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三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尖子班)_第1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三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尖子班)_第2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三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尖子班)_第3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三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尖子班)_第4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三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尖子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page88页,总=sectionpages88页平罗县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尖子班)满分:100分考试时长:100分一、选择题(共54分,1-30每题1分31-42每题2分,)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槐树林中刺槐树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群落中生物种类越多,生存斗争一定越激烈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这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的植被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常表现出均匀分布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应用,对应错误的是(

)A.赤霉素——促进α-淀粉酶的产生B.生长素——大田除草剂C.脱落酸——促进种子萌发D.乙烯——促进香蕉成熟3.右图为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膀胱不仅是排尿反射的感受器,也是排尿反射的效应器B.当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会使膀胱由于肌肉收缩而缩小C.婴幼儿经常尿床,是因为大脑没有发育完善D.人受惊吓时会出现小便失禁,说明大脑皮层对脊髓并没有调节作用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B.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C.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D.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5.下列有关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沙丘、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越来越多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D.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6.下列有关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小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落叶的腐烂与土壤微生物有关时,对照组需对土壤进行灭菌处理B.土壤微生物均能合成并分泌淀粉酶,在生态系统中均属于分解者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拨去表层土上落叶,按压取样器使其底部与地表齐平D.根据土壤小动物具有趋光性和趋湿性,利用诱虫器对其进行采集7.如图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表示“S”形曲线,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固定不变的B.②表示种群密度,黑光灯诱捕法和标记重捕法均可用于调查种群密度C.食物、天敌等外因处于理想状态时,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D.年龄结构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特征,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8.在一定体积的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每隔一段时间统计一次大草履虫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的()

A.当种群数量达到D点对应数值时,环境阻力开始影响种群增长B.图中K值的大小与培养液的体积有关,不受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C.若开始时在该培养液中放入10个大草履虫,则种群数量到达K值所需的时间不变D.种群数量达到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9.某小组欲调查学校操场人工草坪中双子叶杂草欧亚算菜的种群密度。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分析,错误的(

)A.设置1m²的样方,记录样方内和样方4条线上的植株数B.采用五点取样法取样时,样方的面积保持相同C.扩大样方的面积不会降低调查结果的准确性D.取所有样方记录到的植株数的平均值计算得到种群密度10.下列对能量金字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金字塔能直观反映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能量的关系B.能量金字塔通常是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C.能量金字塔的最高营养级位于金字塔的最底层D.能量金字塔的形状体现了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征11.下图表示大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①②③代表细胞生存的环境,A、B代表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的渗透压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B.B代表泌尿系统,肾小管上皮细胞生存的内环境为尿液和组织液C.部分组织细胞可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②中的成分有水、葡萄糖、CO2和激素等12.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B.在该食物链中生产者是丙C.若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含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乙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可能引起的后果是乙和丙的数量都增加13.器官移植时,受体会对外源器官存在免疫排斥反应,与之相关的细胞是()A.造血干细胞B.神经元C.细胞毒性T细胞D.心肌细胞14.下图为某人进食后一段时间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B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食物的消化吸收B.BC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合成糖原和氧化分解等C.CD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肝糖原分解等D.参与AB段和CD段调节的激素主要是胰高血糖素15.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植物来说,光既是能量来源,也是一种信号B.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不受环境影响C.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都与植物激素类似D.光敏色素和光合色素都是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16.下图为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作用效果图,下列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可分别表示同一植物同一器官中的衰老细胞、幼嫩细胞B.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抑制甲的生长,促进乙的生长C.甲、乙可分别表示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D.甲、乙可分别表示同一植物的根、茎17.在鱼池中投放了一批某种鱼苗,一段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个体重量和种群总重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在此期间鱼没有进行繁殖,则图中表示种群数量、个体重量、种群总重量的曲线分别是(

)A.甲、丙、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丙、乙、甲18.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调节,对以下症状出现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脑干梗塞导致呼吸骤停——脑干呼吸中枢受损B.高位截瘫导致小便失禁——脑与脊髓的联系被阻断C.“植物人”完全昏迷只能“鼻饲”——脑干和脊髓受损D.饮酒过量导致走路不稳——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功能障碍19.我国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道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可体现植物的向光性B.“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可体现生物之间存在种间互助的关系C.“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可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可体现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0.如图为甲、乙两个种群的年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未来的种群数量一定会增加B.乙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预测未来的种群数量会下降C.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群的性比例都接近1∶1D.由图中面积大小可知,乙的种群密度大于甲21.山东荣成天鹅湖是中国北方大天鹅最大的越冬地,被誉为“东方天鹅王国”,每年冬天都有大天鹅、野鸭、灰鹤、东方白鹳等数万只水鸟来此越冬。生态学家连续数年对湖中天鹅与东方白鹳的数量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如图所示曲线(λ表示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东方白鹳的种群数量在t2时大于t1时,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天鹅的种群数量在调查期间一直在增大,t3时达到K值C.影响东方白鹳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为出生率、死亡率D.在t3时以后天鹅的种群数量增长模型为“J”形曲线22.下列叙述不属于标记重捕法的适用条件的是(

)A.重捕的空间与方法必须与第一次相同B.与未标记个体相比,标记个体不容易被天敌捕获C.调查期间,没有迁入和迁出D.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充分混合23.请判断下列有关下图所示的三种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B.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C.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D.海葵与寄居蟹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③表示24.下列有关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误差分析,正确的是(

)A.重捕前标志物脱落,会导致估计值比实际值偏小B.标志物过于醒目,易被重捕到,会导致估计值比实际值偏大C.被标记的个体易被天敌发现并捕食,会导致估计值比实际值偏小D.被标记个体在重捕前迁出调查区域,会导致估计值比实际值偏大2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和消费者是食物链中必不可少的两类生物B.竞争和捕食是食物网中常见的种间关系C.一般食物网越复杂的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D.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可通过食物链在相邻营养级之间相互传递26.下列关于燕麦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燕麦胚芽鞘中色氨酸合成生长素的过程需要一定强度的光照B.单侧光照射下尖端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为极性运输C.生长素产生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发挥作用的部位在伸长区D.胚芽鞘向光生长,体现了生长素在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27.如右图实验装置,取一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顶端。在形态学上端放含有生长素的琼脂,下端放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上)。之后发现下端琼脂块有了生长素。故得出以下结论:(1)下端琼脂块上的生长素来自上端的琼脂块;(2)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关于该实验及其研究的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设计不严密,没有考虑将胚芽鞘倒过来放置时的情况。应该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以研究生长素能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至形态学上端B.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若改用单侧光处理,一段时间后胚芽鞘不会向光弯曲C.本实验用到的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如果移至上端偏右侧,一定时间后可发现胚芽鞘向右弯曲D.若把本实验中的胚芽鞘换成胚根,则其结果相同28.“淀粉—平衡石假说”是被普遍承认的一种解释重力对植物生长调节的机制。研究表明:根横放时,根冠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会沉降到细胞下侧,诱发内质网释放Ca2+到细胞质内,与钙调素结合激活细胞下侧的钙泵和生长素泵,于是细胞下侧积累过多Ca2+和生长素,影响该侧细胞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重力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因素,可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B.当内质网中初始Ca2+水平较低时,根横放时其向地性程度会增大C.太空微重力下,玉米根部生长素仍能极性运输,但根生长失去向地性D.根部细胞内淀粉体影响生长素运输,使根部近地侧细胞生长受到抑制29.为探究生长素对植物枝条生根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母体植株上选择适宜的枝条,在一定部位进行环剥去除树皮(含韧皮部),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于环剥口上端,并用湿土包裹环剥部位,观察枝条的生根情况,记录实验的部分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生长素浓度(mg/mL)00.51.01.52.03.0枝条生根数(条数)124043423833A.进行预实验可以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B.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的数目可能相同C.为进一步确定促进该枝条生根的生长素最适浓度,可在0.5-1.0mg/mL的浓度范围内增设实验组D.生长素浓度为3.0mg/mL时抑制枝条生根是因为生长素浓度过高30.生活中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吃了鱼、虾、蟹等食物后,会发生腹痛、腹泻、呕吐或是皮肤奇痒难熬;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休克,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的表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做过敏原,过敏原有个体差异,抗原无个体差异B.抗体是体液免疫中的物质,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也属于体液免疫C.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由机体的免疫功能不足引起的免疫失调D.找到过敏原并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31.图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A.a、c是生产者B.f占据第二、三、四营养级C.c、f是杂食动物D.图示中有5条食物链32.如图为血糖平衡的激素调节,图中甲、乙表示器官,a、b表示激素,①~②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和b分别是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B.①表示合成糖原C.自主神经系统也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D.乙为胰岛,②表示糖类氧化分解33.DC细胞(树突状细胞)摄取并处理抗原后,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并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下图表示抗原侵入人体后引起免疫应答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过程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中均会发生B.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C.DC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中均可发挥作用D.DC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的信息交流方式与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相同34.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均为增长型B.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曲线均为“S”形曲线C.t3时甲、乙种群的数量相同,甲种群的密度始终受到乙种群的制约D.t5—t6时间段影响乙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35.如图为在蛙的坐骨神经上测得的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测得图示电位变化需将电流表的两电极连在坐骨神经同一位置的膜内外B.若降低培养液中钠离子的浓度,D的峰值下降,有可能不能引起电位逆转C.若电极连在神经纤维膜外的两个位置,刺激两个电极的中点指针不会偏转D.F点后由于钠—钾泵对两种离子的运输导致两种离子在膜内外的浓度趋于平衡36.如图1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2表示突触的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刺激d点,兴奋将传导(递)至c、b点B.图1中③内有2个完整突触结构,突触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C.图2中CO2浓度最高处在⑦,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递)提供能量D.图2轴突中的传导形式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37.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单侧光和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探究重力和单侧光哪个对植物的向性运动影响更大,需分析图1中a和b的实验结果B.若要验证植物具有向光弯曲生长的特性,分析图1中c和d的实验结果即可C.若图1d装置中茎的背光侧生长素的浓度为2m,则向光侧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m小于gD.若图la装置中植物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0小于m38.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过程中散热量随条件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环境为25℃时,散热量较少且维持在一个值基本不变,所以25℃是人体最适温度B.当环境从25℃下降到10℃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因为产热量增加C.时间t2以后,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产热量增加,体温升高D.时间t3以后,散热量比t1时多,产热量也比t1时多,体温维持平衡39.眼镜蛇的毒液是神经毒素,这种毒液具有神经-肌肉(神经-肌肉的接头相当于突触)传递阻滞作用,引起横纹肌弛缓性瘫痪,可导致呼吸肌麻痹。对这种神经毒液作用机理推测不合理的是()A.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受体,从而阻断神经-肌肉传递B.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小体,抑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C.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间隙,抑制神经递质的正常分解D.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影响突触后膜的兴奋40.有关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则应去掉箭头a、c,在b、d、e、f处均加上反向箭头,并可确定甲是细胞内液B.若该图表示食物网,则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其中甲为生产者,丁为分解者C.若该图表示一个群落,则箭头可完全表示生物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关系D.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则应加上由丁到甲的箭头,并可确定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41.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食草)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5,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多少倍?(

)A.1.96 B.2.20 C.1.41 D.2.654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其中P代表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代表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b代表未被利用的能量,c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P大于a1、a2、a3之和B.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2C.图中a1+b1+c1+d1为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D.生产者到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2+c2+d2)/d1×100%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漏选得1.5分,错选多选不得分,共6分)4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B.寄生在人体内的各种细菌和病毒都属于消费者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44.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特异性免疫()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C.胃液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二、非选择题(共40分)45.(12分)现发现一种水鸟主要在某湖区的浅水和泥滩中栖息,以湖区的某些植物为其主要的食物来源。回答下列问题。(1)湖区的植物、水鸟、细菌等生物成分和无机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能量流经食物链上该种水鸟的示意图如下,①、②、③表示能量流动过程,其中①是;②是;③是。

(2)该湖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答出2点)(3)若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三者关系为AB+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6.(11分)东亚飞蝗别名蚂蚱、蝗虫,为杂食性害虫。主要取食小麦、高粱、水稻等禾本科植物,但对甘薯、马铃薯、麻类及田菁等均不取食。东亚飞蝗分为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时期。在正常情况下,成虫羽化后平均7天左右即可交配,雌虫一生可交配20~25次,交配后4~7天即可产卵在土下,深度约为4~6厘米。当土壤含水量低于5%或高于25%时,产卵数量显著降低,当表层土含盐量高于1.2%时则无卵的分布。雌虫就算不交配,也能进行孤雌生殖,即雌性不经过交配就可以直接产卵,卵也可以孵化和正常发育,繁殖力惊人。一只雌蝗虫一生可以产400-600枚卵,卵在地下越冬。到了第二年四、五月份,卵孵化为蝗蝻(蝗虫的若虫),蝗蝻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完成四次蜕皮,最终完成翅膀的发育羽化为成虫。阅读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为预测东亚飞蝗的种群密度,科研人员常采用法调查飞蝗的(发育时期)。(2)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蝗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为了避免蝗灾的发生,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填“K1”、“K2”或“0”),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科研人员通过性引诱剂捕杀雄性蝗虫,破坏了种群正常的,但发现不能很有效的控制蝗虫的数量,依据材料说明原因。(4)蝗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外骨骼不能生长,需要进行蜕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