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能耗的计算_第1页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能耗的计算_第2页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能耗的计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能耗的计算

1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能耗计算的标准通常,电动汽车冷压机的冷压系数(cop)比各种类型的溴化钛吸收冷压机的清热系数高得多。殊不知,以上结论是建立在不同比较标准的前提下获得的。电动制冷压缩机的制冷系数是指制冷机的制冷量与输入电功率之比,显然它没有考虑发电厂发电机组在发电过程中的损失及电力输配过程中的损失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系数定义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量与所消耗的热量之比,但它又没有考虑这些热量是怎样来的。例如,蒸汽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其所耗主要热量为蒸汽热量,对于产生这些蒸汽的蒸汽锅炉的热效率与传输管道引起的热量损失则没有考虑在内;而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其所需热量多为消耗的燃料(燃油、燃气)所提供的热量等。因此,在比较不同的制冷机耗能效率时,一定不能忽略为制冷机所提供的能源状况,尤其指所消耗的能源品质,即究竟是一次能源还是二次能源,同时还要考虑能源在转化与传输过程中的损耗等。本文采取把各空调制冷系统的耗能都转化统一为标准煤。能耗效率定义为空调制冷系统的制冷量与所消耗的能量之比,用PER(PrimaryEnergyRatio,即一次能源利用率)表示,单位为kW/kW。2不同类型的冷却机械的per计算公式(1)电厂发电效率ΡER=Q0W×ηf×ηw×ηyPER=Q0W×ηf×ηw×ηy式中Q0—制冷机的制冷量,kW;W—输入制冷机的电功率,kW;ηf—电厂的发电效率,本文计算取值35%;ηW—电网的输送效率,本文计算取值0.92;ηy—压缩机的电机效率,本文计算取值0.9。(2)增加管道企业的效率ΡER=Q0Qgηg×ηsg×ηgd+Wrbηf×ηw×ηyPER=Q0Qgηg×ηsg×ηgd+Wrbηf×ηw×ηy式中Q0—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量,kW;Qg—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所消耗的热量,kW;ηg—锅炉效率,一般取0.6~0.75,本文计算取值0.75;ηsg—室内外输送管道的热效率,一般取0.9~0.94,本文计算取值0.93;ηgd—锅炉房内管道热效率,一般取0.9~0.95,本文计算取值0.94;Wrb—蒸汽热源驱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溶液泵、冷剂泵、真空泵等的耗电,kW。(3)rbfwy式的吸收式制冷机q0—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PER计算公式ΡER=Q0Gr×qrz+Wrbηf×ηw×ηyPER=Q0Gr×qrz+Wrbηf×ηw×ηy式中Q0—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量,kW;Gr—燃料的耗量,kg或m3;qrz—使用燃料的热值,kJ/kg或kJ/m3;Wrb—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溶液泵、冷剂泵、真空泵等的耗电,kW。3冷却水系统空气源(风冷)热泵机组的室外侧换热器用风机来强制通风,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和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则需要冷却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包括水泵、输送管道和冷却塔等。冷却水泵及冷却塔风机均要消耗一定的电能。(1)水泵的节能计算Wlb=1.05LΗηp×ηmWlb=1.05LHηp×ηm式中Wlb—冷却水泵的耗电,kW;1.05—富裕系数;L—水泵的流量,m3/s;H—水泵的扬程,m;ηp×ηm—水泵与电机效率的乘积,一般取值0.6~0.7,本文取0.7。(2)冷却水、电量冷却塔风机是根据中央空调系统的制冷量、耗电量、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度等因素确定的。通常的做法是在系统耗电增量的基础上乘以系数作为冷却风塔风机耗电。所乘的系数如表1所示。4综合per计算公式计算中央供冷系统的能耗效率(1)冷水压电式扩冷水机组的per公式ΡER=Q0W+Wlb+Wlf×ηf×ηw×ηyPER=Q0W+Wlb+Wlf×ηf×ηw×ηy(2)冷水机组的per公式ΡER=Q0W+Wlf×ηf×ηw×ηyPER=Q0W+Wlf×ηf×ηw×ηy(3)直接燃料溴化铝吸收液的per公式ΡER=Q0Gr×qrz+Wrb+Wlb+Wlfηf×ηw×ηyPER=Q0Gr×qrz+Wrb+Wlb+Wlfηf×ηw×ηy(4)ser公式用于蒸发溴化铝吸收式冷水机ΡER=Q0Qgηg×ηsg×ηgd+Wrb+Wlb+Wlfηf×ηw×ηy5能耗效率的计算方法为了使不同型号制冷机组能耗效率的比较更加科学合理,本文选取使用广泛制冷量大小适中(制冷量:1163kW左右)的制冷机组为研究对象;计算取值为额定工况;能耗效率计算公式如上所示;计算数据来源于企业资料/产品说明书及以上各注释中假定取值;计算过程忽略;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6采用蒸汽双效溴化锂吸收式机组的可行性(1)对制冷系统进行能效分析要用统一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比较结果的可信度更高、更科学。计算结果显示,制冷量在1163kW左右的机组中,螺杆式空调制冷机组能效比最高,离心式空调制冷机组稍差,这与行业内的普遍认识基本一致。表2中还反映出蒸汽双效溴化锂吸收式机组PER值最低,其原因为蒸汽锅炉热效率低,加之管路损耗较大所致。本文认为,在热电厂、钢铁企业等废热比较丰富的地方,采用蒸汽双效溴化锂吸收式机组将会是效率最高、最为经济的选择。(2)两款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的PER值都比蒸汽双效溴化锂吸收式机组高,主要原因是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的燃气温度高,导致PER值高;同时还注意到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比风冷热泵和单风冷冷水机组PER值高,其原因是由于风冷冷凝温度较水冷机组高所致。由此可见,在只考虑夏季供冷不考虑冬季供热的情况下,夏季采用水冷机组比风冷机组能效效率高。(3)表2结果是在额定工况下取得的,与实际工况相比,其PER值还要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