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芣苢》《插秧歌》学案 教师版_第1页
6.《芣苢》《插秧歌》学案 教师版_第2页
6.《芣苢》《插秧歌》学案 教师版_第3页
6.《芣苢》《插秧歌》学案 教师版_第4页
6.《芣苢》《插秧歌》学案 教师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芣苢》与《插秧歌》文本连读(教师版)课题《芣苢》《插秧歌》学习目标1.落实诗歌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2.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3.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的能力。三、课时安排:2课时一、预习案1.关于《诗经》《诗经》包括西周初(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500年间的诗歌。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编定,成书于春秋时代。本称《诗》,存诗305篇,也称《诗三百》。汉代后被儒家列为经典“六艺”之一,故称《诗经》。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2.《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指“十五国风”,即指当时15个王国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是《诗经》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部分;“雅”是朝廷乐曲,有“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曲,有“周颂”、“鲁颂”、“商颂”。3.《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赋”: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4.《诗经》的结构与语言:①基本句式是四言,隔句用韵,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只有个别诗是以杂言为主的,如《伐檀》。②常常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构成类同排比的方法,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可以借此强化感情的抒发。③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清新美丽的自然。如“关关”(叠字)“窈窕”(叠韵),“参差”(双声)。5.词语注释①采采:茂盛的样子。

②薄:急忙;赶紧。言:语助词,不译。

③有:采到。

④掇(duō):拾取。

⑤捋(luō):用手轻轻摘取。或:从茎上成把地采摘。

⑥袺(luō):用手提着衣襟兜东西。

⑦襭(xié):把衣襟别在腰间兜东西。兜鍪(móu)肩胛(jiǎ)莳未匝(shízā)6.芣(fú)苢(yǐ):野生植物名,可食。一说即车前子,其叶和种子都可以入药,并且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子信仰有关。

二、探究案1.古代人民劳动的热烈场面,体现了劳动的崇高和美丽。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本课两首诗的场景描述出来。(1)《芣苢》: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这首诗读来好似“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原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怡而神之何以旷”。我们读《芣苢》,可以想象这样一幅画面:每到春天,就有三五成群的妇女,在那平原旷野之上,风和日丽之中,欢欢喜喜地采着它的嫩叶,一边唱着那“采采芣苢”的歌儿。她们不停地采,手捋满了,用衣襟兜着,用裙角裹着,满满的收获,满心的欢心,那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情景。(2)《插秧歌》:农忙时节,全家老少一齐出动。种田的农夫将秧苗抛在半空,农妇一把接住,小儿子把秧苗拔起,大儿子再把秧苗插入水中。可是,偏又遇到阴雨连绵,斗笠是头盔,蓑衣是战甲,但似乎没什么用,雨水从头上进入,直湿到肩胛。农妇喊农夫停下来吃早餐好休息一会儿,那农夫低头弯腰,努力插秧,半天不回答。秧苗根部尚不牢固,栽种也还没完成,怎么能“歇半霎”呢?一定要照看好小鹅小鸭,不要让它们来破坏秧苗。2.《芣苢》和《插秧歌》描写古人的日常生活和劳动场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不管是采芣苢,还是插秧,都不是轻松愉快的玩耍,但是作者不去突出劳动的艰辛,也不浓墨重彩刻画人的疲倦乏累,两首诗都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正如余冠英《诗经选》:“这篇似是妇女采芣苢时所唱的歌。开始是泛言往取,最后是满载而归,欢乐之情可以从这历程见出来。”歌颂劳动,歌颂劳动人民,反映作者的民本思想,也体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3.以《芣苢》为例,说说《诗经》重章叠唱的形式有什么好处。《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周南·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令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这种至为简单的文辞复沓的歌谣,确是适合许多人在一起唱,重章叠唱的形式很好地把这欢快表达出来。4.“笠是兜鍪蓑是甲”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明确:巧妙的用两个比喻,把草笠比作头盔,把蓑衣比作铠甲,化静为动,造成一种紧张的,似乎生命攸关的气势,从而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知识链接:《诗经》拓展1.孔子对《诗经》的评价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中思想正统、纯粹,没有邪恶的念头)——《论语-为政》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2.耳熟能详的《诗经》句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3.出自《诗经》的成语【爱莫能助】《诗经·大雅·荡之什》:“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不可救药】《诗经·大雅·生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耳提面命】《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高高在上】《诗经·颂·闵予小子》:“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天作之合】《诗经·大雅·文王》:“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小心翼翼】《诗经·大雅·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遇人不淑】《诗经·国风·王风》:“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自求多福】《诗经·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求之不得】《诗经·国风·周南》:“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巧言如簧】《诗经·小雅》:“巧言如簧,颜之厚矣。”【鹊巢鸠占】《诗经·国风·召南》:“维鹊有巢,维鸠居之。”4.《诗经》中有关“劳动”的诗篇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