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春秋时期秦郡县制的产生及发展_第1页
论春秋时期秦郡县制的产生及发展_第2页
论春秋时期秦郡县制的产生及发展_第3页
论春秋时期秦郡县制的产生及发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春秋时期秦郡县制的产生及发展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它不仅反映在不同文化理念的前所未有繁荣和不同学术概念的激烈冲突中,而且反映在许多现有的传统制度和宗法观念的不断变化上。其中,郡县制就是在颠覆了中国古代宗法分封制后出现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它的出现,使得周王朝时期分封制下松散的国家权力迅速被瓦解,加速了诸侯国封建王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更是借助郡县制的建立而一举强国,由最初独居偏地的边陲小国迅速发展成为战国七雄,并最终并吞天下,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因此,可以说,郡县制的出现,对当时乃至随后的社会政治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需要相关的研究机构对这一政治制度进行一定的研究,以便揭示其发展脉络轨迹。笔者对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郡县制的产生及发展状况进行了探究,有助于对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郡县制有一定的了解。一、从“郡”到“县”秦国最初立国是在春秋初年,西周末年。西戎、犬戎和申侯一起讨伐周朝,将周幽王杀死在骊山下。秦襄公率兵来营救,并且作战非常勇猛,立下了赫赫战功。之后,周朝为了躲避犬戎,便将都城向东迁到了洛阳,在迁都的过程中,秦襄公派兵一路护送周平王。周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并且赐给了秦襄公岐山以西的土地。周平王认为,犬戎不守天道,侵犯并夺取了岐山这些地方,秦国如果可以攻打并驱逐犬戎的话,就能直接获得这些地。周平王和秦襄公立誓后,周平王封秦襄公为侯爵。这时期秦襄公才有了自己的国家,并且和其他的诸侯互通使节,并且共享聘享之礼。从这以后,秦国正式建国,但是,周平王丰厚的赏赐是有名无实的,秦国虽然名义上是属于一个国家,但实际上其并没有可控制的土地,所以,犬戎仍然占有岐山这些地方。到了公元前750年,秦文公率兵讨伐犬戎,犬戎战败后逃走。秦文公收容了周代的余民,范围扩大到岐山,但其将岐山以东的地盘献给了周朝,从这里可以说,秦国实际占有了岐地。最初开始设县的国家为春秋时期的楚国,据史料记载,楚武王灭掉权国,将其改建为县,是为“设县之始”。郡的设置出现在春秋后期,最早见于记载的为晋惠公元年(前650年),晋公子夷吾私于公子挚曰:“君实有郡县”。又晋定公十九年(前493年),赵简子率师伐齐,誓词中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这样的话,可以看作是郡出现的较早记载。而秦国设立县的最初时期则可以追溯到秦武公时期。秦武公在即位之后,秦国的国力逐渐增强,尤其是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秦国的国土也随之不断扩大。出现了直接受中央机构管辖的“县”。在公元前688年(秦武公十年),攻打了冀地的犬戎,才开始设置了县。在公元前687年(秦武公十一年),设置了杜、郑两个县。二、秦汉郡县制的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大诸侯国之中,秦国设县是非常早的,然而,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县在秦国的发展却非常缓慢。根据《史记﹒六国年表》的记载,自从秦武公之后,秦国国君在公元前456年(秦厉公二十一年)在频阳设置了县;公元前390年(秦惠公十年)在陕设置了县;公元前379年(秦献公六年)在蒲、善明市、兰田等地设置了县;公元前374年(秦襄公十一年)在栎阳等地设置了县。从整体上看,到秦孝公之前,秦国大力推行的制度仍旧是国野制。秦孝公即位之后,深深感觉到各个诸侯国看不起秦国,认为这是丢了大丑。为了建立强大的秦国,便重用了从中原地区来的商鞅,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时期秦国的县制发展也逐渐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六年),商鞅被秦孝公任命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40年(秦孝公十二年)秦国开始大力推行将规模较小的乡合并,形成规模较大的县,一个县设立一名县令,全国一共有四十一个县。经过商鞅变法之后,郡县制在秦国确立起来。在秦孝公主政时期,因为受到国土面积的限制,秦国还没有出现郡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也就是说郡县制的发展只是初具规模。秦国设立的最早的郡是上郡,设置的时间是在公元前328年(秦惠文君十年),这一年魏国献出了上郡和十五个县,之后,秦国实行的对外兼并战争不断取得胜利,秦国的郡一级的行政区不断增加:公元前312年(惠文王十三年),庶长章攻打楚国的丹阳,俘虏了丹阳的首领,并且杀死了八万人;后来庶长章又开始攻打楚国的汉中,攻占了600里土地,并设置了汉中郡。昭襄王二十九年,攻打魏国的河内,魏朝献出了安邑。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攻打楚国,并且将楚国的郢地作为南郡,楚王打败后逃跑。昭襄王三十年,蜀地太守攻打楚国,占领了巫郡、江南地区的黔郡。昭襄王三十五年,蒙骜攻打韩国,韩国献出了成皋、巩等地区,秦国的疆域扩大到了大梁,这时候开始设置三川郡。嬴政五年,大将军蒙骜率领大军攻打魏国,夺取了酸枣、虚、燕国、长平、山阳城、雍丘等地,并设置了东郡。秦王嬴政在兼并了六国之后,在原来六国的故都分别设置了郡,直到这一时期,郡县制开始在我国逐渐推行开来。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郡县制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秦国郡县制发展的萌芽期,其发展的进度相对来讲较为缓慢。缓慢的原因与县的出现和国家之间的长期性兼并战争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该时期的秦国建国时间比较短,国家的实力还非常有有限。与此同时,长期以来秦国还受到了国野制度的影响。因为历史材料的缺失,难以考证该时期秦国郡县制的实际内容。比如,县制组织构成方面,不同的官吏名目、爵位以及职责等等。但有些方面是能肯定的,直到秦孝公即位之初,秦国处在较为偏僻的雍州,不和中原地区诸侯会盟。并且和东方的六国相比,秦国是非常落后的,商鞅变法时期曾经记录了在当初是县,是根据一定秩序的相关记载来看,以前秦国大力推行的县制,从性质和体制上来看,比中原各个国家相比是非常落后的。秦孝公时期,秦国的县制开始逐渐完善。在该阶段,因为秦孝公任用了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强盛起来,县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展开起来。在秦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年),商鞅制定并颁布了法令,把将原本属于军队基层编制的什、伍,移植到地方的体制中,将百姓编为军队基层编制的什、伍,将原来分散的个体小农家庭全面系统地组织起来。什、伍不仅是秦国最基层的地方性行政组织,同时也形成了后来普遍设定的基层单位,是有效沟通国家和封建个体小家庭之间关系的有效路径。在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40年),秦孝公将小乡进行了聚拢,并且小乡集合起来后形成大县,全国共设置四十一个县,并且每一个县都设定一个县令。商鞅指出,县制开始普及一直发展到君主专制的创建,既消除了传统的分封制,又有利于巩固封建专制政权,大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秦惠王时期一直到秦王赢政当政时期,这是秦国郡县制发展的制度化时期。在该阶段,秦国的国力开始不断增强,并且对外发动的兼并战争也不断获得胜利,国土逐渐扩大,设置的县也逐渐增多起来,新型的行政区划——郡开始出现,郡县两级的地方行政体制开始逐渐完善起来。并且,由于郡县制生发出来的与其相关联的制度也逐渐得到完善,在充分发挥动员更多的军壮士兵并保证战斗力方面,起到该效果的是郡县征兵制度与户籍制度。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力推进并逐渐走向了制度化、成熟化,让秦国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强化。三、春秋时期秦国地方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周天子对中央集中统一的加强在夏商周三个朝代,国家结构形式方面还是沿袭了具有浓郁原始社会时期的部落联盟特点,社会等级划分是充分依托血缘宗亲关系的亲疏远近。虽然到了周代,周天子地位从诸侯长子逐渐成为了诸侯之君,然而各个诸侯国还是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力,除了在形式方面需要服从周天子这一天下共主和每年向王室交纳一些象征性的税赋外(后来随着周朝王室的日益衰微,大多数诸侯国连这一象征性赋税也不再交纳),诸侯国掌管了封地上一切的军、政、财权,甚至在封地继承人的选择方面,诸侯国也拥有完全的自主权,周王朝无权干涉。而“周天子”所能做的,就是在诸侯国的继承人确定后,由其加以追授,后来,随着王室权力的日益衰微,周天子基本上已经形同虚设。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郡县制建立之后,县成为了中央统治的基础性单位,但是郡处在中央和县级之间,且向上需要对中央负责,而向下需要在该郡的范围内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制定的法律法规。如秦汉之制,郡守于每年秋冬向中央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即在这时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有功者可受奖赏或升迁,有过者轻则贬秩,重则免官、服刑。通过下对上负责的方式,形成了一套紧密的上下级关系,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此外,秦朝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察制,如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也各派督邮或廷掾以监县或乡。刺史、督邮等可随时弹劾有罪赃的守、令或其他官吏。由于自上而下的层层督课,保证了中央政令的快速下达和划一性。由此,促进了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2.功过一体:古代官爵一体郡县制在创建后的最大变化是,官吏中爵、职的分离,与此同时,还有些地方官员的文职武职进行分离,所有这些都对封建官僚制度的完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当时的世禄世卿制度之下,官职和爵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人依靠血缘关系的世袭或者是被授予相关的爵位,这是社会上等级身份的代表;又因为该等级身份承担一定的职务,称为官吏。这种世袭的官吏制度,导致了官吏人才队伍无法接受“新鲜血液”的补充,由此限制了社会上不同阶层之间人才的正常流动,社会上有才华的人最多也只能以“门客”的身份寄居在官吏或者封邑主门下,如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就有“门客三千”之说。郡县制的确立,打破了官吏的世袭制,之后,随着世禄世卿制度的进一步瓦解,官职与爵位逐渐开始分离。但是在秦完成统一之前,赐爵和授官是有机统一的,在商鞅实行变法之后,爵位制度主要是用在了奖励军功上面。秦国在大力推行商鞅变法之后,原先的等级制度渐渐被军功爵制所代替。因为这时期秦国还长期处在战争环境内,每一级的官僚机构的军功色彩非常浓厚,大小官吏都是从军立功后才授予爵位的人。因此,秦国采取的军功爵位制度和官僚制度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体现了官爵一体的特点。秦朝在建国之后,兼并战争逐渐结束,国家发展开始进入了和平时期,由于爵位授予官职的制度出现了新的变化,爵位和官职开始出现分离,有爵位的人不一定当官,当官的也不一定有爵位。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是郡县制的普遍推行,地方政权机构不断扩大,每一级的官吏职能出现新变化,授爵也不只局限在军功范围内。随着职与爵的分离,各级地方官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