅读时就要细致分析材料,找到不同材料涉及的相同话题内容之间的区别以及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等。建立这种联系的目的是解答阅读题中不同材料的综合考查问题。考场阅读时,我们要结合材料的出处或标题,快速地通读材料,明确材料论述的主要观点或共同话题,把握几则材料所阐明的观点内容的区别与联系。如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Ⅰ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一出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材料二出自《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非常明确地表明了材料的核心内容,并且阐明了两则材料共同的主题,还有助于我们快速地把握文本的内容层次。又如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Ⅱ现代文阅读Ⅰ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这就明确地提示了考生文章的观点倾向和主要内容。(二)把握层次思路,明确文本内要点()结合“读题”初步感知的文本核心点和前面对文本“面”的整体把握,快速圈画出各段落的中心句(段落中心句通常在句首或段末),概括各段落的主要意思,分析段落间的关系,把握文本的观点,明确文本的结构思路,为后面解答客观题快速准确地找到相应的比对信息和解答主观题快速准确地确定答题要点打下基础。1.把握文本的观点综观这两年的新高考全国卷信息性阅读的选材,主要文体是学术性论文,对于这样的文本,很多考生感觉不能像规范的议论文体一样那么明确地找到其中心论点。有的文本材料观点很明确,在文章中许多显眼的地方就能看出来:(1)通过标题来体现。(2)通过开篇的中心句来体现。(3)通过反复出现的提示性的语句来体现。(4)通过篇末的总结性的语句来体现。(5)通过文中极富感情的抒情议论句来体现。有的文本材料观点很含蓄,需要考生自己总结概括,可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事实论据或引用的理论论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2)理解作者评价分析论据材料的语句,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3)关注标志句,即带有“认为”“以为”“感到”等的句子,这些语句往往能体现出作者的观点态度。2.理清文本的层次脉络信息性文本阅读作为高考的第一题,文字阅读量又大,考生往往容易在紧张的心理状态下把文本读乱,理不出头绪。理清文本材料的层次脉络是后面解题的基础,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利用材料的出处标题来帮助判断材料论证的主要内容、观点。(2)抓住关键词句,联系整体概括整合。如论述性材料的观点句、结论句等;新闻文本的导语、文中陈述事实的文字、作者的评价等,考生可以从这些内容中提炼出内容要点。(3)提取关键信息,重新加以整合。有些材料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或重要句子,考生要对每个独立句或几个相对重要且互有关联的句子进行归纳概括,从而提取关键信息,然后整合出内容要点。注意同类材料的归纳概括:意思相近的关键词句,留一点即可;大类别相同的关键词句,可归为一点。(4)归纳层次要点,综合各层层意,理清文本的层次脉络。二、考题例证——应用体验·内化于心(2021·新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关题目。材料一:18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雕塑《拉奥孔》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16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莱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摘编自朱光潜《诗论》)材料二:《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图》:“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崒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摘编自钱钟书《读〈拉奥孔〉》)读文示范第一步:读题,由题初步感知文本核心点综观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Ⅰ现代文阅读Ⅰ的五个题目(见后面“真题试做”),考查的都是文本的核心关键。由第4题的题干关键点“分析论证思路”,再结合第1题和第2题的选项表述,我们可以推知两则材料应为论述诗歌与绘画的论述类文本,且论述的主要观点应该为“诗画异质”。由题初步感知这些文本核心点,我们读文时就会有意识地筛选体现文本材料论证思路结构的关键词句,有意识地关注材料中有关诗歌与绘画比较论述的相关信息点。第二步:读文,由面及点精准把握文本信息点1.把握话题内容,明确文本间联系()结合材料的出处,快速地通读材料,我们可以明确材料论述的共同话题是“诗画异质”,这也是两则材料的共同观点,图示两则材料的区别与联系如下:2.把握层次思路,明确文本内要点()结合第一步和第二步第1点,由各段落的中心句,概括各段落的主要意思及文本的结构思路,如下表:材料一:段落层次第1段由《拉奥孔》引出本文的论点“诗画异质”说。第2~6段概述史诗内容和莱辛对比史诗中对拉奥孔被蛇缠绞的描写与雕像中的三点不同来得出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第7~8段阐述对莱辛观点的理解:“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第9~10段针对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进行了解答,即“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结构思路层层递进材料二:段落层次第1段提出“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接着引用中国古人对于绘画和诗歌的议论来证明该观点,指出中国古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是善于“状物”或“记事”。第2段分析莱辛的议论更加深刻,将绘画、诗歌与时间、空间联系起来,并通过沈括批驳唐代传说和徐凝的《观钓台画图》两个例子佐证了这一观点。结构思路对照式结构[真题试做]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B.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面。C.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D.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解析:选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说法错误。由材料一第1段可知,莱辛提出“诗画异质说”是在18世纪,而材料二第1段中提到晋代陆机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晋代要早于18世纪,所以不能说“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C.“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D.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解析:选CA项,说法过于绝对。根据材料一第7段中的“画只宜于描写静物……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可知,材料只是阐述了绘画与诗歌适用的对象不同,并非所有的场景都是绘画不如诗歌描述得生动和明白。B项,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可知,图画也可以表现动作的全过程,后人自然也可能推想出这一过程。D项,材料二第2段中沈括质疑唐代传说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绘画只能表现一个时刻的场景。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指的是诗画之间的相融,二者并无联系。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3分)()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解析:选D莱辛“诗画异质”观主要强调绘画和诗歌在功能上的区别,D项符合题意。A项,强调诗的空灵,与“诗画异质”观无关。B项,是诗和画的联系,“同趣”有违“异质”观。C项,主要谈诗和画的融合,而非“异质”。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答:解析:阅读材料一可知,其采用了层进式的论证结构:第1段由《拉奥孔》引出本文的论点,即“诗画异质”说;第2~8段通过对比史诗和雕塑中拉奥孔形象的不同,论证了“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前文详细分析了“诗画异质”后,第9段作者发出“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的疑问,并进一步指出图画也可以叙述动作,诗也可以描写静物。阅读材料二可知,其第1段首先介绍了《拉奥孔》的主要观点,引出了中国古人对该问题的看法,介绍了陆机和邵雍的相关论述;第2段指出莱辛的议论更加透彻,将绘画、诗歌与时间、空间联系了起来,并通过沈括批驳唐代传说和徐凝的《观钓台画图》两个例子佐证了这一观点。参考答案:①材料一首先提出“诗画异质”的论点,接着通过对比拉奥孔在诗歌和雕塑中的不同形象,探讨 诗画并不同质的原因,得出“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的结论,最后补充说明诗画虽不同质但可以互补。②材料二先通过《拉奥孔》所讲的绘画与诗歌的区别引出了中国古人对该问题的看法,接着通过沈括、徐凝对相关问题的分析间接佐证了该观点。5.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答:解析:“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是说一边目送着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挥弹五弦琴。“目送归鸿”描写的侧重点在于人的神态,包括眼神、表情等;“手挥五弦”描写的侧重点在于人的动作。顾恺之将嵇康诗中所写推及自己的绘画经验中,认为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根据材料二第2段“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可知,绘画只能描绘出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目送归鸿”中蕴含的情感则很难通过画作传递出来,“手挥五弦”却可以通过描绘人弹奏五弦琴时的动作表现出来。参考答案:①嵇康诗中的“目送归鸿”描写的是人的神态,“手挥五弦”描写的是人的动作。顾恺之认为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即绘画可以呈现“手挥五弦”的动作,而很难表现“目送归鸿”的状态。②绘画往往用来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则用来表现“动作”或情事。“目送归鸿”不是简单的某一时间点的人的状态,它还包含着人的情感,绘画作品可以传递直观的状态,但表达出细腻的情感绝非易事,这是顾恺之说“目送归鸿难”的原因。第二讲文内信息的检索与整合(基础考法)新高考背景下的信息性阅读兼顾思辨性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性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素养,其基本要求就是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文本内容。因此,无论是客观题的“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还是主观题的“信息的概括与整合”,其考查的基本能力都是对文本信息的检索与整合能力。文内信息的检索与整合,是信息性阅读的基础考法,是保分题目,考生务必全取。考法一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选择题)本考法往往是选择题第1题,其选项内容是对文中基本信息的加工、转换表述,突出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分析,选项的相关表述在原文中都能找到相应的信息点,且原文对应信息点相对集中。新高考信息性阅读在此类考查上明显侧重“文意理解”,选项往往针对文意细节设置错误点,比对辨析有一定难度。洞悉设误类型——准判断设误方式(一)曲解文意设误手段命题者命制选项时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或说法,造成一字、一词之差或说法相异,从而背离原文意思,歪曲作者观点。判定技巧要判断“曲解文意”干扰项,一定要仔细比对原文,充分理解文意,看选项是否在概括转换时更换了意思。[即时体验]1.[原文]以上三点,当是此书能广泛流布的原因。不过此书也有缺点,约略说来如下:一、编者识力不高。像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还有宋朝人论历史人物的文章,往往抓住一点发议论,并不能够真正考虑当时历史的全面情况。这类文章也选多了。二、不免受到八股文的影响。选文所选《史记》,像《伯夷》《管晏》,这些传记议论多而不致力于刻画人物。编者选这些是看中它们的唱叹和转折,反而把最好的文章漏掉了。[选项](2020·全国卷ⅢT1D)《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主要表现在历史见识方面,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所选宋人作品持论偏颇且占比失当。[比对]“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曲解文意,编者选入这篇文章,只能说明编者识力不高;“所选宋人作品持论偏颇”以偏概全,文章最后一段只是说所选的宋朝人论历史人物的文章持论偏颇,并非所选取的宋人作品都持论偏颇。设误方式(二)偷换概念设误手段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解释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或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判定技巧要判断“偷换概念”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或选项时,要特别注意事物的对象,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要看选项中的陈述对象(一般是主语或宾语)与原文中句子的陈述对象是否一致。[即时体验]2.[原文]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选项](2018·全国卷ⅢT1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比对]选项偷换概念。原文是“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选项说成“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设误方式(三)于文无据(无中生有)设误手段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此意,而是命题者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用来迷惑考生的。判定技巧要判断“于文无据(无中生有)”干扰项,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即时体验]3.[原文]“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选项](2020·全国卷ⅠT3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比对]选项于文无据。原文论述了“孝”以孔子的“仁学”为哲理根据,以“亲亲”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并未论述选项所述观点;且“历史实践”证明,“孝”并非“一直是自觉自愿的”。设误方式(四)以偏概全设误手段命题者命制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有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或相反)、以次要代主要(或相反)等形式,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判定技巧要判断“以偏概全”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时,一要特别注意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看一看选项与原文中的指代内容是否存在范围、程度以及频率上的差异;二要注意原文表述是涵盖全部还是有所针对,是特称还是全称。[即时体验]4.[原文]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选项](2020·全国卷ⅠT1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比对]选项以偏概全。根据原文“‘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可知,是“某些形式”,而不是所有“传统‘孝’的形式”。设误方式(五)张冠李戴设误手段命题者命制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有意将此人表述成彼人,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比如把某一时间、地点,说成是另一时间、地点。判定技巧要判断“张冠李戴”干扰项,阅读文章时,需要圈出陈述对象,要特别注意选项的主语与宾语,因为“冠”往往出现在选项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当选项中出现类似“××的观点是×××”这样的句子时,应注意原文中是否有此类情况;另外,还要留心原文中代词的指代,要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具体内容。[即时体验]5.[原文]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选项](2021·新高考全国卷ⅡT1A)青年是网络空间的参与主体,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来规范和管理网络。[比对]选项张冠李戴。应对青年进行引导和规范,而不是对网络进行规范和管理。设误方式(六)关系混乱设误手段(1)必要(条件)充分(条件)混乱:必要条件一般用关联词“只有……才……”来表示,充分条件一般用关联词“只要……就……”来表示。两者语意不同,如果混用,就会出现错误。(2)因果关系混乱:一是强加因果,即把没有因果关系的内容说成有因果关系;二是因果倒置,即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因。当选项的表述出现因果关系时,要注意其是否恰当。(3)条件结果混乱:一是条件结果不对应,即本来是甲条件造成甲结果,乙条件造成乙结果,却错误地说成甲条件造成乙结果或乙条件造成甲结果;二是条件结果颠倒,当选项的表述出现条件关系时,要注意其是否恰当。判定技巧分析各选项分句构成和分句间的关系,比对每一个选项分句间的关系,能否在原文找到对应的依据,是否符合逻辑关系。特别要关注指示代词、关联词语、副词以及一些修饰性词语。[即时体验]6.[原文]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选项]“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比对]根据原文可知,“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是导致“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的原因,选项表述因果颠倒。设误方式(七)混淆是非设误手段命题者命制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判定技巧要判断“混淆是非”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或选项时,要特别注意区别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更要格外关注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即时体验]7.[原文]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因为在姚名达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二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式;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是否能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录学“源流毕具,一览无余”呢?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有不足,他说:“盖既分题各篇,则不能依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利弊相权,怎么处理?姚名达的理念是:“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依史事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就是说,各篇采用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选项](2021·全国甲卷T1B)《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好处是尊重史事,缺点是强立名义。[比对]“缺点是强立名义”混淆是非。由原文可知,《中国目录学史》作者之所以“采多样之体例”,正是为了规避“强立名义”造成的“辞费”。设误方式(八)混淆时态设误手段命题者命制选项时故意将“未然”(还未实现)说成“已然”(既成事实),或者将“或然”(可能发生的情况)说成“必然”(必定发生的情况)。也可能反之,将“已然”说成“未然”,将“必然”说成“或然”。判定技巧(1)如果文章或选项中有“目前”“打算”“预计”“已经”“将来”“了”之类表示时态的词语,要注意是否出现未然已然混淆的错误。(2)如果文章或选项中出现了“可能”“也许”“或许”“大概”“一定”“必定”“必然”等表示推测判断的词语时,要认真辨析是否出现或然必然混淆的错误。[即时体验]8.[原文]尽管研究者对“奇点”到来的时间和可能性还有争议,但是不管“奇点”时刻能否真的到来,在技术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小心被人工智能“异化”。[选项](2018·北京卷T5C)人们认为人工智能的“奇点”总有一天会到来。[比对]变“或然”为“必然”,由原文“尽管研究者对‘奇点’到来的时间和可能性还有争议”可知,人工智能的“奇点”不一定会到来。掌握解题技法——稳解题“三角度”比对准解内容理解与分析选择题[典例](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TheChineseHistoricalGeography(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材料二: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的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1000年,而像武汉如从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今已达4000~5000年,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3100~3600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禹贡》和《汉书·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识,也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B.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C.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D.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两者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都会经历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技法演示]比对句中词语C项,“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错,材料二说的是“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重要特征”不等同于“最能彰显”。比对句间关系B项,强加因果。由材料一第4段“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可知,“是因为……”错,强加因果,以偏概全。比对依据和结论D项,“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于文无据。材料二只是在提到“地理环境”时列举了长江三峡等地貌的形成演变和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但并不能说明地理环境就是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的。[答案]A[即时体验]1.[原文]在“修齐”与“治平”之间找到新的联接点,中国文化传统重视“家”的传统,就可以在现代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的价值观念有重大意义,这是其他价值观念得以发挥的基础。没了这个基点,整个价值系统中的其他规范就会飘摇欲坠,社会就会迅速进入失范状态。[选项]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是其他一切要素的基础,扩展到整个社会,如果家庭出现不和睦,那么中国社会就会动乱而摇摇欲坠。[比对]选项“如果家庭出现不和睦,那么中国社会就会动乱而摇摇欲坠”曲解文意。原文是说“价值系统”飘摇欲坠,社会会失去规范。2.[原文]即使20世纪初以来,在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家庭革命”甚嚣尘上,家庭结构和模式、传统家国关系频受挑战,但作为“文化—心理结构”的“家”并没有被根本撼动,反而自觉不自觉地成为重建舶来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其他思想的依据。由此可见,不理解“家”的内涵和作用机制,就不可能理解中国文明的实质特点及其构成和变迁。[选项]20世纪初以来,由国外传入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潮泛滥,传统家国关系受到挑战,“家”的地位受到撼动,成为这些思想的依据。[比对]逻辑混乱。原文运用了“即使”,表示假设,而且“家”是“重建”这些思想的依据。3.[原文]传统军事题材电影创作往往都会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汲取灵感和养分,这些题材内容能够唤起一些观众对中国革命时期战争事件的集体记忆,但是却难以获得现代社会公民的内心共鸣。在和平年代,人们更加关注当下的现实生活,如果只是单一地对传统战争事件进行描述,在一定程度上会遭到人们的排斥。近十年来,新主流军事题材电影的出现为中国军事电影开启了崭新的大门。基于全球化背景,“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军事题材电影创作进一步拓展了空间,军事题材电影创作主题变得更加多元化,可以是描述难民危机的军事题材,可以是打击恐怖主义的军事题材,也可以是禁毒维和的军事题材。[选项]传统军事题材电影创作往往从抗日、解放战争中提取素材,而现在的军事题材电影却更多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会涉及这些题材。[比对]选项“不会涉及这些题材”无中生有,当下只是拓展了军事题材电影的空间,而非否定了“抗日、解放战争”这一类题材。考法二文本信息的概括与整合(主观题)信息性阅读的主观题特别注重筛选、整合信息能力的考查,要求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对原因、作用、影响、模式、特点、措施等信息要点加以概括。[技法指导]概括信息“三步骤”(一)学会审题,明确解题方向概括信息类的题干基本分为两部分:一是答题内容的指定范围,或针对一则材料,或针对所有材料;二是答题要求方式,如“概括”“分析”“说明”等。要从题干中领悟、明确答题的具体要求及解答思路。若题干问材料的“侧重点是什么”,则答题形式以“对象+特征”为佳;若题干问“有哪些作用(影响)”,则答题形式以“举措+结果”为佳;若题干问“哪些原因(相关条件、方面)”,则答题形式以“概括分类+举例分析”为佳。(二)学会筛选,注重全面概括审题之后,进入筛选信息、整合概括信息的环节。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步骤:1.筛选信息明确筛选范围,避免旁逸斜出题干通常会明确答题内容的指定范围,或就某则材料,或就几则材料。在返回阅读原文时,务必提醒自己勾画出筛选范围,以免在紧张的考试氛围中超出指定范围答题以至于劳而无功,还会因此耽误宝贵的时间。抓住关键部位,联系整体揣摩论述类文本,首段多有论点的提出,每段的首句多是分论点性的句子;新闻类文本,新闻的导语、文中陈述的事实文字等都是关键部位。注意前后勾连,挖掘隐性信息每则材料的所有段落都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因而对某些问题的阐释,有些是显性信息,有些是隐含在或牵涉到其他问题的评述中。阅读筛选时,注意材料中的前后联系,特别是有关内容、材料、观点、表达方式、价值倾向之间的相同、相反、反证、互补等的论述。2.整合概括在根据关键词梳理全文信息时,可以同步进行归纳内容要点的归纳整合。一是从不同信息的核心概念内容出发,将表达相同或意思相近的语句放在一起,合并同类项信息,区分出不同要点。这样,就可以避免机械抄录、要点重点交叉等问题。二是从逻辑思维的层面,对表述主语对象的转变、角度的变化、语境的转换、正反方面等进行思考,还要从抽象到具体、概括到分析、普遍到特殊、个体到整体等逻辑方面,把握信息的关联,从而达到把信息归类重组的目的。这样,就可以挖掘到隐含信息,避免信息遗漏等问题。试以下例(2019年全国卷Ⅰ第6题)加以说明: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主语对象很清晰,关键词锁定为“受损原因”。但是三则材料表面上看都是从“保护修复”层面来谈的,没有直接出现关键词语“受损”。因此在筛选信息时,考生需要进行反向思考,保护和修复必然是从受损情况入手的。考生可以分别从三则材料中提炼其内容要点和关于“保护和修复”的相关信息:材料一中有“预防”“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信息;材料二中则能发现“温度”“湿度”“纸张的寿命”等信息;材料三信息很多,能找到根据毛里求斯的气候环境和纸张质地而提出的“去酸方案”和“修复方案”。从圈点出的相关信息能看到,根据材料一的“环境条件”与材料二提到的“温度”“湿度”以及材料三对毛里求斯的介绍,能合并归纳出第一点答案:气候原因,毛里求斯气候湿热多雨,湿度大,温度高,纸张寿命短。材料三重点谈如何“保护修复”,第一段介绍了纸张的质地,在“去酸方案”里又提及要避免酸性对纸张的损害,且最后又强调了纸张的强度和柔韧性有提高,综上能合并归纳出第二点答案:纸张原因,档案文件的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柔韧性极差。至于答案的第三点“用笔原因,使用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使得纸张易脆化,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是这道题提炼的难点。不少考生恐怕会将材料三中“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这一点与第二点答案放在一起,只有分类意识强且细心的考生才能提炼出来并列为第三点答案。(三)增强意识,确保规范作答1.要点意识利用题目的对应文本,尽可能地利用原文中的关键词句回答,把关键词句要点化。关键词句,多指文眼句、中心句、段首句、段尾句及句中的关键词,标题、开头、过渡、结尾等处的关键词语。2.角度意识答题时,要善于分角度、分层次分析归纳信息,或从不同对象,或从不同侧重点,或从不同措施等角度展开,以避免答案要点重复,角度单一。请看下例,揣摩答案是如何分角度作答的:结合材料,谈谈高中生该如何做好新高考背景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参考答案]①学生应该认真了解新高考改革方案,积极主动应对新高考变化。新高考角度②学生应该主动了解自己,了解自身的职业兴趣倾向,明确职业发展方向。自身角度③学生应该提前了解大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就业方向,高校专业录取对科目的要求,做好恰当的选科。大学角度④学生在规划确定及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应该向学校、教师寻求指导。学校、教师角度3.多点意识概括信息类的题目,答案要点很少是一两个,一般是三至四个,答题时要尽量全面筛选,多点分析概括。[即时体验]1.(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文本见考法一“典例”)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答: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地理学相关信息的理解和筛选,只不过题干要求采用下定义的方式。题目的命制更加巧妙。解答此题,应以“历史地理学”为关键词筛选其本质的内容。材料一中有“沿革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相互比较的内容,这其中包含关键信息“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探索背后的规律”“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等;材料二中有对历史地理学独特性的解说,“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由此可得出答案。参考答案: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①杜诗虽然取材广泛,诗料无所不入,却并没有对海棠的书写,可以说杜甫与海棠了不相涉。而对于杜诗何以不写海棠,文人们有许许多多的猜测。②最早发现这个问题的,是晚唐诗人郑谷。他在《蜀中赏海棠》一诗中说:“浓淡芳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浣花溪上堪惆怅,子美无心为发扬。”郑谷在诗后特地加上了一条注释:“杜工部居西蜀,诗集中无海棠之题。”③杜甫何以无诗及海棠,降及宋代,各种说辞不可胜数。梅尧臣在《海棠》诗中说:“当时杜子美,吟遍独相忘。”这意味着杜甫所咏之物虽多,但独独忘记了海棠的存在,所以诗中不曾道及。吴中复说:“子美诗才犹阁笔,至今寂寞锦城中。”傅察也认为:“杜陵不是无心赋,才薄难工奈若何。”释了惠也说:“见说家山富海棠,杜陵才短没篇章。”这些说辞认为杜甫心有余而力不足,自知诗才疏浅,面对海棠才尽词穷,所以便只得回避了。王十朋指出:“杜陵应恨未曾识,空向成都结草堂。”在王十朋看来,杜甫没咏海棠,是因为不认识。杨万里认为:“岂是少陵无句子,少陵未见欲如何。”杨万里认为杜甫未曾见过海棠,当然无从写起。喻良能则指出:“无情长笑杜陵老,不识海棠春意好。”喻良能肯定杜甫见过海棠,只因为对海棠缺乏审美感知,海棠没能成为他的审美对象,所以就没有题咏。曾几则认为:“杜老岂无诗,应为六丁取。”所谓六丁指的是道教传说中的六位丁神,曾几认为杜甫咏海棠诗被六丁神祇取走了。这种思维诗歌史上不乏先例,韩愈《调张籍》一诗称赞李白、杜甫诗歌道:“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在这里,曾几摭拾了前人现成的神话来解释杜诗何以不写海棠。陆游在《海棠》一诗中说“拾遗旧咏悲零落”,杜甫曾被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陆游认为杜甫应该写过海棠诗,只不过都散佚了。北宋王令曾在《读老杜诗集》中说:“镌镵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也就是说杜诗原有三千多首,现存只有一千四百余首,有关海棠的诗作恰被遗失了。宋代诗评汇编《古今诗话》于“海棠诗”条则提供了另一种说法:“杜子美母名海棠,子美讳之,故杜集中绝无海棠诗。”依这样的解释,杜甫是因为避家讳而不咏海棠了。王柏则认为杜甫是出于愤慨而不作海棠诗的。他在《独坐看海棠二绝》其二中说:“沉香亭下太真妃,一笑嫣然国已危。当日杜陵深有恨,何心更作海棠诗。”宿醉未醒的杨贵妃曾经被玄宗皇帝称作“海棠睡未足”,杜甫对杨贵妃媚主倾国深有不满,所以便不作海棠诗。这样看来,杜甫之于海棠倒是有恨屋及乌之嫌。可见对于杜甫何以不咏海棠,众说纷纭,言人人殊,使得缺席的海棠反而成了突出的存在。需要指出的是,所有这些说法都充满臆测的成分,只是表明诗人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绝不意味着他们得出了定于一尊的结论。④诗人们认为杜甫不写海棠实属遗憾,便禁不住有为杜甫补诗的冲动。这无疑是一种冒险,所以诗人们一般只是喊得响,很少有付诸行动的。⑤杜甫主张“清词丽句必为邻”,崇尚“语不惊人死不休”,于诗歌别有创获。欧阳修曾在《六一诗话》中讲过一个故事,陈从易“偶得杜集旧本,文多脱误。至《送蔡都尉》诗云:‘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字。陈公因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或云‘疾’,或云‘落’,或云‘起’,或云‘下’,莫能定。其后得一善本,乃是‘身轻一鸟过’。陈公叹服,以为虽一字,诸君亦不能到也。”为杜诗补一个字,尚且不能到;为杜甫补诗,无疑更是一种高难度的挑战。补诗云云,不过是诗人借着杜甫的由头自说自话而已。⑥唐人最早写海棠的,当属褚遂良。他说:“远山酋萃翠凝烟,烂漫桐花二月天。游遍九衢灯火夜,归来月挂海棠前。”海棠成为诗人普遍的审美对象,则要到中唐时期。究其原因,有人说海棠为世人所重视,缘于贾耽编著的《百花谱》。该书在古代文献中不仅较早使用了海棠这个称谓,还誉海棠为“花中神仙”。由于贾耽在德宗、顺宗、宪宗三朝都身居高位,且博学多才,故由他编撰的《百花谱》很有影响,此后唐人才逐渐对海棠重视起来。⑦尽管杜甫诗歌有“诗史”之称,尽管杜甫诗料无所不入,但是一个人的诗作毕竟有限,而作为诗歌的审美对象无穷无尽,以有限追无限,当然不能穷尽世间万有。所以海棠不入杜诗,其实再正常不过了。只是被有海棠情结的文人无限放大,便成了问题。这虽然是指瑕,但也有点莫须有的意味。清代车万育还将“杜陵不作海棠诗”编入《声律启蒙》,供幼儿启蒙诵读,更加扩大了此事的影响。(朱美禄《光明日报》2021年6月11日,有删节)本文作者对于杜甫不作海棠诗一事有何见解?请作简单归纳。(6分)答:解析:第一步:注意审题。审读题目,抓住关键信息,如“作者”“杜甫不作海棠诗一事”“有何见解”,明确答题的方向是“杜甫不作海棠诗一事”,概括整合点是“作者见解”;然后据此锁定其在文中的信息区间是⑥⑦两段。第二步:筛选整合。通读全文,结合对整体文意及层次的把握,抓住⑥⑦两段中的观点句、概括句、评价句、总结句等,如第⑥段中“海棠成为诗人普遍的审美对象,则要到中唐时期”“由于贾耽在德宗、顺宗、宪宗三朝都身居高位,且博学多才,故由他编撰的《百花谱》很有影响,此后唐人才逐渐对海棠重视起来”,第⑦段中“所以海棠不入杜诗,其实再正常不过了”“只是被有海棠情结的文人无限放大……但也有点莫须有的意味”。由这些关键句可以梳理这两段对“杜甫不作海棠诗一事”共讲了三层意思:第⑥段一层;第⑦段分为两层,前两句为一层,后两句为一层。第三步:规范作答。梳理第二步获取的关键信息,结合第一步进行综合分析,分门别类加以概括整合,可分为时代原因、作者个人创作原因、社会评价原因。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分条规范作答。该题的分值为6分,据此可推断每个要点要么3分要么2分,这样即可初步判定答案可能有两个或三个要点。参考答案:①杜甫生活的时代,海棠还没有成为诗人普遍的审美对象,没有受到重视;②杜甫的诗不可能穷尽世间所有审美对象,海棠不入杜诗很正常;③杜甫不作海棠诗一事是被有海棠情结的文人无限放大,本身不应该作为一个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新时代乡村振兴不能停留在“农村发展只是农业发展”“农村功能只是提供农产品”的固有思维上,而应该从乡村文化这一内生动力的角度,去推动社会主义乡村的全面发展。乡村振兴首先意味着乡村传统产业文化的创意升级。乡村振兴依托于乡村别具一格的原真文化特质与独特文化创意,也离不开乡村文化产业的勃勃生机与乡土本色的品牌形象塑造。因此,传统产业文化的创意升级,应将文化创意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动能,与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乡村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创新宣传引导和示范引导机制,引导多元资金和人才进入乡村文化产业;创新乡村文化资源整合机制,形成地方文化产业品牌,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的良性互动,恢复乡村自主造血的能力与动力。良好的自然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它不仅直观反映乡村发展的内在文明程度,也是彰显美丽乡村魅力的外在表现。因此,乡村振兴也需要体悟与践行绿水青山的生态文化。一方面,要激发乡民对乡村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的深厚感情,增强乡民对自然人居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村风文化,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另一方面,需要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在治理体系上,乡村振兴既要传承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治理文化,也要依托于现代社会治理思想的浸润实践。要筑牢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需要尊重乡村秩序,结合乡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激活与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自古以来,乡村文化赋予乡村社会以秩序,赋予乡贤以声望权威,赋予乡村以自治功能。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治理体系中,须将传统的乡贤文化与现代治理思想有机结合,让德治成为支撑,法治成为保障。乡村振兴还要注意城乡教育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一体化,正视乡村现实的文化需求,加大投入推进与城市均等的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为此,需要把各项资金切实用在乡民最渴望、最需要的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上;发展乡村教育,兴盛乡村文化,改变乡村学校的式微状态,发挥文化的引领力量,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乡民,让乡民用科学思维来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要站在乡民立场上,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以乡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优良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引导乡民孝老爱亲、勤俭持家、向上向善、重义守信。(摘编自王慧姝《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现实文化指向》)材料二: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尤为重要的一环。千村千面,其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各不相同的乡风与文化。乡风文明建设,在润物无声中植入了民淳俗厚的新风尚,造就了千姿百态的美丽乡村。通州区仇庄村从一个有名的贫穷落后村,变成现如今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乡村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这一变化,始于“以文化人”。曾经的仇庄有“三多”:矛盾多,吵架多,上访多。如今的仇庄早已变了模样,最直观的就是村庄环境的变化。柏油马路宽敞笔直,高耸的路灯上悬挂着各种孝道宣传标语,街头巷尾干净整洁,绿植遍地。村民三两成群地聚在路边的长椅上晒着太阳唠家常,一片和谐温馨。在仇庄,每年腊月二十是“老人节”,这天,全村人都要为6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祝福。不仅如此,每逢七一、国庆、重阳等重要节日,村里会邀请老党员、老干部现场为村民讲述仇庄故事,每年开展活动20余次,村民参与达5800余人次。村里还成立了以“村贤”为主要力量的村民宣讲团,定期在孝道文化馆内与大家分享自家故事。此外,村里还创建了“家福学堂”夜间学校,聘请传统文化专家,每周六晚为村民集中授课,共同“读经典,学经典,用经典”,畅谈家庭之道、幸福之道,并通过“仇庄学习书院”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介,每天与村民分享传统文化小故事,提升了大家的文化水平。与仇庄村相距70公里的密云区西邵渠村,同样是一派祥和景象。村民文化活动室里,太阳透过落地窗晒得满屋热气,几位身穿大红色棉袄的村民正在排练节目。临近元旦佳节,他们正在为演出做准备。“西邵渠,我爱你,我爱你这绿水青山……”,用高粱秆制成的荆笛乐声悠扬,几位村民激情满怀地唱起村歌《我爱我的西邵渠》。这首歌正是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地在这间屋子里创作出来的。自从村里建了这处文化中心,每天最热闹的就是这儿,扭秧歌、唱大戏、练模特步、学广场舞,每到冬季农闲时节,村民就扎根在这里不走了。村里还不定期邀请老师过来指导,丰富的文化活动让村民们乐坏了。“每天都有文化活动,这日子可有盼头了。”76岁的老人戴德瑞说。西邵渠村党支部书记赵青山告诉记者,村子的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村北原来有一处废弃坑塘,占地两千余平方米,如今改造一新,添了绿树红花和亭台楼阁,成了村民遛弯儿的好去处。像仇庄村和西邵渠村这样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多,人们欣喜地看到,乡村振兴正在逐步成为现实。(摘编自王可心《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助力》)★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实现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振兴,不仅要大力发展农业,还要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为乡村的全面发展提供内生动力。B.将乡村熟人社会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并赋予乡村以自治功能,就能建立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C.乡风与文化决定了乡村之间的差异,因此乡村振兴应当依托于乡村别具一格的原真文化特质,并进行文化创意升级。D.西邵渠村村民在文化活动室彩排节目,农闲时节不愿离开,这表明该村村委正视乡民的文化需求,并得到大家支持。解析:选B根据第四段“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德治成为支撑,法治成为保障”等信息可知,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需要自治、法治、德治三者相结合,B项中缺少了“法治”,所以是错误的。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文体特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是论述文,先提出总观点,再从四个方面着重论述了乡村振兴的现实文化指向。B.材料二是新闻,点面结合,反映了我国乡风文明建设的成就,表达了对乡村振兴的信心。C.材料一具体论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意在增强人们积极投身这项事业的使命感。D.材料二引用歌词和老人的话,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现场感,也使文章语言富有感染力。解析:选CC项分析有误,材料一主要是从“乡村振兴的现实文化指向”角度论述“从乡村文化这一内生动力的角度,去推动社会主义乡村的全面发展”,并未具体论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也没有表现出增强大家积极投身这项事业的使命感。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五里界街推行“村民议事日”制度,把重大事项的决定权交给了村民。B.十八洞村整治村居环境,打造特色山寨,村貌焕然一新,吸引了远近游客。C.红寺堡区为乡村学校招聘一批高水平教师,让村里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D.明月村大力发展晚红血橙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现了村民收入的增长。解析:选DD项这一事实属于“农业发展”“提供农产品”等部分,不符合材料一“乡村振兴的现实文化指向”的总体观点。★4.乡村文化振兴所造就的美丽乡村,美在何处?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4分)答:解析:从“柏油马路宽敞笔直……街头巷尾干净整洁,绿植遍地”“改造一新,添了绿树红花和亭台楼阁”等可以看出,美丽乡村美在村庄环境改善。从“村民三两成群地聚在路边的长椅上晒着太阳唠家常,一片和谐温馨”“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地在这间屋子里创作出来的”等可以看出,美丽乡村美在村民关系和谐。从“每年开展活动20余次……每天与村民分享传统文化小故事”“丰富的文化活动让村民们乐坏了”等可以看出,美丽乡村美在村民文化生活丰富。从“高耸的路灯上悬挂着各种孝道宣传标语”“全村人都要为6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祝福”“定期在孝道文化馆内与大家分享自家故事”等可以看出,美丽乡村美在乡村敬老孝道等德治文化建设。注意,本题要求“简要概括”,在答题时不应着眼于具体事实。参考答案:①美在村庄环境改善。②美在村民关系和谐。③美在村民文化生活丰富。④美在乡村敬老孝道等德治文化建设(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以仇庄村为例简要说明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6分)答:解析:首先定位材料一中涉及的乡村传统产业文化的创意升级、绿水青山的生态文化建设、乡村治理体系的健全、乡村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推进等四个策略;再看材料二中仇庄村的案例,主要对应其中的三个。然后将这三个策略与仇庄村的具体案例结合起来,就是本题答案。仇庄村注意改善乡村环境,街头巷尾干净整洁,绿植遍地,这属于“践行绿水青山的生态文化”;仇庄村成立了以“村贤”为主的村民宣讲团,定期在孝道文化馆内与大家分享自家故事,这属于“弘扬优秀传统治理文化”。仇庄村聘请传统文化专家授课,通过“仇庄学习书院”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介,每天与村民分享传统文化小故事,提升了大家的文化水平,这属于“推进乡村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注意,本题要求考生“以仇庄村为例简要说明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因此,应从仇庄村的具体事实中寻找相应策略。参考答案:①践行绿水青山的生态文化。仇庄村注意改善乡村环境,街头巷尾干净整洁,绿植遍地。②弘扬优秀传统治理文化。仇庄村成立了以“村贤”为主的村民宣讲团,发挥乡贤文化优势。③推进乡村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仇庄村聘请传统文化专家授课,并通过网络平台分享传统文化小故事,提升乡民的文化水平。

第三讲论述知识的运用与分析(主流考法)新高考全国卷信息性阅读的文本选择主要以论述类文本为主,文体特征侧重于考查论述类文本的行文思路和结构,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间的关系,以及论述类文本的论证方法和内容等。论述类文本知识的考查是信息性阅读的主流考法。一、文本基础——论述类文体知识建构(一)把握论述“三要素”论点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论点有如下特点:(1)论点一般表述为一句话,表达意思准确鲜明。(2)论点出现的位置多变。①有的直接出现在文章开头,开门见山;②有的出现在文章结尾,多以“所以”“总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词语为标志,收束全篇;③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④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直观醒目。当然,也有少数文章并没有明确表明论点的语句,需要考生自己概括。(3)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为了使论述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之下可以有若干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论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包括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具有典型性。它在论述过程中的作用是通过典型的事实凸显道理,突出论点。理论论据可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定理、公式等,也可以是为社会普遍认可的道理。运用时要做到精确,不歪曲篡改,能和论点建立必然联系,能恰当证明论点。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道理论据要准确恰当。当列举多个论据论证一个论点时,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论证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一般来说,论点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包括论证的过程和方法)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证要围绕论点进行,论据的运用要典型、新颖、有说服力。(二)理清论证“三特点”1.论证结构(思路)(1)整体文本结构(思路)安排论述类文本一般由引论(提出问题或论点)、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三部分组成。但它又是富有变化的:有的只有引论、本论,无“结论”;有的只是在开头提出论题,在结尾点明论点;有的文章是驳论文,采用破立结合的结构方法。从整个文本结构上来看,主要有总分总式、总分式和分总式。(2)“本论”的结构(思路)安排“总分”结构中的“分”即议论文的本论部分,这是论述类文本论证分析部分,其内部层次有:并列式各分论点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阐明中心论点,各论点、各段落是平行的;有时,提示分论点的语言形式也大致相同。对照式围绕中心论点,从正反两个角度或相对的两个方面作分析。层递式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过程。综合式综合运用几种结构方式,如先并列,再层递;先对照,再层递等。特殊式针对驳论文的破立式,有的先破后立,有的先立后破,有的边破边立。考生阅读论述类文本时,要确定“论”的具体内容,把握每个分论点的具体内容以及分论点之间的关系等,从篇章结构(脉络层次)出发,把握文本在结构上的特点。2.论证方法论证方法特点作用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使说理有事实依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权威性。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达到否定错误论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识,化深奥为浅显。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物的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通过相同属性的类比,推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从而有力地证明论点。因果论证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以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使文章逻辑性强,思辨性强,无可辩驳。引用论证引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以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公式、定理等,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论证论点。使论证显得有高度,有深度,也有可信度。归谬法为了反驳一个错误的论题,先假设这个论题是正确的,由此导出更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这个论题是错误的。这种论证方法常和泼辣、犀利的语言相配合,产生辛辣、有力而富有幽默感的表达效果。3.论证语言(1)语言风格可以用如下词语概括表述:高屋建瓴(有理论高度,理论性强)、气势凌厉、逻辑缜密、娓娓道来、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2)具体特点语言准确概念使用准确;词语的运用准确,感情色彩恰当,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语言严密判断和推理严密,逻辑性强;句式上多运用修饰成分多的长句,表达周密;结构严密,衔接过渡自然有条理。语言鲜明表述明确,不可模棱两可,尤其是论点的表述;态度明确,爱憎分明,不可含糊不清。语言简练、概括叙述事实时,不需要铺排渲染,因为议论文重在说理,以理服人,不宜细致地述说细节,否则喧宾夺主。语言形象生动适当运用修辞手法;注意语气变换,灵活运用各种句式(设问、反问、祈使、肯否定陈述、双重否定等)。二、常见考法——观点或概念的概括与分析(选择题)新高考信息性阅读观点或概念的概括与分析选择题往往在高考第3题位置,其选项设置通常有两种考法:一种是综合文内信息,对原文主要观点的全面而准确概括;一种是引入文外生活实际材料、文化材料、评论性材料等,考查理解观点或概念,推理判断论点与论据、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能力,要求考生既要理解观点或概念的内涵,又要理解观点或概念的外延。原文主要观点的概括与分析选项内容均为文内信息的综合概括,考查能否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考查本质是在整体把握文本的论证思路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准确理解文本的主要观点。[技法指导]第一步:看材料的出处、标题,揣摩或确定材料论证的观点有的材料的标题就是观点,如《新时代诗歌应提高境界,创造高格》;有的标题点明了材料的话题,有助于我们揣摩材料论证的观点,有助于我们从文中准确筛选观点,如《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第二步:通读全文,锁定材料观点或概括材料观点通读全文,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边读边勾画关键语句:(1)注意论点经常出现的各种位置,如标题、开头、结尾等,看能不能在文中找到直接表述中心论点的关键语句;(2)如果文中没有直接表述中心论点的关键语句,可以先勾画出各个段落或各个层次的总领句、总括句(有时称之为“分论点”),并分析各个段落或层次之间的思路结构和逻辑联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中心论点;(3)有些论述类文本每段没有自己的关键句,那就需要我们先抓住各段的论据材料,以及作者评价分析论据材料的语句,从中把握作者的态度倾向,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各段的观点,进而将各段的观点组合起来把握整个文本的中心论点。[即时体验](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