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际跨地带人口迁移的时空差异_第1页
中国省际跨地带人口迁移的时空差异_第2页
中国省际跨地带人口迁移的时空差异_第3页
中国省际跨地带人口迁移的时空差异_第4页
中国省际跨地带人口迁移的时空差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省际跨地带人口迁移的时空差异

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没有相同的关系,人口分布、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带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区位条件得天独厚,历史上开发较早而且较卓有成效,经济发展水平在三大地带中居首位。而中部、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相对较差,人口分布相对稀疏,经济发展水平也远不及东部地带。与地带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相比,三地带内部地区之间由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相似,相对而言具有很强的相对同质性。因而,地区之间的差异和地区内部间相对同质性极有可能使得跨地带迁移具有与省际迁移相比更为鲜明的特征。同时,跨地带迁移一直以来就是省际迁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模式。因而在研究省际迁移时,很有必要以东中西三地带为单位,对其之间人口迁移及其特征进行研究。1移动数量、流程和分布1.1跨经济带迁移人口的分布跨地带迁移是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模式,主要表现在跨地带迁移人口在省际迁移人口的比重上。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10%抽样数据,1995-2000年省际迁移人口中跨越东、中、西三大地带迁移人口占省际迁移人口的76.47%。与1990年的63.36%2相比,跨地带迁移比重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一直是跨地带迁入的首选之地。1990年东部地区迁入人口占跨地带迁移人口的56.91%。2000年东部地区的吸引作用更强,东部地区吸引的迁入人口已经占跨地带迁移人口80%以上(见表1)。而且,东部地区迁入人口主要集中在两个三角洲地区,即包含广东全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包含江、浙两省全境及上海市的泛长江三角洲地区。两个三角洲的跨地带迁入人口占东部跨地带迁入人口的78.08%。同时,中部、西部地区吸引力相对减弱,中部地区迁入人口比重由1990年的26.25%下降到2000年的7.71%,西部地区则由16.84%下降到8.70%。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地区虽然跨地带迁入人口比重也在降低,但是降低的幅度小于中部地区,而且所吸引的迁入人口比重也超过中部。从迁出地构成来看,中、西部地区成为跨地带迁移的主要迁出地。2000年57.22%的跨地带迁移人口来自中部地带,34.86%来自西部,仅7.92%来自东部。这改变了1990年迁出地三足鼎立的局面。1990年跨地带迁出人口,西部、中部、东部分别占39.11%、37.92%、22.96%。另外2000年跨地带迁出人口近60%集中在华东地区的安徽、江西两省、两湖流域(湖南、湖北)及四川盆地(四川、重庆),迁出人口比重分别为21.65%、20.89%、16.91%。因此1990年代跨地带人口迁移表现出以下特征:首先,在省际迁移中居绝对主导地位,而且渐强趋势显著。第二,迁移流向不平衡性突出,迁入地、迁出地集中化趋势明显。东部地区,特别是其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成为强势吸引中心。中部地区的华东部分地区、两湖流域及西部的四川盆地成为主要流出地。第三,西部地区跨地带迁出人口比重下降,而且1990年代以来迁出人口比重降到中部之后。同时跨地带迁入人口比重超过中部。这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相对与中部西部地区内部吸引力相对增强。1.2多元异地内迁移人口嵌入的特点如前所述,1990年代跨地带迁移已经成为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模式,地带内部迁移在省际迁移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减小,由1990年的近四成下降到2000年的不足四分之一。在地带内部迁移中,东部地区内部迁移是主要组成部分,占全国地带内迁移的53.02%,西部、中部相对比较少,分别占33.51%和13.47%(参阅表2)。三地带内部省际迁移模式各不相同。首先,东部地区迁移表现出很强的内部流动性。东部地区活跃的经济吸引大量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口迁入,因而地带内迁移人口在省际人口迁入中所占比重比较小(见表2)。同时,东部地区省际迁移人口往往选择在地带内部流动,所以东部省际迁出人口中67.25%人口目的地仍然是东部地区,迁向中、西部地区的人口相对较少。在东部地带内部省际迁移中,北京、上海、广东仍然是强势吸引中心,吸引了58.65%的地带内部迁移人口迁入。同时三个强势吸引中心存在两个主要特征:其一,主要对其周边省份形成辐射效应。比如,迁入北京的地带内迁移人口中44.83%来自河北,17.78%来自山东;迁入上海的地带内迁移人口中54.92%和23.62%分别来自其周边的江苏和浙江。广东的辐射效应相对北京和上海而言覆盖范围更广、来源地更分散,对邻近的福建、海南,和较远的江苏、浙江甚至山东都有较强的吸引力。其二,东部地区吸引中心之间的迁移流量相对比较小,迁移数量和比重都比较低。第二,中部地带内部迁移数量少,比重低。中部地区省际迁移人口绝大部分迁向东部和西部,只有6.73%迁出人口在地带内部流动,比1990年下降了14.36个百分点。这说明中部地区人口越来越倾向于向地带外迁移流动,中部地带内吸引力显著弱化。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与东部地区不同,中部地区没有形成特别突出的吸引中心,河南和湖北对于地带内吸引略强一些。地带内迁移的主要迁出地也是吸引力相对略强的河南和湖北。因此,中部地带内部迁移主要特征是地带内各省之间迁移流动相对均衡,迁入迁出集中化趋势不明显。第三,与1990年相比,2000年西部地区内部迁移流动略有下降,地带内部省际迁移人口数量占省际迁移人口比重由1990年的29.35%下降到2000年的22.78%。虽然如此,西部地带内迁移流动仍然相对中部而言比较活跃。西部地带内部迁移中,具有三个迁入中心和一强一弱两个迁出中心。如表3所示,与1990年相比,西部内部迁移中人口迁入更加集中在四川(含重庆)、云南和新疆,迁出则主要集中在强迁出中心——四川(含重庆)和弱迁出中心——甘肃。三个迁入中心中,新疆的集中趋势更快,在2000年已经成为西部地带中第一大吸引中心,而四川(含重庆)退居第二位。四川盆地是西部地带内部迁移的主要迁入地,同时更是最为主要的迁出地。在2000年一半以上西部地带内部迁移人口是从四川(含重庆)迁出的。因此四川呈现出迁入、迁出均十分活跃的高流动性特点。综合考察地带间和地带内迁移,可以发现,1990年代以来东部地区吸引力更加突出,不仅内部迁移流动活跃,而且吸引大量中部和西部人口迁入。而西部地区虽然受东部地区强大“聚集”效应影响,约八成迁移人口迁出本地带,但是与于中部地区相比,地带内部的凝聚力仍然比较强,三个吸引中心的迁入集中程度更高。中部地区绝大多数省际迁移人口(93.27%)迁出本地带,且地带内部迁移活性比较弱,也没有形成比较突出的吸引中心。2移民属性特征2.1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性别迁移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跨地带迁移中,男性比重略高于女性。1990年,男性、女性各占55.8%和44.2%。2000年男性在长距离迁移中的性别选择优势减弱,迁移人口中男性占51.3%,男女两性几乎平分秋色。由此可见,与1990年相比,2000年跨地带长距离迁移中性别之间差异有缩小的趋势。2000年迁入地带中,东部地区迁入人口男女几乎各占一半,而中西部则男性比女性高10个百分点以上。迁出地带中,东部地区迁出人口男性和女性最为不平衡,男性远远多于女性14个百分点,中西部则男性女性旗鼓相当。如图1所示,与1990年相比,2000年东中西三大地带无论是迁入人口还是迁出人口性别结构差距都在缩小,男性和女性在迁移选择上逐步趋向平衡。因而无论从全国范围看还是从东、中、西三大地带来看,九十年代以来跨地带迁移中男性和女性两性之间的迁移性别选择差距逐步缩小,尤其在东部——迁入比重最高的地带中——男性几乎没有性别优势可言。2.2不同地域理论年龄结构分布与常住人口相比,迁移人口一般为年轻型人口。2000年跨地带迁入人口,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年龄结构也都具有年轻型人口的特征:平均年龄低,分别是24.88岁,24.56岁和25.34岁;众数年龄低,均在20-24岁。迁入东部和中部的人口年龄结构非常相似:峰值年龄均在20-24岁组,15-34岁年龄段集中大部分迁移人口,东部、中部地区各有82.04%、72.77%和迁入人口集中于此年龄段。低龄和中年以上人口比重非常低。西部迁入人口年龄结构与东部和中部有所不同。如图2所示,西部迁入人口峰值年龄虽然也是20-24岁,但峰值年龄人口比重明显低于东部和中部,同时迁入人口年龄分布也相对分散,集中程度不及东、中部。另外0-14岁人口比重相对较高。三大地带迁出人口平均年龄与迁入人口相似,峰值年龄均在20-24岁。平均年龄也比较低,东、中、西部均在25岁左右。东中西地带之间年龄结构分布差异比较小(详见图3)。稍有不同的是东部迁出人口,20-24岁组人口比重略低,而且0-14岁少儿比重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达到112.73%,而中部和西部仅为7%和6%左右。总体上看,三大地带迁入和迁出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同时地带之间差异比较小。2.3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人口预测三大地带迁移人口受教育状况,总体上看,迁入地方面,中部迁入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最高,西部其次,东部最低。三地迁入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3是9.88、9.32、8.91年。迁出地方面,东部迁出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最高,其后依次是中部和西部,三地迁出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依次是10.02、9.01、8.82年。从受教育结构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带迁入人口均是以小学和初中受教育程度为主。有所不同的是东部迁入人口受教育程度中初中比重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分别高出23.5个百分点和16.3个百分点。同时,其受高等教育——大专及以上——人口比重仅为5.4%,远远低于中部和西部的21.6%和15.5%。因此,东部地带迁入人口受教育程度的与中西部的主要差异是中间比重高、上下比重低,即中等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高,而高等和文盲半文盲比重都低。相对而言,中部和西部迁入人口在受教育程度方面特征则表现为高等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比较高。迁出人口受教育结构,中部与西部高度相似(见图4),但是与东部差别较大。主要表现在中部、西部迁出人口受教育程度绝对集中在初中(占56.2%及54.6%),大学专科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很低,仅占6.6%和6.0%。与之不同,东部迁出人口初中受教育程度比重相对比较低,约三分之一强,而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为20.9%。图5显示了不同迁入迁出地迁移人口受教育构成,从中我们可以更加细致的考察三地带之间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迁移流动的状况。首先,迁入东部的迁移人口,均是初中受教育程度比重最高,接近60%,小学次之,大专及以上比重比较低。第二,迁入中部地区的人口,无论是来源于东部还是西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都相对比较高。尤其是来源于东部地区的人口,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跃于高中人口之上,居第二位,占20%强。西部迁向中部的人口,虽然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在第三位,但也接近20%。第三,迁向西部地区人口的受教育结构很类似:初中比重居首位,占40%以上;小学次之,25%左右;大专及以上居第三位,20%以下。因此,无论是从平均水平还是从受教育结构看,从东部地带迁出的人口受教育水平最高,尤其是东部迁向中部的人口;从西部迁出的人口受教育程度最低。同时迁入东部地带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最低,尤其是西部迁向东部的人口。东部地区迁出迁入人口受教育水平一高一低既反映了东部地区本身较高的教育水平,也间接反映东部地区巨大的吸引力吸引了各种类型受教育程度人口。3迁移人口产业构成跨地带迁移人口中79.36%是在业人口,可见经济原因是跨地带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分东中西地带看,东部迁入人口在业比重最高,达到84.31%,西部次之,约60%,中部最低,约半数。从三者在业人口比重差别可以推测东部地区绝大多数迁移人口主要是经济目的,而中部和西部地区迁入人口经济目的性则相对比较弱。在下文中将结合迁移原因予以进一步分析。从全国范围看,跨地带迁移在业人口中69.57%集中在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比重最高,高达60.19%,其次依次是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服务业(详见表6)。三大地带之间迁移人口产业行业分布差异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差异。东部地区迁入人口产业构成特征是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迁入在业人口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和建筑业三个行业。如表6所示,东部从事第二产业的迁入人口高达四分之三,其中制造业就占了66.41%。从事第三产业迁入人口比重近20%,其中以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为最高,达到10%。中部、西部地区迁入在业人口产业、行业构成与东部相比有很大不同。中、西部迁入人口产业和行业构成比较均衡,虽然主要从事第三产业,但一产、二产比重也比较高,形成三个产业鼎足而立的局面。同时,与东部不同,制造业不是中、西部迁入人口最集中的行业。取而代之的分别是农林牧渔业及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与行业构成相类似,三地带职业构成也具有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差异显著的特征。如表7所示,东部地区迁入人口中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占到七成以上,而比重第二位的商业服务业人员仅占15.59%,即东部地区迁入人口所从事的职业集中程度非常高。而中西部则明显不同,迁入人口职业相对分散得多,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以及商业服务业人员比重都比较高,也相对分布比较平均,不似东部地区一枝独秀的局面。总之,迁入人口行职业构成在三个地带之间,主要是在东部与中西部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概括起来就是东部一枝独秀与中西部三足鼎立的差异,即东部在二产制造业的生产运输人员的集中与中西部在农林牧渔业、商业服务业以及制造业分散的差异。这种差异归根结底是东部与中西部经济结构差异,及由此引起东部与中西部对劳动力需求差异引起的。4经济因素是主导从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可知,三大地带迁入人口迁移原因有较大差异。其一,迁入东部地区人口务工经商原因独占鳌头,占77.05%(详见表8),显示出经济原因成为东部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最主要原因。而拆迁搬家、婚姻迁入、随迁家属、投亲靠友等社会原因共占14.6%,比重远不及经济原因。其二,西部地区,务工经商也是最主要原因,但只占43.02%,远不及东部地区比重高。同时,社会原因仍占有重要地位,共占32.1%,尤其是随迁家属占15.39%,是西部地区第二位迁移原因。其三,与东部、西部不同,中部地区并没有呈现务工经商遥遥领先的局面。学习培训和务工经商一样,成为最重要的迁移原因。同时社会原因比重也比较高,占33.2%。因而影响中部地区迁入的因素,经济因素不是最主要的因素,非经济因素,特别是学习培训及由于亲属、配偶及朋友引起的迁移仍然是重要的迁移原因。与1990年相比,跨三地带迁移原因变动很大。1990年,跨地带迁移原因,务工经商、调动分配(包括工作调动和分配录用)及社会原因迁移(婚姻迁入、随迁家属、投亲靠友)三大原因几乎并驾齐驱,各占27.18%、20.58%、37.5%。2000年,这一特征有很大变动:经济因素成为跨东中西地带迁移的主导因素,社会原因和调动录用比重明显下降。务工经商比重由很大提高,猛增到2000年的69.82%。同时,工作调动、分配录用的比重下降到2000年的3.42%;婚姻迁入、随迁家属、投亲靠友降到2000年的17.15%。三大地带分别考察,迁移原因特征变动都比较大。东部地区,与1990年相比,2000年务工经商比重上升了约2倍,达到77.05%;调动分配及社会原因迁移比重显著下降(详见表8),分别由19.16%降到2.55%,由37.58%降到14.25%。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变动相似,务工经商比重有较大幅度升高,上升了13个百分点。调动分配比重下降,学习培训比重有所增长,社会原因迁移比重1990年与2000年基本持平。中部地区变动与东部、西部相比有很大不同。其一,务工经商比重10年间基本不变,没有成为主导型原因。其二,学习培训比重上升,而且增幅比较大,由1990年3.1%上升到2000年23.88%。另外,调动分配比重降幅明显,且社会原因有所下降。所以,十年来东部地区人口迁移原因模式由务工经商、调动分配及社会原因并驾齐驱转为经济原因单一主导型模式。中部地区迁移原因模式仍然是三足鼎立,但是调动分配比重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学习培训。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学习培训成为中部地区三大迁移原因。西部地区则转变为经济因素主导、社会因素辅助模式。5人口迁移的不平衡及原因分析东部地区凭借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及经济水平吸引的大量的中西部人口迁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东部吸引力量更加强大。而相对东部的蓬勃发展而言,中西部吸引力有减弱趋势。西部在东部强大的“聚集”作用之下人口迁向东部地区的趋势更加明显。但是在与中部地区对比的过程中,站在西部地区的利益基础之上,我们比较欣喜的看到,1990年代以来,西部迁入人口比重已经超过中部地区,而且迁出人口比重也低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内部的人口迁移流动比较活跃。西部的新疆继广东、北京、上海之后还在全国四大吸引中心中占一席之地,不仅吸引西部地带内的人口迁入,而且还对东部和中部具有吸引作用。而中部地区,在东部强大经济吸引以及西部大开发的双面围攻下,迁入人口数已经落到最末,而且成为第一大人口迁出地带,改变了九十年代初期迁出人口三地带相对分布均匀的局面。我们常说“人往高处走”,用脚投票的结果一方面显示了各地带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前景的差异,另一方面也使人口迁移流向不平衡性更加突出,迁入地和迁出地更加集中。十年来,东中西地区迁移人口性别差异都在不同程度的缩小,男性在迁移中的性别优势逐步减弱,而且在2000年迁入东部人口中女性数量超出男性。西部地区迁出人口男女两性之间差异缩小,女性迁出活性增强,而且迁移逐步转向谋求经济发展,这充分反映了女性独立意识的增强及改善自身经济环境的强烈愿望。女性人口迁移可以接触更新的观念、信息及技术,不仅为其自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对其子女教育与发展也具有积极且深远的影响。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平均而言迁入中部的最高,迁入东部的最低;迁出人口则东部迁出最高,西部迁出最低。西部地区教育条件相对落后,教育水平比较低是个不争的事实。东部、中部地区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人口迁移流动到西部地区,必然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更新的技术、及时的信息及观念的转变。同时,西部地区人口迁向发达地区,也会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