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科目:数学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课时:1提供者:解正义单位:铜陵市郊区八一学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内容是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P27~31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在第一学段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后进一步进行学习的。是由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学习的转折点,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是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和区别。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教材强调要学生自己多动手。除了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外,还要求学生动手用硬纸板做一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为后面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做了准备。二、教学目标1、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2、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4、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观点。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对于学习本册教材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对学过的图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都比较熟悉,在此基础上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般都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但由于缺乏空间概念,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尤其是一些学困生对长方体的面积认识会感到吃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理念:从生活情境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理念:从生活情境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能力;运用探究自主学习的手段,增加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学生以各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比较。

难点:1、对于有正方形的长方体面的认识、以及棱长的认识。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1、让学生先说说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2、教师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墨水瓶盒等形状的实物。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图形?结合P27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图形。3、引入,揭示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学生通过回忆,结合生活实际,很容易回答出这些问题。学生发言积极,参与性高。

由浅显易懂的旧知和生活实际进行导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为下一步学习新知提高兴趣。

二、探究新知:1、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师: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六个面面”?再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棱”?摸一模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顶点”?结合书P28图师板书:面、棱、顶点(2)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讨论提纲:A、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B、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C、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师板书:长方体:面: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实物展示),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棱:12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顶点:8个。(3)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3个面)小结: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4)出示长方体框架观察,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师:框架上的12条棱可以分几组?怎样分?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结合书P29明确认识: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2、认识正方体特征。(1)结合长方体的讨论题纲自学正方体的特征。师板书:正方体: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顶:8个。3、学生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异同点。师提问: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师板书集合图(略)1、认识长方体的特征。(1)学生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

动手摸一摸,想一想。小组讨论,然后完成p28的表格。(2)参考讨论提纲集体交流归纳:6个面,相对面的面积相等;12条棱,每相对四条棱长相等;8个顶点。(3)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最后说出最多能同时看到3个面;(4)通过定义学习知道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2、认识正方体特征。学生结合上面提纲,自主学习正方体的认识。小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归纳出: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面;12条棱长度都相等;8个顶点。3、学生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异同点。学生分级交流讨论,结合手中的长、正方体比较,归纳:相同点:六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不同点:(1)面的形状不同(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2)长方体对面相等,也有可能四个面相等,正方体六个面面积相等;(3)长方体相对四条棱的长度相同,正方体12条棱长度相同。通过实物直观感受新知;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通过思考总结、推理,培养学生动脑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探究能力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三、巩固反馈:1、小组合作: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说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课堂交流,根据图中数据口答:长方体的长是()厘米,宽()厘米,高()厘米,12条棱长的和是()厘米。2、如图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分别是9厘米,3厘米和2.5厘米,它上面的面长是()厘米,宽()厘米,左边的面长()厘米,宽()厘米,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和是()厘米。3、判断。(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学生按都教师要求回答问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学习新知。

四、课堂小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总结,其他补充。

五、课后作业:1、找一个长方体,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家长签字)2、完成p29的“做一做”3、制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课后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七、教学评价设计参与学习状态具体学习情况优良学习兴趣与精神状态1.课前进行预习,准备充分。√2.精神饱满、坐立端正、表情自然、脸带微笑。√3.发言响亮、清晰。√4.富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参与程度1.主动参与,投身在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之中。√2.通过观察,能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有条理的表达思考过程。√3.善于倾听,积极思考,价他人发言后及时补充自己的想法。√4.善于思考,能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5.积极参加小组学习活动,分工明确,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参与效果1.普遍具备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2.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3.普遍具有问题意识,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不同的见解。√4.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发展,从整体上达到教学目标。√

八、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面:6个长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面:6个正方形,面积完全相同。棱:12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棱:12条棱长度相等。顶点:8个。顶点:8个。集合图(略)九.教学反思《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由两个课时合并到一个课时上的。它是在学生第一学段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进一步学习他们的特征。本节课是学生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一次过渡,也是学生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的基础。是学生对图形认识的一个转折点。虽然说长方体、正方体在学生的身边随处可见,但是要发现它的特征,还是不怎么容易的。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时注重做到以下几点:优点:1、结合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已经了解了哪些知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组织教学。2、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在解决“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我让学生把一个长方体放在课桌上,然后坐着观察,站着观察,再换个角读观察,学生在观察后得到结论:最多能同时看到3个面。在探究长方体特征时,我先和学生认识面、棱、顶点,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运用长方体事物,在小组内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发现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学生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很快发现了长方体的很多特征,我想这样发现的特征学生肯定印象深刻。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