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精练(十四)摩擦力的计算(学生版+解析版)5/5
同步课时精练(十四)摩擦力的计算
A级——学考达标
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沙包,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到达右端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沙包对传送带的压力是由于传送带发生弹性形变引起的
B.仅增大沙包的质量,则沙包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也增大
C.沙包受传送带施加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D.沙包受传送带施加的弹力竖直向上
解析:选D沙包对传送带的压力是由于沙包发生的形变引起的,故A错误;动摩擦因数与接触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沙包的质量无关,故B错误;沙包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不受摩擦力,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故C错误;沙包做匀速直线运动,受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重力竖直向下,所以支持力竖直向上,故D正确。
2.水平桌面上一重200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当依次用15N和80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15N,40NB.15N,0
C.40N,40ND.15N,80N
解析:选A因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Fmax等于滑动摩擦力,而滑动摩擦力为Ff=μFN=μG=0.2×200N=40N,当水平拉力F=15N<Fmax,则物体未被拉动,受到静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等于拉力,故摩擦力大小为15N。当水平拉力F=80N>Fmax,则物体被拉动,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大小为Ff=μFN=μG=40N,故选A。
3.(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吸铁石,吸在竖直固定的磁性黑板上,某同学沿着黑板面,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轻拉吸铁石,吸铁石未移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吸铁石受到1个摩擦力的作用
B.吸铁石受到2个摩擦力的作用
C.吸铁石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Mg
D.吸铁石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解析:选AD吸铁石受到一个黑板施加的摩擦力,其大小为Ff=,故选A、D。
4.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光滑实验台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用细线拉住物块,物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上。水平向左拉木板,传感器记录的F-t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可以让木板做变速运动
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就是拉力
C.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10∶7
D.只用图乙中数据不能得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析:选B为了能研究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故物块一直要处于静止状态,则向左的摩擦力一直与向右轻绳的拉力平衡,题图乙是轻绳向右的拉力随时间变化曲线,也可以反映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题图乙可知轻绳向右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不变,故物块先受静摩擦力作用后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所以不需要让木板保持匀速运动,故A正确;物块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则向左的摩擦力一直与向右轻绳的拉力平衡,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拉力不是摩擦力,故B错误;由题图乙可知,最大静摩擦力约为10N,滑动摩擦力约为7N,故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10∶7,故C正确;根据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f=μFN=μmg可知,由于不知道物块的重力,故无法求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故D正确。
5.(多选)试卷读卡器的原理可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模型,搓纸轮与答题卡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答题卡与答题卡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答题卡与固定的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正常情况下,读卡器能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答题卡”。搓纸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对答题卡的压力恒定,带动第一张答题卡向右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张答题卡受到搓纸轮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B.后一张答题卡(非最后一张)受到前一张答题卡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C.μ1>μ2
D.μ1<μ3
解析:选BC搓纸轮转动带动第一张答题卡运动时,答题卡有相对搓纸轮向左运动的趋势,故答题卡受到搓纸轮的摩擦力方向向右,A错误;后一张答题卡相对前一张答题卡向左运动,则后一张答题卡受到前一张答题卡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正确;第一张答题卡能向右运动,有μ1>μ2,最后一张答题卡也要向右运动,有μ1>μ3,C正确,D错误。
6.(多选)所受重力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5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箱从原地移动以后,用3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运动。由此可知()
A.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0N
B.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C.若用33N的水平推力推静止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33N
D.若用20N的水平推力推滑动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20N
解析:选BC最大静摩擦力是指物体刚要运动时对应的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最大静摩擦力为35N,A错误;木箱做匀速运动时合力为零,所以滑动摩擦力等于此时的推力,即Ff=μFN=μG,解得μ=0.3,B正确;33N的水平推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木箱静止,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此时的摩擦力为33N,C正确;木箱滑动时,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只与正压力及动摩擦因数有关,与水平推力无关,因此,此时的摩擦力为30N,故D错误。
7.(多选)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规律,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轻放一个小纸团,它只能被指针向左推动。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拉力由零缓慢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开始运动前,拉力大于摩擦力
B.木块开始运动后,摩擦力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
C.该实验装置可以记录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D.当拉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木块开始移动,此时拉力会突然变小
解析:选CD开始时木块保持不动,木块受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始终等于拉力,故A错误;木块开始运动后,受滑动摩擦力Ff=μFN=μmg,则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故B错误;木块开始移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此时拉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该实验装置可以记录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故C正确;当拉力达到某一大小时,木块开始滑动,说明此时木块恰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而由于滑动摩擦力要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木块移动后拉力将减小,故D正确。
8.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压缩了5cm后被锁定,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2N的水平推力F作用在木块B上,同时解除弹簧锁定,如图所示。求力F作用后木块A、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解析:弹簧弹力大小F=kΔx
代入数据得F=200N/m×0.05m=10N
A所受最大静摩擦力Ff1=μGA=0.25×50N=12.5N>10N
所以A静止,故A实际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FfA=10N,方向向右;
B所受最大静摩擦力Ff2=μGB=0.25×60N=15N>10N-2N
所以B静止,故B实际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FfB=8N,方向向左。
答案:A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0N,方向向右;B所受摩擦力大小为8N,方向向左
B级——选考进阶
9.(多选)如图甲、乙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着A、B两个小木块,已知A与B质量分别为mA=1kg,mB=4kg,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B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3,取g=10m/s2。现用大小为5N的力F,分别作用在A、B上,则各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情况是()
A.甲图中A不受摩擦力
B.甲图中B受桌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1N
C.乙图中A受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5N
D.乙图中B受桌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1N
解析:选AD在题图甲中,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可知,桌面对B的滑动摩擦力为Ff=μ2(mA+mB)g=15N>F=5N,故AB均静止在水平桌面上,B受静摩擦力大小为5N,方向水平向左,以A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其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即A不受摩擦力,故A正确,B错误;在题图乙中,以A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B对A的滑动摩擦力为Ff′=μ1mAg=1N<F=5N,故A与B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且B对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1N,A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为1N,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以上分析可得Ff>Ff′,所以B相对桌面静止,根据平衡条件可得,B受桌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1N,故C错误,D正确。
10.木块A、B质量分别为mA=2kg,mB=3kg,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3;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A、B在水平地面上静止,如图所示。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
(1)求木块A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求突然给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10N拉力的瞬间,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解析:(1)木块A与地面最大静摩擦力FfAmax=μmAg=6N,F弹=kΔx=4N<6N,单独对A受力分析可知,由二力平衡得A受静摩擦力FfA=F弹=4N
木块A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右。
(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木块B所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fBmax=μmBg=9N
因为F拉+F弹>FfBmax,所以木块B会向右滑动,受到滑动摩擦力FfB,则有FfB=μmBg=9N,方向水平向左。
答案:(1)4N,方向水平向右(2)9N,方向水平向左
11.有一个质量为m=5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拉力F1=20N的作用下,能沿着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则:
(1)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2)若物体静止时改用水平拉力F2=15N作用于该物体上,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3)若改用水平拉力F3=40N作用于该物体上,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解析:(1)当F1=20N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平衡条件有F1=Ff1,Ff1=μmg,解得μ==0.4。
(2)因为F2<Ffmax=20N
即物体在15N的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得物体所受摩擦力Ff2=F2=15N。
(3)因F3>Ffmax=20N
即物体在40N的拉力作用下向前运动,受滑动摩擦力Ff3=Ff1=20N。
答案:(1)0.4(2)15N(3)20N5/5
同步课时精练(十四)摩擦力的计算
A级——学考达标
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沙包,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到达右端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沙包对传送带的压力是由于传送带发生弹性形变引起的
B.仅增大沙包的质量,则沙包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也增大
C.沙包受传送带施加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D.沙包受传送带施加的弹力竖直向上
2.水平桌面上一重200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当依次用15N和80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15N,40NB.15N,0
C.40N,40ND.15N,80N
3.(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吸铁石,吸在竖直固定的磁性黑板上,某同学沿着黑板面,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轻拉吸铁石,吸铁石未移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吸铁石受到1个摩擦力的作用
B.吸铁石受到2个摩擦力的作用
C.吸铁石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Mg
D.吸铁石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4.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光滑实验台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用细线拉住物块,物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上。水平向左拉木板,传感器记录的F-t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可以让木板做变速运动
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就是拉力
C.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10∶7
D.只用图乙中数据不能得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5.(多选)试卷读卡器的原理可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模型,搓纸轮与答题卡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答题卡与答题卡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答题卡与固定的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正常情况下,读卡器能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答题卡”。搓纸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对答题卡的压力恒定,带动第一张答题卡向右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张答题卡受到搓纸轮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B.后一张答题卡(非最后一张)受到前一张答题卡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C.μ1>μ2
D.μ1<μ3
6.(多选)所受重力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5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箱从原地移动以后,用3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运动。由此可知()
A.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0N
B.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C.若用33N的水平推力推静止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33N
D.若用20N的水平推力推滑动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20N
7.(多选)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规律,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轻放一个小纸团,它只能被指针向左推动。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拉力由零缓慢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开始运动前,拉力大于摩擦力
B.木块开始运动后,摩擦力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
C.该实验装置可以记录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D.当拉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木块开始移动,此时拉力会突然变小
8.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压缩了5cm后被锁定,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2N的水平推力F作用在木块B上,同时解除弹簧锁定,如图所示。求力F作用后木块A、B所受摩擦力的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箱运输合同样本
- 分包单位的合同范本
- 代理销售中介合同范本
- 农民集资建房合同范本
- 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过中国人自己的传统节日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做好班主任 做一名有智慧的班主任 校园廉洁 14
- 2025家庭居室设计施工一体化合同
- 2025机电安装工程合同乙种本范本
- 2025YY年房屋租赁合同协议
-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湖南师范大学
- 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2025年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带答案
- (完整版)特殊教育与随班就读
- 旋流风口RA-N3选型计算表格
- 《VB程序结构基础》课件教程
- 个人房屋租赁合同标准版范本
- DBJ50-T-157-2022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从业人员配备标准
-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地理(湖北卷)
- 沙塘湾二级渔港防波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慢肾风中医辨证施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