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新插图)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新人教版(新插图)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新人教版(新插图)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新人教版(新插图)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新人教版(新插图)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1单元准备课(教案)教材分析1.教材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校园”图。从“美丽的校园”图中可以看到学校常见的各种事物,为小学生展现了校园生活,同时给学生数数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学生在数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物中,初步感受到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物可以用同一个数表示,感知10以内的各数。2.教材第4~5页各集合圈中的人或物都是从“美丽的校园”图中抽取出来的,每个集合圈的旁边都标上了相应的数,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初步了解学生认数和读数的情况,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学习习惯等,但这里不是正式教学生认和读这些数。3.“比多少”创设了学生喜欢的童话情境,用“小熊帮助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利用小兔与砖、小熊与木头个数的比较,建立“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初步感受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本单元重点:1.通过数数,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水平,教会学生数数的方法。2.帮助学生了解校园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学习的思想品质。3.在比较物体多少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等含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本单元难点:1.了解数数,认数的情况,掌握数数的方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2.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会用语言表达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学情分析1.在学习数数前,学生已经有了按顺序数数的经验,也有一定的日常生活数数的基础。一年级学生善于机械记忆,不考虑事物的意义而死记硬背。例如:数数从1开始可以流利地往后数,但是从中抽出一部分数,就得从头数起,否则就接不上来。因为他们是整体机械记忆的,不能紧紧抓住所记的内容和意义有条理地记忆,也就是理解记忆的能力还很差,这一阶段要培养学生理解性记忆。2.学习“比多少”时,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来理解掌握“比多少”的方法。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地让同桌合作学习和交流,初步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教学策略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因此,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2.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教材的主题图或情境图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材只抽取出其中一种或两种进行了展示。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图中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去数、去比较,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3.采取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观察、数数、比较等数学学习活动,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数,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好习惯。4.全面了解学生的数数能力及比多少的基本经验。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还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发言,以便做到全面了解。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理解“比多少”的道理,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第1课时数一数(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2~5页。教学目标1.在计数事物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3.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情境图。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一)铺垫孕伏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日子里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学习很多数学知识。同学们,你们认为数学课会学些什么呢?预设1:数学要学习1、2、3、4、5、6、7……这些数。预设2:数学要学习加减法。预设3:数学还要认识图形呢!师:同学们心中的数学丰富多彩,数学课到底学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数学世界看一看吧!设计意图以谈话的形式开始,使学生消除陌生、胆怯的心理,对学校、老师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引入新课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题情境图。师:你们看,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吧!预设1:看到了教学楼,树,美丽的花。预设2:我看到了2名同学正向老师问好,有的同学在读书,有的同学在运动。预设3:操场上有足球。预设4:操场上有1个足球。师:有两名同学都说到了足球,他们说的有什么不同呢?其中一名同学不仅说出了是什么,还说出了数量,这样就更加准确了。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校园里这些人和物的数量各是多少。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数数量是1~10的人和物师:在观察图中的人和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可以从上到下观察,也可以从左到右观察,这样可以避免重复或遗漏。同学们,数一数,校园里这些人和物的数量各是多少。我看到了1个足球,同学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数量也是1。预设:有1位老师,1栋教学楼。师:说得很对,这些人和物的数量都能用1表示。看看图中操场上有几个单杠?预设:有2个单杠。师:说得很好,哪些事物能用3表示呢?预设:长凳有3个,教学楼左边有3棵树,有3名同学在跳绳。师:说得非常好,垃圾分类可以保护环境,学校有几个垃圾桶呢?数垃圾桶时,我们可以用笔尖或手指一个一个点着数,这样的数数方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点数法”。(教师板书)预设:我一个一个点着数,1,2,3,4,数到了4,有4个垃圾桶。师:教学楼前的花坛里一共有几棵花呢?让我们伸出小手一起来数一数吧!1,2,3,4,5,一共有5棵花,快找一找,还有什么事物的数量也是5。预设:这里有5个字,“欢迎新同学”。师:花坛前面这些花一共有多少盆呢?我们一起用笔尖点着数一数,点着数的时候,点一个数一个,不要数乱了。1,2,3,4,5,6,数到了6,这些花一共有6盆。还有没有别的数法?预设:我可以2个2个地数,2,4,6,这些花一共有6盆。师:说得真棒,咱们又学了一种数数的方法呀!数数的时候,不仅能1个1个地数,还能2个2个地数,以后数多了,我们还有更多的方法数。现在咱们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鸽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预设:一共有7只鸽子,我是1只1只地数的。师:数得非常对,校园里的树有多少棵呢?说说你是怎样数的。预设:我们已经数过3棵树了,我是接着往后数的,4,5,6,7,8,一共有8棵树。师:知道了一部分的数量,接着数也是数数的一种好方法。现在我们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名女同学,你有什么好办法数出女同学的数量呢?预设:我是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往下的顺序数的,找到1名女同学就画一个点做标记,1,2,3,4,5,6,7,8,9,一共有9名女同学。师:你的方法很好,在数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做标记,这样可以让我们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在做标记的时候,除了画点,还可以画“√”“△”等你喜欢的标记。下面我们用做标记的方法数一数图中一共有多少名男同学吧!(教师板书)预设:我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往下的顺序数,1,2,3,4,5,6,7,8,9,10,一共有10名男同学。我数完后还检查了一遍。师:你做得非常好,仔细检查一遍是不错的习惯哟!核心点总结数数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数,数到最后一个事物所对应的那个数,就是这种事物的数量,通常数数的方法有点数法和做标记法。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数数,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在探究和交流过程中,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数数。探究点2用1~10表示事物的数量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图。师:每种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一个数表示,如“1”这个数可以表示足球的数量。预设:老师,数2是不是表示2个单杠,数3表示3个长凳呢?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大家和我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数。1像铅笔,会写字,一、一、一。2像鸭子,水中游,二、二、二。3像耳朵,听声音,三、三、三。4像小旗,迎风飘,四、四、四。5像秤钩,称东西,五、五、五。6像豆芽,快长大,六、六、六。7像镰刀,割青草,七、七、七。8像葫芦,藤上挂,八、八、八。9像蝌蚪,水中游,九、九、九。10像油条加鸡蛋,十、十、十。(用开火车的方法,找学生认读1~10。)核心点总结每一种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对应的数表示。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结合图认识1~10这些数,使同学们形象地认识事物的数量都有与它对应的数。三、当堂练习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设计意图会数数,并能用相应的数表示事物的数量。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1.学会了数数,用点数法,做标记法数数。2.最后数到几,事物的数量就是几。3.每种事物的数量都能用相应的数表示。五、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练习一第1~2题。六、板书设计板书数一数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按照一定的顺序数数用点数法,做标记法数一数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按照一定的顺序数数用点数法,做标记法数到几,事物的数量就是几事物的数量——用相应的数表示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用学生上学的场景让学生数数,开始的时候学生数数没有次序杂乱无章,经过引导,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数数。学生明确了数数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数不易重复或遗漏。在数数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手指或笔尖指一个数一个,认识并掌握“点数”的数数方法,通过讨论学生知道了数事物的数量时,数到几,事物的数量就是几,接着让学生用“标记”法数数,使学生开拓了思维,掌握了多种数数的方法。在数数过程中学生提出可以2个2个地数,也可以接着数,我都给出了表扬和鼓励,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学会了合作交流,提高了表达能力。不足之处这节课由于对学生数数方法的练习,导致课堂纪律有点乱,且由于时间的问题没有让学生说说身边事物的数量。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2课时比多少(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6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2.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学重点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教学难点会用一一对应法比多少。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情境图。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一)铺垫孕伏小朋友你们都爱看动画片吧!动画片里的故事很吸引人。看我们这幅图也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呢,同学们你们能看图讲故事吗?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例题情境图。(学生讲故事。)师:你讲得可真好!小熊乐于助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设计意图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引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二)引入新课师:仔细观察这张图片,你还能了解到什么呢?预设1:看到了4只小兔在搬砖,3只小熊在搬木头。预设2:有1张桌子和4个凳子。预设3:桌子上有4根胡萝卜和3个苹果。预设4:有5朵美丽的鲜花,小河里有2条小鱼。师:同学们真棒,用了我们上节课学到的知识数数。比一比,小兔和砖的数量谁多谁少?预设:小兔和砖一样多。师:小兔和砖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比多少!(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探究点比多少师:同学们,在这幅图中,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吗?预设1:我发现小兔和砖一样多。预设2:我发现小熊少,木头多。师:你们发现了这么多,你们是怎样知道的?预设:我数了数,小兔有4只,砖有4块,所以小兔和砖一样多。师:同学们,还有不同的方法吗?预设:我发现每只小兔都搬了1块砖,所以小兔和砖一样多。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看看是不是说的这样吧!每只小兔都搬1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其他地方也没有多余的砖。像这样1只小兔搬1块砖,正好都对上,没有多余的,我们用数学语言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同学们和我一起读: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学生齐读。)师:你是怎样发现小熊少,木头多的?预设:我发现每只小熊扛1根木头,地上还剩1根木头,所以我觉得小熊少,木头多。师:你说得很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我们可以看到,小熊没有剩余,木头有剩余。就是小熊少,木头多。我们用数学语言说,小熊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或者木头的根数比小熊的只数多。来!同学们跟我一起读:小熊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木头的根数比小熊的只数多。(学生齐读。)师:看,桌子上还准备了吃的呢。如果1只小兔吃1根胡萝卜,1只小熊吃1个苹果,小兔准备的胡萝卜和苹果够吗?说一说理由。预设1:我数了数,小兔有4只,胡萝卜有4根,小兔的只数和胡萝卜的根数同样多,所以够吃。预设2:胡萝卜够小兔吃,我用连一连的方法。1只小兔和1根胡萝卜连起来,连完以后,我发现所有小兔都拿到胡萝卜了,所以够吃。师:同学们不仅用了数数的方法比较,还清楚地说出了结果,真棒!还有的同学用连线的方法帮每只小兔拿到了胡萝卜,这种方法也是很好的,同学们都很棒!我们发现,兔子的只数和胡萝卜的根数相同,就够吃。如果每只小熊分1个苹果够不够呢?预设1:我用数一数的方法发现,小熊有3只,苹果有3个,它们同样多,所以1只小熊吃1个苹果够。预设2:我用连一连的方法,1只小熊和1个苹果连起来,发现苹果和小熊都没有剩余,所以苹果和小熊同样多,1只小熊吃1个苹果够。师:仔细看图,图中还可以比较什么呢?快来说一说吧!预设:可以比较凳子和小熊的多少,我用连线的方法比较,1个凳子和1只小熊连,凳子有剩余,凳子多,小熊没有剩余,小熊少。用数学语言说,小熊比凳子少,凳子比小熊多。师:你说得真好,你一定是掌握了咱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啦!核心点总结比较两种事物的多少,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两种事物一一对应没有剩余时,这两种事物的数量同样多。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有一种事物有剩余,有剩余的事物数量多,没有剩余的事物数量少。设计意图在看图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找出信息,并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培养学生推理能力,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三、当堂练习1.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2.课件出示教材“做一做”的题目。设计意图练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并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找出更多的比较方法。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1.比较两种事物的多少,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如果没有剩余,就同样多;如果有剩余,有剩余的就多,另一个就少。2.能用数学语言描述事物的“多”“少”“同样多”。五、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练习一第3~4题。六、板书设计板书比多少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精彩的图画最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在这节课用了教材的主题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以小动物的身份自然地加入到情境中,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探索空间,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学习动力。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法,解决了比多少的问题,这样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在上课的过程中用引导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比较,让学生充分体会一一对应的方法对于比较多少的实用性。同学们积极发言,课堂氛围很好。不足之处通过这节课,全班都能说出任意两种事物的数量关系,但在形容“谁比谁多”和“谁比谁少”时,还需要多加练习。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1课时上、下、前、后(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例题。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建立“上、下”“前、后”的方向感,会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3.初步培养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正确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方法情景教学,观察尝试判断,交流互动,沟通补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情境图。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一)铺垫孕伏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想请你们跟我一起做个游戏。来,伸出你们的小手,准备开始!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再来一遍,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设计意图用游戏引出本课时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在做游戏的时候,手是不是在移动,没有在同一个位置呀?预设:对。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上、下”“前、后”这些位置吧!(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上、下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情境图。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上有什么?预设1:我看到大桥分了好几层,有轿车,卡车和客车。预设2:我看到了火车和轮船。师:说得很好,你能用“上、下”说一说这些交通工具的位置吗?预设:卡车在火车的上面。师:我们看图,可以知道卡车确实在火车的上面。预设:火车在卡车的下面。师:我们看图可知,火车在卡车的下面。同学们都说了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虽然说法不同,但都能准确表达火车和卡车的位置。你能用这种方法说出火车和轮船的位置吗?预设:火车在轮船的上面。师:我们看图可知,火车确实在轮船的上面,也可以说轮船在火车的下面。预设:老师,有的同学说火车在轮船的上面,有的同学说火车在卡车的下面,为什么一会儿说火车在上面,一会儿说火车在下面呢?师:火车在卡车和轮船之间,位置在高处的是上,在低处的是下,描述的时候我们说谁在谁上面,谁在谁下面。如果火车和轮船比,火车就在轮船的上面,如果火车和卡车比,火车就在卡车的下面。所以说,和谁比是很重要的。预设:火车和汽车都在轮船的高处,所以轮船的上面不仅有汽车,还有火车。师:卡车的下面有什么呢?预设:火车和轮船在低处,所以卡车的下面有火车和轮船。师:当我们说一个物体上面或下面有什么的时候,就是把看到这个物体高处或低处的物体全部说出来;当我们说一个物体上面或下面是什么的时候,就是把离这个物体高处或低处最近的说出来。师:我们总结一下,指向地球的方向是“下”,相反的方向就是“上”。同学们,你还能用“上、下”来表达这些交通工具的位置吗?预设:不能用“上、下”表达这些交通工具的位置了,可以用“前、后”表达。师:你说得很对,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内容,用“前、后”表达位置关系。核心点总结上是指位置在高处,与下相对;下是指位置在低处,与上相对。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上、下位置关系可能会发生变化。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用汽车、轮船和火车这样的情境图,同学们可以形象地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探究点2前、后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情境图。师:你能用“前、后”说一说这些交通工具的位置吗?预设:在这幅图中车头的方向是前,车尾的方向是后,卡车在轿车的后面,轿车在卡车的前面。师:我们检查一下,卡车在轿车的车尾方向,所以说卡车在轿车的后面,轿车在卡车的车头方向,也就是说轿车在卡车的前面。同学们,还能再说一说吗?预设1:卡车在客车的前面,客车在卡车的后面。预设2:我还知道,卡车在客车和轿车之间,可以说卡车在客车的前面,也可以说卡车在轿车的后面。预设3:客车的前面有卡车和轿车。师:看来大家都认识了“前、后”这两个位置。核心点总结先找出参照物,参照物面对的方向是前,参照物背对的方向是后。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根据图片形象直观地认识前、后这两个位置。三、当堂练习1.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2.课件出示教材“做一做”的题目。设计意图准确地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1.上、下是一对相对的位置关系。描述时先找出参照物,然后说出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2.前和后也是一对相对的位置关系。描述时先找出参照物,然后说出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五、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练习二第1、3题。板书上、下、前、后板书上、下、前、后上下相对找出参照物,比参照物高的方向是上,比参照物低的方向是下。前后相对找出参照物,参照物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这是第一堂认识位置的数学课,上课时用情境图将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提出问题,然后一块儿解答,让学生做课堂的小主人,使学生兴趣浓厚。通过教学活动,学生们基本掌握了上、下、前、后的相对位置关系。不足之处学生活跃,纪律有点乱;语言不够简练规范;对学生评价不到位,评价语言单一。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2课时左、右(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题。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认识“左、右”,感知“左、右”的相对位置关系,能用“左、右”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2.经历观察、操作和活动的过程,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3.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位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认识“左、右”的必要性。教学重点建立“左、右”的标准,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一)铺垫孕伏师:今天我们上课前,先做一个小游戏。你能说出和下面这些字意思相反的字吗?看谁说得又快又对!多长大上前左预设1:少和多是意思相反的,短和长是意思相反的,小和大是意思相反的。预设2:下和上是意思相反的,后和前是意思相反的,右和左是意思相反的。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左和右也是一对表示位置的词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左、右”。设计意图利用说出相反的字,使同学们认识“左”和“右”是相对的。(二)引入新课课件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师:小朋友,你知道这个谜语的谜底吗?预设:手。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手分为左手和右手。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左、右”这两个位置。(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探究点左、右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题。师:上课回答问题,我们都要举起哪只手呢?请你举一举手吧!(同学们举起手。)师:对啦,我们上课发言和回答问题时,举起的手是右手。请用你的右手拿起你的铅笔吧!师:大家都知道右手是哪只手了,那么我们的另一只手就是左手。大家再想一想,我们的右手和左手能干什么呢?预设1:我在写字的时候,右手写字,左手压在本子上。预设2:我在吃饭的时候,左手端着碗,右手拿着筷子。师:同学们说得真棒,左、右手真是一对好朋友呀!生活中,在左手边的一侧是左边,在右手边的一侧是右边。核心点总结与左手相对应的一边是左边,与右手相对应的一边是右边。设计意图把“左、右”的认识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今后的记忆。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三、当堂练习1.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2.课件出示教材“做一做”的题目。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分清楚左和右。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学习了相对的位置关系“左、右”。一般以人的左、右手为标准,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是右边。五、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练习二第4~5题。板书左、右板书左、右左边与左手对应的一边右边与右手对应的一边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数学来源于生活,教材更体现这一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带着学生一起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学习,让数学生活化,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正确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主动学习,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是很丰富的,他们辨别左右的方法也很多,所以我们要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原有的经验为基础,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的过程。不足之处由于课堂注重讲解,没有给学生的练习留足时间,以后教学过程中我会注意这一点。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3单元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在教学5以内数的认识时,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同时学习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组成。在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时,认识“>”“<”和“=”这些符号,并能使用这些符号比较数的大小,初步建立符号观念。在教学加法的计算时,一方面尊重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口算;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较高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最后学习0的认识和加减法,使学生明确0的意义,并能计算有关0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重点:5以内各数的书写,5以内的加减法的含义。本单元难点:5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学情分析5以内的数在整数集合中是最为简单的几个。由于数小,抽象程度较低,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对5以内的各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根据5以内数的特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教材把5以内数的认识集中起来学习,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缩短了教学时间。同时在认数的过程中,将加减法计算穿插进来,使学生熟练掌握5以内的加减法。从生活情境中提取信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更易理解。教学策略1.把写数字作为教学重点,并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初入学的小学生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教学生写好数字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在教学写数字时,教师可以进行如下的尝试: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书写范例,弄懂起点、笔顺、终点的标志;按照范例书写,一写一对照,养成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2.在数概念的建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在数概念的建立过程中,会用数字、符号或图形进行表示和交流,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意识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5以内各数表示一些物体的个数和顺序,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3.加强对加减法含义的教学。在加减法含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尽可能地采用实物情境图、直观图(点子图等)以及学生自己喜欢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要注意在观察和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看图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用自己的方式表示算式的意思”等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4.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教学中,可借助一些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阐述自己的思考,并组织学生充分交流。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提高的不仅仅是对于一道题的计算能力而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地倾听、交流、反思,可以逐步形成一种学习习惯或品质——尊重他人的思考、关注他人的感受。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1课时1~5的认识(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14~16页。教学目标1.在观察“农家小院”图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读这5个数。2.借助计数器、点子图、小棒等学习工具,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能够按照要求规范书写1~5各数。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1~5的写法。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1~5的基数含义。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情境图、1~5的数字卡片、圆片或小棒。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一)铺垫孕伏今天,天气晴朗,华华要去奶奶家玩儿,走,我们一起和华华去她奶奶家看看吧!我们到华华奶奶家后一定要仔细观察奶奶家的环境呀!设计意图以故事开头,同时提出观察环境的要求,使学生有了仔细观察,发现小院事物的准备。(二)引入新课课件出示教材第14~15页例题情境图。师: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你们在奶奶的小院里都发现了什么呢?预设1:我看到了5个南瓜,2只大鹅。预设2:我看到了小狗和小鸟。师:同学们一会儿说小狗,一会儿说小鸟,一会儿又说南瓜,这样说你有什么感受呢?仔细想一想,如果你和全班同学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说,能让人听清楚,看明白呢?预设:我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看到了2只大鹅,4只小鸡……师:对,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就可以做到不重不漏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5这5个数。(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人和物与同伴说一说,既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看到的东西,也能使学生从交流中获得新的信息,培养学生清楚表达的能力。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1~5各数的含义师:1只小狗,1位老奶奶,1座房子,像这样数量是1的物体,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还可以用1根小棒表示呢!(在小狗图的下面贴数字1,摆出1根小棒。)师:我们再找出图中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数字“2”表示。预设:有2只大鹅,2个盘子,还有2个箩筐。师:观察得可真仔细呀!找到了这么多可以用数字“2”表示的物体的数量,那么可以用几根小棒表示呢?(贴上数字2,摆出2根小棒。)预设:老师,我还发现房子上有2个窗户,也可以用数字“2”表示。师:说得很好,哪些物体的数量能用数字“3”表示呢?预设:我看到了3只小鸟,3盆花,3只蝴蝶,都可以用数字“3”表示。师:那么我们就用数字“3”表示这些物体的数量,再用3根小棒摆出来![贴上数字3,摆出3根小棒(三角形)。]师:接下来,同学们找出用数字“4”和“5”表示的物体数量吧!预设1:有4只小鸡,4棵向日葵。(老师贴出数字4,摆出4根小棒。)预设2:有5个南瓜,5个玉米。(老师贴出数字5,摆出5根小棒。)师:我们用数字表示了图上物体的数量,摆出了和数对应的小棒。请你用手中的小棒将以上5个数字摆出来,可以摆成你喜欢的图形哟!想一想,根据这些数,你想到了生活中的什么呢?预设1:我们都有2只眼睛,用数字“2”可以表示,这2只眼睛也就是1双眼睛,可以用数字“1”表示。预设2:我家有5口人,可以用数字“5”表示。预设3:红绿灯有3个灯,可以用数字“3”表示。预设4:我有4本书,可以用数字“4”表示。师:大家想到了这么多,可真了不起呀!那么我们除了用小棒摆出这些数,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表示这些数呢?预设1:我可以用圆片表示这些数。预设2:我可以用自己的手指表示这些数。(学生演示1,2,3,4,5。)师:你们可真棒呀!数数时,要做到不重不漏,数到几,这种物体的数量就是几,用相应的数字表示。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数,现在一起来学习它们的顺序吧!核心点总结1~5各数可以表示不同数量的物体。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把物体的个数与认数联系起来,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同时明确物体的个数相同,可以用同一个数表示,使学生初步感知抽象出数的过程,然后从抽象的数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1~5各数的基数含义。通过学生对有关的数进行表述,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探究点21~5各数的顺序师:除了用小棒,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1~5各数吗?(计数器)师:用计数器拨出1颗珠子,用数字几表示呢?(出示课件)生齐说:拨1颗珠子,用数字“1”表示。教师又拨1颗珠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在是几颗珠子,用几表示?(出示课件)生齐说:是2颗珠子,用数字“2”表示。师:对,现在是2颗珠子。2颗珠子是在1颗珠子的基础上添1颗珠子得到的。(学生用自己手中的计数器拨出2。)师:要想得到3该怎么办?用你手中的计数器拨一拨吧!(学生拨计数器,教师巡视。)学生齐说:2颗珠子再添上1颗珠子,是3颗珠子,用数字“3”表示。(出示课件)师:4颗呢?5颗呢?预设:3颗珠子再添上1颗珠子,是4颗珠子,用数字4表示;4颗珠子再添上1颗珠子,是5颗珠子,用数字“5”表示。(出示课件展示)师:说得很好!用你自己的方法表示1~5这5个数吧!(学生表示,教师巡视。)师:给这些数排排队吧!师:想一想,我们先学了几?预设:1。师:1的后面是几?4的前面是几?3前面的1个数是几?后面1个数是几?(根据教师提示排列数的顺序。)1,2,3,4,5;还可以写成5,4,3,2,1。师:这就是1~5各数的顺序。我们一起读一读。(学生齐读。)核心点总结1~5各数的顺序:1,2,3,4,5。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用在计数器上拨珠子的方法,使学生直观地看出数的顺序。探究点31~5各数的写法师:现在我们对1~5这几个数比较熟悉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写这些数吧!师:写数之前我们先认识田字格。(课件出示田字格。)4条边线分别是上边线、下边线、左边线和右边线,中间的2条虚线,是横中线和竖中线。竖中线把田字格分成左右两个半格。1~5这5个数每个数只占半格,现在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吧!(出示课件)(教师板演):从左半格的右上方起笔,按箭头方向向下画,到左下方收笔,写时略倾斜,不要竖直,一笔写成。“1”像铅笔细又长。:从左上方起笔,写半圆到竖中线后再倾斜向下,到左下角后再向右写横,到竖中线收笔,一笔写成。“2”像小鸭水中游。:从左上角起笔,写上半圆到横中线接着写下半圆,到左下角收笔,一笔写成。“3”像耳朵听声音。:两笔写成,从上边线中间靠左起笔,向左下方写竖,到横中线稍下的位置后再向右写横,到竖中线收笔,第二笔从竖中线上方起笔,向左下方写竖,到下边线中间靠左收笔。“4”像小旗迎风飘。:两笔写成,从左上方起笔,向左下方写竖,到横中线中间稍左的位置后再写半圆,到左下方收笔,第二笔从上边线稍下的位置起笔,向右写横,到竖中线收笔。“5”像秤钩称东西。核心点总结“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称东西。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教师板演讲解书写方法,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易出错的地方。三、当堂练习1.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2.课件出示教材“做一做”的部分题目。设计意图认识1~5各数、数的顺序以及书写。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1.认识了1~5各数,能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数量。2.要想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要做到数数时,每个物体都要数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数到最后那个物体所对应的数是几就用几来表示。3.1~5各数按从前往后的顺序是1,2,3,4,5;按从后往前的顺序是5,4,3,2,1。4.书写1~5各数时,要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特点,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工整地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五、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做一做”,练习三第1、2、4、5题。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用学生熟悉的场景认识了1~5各数,在动手操作的同时学习了1~5各数的顺序,并学习了数的书写,用儿歌教授学生写数字,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之处由于谈论和操作的时候学生有点兴奋,课堂纪律有点乱。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2课时比大小(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1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2.经历整理、比较等活动,探究由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3.通过简单初步的统计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认识“>”“<”“=”,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建立初步的符号意识。教学方法教授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桃子卡片、香蕉卡片、梨卡片、猴子卡片。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一)铺垫孕伏今天,森林学校组织同学们去森林深处游玩。瞧,小鹿、小羊和小马排成一队出发了!出示课件:师: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几只吗?能不能写一写它们的数量呢?(学生数一数,每种动物有几只。找学生板演写出动物的只数。)预设1:我数的时候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数的,数1只,就点1个点,数到2,小马就有2只。写2的时候我会注意起笔和收笔的位置,还要把半圆写得圆滑。预设2:我也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数的,数1只,划掉1只,数到5,说明小羊有5只,写5的时候我会注意5分两笔书写。预设3:我是按照从右到左数的,用笔尖点着数,数到了3,说明小鹿有3只,写3的时候我会注意起笔和收笔的位置,还要把半圆写得圆滑。设计意图用童话故事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知识,同时引出新授内容。(二)引入新课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例题情境图。师:小猴们生怕自己饿着了,带了好多它们爱吃的水果。它们都带了什么水果?一只小猴一种水果够吗?预设1:带了3种水果,有桃子、香蕉和梨。预设2:我看到有3个桃子,2根香蕉和4个梨。师:小猴带了3种水果,如果每种水果每只小猴分1个,哪种水果够分?哪种水果不够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比较数的大小。(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用小猴吃水果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用数学,为后面的比大小作铺垫。二、探究新知探究点比较数的大小师:要知道这些水果够不够分,我们该怎么办呢?预设:我们可以把每种水果跟小猴比一比。师:我们一起来摆一摆,比一比,让我们一下子就能看出哪个多,哪个少吧!(学生摆出,教师巡视,找学生交流。)预设1:我给1只小猴分1个桃子,正好分完;1只小猴分1个梨,还剩了1个梨;我把香蕉分给前两只小猴,后面的小猴就不够了。预设2:我用了咱们前面学过的1个对着1个的方法,让1只小猴对着1个桃子,1只小猴对着1个梨,1只小猴对着1根香蕉,发现香蕉少了1根,梨多了1个。师:他们的方法都挺好,并且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1个对着1个。同学们觉得谁的方法好呢?预设:第2种方法好。师:对,第2种方法比较好,这样能清晰地看出哪个多,哪个少。我们就用第2种方法比较水果和小猴的数量吧!先摆出小猴,再摆出桃子,摆的时候要1个对着1个哦。我们一起摆一摆。(出示课件)师:根据摆一摆可知,小猴的数量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除了摆卡片和用文字叙述,还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表示小猴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呢?预设:小猴的数量是3只,桃子的数量是3个,它们的个数都是3,它们的数量同样多。师:两个3之间用“=”连接。“=”这个符号叫“等号”,表示两边相等。读作“等于”。我们一起读一读吧!3等于3。(教师板书,学生齐读。)师:在田字格中写等号的时候,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在横中线上面画一条线,在横中线下面画和横中线上面一样长的线,就是等号。注意两条线的起笔和停笔的位置相同。我们一起在田字格中写一写吧!(教师板书。)(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师:下面我们接着比一比小猴和香蕉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预设1:我发现有1只小猴,就有1根香蕉,第3只小猴没有香蕉,小猴的数量比香蕉的数量多。预设2:小猴有3只,它的个数是3,香蕉有2根,它的个数是2。3和2中间用“>”连接,表示3比2大。师:大于号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伸出右手,手心朝向自己,伸出食指和中指,就是大于号。写成3>2,读作3大于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教师板书,学生齐读。)师:怎么写大于号呢?预设:大于号在田字格的左半格,是由两条斜线组成的,先画出上面的斜线,再画出下面的斜线,两条斜线相交于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处。(教师板书。)我们一起在田字格中写一写吧!(学生写,教师巡视。)师:我们再来一起比一比小猴和梨的数量吧。(学生用图片摆一摆,教师巡视指导。)师: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预设:我发现有1只小猴,就有1个梨,还多1个梨,3只小猴,4个梨,小猴的数量比梨的数量少。也就是3比4小,3和4之间应该是小于号,也就是3小于4。师:伸出左手,手心朝向自己,伸出食指和中指,就是小于号。小于号也是由两条斜线组成的,先画出上面的斜线,再画出下面的斜线,两条斜线相交于横中线和左边线交叉处。(大家一起写小于号,教师巡视指导。)师:我们认识了“>”“<”和“=”。相同数比大小,中间用等号;不同数比大小,开口大,朝大数,尖头小,对小数。核心点总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我们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可以用“>”“<”和“=”来表示比较结果,描述它们的大小。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在看图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找出信息,并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培养学生推理意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三、当堂练习1.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2.课件出示教材“做一做”的部分题目。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1.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再用“>”“<”“=”来表示比较结果。2.“>”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点:开口都对着大数。(2)不同点:大于号开口向左,小于号开口向右。五、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做一做”,练习三第6~7题。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用“小猴吃水果”这个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将小猴吃水果的故事与比多少的数学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帮助小猴分水果的过程中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同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符号在数学中的功能,进而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大小关系符号“>”“<”和“=”。不足之处这节课忽略了学生的整体参与,自己的评价语言单一,不能及时鼓励学生,不能让学生的激情油然而生。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3课时第几(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20页。教学目标1.利用情境体验,让学生感知并区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理解“几个”和“第几个”的不同,使学生明白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数量多少。2.通过合作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意识。3.在学习中体会实际生活中“几”和“第几”的现实情境,在自己观察、表达并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学习自信心;提升语言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区分和理解“几”“第几”的不同含义。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几”和“第几”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一)铺垫孕伏师:前面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数朋友呢?它们分别是多少呢?预设:1、2、3、4、5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所学的数,为下面“几”和“第几”的区分作铺垫。(二)引入新课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题情境图。师:星期天到了,小明一家去动物园游玩。现在小明在排队买票。师:从这幅图中你能找到我们认识的数朋友吗?预设:有5人排队,其中有1位小朋友,有4位大人,4位大人里有3位是阿姨。师:背书包的小朋友排在第几呢?(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学生口头说出排在第2。)师:“第2”是怎么得到的,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新内容“第几”。(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排队买票的情境图,引入新课,更能让学生根据排队的实际情境理解“第几”的含义。二、探究新知探究点认识第几1.认识“第几”。师:再次观察刚才的那幅图,同学们数一数,有几个人在排队买票呀?预设:有5个人。师:背书包的小男孩排在第几,他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呢?预设:背书包的小男孩排在第2,他前面有1个人,后面有3个人。师:你怎么确定背书包的小男孩排在第2呢?预设:我是从前往后数的。师:说得非常好,日常生活中,排队的时候,我们一般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数,数到几就是排在第几。我们知道了小男孩排在第2,那么其他人排在第几呢?预设:从前面数,从1开始数,穿蓝色裙子的阿姨排在第1,穿绿色衣服的阿姨排在第3,穿粉色裙子的阿姨排在第4,叔叔排在第5。师:同学们都掌握了确定一个事物排第几的方法,老师为你们点赞!2.区分“第几”和“几”。师:同学们刚才说叔叔排在第5,还说了一共有5个人,那这两个5表达的意思一样吗?(同桌间讨论。)预设:我觉得不一样,一共有5个人中的“5”不用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叔叔排在第5中的“5”是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数的。师:说得非常好。数一共有几个的时候,不用按顺序数,数第几的时候按照一定的顺序数。数“几”的时候,数到几,就有几个,可以有1个,也可以有多个;数“第几”的时候,按照一定的顺序数,数到第几个,就表示那1个,也表示这个物体的位置。(教师板书。)核心点总结要知道一个物体排第几,首先要清楚数数的顺序,然后从1开始数,数到几,这个物体就排第几。“几”表示一种物体的数量;“第几”表示这些数量中的其中1个。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讨论,让学生知道“第几”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数的,数到几,就是第几。结合情境图体会“几”和“第几”的区别。三、当堂练习1.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2.课件出示教材“做一做”的部分题目。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体会确定一种物体排第几的方法以及“几”和“第几”的区别。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1.“几”表示物体的数量,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第几”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或顺序,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2.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五、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做一做”,练习四第1~2题。板书第几板书第几“几”表示物体数量的多少。无顺序“第几”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按一定的顺序一般我们从左数起,数到几就是第几。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借助排队买票的情境图,让学生参与到情境中,在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几”和“第几”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购票环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排队的意义,培养了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不足之处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问题,对题中隐藏信息的题目设计较少,在以后教学过程中,要多设计有隐藏条件或根据实际生活习惯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4课时分与合(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21~22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2.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感受符号语言的简洁,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分与合。教学难点能理解数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向日葵卡片、玉米卡片。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一)铺垫孕伏我们和华华一起去了奶奶家,还记得奶奶家的向日葵吗?奶奶家的向日葵成熟了,奶奶把它们摘了下来!快看,这些就是奶奶摘下来的向日葵。(出示课件)通过这幅图你了解到了什么?请你指出从右数第3朵向日葵盘,并把从右数的3朵向日葵盘圈出来。(学生思考,教师巡视,找学生交流。)预设1:我看到4朵向日葵盘。预设2:从右数1,2,3,数到3就是第3朵向日葵盘。预设3:从右数1,2,3,数到3,我把这3朵向日葵盘圈起来,一共是3朵向日葵盘。师:大家都掌握了咱们前面学习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新内容。设计意图利用熟悉的情境图,复习前面的知识,使学生有熟悉感,会更容易进入新课。(二)引入新课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情境图。师:奶奶现在要把这4朵向日葵盘放在2个箩筐里,每个箩筐都要放,该怎么放呢?你能帮帮奶奶吗?学了今天的内容我们就可以帮助奶奶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与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用2个箩筐放向日葵盘这样熟悉的情境,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数。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2、3、4的分与合师:同学们,用你手中的卡片来摆一摆吧!(学生动手摆一摆,教师巡视,找学生交流。)预设1:我在2个箩筐里分别放了2朵向日葵盘。预设2:我在左边的箩筐里放了3朵向日葵盘,在右边的箩筐里放了1朵向日葵盘。预设3:我是在左边的箩筐里放了1朵向日葵盘,在右边的箩筐里放了3朵向日葵盘。师:大家说出了3种不同的放法。同学们真聪明呀!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记录这3种放法吗?预设:我把左边放1朵,右边放3朵用1和3记录;把左边放2朵,右边放2朵用2和2记录;把左边放3朵,右边放1朵用3和1记录。师:说得很好,我们还可以把4写在上面表示4朵向日葵盘,两条线是分的意思,1是放的1朵,3是放的3朵。(教师边说边板书。)这就是分的过程,按顺序从上往下说,把4朵向日葵盘放在2个箩筐里,左边放1朵,右边放3朵,也就是4可以分成1和3。大家跟我一起读,4可以分成1和3。(全班齐读。)这么长的内容,用数学方式表示多简洁呀!同学们,这两条线从上往下看,表示4可以分成1和3,如果从下往上看表示1和3可以合成4。我们来看下其他两种放法是怎么记录的。预设:师:(学生说,教师板书。)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那么观察这三个图,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呢?(出示课件)预设1:我发现,上面的数表示要分的数,下面的2个数表示分别分成了哪两个数。预设2:通过观察这三个图发现,左边的数依次多1,右边的数依次少1。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呀!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吧!一共有3颗珠子,我的左手中有1颗,右手中有几颗呢?如果左手中有2颗,右手中该有几颗呢?预设1:我用3块橡皮代替,左手拿1块,右手就拿2块。预设2:我用铅笔代替,左手拿2支,右手就拿1支。师:说得真好,这就和我们上面学的一样,3可以分成1和2;3可以分成2和1;1和2可以合成3;2和1可以合成3。师:如果一共有2颗珠子,左手中有1颗,右手中有几颗呢?(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2可以分成1和1。)师:把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的方法:将这个数依次分成1和几、2和几、3和几……直到分成几和1,有序思考可以避免重复、遗漏。核心点总结4可以分成1和3、2和2、3和1;1和3、2和2、3和1可以合成4。3可以分成1和2、2和1;1和2、2和1可以合成3。2可以分成1和1;1和1可以合成2。把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的方法:将这个数依次分成1和几、2和几、3和几……直到分成几和1,有序思考可以避免重复、遗漏。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分与合的过程,并积累经验。探究点25的分与合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例题。师:我们用同学们刚才说的方法,进一步学习5的分与合吧!5个玉米,放在两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都要放,有几种放法?师:快用你手中的卡片摆一摆,把结果记录下来,看谁能找全所有的放法。(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预设1:我有2种放法,左边盘子里放2个玉米,右边盘子里放3个玉米,这样5可以分成2和3;左边盘子里放4个玉米,右边盘子里放1个玉米,这样5可以分成4和1。预设2:左边盘子里放2个玉米,右边盘子里放3个玉米,反过来是左边盘子里放3个玉米,右边盘子里放2个玉米;左边盘子里放4个玉米,右边盘子里放1个玉米,反过来是左边盘子里放1个玉米,右边盘子里放4个玉米;可以一对一对地找。师:预设2这种放法这样一对一对地找,还能帮我们检查有没有找全。还有不同的放法吗?预设:左边盘子放1个玉米,右边盘子放4个玉米,这样5可以分成1和4;然后把右边盘子里的1个玉米挪到左边盘子里,这样左边盘子放2个玉米,右边盘子放3个玉米,5可以分成2和3;再把右边盘子里的1个玉米挪到左边盘子里,这样左边盘子放3个玉米,右边盘子放2个玉米,5可以分成3和2;再把右边盘子里的1个玉米挪到左边盘子里,这样左边盘子放4个玉米,右边盘子放1个玉米,5可以分成4和1,再挪右边盘子里就没有玉米了,不符合条件,所以有4种不同的放法。(学生说,教师板书。)(课件演示有序分玉米的过程。)师:观察这位同学的放法你有什么发现?预设:我发现,左边盘子里的玉米一次比一次多1个,右边盘子里的玉米一次比一次少1个。师:同学们真细心呀!左边的数一次比一次大1,右边的数一次比一次小1,什么是不变的呢?预设:总数。师:说得对,分成的两部分的总数是不变的。核心点总结5可以分成4和1、3和2、2和3、1和4。4和1、3和2、2和3、1和4可以合成5。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用分一分的方法找出了分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分与合。三、当堂练习1.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2.课件出示教材“做一做”的部分题目。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学会分与合的方法。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1.4能分成1和3、2和2、3和1,相应地,1和3、2和2、3和1都能合成4。2.5能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相应地,1和4、2和3、3和2、4和1都能合成5。3.把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的方法:将这个数依次分成1和几、2和几、3和几……直到分成几和1,有序思考可以避免重复、遗漏。五、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练习四第3题。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教学4的分与合时,借助分向日葵盘的情境,让学生探索不同的分法,让他们充分地展示后,初步认识4可以分成几和几,接着让学生根据分的结果说说几和几可以合成4。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学5的分与合时,让学生动手分一分,探索不同的分法,重点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时的一种分法推想出另一种分法,再让学生找出规律,使学生感受有序操作的条理性,同时让学生读出4和5的分与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足之处在交流过程中课堂纪律不好,以后要注意。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5课时加法(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24~25页例1、例2。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演示,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2.学生动手操作及看图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3.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抽象美,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点了解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加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将加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圆片。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一)铺垫孕伏师:数一数图中物体的数量是多少?(出示课件)预设:3个苹果,2只小兔,5朵花,1只老虎,4只小猴。师:大家都数对了,看来数数是难不住大家了。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知识。设计意图利用数数复习前面的知识,引出新内容。(二)引入新课课件出示教材第24页例题情境图。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到公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预设:我看到了小朋友左手拿了1个蓝色气球,右手拿了3个橘黄色气球。师:小朋友一手拿着3个橘黄色气球,一手拿着1个蓝色气球,如果她把3个橘黄色气球和1个蓝色气球放在一只手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预设1:可以提出“一共有几个气球”这个问题。预设2:可以提出“合起来有几个气球”这个问题。师:是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是正确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合起来在数学上怎么表达。(板书课题:加法)设计意图通过气球的情境图让学生意识到合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为下面加法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加法的意义师:怎样表示把3个橘黄色气球和1个蓝色气球合起来是几个气球呢?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的办法。(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预设1:我用了画图的方法,我先画出3个气球,再画出1个气球,用小箭头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数数共有4个气球。(课件演示气球合并在一起的过程。)预设2:我用小棒,先摆出3根小棒,再摆出1根小棒,把它们合起来是4根小棒。预设3:先画3个点表示3个橘黄色气球,再画1个点表示1个蓝色气球,外边的大圈表示把它们合在一起了。(出示课件)师:第3种方法很简单,大家以后可以用一用。那么他们三人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呢?预设:3个气球,3根小棒和3个点表示3个橘黄色气球,1个气球,1根小棒和1个点表示1个蓝色气球,把它们合起来就是4个气球,就是一共有4个气球。师:对啊,用小箭头,放在一起,圈在一起表示合起来。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师:用3+1=4表示,你见过这样的算式吗?算式中的“+”读作“加”。会读吗?和老师一起读一读吧!(教师板书、领读,学生齐读算式。)师: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看着这个加法算式,想一想刚才气球的事情,能不能用这个算式表示呢?预设:能,3表示有3个橘黄色气球,1表示有1个蓝色气球,4表示一共有4个气球,中间的“+”是加号,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师:中间的加号,怎么写呢?先写横,再写竖。(教师板演。)我们用算式可以清楚地表示合起来一共有几个气球,我们一起用手势说一说吧。(学生齐说:一手拿着3个气球,一手拿着1个气球,合起来一共有4个气球。)师:用加法算式表示3个橘黄色气球和1个蓝色气球合起来是几个气球。说说算式表示什么。预设:3+1=4表示把3这一部分和1这一部分合在一起是4。师:对啦,以后遇到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的时候,我们用加法表示就可以了。核心点总结把两部分合并起来,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由直观图抽象到数的加法算式,使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并知道加法算式的写法及读法。探究点2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例题图。师:根据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呢?预设:树上有3只小松鼠,又跑来2只小松鼠,可以问一共有几只小松鼠。师:我们再完整地说说这幅图的意思。树上有3只小松鼠,又跑来2只小松鼠,一共有几只小松鼠?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一共有几只小松鼠吗?快来写一写吧!预设:3+2=5,我先摆出3个圆片,表示树上的3只小松鼠这部分,再摆出2个圆片,表示又跑来的2只小松鼠这部分,把这两部分合起来一共有5只小松鼠,所以用加法算式,列出算式3+2=5。(学生说,教师板书。)师:你不仅说出了算式,还能把算式表示的意义说出来,真是不错。我们一起用手势来做一做吧!(师生共同做手势。)预设:怎么知道3+2等于几呢?师:是啊,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大家想一想,交流一下吧!预设1:我用数一数的方法,1,2,3,4,5,一共有5只小松鼠。预设2:我用接着数的方法,这3个圆片表示树上的3只小松鼠,接着数出后面的2只,4,5,一共有5只小松鼠。预设3:我用数的组成,3和2组成5,所以3+2=5。师:第3种方法用了我们刚学过的数的组成,做到了学以致用,非常好!计算5以内的加法时,可以用点数法,接着数,想数的组成等方法来计算。核心点总结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可以用点数法,接着数,想数的组成等方法来计算出结果。(1)点数法:一个一个地数,最后数到几,结果就等于几;(2)接着数:加几就在加号前的数的基础上接着数几个数,最后数到几,结果就等于几;(3)想数的组成:想加号前面的数和加号后面的数合起来是几,结果就等于几。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进一步掌握看图说图意并根据图意列式的方法。探究3+2等于几的口算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口算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性。三、当堂练习1.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2.课件出示教材“做一做”的部分题目。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1.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2.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可以用点数法、接着数、想数的组成等方法来计算。五、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做一做”,练习五第1~2题,第5、7、8题第1道。板书加法板书加法3+1=4读作:3加1等于43+2=5读作:3加2等于5加号加号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点数法、接着数、想数的组成。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借助气球图理解了加法的意义,通过做手势,使学生直观感知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的加法含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儿童化的语言,形象化的比喻,学习加号,生动有趣。借助松鼠图学习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多种计算方法。不足之处没有充分调动课堂教学气氛,学生没有激情是本节课做得不好的地方。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6课时减法(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26~27页例1、例2。教学目标1.通过演示让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能正确读写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2.掌握5以内减法的口算方法。3.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点了解减法的含义,能口算5以内的减法。教学难点能正确理解图意,能解决生活中5以内减法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圆片。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一)铺垫孕伏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数的分与合。出示课件。师:同学们,你知道方框里应该填几吗?预设1:前5个方框里分别填1,1,1,1,2。预设2:最后两个方框里有3种不同的填写方法。4可以分成1和3,可以分成2和2,还可以分成3和1。师:非常棒!大家都掌握了数的分与合。设计意图复习数的分与合为计算减法打下基础。(二)引入新课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例题情境图。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幅图,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预设:我看到男生原来有4个气球,飞走了1个气球。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预设:可以提出“还剩几个气球”这个问题。师:这个问题提得真好,那你知道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减法。(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对情境图的观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学习减法的计算打下基础。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减法的意义师:你知道男生手里还剩几个气球吗?预设:男生手里还剩3个气球。师:是啊,还剩3个,你是怎么知道的呢?预设:从4个里面去掉飞走的1个,还剩3个。师:说得对,那你能表示这个过程吗?(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预设1:我先画了4个气球,用箭头表示飞走的那1个气球,数数还剩3个气球。(课件演示气球飞走的过程。)预设2:我用圆片摆一摆,先摆出4个圆片表示原来的4个气球,飞走了1个气球,我就拿走1个圆片表示,数数还剩3个圆片,所以还剩3个气球。(出示课件)师:有的同学用了画图的方式,有的同学用了摆圆片的方式,我们还可以用算式表示呢。(教师板书)4-1=3,读作4减1等于3,我们把这样的算式叫作减法算式。它表示什么意思呢?先看看图,再看看算式想一想吧!(出示课件)预设:4表示男生原来手里的气球,1表示飞走的气球,3表示剩下的气球。4和1之间的符号是减号,表示去掉的意思。师:你说得很对呀。4-1=3表示从4个气球里,去掉飞走的1个,还剩3个,减法就是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生活中什么表示去掉的意思呢?预设:吃了表示去掉了,用完了也表示去掉了。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了这幅图的意思。比如画图,摆圆片,和我们写的减法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预设:我发现这三种方法,都是把4分成了1和3两部分。4个气球,4个圆片和4这个数都表示男生手里的4个气球;1个气球,1个圆片和1这个数都表示飞走的那个气球;3个气球,3个圆片和3这个数表示剩下的气球。师:那么去掉是怎么表示的呢?预设:画的箭头,拿走的这个动作和减号都表示去掉的意思。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说得也非常好,同学们你们喜欢哪种方法呢?我们来说一说吧!4-1=3除了表示4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3个这件事,还可以表示生活中的哪些事呢?(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找学生交流。)预设1:我有4块糖果,吃掉了1块,还剩3块,可以用4-1=3表示。预设2:我有4本书,送给好朋友1本,还剩3本,也可以用4-1=3表示。预设3:停车场有4辆汽车,开走了1辆,还剩3辆,可以用4-1=3这个算式表示。师:同学们说了不同的情况,为什么都用4-1=3表示呢?预设:因为都是从整体里面去掉一部分,得出剩下的一部分,所以都用减法计算。师:是啊!我们说的事情虽然不同,但都是从4这个整体里面,去掉1这一部分,求剩下的3这一部分。这个小小的算式能解决很多事情呢,看来数学很神秘呀!核心点总结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由直观图抽象到数的减法算式,使学生感知减法的含义,并知道减法算式的写法及读法。探究点25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题情境图。师:同学们这一节课又出现了松鼠的图片,根据图片你能找出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呢?预设:我看到树上有5只松鼠,跑了3只,问题是树上还剩几只松鼠。师:说得很好,那怎么来解答呢?想一想,然后我找同学来板演。(学生板演:5-3=2。)师:你写得是正确的,你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呢?预设:我把5只松鼠看成一个整体,跑走的3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从里面去掉3这部分,就剩下2那部分,所以用减法计算。师:说得非常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