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单元首【历史时空】政治:三国两晋南北朝基本都处于分裂状态,战火不断,政局动荡,但民族间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隋唐统一王朝国力强盛,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制度有重要建树。自唐朝中期起,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最终演变为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经济:魏晋时期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发展,南方开发初见成效。隋唐时期经济繁荣。思想:魏晋时期,佛教、道教兴盛,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文学艺术丰富多彩。隋唐时期,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科技发达,中外文化交流泽被东西、影响深远。第4讲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变化与民族交融课程标准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2.认识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与民族交融。自主研习·攻克必备知识必备知识重难点拨知识点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一、三国和西晋1.三国:220年,曹丕取代东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刘备、孙权也相继称帝,中国出现三国鼎立局面。2.西晋:(1)建立: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2)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中国历史进入分裂时期,起初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二、东晋与南朝1.东晋: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2.南朝:420年,武将刘裕篡夺皇位。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4个王朝,合称“南朝”。3.江南开发: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和民族压迫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江南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发展。三、十六国与北朝1.十六国: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其中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2.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主要措施作用和意义⑴内迁各族与汉族频繁接触,民族交融与隔阂并存;⑵439年,北魏统一北方迁都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⑴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融合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⑵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⑶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移风易俗(汉化)⑴改籍贯: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⑵易服装: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⑶讲汉话:朝中禁鲜卑语,改说汉语;⑷改汉姓,定门第等级,通婚姻: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知识点二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隋朝的统治1.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589年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的统治:(1)兴建的洛阳城,开通的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大兴土木,穷奢极欲;3次大举征伐高丽,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3.隋的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二、唐朝前期的鼎盛1.唐的建立及统一: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随后,唐军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唐朝统一全国。2.政治:(1)贞观之治: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政治上,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在经济上,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因此出现“贞观之治”局面。(2)武则天的统治: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当权期间,唐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3)开元盛世:李隆基(唐玄宗)将唐朝统治推向历史上的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3.民族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族历史发展概况唐朝中央政府与各族的关系突厥兴起于北方,6世纪中期建立政权,后分裂为东、西突厥⑴唐太宗:①贞观初年,大败东突厥,俘颉利可汗,实施怀柔政策,②640年,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设置安西都护府;⑵唐高宗:灭亡西突厥;⑶武则天:设置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回纥7世纪初,生活在色楞格河一带,受突厥统治。东突厥灭亡后,归附唐朝唐玄宗:①册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②安史之乱期间,回纥出兵助唐吐蕃7世纪前期,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⑴唐太宗: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⑵9世纪中期,唐蕃会盟靺鞨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后来粟末部建立政权。9世纪,渤海国拥有“海东盛国”美誉唐玄宗:册封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1.唐的衰落(1)安史之乱: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历时8年,史称“安史之乱”,从此以后,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后,唐朝地方上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2)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2.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1)黄巢起义:875年爆发起义。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2)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唐朝灭亡。3.五代十国(1)五代:907—960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5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2)十国:与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9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1.五胡缘何内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背景:统治阶级为补充兵源及劳动力,强迫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少数民族本身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而内迁。影响:北方汉人南迁,促进江南的开发;迁民族逐渐汉化,有利于民族融合;但民族矛盾也被激化。2.东晋士族门阀政治是因何走向衰落?提示:①士族自身的腐朽,与生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②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③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④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⑤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寒族地主乘机以军功崛起,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土族。3.孝文帝改革有何进步性与局限性?提示:(1)进步性: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2)局限性:全面推行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了军事力量。4.怎样评价隋炀帝?提示:暴君≠昏君(隋炀帝无德但有功)隋炀帝三征高丽、兴修大运河,可见其有政治抱负,但在实现个人政治理想的道路上,却忽略的百姓的承受能力,是一个绝对的个人英雄主义者。5.辩证认识唐代藩镇的历史作用提示:(1)藩镇拥有辖区的军、政、财大权,是唐朝应对边患、调整军事战略的产物。(2)藩镇节度使掌握地方兵权,是唐政府对游牧民族骑兵实行军事防御的需要;(3)藩镇节度使掌握地方财政大权,是唐政府缓解财政压力,解决边防驻军后勤供应的需要;(4)藩镇节度使拥有辖区数州的行政权,是更有效地执行军事防御任务的需要。6.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具有怎样的特点和历史趋势?提示:(1)特点:①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②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③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上有一定的发展。(2)趋势: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趋势。7.【结构图示】合作探究·必提关键能力考点一魏晋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史料探究】考向1魏晋时期民族冲突与融合材料北魏统治者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曾经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在淝水一战失败后迅速崩溃,北魏应如何巩固统治,而不至于重蹈覆辙,从道武帝到太武帝,都在为此而努力,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改革鲜卑旧俗和加速汉化上。在这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是文明太后冯氏和孝文帝拓跋宏。——樊树志《国史概要》解读: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短暂、而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较为长久的原因。尝试作答答案修正提示:前秦短暂的原因:①前秦虽统一北方,但内部各族尚未交融,统治基础脆弱;②前秦苻坚刚统一北方,就急于发动灭晋战争;③前秦与东晋在淝水之战中失败。北魏长久的原因:①北魏吸取前秦覆亡教训,为巩固统治而积极努力;②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鲜卑旧俗和加速汉化”,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为长久统一奠定了基础)考向2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材料(贞观四年,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唐太宗与君臣进行了一番争论。)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奴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存属……请于定襄都护府为其节度使,此安边之策也。”……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翻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沉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以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上戒之曰:“……今令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扰,非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资治通鉴》⑴(6分)定时空抓核心提素养解读:问题:根据材料,概括提炼材料中的三种“民族政策”的观点,评价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尝试作答答案修正提示:观点:①强行内迁少数民族于中原,把游牧民变成农民;②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分散各部,在其旧地设都护府管辖;③采取怀柔政策,对归附者不加歧视,保全其部落,顺从其习俗,教之礼仪。评价:①唐太宗实行的是开明团结的民族政策;②有利于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③促进了民族融合,巩固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深度讲解】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主要形式(1)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2)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3)友好往来: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各族人民频繁交往使民族大融合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未断。(4)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二、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促进因素、处理方式及影响(1)促进因素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使唐朝时期民族间的隔阂大为减少。②各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空前发展。③唐太宗能采取开明的政策,较为平等地对待少数民族。④唐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⑤“对外交通线”中的陆路交通也可通往不少边疆地区。(2)处理方式①设机构:一是直接派官吏管理;二是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长官管理当地人民。②册封:册封是唐朝皇帝给少数民族首领加上某种名称或封号,目的在于加强对其民族的联系和管理。③和亲: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和亲,促进了汉藏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④会盟:唐蕃会盟,旨在约束双方行动,维护和好局面。(3)影响:唐朝民族关系的发展,大大加强了各族之间的联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考点二魏晋隋唐经济重心的南移及影响【史料探究】考向1魏晋江南的初步开发材料《宋书》中概括南朝前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情况,写道:江南……自义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jiōng,上闩),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hù)、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解读:找关键看史料抓核心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南方经济开发的原因,分析六朝时南方经济开发的历史影响尝试作答答案修正提示:原因: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卑湿……地广人稀”);②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兵车勿用”);③北民大量南迁;④赋役负担较轻(“役宽务简”);⑤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影响:①南方经济开发为六朝割据东南提供了物质基础;②形成江南经济区,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③促进了南方科技(如数学)和文学艺术(如田园诗、书法)的发展;④在南方经济开发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⑤山区开发,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带来一定环境问题。考向2隋唐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材料唐代扬州是大江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自安史之乱起,北人大批南下,扬州人口急剧增加。手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很多外地甚至外国产品也源源而来,遂形成国际性经济都会,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商业活动的集中,市民及工商业者很多都“侵衢(街)造宅”,结果不仅在扬州活官河两岸出现了“十里长街市井连”的繁华商业街,夜市也随之兴盛起来。——摘编自李廷先《唐代扬州工商业的发展》解读:问题: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中期以后扬州商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尝试作答答案修正提示:特点:坊市制度受到冲击;商业时间限制被打破,出现了夜市;商品丰富,成为国际性经济都会。原因:地理位置优越;江南经济开发;海外贸易、工商业发展等。【深度讲解】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时代特征及表现二、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1)对交通贸易的影响: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一些有海港的城市利用海上交通和河运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交流。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致使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中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南方的科举人数不断增加。
(4)对北方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南方经济政治及社会地位不断上升,其综合影响力也在不断上升,习俗、信仰等方面都深刻影响着北方地区。
(5)对南方环境的影响:南方一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强练模拟·备考直指核心一、选择题:1.“北朝四史(《魏书》《北齐书》《周书》《北史》)所记当时在历史舞台上的人物共计7188位,其中汉族4941人,约占总人数的68,72%,鲜卑族人物1737人,约占10%,匈奴人物215人,约占3.10%,其余氐、羌、羯、蛮、柔然、吐谷浑、杂胡和西域人共计1080人,约占08%”。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结束了南北对峙
B.推动了民族交融C.促进了儒学复兴
D.导致了北人南移【解析】据材料可知,北朝除包含六个主要民族(汉族加五胡)人物外,还包含其他国内外少数民族人物在内,是由多民族多元化所组成的混合体政权,这推动了民族交融,故选B项;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朝对峙局面,排除A项;唐宋才出现儒学复兴,排除C项;北方战乱导致北人南移,排除D项。【答案】B2.唐代中后期,节度观察使成为道一级地方行政长官,并拥有司法权。到五代时期,节度判官和观察判官并称为“两使判官”,代表节度观察使具体承担了对州县司法案件的审复工作,改变了唐初州县案件直接上报朝廷、由刑部进行审复的司法程序。这种变化()A.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B.扭转了武夫乱政的割据局势C.适应国家法制化运作的需要
D.促进了司法审复程序的完善【解析】据材料“唐代中后期,节度观察使成为道一级地方行政长官,并拥有司法权。到五代时期,节度判官和观察判官并称为‘两使判官’,代表节度观察使具体承担了对州县司法案件的审复工作,改变了唐初州县案件直接上报朝廷、由刑部进行审复的司法程序”,可知司法变革适应了唐后期地方制度变化的需要,有利于司法审复程序的完善,故选D项;唐末时期藩镇割据加剧,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五代十国时期地方势力仍然较大,武夫乱政的局面并没有改变,排除B项;材料说明司法案件的审复工作得到改善,且中国古代是君主专制统治,而不是适应国家法制化的需要,排除C项。【答案】D3.在《帝范》中,李世民数次引用荀子之语说明治道,如“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则影正”“上诈其下,下诈其上,则是上下析。析,离也”。据此可知,李世民()A.强调了令行禁止的集权理念
B.凸显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C.反思了隋亡唐兴的经验教训
D.实践了经世治民的辩证思想【解析】材料中李世民引用荀子之语,意在强调君主要实行德治教化,用仁义拉拢人心,以身作则,才能上下一心,这体现了对隋朝暴政而亡的反思,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荀子的王道思想,令行禁止的集权理念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李世民作为唐朝皇帝,维护的是君主专制制度,并非凸显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排除B项;据材料“数次引用”可知,材料凸显的是李世民对君民关系的一种论述,而非实践,排除D项。【答案】C4.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史实可以表明唐朝时()A.民族间矛盾已经消除
B.妇女没有人身自由C.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D.统治阶级内部团结【解析】唐朝将公主嫁到吐蕃,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可见唐朝的民族政策较为开明,故选C项;唐与吐蕃关系改善,并不代表与其他民族间没有矛盾,排除A项;唐代公主遵皇命出嫁吐蕃赞普属于政治联姻,无法推知唐代妇女人身自由如何,排除B项;吐蕃是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并非同一政权,排除D项。【答案】C5.《新唐书》记载:贞元八年(792年)河南、河北、江、淮、荆、襄、陈、许等四十余州发生水灾,中书侍郎陆贽秉持“所费者财用,所收者人心”之“王化远被”理念“上奏”劝德宗遣使赈灾。陆贽的“上奏”立足于()A.把应灾权力逐步收回中央
B.“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C.重建中央在地方的核心地位
D.加强中央财权,防止独立倾向【解析】安史之乱后在外节度使拥兵自重,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威胁中央集权,陆贽遣使赴地方赈灾的建议着眼于加强中央集权,力图重建中央在地方的核心地位,故选C项;把应灾权力收回中央只是表象,并非根本目的,排除A项;民本理念只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一种执政理念,但其政策出发点还是立足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排除B项;D项只是表象,并非根本目的,排除D项。【答案】C6.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统治难题,如前秦统治者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尊儒重教、移民十万户入关中地区等。北魏建立后,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孝文帝的改革()A.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B.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C.削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基础
D.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解析】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在魏晋南北朝战乱纷争的年代里,有利于北方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故选A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这种选官方式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而不是孝文帝改革,排除B项;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使各民族的交融,促使其统治基础得到加强,而不是削弱,排除C项;在孝文帝改革中,把都城由平城即今天的山西大同,迁到了洛阳,使得洛阳的战略地位得到了加强,而洛阳不属于关中地区,排除D项。【答案】A7.784年,唐德宗削藩失败后痛下“罪己诏”,公开承担了导致天下大乱的责任,宣布李希烈、田悦等人叛乱是因为自己的失误,故而赦免了这些叛乱的藩镇,表示今后“一切待之如初”。这主要反映了()A.君主专制制度弊端突显
B.安史之乱发生的必然性C.中央集权开始受到威胁
D.唐政府统治力严重下降【解析】从材料唐德宗削藩失败后,恢复藩镇的权力,可知虽然藩镇不利于国家,但朝廷无力管控,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减弱,故选D项;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皇权过于集中,材料反映的是唐朝无法镇压和控制地方藩镇,不能体现出皇权集中的危害,不是君主专制制度弊端的主要表现,排除A项;安史之乱出现在唐德宗统治之前,故材料内容不是安史之乱发生的必然性,排除B项;材料中体现的是唐德宗在削藩失败之后,被迫承认藩镇的权力继续如初,可知在此措施之前藩镇早已危及中央集权,并非开始受到威胁,排除C项。【答案】D8.东晋时期,司马皇族与世家大族(如琅琊王氏)建立起“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关系,“共”天下是这一时期的主流,“争”天下只是个别的特殊现象,且为整个门阀集团所不容。强大的门阀势力,成为支撑这个政权的重要柱石。这表明当时()A.门阀政治削弱了中央集权
B.皇权与族权实现了相互制衡C.选官制度影响着政治的发展
D.门阀政治的建立具有合理性【解析】“‘共’天下是这一时期的主流,‘争’天下只是个别的特殊现象,且为整个门阀集团所不容。强大的门阀势力,成为支撑这个政权的重要柱石”强调门阀世族的作用,故选D项;“强大的门阀势力,成为支撑这个政权的重要柱石”突出门阀成为政治的支柱,没法体现中央集权的威胁,排除A项;司马皇族与世家大族(如琅琊王氏)建立起“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关系这里突出共生关系,没有体现制衡关系,排除B项;“共”天下是这一时期的主流,“争”天下只是个别的特殊现象没有涉及到选官制度,排除C项。【答案】D9.南朝刘宋时期,乡邑百姓出身的沈庆之官至侍中,都督南兖徐、兖三州军事;贫苦出身的戴法兴成了宋孝武帝的南台侍御史兼中书通事舍人,专管朝廷内务;萧齐也任用寒人掌机要。这反映出南朝时()A.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世家大族逐渐退出政治舞台C.门阀政治受到冲击
D.中枢机构运作机制发生改变【解析】材料表明南朝时百姓、寒门出身的人也可以担任重要官职,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受到了冲击,故选C项;材料中未涉及君权对相权的削弱,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为以门第为依据的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势力仍然比较强大,并无逐渐退出政治舞台的趋势,排除B项;材料中主要强调几人出身,并未涉及中枢机构的运作体制变化,排除D项。【答案】C10.图1是807年唐朝的税收区分布图。深色阴影部分是定期提供税收区,浅色阴影部分为不定期提供税收区,无阴影地区是不上缴税收区。这反映了当时()
A.东南地区成为国家经济重心
B.均田制破坏倒逼税制的改革C.政府推行轻徭薄赋宽松政策
D.藩镇割据影响中央财政收入【解析】根据图示,“不定期提供税收区”、“不上缴税收区”,占到了唐的多半地区,说明藩镇割据严重影响唐的财政收入,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税收区分布图”,与经济发展状况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同理,税收区分布图,不能反映土地制度发展状况,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向中央上缴税收情况,排除C项。【答案】D11.西晋末年始,北方人口因动荡大量南迁,南迁人口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东晋于咸和年间(326~334)开始实行“土断政策”,即取消客籍户,“不论侨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可见土断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抑止士族势力膨胀
B.控制人口扩大赋役来源C.缓和侨土之间矛盾
D.发展经济实现重心南移【解析】据材料“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可知没有正式户籍则不向国家交纳赋役,故可知东晋时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是为了使其负担国家调役,故选B项;材料中涉及的“客籍户”主要是北方南迁而来的居民而非士族家中藏匿的人,故土断政策与抑制士族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北方南迁的客户与本地人员之间的矛盾,故也不涉及矛盾的缓和,排除C项;收取赋税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不利于发展经济,且当时东晋统治者的主要目的是维护自身统治而非推动南方经济发展,排除D项。【答案】B12.唐朝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到唐朝后期,太湖流域进士及第的人数增加了。到北宋时则出现了大批出生于江西、福建、苏南等地的政治人物,并且他们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也愈来愈重要。材料表明()A.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地区
B.程朱理学推动了文化发展C.南北文化格局发生重要变动
D.中央集权进一步完善【解析】根据材料“唐朝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到北宋时则出现了大批出生于江两、福建、苏南等地的政治人物,并且他们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也愈来愈重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成长起大量政治人物,这说明我国文化教育中心南移,南北文化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动,故选C项;根据材料“唐朝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到北宋时则出现了大批出生于江两、福建、苏南等地的政治人物,并且他们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也愈来愈重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文化重心已转移到南方地区,并非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地区,排除A项;南宋以后程朱理学发展为官方哲学,与材料所述时间“北宋”不符,排除B项;中央集权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与材料主旨南方与北方关系无关,排除D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魏书》卷四十材料二(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魏书》卷二十二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请回答:(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恨其姓名殊为重复”可以看出两者的矛盾,于是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第(2)问首先明确孝文帝把太子废为庶人,其次分析出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决态度。第(3)问从材料三中的第一句话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对唐朝的影响是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答案(1)问题:汉族和鲜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措施:推行了改汉姓、改说汉语、改服饰、通婚姻、改制度等方面的汉化措施。(2)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3)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大概终唐之世,对于唐太宗总是一味的赞扬,不允许也不可能出现贬斥的评论。五代后晋时,刘晌等编撰《旧唐书》,说:“贞观之风,到今歌咏。”这是有事实根据的。宋代以后,对唐太宗及其“贞观之治”的评价基本上是肯定的,歌颂的,同时开始对他的个人品行有所非议了,对贞观政事的得失也有所评论了。……自宋、元至明、清,封建统治者之所以歌颂唐太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宣扬儒家的“仁政”。不少帝王如明朝宪宗、清朝康熙、乾隆等,都曾极力推崇《贞观政要》,把唐太宗视为治天下的圣君。值得注意的是,南宋朱熹别有一番议论:“太宗之心,则吾恐其无一念之不出于人欲也,直以其能假仁借义,以行其私。而当时与之争者,才能知术既出其下,又不知有仁义之可饬。是以彼善于此,而得以成其功耳。”——赵克尧、徐道勋《唐太宗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唐至清,对唐太宗的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答案(1)原因: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在政治上,知人善任,虚怀纳谏。(2)变化:由一味赞扬,不许贬斥到基本肯定“贞观之治”,同时非议他的个人品行。说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受时代变化的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受政治力量的影响。。第5讲隋唐制度的变化创新和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程标准1.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2.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自主研习·攻克必备知识必备知识重难点拨知识点一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选官制度1.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1)兴衰:曹魏时,创立了新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2)内容①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②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道德和才能并重,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3)实质: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2.隋唐:科举制(1)形成①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②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2)完善①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②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3)作用: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二)三省六部制1.魏晋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2.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1)确立: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2)职权: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3)特点①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②群相制: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③政事堂:宰相会议召开的地方叫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4)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判断正误(1)隋炀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2)三省职权分工明确,提高了工作效率。(√)(3)三省六部制使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彼此制约,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三、赋税制度1.魏晋时期:租调制(1)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2.唐初:租庸调制(1)内容: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2)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3.唐后期:两税法(1)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2)目的:解决政府财政困难。(3)内容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②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4)影响①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知识点二三国至隋唐文化(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魏晋:三教并立(1)道教: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⑵佛教: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吸收儒学的精髓,渐趋中国本土化。(2)儒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2.隋朝:“三教合归儒”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3.唐代:三教并行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4.反佛教斗争(1)背景: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2)概况①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②北魏、北周等统治者几度灭佛。(3)影响: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5.复兴儒学(1)背景: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2)概况:唐中期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二)文学艺术1.文学(1)魏晋: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2)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创作的近五万首诗歌。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水平,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2.书法艺术(1)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2)魏晋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3)隋唐时期: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3.绘画艺术(1)魏晋时期: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他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他的代表作。(2)隋唐时期①特点: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②代表: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4.石窟艺术(1)背景: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寺很多。(2)代表: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三)科技1.魏晋时期(1)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之间。(2)农学: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3)地理学:西晋杰出地图学家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判断正误(1)南朝数学家祖冲之最早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2)《齐民要术》是中国最早的农书。(×)2.隋唐时期(1)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2)雕版印刷术: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3)火药的发明与应用: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4)天文学:天文学家僧一行,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5)医学:唐朝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四)中外文化交流1.佛教东传(1)高僧来华:从东汉后期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印度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2)西行取经①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②唐朝的高僧玄奘前往天竺取经,在佛教中心那烂陀寺钻研多年,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3)影响:促进了中国佛教的发展;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2.佛教外传(1)学问僧来华: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如日本的高僧空海回国时带走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2)鉴真东渡:唐朝高僧鉴真6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3)影响:这些交流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佛教发展有着重要贡献。3.其他文化交流(1)唐首都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2)日本、新罗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其文化深受唐朝的影响。(3)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南方港口城市定居。1.九品中正制有何利弊影响?提示:(1)进步性:对于解决东汉末期察举制滥选的流弊有很大的作用;且由于中正官为中央派出,将选举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2)局限性:无考核标准,后期沦为士族门阀统治的工具。提示:①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②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③促进了古代教育的发展,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气。提示:4.三省六部制度有何制度优势?提示:(1)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2)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3)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提高唐朝办事效率。(4)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提示:(1)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劳动积极性也有所提高。(2)农民负担相对减轻,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3)政府的赋税收入得到了保障。(4)由租调制到租庸调制的转变,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6.两税法有何利弊影响?提示:两税法保证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但地主千方百计地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使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7.社会变迁对唐诗发展的影响提示:(1)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2)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3)晚唐时,诗风凝重浓郁,反映了唐朝的由盛转衰。8.佛教传入中国在“文化回馈”上有何主要表现?提示:①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道思想融合,形成理学,推动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的发展;②中国建筑、文艺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丰富了中华文化;③中国化的佛教传入日本、新罗等国,对周边国家佛教发展有着重要贡献;④以佛教为纽带,密切了与中印及沿途国家间的文化交流。9.概况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提示:(1)在科技内容上,重实用,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轻规律探究,缺少实验。(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4)在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药学等方面。(5)从成就上看,全面繁荣,多种科技成就领先世界。10、概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影响。提示:①促进了佛教在日本的传播;②促进了日本建设、雕塑、绘画等艺术的发展;③促进了日本医药学的发展;④增进了日本对唐(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向往。【本课图示】合作探究·必提关键能力考点一隋唐政治体制及赋税制度的创新【史料探究】考向1选官制度材料一(隋炀帝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二: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丁韪良《西学考略》解读:从制度时间、时加修正、“取人之道益公”等方面归纳特点;分别从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分析其影响。问题:根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尝试作答答案修正提示:(1)特点: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2)积极影响: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扩大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稳定;为西方国家所借鉴。考向2中枢政治体制材料西汉一朝……拜命四十五人为相。在不到二百年的西汉王朝中,汉武帝踞帝位御民五十三年,前后更换十二人为相……更换丞相之频繁,秦汉诸帝比之不及。——王鸣春《汉武帝时期丞相频更因由之分析》(唐代)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外,有副长官“中书侍郎”,中书侍郎之下,又有“中书舍人”;门下省长官侍中侍郎之下,还有“给事中”若干;尚书则分左、右仆射。……唐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号,位同宰相。……——《唐宋之后无宰相:相权的削弱和分割》解读:定时空西汉及唐代中枢机制的变迁抓核心在削弱相权问题上的不同手段提素养通过比较西汉“更换丞相之频繁”和唐代“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分析二者在不同政治谋略背后的共同政治目的(历史解释)问题:根据材料,指出西汉和唐代在削弱相权手段上的不同之处,并指出其共同目的。尝试作答答案修正提示:提示:手段:①西汉频繁更换丞相,避免丞相专权;②唐初通过增加宰相人数来削弱相权: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各省下设副职;常以品级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共同目的:维护封建皇权。考向3由租庸调到两税法材料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解读:关于特点,要善于从材料中断句和分开不同层次,如原则、对象、标准、时间等,分别归纳;关于作用,也要立足以上角度分层分析。问题: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朝两税法改革的特点及其积极作用尝试作答答案修正提示:特点:①(征课原则)“量出制入”;②(课税对象)“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③(征税标准)“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根据财产情况分等纳税);④(征税内容和时间)收两税(户税和地税),两次收(分夏秋两季征收);⑤征及行商,三十税一。积极作用:①简化了税制,扩大了纳税面;②朝廷收入增加,保证(并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③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④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也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深度讲解】一、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2.中朝官向外朝官转化。中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二、两税法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历史影响:1.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反映出过去由封建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控制土地私有的原则变为不干预或少干预的原则。2.两税法改变了租税徭役据丁口征收,租税徭役多出自贫苦的劳动群众头上的作法,它以财产的多少为计税依据,不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由于依照财产多少即按照纳税人负税能力大小征税,相对地使税收负担比较公平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3.简化了税目和手续。这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考点二魏晋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史料探究】考向1玄奘西行材料贞观初年,玄奘在苦心钻研佛学中,发现当时国内佛教经论的体系杂乱,有些问题各家说法颇多分歧。玄奘听说天竺(古印度)地方有很多佛经,于是决心西游,“以问所惑,以释众疑”。他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归国后,玄奘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除了将梵文译成汉文外,玄奘还将汉文译成梵文。《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其取经事迹为原型。——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解读:依据材料,玄奘归国后的著述,主要在佛教文化传播、中印文化交流、中西交通及文学创作等方面对后世影响较大。问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玄奘西行取经的意义。尝试作答答案修正提示:意义:①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②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起了积极作用;③留下了研究唐朝与西域、中亚、南亚地区交往的重要史料;④为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素材。考向2鉴真东渡材料鉴真……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东渡日本,经过六次努力,历尽艰险,“频经炎热”,双目失明,终于在754年(天宝十三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时已年近七旬。鉴真把律宗传到日本,同时还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传授给他们。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鉴真及其弟子创建的,它对日本建筑艺术有重要影响。该寺至今还收藏着鉴真和尚的坐像,这是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纪念物。鉴真精通医学,尤精本草,他虽双目失明,但能以鼻嗅分辨各种药物,对日本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解读:找关键文化交流的影响是双向的,但本材料以鉴真东渡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为主旨看史料“鉴真把律宗传到日本,同时还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传授给他们”、“精通医学,尤精本草”等抓核心围绕佛教、建筑、绘画、医学等几个方面分析。问题:根据材料概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影响。尝试作答答案修正提示:影响:①促进了佛教在日本的传播;②促进了日本建设、雕塑、绘画等艺术的发展;③促进了日本医药学的发展;④增进了日本对唐(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向往。【深度讲解】域外文化对唐代文化艺术的影响1、佛教等外来宗教广泛传播。“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2、因佛教传播,唐朝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甘肃敦煌莫高窟闻名世界;3、受西域“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影响,“长安胡化盛极一时”;4、“外来物品”及其装饰等“渗透了唐朝社会的各个阶层和日常生活”之中;5、乐舞受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6、中国建筑、雕塑、壁画等深受佛教和西域文化影响。强练模拟·备考直指核心一、选择题:1.唐朝初年,以三省长官分掌相权,六部尚书负责具体执行,唐玄宗后,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专职宰相,在其下设立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作为宰相的秘书机构,完全听命于宰相。这一变革的目的是()A.制衡日益膨胀的藩镇势力
B.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C.削弱门阀贵族的政治影响力
D.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解析】据材料随着时间发展,宰相的机构成员和辅助人员增多,并完全听命于宰相,有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故选D项;宰相属于中枢机构,与地方势力无关,排除A项;对宰相的改革不能影响皇帝的决策,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如何选拔中枢机构成员,不能体现是否削弱门阀贵族的影响力,排除C项。【答案】D2.下表是关于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变化反映出()
初唐时期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可向所在州县报考,经县、州选拔参加科举考试。唐朝中期需经过“户部籍阅、结款通保”等诸多审查环节和流程,部分科目报考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唐朝后期“举人曾为官司可罚,虽有辞艺,长吏不得举送,违者举送官停职,考试官贬黜。”A.国家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
B.儒学衰败刺激科举变革C.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通道
D.唐朝的社会流动性加强【解析】根据题干表格中所列举的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相关规定,可知唐朝政府对士人科举报考的规定越来越严格,这反映出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据此可以判断出国家的教育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三教并行”政策,其社会主流意识仍然是儒家思想,儒学没有到衰败的地步,排除B项;题干表格内容仅是述及唐朝时期士人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没有将科举制度与其它入仕途径进行比较,不能得出“科举制度是士人入仕唯一途径”的结论,排除C项;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唐朝政府对士人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越来越严格,说明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数量会不断减少,其社会流动性会减少,而不是加强,排除D项。【答案】A3.唐代开元以前,各宰相“午前议政于朝堂(政事堂),午后回本司处理政务”,开元后,“宰臣数少,始崇其任,不归本司”。这一变化()A.削弱了宰相的政治地位
B.利于提高中枢行政效率C.强化了君主的专制统治
D.破坏了宰相的集体议政【解析】材料反映出开元年间前宰相是兼职的,开元后宰相成为专职的,这种专职化有利于宰相专心政务,提高中枢行政效率,故选B项;材料“始崇其任”是宰相政治地位提高的表现,排除A项;宰相专职化容易导致相权膨胀,不利于强化君主专制,排除C项;材料宰相专职化没有带来宰相集体议政的变化,排除D项。【答案】B4.科举制度产生于隋而确立于唐,因有多种科目,“分科举人”,故名科举。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下的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如“入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科举制的产生与确立,反映了()A.选才呈现公平开放的特色
B.以官举士的选官方式终结C.取士标准出现多样化趋势
D.考试方式完全优于察举制【解析】科举制下的考生可以自由报考,不问家世,凭考试成绩决定是否被录取,说明科举制有利于社会公平和社会阶层的流动,故选A项;唐朝时期除科举制外,仍然存在恩萌等选官方式,排除B项;取士标准以成绩为主,不体现多样化趋势,排除C项;以文取士具有片面性,“完全”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答案】A5据下表1可知,3世纪上半期()表1汉魏统治阶层社会成分的统计表(摘编自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大族小姓平民合计数量百分比数量百分比数量百分比数量汉(196—219)38201957455131曹魏(220—239)60373855738155曹魏(240—264)74415936243157A.门阀士族势力受到抑制
B.汉代选官制制度得以延续C.豪强地主垄断人才选拔
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减弱【解析】从表格体现的曹魏时期平民进入统治阶层的比例越来越少,而大姓小姓等贵族在统治阶层中的成分逐渐上升,可知曹魏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以门第、出身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平民很难进入统治阶层,限制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选D项。【答案】D6.下图为西安大雁塔唐代进士题名帖。大雁塔位于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为唐玄奘所建。唐朝新中进士,均在大雁塔内题名,故以“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雁塔下题名成为时人光宗耀祖的目标追求。对此解释合理的是,唐代()
A.科举取士的形式趋向于僵化
B.书法艺术受到士人推崇C.科举考试的社会影响力凸显
D.文学素养影响科举功名【解析】由材料“以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雁塔下题名成为时人光宗耀祖的目标追求”可知科举考试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的影响而非选拔形式,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选官制而非书法艺术,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文学素养和科举制间的关系,排除D项。【答案】C7.欧阳修评论唐朝赋税制度时说: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该评论A.指责租庸调导致社会贫富分化B.肯定了租庸调推行的积极作用C.认为两税法造成严重流民问题D.指出了两税法实施的主要原因【解析】由材料“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可以得出其认为租庸调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出现了两税法,由此可知,其反映的是两税法出现的原因,D符合题意;A与材料内容不符;材料没有涉及租庸调制的积极作用,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两税法的影响,C不正确。【答案】D。8.吴宓先生在《空轩诗话》中写道:“寅恪尝谓唐代以异族入主中原,以新兴之精神,强健活泼之血脉,注入久远而陈腐之文化,故其结果灿烂辉煌……”。材料体现李唐文化()A.批野质朴的黄土气息与美感
B.兼容并蓄和浑融整合的特点C.经世致用的观念和进取意识
D.英武豪迈与温婉细腻的特色【解析】由材料“唐代以异族入主中原,以新兴之精神,强健活泼之血脉,注入久远而陈腐之文化,故其结果灿烂辉煌”可知唐代将异族文化融入中原传统文化之中推动唐诗的繁荣,出现各具风格、不同派别的唐诗,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故选B项;批野质朴的黄土气息与美感是边疆诗的特点,不能够代表唐诗的特点,排除A项;明清时期出现经世致用的思想观念,排除C项;宋词具有英武豪迈与温婉细腻的特色,排除D项。【答案】B9.图5是汉代画像石中的“羽人”形象,蕴含着羽化升天的意思;图6是唐代莫高窟“散花飞天”形象。隋唐时披着佛教飞天的大巾、穿上长裙的无羽而飞的“飞天”普遍存在。这说明()
图1
图2A.宗教与宫廷画结合催生地域特色文化B.三教合一促进文入画的形成发展C.浪漫主义风格始终是古代艺术的主流D.多种文化交流融合推动艺术创新【解析】材料“羽化升天”反映出道家的影响,“披着佛教飞天的大巾”反映出佛教的影响,体现出多种文化交流融合推动艺术创新,故选D项;材料没有反映出这些画像属于特定地域的文化,排除A项;材料画像属于宗教画,与注重写意的文人画无关,排除B项;材料画像属于浪漫主义风格,但是没有体现出其主流地位,排除C项。【答案】D10.据载,唐代的佛寺中,有的信徒在念诵父母恩重难报经,有的僧侣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修行方式。这些现象反映出()A.唐朝的宗教政策较为开明
B.佛教开始出现中国化的趋势C.儒家的正统地位不断巩固
D.中华文化在融合中逐步发展【解析】题干中述及的“有的信徒在念诵父母恩重难报经”,体现出儒家思想中的“孝”,“有的僧侣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修行方式”,体现的是道家中的“养生”方法,据此可知,题干所述现象反映了儒、道、释出的融合,故选D项。【答案】D11.唐代有的学者抛弃了汉儒的注疏之学,由注重章句转向强调经义;有的学者主张“以己意解经”;有的学者提出了“何为性”和“如何修性”的问题。这些现象()A.背离先秦孔孟之道
B.导致儒佛道三教并行C.表明唯物思想出现
D.推动了儒学的思辨化【解析】“以己意解经”以及“何为性”和“如何修性”的问题,已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带有思辨色彩,推动了儒学的思辨化,故选D项;这些学者的研究内容依然是儒学,并未背离先秦孔孟之道,只是提出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排除A项;儒佛道三教并行是佛教和道教的广泛传播以及统治者的提倡造成的,并非材料中的现象导致的,排除B项;材料中的现象并未涉及对世界本源的论述,且这些学者的研究重点在思想意识层面,无法体现唯物思想,排除C项。【答案】D12.南朝梁武帝崇奉道教,重用炼丹师陶弘景等人;同时,他又推崇佛教,在全国各地广建佛教寺庙;他还撰写了《周易讲疏》《春秋答问》等儒学著作二百余卷。这说明梁武帝时期()A.佛道儒三教并列为统治思想
B.社会主流思想受到挑战C.开始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D.统治政策随国情变化而调整【解析】材料“崇奉道教”“推崇佛教”说明,儒家思想的主流思想地位受到挑战,故选B项;材料梁武帝推崇佛道,但没有反映出将其列为统治思想,排除A项;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C项;材料体现出统治者喜好对统治政策的影响,与国情变化无关,排除D项。【答案】B二、材料阅读13.(14分)钱乘旦说:“无论什么国家,制度都要越完善越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注:如“参知政事”、“参议得失”、“参知机务”、“专典机密”等)。——(宋)欧阳修《新唐书·百官志》材料二玄宗时,以中书省事务繁多、文书多雍滞,选用一些文人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后正式改名为“翰林学士”,并特置学士院以安置。安史之乱后,“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被称为“内相”。宪宗元和年间,中书小吏滑涣,勾结知枢密刘光琦(宦官),“宰相议事有与光琦异者,令涣达意,常得所欲。……郑余庆与诸相议事,涣从旁指陈是非,余庆恕叱之,未几,罢相。”……《唐阙史》卷下记云:“一日,枢密使(宦官)出至中书,奉宣与宰臣商量镇州事。”——戴显群《唐后期政治中枢的演变与唐王朝的灭亡》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唐初期三省的职责和特点,分析唐初实行这一制度的意图。(6分)(2)据材料一、二,概括三省制实际运行中的调整及其对三省制产生的影响。(5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省制演变与唐朝兴衰之间关系,并谈谈你对此的认识。(3分)【解析】(1)第一小问职责,根据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得出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第二小问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三省之间相互合作,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分散相权,加强皇权。第三小问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巩固封建统治。(2)第一小问调整,据材料一“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得出官员任职多任用低级官员或他职兼宰相权职;三省长官不轻易授人;选用文人学士参与军政;宦官执掌枢密,参与决策。第二小问影响,从官员任职多任用低级官员,宦官执掌疏密,参与决策得出三省地位下降,逐渐名存实亡。(3)第一小问关系,结合两则材料得出三省制的前期对唐朝的繁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唐朝后期三省的作用下降,对唐朝中后期社会走向衰落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第二小问认识,制度的完善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社会发展离不开好的制度。【答案】(1)职责: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3分)特点:相互合作;相互牵制。(2分)意图: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效率;巩固唐王朝统治。(1分)调整:官员任职多任用低级官员或他职兼宰相权职;三省长官不轻易授人;选用文人学士参与军政;宦官执掌枢密,参与决策。(任答三点,3分)影响:三省地位不断下降;逐渐名存实亡。(2分)(3)关系:前期三省制分工合作,对唐朝盛世有积极推动作用;后期不断被削弱和架空,对唐朝中后期的社会动乱有一定的消极影响。(2分)认识:社会发展离不开制度的稳定执行(围绕制度执行、保障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14.(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据朱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流变》等整理材料反映了对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发展演变历程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的修改建议,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解析】观察材料所给信息,结合古代中国选官制度从世官制—军功授爵—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可以补充九品中正制,运用九品中正制的相关史实说明理由;也可从举孝廉的察举制度下地方有一定的选官权,对材料“朝廷掌握官员任命权”进行修改,运用察举制的相关史实说明理由,注意观点明确,论证充分。【答案】等级分值答题情况(具体描述)一8—7分修改建议观点正确,理由论证充分(至少三个方面理由),表述清晰。二6—4分修改建议观点较正确,理由论证较充分(至少两个方面理由),表述较清晰。三3—0分观点错误或无观点,理由论证不充分(一个方面理由或无理由),表述不清晰。单元尾【通史导图】【专题考向】一、古代中央政治体制的演变——从“公天下”到不断完善的“家国一体”时期发展历程先秦(萌芽)王位世袭制使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家国一体”,国王既是天下大宗,也是最高领袖秦朝(创立)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西汉(发展)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建立“中朝”,削弱相权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工明确,互相牵制,从而分散相权;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执行国家事务宋朝(加强)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总理财政明朝(强化)明太祖废除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清朝(强化)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康熙时,设置南书房;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典例验证】(2023·广西桂林一模·25)唐朝定制是中书省掌草拟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封驳,尚书省掌承旨执行。后唐太宗发现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事,于是在门下省下面设政事堂,形成统一的中央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商议并处理军国事务,由是鲜有败事。这说明当时政事堂的设立A.扩大了封建君主的权力
B.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缓和了各部门之间的矛盾【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政事堂设立之前,“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事”,在政事堂设立之后,“形成统一的中央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商议并处理军国事务”“由是鲜有败事”,说明政事堂的设立,使得中央政府各部门的行政效率得到了提高,故选B项;题干之意主要涉及解决中央各机构部门之间的行政效率低下问题,而非扩大君主的权力,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中国,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存在,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之后,这对矛盾才得以解决,排除C项;通过题干内容可知,唐太宗设立政事堂的出发点在于解决“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事”,即要提高行政效率问题,而不是缓和各部门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答案】B二、选官制度——从贵族政治到影响深远的科举取士【典例验证】(2023•广东惠州模拟)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藩镇割据、军费开支、财政税收、土地兼并、边疆关系、吏治铨选等重大问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B.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C.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D.科举考试程序的改革【解析】据材料“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可知,唐中后期制举科目更加关注时事,这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国家政治形势对科举考试的影响,故选B项;经世致用思潮形成是在清朝,排除A项;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反映的是科举制选拔对象的变化,而非考试内容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科举中制举科目考试内容的变化,与考试程序的改革无关,排除D项。【答案】B【热考题型背景原因类非选择题】●考题示例(2019·全国卷Ⅰ·T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年达到4002万吨,1986年达到5205万吨,至2002年达到18224.89万吨,钢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①比2001年增长39.30%,2002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②比2001年增长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③,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10分)答案:[解题规范]第一步:审题:明确答案来源及“背景”的特定时空第(2)题:①答案来源: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②特定时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第二步:提炼材料中的“原因”;同时思考“原因”模板材料中的“原因”①投资增加②钢铁业科技水平高③钢材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