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高中化学高三上册期末自我评估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高中化学高三上册期末自我评估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高中化学高三上册期末自我评估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高中化学高三上册期末自我评估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高中化学高三上册期末自我评估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高三上册化学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答案。)

1、我国文化遗产众多,如图是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的局部色彩。下列关于色彩所用颜料的化学成分不正确的是

A.水墨底:炭黑B.赭石红:C.石绿:D.石青:A.AB.BC.CD.D

3、以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有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就放出1300.0kJ的能量B.当有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态时,吸收1300.0kJ的能量C.当有(乙炔)完全燃烧生成和液态时,该反应就放出1300.0kJ的能量D.当有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该反应就放出1300kJ的能量

4、如表所示为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元素代号ABCDE原子半径/nm0.1600.1430.1020.0710.099主要化合价+2+3+6、-2-1-1

A.A、B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B3+>A2+B.简单气态氢化物沸点:D>E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C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C>E

5、闭花耳草是海南传统药材,具有消炎功效。车叶草苷酸是其活性成分之一,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车叶草苷酸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平面环状结构B.分子中含有5个手性碳原子C.其钠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甲苯中的溶解度D.其在弱碱介质中可与某些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

6、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中,其原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实验室中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H2B.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O2C.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制取Cl2D.实验室中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7、如图所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Cu2+→Zn2++Cu,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可能是同种材料的电极B.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电解质溶液为硝酸铜,Zn作阳极,Cu作阴极C.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氯化铜,Zn作负极,Pt作正极D.该装置可看作是铜-锌原电池,电解质溶液是硫酸铜,电子从Zn→Cu→溶液→Zn闭合回路

7、时,用的溶液滴定某二元弱酸,滴定过程中溶液的及及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的B.②对应的是的变化曲线C.在y点时,D.的溶液中:二、试验题

8、氯气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单质,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氯气的制备和性质。

第一部分:小组同学用二氧化锰与过量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过程中发现,二氧化锰仍有剩余时就观察到反应停止,该小组同学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究二氧化锰仍有剩余时反应停止的原因。

【提出猜想】ⅰ.随着反应进行,c(Cl-)降低,不能被二氧化锰氧化。

ⅱ.随着反应进行,……

【进行实验】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倒出,平均分在两个试管中,分别进行以下实验,证实了猜想i不成立。

(1)请将表中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补充完整。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Ⅰ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置于试管口,加热试管;①___,充分振荡,继续加热试纸未变蓝Ⅱ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置于试管口,加热试管;滴入2滴浓硫酸,充分振荡,继续加热滴入浓硫酸前,②____;滴入浓硫酸后,③____。

【进一步实验】设计如图实验进一步探究。序号实验装置实验操作现象Ⅲ向左侧烧杯中滴加2滴浓硫酸滴加浓硫酸前,电流表指针不偏转:滴加浓硫酸后,电流表指针偏转Ⅳ向右侧烧杯中滴加2滴浓硫酸电流表指针始终不偏转(2)实验Ⅲ中滴加浓硫酸后,左边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是___。

(3)依据实验Ⅰ—Ⅳ,解释“二氧化锰仍有剩余时就观察到反应停止”的原因是___。

第二部分:制备SnCl4

SnCl4在工业上常用作媒染剂和有机合成上的氯化催化剂,其熔点是-33℃,沸点是114℃,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在潮湿的空气中易水解。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制备SnCl4。

回答下列问题:

(4)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装置F的作用是___。

(5)利用该方法制备的SnCl4中含有少量SnCl2杂质,可利用Fe3+与Sn2+反应生成Fe2+与Sn4+,测定产物中SnCl4的质量分数,具体操作如下:取反应后的固体7.600g于试管中,加适量的盐酸溶解,加入少量KSCN溶液做指示剂,用0.1000mol/LFeCl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用去FeCl3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

②SnCl4的质量分数是___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三、工艺流程题

9、某工厂产生的废渣中主要含有ZnO,另含有少量FeO、CuO、SiO2、MnO等,某科研人员设计的用废渣制取高纯ZnO的工艺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已知,,,。

(1)“酸浸”步骤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有_______个。

(2)“除锰”步骤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

(3)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必要的文字说明“除铁”的原理_______。

(4)若“除锰”后所得滤液中,,“除铁”操作中为了使铁元素完全除去,又不影响高纯ZnO的产量,可以调节pH的范围是_______,滤渣B为_______。

(5)已知:;;有同学认为各步骤中加入的试剂不变,将该工艺流程设计为“酸浸”→“除锰”→“除铜”→“除铁”……也可以除去和,并回收CuS和,该设计是否合理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

(6)称量晶体隔绝空气加热分解,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加热温度为200℃~400℃范围内,生成两种碳的氧化物,则M→N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四、原理综合题

10、利用CO或和反应都可以制取甲醇。

(1)已知:

kJ·mol

kJ·mol

则反应

_______。可以在_______进行(填序号)。

A.高温自发

B.低温自发

C.高、低温均能自发

D.高、低温均不自发

(2)利用反应

合成甲醇。T°C时向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CO、,反应到t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物质CO浓度/mol·L0.200.100.40①如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比较t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_______v逆(填“>”、“<”或“=”)。

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填序号)。

A.加入催化剂

B.增大CO的浓度

C.通入惰性气体

D.通入

E.分离出甲醇

(3)T℃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

①如果和的起始浓度分别为amol·L-1和3amol·L-1,反应平衡时的转化率为b,则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用含a、b的表达式表示)。

②在使用不同催化剂时,相同时间内测得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则催化效果最佳的是催化剂_______(填“Ⅰ”、“Ⅱ”或“Ⅲ”)。如果a点已经达到平衡状态,则b点的_______(填“>”、“<”或“=”),c点转化率比a点低的原因是_______。

11、磷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晶胞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每个周围距离最近的个数为___________;白磷隔绝空气加热转化为红磷,红磷是巨型分子,无定型结构,能证明白磷是晶体的实验验证方法是___________。

(2)黑磷晶体是一种新型材料,其中正交型黑磷具有类似石墨的片层结构。每一层内P原子形成六元环彼此相接,每个空间六元环中平均含有的P原子个数为___________。白磷和正交型黑磷相比,熔点较高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3)BP是一种超硬耐磨涂层材料,晶胞结构与金刚石晶胞相似,其晶胞可看作金刚石晶胞内部的C原子被B原子替代,顶点和面心的C原子被P原子替代,晶胞参数为apm。沿z轴从上往下俯视的晶胞投影图如下所示。

①投影图中原子5代表___________原子(填“P”或“B”)。

②若投影图中原子1的分数坐标是,则原子6的分数坐标是___________,原子1、6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pm。

12、化合物I合成相关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已知A为芳香化合物。

③RCHO

回答下列问题:

(1)A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2)C→D反应方程式_______。

(3)E的名称为_______,由F生成G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4)已知I的分子中:①含有三个六元环;②不含甲基;③含有两个羰基。I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5)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C的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