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_第1页
基于因子分析的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_第2页
基于因子分析的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_第3页
基于因子分析的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_第4页
基于因子分析的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因子分析的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一、装备制造业行业发展现状装备制造业是经济各部门为简化和扩大生产而创建生产工具的生产部门的总称。它是基于机械工业的多学科技术的整合。它整合了电子、冶金、化工等相关行业,并以单件、pc或套为产品,为基础行业和相关行业创建综合产业组。辽宁省的装备制造业拥有18家国家级技术中心,50余个省级技术中心,包括基础类装备、重大工程专用设备、交通运输类设备、现代军事设备和高技术装备等领域,在国内同行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与全国同行业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把握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经济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对制定产业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指标、数据和方法(一)预测和变量的相关性分析本文选取装备制造业七大门类中的共10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生产能力指标:企业单位数C1、工业总产值C2;市场开拓能力指标:工业销售产值C3、工业增加值C4、产品销售收入C5;装备能力指标: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C6、资产合计C7;经营管理能力指标:亏损企业亏损总额C8;产出效率指标:资产负债率C9和资产利润率C10。10个统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1。从表1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5,即大部分变量之间存在交叉互补的关系,变量C1—C8间的相关系数较大,这八个变量分别与C9、C10的相关系数却较小,同样,C9、C10的相关系数较大,而它们与其他八个变量的相关系数较小,这样我们可以初步判定变量C1—C8可以归纳为一个因子,变量C9和C10可以归纳为一个因子。本文的数据来源于2004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另外,为了使提取出来的因子能够均等地对待每一个原始变量,消除单位不同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对七大门类进行分析之前我们都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二)综合创新能力指数评价的主观性现有的关于装备制造业的评价大多数是基于简单的指标体系的设计,虽然指标体系能够在一定的层面上反映装备制造业的竞争能力,但是由于各类指标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在评价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方面仍然不够准确,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上述方法的不足。1.因子分析模型设原有p个变量x1,x2,…,xp,并且这p个变量均经过了标准化处理;设f1,f2,…,fq为q个彼此独立的公共因子,q<p,每个变量都能用这q个公共因子线性表示,因子分析模型如下:⎧⎩⎨⎪⎪⎪⎪⎪⎪⎪⎪x1=a11f1+a12f2+⋯a1qfq+ε1x2=a21f1+a22f2+⋯a2qfq+ε2⋯⋯xp=ap1f1+ap2f2+⋯apqfq+εp{x1=a11f1+a12f2+⋯a1qfq+ε1x2=a21f1+a22f2+⋯a2qfq+ε2⋯⋯xp=ap1f1+ap2f2+⋯apqfq+εp2.计算当的县是“1,2,p。”因子分析模型中公共因子的系数aij成为因子载荷,i=1,2,…,p;j=1,2,…,q;它反映变量与公共因子的相关程度,因子载荷值越大,说明该因子对变量的解释程度越强,该因子对变量越重要。3.qj3,qj2,,q方差贡献率的数学定义为:S2j=∑i=1pa2ij‚j=1,2,⋯,qSj2=∑i=1paij2‚j=1,2,⋯,q。它反映了特定的因子对所有原始变量的解释能力,方差贡献率越大,说明相应的因子的重要性越高。4.qhi2,,,,,,,,,,,变量共同度的数学定义为:h2i=∑j=1qa2ij‚i=1,2,⋯,qhi2=∑j=1qaij2‚i=1,2,⋯,q。变量共同度的最大值为1,越接近于1说明用因子全体刻画原始变量的信息损失越小,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5.子旋转的目当所有变量在一个公共因子上的载荷量相差不大的时候,我们有必要使用因子旋转,因子旋转的目的是使每一个变量在一个公共因子上具有较大的载荷,而在其他公共因子上的载荷较小,以方便对公共因子做出合理的解释。常用的因子旋转法是最大正交旋转法,本文也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因子分析。三、综合分析的结果1.对中小型企业的规模和效益因子进行分析在相关系数矩阵的基础上对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上述10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指定特征根大于1为因子提取条件,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只有两个因子的特征根大于1,因此只需要提取两个因子;这两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96.714%,其他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仅有3.286%,这说明因子1和因子2能够解释原有变量信息的96.714%,其他因子仅包含原有变量信息的3.286%,其中,因子1的方差贡献率为79.053%,因子2的方差贡献率为17.661%,因子1包含更多的信息。通过对变量共同度的观察,我们发现,因子1和因子2对10个原始变量的解释程度均超过了85%,见表3。可见,将因子1和因子2作为公共因子是合适的,这两个因子在各个原始变量上的因子载荷见表4。因子1对企业单位数、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工业增加值、资产合计、产品销售收入、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全部从业人员平均数的因子载荷值较大,均在99%以上,而在其他两个原始变量上面的因子载荷较小,因此因子1代表了这八个变量的共同特征,而这八个变量都是绝对变量,代表了该行业的规模特征,所以因子1可以称为规模因子;因子2对资产负债率和资产利润率的因子载荷值较大,均在92%以上,而在其他八个原始变量上的因子载荷较小,因此因子2代表了后两个变量的共同特征,而这两个变量是相对变量,并且因子2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关系,与资产利润率呈正相关关系,代表了该行业的效益特征,所以因子2可以成为效益因子。在对选取的29个省市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后,可以得到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规模因子和效益因子得分,我们分别对这两个因子进行排名序,分别得到专用设备制造业规模和效益两个不同因素的排名,然后将每个因子与它们各自的方差贡献率乘积和就得到了每个省市的综合得分,再对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得到全国29个省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规模排名,辽宁排在第五位,前四位分别为山东、江苏、河南和浙江,这几个省份的企业规模较大,与规模相关的经济指标的数量也较大,规模排名的地域差别不大,这可能是历史因素造成的;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效益排名,辽宁位居第17位,前五位分别为浙江、山东、福建、安徽和北京,地域差别较大,排名靠前的省市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及中西部地区的排名较为靠后,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东北沿海的发展速度加快,而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较慢,经济活力较低,效益较少;从专用设备制造业综合排名上来看,辽宁位居第12位,前五名分别是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广东,从排名来看,地区差别明显,东部沿海地区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总体上来说,辽宁省的专用设备制造业虽然规模相对较大,但是由于经济效益较差,所以综合竞争力的排名仍然较为靠后,应着力提高行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综合竞争能力。2.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对于装备制造业的其他六个行业我们采用相同的步骤和方法分别对它们进行了因子分析,分析的结果如下。(1)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业装备制造业这三个行业的规模较大,而效益相对较小。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五位,规模竞争力居全国第五位,效益竞争力居全国第10位;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11位,规模竞争力居全国第六位,效益竞争力居全国第18位;交通运输业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13位,规模竞争力居全国第二位,效益竞争力居全国第28位。虽然这三个行业的效益排名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对比最为明显。但是这三个行业的规模竞争力对综合竞争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效益竞争力对综合竞争力都起了消极的作用。综合竞争能力较强主要来源于辽宁省的装备制造业规模较大,所以对这些行业应着力提高它们的经济效益,提高效益竞争力,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这些行业的综合竞争能力。(2)金属制品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规模竞争力和效益竞争力在国内的差距不大,行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位于国内中上等水平。其中,金属制品业的规模竞争力和效益竞争力均居全国第13位,综合竞争实力居第八位,综合排名比规模和效益排名靠前,这可能是其他地区的规模和效益具有较大的差异造成的;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12位,规模竞争力排名居全国第九位,效益竞争力排名居全国第13位,虽然规模竞争力的排名比效益竞争力的排名靠前,但是差别不大。提高金属制品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需要同时扩大规模和提高效益。(3)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效益竞争力较强,但是规模竞争力较弱。辽宁省的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八位,规模竞争力居全国第17位,效益竞争力居全国第六位,提高该行业的综合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扩大行业生产规模。四、效益竞争力是需要改变综上所述,本文对辽宁省所有的装备制造业的分支行业在规模、效益以及综合竞争力方面的排名总结为表5:由表5可见:首先,由于辽宁是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其装备制造业具有规模上的显著优势。有的分支行业,即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具有很强的规模竞争力,排名都在10名之内;其次,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效益竞争力普遍偏低。除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效益竞争力比较明显外,其他的五个行业的效益竞争力均在10名以外,尤其是交通运输业,效益竞争力排名28位;最后,从各个行业在规模和效益竞争力的对比上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两方面竞争力的差异较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两个行业只具规模,不见效益,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①虽然从表5可以看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在国内仍然处于中上游水平,但是这样的结果主要是由于规模竞争力的贡献,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效益竞争力的排名令人堪忧。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就要在保持规模的同时扩大效益。从提高效益的角度看来,要发展辽宁的装备制造业,就需要不断深入国企改革,更新老化的机器设备,保障国有独资或控股行业中的大企业增加自身的竞争能力,真正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