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A卷带答案_第1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A卷带答案_第2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A卷带答案_第3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A卷带答案_第4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A卷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A卷带答案

单选题(共50题)1、在自然状态下,不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是()。A.自然选择B.基因突变C.基因重组D.个体迁入迁出【答案】C2、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A.25%B.32%C.50%D.64%【答案】B3、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B.丙酮酸彻底分解C.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D.浆细胞合成抗体【答案】A4、下面关于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ATPB.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绿色植物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是固定不变的D.光合作用受阻一定时期后,有机物缺乏,影响根吸收矿质元素【答案】D5、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A.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为记忆细胞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C.促进浆细胞释放细胞因子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答案】D6、下列有关脂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同时还能够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脂肪是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只存在于动物的体内,而植物细胞中没有C.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D.性激素可以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答案】B7、将正常成年猫放在-8℃环境中40min,可能出现()。A.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体温明显升高,耗氧量升高B.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体温明显下降,耗氧量下降C.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体温相对稳定,耗氧量升高D.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体温相对稳定,耗氧量不变【答案】C8、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答案】C9、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下列有关细胞质基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含有水分、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等B.能为细胞核提供ATP、酶、DNA等C.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成分有差别D.哺乳动物受精卵的细胞质基质主要来自于卵细胞【答案】B10、近年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从生态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中的CO2增多B.工业和生活污水大量排人海洋C.树木的大量砍伐D.海洋石油的开采【答案】B11、下列课程资源属于隐性课程资源的是()。A.科学知识科普书B.动植物标本C.网络教室D.学生的生活经验【答案】D12、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动物的行为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B.动物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C.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都有重要作用D.捕捉老鼠是动物的学习行为【答案】B13、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只可通过以上一种方法补充的激素是()。A.②③B.③④C.①③D.①②④【答案】C14、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A.细胞的分裂B.细胞的分化C.基因重组D.细胞的全能性【答案】D15、细胞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有许多重要功能。下列生物功能与细胞膜无关的是()。A.物质吸收和分泌B.信息识别和传递C.免疫D.遗传信息的传递【答案】D16、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人体细胞合成ATP时都需要氧气的参与C.细胞内合成免疫球蛋白时需要消耗ATPD.正常情况下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答案】B17、下列有关细胞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正确的是()A.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体内不会因剧烈运动产生大量的酒精而对细胞产生伤害B.对于植物来说,土壤板结应及时松土透气,促进根系有氧呼吸,防止植物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损伤根系C.利用麦芽、葡萄、粮食和酵母菌以及发酵罐等,在控制通气的情况下,可以生产酒D.包扎伤口时,需选用松软的创可贴,否则破伤风杆菌容易感染伤口表面并大量繁殖【答案】C18、下列选项中通过激素调节实现生命活动的是()。A.胆汁在肠道中乳化脂肪B.光反应中ATP与ADP的动态平衡C.寒冷时动物体内细胞代谢速率提高D.血液中HCO;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答案】C19、血液属于四大基本组织中的()。A.结缔组织B.肌肉组织C.神经组织D.上皮组织【答案】A20、洋葱是常用的实验材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剪取洋葱根尖2~3cm制作装片B.观察质壁分离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做材料C.观察叶绿体实验.不能选洋葱鳞片叶内外表皮细胞做材料D.观察DNA.RNA的分布实验.可选洋葱内表皮细胞做材料【答案】A21、在生物教学中,不受时空限制、不受原物大小限制的直观手段是()。A.活的生物B.离体器官C.标本D.模型【答案】D22、下列对高温环境中作业的工人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肾小管加强对水分的重吸收B.体内失水过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人体散失的热量大于产热量D.大量流汗后,应及时大量饮用矿泉水,以维持身体的水盐平衡【答案】B23、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这个蛋白质至少含有多少个氧原子?()A.M—N+ZB.M—N—ZC.M+N—ZD.M+N+Z【答案】C24、下列有关细胞代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气孔关闭会导致叶肉细胞中的C3含量下降B.蓝细菌对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C.光合作用产生的[H]进入线粒体中参与H2O的生成D.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在相应的细胞器内膜上产生ATP【答案】A25、出国旅行是现在人们热衷的旅游项目。人们入境前需要接受海关的检验、检疫,植物、动物及其制品都不允许随意进入国境,其主要原因是()。A.关税保护B.预防外来物种的入侵C.防止走私D.保护他国物种的多样性【答案】B26、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种植物激素协调控制植物生长发育B.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内发挥调节作用的信号分子C.植物激素进入靶细胞并催化细胞代谢中的特定反应D.植物激素由某些部位产生,运输到特定部位发挥作用【答案】C27、在进行“细胞膜的结构”教学时,下列哪种教学方式更合适()A.讲授B.谈话C.直观教学D.演绎【答案】C28、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都含有DNA【答案】C29、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答案】C30、海藻、节肢动物、鱼类、细菌、真菌等各种生物生活在浅海里,这些生物构成了()。A.群落B.种群C.生物圈D.生态系统【答案】A31、某同学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B.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同C.清晰地看到中心体和染色体D.某一细胞由中期逐渐过渡到后期【答案】B32、关于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正确的说法包括()。多选A.听觉估计时间准确度比视觉高B.通常活动内容丰富可能导致对时间的低估C.视觉估计时间准确度比触觉高D.心情好的时候觉得时间过得快【答案】A33、在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这一内容时,为确保教学进度,教师只选择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这种做法违背的教学原则是()。A.公平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践原则【答案】A34、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35、下列选项中,内分泌腺与激素名称及化学性质对应正确的是()。A.下丘脑—抗利尿激素—脂质B.垂体—生长激素—蛋白质C.卵巢—促性腺激素—蛋白质D.胰岛A细胞—胰岛素—多肽【答案】B36、从实验内容与学生认知关系的角度看,“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属于()A.演示实验B.验证性实验C.探究性实验D.课外实验【答案】B37、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18%,Aa的个体占78%,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A.36%,64%B.92%,8%C.18%,82%D.57%,43%【答案】D38、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A.保持相等B.逐渐减少C.逐渐增多D.保持相对稳定【答案】D39、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选取了较多的现代生物技术,以及最新的生物科学研究成果,这符合教材内容选择()的思想。A.以学生的发展作为选取内容的出发点B.应当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C.要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思想D.应将探究活动作为教科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C40、选择正确的实验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能够与所用试剂对应的是()。A.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0.5g/m1的蔗糖溶液B.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TB(溴代麝香草酚蓝)溶液C.叶绿体色素的分离——无水乙醇D.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行为——苏丹Ⅲ染液【答案】B41、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包括()。多选A.参加奥数学习B.学会合理安排和分配时间C.学会思考D.学会学习的规则和方法【答案】B42、使表现型不同的母牛生育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小牛,最重要的技术是()。A.人工授精B.细胞培养C.胚胎分割移植D.显微注射技术【答案】C43、一个色盲女与一个正常男子结婚,生下一个性染色体为XXY色觉正常的儿子,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若父亲色盲,母亲正常,生下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盲儿子,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若父亲正常,母亲色盲,生下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盲儿子,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A.精子;卵子;不确定B.精子;不确定;卵子C.卵子;精子;不确定D.卵子;不确定;精子【答案】B44、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答案】D45、某校教师在讲解“细胞中的无机物”时,提问学生:“炎热夏天男生打篮球后球衣晾干后会有一道白色印记。你们知道这个印记是什么吗是怎么出现的下面我们就来找找答案。”属于哪种导入方式()A.俗语导入B.故事导入C.悬念导入D.情境导入【答案】C46、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种RNA病毒B.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严重减退C.艾滋病毒主要通过唾液、食物传播D.“鸡尾酒疗法”是目前治疗艾滋病有效方法之一【答案】C47、有些生物在发育过程中,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发育方式叫作变态发育。变态发育又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下列生物中,进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是()。A.蚊B.蝗虫C.菜粉蝶D.豆天蛾【答案】B48、玉米和小麦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A.胚芽B.胚轴C.胚乳D.子叶【答案】C49、关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过程中核遗传物质的分配是随机不均等的B.分裂期核DNA与染色体数目比值为1:1或2:1C.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中的叶绿体时.不需要染色D.将其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答案】B50、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意在使学生认识到同伴间互助互利,及小组成员间资源共享,同伴问互相支持和鼓励的重要性。在“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实验中,教师在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时的以下安排不合理的是()。A.将学习成绩相差不多的学生分到一组B.指导学生合理分工,组内成员间分担不同的角色C.给每个小组布置具有相互依赖性的任务目标D.在分发资料时,只给每个学生部分资料,让学生相互交流资料【答案】A大题(共10题)一、材料:某教师对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在选材、提取、过滤、色素分离等方面进行了以下优化改进,且实验效果良好:(1)用女贞叶替代菠菜叶;(2)用95%乙醇替代丙酮;(3)过滤时,原来的做法为“将研磨液倒入有脱脂棉的小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优化后的做法为“不用过滤,用尼龙布覆盖在研磨液上面”;(4)色素分离时。原来的做法为“先用铅笔在滤纸上画定位线,再用毛细管吸取滤液,沿铅笔线画滤液细线,待滤液干后再重复2~3次”,改进后的做法为“用2片盖玻片,外面包裹2层纱布直接在尼龙布上蘸取滤液,印到滤纸上.一次即可”。问题:(1)分析该教师改进实验的理由。(12分)(2)根据材料归纳实验教学优化的一般原则。(8分)【答案】(1)教师改进实验的理由:①女贞叶替换菠菜叶是由于女贞叶不易散失水分,更易保存;②丙酮易挥发且有毒,换成95%酒精更安全;③改进后,叶绿素提取液不用倾倒在脱脂棉的漏斗中,减少提取液损失,使操作更简便;④用毛细吸管划线的环节,操作不方便极易出现错误,改进后用盖玻片蘸取滤液印在滤纸上会减轻学生的实际操作负担,能更好地将注意力放在观察实验现象及其总结归纳上。(每点3分)(2)随着社会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提升,高中生物实验将会迎来重要的发展阶段,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会随之大量涌现。不论是眼下的应试环境还是素质教育培养,高中生物实验课程都将进一步发挥它的教学效果。未来生物实验必将成为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实验思维和探索精神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优化的一般原则包括:①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关注实验安全问题,减少对学生造成的伤害。②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规范操作,以引导学生思维为出发点,以探究性学习为实验过程的手段。探究的程度与步骤可能是全面的,也可能是只有其中的几步。③有据可依原则。以教学大纲为教学的知识目标,以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学方向,深入了解学生.合理处理实验。④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当地的条件,主要考虑材料的可获得性,实验步骤的可操作性,实验整体的可行性,从而考虑设计的实验是否可行。⑤保证实验效果良好原则。二、《传染病及其预防》是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介绍的是传染病的定义、流行基本环节以及预防措施。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能够:(1)说出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2)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能够解释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饮食、生物媒介等;(3)列举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4)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如蛔虫病、绦虫病等;列举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如淋病、白喉、伤寒等;列举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如艾滋病、肝炎、流行性感冒、狂犬病等。本节涉及的重要概念有:“按照是否有传染性,可将疾病分为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个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能对一生的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根据材料:(1)设计本节课的导入。(15分)(2)简述导入的结构。(15分)【答案】(1)“传染病”是一个让人讨厌的字眼,说到传染病人们就会想到生病,想到甲型流感、艾滋病等,这种心里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不利的。因此,我专门设计了一个由忧到爱的情境:播放歌曲《爱在天地间》。歌中唱到:“情未了,像春风走来;爱无言,像雪花悄悄离去。彼此间我们也许不曾相识,爱的呼唤让我们在一起。在一起穿过了风和雨,在一起走来了新天地。这份情希望了人间,这份爱温暖在你我心里。”回肠荡气的旋律,把学生们带入到一个感人肺腑的情境中,正当学生们心醉其中时,顺势导人:“你知道这首歌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吗歌曲创作于2003年,这一年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抗击SARS病毒带来的非典型肺炎,取得了伟大胜利。这是人类在和传染病作斗争的历史中战胜病魔,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传染病是可防可治的,让我们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它,掌控它!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天这节为捍卫自己的健康、民族的健康而展开的学习中来,好吗”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注意力及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在教师启发下又产生了不解与疑虑,探索答案的学习欲望也由此产生。(2)导入的结构:引起注意一激起动机一组织指引一建立联系。①引起注意。导入的构思与实施,要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心理活动保持在教学行为上;使与教学活动无关的甚至有害的活动能迅速得到抑制。当学生“专心”于导入活动时,才能从教学之始就得到鲜明而清晰的反应,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②激起动机。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即求知欲。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些了解,但知之不多,因此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能滋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一方面可提出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说明学习这部分知识和技能的意义。只有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的社会意义,才能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发出学习的极大热情,表现出听课学习的坚毅精神③组织指引。导入要给学生指明任务,安排学习进度。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定向思维,使学生有目的,有意义地开展学习。要提出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方法,例如,说明本节课是先要使问题具体化,接着做实验,再共同归纳、订正.最后结合新问题进行练习、运用。使学生对学习程序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设法保持教学重点,沿着重点环环相扣地完成教学目标。④建立联系。导人的设计,要充分了解并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要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最佳的结合,就能以较少的精力和时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很多,教师可设计提问问题,学生逐步解答.随着答题的深入,旧知识和新知识建立了联系,从而引出新课。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概括描述和启发之后,讲新课。三、春季浮游藻类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形成以硅藻为主的群落,而后转为以绿藻为主的群落,继而转为以蓝藻为优势种的群落。问:①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角度分析,.上述藻类属于_____它们的种间关系主要表现为______。(6分)②进入春季后,湖泊中各种藻类种群环境容纳量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理由是___(6分)③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春季升温过程提前,而光照尚未增强,研究表明,蓝藻更适应这种高温低光照的新环境,由此推测,气候变暖对湖泊中蓝藻成为优势种的时间将___(填*提前"或“推迟”或“不变"。(3分)【答案】四、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已知在人体中基因A(有内含子)可以表达出某种特定蛋白(简称蛋白A)。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基因A,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蛋白A,其原因是____。(2)若用家蚕作为表达基因A的受体,在噬菌体和昆虫病毒两种载体中,不选用____作为载体,其原因是____。(3)若要检测基因A是否翻译出蛋白A,可用的检测物质是____(选填“蛋白A的基因”或“蛋白A的抗体”)。(4)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可以说是基因工程的先导,如果说他们的工作为基因工程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启示,那么,这一启示是____。【答案】(1)在基因组中获得的基因A含有内含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因此大肠杆菌中基因A表达出的蛋白质与蛋白A不同(2)噬菌体;噬菌体专一性地侵染细菌.不能将目的基因导人家蚕中(3)蛋白A的抗体(4)外源DNA进入受体细胞中能正常表达(所有生物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解析:(1)从人基因组获得的基因A含内含子,而大肠杆菌为原核细胞.细胞中没有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因此大肠杆菌中基因A表达出的蛋白质与蛋白A不同。(2)噬菌体专一性地侵染细菌,不能将目的基因导人家蚕中。所以只能选择昆虫病毒.家蚕是昆虫的幼虫,故用昆虫病毒可将目的基因导人家蚕中。(3)检测是否翻译出蛋白质A,可采用抗原一抗体杂交的方法,蛋白质A充当抗原.选择蛋白质A抗体与其特异性结合。(4)艾弗里等人曾经在S型肺炎双球菌中分离出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别与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培养,发现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能使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从中知道转化的可能性.所以启示是在特定条件下,DNA片段能进入细胞,并且还能发挥原有作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五、材料: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中学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探究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例如,案例“探究培养液中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课题中基本程序是:1.分组分工:2.确定具体探究的因素:3.制订实验方案并实施:4.统计、分析:5.讨论并得出结论。问题:(1)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的科学能力进行评价(10分)(2)在确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时应考虑哪些问题(10分)【答案】(1)①能否根据生活经验或观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②能否根据问题提出假设;③能否利用现有的材料设计相关的实验方案(如对比实验);④能否按照实验计划准备实验材料,有步骤地进行实验;⑤完成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⑥能否安全地使用各种实验器具;⑦能否准确记录和收集有价值的相关数据;⑧能否有效地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相关结论;⑨能否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等。(2)①教材特点,课程标准要求。确定教材内容的知识类型;分析教材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分析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确定课堂教学目标。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点,即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分析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基础。③教师自身的特点。发挥教师自身特长,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组织形式。六、(材料)材料:某教师关于“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一课的教学思路片段如下:①为了解决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植皮问题,需从烧伤病人的皮肤上取下细胞置于培养液中培养,推测培养瓶中应该加入哪些培养物质才能让细胞活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身体里的活细胞要存活是否也需要这些物质引出课题: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②教师弓导学生查阅食物营养成分表,对比分析不同食物中共有的营养物质,据此推测细胞生活需要的营养物质。③教师提供皮肤细胞培养液的配方表,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实际培养细胞时,添加的物质和前面推测的物质的异同点。④引导学生回顾摄入的食物归根结底来自组成这些生物体的细胞,使其体会细胞从外界吸收的物质具有构建细胞和生物体的作用。教师提供细胞各种结构成分问题:(1)结合材料:分析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应注意的事项。(10分)(2)结合材料:举例分析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计划培养学生的哪些思维能力。(10分)【答案】七、回答关于生命科学发展史的问题:(1)1903年,萨顿在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现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关系,通过方法得出的推论是。(2)在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1944年艾弗里在格里菲斯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找出了导致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则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他们的实验中共同、核心的设计思路是。(3)1953年,青年学者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结构并构建了模型,从而获得诺贝尔奖。【答案】(1)平行;类比推理;基因在染色体上(2)将DNA和蛋白质分离开来,单独、直接地观察其作用(3)规则的双螺旋八、材料:种子的萌发教师课前要求学生收集一些种子萌发的资料,或者向家长了解“春种”时农民要做的事。上课时,在复习种子的结构后,教师请学生谈谈“春种”时农民要做些什么,并请学生把在家萌发的种子拿出来展示。教师发现有个别组没能拿出成果.让他们谈一谈原因,有个别组说他们在做实验时水放少了,有个别组说不出原因。此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组的实验成功了,而有些失败了,使学生意识到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教师鼓励学生猜测种子萌发可能需要什么环境条件。大多数学生猜测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光照、肥料、土壤等。教师选择“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通过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对照实验法.播放一段种子萌发多组对照实验录像,给予学生提示。然后请各组学生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其他条件的实验方案。课后执行实验方案。问题:(1)本实验属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简述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8分)(2)作为一名教师,在这种学习活动实施阶段应做些什么工作(12分)【答案】(1)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可以表述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教师在活动实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