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喉痈的诊疗喉痈是因脏腑蕴热,复感外邪,热毒客于喉间,热胜肉腐成痈,以咽喉局部红肿,疼痛剧烈,吞咽困难,高热等为主要表现的咽喉病。根据发生部位不同,一般有喉关痈、里喉痈、侧喉痈、下喉痈、外喉痈之分。喉痈大多发展迅速,每至咽喉肿塞剧痛,吞咽困难,汤水难下,甚或并发急喉风而致生命危险。古代对喉痈的最早记载,当属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始称“嗌睢(疽)”。《内经》中则称为猛疽,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30提出了喉痈之名,谓:“喉痈候:六脏不和,气血不调,风邪客于喉间,为寒所折,气壅而不散,故结成痈”。一、喉关痈喉关痈是因风热邪毒壅盛,客于喉关所致,以咽痛剧烈,发热,吞咽困难,喉关红肿隆起等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咽喉病。又称骑关痈,以其多发于一侧,又名单喉痈。本病多见于青壮年。本病相当于西医扁桃体周围脓肿。喉关痈之名出于第一版教材《中医喉科学讲义》。在古代文献中,喉痈多指喉关痈。宋代赵佶《圣济总录》卷122说:“脾肺壅热,熏发上焦,攻于咽喉,结聚肿痛,不得消散,热气炽盛,致结成痈。”[病因病理]1.风热犯咽:风热邪毒侵袭咽喉,邪毒结聚,气血壅滞为患。2.热毒攻咽:素有肺胃蕴热,复因外感引动,内外热毒之邪搏结咽喉,血滞肉腐为患。3.正虚毒聚:外感风热之邪,结于咽喉,气血壅滞或化腐成脓,因气血亏虚之体,正气不足,驱邪不力,致痈肿难消难溃。西医认为本病常继发于慢性扁桃体炎之急性发作期。由于扁桃体隐窝,特别是扁桃体上隐窝被堵塞,引流不畅,感染向深层发展,穿透扁桃体包膜,进入扁桃体周围间隙。本病一般发生于一侧。根据发生部位,临床上可分为前上型和后上型两种。以前者多见,脓肿位于扁桃体上极与腭舌弓之间;后者少见,脓肿位于扁桃体与腭咽弓之间。[临床表现与诊断]1.病史:多有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史。2.症状:扁桃体炎急性发作3~4天后,一侧咽痛加剧,或初起即为一侧咽痛,吞咽时尤甚。疼痛可放射至同侧耳窍、牙齿。患者呈急性病容,表情痛苦,颈部强直,头部倾向患侧。或有口臭、流涎、张口困难、语言含糊如口中含物、饮水易从鼻腔反流等。全身可见发热或高热。3.检查:早期可见一侧腭舌弓显著充血,若局部明显突起,甚至张口有困难,表示脓肿已经形成。如属前上型者,可见病侧软腭及悬壅垂红肿并向对侧偏斜,腭舌弓上方隆起,喉核被遮盖且被推向内下方。后上型者,腭咽弓肿起,喉核被推向前下方。必要时在隆起处穿刺抽脓可以确诊。4.同侧下颌角臖核肿痛。5.外周血白细胞显著增高。[鉴别诊断]1.侧喉痈:咽旁胶颈剧痛,吞咽障碍,患侧颌下区及下颌角后方硬肿触痛,病侧喉核和咽侧壁被推向中线,但喉核本身无病变体征。2.牙交痈:智齿阻生,张口受限,智齿牙冠上覆盖肿胀组织并有溢脓,红肿可延展至腭舌弓,但一般不累及喉核及悬壅垂。[辨证论治]1.风热犯咽证主证:病初起,咽喉疼痛,一侧为重,吞咽时加剧。检查见腭舌弓上段及附近软腭红肿隆起,散漫无头,触之坚硬感,喉核亦红肿。全身并见发热、恶风,周身不适,头痛,口微干渴。舌质偏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方药:五味消毒饮[43]加防风、白芷、皂角刺、乳香、没药。备选方:银翘甘桔汤[278]加减。2.热毒攻咽证主证:一侧咽喉剧痛,痛连耳窍,吞咽困难,汤水难下,勉强饮水,易从鼻返流;咽中痰涎壅盛,讲话如口中含物,张口困难,甚至牙关紧闭;颌下淋巴结肿痛。检查见一侧喉关红肿高突,或红晕紧束,喉核被推向内下方,悬壅垂被推向对侧。全身并见高热,头痛,口渴,口臭,鼻息气热,小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洪数或滑数。治法:消热扫毒,利膈消肿。方药:大黄扫毒汤[27]加金银花、黄连、黄芩。加减:痰涎多加天竺黄、胆南星、僵蚕之类以清热祛痰。备选方:三黄凉膈散[22];若表里俱实者,清咽利膈汤[302];痈肿已经成脓未溃者,化脓汤[48];若因寒凉攻伐太过,痈肿应溃未溃者,千金内托散[30]。3.正虚毒聚咽喉证主证:年老、体弱之人,一侧咽痛,吞咽困难,咽中痰涎多,病程5~7日以上,局部肿胀隆起高突,但色偏淡或暗红,无光亮之感,或按之软,穿刺有脓。伴轻度发热,口干,欲饮而不多,疲倦乏力,小便黄,舌红苔黄,脉虚弱。治法:补益气血,托里排脓。方药:黄芪解毒汤[265]加减。加减:大便秘结加大黄泻火通便。备选方:托里消毒散[118]、透脓散[240]。[西药治疗]大剂量抗生素,或用磺胺药,或用银黄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外治]1、含漱:用漱口方[346]含漱,每日数次。2、吹药:冰硼散[132]、桂林西瓜霜[226],吹喉关红肿处,6~7次。3、颔下臖核肿痛者,用紫金锭[318]醋磨外敷,或用扫毒消肿散[120],醋调外敷。4、放脓:①穿刺抽脓,用以明确脓肿是否形成及脓腔部位。穿刺部位用1%地卡因涂抹,或用1%普鲁卡因粘膜浸润麻醉。用16~18号粗针于脓肿最隆起处刺入。注意穿刺方位,不可刺入太深,以免误伤咽旁隙内大血管。针进入脓腔,即有脓液抽出。抽尽脓液后,不拨针头,再注入80万u青霉素溶液(先皮试)或庆大霉素4万u)于脓腔。②切开排脓:对前上型者,在抽脓后的穿刺处,作长约1cm的弧形切口,再插入止血钳,沿扁桃体包膜外方进入脓腔,充分排脓。对后上型者,则在腭咽弓处排脓。术后第2天复查伤口,必要时用血管钳再次撑开排脓。[其他治疗]1.针灸治疗⑴体针法:参急乳蛾;正虚毒聚咽喉证取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天突、少商。平补平泻法,每天1次。⑵放血法:少商、商阳点刺出血,或耳垂放血,每天1次;脓未成时,用三棱针于红肿部位局部刺血,再吹冰硼散[132]之类。⑶耳针法:胃、脾、神门、下屏关、脑。王不留行贴压,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⑷水针法:参急乳蛾2.擒拿法:参急乳蛾。3.单方验方:番木鳖散:番木鳖15g炮山甲白僵蚕各30g取番木鳖用米泔水浸泡3~4天后刮去皮毛,切薄片,放麻油内炸至黄色,取出后,诸药共研粉,装瓶备用。每次服0.5~1g,每天2次,次间间隙不少于6h。一般用药3天左右可愈。[预防护理]1.病中适当多饮水,注意休息。2.吞咽困难者,宜进流质、半流质饮食。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脓成则应及时放脓,并谨防引起急喉风。4.对急乳蛾应及早治愈,以免引起本病;慢乳蛾急性发作引起者,病愈后宜行扁桃体摘除术。5.忌食辛辣炙煿厚味。二.里喉痈里喉痈是因邪毒壅盛,客于喉底所致,以咽痛剧烈,发热,颈项转动不利,喉底红肿突起为主要表现的咽喉病。多发生于小儿,容易引起危重并发症。本病相当于西医咽后脓肿。里喉痈之名出于第一版教材《中医喉科学讲义》。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论述,如《灵枢·痈疽篇》说:“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塞咽,半日死。”可能包括了本病。[病因病理]小儿脏腑娇嫩,抗病力弱,易虚易实,易感风寒邪毒,搏结咽喉;或因咽喉损伤,邪毒乘势入侵,致气血壅滞,热盛肉腐成脓。西医认为,鼓室、鼻、咽等部位之淋巴,3岁前有部分汇入咽后淋巴结,故患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均可引起咽后淋巴结感染,进而发展为咽后隙脓肿。成人多为咽后壁外伤感染,某些操作不当如咽后壁注射,亦可导致本病。[临床表现与诊断]1.病史:多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传染病史,或咽部异物损伤史。2.症状:①起病较急,有畏寒、发热等症。②咽痛拒食,吞咽困难,吸奶时吐奶或返流入鼻,有时可呛入呼吸道引起呛咳。语言含糊,如口中含物,唾眠时有鼾声,呼吸不畅。③头常偏向患侧。3.检查:⑴咽后壁隆起,充血,早期为一侧,后期可延至对侧,脓肿较大者可将患侧腭咽弓及软腭向前推移。检查时,压舌板宜轻轻用力,切不可用力强压,否则可能造成脓肿破裂,引起窒息。检查时如脓肿突然破裂,应急速将病儿双足提起,头部倒置,以免脓液流入喉腔或下呼吸道。⑵某些外伤引起的咽后脓肿,可位于喉咽,须用间接喉镜检查,方能见到咽后壁隆起。若局部盖有脓性分泌物、肉芽,多提示异物存在之可能。⑶一侧或双侧颈部有淋巴结肿大。⑷颈部X线拍片有助于诊断。[鉴别诊断]结核性咽后脓肿:多因颈椎结核所致,常有肺结核病史。发病缓,病程长。咽痛、咽部梗阻感缓慢出现,因脓肿位于椎前间隙,故见咽后壁正中隆起为主,粘膜色淡。颈椎与肺部X线照片有助确诊。[辨证论治]里喉痈患者就诊时,其痈肿多已化脓,应尽快施行脓肿切开排脓。内治多从热毒攻咽证,参阅喉关痈。[其他治疗]1.含漱、吹药、外敷,参阅喉关痈。2.切开排脓术:取仰卧垂头位,用压舌板或直接喉镜轻压舌根暴露口咽后壁,即以长穿刺针穿刺抽脓。随后用尖刀在脓肿下部作一纵形切口并用长血管钳撑大切口,排尽脓液。术中应准备氧气、气管切开包、喉镜及插管等器械,以便在意外情况时使用。术后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3天后复查伤口,如有积脓,再用血管钳撑开切口排脓。[预防护理]1.对小儿发热,并有进食啼哭、拒食、食物反流,语言含糊,如口内含物等症状,首先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及早确诊。2.密切观察呼吸情况,警惕发生急喉风。三.侧喉痈侧喉痈是因邪毒壅盛,客于喉旁所致,以咽痛剧烈,发热,转颈不利,吞咽困难或汤水难下,患侧颌下及颈侧肿胀突起,喉核及咽壁被推向对侧等为主要表现的咽喉病。亦有称之为颌下痈。本病相当于西医咽旁脓肿。痈肿向周围扩展,可压迫喉腔,引起急喉风或缠喉风、毒攻纵膈症;若侵蚀颈内动脉,可发生严重出血,颈内静脉受犯,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脓毒败血症等。侧喉痈之名出自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在古代文献中,夹喉痈、兜腮喉痈、锁喉痈等,或类似于本病。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卷3说:“或问喉之旁生疽如何?曰:此名夹疽。属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风火热毒上攻而然。”[病因病理]本病常继发于邻近部位邪毒结聚之症因风火邪毒炽盛,入侵喉旁所致。初起者多属卫气同病,进一步发展,往往出现火毒炽盛,热入营血。脓溃后多属正虚邪恋。西医认为本病是咽旁隙急性化脓性炎症,早期为蜂窝织炎,发展而成脓肿。多因邻近组织的急性炎症扩展、邻近部位脓肿如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后脓肿、牙槽脓肿等溃入咽旁隙,或为咽部外伤感染、口腔或咽部注射造成感染扩散等所致。严重感染可致血行播散,导致菌血症、脓毒血症、化脓性感染,并可侵蚀颈部大血管导致大出血。[临床表现与诊断]1.病史:多有拨牙、咽喉外伤、咽异物伤、咽部或口腔手术,或有邻近部位痈肿等病史。2.症状:咽旁及颈侧剧烈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吞咽障碍,语言含糊不清,颈项呈强直状偏向患侧,有时张口困难。全身有发热、头痛,周身不适,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寒战、壮热,体温呈施张型,汗出,严重时可发生虚脱。3.检查:⑴患侧颌下区及下颌角后方肿胀,触诊时觉坚硬而有压痛。严重者肿胀范围可上达腮腺,下沿胸锁乳突肌而达锁骨上窝。如已形成脓肿,则局部可能变软,但因脓肿部位深,虽脓肿已成而难以触及波动感。⑵咽部检查,可见患侧咽侧壁隆起,充血,喉核及腭弓被推向中线,但喉核本身无病变。⑶可在颈外压痛最著处试行穿刺抽脓,以明确诊断。[鉴别诊断]见鉴别表1。表1喉关痈、里喉痈、侧喉痈鉴别表喉关痈里喉痈侧喉痈年龄多见于20~35岁成人多见于3个月至3岁之间常见于较大儿童与成人,10岁以下儿童少见病史急乳蛾病史上呼吸道感染史,特别是咽部感染史急乳蛾、喉关痈病史为多见症状颈强及下颌角处压痛明显,颈侧肿胀不明显,一般无呼吸困难,张口困难多明显,语言含糊,口涎外溢颈强及颈部压痛不明显,颈侧一般无肿胀,呼吸困难明显,发音不清,无张口困难颈强及颈部压痛明显,颈侧肿胀明显,呼吸困难多不明显,可有张口困难,语言可能不清晰检查痈肿多位于喉核前上方,患侧腭舌弓及软腭明显红肿突出。喉核红肿,被推向内下方,悬雍垂红肿被推向对侧痈肿突起于喉底,偏于一侧,悬雍垂、软腭、腭咽弓不红肿,或稍有充血患侧下颌区肿胀、压痛,喉核及咽侧壁被推向咽腔中央,喉核本身无红肿,患侧软腭、腭咽弓及悬雍垂多有水肿[辨证论治]1.风火侵咽证主证:病初起。一侧喉旁及颈侧肿痛,吞咽障碍,语音不清,有时张口困难。检查见患侧咽侧壁或喉核向咽腔突出,患侧颈部、颌下区及下颌角后方肿胀,肤色不红,触之坚硬而有压痛。并见发热恶寒、头痛,周身不适,口微干渴,舌偏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有高热,面赤,汗出,口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厚,脉洪数或滑数等。治法:清热解毒,清肿止痛。方药:仙方活命饮[97]加减。加减:加蜈蚣、大黄用于痈肿初起,以促其消散。若全身兼有或表现为气分热者,酌去防风、陈皮,加生石膏、知母以清泄气分之热。2.热入营血证主证:一侧喉旁及颈侧剧肿剧痛,吞咽困难,或有张口困难,牙关紧急。检查见患侧咽侧壁及喉核显著推向咽腔中央,咽侧壁隆起处呈充血状;颈部、颌下及下颌角后方明显肿胀、触痛,肿处或见潮红,穿刺可能有脓。并见发热夜甚,烦躁不眠,甚或谵语、神昏。舌质红绛,脉数或细数。治法:泻火解毒,清营凉血。方药:清瘟败毒饮[309]加减。有出血症状者,加茜草根助凉血止血;有神志昏迷者,配服安宫牛黄丸[135]、至宝丹[119]、紫雪丹[319]之类开窍醒神;痈肿已成,穿刺有脓者,酌减黄连、栀子等苦寒太过之品,加皂刺、穿山甲活血排脓。3.正虚毒聚咽喉证主证:年老、体弱人之,一侧喉旁及颈侧肿胀,疼痛不重,吞咽不利,语言不清。检查见患侧咽侧壁及喉核推向咽腔,咽侧壁隆起处粘膜淡红;患侧颈部、颌下区及下颌角后方肿胀,皮色不红,触之不硬、微痛,穿刺有稀脓。伴微轻度发热,疲倦少气懒言,纳差,面色淡白或萎黄,舌红苔黄,脉细无力。治法:补益气血,托里排脓。方药:黄芪解毒汤[265]加减。加减:大便秘结加大黄泻火通便。备选方:托里消毒散[118]、透脓散[240]、托里透脓汤[117]。[西药治疗]抗感染与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脓肿形成后及时切开排脓引流。[外治]1、含漱、吹药、外敷:参喉关痈。2、切开排脓,一旦脓肿已经形成,须经颈外切开排脓。在局麻下,以下颌角为中点,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作一纵切口,用血管钳钝性分离软组织进入脓腔,排脓后,置入引流条,切口部分缝合。[针刺治疗]1、放血法:三棱针刺少商、商阳出血。2、体针法:取合谷、颊车、足三里、丰隆,泻法,不留针。[预防护理]积极治疗,严密观察,预防并发病的发生。四、下喉痈下喉痈是因邪毒壅盛,客于会厌所致,以喉痛剧烈,吞咽困难,会厌红肿甚则化脓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咽喉病。多发于早春及秋末,常见于成人,若发生于儿童者,则较危重,容易并发急喉风。本病相当于西医急性会厌炎。下喉痈之名,始见于杨龙九《囊秘喉书》(1902年)之“插舌喉痈”中,指颏下痈而非本病。本病在古代文献中,一般不属喉痈范畴,而见于喉痹、喉风、乳蛾等病证资料中。如张宗良《喉科指掌》说:“内肿锁喉风,此症因肺胃两经阴阳相结,内塞不通,外无形迹,喉间痰喘。”[病因病理]1.风热犯喉:外感风热邪毒,引动肺胃积热,循经上攻咽喉,内外邪热与气血博结于会厌,发为本病。2.热毒攻喉:风热邪毒入里化火,致肺胃火毒炽盛,搏结于会厌,热盛肉腐为脓,发为本病。西医认为本病以细菌感染为主,致病菌有乙型流行性感冒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奈瑟卡他菌、类白喉杆菌等,也可与病毒感染混合。另外,全身变态反应亦可引起会厌、杓会厌襞高度水肿并继发感染致病;外伤、异物创伤、刺激性有害气体、刺激性食物,放射线损伤等都可引起会厌粘膜的炎性病变;或因咽部、口腔、鼻腔等邻近器官的急性炎症蔓延至会厌部而发病。由于会厌为喉入口,炎症向下漫延,可致呼吸道阻塞,故为喉科急症。[临床表现与诊断]1.全身症状:起病急、多有畏寒、发热,体温在38~39℃之间,少数可达40℃以上。在小儿及老年患者症状多较严重。可见神疲,肢厥、甚则昏厥。2.局部症状:发展迅速,喉痛剧烈,吞咽时尤甚,甚至唾液难咽。语声因会厌肿胀而含糊不清。当会厌高度肿胀时,声门变小,气道阻塞时,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窒息。3.检查:口咽部粘膜一般无明显病变。在幼儿会厌较高者,仅用压舌板压下舌根,即可见到会厌红肿甚剧。在较大的儿童及成人,通过间接喉镜检查,可见到会厌舌面红肿。严重时,会厌呈球状隆起。若脓已成,在会厌舌面可见到黄白色脓点。邪毒壅盛者,亦可见杓会厌襞和杓状软骨处红肿。因会厌肿胀,开合失灵,往往不能窥见声门。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4.喉部侧位照片,可见肿胀的会厌,喉咽腔缩小,界限清楚,对儿童患者尤具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衡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学科素养检测物理(无答案)
- 2024年代理推广合作合同范本
- 广东省珠海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 别墅基础知识培训
- 变频器技术培训
- 临床围手术期
- 会计知识点培训
- 2024山东省物业服务合同范本
- 2024《手房买卖合同范本》
- 2024至2030年中国超涂层环带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狮子王-中英文-剧本台词(全)
- 【幼儿园语言文字教学的规范化分析3000字(论文)】
- 瓶口分液器校准规范
- 硅pu塑胶施工方案
- 学校学生会学生干部工作素质提升培训教学课件
- 2023年辽阳市宏伟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 课件
- 四川美丰梅塞尔气体产品有限公司5000吨-年干冰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教学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 2013部编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评课稿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评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