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权评估报告摘要_第1页
采矿权评估报告摘要_第2页
采矿权评估报告摘要_第3页
采矿权评估报告摘要_第4页
采矿权评估报告摘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瑞金市慧敏萤石矿采矿权评估报告PAGE2武汉天地源咨询评估有限公司

江西省瑞金市慧敏萤石矿采矿权评估报告摘要天地源矿评报字[2013]第094号评估机构:武汉天地源咨询评估有限公司。评估委托人: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评估对象:江西省瑞金市慧敏萤石矿采矿权。评估目的:采矿权出让。评估基准日:2013年5月31日。评估日期:2013年5评估方法:收入权益法。主要评估参数:截止2011年12月底,矿山(333)可信度系数取0.8;评估结果:经评估人员现场查勘和当地市场分析,按照采矿权评估的原则和程序,选取适当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参数,经认真估算,确定江西省瑞金市慧敏萤石矿采矿权评估价值为228.24万元,大写:人民币贰佰贰拾捌万贰仟肆佰元整。评估有关事项声明:评估结果的有效期为一年,即从评估基准日起一年内有效。超过一年,需重新评估。本评估报告仅供委托方为本报告所列明的评估目的而作。评估报告的使用权归委托方所有,未经委托方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或公开。除依据法律须公开的情形外,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发表于任何公开的媒体上。重要提示:以上摘要取自《江西省瑞金市慧敏萤石矿采矿权评估报告》,欲了解本评估项目的全面情况,请详细阅读该采矿权评估报告全文。法定代表人(签名):项目负责人(签名):注册矿业权评估师(签名):武汉天地源咨询评估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七月一日

江西省瑞金市慧敏萤石矿采矿权评估报告天地源矿评报字[2013]第094号武汉天地源咨询评估有限公司受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的委托,组成采矿权评估小组,根据国家矿业权评估的有关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科学的原则,按照公认的采矿权评估方法,对拟出让的“江西省瑞金市慧敏萤石矿采矿权”进行了评估。现将采矿权评估情况及评估结果报告如下:1、矿业权评估机构机构名称:武汉天地源咨询评估有限公司;注册地址:武汉市江汉区世贸大厦54层17-22B、8A-8D室;法定代表人:汪海林;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编号:矿权评资[2002]01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420103000025606。2、评估委托人评估委托人: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单位地址:江西省赣州市长征大道。3、采矿权人企业名称:瑞金市慧敏萤石矿;投资人姓名:郭运华;企业住所:瑞金市谢坊镇谢坊村;经营范围及方式:萤石开采、销售注册号:360781310000804矿山以前年度未进行过评估,原矿区采矿权也未进行过价款处置。矿山目前处于生产阶段。4、评估目的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拟出让“江西省瑞金市慧敏萤石矿采矿权”,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规定,需对该采矿权价值进行评估。本次评估即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为委托人提供该采矿权在本评估报告中所述情况下和评估基准日时点上对“江西省瑞金市慧敏萤石矿采矿权”所作的公平、合理的价值参考依据。5、评估对象与评估范围本项目评估对象是:江西省瑞金市慧敏萤石矿采矿权。根据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2012年3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3607002009046120014876),矿区范围由九个拐点圈定,编号及拐点坐标如下:拐点编号XY拐点编号XYl2842946.0739388299.7762843275.0839388560.7822842236.0639388489.7872843287.0839388545.7832842236.0639388919.7882843265.0839388529.7842843096.0839389779.7992843254.0839388544.7852843826.0839388999.78矿区面积:1.2595平方公里,开采深度:+400~+80本次评估范围为上述矿区范围。6、评估基准日本采矿权评估项目的基准日确定为2013年5月31日,该日期距评估委托日时间较近,在两个月以内未发生过重大的经济变动事件,报告中所采用的取费标准均为该评估基准日的客观有效标准。7、评估依据7.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8月29日修正颁布);7.2、《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199年24号令);7.3、《探矿权采矿权出让管理办法》(国务199年24号令);7.4、《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国土资源部国土资[2000]309);7.5、《矿业权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国土资发〔2008〕174);7.6、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8〕182号文印发的《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矿业权评估报告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

7.7、国土资源部公告2006年18号“关于实施《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的公告”;

7.8、《国土资源部关于施行矿业权评估准则的公告》(国土资源部公告,2008年第6号);

7.9、《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7.10、《矿业权价款评估应用指南》(CMVS20100-2008);

7.11、《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CMVS30800-2008);

7.12、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公告2008年第5号发布的《矿业权评估技术基本准则(CMVS00001-2008)》、《矿业权评估程序规范(CMVS11000-2008)》、《矿业权评估业务约定书规范(CMVS11100-2008)》、《矿业权评估报告编制规范(CMVS11400-2008)》、《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CMVS12100-2008)》、《确定评估基准日指导意见(CMVS30200-2008)》;

7.13、《固体矿产勘查规范总则》(国家标准GB/T13908-2002);

7.14、《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GB/T17766-1999);

7.15、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矿业权评估增值税处理指导意见(CMVS

30801-2008)》;

7.16、《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2008-02-28财建[2008]22号);

7.17、采矿权评估委托书;7.18、采矿许可证(证号:C3607002009046120014876)7.19、营业执照(注册号:360781310000804);7.20、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四大队2011年12月编写的《

江西省瑞金市慧敏萤石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其评审意见书和备案证明(赣市矿储备字[2012]01号);7.21、赣州市金辉矿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012年9月编写的《瑞金市慧敏萤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及其评审意见书;7.22、企业销售矿产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7.23、评估人员收集的其它资料。8、采矿权概况8.1、矿区位置、交通及自然地理、经济状况矿区位于瑞金市南西225°方位直距约36公里处,矿区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3′36″,北纬25°41′23″,属瑞金市谢坊镇谢坊村行政管辖。矿区有乡村水泥公路通往谢坊镇,距离约3公里,与206国道相接,往北至瑞金市区约25公里,往南到会昌县城约15公里,交通方便。矿区属丘陵剥蚀地貌,山脉总体呈北东向,最高山峰海拔高程414米,最低海拔高程178.7米,相对高差约235米。区内水系较发育,矿区主要水系为二条山间小河呈北东向流经矿区,汇入南部近东西向久益陂河,水流常年不断,水量充足,为采矿及生活用水提供了水源便利。区内属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年最高温度39℃,最低温度-4℃,无霜期290天。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多集中在4~7月。8.2、地质工作概况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江西省区调队开展过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提交了《于都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书》。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华东地勘局二六四大队在该区域进行过铀矿勘查;江西地矿局九○九大队在谢坊开展过萤石矿勘查工作,慧敏矿区处于谢坊萤石矿田北东方位,但不属于该矿田。2005年1月,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四大队对矿区进行了地质勘查和评价工作,编写了《江西省瑞金市谢坊镇慧敏萤石矿区地质储量报告》,该报告经赣州市金友矿业开发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评审通过,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以赣市矿认储字〔2005〕005号文进行了备案。2009年11月,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立达科技开发总公司对慧敏萤石矿进行资源储量检测,开展了地质调查和矿山采矿工程的地质编录、取样等工作,编写了《江西省瑞金市谢坊镇慧敏萤石矿2009年度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报告通过了专家评审,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以赣市矿储检字〔2010〕026号文进行了备案。2010年9月,江西省应用技术学院立达科技开发总公司编写了《江西省瑞金市谢坊萤石矿核查区资源储量核查报告》,报告通过了专家评审。2011年12月,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四大队编写了《

江西省瑞金市慧敏萤石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该报告经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以赣市矿储备字[2012]01号文备案;8.3、矿区地质概况8.3.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简单,仅有白垩系上统赣州组(K2g)和第四系全新统(Q4白垩系上统赣州组(K2g第四系全新统(Q4),由亚粘土、亚砂土、砂砾石层组成,分布于矿区南西部的山谷河溪及其两侧地势低洼处,厚度1-8米。8.3.2、构造矿区褶皱构造不发育,白垩系红层呈产状平缓的单斜构造。断裂构造发育,以北东向断裂为主,主要有F1、F2、F3和F4四条。F1断裂:分布于本矿区的北西部大窝区段,是矿区的主要控矿、含矿构造。断裂构造走向40°左右,倾向南东,倾角50°-55°,矿区内延伸长度大于1公里,宽度一般2米,最宽有5米,最小0.5米。其北东端出露于地表,最早为当地群众所发现,民采已形成采坑,F1南西延伸部分未见出露,为浮土覆盖。断裂构造主要表现为硅化破碎和萤石矿充填,具有膨大缩小,局部有分枝复合和多期次活动的特点。常见早期形成的硅化角砾岩和萤石脉,经后期构造作用的角砾,又被硅质及萤石胶结,局部发育晶洞、充填或萤石晶簇。断裂面一般较平直,局部见糜棱岩或构造泥,构造性质以压扭性为主。为矿区主要的含矿构造。F2断裂:分布于本矿区的南东部的物背区段,矿区内出露长度大于900米,宽度1-3米,走向55°-60°,倾向南东,倾角60°左右。断裂构造主要表现为硅化破碎和萤石矿充填,具有膨大缩小,局部有分枝复合和多期次活动的特点。常见早期形成的硅化角砾岩和萤石脉,经后期构造作用的角砾,又被硅质及萤石胶结,局部发育晶洞、充填或萤石晶簇。断裂面一般较平直,局部见糜棱岩或构造泥,构造性质以压扭性为主。为矿区主要含矿构造之一。F3断裂:分布于矿区南东部滴水洞一带,矿区范围内出露长度大于250米,宽度0.8-8米。总体走向40°左右,倾向南东,倾角地表55°-60°。断裂构造表现为硅化破碎带和萤石矿脉充填,构造性质与F2断裂相似,也有膨大缩小,分枝复合和多期次活动的特点。是本矿区含矿构造之一。F4断裂:分布于矿区东南部F2断裂北西,矿区范围内出露长度大于900米,宽度2-5米。总体走向50°左右,倾向南东,倾角55°-66°。断裂构造表现为硅化破碎带和萤石矿脉充填,构造性质与F2断裂相似,也有膨大缩小,分枝复合和多期次活动的特点。其地表出露萤石矿脉,进行过民采,但KD6、KD7平窿等工程表明,深部仅见萤石矿化,厚度0.3-0.5米,CaF2品位20.0%-25.8%。8.3.3、岩浆岩矿区内未见岩浆岩出露。8.3.4、蚀变与矿化矿区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水云母化及萤石矿化等。8.4、矿床地质特征8.4.1、矿床特征矿区有V1、V2和V3三个矿体,均赋存于白垩系上统赣州组红层中,分别受F1、F2和F3三条断裂硅化破碎带控制。分布在矿区的大窝至物背、滴水洞一带,总体分布在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1.4公里,延深0-130米的范围内。V1矿体分布在北西的大窝区段,V2和V3矿体分布在南东的物背至滴水洞一带,矿体走向均呈北东向,相隔约600米,构成大致平行的三个矿化区段和开采区段。矿区萤石矿体严格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属热液脉状充填型萤石矿床。矿床的形成与红盆边缘的深大断裂关系密切,深大断裂活动既可带来深部的成矿热液,由其派生的次级断裂构造也为成矿物质的富集提供空间场所,形成萤石矿床。8.4.2、矿体特征(1)V1矿体分布在大窝区段的6号至11号勘探线之间,赋存于赣州组红层中,矿体呈脉状产出,整体形态较规则,局部有分枝复合和膨大缩小现象。矿体总体走向呈40°左右,矿体倾向南东,倾角地表50°-55°,深部55°-60°。矿体由SJ1竖井+168中段、+137中段、+106中段、+80中段,SJ2竖井+137中段、+106中段、+80中段,SJ3竖井+168中段,SJ4竖井+171中段,XJ1斜井+192中段,SJ5竖井+182中段及钻孔ZK301、ZK501控制,矿体控制长度930米,其南西部浅部厚度较小,但向下延深至矿证最低开采深度80米标高以下,延深大于120米,ZK301、ZK501揭露的硅化角砾岩均未见萤石矿化,证明V1矿体北东部延深很小,矿体总体由北东向南西呈侧伏状。矿体水平厚度0.65—4.20米,平均厚度1.39米。厚度变化系数47.52%。CaF2品位29.8%-76.8%,平均57.9%,品位变化系数19.39%。矿体经多年开采,2005年以前采空区主要分布在SJ3竖井至SJ5竖井之间浅部,近几年采空区在SJ1竖井至SJ2竖井之间106米标高以上,80至106米标高矿体均为保有未采,是矿山今后主要开采对象。(2)V2矿体分布在物背区段的SJ7竖井与SJ10竖井之间,赋存于F2断裂硅化破碎带内。矿体呈脉状,形态较规则,局部有膨大缩小和分枝复合现象。矿体走向50°-60°,倾向南东,倾角60°左右。矿体由SJ7竖井+164中段,SJ8竖井+164中段、+143中段,SJ10竖井+179中段、+162中段,平窿KD6及钻孔ZK2201控制,矿体长度570米,往深部延深约70米,ZK2201钻孔深部控制,未见萤石矿化。矿体水平厚度0.75—1.90米,平均1.12米,厚度变化系数22.87%。CaF2品位40.1%—70.5%,平均56.0%,品位变化系数15.86%。2005年以前采空区主要分布在SJ7竖井至SJ8竖井之间143米标高以上,由于矿体厚度往深部有变小的趋势,该区段地质构造也较复杂,综合考虑安全因素,没有往深部开采。近几年采空区在SJ10竖井附近179米标高以上,矿体162至179米标高部分已开采,大部分为保有未采,是矿山今后开采的对象之一。(3)V3矿体分布在滴水洞区段的KD1与KD3之间,赋存于F3断裂硅化破碎带内。矿体呈脉状,形态较规则,局部有膨大缩小和分枝复合现象。总体走向40°左右,倾向南东,倾角55°-60°。矿体由SJ9竖井+219中段,平窿KD1,平窿KD2,平窿KD3及钻孔ZK2501、ZK2701控制,矿体长度230米,延深约50米,ZK2501、ZK2701深部控制,未见萤石矿化。矿体水平厚度0.85—1.10米,平均0.96米,厚度变化系数8.46%。CaF2品位60.5%—68.2%,平均64.6%,品位变化系数4.74%。2005年以前采空区主要分布在KD1、KD2、KD3以上及SJ9竖井219中段以上。近几年矿山未对V3矿体进行开采,在采空区之间及边缘还有保有未采的矿块,是矿山今后开采的对象之一。8.5、矿石质量8.5.1、矿石物质组成矿石矿物成分简单,主要由萤石、石英、长石、绢云母及红层碎屑岩、花岗岩围岩碎屑等组成。萤石占30-80%,石英占20-50%,围岩碎屑占5-15%,局部富矿萤石达80%以上。矿石结构为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角砾状、条带状构造。萤石多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粒度多在1-25毫米,常呈块状、脉状、角砾状聚合体产出。颜色以浅绿色、浅黄色、浅紫色、白色为主,次为紫色、烟灰色、紫红色、浅蓝色,玻璃光泽,透明—半透明,解理发育。发育于晶洞中的萤石呈晶形完好的立方体、菱形十二面条。石英呈粒状、团块状、角砾状、脉状产于萤石矿体或破碎带,或呈细脉状充填于萤石粒间交代萤石。颜色多为白色、浅灰色。油脂光泽。发育于晶洞中的石英呈六方锥体的晶簇。围岩角砾主要为粉砂岩、砂岩、含砾砂岩,大小不一,一般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形态多不规则,少数呈透镜状,为萤石、石英包围。8.5.2、矿石化学成分矿石化学成分主要为CaF2、SiO2,其他杂质成分Fe2O3、P、S、CaCO3等含量很少。经矿样统计,矿石中CaF2品位在30.1-76.8%,平均57.4%。品位变化系数18.44%,有用组分的分布属均匀型。8.5.3、矿石风(氧)化特征矿石风(氧)化分带不明显,一般地表风(氧)化较厉害的矿石结构较疏松,萤石易碎、呈糖粒状,颜色多呈浅褐色、灰黄色。风化程度弱或未风化的矿石结构较致密,颜色以浅绿色、无色、浅紫色为主。矿体局部因风(氧)化也会出现空洞。8.5.4、矿石类型和矿石品级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脉状充填型萤石矿床,矿石工业类型为萤石—石英型。矿石中硫含量为0.03%,二氧化硅含量介于20-30%之间,CaF2含量介于30-77%之间。矿石送选厂破碎加工浮选处理,萤石精粉CaF2含量达98%以上,按照YB/T5217-93《萤石粉矿》的规定,萤石精粉质量达特三级要求,可作为陶瓷、搪瓷、玻璃、冶金、氟化工等行业使用。8.6、矿体围岩和夹石矿体围岩主要是白垩系上统赣州组紫红色粉砂岩、砂岩。矿体上下盘围岩整体性好。矿体夹石也主要是粉砂岩、砂岩及硅化角砾岩,夹石数量一般占5-10%,大小不一,多为几厘米至几十厘米,个别大于1米。矿体围岩与夹石一般不含有用组分,也不含有害组分,对矿体完整性的影响程度很小。8.7、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矿区2005年开发利用方案产品方案为萤石原矿,现矿山原矿运至谢坊镇选厂进行选矿。矿石矿物种类简单,有用矿物主要为萤石,其加工及选矿方法简单,手段简便。矿山主要将原矿加工,浮选成萤石粉精矿销售。矿石中萤石主要呈晶粒状、块状、角砾状、脉状聚合体产出,经破碎球磨易成粉状矿物,经浮选、脱水即可得到萤石粉精矿。矿石中的二氧化硅(石英)在浮选中呈矿浆底流排出。矿石中的硫含量为0.03%,对获取高纯度的萤石粉精矿稍有影响。因此,矿石加工选矿主要目的就是降硅,提高萤石粉纯度,矿山多年来,采用的选矿工业流程如右图。矿山历年选矿成果:矿石入选品位47%-55%,精矿品位98%以上,尾矿品位7%-8%,回收率82%-84%。选矿回收率类比邻近矿区设计指标基本符合要求。8.8、矿床开采技术条件8.8.1(1)概况矿区属丘陵地貌,矿区地势北东部高,最高山顶海拔标高414米,南西部较低,最低处海拔标高178.7米,地形坡度25-40°,沟谷发育。区内气候温和湿润,最高气温39℃,最低-5℃,年均降雨量1600mm左右,多集中在4-7月。南部近东西向久益陂河为地表水汇合地带,为矿区主要地表水体,其流量旱季为1560m3/h,雨季最大流量为94632560m3/h。洪水时河水涨幅1.0-1.2米。矿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裂隙水和孔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沿地形坡向运移至沟谷洼地或山麓以泉水形式流出地表,地表水汇合后往西排泄于区外,向南西流入绵水河。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2)含水层特征根据矿体富水性质和地下水赋存条件,矿区划分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基岩联系含水岩组和断裂构造含水带三个含水层(岩组、带)。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分布于矿区地形低洼处,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残积、洪积、冲积成因的砂质粘土、砂、砾石层,厚度2-8米。地下水为孔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流量一般为0.002-0.01m基岩裂隙含水岩组:广泛分布于区内,岩性主要为白垩系上统赣州组红层碎屑岩。上部基岩含风化裂隙水,下部基岩含构造裂隙水,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据矿区坑道水文地质观测,上部基岩坑道雨季潮湿,顶板常有滴水,旱季则相对干燥。下部基岩坑道则通常较为潮湿,顶板局部稍有滴水,两季滴水稍有增多,表明矿区基岩裂隙含水岩组地下水受大气降水的影响,总体富水性较弱,流量很小,对井坑充水的影响不大。断裂干燥含水带:矿区内的F1、F2和F3三条含矿断裂构造带均属含水构造带,其产状走向总体均呈北东向,倾向南东,倾角50°-60°,主要由硅化角砾岩、糜棱岩和石英—萤石矿脉组成,发育后期构造裂隙和小的溶洞或晶洞。其后期构造裂隙多数闭合性较好,少数裂面开启,溶洞或晶洞大小一般几厘米至十几厘米,个别30-40厘米,多呈单个产出,少数呈串珠状分布,含构造裂隙水或溶洞、晶洞水,是矿坑充水的主要来源。但因后期构造裂隙和溶洞、晶洞数量相对较少,规模也不大,因此其富水性为弱至中等,对矿坑采矿有所影响,需要抽水疏干才能作业。(3)矿坑涌水量估算矿区矿体最低赋存标高在80米以下,而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178米,矿山采用竖井开拓、浅孔留矿法采矿,因此矿坑疏干排水全靠抽水设备。根据矿区大窝区段和物背区段矿井抽水作业时间,可以估算出矿坑实际的涌水量。大窝区段抽水井口为SJ1和SJ2两个竖井,均采用一台流量为40m3/h离心泵,每24小时分别抽水2-3小时和5-6个小时,即可保证井下正常生产作业;物背区段抽水井口为SJ10竖井,采用流量为40m3/h离心泵,在旱季一台离心泵24小时不间断抽水可正常生产,雨季则要7-8台离心泵连续抽水才可保证井下正常生产。按水泵实际抽水效率70%估算,大窝区段矿坑总涌水量11-12m3/h,涌水量不大。物背区段矿坑最大总涌水量为460m(4)矿区供水水源矿山生活用水采用矿区附近的沟谷溪水,经饮用水化验分析,符合饮用水标准。矿区选矿为易地选矿,生产用水采用谢坊绵水河水。矿区生活、生产用水方便。总之,矿区矿体主要赋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地面有河谷溪流和小山塘地表水,但是矿区含水层富水性较弱,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差,地表水不构成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8.8.2矿区矿体围岩主要为白垩系上统赣州组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砂岩、含砾砂岩。其中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由于含泥质成分较高或由泥质钙质胶结,其岩石硬度相对较小,岩石力学强度相对较低,抗水性相对较弱。砂岩、含砾砂岩由于碎屑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和岩屑,硅质胶结为主,这些岩石硬度比较大,岩石力学强度较高,抗水性强。从井巷工程和钻探工程揭露的地质情况来看,V1、V3矿体井巷工程四周都比较平整、稳固,除竖井上部井筒需水泥钢筋支护外,尚未出现需要支护的地段。钻孔岩矿心比较完整,碎块岩心比较少,表明V1、V3矿体及其围岩力学强度高,脆弱性的结构面不发育,总体稳固性好。但在对V2矿体井下坑道编录时发现,F2构造被多条后期构造切断,这些构造表现为岩块松散、构造泥并形成空洞,容易引起塌陷,在有地下水活动的情况下容易引起冒顶、片帮的现象。如上所述,矿区总体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矿山没有发生因工程地质条件问题引发的影响生产和安全的事故,但是,矿山开采生产中还是应注意防范因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局部变化可能造成的危害。8.8.3、矿区处于武夷山西坡与会昌—瑞金盆地交接地带,邵武—河源深断裂富集,地史上在中新代时并发生了强烈的断陷活动,喜山构造活动之后,奠定了现今的地貌格局。区内现代新构造活动主要表现在微地貌的变化及地震活动,未发现较大的新构造迹象,区域内6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为1986年10月26日发生在广东河源的地震。根据《江西省地震参数区划图》(2003年),矿区处于地震烈度为Ⅵ度,区域地震动参数0.05g,区域稳定性较好,但发生破坏地震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矿山工程建设应按Ⅶ级设防。矿区丘陵地貌,地形坡度较平缓,相对高差较小,地层、岩体稳定,植被发育,矿区原生地质环境较好,发生原生的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矿床开采采用地下开采方式,竖井开拓、浅孔留矿法采矿,对矿区地质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从矿山开采现状来看,由于矿山地下采空区多没有上通地表,一般保留二、三十米高度的地面表护层,因此,矿山开采多年后还没有出现山体开裂、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矿山开采产生的废石、废渣运出井口后,大部分汽车运走处理,但部分还堆放杂井口附近未作处理,影响原始生态环境,并可能诱发小型泥石流,损坏下流农田。矿山开采萤石矿未发现有毒有害成分,矿山和废石堆放也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扩散和环境污染。矿山选厂建在远离矿区的谢坊镇上,建有尾砂库和废水池,选矿废水经沉淀处理后排泄绵水河流中,其“三废”排放经过环境监测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排放标准达到国家GB3838—881类标准要求。矿区原生环境地质条件良好,矿山开采后尚未出现较大的环境地质问题,矿区环境地质条件简单。根据固体矿产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程度的综合类型划分原则,矿床开发技术条件类型确定为工程地质问题为主的开采技术条件中等的矿床,即Ⅱ-2类型。8.9、矿山开发利用现状矿山目前生产规模为1.5万吨/年,开采对象为V1、V2、V3矿体,产品方案为萤石原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竖井开拓,浅孔留矿法采矿。矿山目前仅对大窝区段的V1矿体和物背区段的V2矿体进行采矿,在大窝区段改造利用了原有的SJ1井口,新开了SJ2井口,在物背区段新开SJ10井口进行生产,矿山自建有选厂,矿山实际采选规模达1万吨。9、评估实施过程本项目评估日期为2013年5月3日(1)2013年5月3日,本公司与评估委托人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进行接触,接受(2)2013年5月4日至(3)2013年5(4)2013年6月210、评估方法本项目的矿产资源储量规模为小型(以下),矿山生产规模为小型(以下),不具备采用其他收益途径评估方法的条件,根据《矿业权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和《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等的规定,本项目评估适合采用收入权益法。其计算公式为:式中:P—采矿权评估价值;SIt—年销售收入;K—采矿权权益系数;i—折现率;t—年序号(i=1,2,3,……n);n—计算年限。11、评估参数的确定11.1、评估指标和参数选取依据评估指标和参数的取值主要参考《

江西省瑞金市慧敏萤石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以下简称《储量核实报告》)及其评审意见书、《瑞金市慧敏萤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以下简称《开发利用方案》)及其评审意见书,以及评估人员掌握的其他资料确定。(1)资源储量估算资料《储量核实报告》由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四大队2011年12月编写,该单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地质勘查资质证书,证书编号为01201121100250,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为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质钻探甲级。有效期至2013年12月29日,该报告编制日期在有效期内。依据《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等,经对《储量核实报告》分析,评估人员认为,资源储量估算采用的工业指标,符合规范中一般工业指标的要求;储量估算方法合适;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基本合理;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可靠。《储量核实报告》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并由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备案,可作为评估依据或基础。(2)技术经济指标依据的资料《开发利用方案》由赣州市金辉矿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编制。该公司持有江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江西省小型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能力认定证书》。矿山开拓、运输方案等基本合理;选择的开采方式、采矿方法、开采顺序等基本可行;《开发利用方案》已经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组织专家审查。《开发利用方案》设计方法、内容符合现行规范规定要求,技术、经济参数选取基本合理,反映了当前的社会生产力平均水平,可以作为本次采矿权评估的依据。11.2、评估技术指标和经济参数11.2.1、评估基准日保有资源储量与评估利用资源储量=1\*GB2⑴矿山保有资源储量根据《储量核实报告》及其评审意见书,截至2011年12月31日,证内保有资源储量(122b+333)矿石量136.72千吨,其中(122b)90.05千吨,(333)46.67千吨。瑞金市慧敏萤石矿保有资源储量(截止2011年12月底)单位:千吨类别截止2011年12月底保有资源储量(122b)(333)小计矿石量90.0546.67136.72品位58.81%59.70%59.11%CaF252.9627.8680.82根据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国土资源厅赣财建〔2009〕77号《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西省探矿权采矿权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无偿取得且尚未进行有偿处置的采矿权,采矿权价款评估“剩余资源储量估算以2006年9月30日作为评估基准日”。因此,评估利用的储量应为经评审通过并备案的截止2011年12月底的保有资源储量,加上2006年10月~2011年12月底期间动用的资源储量。根据《江西省瑞金市慧敏萤石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其评审意见书,截止2011年12月31日,瑞金市慧敏萤石矿保有资源储量(122b+333)矿石量136.72千吨,2006年10月~2011年12月底动用储量(122b)78.49千吨。则参与评估的资源储量即为截止2006年9月底评估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瑞金市慧敏萤石矿参与评估的资源储量单位:千吨类别2011年12月底保有资源储量2006年10月至2011年12月底动用资源量参与评估的资源储量(截止2006年9月底)(122b)(333)小计(122b)(122b)(333)小计矿石量90.0546.67136.7278.49168.5446.67215.21品位58.81%59.70%59.11%53.41%56.30%59.70%57.03%CaF2矿物量52.9627.8680.8241.9294.8827.86122.74(2)评估利用资源储量根据《矿业权价款评估应用指南》(CMVS20100-2008):推断的内涵经济资源储量(333)可参考(预)可行性研究、矿山设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设计规范的规定等取值。矿山设计文件中未予利用的或设计规范未作规定的,可信度系数可考虑在0.5-0.8范围内取值。探明的或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和(332),可信度系数取1.0。本项目《开发利用方案》中设计(333)可信度系数为0.8,评估人员根据上述有关规定确定本项目(333)可信度系数采用0.8进行评估。评估利用的资源储量(矿石量)=∑(基础储量+资源量×该类型资源量的可信度系数)=168.54+46.67×0.8=205.88千吨同理,评估利用的资源储量(CaF2)=117.17千吨。11.2.2、采矿方案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及其评审意见书,确定本矿山V1、V2矿体采用竖井-斜井-盲斜井联合开拓,V3矿体采用竖井开拓,中段平巷采用现有的无轨运输方式,采用人力推0.25m311.2.3、产品方案根据《开发利用方案》,确定本项目产品方案为:萤石矿原矿51.18%。11.2.4、开采技术指标根据《开发利用方案》,确定本项目采矿回采率为85%,采矿贫化率为10%。。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及其评审意见书,本项目萤石矿设计损失量矿石量为(122b+333)4.07千吨,其中(122b)1.47千吨,(333)2.6千吨。(333)类设计损失量乘以可信度系数0.8后,设计损失量为3.55千吨(1.47+2.6×0.8)。11.2.4、评估利用的可采储量采矿损失量(矿石量)=(评估利用资源储量-设计损失量)×(1-采矿回采率)=(205.88-3.55)×(1-85%)=30.35千吨评估利用的可采储量(矿石量)=评估利用的资源储量—设计损失量—采矿损失量=205.88-3.55-30.35=171.98千吨同理,评估利用的可采储量(CaF2)=97.80千吨则,评估利用萤石矿可采储量为171.98千吨,CaF297.80千吨。详见附表二。则97.80÷171.98×100%×(1-10%)=31.18%11.2.5、生产规模及矿山服务年限根据《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和《矿业权价款评估应用指南》有关规定:对延续登记采矿权生产矿山,应根据采矿许可证载明的生产规模或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确定生产规模。本项目评估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和采矿许可证确定生产规模为15千吨/年,采矿贫化率为10%。矿山服务年限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式中:T—矿山合理服务年限;Q—利用的可采储量;A—生产规模;ρ—采矿贫化率。萤石矿:T=171.98÷15÷(1-10%)=12.74年因此评估人员确定本项目萤石矿评估计算年限为12.74年,评估计算期自2013年6月至2026年2月。11.2.6、产品价格及销售收入根据《收益途径矿业权评估方法和参数》,矿业权评估中,一般采用当地平均销售价格,以评估基准日前的三个年度内的价格平均值或回归分析后确定评估计算中的价格参数。对小型矿山,可以采用评估基准日当年价格的平均值。2012年9月编写的《开发利用方案》中设计的本矿山萤石矿原矿(CaF2品位53.2%)销售价格为441.56元/吨(含税),折合不含税销售价格为377.40元/吨。矿山提供了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销售矿产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共30张(见附件),经计算得平均不含税销售价格为432.31元/吨。评估人员认为该价格符合当地矿产品市场行情。故本次评估确定萤石矿不含税销售价格为432.31元/吨,以此作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