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总结提升新人教版_第1页
七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总结提升新人教版_第2页
七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总结提升新人教版_第3页
七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总结提升新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单元总结提升单元知识框架•散珠成串重逻辑整合拓展创新•重点难点细分析1.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②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2.法律的含义与法治的含义、意义(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2)①含义: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②意义: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3.法律的特征及作用(1)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作用: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4.我们需要特殊保护①原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②意义: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③我国宪法和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我国还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④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5.学会依法办事(1)原因: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2)做法: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6.树立法律信仰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②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7.有人说,法律只对被统治阶级成员具有约束力。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①由于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而且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因而它必然在国家权力管辖的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②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这就是说,法律不仅约束被统治阶级,也约束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对统治阶级内部的违法犯罪分子也要给予法律制裁。特别是我国的法律是社会主义法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无论其职位多高、功劳多大,都必须自觉遵守法律。因此,认为“法律只对被统治阶级成员具有约束力”的观点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8.有人说,法律是社会生活中人人必须遵守的唯一准则。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社会生活准则有不同种类。法律是社会生活中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但不是唯一的行为准则。除法律外,还有道德、纪律、规章、守则等行为准则,这些都是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社会生活准则,而法律只是唯一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准则。9.某校请来民警给全校师生作法治报告,小王认为,自己没有违法犯罪,也不会违法犯罪,没有必要参加这项活动。小王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学校举办这项活动,有利于青少年增强法治观念,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参加这项活动有利于青少年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做到依法自律;青少年要自觉接受法治教育,懂得违法和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尽管自己没有违法犯罪,但接受法治教育能使自己受到警示,从而树立法治意识,做遵纪守法的公民。10.《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即使犯了法,也应受到它的保护,所以未成年人可以不受法律的约束。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①虽然未成年人受法律的特殊保护,但是未成年人同样也受法律的约束。②为了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根据这两部法律,我们应对未成年人进行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但保护的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于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法律不仅不会保护,相反还会追究其法律责任。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要受法律的约束,任何人违反法律都要追究,未成年人也不例外。11.法治时代,人们应该尊崇法律,而不应该尊崇道德。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所以,法治时代也必须尊崇道德。中考零距体验•中考真题零距离1.2017·青岛“醉驾入刑”施行6年间,青岛交警部门共查获“酒司机”54675人,其中4919人因醉酒驾驶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严格刚性执法使酒后驾驶得到有效遏制。这则材料告诉我们()A.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B.法律由国家制定C.法律靠社会舆论保证实施D.减少酒驾主要靠自觉2.2017·青岛浙江农民陈某因捉了114只癞蛤蟆被抓,被告知涉嫌非法狩猎罪。陈某一脸茫然,声称“不知道捉癞蛤蟆犯法”。这一案例告诉我们()A.不知法就可以不受法律的制裁B.要认真学法,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C.法律禁止的行为坚决不做,否则就是犯罪D.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得伤害任何动物3.2017·江西欺负弱小、敲诈勒索、言语和肢体伤害……屡屡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校园欺凌,被欺凌者应该()A.忍气吞声,息事宁人B.机智应对,依法维权C.以牙还牙,以暴制暴D.加强监管,严格执法4.2017·盐城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A.家庭保护B.社会保护C.学校保护D.司法保护详解详析1.A[解析]题干中交警查获酒驾行为,法律对酒驾行为进行制裁,体现了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一特征。故选A。2.B[解析]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说法错误,排除;违法行为有一般违法与严重违法,不是所有的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排除C;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题中陈某是因为不懂法才导致违法,所以启示我们要认真学法,知法,守法。故选B。3.B[解析]本题考查自我保护。我们要沉着冷静,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要及时报告老师、家长或报警;要树立维权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