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沙漠化防治现状与展望_第1页
我国沙漠化防治现状与展望_第2页
我国沙漠化防治现状与展望_第3页
我国沙漠化防治现状与展望_第4页
我国沙漠化防治现状与展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沙漠化防治现状与展望

由于环境和发展的不协调,砂漠化不仅导致资源环境体系的破坏和恶化,而且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于包括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青海、西藏、陕西、山西、河北、吉林、辽宁、黑龙江等部分地区在内的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部分半湿润地区,尤以贺兰山以东的半干旱区分布更为集中。根据近30年来在我国北方土地退化区域的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沙漠化是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地关系不相协调所造成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也可以说,沙漠化主要是发生在人类历史时期,特别是最近一个多世纪,同时强调人地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即只有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不利影响与以风为主导外营力的相互作用下造成的土地退化才是沙漠化。据朱震达等人通过遥感监测以及野外调查的手段研究和分析指出,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以年均1560km2的速度发展,其中已经沙漠化的土地达17.6×104km2,轻度和受潜在沙漠化威胁的土地为15.8×104km2。之后的10多年里,沙漠化土地则以年均2100km2的速度继续蔓延,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沙漠化土地面积已经达到33.3×104km2。研究表明,尽管我国开展沙漠化研究与防治已有半个世纪,但沙漠化一直在加速扩展,目前我国沙漠化防治仍然面临着“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严峻态势。究其原因,应是多方面的。其中,对沙漠化的成因、发展或逆转过程、沙漠化土地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等重大方面认识不同,进而影响到沙漠化防治理论体系的综合性和完整性。还应该指出,沙漠化过程与防治方面有许多科学问题尚待研究和解决,需要以沙漠科学为主的多学科交叉与综合集成研究,汇集自然和人文领域的众多学科,在强调整体和系统理念的基础上,以自然与人为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为主线,以沙漠化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沙漠化防治战略和途径的完善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1关于土地的时空分布沙漠化土地在人类历史时期就有发生和发展。研究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地区、内蒙古的阿拉善地区自汉代以来就有沙漠化现象发生;而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分别自唐朝和清朝后期就有了明显的沙漠化过程。19世纪后期以来,是我国北方沙漠化迅速发展的时期。近50年来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发展的特征为:面积扩大、速度加快。以发展的速率来说,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1975年沙漠化土地年均扩展速度为1560km2、1975~1987年为2100km2,1988~2000年为近3600km2。到2000年,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已达到38.57×104km2,其中轻度和潜在沙漠化土地约13.93×104km2,占沙漠化土地面积的36.1%;中度沙漠化土地所占面积约9.977×104km2,占沙漠化土地面积的25.9%;重度沙漠化土地7.909×104km2,占20.5%;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6.756×104km2,占17.5%。潜在、轻度以及中度沙漠化土地占了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60%以上,这说明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大面积土地已经进入沙漠化发展初始阶段,而当沙漠化土地发展到严重阶段之后,就很难恢复和治理。与1987年监测的结果相比较,虽然局部地区经过十几年的治理有所逆转,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程度有所减轻,但全局来看,发展大于逆转,尤其近十几年的发展速度有明显增加,到2000年沙漠化土地总面积增加了4.674×104km2,总面积至少已达到38.57×104km2,年平均增长3595km2。将我国北方典型地区沙漠化土地在1975年、1987年和2000年的分布状态列于表1。根据对表1分析,从1975年到2000年,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演变的总趋势有以下几个特征:(1)重点监测地区的沙漠化土地呈现继续发展的趋势:如河北坝上草原农垦区、察哈尔草原农垦区及牧区、鄂尔多斯草原西南、阿拉善荒漠西部黑河下游和柴达木盆地昆仑山前平原地区。(2)一些典型地区的沙漠化土地在1975年和1987年间呈现缓慢蔓延的态势,而在随后的10多年里则处于稳定的状态:如内蒙古伊盟鄂尔多斯草原,神木、横山、靖边、定边地区。(3)到2000年,潜在、轻度以及中度沙漠化土地占了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60%以上,说明大面积土地已经进入沙漠化发展初始阶段,面临着严重沙漠化的危险。同时,潜在、轻度以及中度沙漠化土地的面积较大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其有利的一面,那就是通过约束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以及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这些土地较容易得到逆转。因此可以说,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中有60%左右的土地在短期内可以得到恢复。(4)一些典型地区的沙漠化土地在1987年以前一直是发展比较严重的,但在1988年和2000年间经过治理和恢复,不仅发展的态势得到了控制,而且呈现出逆转的趋势:如科尔沁地区(哲盟及乌盟)和乌盟后山草原牧区及农垦区。主要表现为整体逆转和局部逆转两种情况:1)整体逆转——以科尔沁地区为例近50年来科尔沁地区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的变化见表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沙漠化土地的面积从1959年的42300km2发展到1975年的51384km2和1987年的61008km2,而到2000年为50198km2,最近10多年来减少了10810km2,较上期减少约17.7%。其中重度和轻度沙漠化土地较上期有所增长,前者增加了393km2,后者增加了1749km2;严重和中度沙漠化土地呈现减少趋势,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488km2,中度沙漠化面积减少了12463km2。值得指出的是科尔沁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的减少表现在各个县(旗)统一有所减少,并没有集中在某几个县(旗)。科尔沁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整体逆转主要是由于当地政府及农牧户个体本身都意识到了该区沙漠化发展的严重性,从各方面加大了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合理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强度,压缩粗放管理的耕地面积,集约经营水土条件较好的耕地,退耕种草种树,实行大面积草场封育,抑制过渡放牧。这些积极有效的措施不仅减缓了沙漠化土地的蔓延速度,而且使相当面积的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2)局部逆转——以毛乌素沙地为例表3反映了毛乌素沙地各县近30年来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的大概趋势。其中,榆林、横山、靖边和神木四县的沙漠化土地在30年内出现了明显的持续逆转,尤其是榆林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逆转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该县沙漠化土地的平均逆转速度是48.17km2/年,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0年则升为59.21km2/年。尽管本期横山、靖边和神木的监测区域包括了境内的黄土丘陵地区,造成沙漠化土地百分比相对前两期有明显降低,但由于沙漠化土地主要集中在非黄土丘陵地带,所以三期的监测结果仍然有很强的可比性,其中,横山的沙漠化土地由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1596.5km2降至80年代中期的1292.4km2,2000年又继续降到782.5km2,前10年的逆转速度是30.41km2/年,后15年的速度是39.99km2/年;与其相比,靖边的逆转速度较慢,前10年为10.2km2/年,后15年为39.23km2/年;神木分别为42.71km2/年和10.05km2/年。以上四县除了神木在80年代中期以后的逆转速度较以前有所减慢外,其余都呈增长趋势。与上述四县的情况不同,毛乌素沙地其余各县沙漠化土地演变趋势表现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出现逆转,而80年代中期到2000年沙漠化土地出现发展趋势,其中定边的增长速度为37.68km2/年,盐池为109.93km2/年,乌审旗为81.2km2/年。这三县沙漠化土地的面积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我们又选择了北方荒漠草原、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石羊河中下游、黑河中下游等作为典型区,在野外调查基础上,解译了2005年的TM数据,与2000年的结果对比分析,提出这一时期典型区沙漠化土地发展的态势。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和毛乌素沙地整体处于沙漠化土地逆转过程。但荒漠草原、内陆河流域则继续处于发展过程中。就整个中国北方而言,沙漠化土地整体还是处在发展的过程中。综上所述,尽管在过去50年里,我国北方沙漠化发展速率不断加大,面积持续扩大,但在一些地区,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沙漠化的发展趋势得到了遏制,沙漠化土地被整治为可利用的农田和草场,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这为我们开展全国北方沙漠化防治树立了榜样,增强了信心,提供了经验。2关于沙漠化防治的战略构想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沙漠化发展和逆转的过程都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资源相互影响和协调的结果。我们根据野外调查及遥感技术的应用,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分析发现:由于过度农垦而导致土地退化的占沙漠化土地面积的25.4%,由于过度放牧的占28.3%,由于过度樵采的占31.8%,水资源利用不当及工矿建设破坏植被所引起的占9%,而单纯由风力作用的沙丘前移所形成的沙漠化土地仅占5.5%。由此可见,人为因素应当是沙漠化过程中最为活跃和主要的因素。以土壤风蚀为例,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人类活动对沙漠化土地发展的加速度可以是自然条件下的4~10倍;而且,随着沙漠化程度的加剧,所产生的在土壤养分、生物多样性和生产量等方面退化的加速也与自然条件下的情况相差3~10倍以上。沙漠化实际上就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了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地区人地系统的平衡,又无法通过内部的自我组织和反馈机制使系统迅速得到恢复,从而导致了系统内诸自然环境要素的退化,使得原有的疏林沙质草原地理景观演替为以风沙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沙漠景观。因此,可以说沙漠化的整个发展过程就是干旱和半干旱区的人地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各要素同外部环境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而使其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动态演化过程。因此,要防治沙漠化,只有通过人类主动地调节自身活动及自我适应性,建立一个互为调适,协同进化的人地关系,优化区内人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系统才能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并且向良好方向发展。所以,在讨论沙漠化防治的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到人地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协调。总体而言,应该根据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自然环境与资源、社会经济特点及沙漠化发展趋势、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治理的典型经验,沙漠化土地防治必须本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目标来进行。据此,我们提出以下我国沙漠化防治的战略、方针和基本原则,供讨论。我国沙漠化防治的战略:把握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协调沙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建立既能防治沙漠化土地又能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体系。沙漠化防治的指导方针:保护优先,重点治理,合理利用,协调发展。沙漠化防治的基本原则有以下4点:(1)“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过去50多年里,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是边治理边破坏,治理的没有破坏的多,治理赶不上破坏,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把“以防为主,保护优先”作为重要的工作来做。对现有林草植被加以保护,充分利用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功能,防止造成新的破坏和沙漠化土地的蔓延,应该是沙漠化防治中最基本的要求和具有事半功倍意义的措施。我们应该吸取长期存在的边治理、边破坏的经验教训,采取有力措施杜绝滥垦、滥牧、滥伐、乱挖等破坏现象,全面保护好现有植被。同时,加强治理的力度,切实使治理工作在妥善保护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得以发展。以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在短期内彻底根治北方沙漠化土地有很大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技术集中起来,根据各地沙漠化的危害范围和程度,有重点的治理。要先行考虑工矿、交通等国家基础设施和村镇、农田、牧场附近生态的治理,逐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积累经验,攻克技术难关,最终实现全区域的治理。(2)“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北方沙漠化地区自然环境和资源、社会发展和经济基础等方面差别很大,造成土地沙漠化的具体内外因素也不尽相同。在沙漠化防治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尽可能的使土地利用的方式和强度、选用物种与种植方法、治理措施和实施方案符合当地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条件。整个治理工作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要统一规划,采取农、林、牧、水各项措施有机结合,实行水、土、气、生措施综合治理。对各个具体地区来说,区别对待,要针对主要问题,确定主攻方向,有的放矢地采取治理措施,不搞一刀切,不搞同一个模式。(3)“沙漠化防治与脱贫致富相结合”的原则。沙漠化的防治既要考虑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又要十分重视区内深受沙漠化之苦的广大农牧民的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问题。事实证明,沙漠化与贫困是同生同伴的,互为因果。因为贫困落后,才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对资源掠夺性的开发,由此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沙漠化土地的发展,危及生存环境,引发进一步的贫困。实行沙漠化防治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沙漠化防治必须与当地经济发展和农牧民脱贫致富相结合,必须与改进生产经营方式和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相结合,必须与提高全民文化水平和环保意识相结合,在实现生态建设目标的同时,解决好群众的吃饭、花钱、增收等实际问题,促进整个社会、经济与生态的整体发展。(4)“宣传教育、政策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沙漠化防治和生态治理,尤其是退耕还林还草,既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社会公益事业,又关系到广大农牧民的切身利益。要使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和政策引导,使农牧民群众充分认识到沙漠化防治和退耕还林还草既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增加收入的必然选择,符合农牧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要确实从广大的农牧民利益出发,多为农牧民生产实际着想,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要积极组织动员广大农牧民群众,积极投身到这项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斗争中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使沙漠化防治和生态环境改善逐步成为自觉行动。3沙漠化防治对策沙漠化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沙漠化的防治中,既要充分考虑减轻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又要符合其自然发展规律和提高资源的生产潜力,注重必要的财力和物力投入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承载力,在防治过程中逐步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逐步融洽和协调。在这方面,经过政府部门、科研人员和地方干部与农牧民多年的实践和摸索,针对不同地带的自然环境与资源、社会经济等实际情况,已经总结出了主要的基本途径。主要有:①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坚持以林牧为主,多种经营;②增加投入,积极推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沙漠化土地得以休生养息,提高土地的生产力;③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减少对沙漠化区域环境和资源的压力;④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沙漠化防治实践科学性和有效性;⑤采取切实有力的保证措施,确保沙漠化防治的顺利进行,主要包括:深入宣传发动,提高环境认识;固定土地使用权,实行生产与环境保护双承包;贯彻《防沙治沙法》,真正将沙漠化防治纳入法制化轨道。在防治的具体部署上,采取科研机构以实验区进行治理实验为主,科研部门与生产部门相结合,以具有一定面积范围的示范区为主和科研机构、生产部门与地方群众相结合以推广区为主的三个层次的形式。在防治的具体措施上,对于农牧交错区,以生态户为基础,采取天然封育、调整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扩大林草比重和集约经营水土条件较好的土地,并与营造护田林网相结合,丘间营造片林(灌丛)与封育相结合的措施;在北方草原牧区,除了合理确定载畜量、合理轮牧、舍饲、建立人工草地及饲料基地外,还应与合理配置水井、确定放牧点密度、修建固定道路结合起来;在干旱地带以流域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分配用水计划,以绿洲为中心建立绿洲内部护田林网与绿洲边缘、乔灌结合的防沙林带以及绿洲外围机械沙障与障内栽植固沙植物等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治体系。另外,通过密集流沙地区的交通沿线可采用沙障与固沙植物相结合的固阻结合、以固为主的防护体系。现以沙漠化发展最严重但也是防治成果较好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为例,详细论述沙漠化防治的基本途径。3.1调整农林牧用地比例,建立生态合理的网络体系近些年,农牧交错区农田面积不断扩展,家畜数量持续增加。虽然生态工程连续上马,但结果是作物产量仍然低而不稳,草地质量越来越差,家畜个头越来越小,小老头树越来越多,不仅没有很好的体现农牧交错复合生态系统应有的功能,还难以遏制沙漠化发展的势头。究其原因,主要是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农林牧用地比例不当,生产增值过程简单,导致农、林、草、畜相互矛盾和制约、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和生态效益难以发挥。因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生产比例,提高系统各要素生产水平,不仅是发展生产的需要,更是沙漠化防治与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其基本途径是:(1)调整好农林牧用地。农牧交错带的种植业大部分为旱作农业,就其气候而言,长城以北年均降水量低于350mm,且大风频繁的地区并不适于发展旱作农业,或者说旱作农业的生态风险极大。由于历史的原因,旱作农业现在不仅扩展到了降水低于350mm的地区,而且从土质较好的川地、洼地、甸子地、粘土地扩散到陡坡地、固定沙地和沙坨地。随着耕地的扩展和沙漠化土地的蔓延,林草面积越来越少,农林牧用地比例严重失调。而近几年,草地又严重退化,林地因干旱大面积死亡,严重影响了林草对耕地和周围环境的保护作用。因此,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合理配置农林牧生产用地,已成为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前提。调整农林牧用地比例,主要是减少旱作农田面积,增加林草用地比例。首先要把大于25度的陡坡地和沙坨地完全退下来,用于种植牧草和灌木,因为这部分土地用于农作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其次是拿出一部分农田用于防风固沙林网建设和村镇防护林建设,改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第三要拿出一部分土地种植高产人工草地,用于发展畜牧业。但究竟北方农牧交错区农林牧用地比例多少为宜,由于其东西和南北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很难提出统一模式,各地应根据各地区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确定合理的比例。(2)调整种植结构。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种植业的边缘地带,农耕技术水平低,无论是农作物还是林草业品种都单一,种植结构不合理。如绝大部分地区目前主要造林树种均为单一的杨树,不仅普遍生长不良,而且近几年由于受天牛危害损失惨重;河北坝上高原,普遍种植荞麦、莜麦和燕麦,不仅产量很低,而且对土地伤害严重;黄土高原栽培牧草绝大部分是紫花苜蓿,前些年大面积推广种植沙打旺,因其耗水量大而未能持久。这种单一种植结构既不能适应农牧交错带多变的气候,更难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和发挥其应有的生态效益。种植结构的调整,一方面在农业中要加大经济作物的比重,如薯类、药材、棉花、蔬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另一方面要合理进行夏粮与大秋作物的配置;而大部分旱作农田还是应种植豆类、谷子、高粱和玉米,以充分利用水热同季的优势。对人工草地和林地来说,最重要的增加品种。人工草地除紫花苜蓿外,紫云英、无芒雀麦、饲用玉米、苏丹草都可在本区种植。林地种植结构中应逐步减少杨树比重,在目前尚无较好速生节水品种的情况下,应多种植榆树、杏树、樟子松、落叶松和锦鸡儿等乡土树种。(3)调整产业结构。农村产业结构是农业种植、养殖结构的基础和经济收入的源动力,要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是首要任务之一。调整产业结构,首先要选择对环境压力小而经济效益大的项目,利用资源优势,通过发展规模生产,生产拳头产品,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其次是以商贸为龙头,扶持和培育专业农牧市场或工业市场(奶牛、肉类等市场),迅速建立以促销带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三是搞好农林牧产品的综合利用和深加工,进行多层次开发,变初级产品为高级产品,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四是搞好生产全过程的管理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五是建立以加工业为主体的小集镇市场经济,发展农村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最终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3.2加强畜牧业、草地及草地的保护加强植被的保护、恢复和重建既包括对天然植被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又含有对天然植被的培育改良和人工植被的建设。其中,保护是使现有植被不再受到破坏,恢复是使破坏或退化了的植被能够更新复壮,而植被重建则是使流沙裸地重新覆以植被。加强植被的保护、恢复和重建是沙漠化防治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对策之一,其基本途径包括:(1)控制家畜数量,减轻草地压力。草地植被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只要利用合理,它会给人类源源不断提供畜产品。但如果长期超载过牧,草地植被会因茎叶被大量啃食,导致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再生能力逐步衰退甚至消亡。因此,要想使农牧交错带草地植被得以恢复,最基本的途径是控制家畜数量,减轻草场压力,使草畜供需平衡。但目前要想大规模压缩该区的家畜数量十分困难,因为该区家畜个体越来越小,单位产出越来越低,农牧民只有靠庞大的畜群数量来维持一定的产出。要有效控制该区家畜数量的发展,首先要按照草地产草量确定草地的载畜量,超载部分通过淘汰老弱病残畜和加快人工草地建设,使之平衡;其次,对一些植被破坏比较严重而又农业比重较大的地区,全面推行植被封禁,家畜全部舍饲,或在冬春秋三季实施舍饲,夏季放牧。内蒙古伊克昭盟和通辽市的部分旗县前2年开始推行该方法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第三,要通过提高畜群适龄母畜比例,来提高总增率,控制净增率,充分利用农牧交错带作物秸杆较为丰富的优势,发展季节畜牧业,在每年冬季到来之前使之出栏,减少对冬季草场的压力;第四,进行畜种改良,淘汰对草场破坏性大的山羊和马匹及个体小的品种,发展个体大、繁殖率高的畜种如西门达尔牛和小尾寒羊等,提高饲料报酬。(2)对严重退化草地进行全面封育,禁止放牧和樵采利用。封育是使退化植被恢复的最简单经济的方法之一,其成本低效益好,经测算单位面积的综合成本仅为人工种草地1/10。据我们的试验研究,在科尔沁地区的沙漠化草地经过两年封育后,植被状况明显好转,沙地的固定程度由11%提高到73%,植被平均盖度提高了1倍,地表起伏程度平均下降了1m,单位面积产草量提高了91.1%。(3)加强草地病、虫、鼠的防治,减少对植被的危害。在农牧交错带,由于自然条件较为恶劣,草地病害较少,虽有白粉病和黑斑病发生,但面积较小,反之草地虫鼠危害则较为严重。危害草地的主要害虫有蝗虫、草原毛虫、宽颈萤叶甲等,危害草地的啮齿动物主要是鼠类,包括高原鼠兔、鼢鼠、沙鼠和家鼠等,其中以蝗虫和鼢鼠对草地危害最为严重。蝗虫主要啃食植物地上部分,当发生蝗灾时地面植被常被啃食一光,造成地面风蚀沙化。而鼠害不仅啃食植物地面部分,还啃食植物根茎,并在地下筑巢时把大量土壤推出地面,在地表形成大小不一的土丘,冬春在风力作用下造成土地沙漠化。目前,草地虫鼠害的防治有人工扑捉法、生物防治法和药剂防治法。其中人工扑捉只适合于面积小密度高的虫鼠危害草地,由于速度慢效率低,被采用的较少。生物捕捉是经济有效无任何污染的一种方法,如一些地方在蝗虫长翅前的一段时间将鸡群放养于草地,既捕食了蝗虫,又提高了鸡的产蛋率。一些地方,还通过加强对鼠类天敌的保护甚至放养其天敌猫头鹰来防治老鼠的危害。但目前,草地真正大面积使用的灭虫灭鼠方法还是化学药物灭除,即用飞机或人工喷洒化学农药实施灭虫灭鼠。该种方法虽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和常常对虫鼠天敌造成危害,但其单位成本低,使用方便,灭杀效果好,便于大面积使用,因而仍是今后一段时间内需要采用的方法。(4)加强退化植被的培育改良和人工植被建设。草地培育改良与植被的更新复壮包括施肥、灌溉、轻耙、补播和适度刈割,这些措施对退化植被的恢复与更新复壮都有一定效果。但由于农牧交错带主要为干草原植被和沙地植被,并受经济条件的限制,灌溉和轻耙措施并不适用。在草原区,能够大面积使用的措施还是补播和施肥,而沙地退化植被则主要通过补播和适当刈割促其恢复。施肥是最简单有效的草地复壮方法,施肥当年其植被盖度和产草量往往就可增加50%~100%,连续施肥2~3年退化植被一般就可完全恢复,但其费用较高,每公顷施化肥75~150kg需费用120~240元,这对于较为贫困的农牧民来说是很大的负担。补播是草地植被改良与更新复壮最好的方法,当草地或沙地植被盖度在20%~30%时,最好采用补播的方法进行植被恢复与改良。在农牧交错带,草地补播的植物种主要有老芒麦、披碱草等,而沙地补播的植物主要有油蒿、差巴嘎蒿、沙打旺、锦鸡儿等,补播时间一般在雨季来临前的一周。适度刈割主要适用于沙地植被中的一些灌木,如黄柳、紫穗槐等,通过刈割促其更新复壮。对于流动沙地或裸地,也包括弃耕地,由于原有植被完全受到破坏,应采取人工方法重建其植被。由于这类土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其植被重建方法差别很大。例如,弃耕地一般水热条件相对较好,可种植人工牧草,如沙打旺、紫花苜蓿和披碱草、老芒麦;对于大面积流动沙地则可进行飞播造林种草,也可人工种植差巴嘎蒿、黄柳、油蒿、草木樨、山竹子等。对于一些风沙活动强烈的地段,建立人工植被较为困难,应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通过事先建立一些麦草或玉米秸杆沙障减轻风沙活动强度后,再播种或栽植植物以提高其成活率和治沙效果。3.3限制人口增长的基本途径人口压力的不断增长和资源生产潜力的持续下降导致了农牧交错带生态平衡失调,使沙漠化迅速发展。要对农牧交错区的沙漠化土地进行治理,首先应控制人口的快速增长,减轻人口对资源的巨大压力。近些年,在党和国家把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后,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就北方农牧交错区而言,由于是多民族居住区,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人口政策较为宽松,加之生育观念和地方经济比较落后等原因,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在党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先行战略中,农牧交错区应把控制人口快速增长,减轻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减轻人口压力,平衡人地供需矛盾,为生态环境建设并防止其受到进一步破坏打好基础。该区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途径包括:(1)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现实承载力和潜在承载力,确定当前和未来10年、20年和50年各区适宜的人口容量,制定相应的人口发展规划,使人口有计划的增长,使人口增长逐步适应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的需要。(2)制定较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实施条例,并把人口自然增长指标层层分解,采取各级政府第一把手负责制,列入干部政绩考核指标,实行责、权、利挂钩,对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与法规不利,人口增长率超过国家计划的,要给予严惩。(3)对那些沙漠化已经极为严重,已不适于居住的村镇,要逐步实行移民政策,有计划的把这些地方的农牧民搬迁到附近或其他适宜居住的地方。通过移民,彻底解决一些地区的人口压力问题。例如,宁夏盐池县随着中部盐(池)环(环县)定(边)扬水新灌区的逐步建成,盐池县将考虑把北部和中部半数以上的人口有计划地迁移到新灌区,使北部和中部沙漠化严重的地区变成牧业区。(4)输出劳务,减少直接依赖于土地的农业人口。随着本区农业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势必出现剩余。实施劳务输出,既可减少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又可给当地带来经济收益,更能促进经营观念的改变和生产技术的发展。输出劳务有两个途径,一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开辟第三产业,将农业人口逐渐向其他行业转移,就地消化剩余劳力;二是由地方劳动部门与内地有关部门联系,有计划的组织民工外出打工,这样既可落实劳务输出的经济效益,又可确实保障劳动者在外的安全和合法权益。3.4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减少土地沙漠化的危害根据典型区调查,农牧交错区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6岁以上人口有70%~80%为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