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解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走近科学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走近科学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
一、基础保分练
1.你喜欢《科学》吗?你觉得要进入科学世界,学习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是()
A.积累成果,发现规律B.搜集资料,书写论文
C.看书学习D.观察和实验
2.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电闪雷鸣B.“神舟十一号”升空
C.青蛙冬眠D.火山爆发
3.我们知道蝙蝠蒙住眼睛也能飞行,这个事实能说明()
A.蝙蝠用耳朵来辨别方向B.蝙蝠不是用眼睛来辨别方向的
C.蝙蝠的眼睛是没有用处的D.蝙蝠的耳朵特别发达
4.能够在南极生存的生物必须()
A.会游泳B.会飞翔C.耐严寒D.耐干旱
5.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蒸汽机……在讨论这些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时,4位同学分别讲了如下的看法。
甲说: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乙说: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丙说:科学发现有赖于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实验。
丁说:科学的发现都是从偶然的观察中得到的。
根据你的观点,最不同意谁的看法()
A.甲B.乙C.丙D.丁
6.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液体,有人说是蒸馏水,有人说不是,大家说法不一。你认为进行确认的正确方法应该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测量法D.实验法
7.
(1)鸡蛋的形状呈,内部有一个空气囊,气囊在鸡蛋(选填“大头”或“小头”)端。
(2)将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会,若在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并搅拌使之溶解,鸡蛋会慢慢。
8.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通过能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信息,通过可使自然现象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再现。
9.是科学探究的始点,对自然现象的,能使我们发现许多问题,此外,通过也能发现许多有趣的、意想不到的现象和问题。
二、技能提升练
10.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
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11.在阿根廷中部发现了身长超过40米的泰坦巨龙类恐龙化石,这种巨型恐龙比以前发现的霸王龙、剑龙等都要大,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重也是最长的恐龙物种。得出这一结论需要用到下列哪些科学方法或依据()
①模拟实验②化石研究
③进行比较④科学推测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2.小科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潮虫,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于是他们一起去调查并记录了发现潮虫的各处环境和潮虫的数量(如表所示)。
地点潮虫数量
水泥路上0
水槽边的石头下24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18
干草地中2
根据调查结果,可推测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A.阴暗潮湿B.阳光充足C.空气新鲜D.高温干燥
13.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到环境与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有时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如图所示,甲、乙是用相同的硬纸板做成的两个圆环,仔细观察甲环的外圈与乙环的内圈,你认为哪个圈更大?。动脑想一想,并写出两种方法来证明你的判断:;。
14.请你仿照例子,针对现象提出一个恰当的问题。
(1)例:鱼在水中游动。
问题:鱼为什么会在水中游动?
①雨后出现彩虹。
问题:?
②秋天,有些树开始落叶了,有些树却终年常绿。
问题:?
(2)例: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
问题:钢铁在什么条件下易生锈?
①种子在温暖的环境中易发芽。
问题:?
②湿衣服在有风的环境中易干。
问题:?
15.先在杯子中装满水(如图甲),再盖上硬纸板(如图乙),然后用手压着硬纸板将它倒置过来,放手后(如图丙),你猜测将会发生什么现象?经过操作后,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对此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将它记录在下面横线上。
(1)你的猜想:。
(2)亲自动手实验后,你看到的现象:。
(3)你想提的问题是?
16.“神舟七号”发射成功,使中国人首次实现太空行走。如图是宇航员穿着我国自主研制的功能完备的宇航服走出飞船船舱,在太空行走的壮丽画面。根据他所处的实际环境,你认为他所穿的宇航服应具备哪些功能?(说出三点即可)
17.爬行动物是卵生动物,许多种爬行动物的卵发育成的个体是雄性还是雌性,与孵化时的环境温度有关。表中数据为不同发育温度下,部分爬行动物雄性个体出现的百分率。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2224262830323436
种类及雄性比(%)密西西比鳄000102050100100
红海龟10010010090502000
龟0106010063000
绿草蜥5150504951504948
(1)性别发育不受温度影响的是。
(2)以温度为横坐标、雌性比例为纵坐标绘出密西西比鳄的曲线图。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解答】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答案】B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相对于由人类引发的社会现象而言,自然现象指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因素影响。
【解答】电闪雷鸣、青蛙冬眠、火山爆发都是自然状态会发生的现象;而神舟十一号升空,是人为的现象;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答案】B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解答】蝙蝠蒙住眼睛也能飞行,说明蝙蝠辨认方向是不需要眼睛的;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4.【答案】C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影响生物生存的其它动植物,如生物与生物之间形成的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均属于生物因素;而阳光、空气、水、土壤、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组成的非生物因素等.
【解答】南极环境比较恶劣,常年严寒,因此能够在南极生存的生物必须能够耐严寒;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5.【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
【解答】科学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然后通过实验,并细心观察,得出相关的结论;故丁的说法是错误的,观察并不是偶然得到的;
故答案为:D。
6.【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实验,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社会实践形式。
【解答】在实验室中确认未知液体最正确的方法是实验;
故答案为:D。
7.【答案】(1)椭球形;大头
(2)沉下去;浮上来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实验,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社会实践形式。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
【解答】(1)直接观察可知,鸡蛋呈椭球形;气囊位于大头的一端;
(2)由实验可知,鸡蛋放入清水中,会沉在水底;而不断的加入食盐后,可以发现鸡蛋会慢慢浮上来;
故答案为:(1)椭球形;大头;(2)沉下去;浮上来。
8.【答案】观察;实验;观察;实验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实验,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社会实践形式。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
【解答】探索自然的两种重要方法是观察和实验;通过观察可以获得自然现象的直观信息,然后在实验室中实验来人为的实现自然现象的再现;
故答案为:观察;实验;观察;实验。
9.【答案】问题;观察;实验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实验,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社会实践形式。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
【解答】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够是我们发现许多的问题;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实验能够发现许多有趣的、意想不到的现象和问题;
故答案为:问题;观察;实验。
10.【答案】B
【知识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解析】【分析】科学实验,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社会实践形式。
【解答】AB、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同时,要遵守实验结果,通过查阅资料,重新假设、重新实验;故A错误;B正确;
C、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结果要以观察到的现象为标准,不能修改实验结果;故C错误;
D、得出的实验结论,要以实验现象为标准;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1.【答案】B
【知识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解析】【分析】科学实验,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社会实践形式。
【解答】对于发现的化石,得出相应的结论需要对化石做研究,并与相关的恐龙化石做对比,并根据相关的结果合理的推测;模拟实验是不能得出科学结论的;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答案】A
【知识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解析】【分析】科学实验,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社会实践形式。
【解答】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潮虫在水槽边的石头和湿花盆的底部存在较多,由此可知,潮虫适宜的环境是阴暗潮湿的;
故答案为:A。
13.【答案】一样大;直接比较,把甲环放入乙环的内圈中比大小;借助工具比较,分别用刻度尺量出甲环外圈和乙环内圈的直径再比较大小
【知识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解析】【分析】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
【解答】直接观察可知,甲的外环与乙的内环大小相同;比较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可以直接把甲放在乙上比较;或者使用测量工具,测出甲的外环与乙的内环直径,然后比较;
故答案为:一样大;直接比较,把甲环放入乙环的内圈中比大小;借助工具比较,分别用刻度尺量出甲环外圈和乙环内圈的直径再比较大小。
14.【答案】(1)雨后为什么会出现彩虹;秋天,为什么有些树落叶了,有些树却终年常绿
(2)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易发芽;湿衣服在什么条件下易干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提出问题实质上就是思维目的让的一种表现。只有提出问题,才能使思维的目标集中,分清已往解决的和尚未解决的、关键的和非关键的,避开一切思维的干扰因素,排除思维线索转移的可能,防止关键性问题被大量非关键性问题淹没。提出问题还对论题的深入起推动作用。
【解答】(1)针对雨后出现彩虹的问题是:雨后为什么会出现彩虹?或者雨后的彩虹是如何产生的呢?
针对秋天,有些树开始落叶了,有些树却终年常绿的问题:为什么秋天有些树落叶了,而有些树却始终是绿色的
(2)仿照题干的方法提出对应的问题即可;针对种子在温暖的环境中易发芽的问题:种子在什么条件易发芽?
湿衣服在有风的环境中易干的问题是:湿衣服在什么条件下易干?
故答案为:(1)雨后为什么会出现彩虹秋天;为什么有些树落叶了,有些树却终年常绿;(2)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易发芽?湿衣服在什么条件下易干?
15.【答案】(1)纸板会掉下,水会流出(或纸板不会掉下,水不会流出)
(2)纸板不会掉下,水不会流出
(3)为什么纸板不会掉下,是什么东西顶住了纸板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就是人们在研究各类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问题时所zhi采取的方法.
【解答】(1)由实验现象可知,用纸盖盖住烧杯,并倒置过来,所以该实验是为了探究倒置后纸板是否会掉落;所以猜测是两种:一是纸板会掉落;一是纸板不会掉下;
(2)经过操作后可知,纸板并没有掉落,且烧杯中的水也没有流出;
(3)针对实验现象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纸板不会掉落,是什么让纸板无法掉落?
故答案为:(1)纸板会掉下,水会流出(或纸板不会掉下,水不会流出);(2)纸板不会掉下,水不会流出;(3)为什么纸板不会掉下,是什么东西顶住了纸板。
16.【答案】①保温;②抗宇宙射线;③维持气压;④天地通话。
【知识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
【解析】【分析】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
【解答】根据生活和接触的信息可知,太空中没有空气且比较寒冷,所以宇航服起到保温,维持呼吸,及通讯的功能,并保护宇航员的身体;
故答案为:①保温;②抗宇宙射线;③维持气压;④天地通话。
17.【答案】(1)绿草蜥
(2)
【知识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表格数据的分析能力;
【解答】(1)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可知,鳄鱼、红海龟、龟的雄性比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只有绿草蜥的雄性比基本没什么变化;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图即可;
故答案为:(1)绿草蜥;(2)。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自动生成1/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走近科学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
一、基础保分练
1.你喜欢《科学》吗?你觉得要进入科学世界,学习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是()
A.积累成果,发现规律B.搜集资料,书写论文
C.看书学习D.观察和实验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解答】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电闪雷鸣B.“神舟十一号”升空
C.青蛙冬眠D.火山爆发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相对于由人类引发的社会现象而言,自然现象指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因素影响。
【解答】电闪雷鸣、青蛙冬眠、火山爆发都是自然状态会发生的现象;而神舟十一号升空,是人为的现象;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我们知道蝙蝠蒙住眼睛也能飞行,这个事实能说明()
A.蝙蝠用耳朵来辨别方向B.蝙蝠不是用眼睛来辨别方向的
C.蝙蝠的眼睛是没有用处的D.蝙蝠的耳朵特别发达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解答】蝙蝠蒙住眼睛也能飞行,说明蝙蝠辨认方向是不需要眼睛的;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4.能够在南极生存的生物必须()
A.会游泳B.会飞翔C.耐严寒D.耐干旱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影响生物生存的其它动植物,如生物与生物之间形成的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均属于生物因素;而阳光、空气、水、土壤、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组成的非生物因素等.
【解答】南极环境比较恶劣,常年严寒,因此能够在南极生存的生物必须能够耐严寒;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5.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蒸汽机……在讨论这些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时,4位同学分别讲了如下的看法。
甲说: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乙说: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丙说:科学发现有赖于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实验。
丁说:科学的发现都是从偶然的观察中得到的。
根据你的观点,最不同意谁的看法()
A.甲B.乙C.丙D.丁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
【解答】科学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然后通过实验,并细心观察,得出相关的结论;故丁的说法是错误的,观察并不是偶然得到的;
故答案为:D。
6.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液体,有人说是蒸馏水,有人说不是,大家说法不一。你认为进行确认的正确方法应该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测量法D.实验法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实验,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社会实践形式。
【解答】在实验室中确认未知液体最正确的方法是实验;
故答案为:D。
7.
(1)鸡蛋的形状呈,内部有一个空气囊,气囊在鸡蛋(选填“大头”或“小头”)端。
(2)将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会,若在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并搅拌使之溶解,鸡蛋会慢慢。
【答案】(1)椭球形;大头
(2)沉下去;浮上来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实验,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社会实践形式。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
【解答】(1)直接观察可知,鸡蛋呈椭球形;气囊位于大头的一端;
(2)由实验可知,鸡蛋放入清水中,会沉在水底;而不断的加入食盐后,可以发现鸡蛋会慢慢浮上来;
故答案为:(1)椭球形;大头;(2)沉下去;浮上来。
8.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通过能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信息,通过可使自然现象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再现。
【答案】观察;实验;观察;实验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实验,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社会实践形式。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
【解答】探索自然的两种重要方法是观察和实验;通过观察可以获得自然现象的直观信息,然后在实验室中实验来人为的实现自然现象的再现;
故答案为:观察;实验;观察;实验。
9.是科学探究的始点,对自然现象的,能使我们发现许多问题,此外,通过也能发现许多有趣的、意想不到的现象和问题。
【答案】问题;观察;实验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实验,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社会实践形式。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
【解答】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够是我们发现许多的问题;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实验能够发现许多有趣的、意想不到的现象和问题;
故答案为:问题;观察;实验。
二、技能提升练
10.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
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答案】B
【知识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解析】【分析】科学实验,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社会实践形式。
【解答】AB、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同时,要遵守实验结果,通过查阅资料,重新假设、重新实验;故A错误;B正确;
C、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结果要以观察到的现象为标准,不能修改实验结果;故C错误;
D、得出的实验结论,要以实验现象为标准;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1.在阿根廷中部发现了身长超过40米的泰坦巨龙类恐龙化石,这种巨型恐龙比以前发现的霸王龙、剑龙等都要大,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重也是最长的恐龙物种。得出这一结论需要用到下列哪些科学方法或依据()
①模拟实验②化石研究
③进行比较④科学推测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解析】【分析】科学实验,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社会实践形式。
【解答】对于发现的化石,得出相应的结论需要对化石做研究,并与相关的恐龙化石做对比,并根据相关的结果合理的推测;模拟实验是不能得出科学结论的;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小科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潮虫,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于是他们一起去调查并记录了发现潮虫的各处环境和潮虫的数量(如表所示)。
地点潮虫数量
水泥路上0
水槽边的石头下24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18
干草地中2
根据调查结果,可推测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A.阴暗潮湿B.阳光充足C.空气新鲜D.高温干燥
【答案】A
【知识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解析】【分析】科学实验,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社会实践形式。
【解答】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潮虫在水槽边的石头和湿花盆的底部存在较多,由此可知,潮虫适宜的环境是阴暗潮湿的;
故答案为:A。
13.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到环境与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有时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如图所示,甲、乙是用相同的硬纸板做成的两个圆环,仔细观察甲环的外圈与乙环的内圈,你认为哪个圈更大?。动脑想一想,并写出两种方法来证明你的判断:;。
【答案】一样大;直接比较,把甲环放入乙环的内圈中比大小;借助工具比较,分别用刻度尺量出甲环外圈和乙环内圈的直径再比较大小
【知识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解析】【分析】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
【解答】直接观察可知,甲的外环与乙的内环大小相同;比较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可以直接把甲放在乙上比较;或者使用测量工具,测出甲的外环与乙的内环直径,然后比较;
故答案为:一样大;直接比较,把甲环放入乙环的内圈中比大小;借助工具比较,分别用刻度尺量出甲环外圈和乙环内圈的直径再比较大小。
14.请你仿照例子,针对现象提出一个恰当的问题。
(1)例:鱼在水中游动。
问题:鱼为什么会在水中游动?
①雨后出现彩虹。
问题:?
②秋天,有些树开始落叶了,有些树却终年常绿。
问题:?
(2)例: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
问题:钢铁在什么条件下易生锈?
①种子在温暖的环境中易发芽。
问题:?
②湿衣服在有风的环境中易干。
问题:?
【答案】(1)雨后为什么会出现彩虹;秋天,为什么有些树落叶了,有些树却终年常绿
(2)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易发芽;湿衣服在什么条件下易干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提出问题实质上就是思维目的让的一种表现。只有提出问题,才能使思维的目标集中,分清已往解决的和尚未解决的、关键的和非关键的,避开一切思维的干扰因素,排除思维线索转移的可能,防止关键性问题被大量非关键性问题淹没。提出问题还对论题的深入起推动作用。
【解答】(1)针对雨后出现彩虹的问题是:雨后为什么会出现彩虹?或者雨后的彩虹是如何产生的呢?
针对秋天,有些树开始落叶了,有些树却终年常绿的问题:为什么秋天有些树落叶了,而有些树却始终是绿色的
(2)仿照题干的方法提出对应的问题即可;针对种子在温暖的环境中易发芽的问题:种子在什么条件易发芽?
湿衣服在有风的环境中易干的问题是:湿衣服在什么条件下易干?
故答案为:(1)雨后为什么会出现彩虹秋天;为什么有些树落叶了,有些树却终年常绿;(2)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易发芽?湿衣服在什么条件下易干?
15.先在杯子中装满水(如图甲),再盖上硬纸板(如图乙),然后用手压着硬纸板将它倒置过来,放手后(如图丙),你猜测将会发生什么现象?经过操作后,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对此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将它记录在下面横线上。
(1)你的猜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税务师备考必避坑试题及答案
- 数据分析的实际技巧 试题及答案解析
- 食品安全课程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5企业租赁合同标准版
- 2025中介服务佣金合同范本
- 2025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02英语(新高考I卷)解析版
- 2025停车场承包协议合同书
- 生育补贴政策落地方案
- 2025专项许可经营合同
- 低空经济政策红利与产业机遇透析
- 带电作业屏蔽服安全技术标准
- 集成电路芯片测试技术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高中生读后续写现状调查报告1 论文
- 汽油机振动棒安全操作规程
- 项目式学习 知甜味百剂 享“甜蜜”人生 阿斯巴甜合成路线的设计 上课课件
- 公司制造分公司职工代表登记表
- 乘着风筝去旅行故事
- 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流程图
- 一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病例分析培训课件
- 蚂蚁集团上市招股书
- Q∕SY 1502-2012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施工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