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哲学-第一章1_第1页
西方政治哲学-第一章1_第2页
西方政治哲学-第一章1_第3页
西方政治哲学-第一章1_第4页
西方政治哲学-第一章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古希腊:西方政治哲学之源第一节城邦:政治哲学的摇篮一、城邦的演进与特征1、城邦:就是一个城市连接周围的一片乡村区域而成立的主权国家。城邦是古希腊人特有的政治共同体。城邦政治发展的三个阶段:①BC8-BC6世纪。政治思想开始产生。②BC5-BC4世纪(322年亚里士多德死,338年,希腊各邦失去独立)古典时代。城邦制度的繁荣和危机时期。③BC4(338)-BC2世纪末。后城邦时代,或后亚里士多德时代,城邦解体,政治思想萧条。城邦形成的原因:(1)历史机缘:迈锡尼王权(BC15—12世纪)向统一帝国发展的趋势;(2)多立斯人入侵(BC12世纪),倒退,回到分散状态。(3)破碎的地理环境:(4)宗教特征:远古时代形成的,部落宗教——城邦宗教,内聚性和排外性。2、特征:A、内部特征:独特的社会政治结构奴隶:(人数最多;没有独立的人格和政治权利);外邦人:虽然与奴隶一样摒弃于是乎之外,但是自由人,有独立的人格,有家庭和财产,不受社会的歧视;公民:城邦的主人;与城邦紧紧联系在一起;参与主宰城邦的公共生活;“公民的资格不是拥有什么,而是分享什么。这很象一个家庭的成员地位。”公民对国家的依赖不是取决于法律,而是近乎血肉一体的情感。B、城邦的特征:(1)小国寡民(狭小与独立);和多元主义格局:城邦本位主义。(2)公民自治团体:A、城邦社会政治结构:B、公民:属于城邦的人,(斯巴达人)C、公民是土地所有者、军人、政治统治者三种身份合一。(3)直接民主制和发达的公共政治生活: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抽签选举,公职津贴。(4)多元化政体形式。希腊各城邦的政体演进:王政——贵族政治——撍主政治——民主政治大邦雅典:古希腊世界的典型;是希腊政治思维的萌芽、开花的地方;“在一定的意义上,希腊是雅典的代名词。”它创造了的政治文化代表了西方政治文化的主流。古希腊政治哲学的特点●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取向●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政体研究为中心,协调公民关系为主题●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视角二、政治哲学的沃土1、梭伦改革:梭伦(Solon,前638年-前559年),生于雅典,出身於没落的贵族。他年轻时一面经商,一面游历,到过许多地方,漫游名胜古迹,考察社会风情。梭伦是古代雅典的政治家,立法者,诗人,是古希腊七贤之一。梭伦在前594年出任雅典城邦的第一任执政官,制定法律,进行改革,史称“梭伦改革”。他在诗歌方面也有成就,诗作主要是赞颂雅典城邦及法律的。他是古希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

梭伦改革:A、颁布“解负令”,豁免一切公私债务。解放债务奴隶,以维护稳定的公民团体。

B、依据财产的多少把居民分为4个等级。把公民权利和权力与公民的经济地位及所能尽的义务联系起来,即:不同经济地位的人能为国家尽不同的义务,根据其经济地位和所尽义务不同,分配给各等级不同的权利和权力。C、建立了400人议事会和公民陪审法庭。制约平衡的思想。建立陪审法庭,增强了平民的权力,以抵御和平衡贵族权力(元老院和高级官吏)梭伦看到富人权大而设。2、克利斯提尼改革(BC508年)A、把全国分为10个部落,打乱了旧氏族的残余体系。B、划雅典为30个村庄,不再以祖上的名字为姓氏,而以村的名字相互称呼。C、改400人议事会为500人议事会,每部落选50人。D、创建了10将军委员会;E、创立了“陶片放逐法”。陶片放逐法:陶片放逐法(Ostracism,希腊文:ὄστρακον),也被翻译为“陶片放逐制”、“陶片流放法”、“贝壳放逐法”或“贝壳放逐制”等。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利斯提尼(Cleisthenes)于公元前510年左右创立,约公元前487年左右陶片放逐法才首次付诸实施。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克利斯提尼改革意义:首先,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百余年来平民反抗贵族斗争的胜利和雅典民主政治奴隶主的初建。基本上肃清了氏族部落制度的残余,完成了雅典有氏族过渡到国家的整个过程。其次,改革彻底肃清了氏族制度的残余,标志着雅典由氏族过渡到国家的整个历史过程的最后完成。最后,改革结束了一个多世纪的雅典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后确立。此后,雅典的社会矛盾不再是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了,而是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古希腊从此进入以雅典为中心的古典时代。3、伯里克利改革(希波战争后的雅典,进入了伯里克利时代)伯里克利(希腊文:Περικλ??);英文:Pericles,约公元前495—公元前429),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杰出的代表者,古代世界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是被少数人、而是被所有人民所掌握。当私人纠纷产生时,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正像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开放的那样,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在这里每一个个人不但对他自己的私事感兴趣,也对整个社稷的大事感兴趣。”伯里克利改革:A、政府官吏,包括执政官向所有人开放。B、公民抽签选举官吏,轮番执政。C、向公民发放公职津贴,以鼓励其执政。D、执政官、500人议事会、公民大会、公民陪审法庭各执权力,又相互制约,对官员有严格的监督制度。伯里克利民主的三原则:自由:即政治生活公开,公民自己决定自己的政策;法治:即人人都应遵守法律,因为法律使人心服口服;平等:即法律对所有人都同样公正,财富的多少并不能影响公民的政治权利。“在一种民主制度中受穷也比在专制统治下受福也好。”——德莫克里特三、高峰的“前奏”1、正面赞扬民主;民主制的基本特征是“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在少数人手中。”(伯里克利)2、开展对于各种政体的讨论3、提出了自然法的概念:“上帝使人人生而平等,而自然则从未使任何人成为奴隶。”——萨拜因《政治学说史》4、探讨了国家的起源。(普罗泰戈拉)人们最初生活在没有秩序和保障的自然状态下,为了生存所迫才联合起来组成社会,而神又给人们送来了治理社会的法则,于是国家就产生了。5、苏格拉底:(前468-399)是雅典人。“把天国拉回了人间”。空前的现实性。“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认为,治国是一门艺术,需专门的知识。他问道:人们修鞋,找谁?找鞋匠。作木器找木匠,掌握国家权力的公职人员应由受过专门训练具有专门治国知识的人来担任。他嘲讽雅典由抽签来选拔公职人员作法。在他看来,正是雅典的直接民主制度把国家事务交给了无知民众去支配,从而导致了愚昧的混乱。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是多数,真理需要乘法,不是加法。针对当时平民群众和智者派的自信心、自豪感,他强调德尔斐的阿波罗神殿匾额上的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还提出“我知道我一无所知”。苏格拉底之死第二节柏拉图的城邦主义政治哲学一、生平简介和代表作:哲学与政治的结合1、生平简介

(古希腊雅典人,公元前427-347,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隐患意识的伟大思想家,西方政治哲学的创始人。)柏拉图原本渴望从政,但是两件事影响了他的一生的道路:一是“三十人寡头”暴政;二是“苏格拉底之死”。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的恋爱。“精神恋爱”,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是肮脏的,认为爱情和情欲是互相对立的两种状态,因此,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同他所爱的对象结合。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柏拉图认为爱情能够让人得到升华。他说,对活得高尚的男人来说,指导他行为的不是血缘,不是荣誉,不是财富,而是爱情。世上再也没有一种情感像爱情那样深植人心。一个处在热恋中的人假如作出了不光彩的行为,被他的父亲、朋友或别的什么人看见,都不会像被自己的恋人看见那样,使他顿时苍白失色,失去一切的一切,无力面对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柏拉图爱情名言:爱是美好带来的欢欣,智慧创造的奇观,神仙赋予的惊奇。缺乏爱的人渴望得到它,拥有爱的人万般珍惜它。爱情,只有情,可以使人敢于为所爱的人献出生命;这一点,不但男人能做到,而且女人也能做到。我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因为小鸟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十年之后我发现,不是小鸟飞不过沧海,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人生不止,寂寞不已。寂寞人生爱无休,寂寞是爱永远的主题。我和我的影子独处,它说它有悄悄话想对我说,它说它很想念你。原来,我和我的影子都在想你。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无谓压抑自己。人生的苦闷有二:一是欲望没有被满足,二是它被满足了。走在一起是缘分,一直在走是幸福。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柏拉图爱情2、代表作:《理想国》:

提出哲学家治国的思想;《政治家篇》:首次肯定法律的作用并提出法律作为划分政体的标准《法律篇》:“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会像最野蛮的野兽那样坏。”晚年柏拉图戏称自己是“一个老人清醒的消遣。”二、整体至上的《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坚持两个信念:(1)城邦国家之上;(2)以德释政、道德治国。(一)正义——社会等级制1、用社会分工来解释国家的起源。人的天资千差万别,每一个人只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他才能干得更、最好。但是人的需要的多样性,使得分工合作成为必要,所以他认为国家是以社会分工为标志的相互依赖的社会。把社会分为三个等级:农民、工匠、商人和牧人(生产者等级)护国者或军人等级监国者等级2、从两个方面论证了等级制的合理性:(1)等级的划分具有道义的必然性;个人的灵魂由理性、意志和欲望组成,代表人的三种天性,体现人的四种品德:理性代表智慧、意志代表勇敢、欲望则要求有节制的品德。如果在理性的指导下各个部分和谐一致了,就产生正义的品德。(2)等级的划分具有天定的合理性。上天在一些人身上掺入黄金,注定他们成为高贵的统治者;在一些人身上掺入银,注定他们成为卫国者;在一些人身上掺入铜,注定他们成为生产者。这种荒谬的神话的目的是说服人们自觉承认社会分工和自己的等级地位。(二)哲学王——实现理想国的关键哲学王:为什么要让哲学家为王?知识就是回忆。在实现生活中,只有思维能力极强的人才能回忆各种理念,包括治国的知识,这些人就是哲学王。“除非是哲学家们当上王,或是统治者象真正的哲学家一样研究哲学……否则国家是无宁日的,人类是无宁日的。”哲学王何以统治?首先。治国者自身要有很高的政治品德,为全国人民谋利益;“在凡被定为统治者的最不热心权力的城邦里必定有最善最稳定的管理者,凡有与此相反的城邦里其管理必定为恶。”其次,对全国人民实行道德教化,因为一个国家治理的好坏全凭公民的品性。品性堕落,社会就会混乱,等级之间就会越位,正义就不会存在。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极其轻松法律,认为分类是一种外在的力量,于城邦的治理无能为力。哲学王治国理论的特征与意义:良莠不齐;强调治国的人要有知识和美德,具有普遍而永恒的意义;主观唯心主义;为其后人评为极权主义理论家提供了有力的论据。(三)“公有制”——理想国的经济制度与家庭制度(1)私有制:私有制是城邦贫富分化、战争频繁、社会动荡的根源。在理想国中第一、二等级中不能有私有财产,所有生活用品由国家提供,吃饭在公共食堂。第三等级可以有私有财产。(2)家庭制度哲学家和军人不能有家庭,理由:1、家庭和私有财产一样,也会影响人的公益心,造成人与人的纷争;2、家庭使占人口一半的妇女成为家庭的动物,把本来应该成为哲学家或军人的妇女禁锢起来;3、传统的家庭婚姻制度固定,结合随意,不利于优生和培养优秀的城邦公民。(3)教育制度10岁(体育和音乐);20岁(几何学、数学和天文学);30岁(哲学);35岁(实践);50岁(自由活动)。如果没有缺点,当国家需要他是便承担治国之责,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四)政体分类知识贵族执政的贤人政体(最理想的政体)斯巴达式的军人政体(荣誉之上)寡头政体(以财富为标志)民主政体(以任性、激情)僭主政体(纵欲、激情,恐怖)四、《政治家篇》:坚持与退却写于公元前367-361年。探讨政治家和政治科学的定义,指出政治家是掌握了政治学这门最伟大和最难学到的科学的人。首次肯定法律的作用并提出以法律作为划分政体的依据。他认为,一个有真知的统治者是用不着法律的,但现实问题是这样的统治者太少,不得已而为之;他认为,法律在理论上是十分荒谬的,在实践中却是必要的。他把是否依法治国也成为划分政体的一条标准。依法治国好的政体有: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温和的民主政体。凡不依法治国的为坏的政体:暴君政体、寡头政体和极端民主政体。五、《法律篇》:“二等好的理想国”(1)“二等好的理想国”:小国寡民的城邦精心设计地理位置、版图大小、居民数量户数等;改变“公产、公妻”的公有制;(2)“二等好的理想国”:采用混合政体原则:“只有混合才能产生制约,从而达于中道。”“立法者不能给任何权力机构授予过大的、未经过混合的权力,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自由、英明和友善。”(3)“二等好的理想国”:崇尚法治“不能过分地相信统治者的智慧和良心,即使是一名英明的统治者,权力也能把他变成暴君。”“国王的权力只有有所限制,他才能长久保持这权力,从而限制其他人。”“人性总是把人类拉向贪婪和自私,逃避痛苦而毫无理性地去追求快乐。”所以人类必须有法律并遵守它,否则他们的生活就会象最野蛮的野兽那样坏。(4)柏拉图的法律观:1、他是从客观唯心主义的视角去定义的。他说真正的法律是理性或心智的体现,是统治全宇宙的理性秩序在人类社会中的投影;又说法律是人们对自己行为好坏的一种判断,当这种判断以国家命令出现时,就叫做法律。2、柏拉图的法律观虽然没有解释法律的本质,而且还把法律与道德等同起来,但是包含着许多合理而现实的因素,是近代现代西方法律理论的开端。视频: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剪辑版)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师承与创新一、吾师与真理:生平简介与代表作(1)生平简介:(公元前384-322)出生于希腊北部色雷斯的一个医生家庭,父亲尼可马可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师承柏拉图:“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由于经常与学生在学园的林荫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学问,因而得“逍遥学派”、“林荫道学派”。公元前323年夏天,亚历山大大帝从印度回师巴比伦的途中病故。从此,亚里士多德在政治上开始不得志。他决定离开雅典,离开吕克昂学院回到母亲的故地埃乌保尼亚过隐居生活。公元前322年因病逝世,葬在卡尔基斯,终年62岁。亚里士多德集中古代知识于一身,在他死后几百年中,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他的思想曾经统治过全欧洲,他的思想改变了几乎全西方的哲学家。古希腊“最博学的人物”、“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视频(及时扭正思想的少年—亚里士多德)(2)代表作:1、《政治学》是古希腊思想家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成书于公元前326年。全书在对100多个城邦政制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从人是天然的政治动物这一前提出发,系统论述了什么是对公民最好的国家。全书共8卷103章,按内容可分4部分。《政治学》被公认为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2、《雅典政制》:写于公元前328-325年,在此期间,他和学生系统调查和研究了希腊158个城邦国家的宪法和政治制度,写下一系列的书,该书是其中一本,而且直到1891年才被发现。3、《尼可马可伦理学》:将政治学和伦理学分别成书,但又把政治问题和伦理问题紧密联系起来;用大量的篇幅探讨了正义和法律的问题;用大量的伦理规范去界定政治生活和政治行为。二、视角与方法(一)视角:将政治学独立于伦理学;区分了个人的善和人群的善;政治学不仅要研究政治理想,还应研究政治现实(范围):1、理想的国家政体2、在现实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最佳政体3、大多数城邦可以实现的最佳政体4、怎样保全现有的政体,纠正不足和缺陷的措施,称政治艺术5、最优良的理想法律6、适合每一类政体的法律。政治研究的中心问题就是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国家的产物,是政治社会的标志,因而是政治研究的中心。研究理想国家的问题就是研究政治权力的合理性问题;研究政体问题就是研究政治权力的分配和运营方式问题。“一个政治制度原来是全城邦居民分配权力的体系。”探讨政治艺术,属于统治术,即权术。各种政体的比较分析,着眼点就是政治权力分配方面的利弊得失。(二)方法:以经验材料为基础,面对现实,通过调查,提供哲理和实用知识;分类法、比较法、辩证分析法等。三、国家:起源与目的1、国家起源: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的产生基于人的本性,因为“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政治动物”,“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人有天然要过道德生活的愿望。国家自然赋予人的本性是过国家生活,但是任何事物的本性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只有当它发展到最高阶段时,才充分显露出它的本性,社会也是如此。亚里士多德指出;国家在产生过程中经历了家庭、村落而最终形成了高级完备的社团,它是人的本性的最充分体现。个人只有作为城邦的组成部分,才能满足其自给自足的生活。2、理论支柱:人性论“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他在动物中就是最不神圣的,最野蛮的。”“人生来就有合群的性情。”“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脱离城邦和国家,“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人。”3、国家的目的:追求最高、最广的善业。这种善业包括三个方面:外物诸善、躯体诸善、灵魂诸善;“最高尚的灵魂也一定比我们最富饶的财产或躯体更可珍贵。”国家的首要目的就是在于促进道德,国家就是道德的团体。4、学说的意义:亚里士多德首次从政治学的意义上讨论了国家的起源、本质和目的等一系列的重要课题,为这门学科的建立提供了基础理论。四、政体:类型和要素1、政体的定义:政体就是城邦的最高政权组织,是城邦一切组织的依据。政体又关涉到全邦人民的生活方式,是公民的生活规范。所以政体是城邦的决定因素,它决定城邦性质。政体划分的原则:(两个)掌权人数原则;看政体是照顾全邦人民的共同利益,还是只照顾一个人、少数人或平民群众的私利。前者为正宗政体,后者为变态政体。利益倾向原则。看最高治权的执行者是一个人、少数人或多数人,这样共划出二类六种政体。2、政体的分类:正宗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变态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政体三要素:亚里士多德还指出,一切政体都包含有三个要素,即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和审判(司法)机能。各个要素的组织如不同,也会导致政体的不同。只有当三个要素都有良好的组织时,相应的政体才是良好的。3、亚里士多德的政体要点和精华:第一、他不是绝对地反对君主制。第二、僭主政体是6种政体中最坏的一种;第三、贵族政体是由一批德才兼备的人实现统治的,其选举标准是才与德;第四、寡头政体是贵族政体的变态;第五、平民政体的主要特征是:人人自由、一律平等、从政机会均等。第六、共和政体是最容易实行的也是最理想的政体。(混合政体)五、理想城邦的原则1、理想的城邦由理想的公民组成公民的含义:“一切参加城邦政治生活轮番为统治和被统治的人们。”“在一个理想政体中,他们应该是以道德优良的生活为宗旨而既能治理又能乐于受治的人们。”四种品德:节制(温厚);正义(公平或正直);勇敢;端谨(贤明)2、理想的城邦应奉行平等或正义的原则:(数量相等;比值相等)3、理想的城邦应是实行法治“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他在动物中就是最不神圣的,最野蛮的。”“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法律与自由的关系上,他指出,“公民们都应遵守一邦所定的生活规则,让各人的行为有所约束,法律不应该被看作(和自由相对的)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两层含义:(1)对已经确立的法律要普遍的服从(关键)(2)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是良好的、健全的法律。名言:“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的良好的法律。”良好的法律是前提,变态政体的法律是不合乎正义的,服从恶法不是法治。有了良好的法律,全体人民,包括统治者应一律服从,否则也不会实现法治。指出了人治的辅助作用。4、理想的城邦应实行“私有公用”的财政原则5、理想的城邦实行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共和国6、还对教育制度、人口、疆域等都做了十分具体的思想。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以灵魂论为基础、以培养优良的公民为目标、以德智体和谐发展为内容、以音乐陶冶为途径。

他认为国家的疆域不可太大,因为经验证明国家太大总是难以使人遵守法律。因为法律和礼俗就是某种秩序,但事物如为数过多,就难以制定秩序,他看到城邦人口的多寡与统治方式之间的某种联系,过多的人口难以观察、传令、统治,因而也难以形成真正的立宪政体。城邦的疆界也是一样,“就国境的大小或土地的面积说,应当以足使它的居民能够过闲暇的生活为度,使一切供应虽然宽裕但仍需节制”。六、亚里士多德的治国原则思想

1.必须实行法治。他认为法治优于人治。法治的特点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由于人本性易于感情用事,而法律恰恰是没有感情的。即使统治者才德卓绝,一切政务还得以整部法律为依归。只有在法律所不能包括或不够周详的问题上,才让个人运用其理智。法治有两重意义:一是制定良好的法律。法律应根据政体来制定;二是普遍的守法。认为为政的重要规律之一,就是订立法律后,使执政者和下属官员不能假借公职谋求私利,又使各部分成员各得其所,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2.主张公民轮番为政。认为公民具有平等的地位,所以不能使某些人终身作统治者从事治理工作,而是应该由大家参与政治。当然公民不能同时作统治者,他们必须按照规定的时期或其它轮流的程序交替执政,间时安排好执政者轮流退休,使他们征退休之后和其他同等公民处于同等的地位。3.城邦的建立要选择优良的地理位置。城邦建立时应考虑到城邦的内外联系,城邦内部的各种设施的安排以及军事防卫等各种因素。

4.城邦的人口和疆域应大小适应。认为城邦不一定非要人口众多,这样安排易于维持普遍良好的秩序,而且城邦也有能力供养,达到自给自足。土地疆域要大小适度,一是有利于全体居民的生活;二是便于军事防卫。七、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重要地位亚里士多德的一整套政治哲学并不能挽救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但却深刻地影响着2000多年来的西方政治哲学。惟其如此,他在西方政治哲学史上的地位也就显得特别重要。第一,他开创了西方传统政治学体系。最早地从体系上区分了政治学和伦理学,从而使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政治哲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贡献。他指出了伦理学与政治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前者研究个人的善,后者研究人群的善,并认为后者是最高的科学。尽管他还没有严格地把政治和伦理分开,但他最早使政治学独立于伦理学而自成体系。第二,他创立了用归纳法研究政治现象的方法。在此之前,柏拉图的研究方法是从抽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