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方法000_第1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方法000_第2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方法000_第3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方法000_第4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方法00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步入语文世界知识回顾1、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2、征篷出汉塞,

。《使至塞上》3、瀚海阑干百丈冰,

。《白雪歌

送武判官归京》4、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5、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渔家傲》6、

,飞鸟相与还。

《饮酒》7、

,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

8、

决眦入归鸟。

《望岳》

9、

,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0、

,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

11、

,月有阴晴圆缺。

《水调歌头》12、

,赢得生前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3、

,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怀古》知识回顾初三语文专题复习

--古诗词鉴赏(一)中卫二中魏莉花常见考点:理解诗意。考查对诗词字词句的理解、内容的归纳概括、哲理的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感知形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词中的景物、形象,体会作品的意境、情境,领悟作者的情感。品味语言。考查词语的锤炼、句子的推敲、名句的领悟、修辞的效果等。分析技巧。主要指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典故运用、巧妙构思等进行分析评价。1、文学史上为什么把杜甫的诗称为“诗史”?请结合有关诗句加以说明。(2分)(08年试题)

2、分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诗句中加点“乱”字的表达效果。(2分)(08年试题)3、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李白《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2分)(09年考题)4、自选角度,品析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2分)(10年考题)近三年宁夏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题型

※关于课内文言诗文的考查内容,特别注意到两个特定背景,一是不仅重视古诗词的默写背诵,而且还考虑到其作为阅读篇目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因此始终不放松对古诗词作阅读考查;再一个是,由于阅读考查所选材料均为课内有默写背诵要求的教读篇目,所以命题时一箭双雕,摒弃了惯常那种提供语段、降低教学要求的不明智做法。

※譬如对课内诗歌赏析题,命题时就考量到古典诗歌内容手法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虽然给学生留有很大的选择与发挥空间,让学生“自选角度”作答,但在给出参考答案时,则最大限度地能尽其详,给出六、七个答案,这在目前其他开放性试题中还是难以见到的。

2011年宁夏中考相关内容说明2010年古诗鉴赏试题答案(2分)(答对1点即可,答得好加1分)①以落红自喻,表明龚自珍不甘自弃、继续为国奉献的志向。②另辟蹊径,寓凋零残破的落红以积极昂扬的新意,情感豪迈雄壮。③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落红感情,落是为了护花,很有情韵。④运用象征手法,象征了人们勇于奉献自己的精神。⑤不是表明了肯定的语气。更表达出强烈的感情。一、炼字题目形式。(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形容词、动词)(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注意: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答题要点(笔记)(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题型示例: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参考答案(1)“阔”更好。(2)“阔”有开阔、空旷的意思。“失”是消失、看不见的意思。(3)“阔”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4)“阔”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因此“阔”比“失”好。演练(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形容词)例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例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例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参考答案:“见”是无意中看到的意思,更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然闲适和恬静的心境。参考答案:“割”有切断、截下的意思。这里表现出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雄伟高大形象。参考答案:一个“直”字,写出了沙漠中一股孤烟的挺拔、坚毅之美;一个“圆”字,把落日的浑圆柔和描写得惟妙惟肖,使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圆”“直”二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

二、炼句(名句欣赏型)题目形式(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注意: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他们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根据具体的句子,可三者皆说也可侧重一个方面。答题要点(笔记)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语言要优美。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该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以什么样的启示。题型示例: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所展现的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参考答案: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树上去唱歌。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参考答案:放眼望去,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其含义为:新事物必定取代旧事物。演练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的壮观场面。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的理解。参考答案:士兵们欢欣鼓舞,饱餐着将军分给的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参考答案: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赤诚之心垂于青史,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来,也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说一说:你的收获三、炼意(“意”既指全诗的主旨,也指该诗的意象和意境。

)题目形式(1)诗歌(词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有什么感情变化。(2)诗词表现了诗人什么人生理想(3)诗中揭示了什么人生哲理注意(笔记):抓住诗歌的标题,读懂题眼;了解写作的背景;联系诗词中的典故;注意重点词语标题看题眼,诗中找关键词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分析:(1)题眼是“送”,送朋友出使“安西”,安西地处偏远,因而举杯相送,依依惜别;(2)诗中“柳”谐音“留”,暗指希望友人留下,写出了诗人的不舍。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的深情。演练

行路难李

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从怀才不遇,到悲愤中不乏豪气,再到失意中怀有希望演练: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参考答案:只要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四、表达技巧题目形式(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这首诗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怎样抒发感情?有何作用?(3)谈谈某句诗的妙处。答题要点(笔记)(1)准确之处抒情方式何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2)结合诗句中具体词语作分析。(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感情或揭示了什么道理。常见的表达技巧(笔记)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表现手法:小中见大、虚实结合、托物寓理、以动写静、多角度描写、以乐写哀、对比映衬、比兴、渲染、象征、铺垫、抑扬等。修辞手法:对偶、互文、顶真、双关、夸张、反复、排比、比喻、拟人等。五种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叙述、(说明)题型示例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参考答案: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担忧的复杂的情感。五、语言特色题目形式(1)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2)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答题要点(笔记)(1)用一两个词语或句子概括语言特色(2)结合诗中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诗中的用于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分析语言常用术语语言风格:豪放、婉约、恬淡自然、清新、沉郁等语言特征:简练传神、生动形象、婉转、凝练、对仗工整、质朴淡雅、欢快风趣、清新自然、形象生动、含蓄隽永、雄浑、悲凉等创作风格:超脱自然陶渊明;飘逸洒脱李白;沉郁现实杜甫;平易自然白乐天;诗中有画王维;豪放大气苏东坡;雄壮畅快辛弃疾;婉约含蓄李清照题型示例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请分析该诗的语言特色。参考答案(1)全诗语言平淡朴实,不加雕饰,似无意为诗,而诗情自然流露,韵味隽永。(2)前四句写自己隐居生活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心远地自偏”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3)后四句对这种隐居生活作了具体描绘。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诗词的题材入手,可以较好的把握诗词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