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第1章 生态经济的矛盾与出路_第1页
(1.2.7)-第1章 生态经济的矛盾与出路_第2页
(1.2.7)-第1章 生态经济的矛盾与出路_第3页
(1.2.7)-第1章 生态经济的矛盾与出路_第4页
(1.2.7)-第1章 生态经济的矛盾与出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生态经济的矛盾和出路第一节生态压力第二节承载力第三节生态经济的矛盾及出路第一节

生态压力一、全球人口增长二、经济规模的扩张三、技术的环境影响10亿20亿30亿40亿50亿60亿70亿80亿10亿180420亿192730亿195940亿197450亿198760亿199970亿201118001850190020001950年代全球人口规模图1-1全球人口增长——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世界人口状况2011》•••••••一、全球人口增长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

——韩非子•复活节岛圣马修斯岛图1-2两个小岛的故事二、经济规模的扩张表1-1全球GDP估计:0-1998(单位:10亿1990年国际元)

010001500182018701913195019731998GDP1031172476941101270553361605933726

0~10001000~15001500~18201820~18701870~19131913~19501950~19731973~1998GDP年均复合增长率(%)0.010.150.320.932.111.854.913.01表1-2世界GDP增长率:0-1998资料出处: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P16、259,260。国际元:是多边购买力平价比较中将不同国家货币转换成统一货币或国际元的方法。表1-3中国GDP估计:0-1998(单位:10亿1990年国际元)

010001500182018701913195019731998中国GDP26.826.661.8228.6189.7241.3239.9740.03873.4表1-4中国GDP增长率:0-1998

0~10001000~15001500~18201820~18701870~19131913~19501950~19731973~1998中国GDP年均复合增长率(%)0.000.170.41-0.370.56-0.025.026.84资料出处: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P16、259,260。图1-3公元0-1998年的全球经济增长图1-4中国公元0-1998年的经济增长

据估算,20世纪全球年均原材料开采每年增长8%。试计算,20世纪末的原材料开采数量较20世纪初增加了多少倍(用72%除以增长率即得翻番年数)?另据估计,21世纪初全球每年开采的原材料数量在470-590亿吨。从现在起到21世纪末,考虑到还有可能新增35亿左右的人口(其中32亿在非洲),考虑到印度、印尼等巨型国家以及非洲等地的崛起,全球范围的原材料和能源的开采将有可能延续20世纪的势头迅猛增长。这意味着什么?繁荣还是毁灭?思考与讨论(1-1):根据安格斯·麦迪森的数据,中国经济占世界比重最高的年份是1820年。而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的研究证明,历史上中国经济总量在全球占比最高的年份是1600年。时值明末,我国的经济活动量占到了全球的将近38%。从此以后中国经济在全球中的比重逐步下滑,1820年后则出现断崖式下降。而英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工业革命前是0.5%左右,工业革命后始终占到4%以下(李稻葵: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学总结。/LiDaoKui/2018_12_09_482635_s.shtml)。虽然我们有理由对安格斯·麦迪森的数据的可靠性表示质疑,但他的数据所揭示的经济增长的历史趋势还是可信的。且无论是哪一位学者的数据,都说明1840年代中国经济要比英国经济的体量大很多。但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中国败了。从经济学的角度,你能从这一历史的教训中悟到什么道理?思考与讨论(1-2):

首先,技术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对环境产生影响。

其次,技术自身也以它独有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有些技术是对环境不友好的,有些技术则可能是环境友好的。

第三,还要从产业结构的变化分析技术的影响。产业结构的演进一般遵循一、二、三次产业顺次发展的规律,产业结构最终趋向于“轻”化、“软”化,从而使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趋向于减少。三、技术的环境影响第二节承载力一、资源、环境与生态系统服务二、承载力三、承载力的特点

广义的资源,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所需要的物质、能量、信息、劳动、资金和技术等初始投入的总称。

狭义的资源通常指“自然资源”,是指人类赖以获取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稀缺且有用的自然生成物、状态或过程。资源的分类。一、资源、环境与生态系统服务1.资源

从环境内容定义: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从环境质量定义:环境是指建立在生态环境功能基础上的、作为公共物品的环境质量状态,表现为美学价值、宜居性价值等。2.环境

生态,是生命活动和无机环境各要素的交互关系状态及演化动态。所谓生态系统服务,就是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包括生态产物和生态功能的所有惠益,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里的生态系统既包括人工生态系统,如农田、林场、鱼塘;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如原始森林、珊瑚礁、沼泽等。3.生态和生态系统服务划分标准服务类型具体内容按形态分产品如食物和纤维,燃料,木材,天然药物,装饰、观赏用品……等等。服务如空气和水的净化,废弃物的去毒和分解,土壤、土壤肥力的形成和更新,农作物和自然植被的授粉,农业害虫的控制,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气候的稳定,休闲娱乐服务……等等。按功能分供给服务食物和纤维,燃料,遗传资源,生化药剂、天然药物和医药用品,装饰资源,淡水。调节服务维护空气质量,调节气候,调节水资源,控制侵蚀,净化水质和处理废弃物,调控人类疾病,生物控制,授粉,避免遭受风暴侵袭的保护。文化服务文化多元性,精神与宗教价值,知识系统,教育价值,灵感,美学价值,社会关系,故土情结,文化遗产价值,消遣和生态旅游。支持服务初级生产,氧气生产,土壤形成与保持,养分循环,水分循环,提供栖息地。表1-5生态系统服务的内容与分类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将环境、资源、生态这样的词汇并列使用。请大家辨析一下,看这三个概念之间有什么联系和不同。思考与讨论(1-3):表1-6木材直接经济价值占森林总价值的比例森林位置生态价值/木材直接经济价值山西省森林10云南省森林16日本森林13全国森林13美国森林9长江流域森林11海南森林15资料来源:过孝民;王巨斌开发挪威和北海油田的埃索公司前副总裁厄于斯泰因·达勒指出:“中央计划经济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经济学的真理,自由市场经济则可能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生态学的真理。”

——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思考与讨论(1-4):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①当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资源条件),以及②智力、技术条件等(生产力水平),在③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符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消费水准),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资源承载力可细分为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和矿产资源承载力等。1.资源承载力二、承载力再比如矿产资源承载力。用S0、R0表示当前储量和当前一年的开采量或利用量,既有“静态耗竭年限”:以土地承载力为例,我们有一个结构简单的公式:

环境承载力也称环境容量,指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排放污染物的阈值。主要包括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等。设Q、C0、B、V、q分别表示环境容量、环境标准、某污染物的环境背景含量、环境空间的容积和某污染物的环境净化量,则有:2.环境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在自我维持和自我调节能力基础上,对具有特定人口、技术、经济、文化状况的人类社会的支持、供容能力。我们用生态足迹表征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EF),是指生产一定人口消费的资源及吸收其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的生态生产性陆地和水域的总面积。3.生态承载力图1-5生态足迹示意

如图,人类全部消费与可持续状态由耕地、草地、建筑用地、林地、海洋和能源用地等六项不同地球表面所提供的生态生产能力所维持。①耕地,主要指提供粮食、油料等农作物、经济作物产品的土地;②草地,即适用于发展畜牧业的土地;③建筑用地,包括人类修建建筑、道路、工厂等设施所占用的土地;④林地,指可产出木材产品的人工林和天然林;⑤海洋,主要是为人类生活提供水产品的近海海域;⑥能源用地,不仅指煤矿、油田等占用的地表面积,更是指为吸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所需要的森林保留地。通常假定,以上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地在空间上是互斥的。因此,生态承载力(生态容量)可以被定义为某地区能够提供给人类的生态生产性空间的面积。为方便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生态生产性面积进行通约和比较,人们使用全球性公顷的指标来衡量生态足迹的大小。一单位“全球性公顷”(globalhectare,gha/gh㎡)相当于1公顷具有全球平均生物生产力的生产力空间。

根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发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07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达到2.2全球公顷(全球人均生态足迹是2.7全球公顷),而我们的人均生物承载力为0.8全球公顷。这份报告还指出,2007年全球对生物承载力的需求超出地球可供应能力的50%。UNEP的报告也有类似的估计。三、承载力的特点

1.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在生态系统结构不发生本质变化的前提下,无论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与弹性限度,还是资源的供给能力与环境的容纳能力都是相对稳定的。

2.变动性。环境和自然资源禀赋一定的特定区域,其承载力水平依技术状况、消费模式、生产组织模式、分配状况的不同而变化。这意味着人类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与调控,绝对地或相对地提高生态承载力水平。但承载力的可控性与提高性是有限度的。

3.综合性。孤立地评价单一环境和资源要素的承载力是不科学的。只有将所有环境和资源要素综合起来进行评价,核算结果才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测算某一地区的承载力,最关键的是测算最小因子的承载力。

4.开放性。生态系统、经济系统都呈开放的特征,不同系统间的交流决定了承载力的开放性。产品贸易的实质是承载力的重新配置。

5.空间异质性。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性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区域差异性决定了承载力的空间异质性。这要求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要统筹考虑区域实际可供利用的实物性资源与功能性资源的数量,即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又不损害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

第三节生态经济的矛盾及出路一、生态经济矛盾的表现与实质二、可持续发展三、生态文明建设一、生态经济的表现与实质

生态与经济的矛盾——①表现为不断增加的生态压力与有限的、相对稳定的承载力之间的矛盾。也是一种供求矛盾。②是由物质能量关系的不协调导致的功能关系的不协调。③是生态经济再生产过程的不协调。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物质流动循环性单向性小规模大规模代谢慢代谢快能量利用规模小规模大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以不可再生能源为主多级利用很少有多级利用能量利用效率高能量利用效率低表1-7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物质能量运动特点生态经济的再生产过程包括:

a.生态再生产:自然资源再生产;自然环境再生产。

b.人口再生产:现有劳动力再生产;后备劳动力再生产。

c.物质再生产:生产资料再生产;消费资料再生产。

d.精神再生产:科学技术再生产;文化再生产。以上四种再生产过程,生态再生产是基础;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反作用于生态再生产,精神再生产决定这种反作用的形式和深度。这四种再生产关系的不协调,主要表现为物质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超越了生态再生产所能够承受的范围,而且环境不友好的技术与文化也凸显出精神再生产与生态再生产的矛盾。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如果我们留给后代的资本不少于我们拥有的水平,那么他们也将享有不低于我们曾经享有的生活水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必须确定给后代留下一个什么样的资本篮子:何种资本,以及什么样的资本结构。二、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两种实现途径

(1)“资本”概念的扩展①人造资本:资本资产及耐用品。

②人力资本:劳动力,知识、经验与劳动技能。

③自然资本:是一定地理区域的自然资源基础与生态环境状况,人类可据以获得物品和服务的供应。一句话,就是自然禀赋。

④社会资本:从社会角度讲,社会资本就是那些能够促进社会信任和合作的社会规范。

(2)弱可持续与强可持续弱可持续:要求保持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的合计总价值不减少。这意味着自然资本可以安全地被人造资本所替代。强可持续:自然资本不能够和其他形式的资本相互替代,一些自然资本形式之间——如表土和淡水——也不具有相互替代的关系,必须保持自然资本存量的不减少以及总的资本存量不降低。另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威廉·诺德豪斯……指出全球变暖对美国经济影响很小,原因是只有农业对气候反映灵敏,而农业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附加价值总数的3%。威廉·诺德豪斯的逻辑有问题吗?类似地,如果整个采掘业只占GDP很小的比例——比如,5%——能不能据此说明采掘业是不重要的呢?思考与讨论(1-5):可持续发展的局限性:

①“可持续”是“发展”的应有之义。

②可持续发展还是可持续增长?

③可持续与发展,何者更重要?④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可持续三个维度,是指要避免因经济系统的、生态的、社会的危机性因素的累积可能导致的经济发展中断。但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发展”,因此但从经济、生态、社会的维度解读可持续发展,显然未能抓住发展的本质。三、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学术界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和理念。党的17大报告首次提到“生态文明”一词。胡锦涛总书记在18大(2012)报告中,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18大同意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章。

2013年18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