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概念与内涵(水生态修复课件)_第1页
海绵城市概念与内涵(水生态修复课件)_第2页
海绵城市概念与内涵(水生态修复课件)_第3页
海绵城市概念与内涵(水生态修复课件)_第4页
海绵城市概念与内涵(水生态修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绵城市概念与内涵水生态修复技术

海绵城市背景与原因

主要内容1.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2.我们的城市为什么成了这个样子?水少2014年,全国657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属于联合国人居环境署评价标准的“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水质性缺水贵州都匀矿渣水污梁,三门峡水库泄出“一库污水”,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松花江重大水污染,广东北江镉污染,兰州市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层出不穷……工程性缺水2010年西南地区大旱,暴露出云南、贵州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薄弱的局面。出镜22.1气象和地理条件2.我们的城市为什么成了这个样子?2.1气象和地理条件2.2快速城镇化过程伴随着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水质严重污染

北方河流断流,湿地和湖泊的大面积消失,地下水严重超采。2.2快速城镇化过程伴随着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水质严重污染2009年,塔里木河1100公里河道断流,全长2321公里。湖泊面积锐减15%中国已减少了约1000个内陆湖泊全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大于10平方公里湖泊中,干涸面积4326平方公里,萎缩减少面积9570平方公里,减少蓄水量516亿立方米。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上了解的数据陆域湿地面积减少了28%全国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达到19万平方公里,北方许多地方地下降落漏斗区已面临地下水资源枯竭的严重危机。2023/11/17城镇化之前城镇化之后城镇化之前城镇化之后城镇化改变水文特征,水灾害加剧绿色现代人少车少文化智慧……我们的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海绵

人水和谐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知行合一生生不息小结:

1.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

2.我们的城市为什么成了这个样子

海绵城市概念与内涵

对比和构建途径主要内容1.海绵城市与传统城市建设对比分析2.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末端雨水快排模式海绵城市处理模式1.1.转变排水防涝思路传统模式:“快排”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自然地面与不透水地面产生的雨水径流量对比1.2转变规划和建设理念1.3

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基本不变径流总量不变:渗透、存储等峰值流量不变:渗透、调节等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措施峰现时间不变:滞留、调蓄等时间径流量传统开发开发前(自然状态)低影响开发降低排水强度相应设计雨水管径示意24采用LID模式

恢复本地海绵体

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提高水安全、复兴水文化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文化海绵城市建设2.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LID雨水系统构建途径示意图城市规划给水排水道路交通园林艺术水利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土木工程管理●自然积存:削峰调蓄、控制径流●自然渗透:恢复生态、自然循环●自然净化:减少污染、改善水质道法自然效法共生敬畏尊重小结:1.海绵城市与传统城市建设对比分析2.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海绵城市概念与内涵

海绵城市的发展

主要内容1.海绵城市理念的发展2.在中国的实施。《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交流》一书中,俞孔坚和李迪华提出把维护和恢复河道及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作为建立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十大关键战略,指出“河流两侧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之丰俭,缓解旱涝灾害。”俞孔坚,李迪华2003城市废弃地修复:天津桥园2008生命系统的景观:上海世博后滩公园2010土人景观规划重生的母亲河:迁安三里河生态绿道营造水适应城市:群力雨洪公园2011概念雏形实践探索《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中提出“生态排水+管网排水”的“生态海绵城市”规划概念,主要针对规划区的雨水利用问题。董淑秋、韩志刚20121.海绵城市理念的发展快速城市化地区“绿色海绵”雨洪调蓄与水处理系统规划研究—以辽宁康平卧龙湖生态保护区为例。王永才,崔莹2013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提出海绵城市4项基本内涵,三条建设途径和五项展望。2015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指出海绵城市作为一种生态途径,核心在于建立跨尺度的水生态基础设施,以综合解决中国城乡突出的水问题。仇保兴我国排水防涝及海绵城市建设中若干问题分析海绵城市概念与思想概念发展概念形成中国特色海绵城市试点示范绩效评价概念模型的建立与就用—兼论我国海绵城市创新体系平台建设。徐振强俞孔坚李迪华杨阳,林广思车伍,张鹍海绵城市建成发达国家的雨洪管理体系最佳管理措施(BMP)低影响开发(LID)美国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英国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SUD)澳大利亚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LIUDD)新西兰共识:

城市开发带来水文变化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4年考察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201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5次会议2.在中国的实施。

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度有序利用自然……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二〇一五年十月二十九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习总书记在2013年11月9日《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014.10)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2015.1)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2015.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2013.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建设的指导意见(2015.10)小结:1.海绵城市理念的发展2.在中国的实施。海绵城市概念与内涵海绵城市的概念主要内容1.海绵城市的概念

1.海绵城市概念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2015.10.11)1.海绵城市的概念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年10月)1.海绵城市的概念2015年8月10日发出水利部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利工作的指导意见1.海绵城市的概念小结:海绵体,海绵宝宝。●河流、湖泊、湿地、池塘、沟渠、林地、草地……●

低影开发响雨水系统●

城市雨水管渠系统●

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保护已有的开发末有的用好已建的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相互依存海绵城市概念与内涵

海绵城市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1.海绵城市的本质2.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3.海绵城市系统的组成4.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途径传统城市利用土地为主改变原有生态粗放式建设改造自然地表径流量大增海绵城市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保护原有生态低影响开发地表径流量不变1.本质:城镇化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保护原有水生态系统最大限度保护原有河湖水系、生态体系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恢复被破坏水生态对传统粗放建设破坏的生态给予恢复保持一定比例的城市生态空间推广河长制、治理水污染2.目标: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低影响开发(LowImpactDevelopment:LID)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留足生态用地,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积存净化●通过减少径流量,减轻暴雨对城市运行的影响。●雨水资源化利用,中水回用,水循环利用。2.目标: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出镜23.海绵城市系统的组成建设统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3.海绵城市系统的组成(1)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可以通过对雨水的渗透、储存、调节、转输与截污净化等功能,有效控制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2)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即传统排水系统,应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共同组织径流雨水的收集、转输与排放。3.海绵城市系统的组成3.海绵城市系统的组成(3)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4.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途径(1)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

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4.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途径(2)生态恢复和修复

对传统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受到破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