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人教版政治必修4作业:7 世界的物质性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2262282bf5153819ee7b5070c80f1e5/52262282bf5153819ee7b5070c80f1e51.gif)
![2020-2021人教版政治必修4作业:7 世界的物质性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2262282bf5153819ee7b5070c80f1e5/52262282bf5153819ee7b5070c80f1e52.gif)
![2020-2021人教版政治必修4作业:7 世界的物质性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2262282bf5153819ee7b5070c80f1e5/52262282bf5153819ee7b5070c80f1e53.gif)
![2020-2021人教版政治必修4作业:7 世界的物质性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2262282bf5153819ee7b5070c80f1e5/52262282bf5153819ee7b5070c80f1e54.gif)
![2020-2021人教版政治必修4作业:7 世界的物质性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2262282bf5153819ee7b5070c80f1e5/52262282bf5153819ee7b5070c80f1e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7世界的物质性
一、选择题
1.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治理面
临挑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有待扩大,亟须资源的合理配
置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大城市的“城市病”越发显现。
这给“智慧中国梦”的建设带来了现实的考验。这对我们认识和
改造自然的哲学启示是()
A.要听任自然的摆布
B.人类可以利用自然物来改造自然
C.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D.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改造自然的基本前提
2.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有容乃大”,他们对天地的理解是:
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木;天性刚,
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上述观点的不足之
处在于()
A.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观点
B.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观点
C.在社会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观点
D.把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3.从本质上看,人类社会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这是因为
①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②人的意志会影响社会的
发展③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④构成社会生活
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4.面对日益缩小的森林面积、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有识之
士发出“绿色可以没有我们,但是我们不能没有绿色”的呼声。
这呼声蕴含的哲理是()
A.人类必须服从自然
B.必须将承认自然的客观性作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前提
C.人类可以利用但不能改造自然
D.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
5.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
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所有有形的物体
C.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性
D.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
在。据此回答6〜7题。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
指()
A.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B.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
C.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特质
D.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
7.据天文学家观察研究表明,宇宙空间93%的元素是氢,另
外还有无数的其他物质充满星际空间。这一事实蕴含的哲理是
()
A.人类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出现的
B.劳动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C.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D.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8.有专家指出,除非人类认识到自身行为对气候变化的长期
影响,并采取切实行动来减缓这种影响,否则,人们所熟悉的自
然界将“不复存在”。这提醒我们()
A.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B.必须从根本上控制自然界的变化
C.必须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自然规律
D.必须尽快放弃对自然的利用与改造
9.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社会活动
是有意识的活动。但从本质上看,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
C.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D.人的意志不能影响社会的发展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据此回答10〜11
题。
10.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
义”的做法,最后均以失败而告终。这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
A.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
B.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物质性
C.人们不能选择生产关系
D.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意识影响
11.元素周期表中114号和16号两种元素被命名为Flerovium
和Livermoriun,这是为了纪念合成它们的实验室——俄罗斯的弗
廖罗夫核反应实验室和美国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元素
能被合成表明()
A.科学家能创造物质
B.科学家能创造自然物
C.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实在性
D.人们能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12.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
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增多。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适应新形势需要。这体现了
①自然界的物质性②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③劳动创造了人
类社会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不能随意选择
A.①③B.①②
C.②③D.②④
1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
①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保护环
境②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
选择③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不可解决的矛盾,只有国家才
能缓和④我们要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征服自然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14.联合国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过去50年间世界人口的
持续增加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展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
力,已给地球上60%的草地、森林、耕地、河流和湖泊带来了消
极影响,动植物多样性迅速减少,疾病、洪水和火灾的发生也更
为频繁。这说明()
①保护生态是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②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
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③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
发展的结果④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15.大量化石和文化遗产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
进化演变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下列表述符合材料
主旨的是()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依存
B.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观性
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有区别的
D.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开始了今年的第5次地方考
察调研之行,目的地是祖国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这是党
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第二次考察内蒙古。习近平对内蒙古生态
环境保护十分关心。早在2014年考察内蒙古时,习近平就指出,
要积极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建设美丽草原、建设美丽
中国作出新贡献。
现如今,“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是内
蒙古半农半牧草原上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的场景。草原
散养牧鸡,鸡吃草籽、昆虫,不用饲料添加剂,提高了肉蛋品质、
增加了牧民的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虫害。牛羊饲料改成农田
秸秆,既可以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把大量秸秆变废为
宝,避免其田间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增加
了农田地力。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运用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分析说明材料中内蒙古做法的合
理性。
课时作业7世界的物质性
1.解析:实现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是迫在眉睫的大问题,在
处理这一关系的过程中最基本的前提是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尊
重自然界的客观性。A项是一种消极无为的态度,不可取;B项
仅仅强调了人们改造自然,不符合题意;C项只强调自然界的客
观性,而没有涉及对待这一客观性的态度;D项符合题意,入选。
答案:D
2.解析:材料是对自然界的叙述,故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
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项错误;A项是对材料观点进步性
的表述,不符合题意;D项揭示了其不足之处,符合题意。
答案:D
3.解析:本题考查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说的是自然界的物
质性,不合题意。②不合题意。③④从本质上说明了人类社会物
质性的原因。
答案:B
4.解析:“绿色可以没有我们”表明,离开人类,自然界依
然存在;“我们不能没有绿色”表明,人们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的基础和前提是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按自然规律办事,B符合
题意。A说法过于绝对。C中“不能改造自然”说法错误。D在
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B
5.答案:D
6.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概念。客观实在性是从各种具体的
物质形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一种共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特性,B正确;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
性,排除A;C说法错误,排除;D说的是规律的客观性,不选。
答案:B
7.解析:材料强调世界的物质性原理,A、B、C三项的观点
与题意无关。
答案:D
8.解析:”采取切实行动来减缓这种影响”强调的是要尊重
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A当选。人类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控制自
然界的变化的,B错误。自然界是客观的,自然规律也是客观的,
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错误。D说法过于绝对。
答案:A
9.答案:D
10.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赶英超美”“跑步进入
共产主义”的做法违背了生产方式的客观性,违背了人类社会的
客观物质性,故选B。
答案:B
11.解析:科学家合成了两种新的元素,表明人们能够改变
自然物的具体形态,D当选。这种合成是建立在现有物质及其属
性与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并不否认自然界的物质性,科学家也不
能创造自然物,A、B、C明显错误。
答案:D
12.答案:D
13.解析:之所以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
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是因为自然界具有客观性,我们必
须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只有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
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①②正确,④错误;③中“不
可解决”“只有国家才能缓和”的表述错误。
答案:A
14.解析:材料主要强调了人类的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带来
的影响,破坏了动物和植物的多样性,这说明自然界中的事物是
按照其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故②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创业投资联盟合作协议样本
- 2025年冷链运输物流协议
- 2025年合同中的权益保障措施
- 2025年个人借贷还款协议范本
- 2025年二手经典跑车购买协议
- 2025年策划租赁仓储空间租约协议标准范本
- 2025年再婚夫妇共同生活协议
- 2025年债务转移合同协议
- 2025年养殖项目合作协议书样本
- 2025年企业财务策划与记账服务合同
- 中央2025年交通运输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6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上半年上半年重庆三峡融资担保集团股份限公司招聘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特殊教育学校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2025年技术员个人工作计划例文(四篇)
- 劳保穿戴要求培训
- 2024年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初级工)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工业控制系统应用与安全防护技术(微课版)课件 第1章 绪论
- 《设备科安全培训》课件
- 蓝色插画风徽州印象旅游景点景区文化宣传
- 2024年形势与政策课件及讲稿合集
- 无人机运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