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道路与交通安全概要课件_第1页
第5章-道路与交通安全概要课件_第2页
第5章-道路与交通安全概要课件_第3页
第5章-道路与交通安全概要课件_第4页
第5章-道路与交通安全概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 道路与交通安全1主要内容:1、道路特性与行车安全;2、交通环境特性与行车安全。§5.1

道路特性与行车安全2道路几何线形道路线形是指道路中心线的空间形状。按描述道路中心线平面的不同可分为平面线形与纵断面线形。平面线形是从平面角度描述的道路中心线形状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组成;纵断面线形是从立体角度描述的道路中心线形状,由最大纵坡、纵坡长度、竖曲线组成。对线形设计的基本要求是:3①在行驶力学方面应保证汽车行驶时安全、快速、舒适;②从地形、地质方面考虑,应使建设投资经济、合理,道路使用过程中病害少;③在驾驶员视觉和驾驶心理方面通视性要好,有利于减轻驾驶员精神压力;④在整体上应使线形保持连续性;⑤在交通环境方面应与沿途景观协调、和谐,创造宽松的驾车环境。中国各级公路的设计速度4公路等级

km/h)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设计速度

(120、100、80;100、80、60;80、60;40、30;201)平面线形5可分为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三种线型。直线。是干线公路的主体线型,但并不是最理想的线形。原因:景观单调,对驾驶员行车缺少必要的刺激,容易对

驾驶员产生催眠作用。圆曲线。是干线公路的重要线型。合适的圆曲线可以给驾驶员适当的紧张感,有利于提高行车注意力。缓和曲线。作为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其作用是:消除车辆在不同曲率半径的过渡弯道内行驶时因离心力变化对驾驶员产生的不舒适感和危险感,增强道路交通安全性。(4)超高6是指在道路弯道处的设计与施工中,把弯道的外侧垫高,使路面在横断面方向形成外侧高内侧低的横向倾斜坡度的结构。在弯道处设置超高的目的:部分或全部抵消汽车在弯道处行驶时产生的离心力,从而改善汽车在弯道处的行车安全性。超高的取值要适当7取得过大,当汽车行驶时的车速低于设计车速时,因超高引起的车辆重力沿弯道内侧方向的分力大于离心力会使汽车在重力作用下沿横断面斜坡向内侧溜滑而引发交通事故;取得过小,起不到有效抵消离心力的作用。取值范围一般为2%-6%之间。(5)加宽8是指人为地将弯道处内侧路面较直线段路面相比适当加宽的现象。作用:更符合汽车的行驶运动轨迹,可有效降低弯道处的速度变化,有利于提高汽车的行驶安全性。2)纵断线形9是指沿道路前进方向上坡、下坡的纵向坡度及在上下坡或下上坡转折处插入竖曲线后构成的空间形状。最大纵坡;纵坡长度;竖曲线。3)关于不同线形间的组合与协调10线形间的组合与协调就是要全面考虑驾驶员行车特性及道路环境与线形之间的关系,使道路线形顺畅、平缓,为安全行车创造有利条件。线形间的组合与协调包括不同线形间的组合、不同线形间的连接协调以及不同技术标准间的相互协调。不同线形间的组合与协调形式11不同线形间的组合。概括起来主要为直线与曲线、曲线与曲线间的组合。不同线形间连接的协调。不同线形间的

连接是否协调对驾驶员行车心理、生理特性、视觉特性、反应特性均有密切关系。不同技术标准间的相互协调。一条道路的建设涉及多项技术标准,因而,对不同技术标准之间重要参数的选择最好能够一致。2.视距12是指驾驶员在行车期间能够清楚看到的前方道路某处的距离。进一步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等。停车视距是指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看到同一车道上的障碍物时,从开始制动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车的最短距离。会车视距是指两辆汽车在同一条车道上对向行驶,发现来不及或无法错车时只能双方采取制动措施使两车在相撞之前安全停车的最短距离。错车视距是指汽车在行驶中同迎面车辆在同一条车道上行驶而从来车左边绕至另一车道并与对面来车平面上保持安全距离时,两车所行驶的最短距离。3.道路结构13包括横断面及车道数、行车道宽度与分车带、路肩、路基高度与坡度等。不同的道路结构使得道路通行能力、人车分离状况、机非分离状况、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条件大不相同,因而,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亦不同。横断面及车道数道路横断面是指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沿道路宽度方向的断面。2)行车道宽度与分车带14行车道宽度:大型车车道且车速在40km/h以上的,车道宽度为

3.75m,其余车道宽度为3.5m。分车带是指在多幅道路上,沿道路纵向设置的用于分隔车辆的带状非行车部分。分车带的主要功

能是分隔交通,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性,

此外,也作为安装交通标志、公用设施与绿化用地。按其在道路横断面上的不同位置和功能,分为中央分车带(简称中央带或中间带)和两侧分车带(简称侧分带或两侧带)两类。3)路基高度与坡度15对于公路,路基是指道路路面下面的基础结构。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即高路基,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我国的高等级公路路基多为高路基。由于高等级公路上行车速度高,一旦车辆失控,极易冲出路侧护栏,翻倒至高路基底部,造成车毁人亡的严重交通事故,因而高路基对于行车安全并不利。矮路基方案因为地下水的影响、排水不畅、基础处理、线形组合及横向通道设置使纵断面起伏等一系列问题常被否决。4)路肩16是指行车道外缘到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结构。主要作用:供临时停车或作为紧急救援通用;保护和支撑路面结构;为其他设施的设置提供场地;汇集路面排水等。路肩是道路的备用通行空间,不允许有堆积物或发生堵塞现象,非救援车辆不得擅自占用路肩行驶。4.路面17是指用筑路材料铺筑在公路路基上面供车辆行驶的结构层,包括面层(含磨耗层)、基层和垫层等。作用:供车辆行驶,因而对交通安全具有特殊意义。道路路面按力学特性不同可分为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两类。道路路面除了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方便驾驶员驾车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与抗滑性。5.交叉口18道路交叉口是指不同方向的道路间相交的部位。不同方向的道路通过交叉口相互连接起来,构成道路网络。在交叉口处,由于车辆与车辆之间、车辆与横过

道路的行人之间的相互干扰,容易造成交通阻塞,并且常因车辆之间、车辆与行人之间抢行而导致

交通事故发生。道路交叉口按道路相交状态的不同分为平面交叉与立体交叉。1)平面交叉口19就相交道路在交叉口处的平面布置形状划分,有十字形、T形、Y形、X形、错位交叉、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等。实际中十字形最多,

T形次之。就平面交叉的交通组织形式划分,有一般交

叉形、渠化(拓宽)交叉形、环形交叉形等。在平面交叉口,由于多个方向的交通流相汇,致使交通量大幅度增加,形成多个冲突点,是交通事故多发地。2)立体交叉口20目的:通过合理组织交通流,减少或消除冲突点,改善交通安全性,提高交叉路段的行车速度和通行能力。实际中在立体交叉范围内出现的关于驾驶员、车

辆、道路、交通和环境条件的任何突变都可能造

成交通安全隐患,这表明立体交叉时的安全状况

较平面交叉口更复杂。导致立体交叉变得复杂的

原因主要为:在立体交叉范围内,驾驶员需要进

行必要的决策,车辆组成、道路几何线形、车速、以及行驶条件较平面交叉均有明显差别。6.道路安全设施21包括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道路安全净空、护栏、路障等。1)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交通标志就是将有关的交通管理法规条款用

图形、文字、数字等形象化语言采用指示、警告、禁令、指路等特定标志设置于道路路侧或行车道

上方的交通管理设施。交通标志按功能不同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类。主标志进一步分为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安全施工标志6种。辅助标志是附设在主标志下起辅助说明作用的标志。道路交通标线22是将有关的交通管理法规条款用划线、图形、数字、文字等形象化符号嵌画于道路路面、路边缘石或路旁建筑物上用于指示、警告、禁令、指路的特定标记。交通标线按设置方式分为纵向标线、横向标线、其他标线3类;按功能分为指示标线、禁止标线、警告标线3类;按形态分为线条标线、字符标记、突起路标和路边线轮廓标4类。2)道路安全净空23是指路面至道路桥梁、涵洞上方内表面或路面至道路上方横跨物最低点的净空高度。安全净空高度确定的依据是汽车装载高度标准。我国交通法规规定:大货车载物高度自地面起不得超过4m,即道路安全净空需要大于4m。道路安全净空不足引起的问题24目前,道路安全净空不足在城市显得尤为突出,并由此造成行驶车辆与跨空上方高位物体发生相撞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为:一方面是由于城市道路上方横跨物较多,如电线、电缆、桥梁、树木枝叶等,随着自然演变部分横跨物侵入安全净空内,或因路面抬高造成实际净空低于标准净空;另一方面则是有的车辆为了多装载货物致使装载高度过高,超过净空高度。3)护栏25作用:通过分隔效应保障行进中车辆、行人的安全。根据护栏在道路上设置位置及结构的

不同,可分为路中护栏、栏杆、行人护栏、栏式缘石、护柱、墙式护栏等多种形式。路中护栏:栏杆;行人护栏;栏式缘石;护柱;墙式护栏。4)路障26作用:阻止或控制车辆通行。路障是合法设置在道路上的障碍物。分类:按设置时间长短可分为临时性路障和永久性路障;按是否可移动分为移动式路障和固定式路障;按构造材料可分为木制、钢制、水泥混凝土预制块式。多设置在与主干道交叉的支路上,对防止非机动车突然驶入主干道并与主干道通行车辆相撞具有明显效果。§5.2

交通环境特性与行车安全271.交通量与交通畅通状况交通量(也称交通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一般为往、返两个方向,若特指时可为某一方向、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或行人数。交通流是指某一时间内连续通过某一断面的车辆或行人所组成的车流或人流的统称。道路通行能力28是指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能

通过的车辆的极限数,是道路在通行方面所

具有的一种“能力”。实际中交通量一般总是

小于通行能力。当道路上的交通量接近或等

于通行能力时,就会出现交通拥挤和阻塞现

象。交通流饱和度是指服务交通量与可能通

行能力的比值。显然,道路上的交通量越大,交通流饱和度越高,交通畅通状况变差。2.交通组成29是指构成道路交通流的车辆类型,包括轿车、货车、客车、摩托车、非机动车等。我国道路除了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一些城市市区

主干道较好的实行了人车分离、机非分离外,其余

绝大多数道路上人车分离、机非分离水平均比较低,这使得我国道路的交通组成比较复杂,特别是在大

中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混合交通是指车辆与行人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同一车行道上混合通行的交通状态。混合交通是我国道路交通的重要特点之一,尤其在城市相当突出。混合交通的突出表现是:车辆行驶速度低,交通秩序乱,交通安全状况差,交通事故多发。3.气候30特别是恶劣气候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是明显的。对于道路行车而言,恶劣气候主要是指阴雨天气(含大雨和暴雨天气)、降雪天气、大风天气、沙尘暴天气、大雾及雾霾天气、高温天气、低温天气等。阴雨天气尤其是大雨暴雨天气使得天空阴暗、能见度降低、道路湿滑。降雪天气:常因路面积雪产生冰冻现象。大风天气(如沿海地区的台风天气):沙尘暴天气:常常伴随沙尘漫天飞扬,空气混浊不清。低温天气:其特点是环境温度低并伴随有积雪、结冰现象。4.夜间照明灯光31目的:在夜间为车辆驾驶者及路边行人提供良好的能见环境,保障夜间交通安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方便人民生活。有关研究表明,合理的夜间道路照明可以降低30%的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率、45%的乡村道路交通事故率和30%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率。此外,合理的道路照明还能提高交通引导性,改善交通条件,从而提高道路的利用率,降低犯罪率,对提高环境的舒适度以及美化城市也具有重要意义。道路照明用的照明器的布置形式有:沿道路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