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本书去巴黎读书笔记_第1页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书笔记_第2页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书笔记_第3页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书笔记_第4页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书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书笔记【篇一:带一本书去巴黎读书笔记】

人家都是读后感,为啥我写“观”后感哪?因为看这本书,我还真的是走马观花。对这本书,我确实是没有用读的方式,而是勉强翻完了。

看书名,我觉得应该是讲去巴黎旅游的,我觉得自己虽然无望去巴黎,能在书中通过作者的描述去领略和感受一番也是不错。但是继续看下去的时候,却发现里面记录历史的部分篇幅巨大。我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介绍法国历史的,并不像一本介绍旅游的书。介绍旅游的书重点应该是对见闻的描述,而这本书里面更多文字描述的是巴黎的建筑、重要人物的历史和一些事件的历史记录。虽然穿插了作者个人的一些感慨,但是很遗憾,这并不是我感兴趣的内容。我个人不喜欢历史课,以前的历史考试都是靠的死记硬背,对历史课的不感兴趣最终导致我对一些历史著作有一些厌恶的情绪。况且,我连自己国家的历史都不是很了解的人,为何要去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哪。在这样的心态下,我将这本书翻完了。由于是电子版,有的页面比较模糊,一些文字描述基本都是一晃而过,有的书页拿眼睛一扫,讲历史的,就直接翻过去了。

翻完之后,我脑袋里面冒出的就只有少的可怜的一些词:雨果、伏尔泰、路易十四、卢梭、拿破仑、巴士底狱。还不知道这些是不是以前死记硬背记下的。

想来,这真的是一次比较失败的阅读。我有些后悔报名参加此次的精读活动,因为自己确实是没办法把这本书精读下去。但是,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读书会的活动,所以,最后我还是强迫自己把这本书翻完了。以上这些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肤浅的看法和想法。也许重新读一遍会有不同的领悟,但是我知道,我应该不会再去看的。读书应该是一个愉悦的过程,如果强迫自己去做,反而变成了一种负担,也无法去领略文字中透露出的真善美,也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以后一定慎重选择。

【篇二:带一本书去巴黎读书笔记】

林达,是我非常喜欢的少数几个作者之一,同时也是令我最好奇的一个作者。之所以说是少数几个作者,因为本人的阅读量实在有限,至于好奇,她的观点和她的博学的确让我眼前一亮,有种耳目一新之感。也许是由于对政治、法律、历史知识的匮乏,使她的书在我的脑海里,认知里被深深的吸引和触动。

第一次接触她的书,是老公推荐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中的第一本《历史深处的忧虑》,那本书先在我的桌面上摆了几天,由于封皮太简单朴素,排版和印刷也显得过时,一直没有提起我的兴致,又过几天就把它放回到书架里去了。

真正的接触已记不清是那一天,也许带着点无聊,也许带着点对美国的好奇,我又重新翻出了这本书,这一看便真的“无法自拔”了,接连《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如彗星划过夜空》这完整系列,被我一气看完。从此我知道有个作者叫林达,她在美国生活,她用书信的方式,把一个庞大的国家,从有名的历史战争、从复杂的轰动事件、从独立到民权,从法律到民主,从各个方面抽丝剥茧,给人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国家。

也由此,我开始在网上搜罗她另外的几本书,而这本《带一本书去巴黎》,是以游记的形式,在她游览巴黎城市间的各个古迹为主线,而以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把古迹与历史事件结合在一起,使你停留的每一个脚步都带着历史的印记,使你凝视的每一个角落都附着着历史的气息。那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在这里——巴黎,这个古老城市,一幕幕上演着,又一幕幕消失在时间的尘埃里。

林达带去的是一本雨果的《九三年》。紧紧跟随者她的足迹,我看到了一个个古老建筑,读到了一个个由生动的人物组成的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

【篇三:《带一本书去巴黎》读书笔记作文】

今年经同事张小斌的介绍加入了我校的书友会。我是一个小说爱好者,自第一本武侠小说《螳螂拳》以来,先后历经了小学的金庸古龙武侠时代、初中的琼瑶三毛言情时代、高中的国内外名著时代以及大学以后的杂乱无章、日渐低俗时代。故加入书友会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想“改头换面”,给自己一个机会接触“营养”书籍,目的之二是想和大家探讨一些读书心得,聆听“专家”点评。

有幸领到的第一本书就是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坦白说,读书之前对林达作者、巴黎、法国大革命一无所知,看到题目低俗地以为这是本以巴黎为发生地的爱情小说,里面说不定有令人神往的爱情故事发生。不好意思的说,本人虽渐入不惑,但对描写细腻、润物无声的爱情故事还是毫无抵抗力。

林达以巴尔扎克笔下的老巴黎和奥斯曼打造过的新巴黎做对比,娓娓道出巴黎现在的城市建筑特色“凝重的灰色调;浑厚雕塑感的城市整体;纪念性建筑、林荫大道、小广场小花园形成的浪漫文化氛围。”接着从整体到局部,透过塞纳河上西岱岛周边的咖啡屋,带着大家逐渐走近巴黎圣母院、巴黎市政厅、贡塞榭峄监狱以及法国革命中的路易十六及玛丽王后。物体的描写像一幅流动的电影,由远及近,由大到小,一帖帖的放映在读者眼前。再结合作者文字间穿插的配图,巴黎的重要景观就这样清晰的一览无余。在对这些扮演过重要政治角色建筑的介绍中,作者似乎不经意间提到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不是那么刻意,又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让我不禁想去探究:什么是法国大革命?它的发生因由是什么?林达为什么多次提及?

随着阅读的深入,才逐渐感悟到:《带一本书去巴黎》不是一部普通意义上的游记指南,确切地说,这本书是对法国历史、法国大革命的深度理解和剖析,是一部历史书籍。通篇以法国大革命作为线索,贯穿始终,通过对遗迹诸如安布瓦斯的古堡、巴士底狱、雅各宾俱乐部、卢克索方尖碑等的介绍,自然地把有关法国大革命发生的背景、缘由、导火索、过程以及结果逐一引出。不同于一般的叙述,作者在回顾这些让人心情沉重的历史事件时,倾注了作者本人对事件的反思和批评,加深了读者对这一世界闻名革命过程的理解和认知。

革命的话题向来沉重,似乎每一场革命都离不开血雨腥风。以本人有限的理解能力,这场革命既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也是法国无法避免的一场浩劫。革命爆发的前夕,法国面临自然灾害,百姓饥不果腹,没有言论自由,没有宗教自由。而在路易十六统治之初,君权绝对专制的弊端不断涌现,加之伏尔泰等文人对新思想的传播,鼓舞了拉法耶特等贵族争取民主自由的决心。革命者怀着美好的初衷,迫使想要成为一代好君王但性格软弱的路易十六召开了关闭已久的三级会议,试图改变现状。然而,当被革命思想鼓动的民众失去耐心涌上街头,群情激奋,把积攒已久对贵族和皇权的不满全都演变成摧毁巴士底狱、将路易十六和玛丽王后推上断头台。根据作者对暴力革命的描写,革命派已经走火入魔,杀红了眼,只要对革命不够“热情”或是对革命没有“贡献”,或是意见不同的人,都可能被送上臭名昭著又让人闻风丧胆的断头台。特别是在革命进行的第三年,一切革命的美好初衷全都变了味道,变成了一场红色恐惧屠杀。据作者在第十八章“杜乐丽宫和圣谢赫曼教堂”关于九月大屠杀的描写“在没有任何法律约束的情况下,九月大屠杀充分释放了人的兽性。大量的女囚徒被强奸,很多受难者备受酷刑,其中一些被肢解。四十三名十七岁至十九岁的年轻人全部被私刑处死。玛丽王后的好友四十三岁的郎巴勒公主在遭到毒打和强奸之后,被民众割下她的四肢和头颅。”此情此景,即使不在现场也让人触目惊心,永生难忘。难怪林达痛苦地质问“这是些什么样的人啊?这样的革命还是革命吗?”!

林达的文笔非常细腻、流畅,可惜因为对法国历史没有了解,第一遍读《带一本书去巴黎》的时候并没有弄清这次革命的前因后果。直至因为要写这篇笔记进行第二次阅读的时候,才知道为什么法国大革命如此闻名和影响深远。遗憾的是,这本书安排讨论的时候正赶上自己有课无法参加,没能有机会聆听书友会中“专家”的点评,错过了其他人对这本书更深层次的理解,有点遗憾。

今年的十月份,正巧有机会接待了一位来自法国巴黎的研究学者,在闲暇时候与他聊起法国大革命问起他对路易十六的看法。这位法国朋友似乎也受教科书影响,对路易十六深恶痛绝,认为他是生活奢靡、无所作为、身入困境只会逃跑的昏君。这一点和林达比较中性的评价“在颓势中试图改革和重振、开明却又软弱、最终被自己参与革新的局面失控而断送的路易十六”不相尽同,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我要感谢林达的这本书,因为有了对法国大革命的了解,使我有兴趣看了一部关系法国历史的电视剧《风中的女王》。虽然这部电视剧主要讲述的是苏格兰女王与法国国王联姻后如何统治法国的故事,与法国大革命不沾边,但有关法国宫廷的斗争、英法之间的战争、法国贵族的嚣张以及宗教之间的矛盾让我印象深刻。因为这部剧又让我对当时强大的英格兰帝国产生了浓重的兴趣,致使我又看了部分尊重历史部分加以改编的《都铎王朝》,从而对英法之间有关宗教方面的迫害与反迫害、历史国情特征、中西差别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篇四:带一本书去巴黎读书笔记】

其实,我从小对于巴黎就是向往的。最近同学给我介绍了一本书,叫《带一本书去巴黎》,他说让我看一看,相信一定可以收获很多东西。暑假,我抽空把这本书读了,感觉还不够,真想再读一遍。

《带一本书去巴黎》是林达书中的一篇。我非常佩服作者林达的旅行日记,他是带着问题去寻找考证历史的踪迹。那是他怀揣一本雨果的《九三年》去的法国,走一段、读一段。在法兰西的城堡、广场、宫殿、教堂、博物馆里,咀嚼着文化的成果、品味着艺术的灵魂,倾听着历史的回声,感悟着前人在血与火中凝成的思想与智慧。书里面提到的巴黎建筑、巴黎古迹、巴黎广场给了我全新的认识,当我把这些认识与我从前的影响联系起来,又增加了新的感受。巴黎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是美好的,是震撼的。巴黎是世界名城,也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

读完了之后感触很深,让我对于巴黎更加向往了,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去看一看……

【篇五:带一本书去巴黎读书笔记】

我这人有个坏习惯,看书总是被动的,需要的时候才想去看。记得XX年去了趟敦煌莫高窟,记忆中的那点知识早忘光了,全凭听导游解说去追忆。回来后把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有关章节又翻来看,才弄清那点事。

去年赴英国前,女儿怕我到那儿看不到国内电视节目,语言又不通,让我带几本中文书籍来,打发业余时间。因飞机携带行李重量有限,总想给女儿多带点东西,本想带的几本书,实在装不上放弃了。让女儿应验的不是业余时间不好打发,而是对国外知识的盲区一片。上学时掌握的那点世界地理、世界历史早已模糊了。真后悔出国前应作些“功课”,看看书、查查资料,弥补一些英、法以及欧洲历史、地理知识的空白。感慨的是同参加欧洲五国游的几名中国留学生事先做了很多功课,甚至连去巴黎凡尔赛宫每周五下午五点以后成人半票,28岁以下免票,后花园免票的信息都查到了,弄得导游又临时改行程。因景点的票都是自费且很贵,大家不得不算算经济账。

回国也有半年了,女儿总鼓励我经常写写日志,练笔又练脑,还嘱咐我别总回忆以前那点事,写写现在的事情。退休了,除了公园走走步、照顾父母、同学聚会等,真没有能值得写上几笔的。我也计划着闲暇时看看书,恶补点儿知识,写写读后感,即让生活充实一些,又和朋友们共享读书的快乐。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还是刚参加工作时读过。狄更斯的《双城记》,雨果的《九三年》和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等在书柜里束之高阁,很少去翻它们。春节一过,一口气读完《带一本书去巴黎》。我非常佩服林达、余秋雨的旅行日记,最起码他们是带着问题去寻找考证历史的踪迹。特别是林达他们手捧地图为在法国寻找到“雅克宾俱乐部”历史遗迹付出的辛苦,着实让我感动。

《带一本书去巴黎》是林达书中的一篇。那是他怀揣一本雨果《九三年》去的法国,走一段、读一段。这本书是XX年出版的,读起来距离还不算太远,里面提到的巴黎建筑、巴黎古迹、巴黎广场和我的“眼见为实”联系起来,增加了新的感受。

我在巴黎呆了四天,当然参观的地方很有限,但巴黎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是美好的,是震撼的。

【篇六:带一本书去巴黎读书笔记】

断断续续花了两个月才读完了这本书。有时候是工作累了读不动,有时候又觉得总共200多页读完了怪可惜的。那天看林达的博客,有个人的评论写着,这是不是林达的博客?文风很像!这一个问号一个感叹号的搭配,让我自己有点小惊慌:这几年基本读的津津有味的,全是林达的书。他的书基本算是给我树立了一个比较正确的世界观。可是,问题在于,只读林达的书会不会在思想上偏了。有没有可能在某些方面林达的观点也是有缺陷的。这个问题倒是不值得去争,只要大家能推荐自己觉得不错的书给我,问题就好解决了。

已经读完就写写心得。

如果说林达写的四本关于美国的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良好的制度,那写法国的这本就让我们开始担忧实现这种制度所要付出的代价。其实正是因为这样的担忧让整个国家制度的变革畏畏缩缩,裹足不前。法国大革命气势如虹,对敌人的公正就等同于对自己人的背叛。在变革之前,贵族始终处于社会上层,民众难以撼动其地位。但民众终于有压倒之势将贵族从上层拉下马,此后的走向将分两种。第一,民众成立司法机构,对贵族进行审判;第二,民众将贵族不由分说,千刀万剐。在变革以前,民众认为社会缺乏公平正义的,他们需要一个公正的立法司法机构保证平民大众的各种权利。但是如果革命趋势发生扭转,贵族地位岌岌可危,绝大多数人并不能够理智地将贵族拉至跟他们平等的位置,而是顺着这种惯性,把高高在上的贵族踩在脚下。中国历史上的党争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当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他的对立面是司马光、苏轼。虽然双方都是高风亮节的官员,但无论谁在朝廷得了势,都会对对方施以阴招,打击异己,壮大自己。而且在局外人看来所不齿的事情,他们却可以从为朝廷为社稷的指导思想下心安理得得完成。这个时候,公平正义被英雄主义取而代之,民众要求的是泄愤,把久久加之于自己身上压迫和不公正发泄到压迫者的身上去。人们只会注意到将贵族狠狠踩在脚下的史诗般的英雄人物,贵族变成了这幕王者归来大戏的配角,衬托着英雄的光辉。随着革命火焰的高涨,贵族被踏平,这般火焰又该烧向哪里。总有一些人是清醒的,他们这时候就站出来,告诉早已被胜利迷醉了的人们,这场变革的最初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他们提出对贵族应该进行公正司法审判。这不正是革命所追求的东西么?可是,理智的人终归是少数,嗜血的人才是多数。革命的火焰就烧到这些边缘人物上。比如,当绝大多数人要孤立一个人的时候,你站出来说,这样不好。其结果就是你也被孤立了。可以试想一下,当一个贪官被揪出来,你却站出来说我们应该给他一个公正的审判。你也要求贪官的孩子在学校不应该受到歧视,诸如此类等等。这样,革命队伍重新划分,有人就被赶出革命队伍,成为革命的对立面,他们的头颅也被绞架割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清醒,革命的队伍也不停地洗牌。停留在革命队伍里的永远都是最激进的,甚至是抱着某些私欲的革命者。当普通民众发现自己身边一些很好的人也被排除在革命之外,暴尸街头的时候,他们开始了新一轮的害怕,从一种恐怖走向另一种恐怖,这几乎就是一个周期,如果找不到一个出口,就永远活在里面。这样的经历我们国家前50年就有,不该忘记。如果说,司法无法给民众一个公正,但我们求给贵族一个公正。因为这件事情,总得有一方做出妥协。既然他们做不到,只有我们来做。社会的进步并不是单纯的一个制度改革,而是整体民众的人性进步。

【篇七:带一本书去巴黎读书笔记】

社会进步,靠的是一群不安分的人。比如发明创造,比如革命。但是,不安分源于追求自由、公正;永远和不文明无关。甚至,群众暴力也于事无补。

1789年,当人们攻进巴士底狱时,发现里面只关了7个人,革命者没有通过审判程序就放了这几个人。随后,革命的狂潮陷入民众暴乱,试图恢复社会秩序的革命者也被打倒。解放战争进入了“雅各宾”恐怖时期。监狱重新开始建造,里面关满了未经审判的不同政见者,新制度承诺的公平、正义不见踪影,相反司法愈见黑暗。许多人未经审判即被推上断头台。作出这些事情的,同样是三年前的革命群众。有区别的,是原来最应该被同情的底层民众,变身为原来他们最恨的人。

所以,未经法律,未经法定程序,以为登高一呼,以为枪杆子出政权,指望“以暴制暴”解决问题的想法和做法都不能给人民一个长久保障。

缺乏法治传统,放弃法律程序的权威,对恶保持沉默,为维护既得利益阶层而拒绝民选和监督,才是一切的万恶之源。

历史留给我们的“对敌人的残忍,就是对无产阶级的慈爱”;剥夺有产者的资产,就是实现“平等”;对别人为所欲为,享受特权,就是“自由”。这些封建、暴政思想既与现代“尊严、宽容、理性”的文明意识格格不入,也无法让公民对专制保持警惕,对权力进行制度性约束,更不能建成保障我们每一位公民合法权利的行政、司法程序。

没有了法治,中国特色的信访就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拆来拆去比的是嗓门,牺牲的是尊严;没有了法律,网络的舆情只能是单相思般的清官渴望,公正就像买彩票,零零散散的飘在伸冤的浪潮中;没有了程序公正,以法定程序推动问题解决的意识,任何伟大的“理想”只能插在沙滩上,经不起风雨,轻易就会被扑倒。

亲爱的网友们,你们明白了吗?

当我们和行政机关都无视法律和法定程序时,怎能期待恶根结出善果?

公众又怎能相信汹涌澎湃的舆情不会受到利益的干扰和利用?

文革时的群众,不也常常成为加害者吗?十年间人间悲剧,伦理丧失,至今没人愿意为此背书。

所以,坚守理性和法治观念,我们才有可以期待的美好未来!

【篇八:带一本书去巴黎读书笔记】

读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在书的第一章节,我才了解到,原来这本书是雨果的《九三年》。

开始阶段,作者叙述了书的来历,“那是一个书荒严重的时候,书一开卖就被风卷残云般迅速瓜分,一本不剩。那已经是20世纪的70年代了,卖书卖的就像大灾之年开仓赈粮,也实在是现在社会难得的一景。我就在这样的抢购风潮中,抢回了这本《九三年》。必需品的严重缺乏会对人造成精神方面的损伤,其后果是一种轻度的精神不正常。”我想,那时候的中国正在经历惨痛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红卫兵对那些知识分子的残害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对文化自由之风是那么的遏制,这与法国的自由之风是怎样的一种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