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教材解读_第1页
课标教材解读_第2页
课标教材解读_第3页
课标教材解读_第4页
课标教材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课程标准、教材解读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两层含义:—是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二是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各个方面。语文素养:核心是语文能力,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道德、思维方法、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的融合。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善于利用汉语言文字自身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克服“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树立教师“服务”意识,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学习。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地位。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第一,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特别强调,语文课程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第二,进一步明确了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一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进一步突出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一一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围绕这一目标,突出了实施的基本环节和要素,增强了操作性。“单元导语”单元导语是课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教版课标教材编写的一个亮点,它集中体现了编者对一组教材的整体设计意图。对一组教材而言,有着统领全组,目标定位、学习导航等重要功能。因此,解读单元导语,把握编者意图,对于一组教材的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遗憾的是,课标教材的这一编写特点和导语的功能、作用,在不少教师那里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当成一种摆设,仍然习惯于一篇一篇孤立地解读课文,没有把一篇篇课文放置在一组教材之中,没有在单元导语的统领、“烛照”下进行解读,因而在教学中就经常出现解读不到位、误读跑偏和“没有航标乱行船”的状况。如,教学《一面五星红旗》,本课的学习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防止、脖子、漆黑、壮胆、无影无踪、荒无人烟、小镇、处境、交易、鼻子、犹豫、反应、摔倒、费用”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及中外友谊。不少教师把这一课的思想内涵定位在文中的青年人如何“爱国”上,没有顾及单元导语告诉我们的“读读本组课文,感受各国人们之间的友好情谊……”把原本体会“国际间的情谊”讲成了青年人的“爱国情怀”,把“爱国情怀”这一事件的“因”当成了“果”。再如,教学《伯牙绝弦》一课,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将这一课的主题定位在“高山流水遇知音”上。这样的解读虽然没有跑偏,但是不够到位,忽视了单元导语中所“规定”的“感受艺术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这一学习专题。如果按照教材的这一“规定性”,我觉得教学这一课,不应仅仅把课文主题定位、停留在“知音”上,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伯牙和钟子期为什么能成为知音,为什么其他人没有成为伯牙的知音呢?即深层次地感悟艺术的境界与修养,艺术的魅力和力量。这样理解,才能真正把握和体现编者的设计意图。仔细想想,短文本身,除了让人们为伯牙与钟子期的相遇并成为知音的赞叹和震撼之外,似乎也能引发我们这种深层思考。一、单元导语的构成单元导语一般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导入、提示学习的思想内容即人文专题;二是规定、提出学习、思考的任务、要求、重点、方法等,即训练重点(一、二、三年级主要是第一部分)。二、单元导语的解读下面,从如何解读人文专题和训练重点两个方面作以具体介绍、说明:人文专题的解读。一般地说,某些人文专题在整个小学语文教材中会连续出现,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理清某一人文专题的发展脉络,能够帮助我们明确教学的着力点,教在点子上。以五年级上册第六组导语为例:“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在本组课文中,我们将看到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这是一个关于感受父母之爱的人文专题。此类专题在三年级下册第五组已有涉及,即“体会父母所付出的辛劳”。与三年级的这一专题联系起来解读,我们就会发现,两次的同类专题虽然都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但是侧重点不同。三年级的侧重点是初步体会和感受,而且仅是一个侧面,即体会父母付出的辛劳;而五年级的侧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也就是从方方面面,尤其是那些隐含在琐事之中、甚至是批评训导之中所表现出的父母之爱,从而“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深沉之爱,由于是隐含的,不容易发现,需要细心体会;宽广之爱,则是讲爱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即父母之爱的无处不在,无处不真,无处不深。如果再结合课文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我们会更加明确编者的这一意图。本组安排了四篇课文,从四个侧面来描述父母之爱。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地震中的父与子》,讲特殊情况下父母之爱的伟大,一类是《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这三篇课文,是讲日常生活中关心、教育子女的父母之爱。尤其是父母“无情”的批评、有意识的“冷漠”也是爱。四篇课文三篇讲日常生活中的父母之爱,可见,编者的意图更多的是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感受父母之爱的隐含深沉,及无处不在。从学生对父母之爱的感受、体验来看,第一类是极其特殊的,学生最容易感受到父母之爱的伟大。而第二类,是一些生活琐事,尤其是那些“无情”的批评、父母有意识的“冷漠”,学生就比较难以感受到父母之爱了。我们在教学这组教材之前,做过这样的调查:“在生活中,你感受到父母之爱了吗?请举例说明”。结果,90%以上的学生写的是自己生病的时候,母亲守候在身边;下雨的时候父亲冒雨来送伞等特殊情况下的父母之爱,只有两三个学生写到了父母给他洗衣服、为他操劳等爱的事例。可见学生对父母之爱的认识、感受是片面、欠缺、浮浅的,这恰恰是学习这一组教材的关键所在。即让学生通过这一组教材的学习,提升对父母之爱的认识,真正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方方面面、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经过将这一专题与同类专题联系起来分析、解读,我们就可以充分认识到五年级的这组教材,不是让学生感受一般意义上的父母之爱,关键是让他们从生活的多个侧面,尤其是那些严厉的批评、“无情”的冷漠等方面真正感受、认识到“这就是爱”。这是本组教学的着力点、落脚点,这样解读才符合并能体现编者的意图。训练重点的解读。从四年级开始,单元导语在第二部分为我们规定、提出了语文训练的重点,一般有三个方面,一是阅读方法方面的;二是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表达方面的;三是语文实践活动方面的。如“读课文,想画面”不是在四年级才提出的,实际上在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中已经提出:“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这可以看作是这一训练要求的源头,随后教材中又多次陆续提出;到了四年级上册第五组又提出了“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的要求,这可以看作是这一阅读方法训练的发展;最后在五年级下册第四组单元导语里再次提出“学习本组课文,要入情入境,抓住那些感动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可以看作是这一阅读方法的提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从四年级开始,在单元导语中,编者陆续规定、提出了“领会表达”的任务和要求,如,四年级下册第一组提出“去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这是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优美词句的意思,体会思想感情,还要关注课文这些优美词句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以落实《课标》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这一学段目标。三、单元导语的运用根据我们多年的实际与探索,感到单元导语这一文本要件是很好很有用处的教学资源。为此,在“单元整合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在解读单元导语,把握了编者意图的前提下,还把单元导语作为教学一个单元的首要环节,作为学生学习的出发点。下面以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导语为例做一介绍:“……本组课文再一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让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的生动描写。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还可以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以丰富我们的见闻。”展示导语,梳理任务。在进入本单元的教学之始,我们向学生亮出导语,弓【导学生梳理出它所包含的四项学生任务(实际也是学习目标、方向、重点),即:理解本组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这是理解思想内容方面的)。体会作者的生动描写(这是领会语言表达方面的)。读课文,想画面(这是阅读方法方面的)。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这是语文实践活动方面的)。分析任务,明确重点。在这四项学习任务中,根据学情,有两个最为重要,有必要分析、明确。为此,我们在梳理出的四项任务中,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其学习重点,一是读课文,想画面;二是体会作者的生动描写。这样教学,使学生在知道了“学什么”的基础,又弄清楚了“重点学什么”和“怎样学”。点拨疑难,把握关键。本组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上有一个关键问题,是学生也是教师比较忽视和混淆的,即“自然景观”与“自然奇观”不同。一般地讲,前者侧重于描写景观的“美”,后者侧重于描写景观的“奇”。为了让学生把握这一关键,我们在教学中出示一组既有自然景观的图片又有自然奇观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区分辨别“自然奇观”与“自然景观”的不同,从而弄明白学习本组的关键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景观)。有了这样的点拨,学生在学习《观潮》《鸟的天堂》等课文时,就明确了学习的方向,会有意识地发现、理解课文所描写景观的“神奇、奇特”之处,也有利于完成好“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这一学习任务等。从“天下奇观”的角度去理解课文,让学生围绕着“神奇、奇特”理解钱塘江大潮、鸟的天堂、去搜集资料等。这样解读课文,我们就明白那种把“鸟的天堂”讲成大、美、茂盛、生命力强和鸟的多、活跃、自由、幸福等,就是不强调突出它的神奇、奇特说明没有把握编者的意图,也说明把“鸟的天堂”这一“天下奇观”当成一般的“自然景观”了。如果围绕着“奇观”看课文,我们看看都表现在哪里,这一“奇”是:“鸟的天堂”能骗过人的眼睛。傍晚去鸟的天堂,什么鸟也没有看到听到,而清晨去则什么鸟都有,成千上万,各种各样,好像世界上的所以鸟类都聚集在这里,而且似乎是一下子冒出来的,眼睛应接不暇;这二“奇”是:榕树之大能使人产生错觉。榕树之大,大得独木成林占地面积极大,一般人都误认为是许多榕树,分不清榕树的主干、枝干;这三“奇”是:树叶出奇的绿,生长得出奇的茂盛,不是'一片片”而是”一簇簇”,不是“一层层”而是“一堆堆”,不是一般的绿,而是绿的反光,“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如果让学生打开思路,大约能找出十几个“奇”。由这十几个“奇”,学生会在认识上、情感上、写法上等感悟体会到很多,而且一旦学生明确掌握了这种学习理解的方向、切入点、着力点、方法窍门,后面的课文就不用教师了,他们会自悟自得了。实践与研究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解读到位有根基、方向明确有目标的教学才会是高效的教学。这样教学用时不多(约在十分钟左右),却如同在学习起步之时就点了亮一盏灯,照亮了前进的道路,这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起到了居高临下、心中有数,目标定位、事半功倍的作用。课文课文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部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新课程背景下的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从第五册开始,在部分文章后安排了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的“资料袋”,其形式多样有文字介绍,有图片展示;内容也很丰富:有人物介绍,有动植物介绍,有科学小知识,有与课文相关的书籍介绍等。“资料袋”看似小小的一段话,几幅图片,里面隐含的东西着实不少,但是,鲜有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资料袋”的合理运用,不是忽略了“资料袋”的课前预习,就是在课后让学生读一读,了解一下,草草收场,即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资料袋”的内容,是否合理,是否合适也很少去深究。其实,小小资料袋与文本密切相关,其安排的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可见“资料袋”与文本息息相关,合理运用则相得益彰,反之,如果将其忽略或草草走过场,则成为强加附会的“添加剂”,味如嚼蜡。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把握好“资料袋”这一学习资源的特点,用好、用活资料袋,提高教学效率,使得小小“资料袋”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及时雨”呢?一、课前做到预习,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老师一般要求学生在预习一篇新的课文时,更多的是关注课文内容,生字词语,比如:把课文读几遍,生字的读音读准了,标好课文的自然段序号等。很少有老师明确要求学生关注课后的资料袋的预习,因此,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大多数会忽略资料袋的内容。如果学生在预习时能关注资料袋的内容,运用“资料袋”去沟通、联系,则会对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主动带着“资料袋”的信息去了解课文、分析问题,就会有的放矢,提咼预习的效率。如:三年级上册《我不能失信》这篇略读课文,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自学:1•布置学生在课前读“资料袋”;2•学生通过“资料袋”自主介绍宋庆龄;3•思考一个伟人在小时候需要养成怎样的品格。这样,“资料袋”内容和课文内容得到了沟通和联系,学生在预习时初步感受到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品格,为课文学习做好铺垫,以便在课堂学习中能更好的感受、理解人物的品质。二、课中适当穿插,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体验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说:语文教师要做牧羊人,语文教学要把学生领到水草丰茂的牧场,不是圈养。这有一定道理,这告诉我们:“语文是没有围场的。”新课标也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把资料袋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丰富学习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为学生深入地解读文本起到辅助作用。1.课始穿插,激发兴趣一一“未成曲调先有情”上课伊始,穿插“资料袋”,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次上《珍珠泉》,我有意对课后的资料袋出示时机进行了一个新的尝试。这个资料袋主要是补充了一些我国各地非常神奇的泉水。有西藏的羊八井热泉;河北的喷鱼泉;台湾的水火泉。我结合这个资料袋进行了处理,找到资料袋描述的泉水的一些图片,并且扩大资料袋的内容,又补充了济南的趵突泉等其他有名的泉水的图片。把这些图片放在课前谈话部分出示。让学生根据图片及泉水的名字展开联想,来猜一猜这些泉水的特点,然后老师解说揭秘,大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各类感官,兴趣高涨,猜得头头是道,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激发了学习课文的兴趣。其实,在不经意间,已经把资料的的内容学习了,而且《珍珠泉》是写景类文章,最需要学生展开想象来阅读,读出画面,想出画面。这样的处理方法已经把联想的方法渗透进去了,“未成曲调先有情”,可谓一举两得。引入课题之初,穿插“资料袋”的内容,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对于文本的背景有所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2•课中穿插,画龙点晴一一“转轴拨弦三两声”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品悟重点句子的时候,适时引入课后的“资料袋”,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句子的含义,更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犹如转轴拨弦三两声,意味无穷。在教学《玩出了名堂》一课时,课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片断:“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教学这个片断时就要抓住“微生物”这个词,体会课题“名堂”的内涵,这时,把资料袋融入课堂,让学生从资料袋了解发现微生物的意义。这样,对课题中的“玩”和“名堂”的内涵就有了深刻的了解,从而学生更能体会到平时爱观察、爱思考的重要。课尾穿插,融汇贯通一一“此时无声胜有声”有些“资料袋”内容是对课文中人物的补充介绍,或是对课文作者的简介,适合放在课尾结课时穿插,学生在基本学完课文内容之后,呈现“资料袋”的内容,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整篇课文的思想情感,可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等,这些都是无声的语言,使学生更好的对课文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如《全神贯注》这一课,学生无不为罗丹创作艺术作品时那份全神贯注,那份忘我的精神而感动,在结课时,出示课后的“资料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罗丹,明白了罗丹原来是那样了不起的雕塑家,怪不得在创作时是那样全神贯注,因而也就更好地理解了课文中罗丹说的那句话:“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再如《奇怪的大石头》一文之后的资料袋为学生提供了李四光经过长期研究,为祖国摘去“贫油国”帽子的资料。学生通过这个资料,反过来再读课文,就能够知道李四光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跟他小时侯善观察、爱提问是分不开的。《我不能失信》之后提供有关宋庆龄简介,《孔子拜师》之后提供的关于孔子的介绍,都属于类似的安排。三、课后适当延伸,丰富阅读积累,提高语文素养我们教学中使用资料袋目的是重在过程,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而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因此相当一部分课后“资料袋”的内容更体现了这一点。从阅读一篇课文,到阅读相关的书籍,到评论书中的人物、情节等,充分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搜集、自主探究,并以名著品读课、人物辩论赛、名著手抄报等作为学生自主阅读的汇报形式,让学生在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如五下年级的《草船借箭》《景阳冈》这两篇课文分别选自我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课后安排的“资料袋”对这两部著作的精彩情节、人物及作者进行了简介,引起学生对这两部巨著的阅读兴趣,同时老师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课余时间阅读名著,品悟精彩情节,了解性格鲜明的主要人物,同时自主合作,交流阅读体会,品评主要人物等,让学生走进名著,爱上名著。总之,“资料袋”看似小小的一段话,与课文相比,所占篇幅小之又小,可是,它的作用可不能忽视,运用得巧妙,犹如一场“及时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丰富阅读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如果只是为了形式上的学习一一学生读一读而已,那么“资料袋”就如同虚设,只能成为课文学习的“添加剂”。只要我们把握教材的特点,把“资料袋”这一种新的形式放到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习得语文能力中来加以认识,这样才能在资料袋的使用上灵活自如,不致顾此失彼,使语文课绽放熠熠之光。除了安排资料袋外,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还出现了泡泡语。近年来,伴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诞生,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应运而生。综观异彩纷呈的课程内容,我们不难发现,编者有意地安排了不少促思导学的形式,其中出现较多的是以泡泡图形出现的提示性文字“小泡泡”。美其名曰“小泡泡”,不仅因为它是以泡泡的形状圈起的文字,还因为它仅包容了一两句话,位置也不固定,有时现于文中,有时又在篇末,甚至在单元总结部分即“语文园地”及“拓展提升”中也时常可见。它虽小却很实用,在教学中可发挥极大的作用。一、从字词入手,弓I导学生了解用词规律,掌握词意新课标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思,小学语文低中段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字词,学会运用文字一般不太容易,“小泡泡”中常会就此给出一些提示,以便学生能尽快解词会意,掌握规律。例如“我发现'历'是由两个认识的字组成的”,“这两行词语都是……”,“我知道'犹如'是什么意思”,“我发现带点的字都表示动作”。此外,在学习了查字典的方法后,不少课文中就出现了相应的“小泡泡”练习,如“通过查字典,我知道'亡'和'牢'的意思”,既锻炼了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又教会了学生解词的方法,可谓一举两得。自三年级起,课文加大了从联系上下文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内容,这样也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完成了低段到中段阅读的过渡和衔接,如“联系上文,我读懂了'迫在眉睫'的意思”,“'奚落'是什么意思呢?我要往下读读看”。二、 启发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接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能通过此过程发展自己的思维,获得新知的体验。新教材中的“小泡泡”有意识地启发了学生的思考,培养了他们的质疑能力,在课文的关键点、高潮点、兴趣点上都恰到好处地出示了一些语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如《万年牢》一课结尾,提示学生“课文中三处提到了'万年牢',这中间有什么联系呢?”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做出思考,逐步把握了“万年牢”的含义。又如《赵州桥》一课中对“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出示了“小泡泡”,要求学生反复研读课文,思考作者如此写的好处。学生经过学习和分析,了解了“不但……而且……”这组关联词,进而掌握了句子承上启下的作用,积累了新的阅读知识。三、 浮现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教学活动既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又是教师、教材、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为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的内心真正被课文所蕴含的美感所打动,应注重创设一定的情境。在不少课文的关键地方,都出现了“小泡泡”,意在引导学生边读边再现画面,边想象边感悟。《乡下人家》一课,为让学生感悟农家风景的美丽及春季勃勃的生机,“小泡泡”提示:“我仿佛看见了'雨后春笋'的画面”,让学生交流自己眼前浮现的画面,谈谈对“雨后春笋”图的感受,从而唤醒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如《观潮》中“我仿佛感觉到了那种壮观的景象”,《蟋蟀的住宅》中“我好像看到了作者认真观察的情景”等都为学生创设了一定的想象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走入文本,加深体验。四、活化学习,引导学生开始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次语文课改的一大亮点就是推崇“语文综合性学习”,使语文学习具有更强的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一些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往往来源于课本,老师对此不可忽视,应注意引导和评价。比如学完《雷雨》一课,“小泡泡”提醒学生:“我要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把它写在日记里。”这就有了课后学生观察和写作的动机,同时又实现了语文和生活的交融。又比如学习了《秋天的雨》一课后,可组织学生展开一系列有关“秋天”的实践活动,可以“搜集一些描写秋天的词句”,可以“把秋天的景物画下来”,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秋游”。学生带着对秋天的畅想到生活中去体验,再回到课堂中展示与交流,完成了课内外结合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既是对能力和情感的深化,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整体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运用“泡泡语”规范语言文字时,教师要保持“泡泡语”原有的学习伙伴对话口吻,以亲切的语气进行启发诱导,使学生乐于发现语言文字使用规律,养成良好的语言文字使用习惯。小泡泡大学问,让我们仔细体味,巧妙利用,让“泡泡语”为语言文字插上翅膀,引领孩子们进入快乐、神奇的语言文字王国。阅读教学在新课标指导下的变化:一、 强调阅读教学的梯度;二、 教学对话加入“编者”这一维度;三、 有感情朗读倡导“自然”;四、 提升个性化阅读的品质;五、 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六、 阅读评价走向多元;七、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一、强调阅读教学的梯度阅读教学总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案例以下是倪鸣老师执教《石榴》(苏教版三年上册)的两个教学片段:片段1.(师出示检查学生朗读预习情况的挑战题:将本课生字藏到石榴果背后,石榴果越大,题目的难度也越大!由学生自我选择挑战难度。)生:我选果子最小的那一个。(众笑,生读)生:我想选“果子3”。(生读。教师指出“咧”读第三声、多音字“露”(l6u、山)的读音。)师:这段话还有一个很长的句子,她也读得很流利。其实,在读长句子的时候,只要我们像她一样注意句子的停顿,还有一些在意思上联系紧密的词,读得紧凑一些,你也能跟她读得一样流利!自己试着读读第二句话。生:我选“果子2”。(生读,教师领读儿化音“劲儿”。)师:在这段话中有一个多音字,这个字,表示去掉外面的皮或壳的时候,读作本文的音——bdo,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这个词一一剥开。(生齐读。)

片段2•句子:“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裂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籽儿。”师:同样是“笑”,为什么作者在写的时候是先写“咧开嘴”,再去写“笑破肚皮”呢?老师想听听你们的想法。生:因为想让石榴笑破肚皮的话要在它非常成熟的时候,所以,它必须先要经过刚成熟时候的“咧开嘴”,成熟时间长才会“笑破肚皮”。生:有一个石榴咧得非常大,就把它比作“笑破肚皮”,是夸张的说法。有一个石榴咧得很小,就说“裂开嘴”。学段阅读形式阅读能力阅读文体第一学段二年级学习默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第二学段四年级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②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③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人意。阅读叙事性作品。第三学段五六年级默读有定速度学习浏览①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②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明确提出不同文体阅读的要求,叙事性作品、诗歌、说明性文章以及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

的基本表达方法。师:他是用那一小一大的石榴来告诉我们石榴“笑”的程度越来越深。作者想的和你们想的一样,所以他用上这个词加上点,以后当你要表示程度深的时候,就可以用上学段理解词句的方法理解词句的要求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了解一二年级实际第二学段联系上下文理解;体会关键词句三四年级表达情意的作用第三学段联系上下文和自己推想;辨别词语的感五六年级的积累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二、教学对话加入“编者”这一维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是师生共同活动的最主要材料,是语文课程的外化,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语文教学的观念,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主要源泉。在“对话”中增加“教科书编者”这一维度,意在强调领会编者的意图和“标准”意识,提升教学对话的质量。♦案例《普罗米修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学片段:片段1.师:神话故事离不了神话人物,宙斯和普罗米修斯出场了。读一读这两组词语,看看自己能够读明白什么,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宙斯 奥林匹斯山天规决定追查大发雷霆惩罚普罗米修斯高加索山触犯决心盗火决不屈服折磨(生自由读,教师指名读。一个学生把“决定”和“决心”读颠倒了)师:“决定”和“决心”能不能倒过来?生:不能,宙斯是宇宙之王,他有决定的权利。生:决,是坚决,定,是指定。宙斯想怎样就怎样,所以用“决定”。生:“决心”是普罗米修斯想为人类盗取天火,遇到再大的困难也百折不回。师:理解得非常好!——读了这两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生:第一行是写宙斯的,第二行词语写的是普罗米修斯。生:从“决不屈服”看出普罗米修斯盗火是为了人类幸福,而不是为了自己。生:普罗米修斯很善良,宙斯很残忍。师:普罗米修斯一一宙斯,大家联系在一起想非常好!课文里还提到另外两个神,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谁来简要地说一说,上面的词语可以选择使用。片段2.师:课文从火种讲起,就是让英雄出场!英雄总是和苦难连在一起的。课文是怎样来写普罗米修斯的痛苦的?你觉得哪些词句特别重要,它刺痛了你的心,在讲述的时候是不能丢掉的?生:“宙斯派天神用沉重的铁链把普罗米修斯锁起来”,这里的“锁”是不能丢掉的。它锁住了普罗米修斯的手和腿,还锁住了他的自由。生:我觉得“高加索的悬崖绝壁”不能丢掉,高加索上是一个非常荒凉的地方,冷得彻骨,而且是悬崖绝壁,下面是万丈深渊,危险随时发生。生:我觉得这个“啄”不能丢掉,鹫鹰每天啄食他的肝脏,每啄一次,撕心裂肺。生:我觉得“每天”不能丢掉,说明普罗米修斯天天得承受这个苦难。师:刚才同学们在讨论的时候,两个字给我的印象特别深,两个字就是两个画面!——哪两个字?生:一个是“锁”,一个是“啄”。师:这个沉重的铁链是怎么锁在悬崖绝壁上的,鹫鹰是怎么啄食他的肝脏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想象,谁能来讲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课后习题有这样几个方面:复述课文,读一读词语,读句子体会情感、说说人们有了火种之后是个怎样的表现。课程标准提倡的对话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㈠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对话过程;㈡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㈢阅读是通过对话完成课程目标的过程,了解编者意图可以提升阅读教学对话的质量,这是西方的解释学、文学批评理论在教学领域的借用。要提升对话的质量,首先应是教师领会编者的意图。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教材意识,在研读文本同时,也要研究教材,揣摩教材编写意图,寻找和挖掘文本所蕴含的语文核心价值,从“浅对话”走向“深对话”。其次引导学生学会与“教科书编者”对话。三、有感情朗读倡导“自然”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案例(教学古诗《墨梅》,学生充分自读,借助工具书理解诗的意思)师:同学们,《墨梅》谁愿意起来读?生:《墨梅》:元末明初,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师:请停一下,这是谁家的梅树?把这个意思读出来。生(突出“吾家”):吾家洗砚池头树——师:是啊,是我王冕家的,这个意味读出来了。接着往下读——生:个个花开淡墨痕。师:梅花开得怎么样,把这个意思读出来。生(加重“个个花开”):个个花开淡墨痕。师:与那些红梅相比,我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呢?生(加重“淡墨痕”):个个花开淡墨痕。师:你把“淡墨痕”读得很重,还有不同的读法吗?生:个个花开淡墨痕。师:为什么这个“淡墨痕”用虚声来读啊?生:这个梅花不是真实的,而是用淡淡的水墨画出来的。生:这株梅花没有鲜艳的颜色,这是王冕的心中之梅。生:我是这样理解的,表现了王冕孤芳自赏、不媚世俗的品质。师:接着往下读——生: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师:你觉得这淡淡的清气从那画上流溢出来吗?(生点头)你再读读看,把这个意味读出来。生(突出“流”字):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师:流动着,流动着,那淡淡的香气充满了书房,充满了整个庭院了,再读——生: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师:那淡淡的香气充满了人间,充满了整个天地之间——生: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师:那淡淡的清气啊,流进了王冕的心中,也流进了我们的心中。大家读一一(生齐读)什么是朗读?从朗读的本体来看,朗读是有声语言的艺术,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换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一个创造活动。这是一个用语音塑造形象、传达作品思想感情的再创造,是一个必须植根于朗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之上,再用声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