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人性论的角度分析法律的意义和价值
商鞅是中国战国时期法律改革的理论家和实践者。他也是“所有孩子”中学派创始人之一。他的法治思想对当时和后世有着深远的意义。法家尚书,尤以商鞅推崇法治,他提出“一任于法”、“以法为教”、“法以时而定”和“刑无等级”等许多先进的法律思想,奠定了法家的基本纲领。商鞅的法治观不是单一的,它涵盖着政治、伦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诸领域。他以一种“百家争鸣”时期少有的务实、客观、理性和冷峻的方式,审视和构思着社会发展的模式。商鞅关于人性自利的人性论,作为其法治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很少被人关注,笔者认为探讨商鞅的人性自利说及其对商鞅法律思想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一民之于利也,若水而不2商鞅在构筑其法制框架的始终,都强调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他认为这是人的一种自然本性,“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①1,追求“食、佚、乐、荣”,逃避“饥、劳、苦、辱”是人之本性。人们在生活中总是权衡利弊得失,以维护自己的私利,“民之生,度而取长,称而取重,权而索利”②1。商鞅认为名利是驱使民众行动的动因,只要有名利存在的地方,人们就会趋之若鹜,“名利之所凑,则民道之”③1。自利是人的本性,是不可改变的,“民之于利也,若水之于下也,四旁无择也”④2。首先,商鞅的人性自利说是一种历史进化论的观点。他以进化的历史观为理论依据来分析人的本性,即从人类产生开始,就具有了自利的本性。“天地设而民生之,当此之时也,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其道亲亲而爱私”⑤3。他把人类历史分为上世、中世和下世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自利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贤而说仁,下世贵贵而尊官”⑥3。上世之民亲爱自己的亲人,追逐私利;中世之民尚贤,推崇才德;下世之民有贵贱之分,尊从官吏。商鞅认为这三个阶段之所以有所不同,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有了“土地货财男女之分”,民众重视的东西才发生了改变。商鞅书“此三者非事相反也,民道弊而所重易也,世事变而行道异也”。⑦3其次,从人的社会属性来看,商鞅认为人类由于群居构成社会群体就必然产生混乱,因为人与人的交往中存在着利益冲突,谁都希望战胜对方以获取到私利。在社会生活中,人性自利的一面是不可避免的。“民众而奸邪生”⑧2,“民众,而以别险为务,则民乱”⑨3。因此,私利的开始首先是在社会中有了亲疏之分,为贪图个人的私利,就要心存奸险,造成社会混乱无治。商鞅认为“古者,民聚生而群处,乱,故求有上也”⑩3。他主张国君应当实行“利出于一孔”的政策,把民众获取私利的途径限制为一种方式。即“农耕”,这样就能将民众的私利和国家的富强联系起来,“夫治国者,能尽地利而致民死者,名与利交致”()1,以避免社会的混乱,实现国家治理。二法的起源与内容商鞅的人性论贯穿于其法律思想的始终,对他建立法制统一、重刑轻德、强国弱民的一整套法制体系奠定了人性的基础。商鞅反复强调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以此确立法家“尚法”的一个思想根源,并对其提出的法治观产生深刻的影响。首先,从法的起源角度看。商鞅认为法律的产生就是为了“定分”和“止争”,即法律的确立就是“立禁”。“立禁”源于“奸邪”,由于民众为了追求私利,争夺财富,导致了“民乱”。因此,“立禁”以“定分”和“止争”,法律的产生是私有制的必然产物,是为了划分占有财产的等级,确认对土地和其他财产的私有权,确立“男女之分”,即夫妻间的权利义务,以避免社会混乱、“以强胜弱”和“以众暴寡”。商鞅认为:“民众而奸邪生,故立法制,为度量,以禁之”(12)2,“民众而无制,久而相出为道,则有乱。故圣人承之,作为土地货财男女之分。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可见,商鞅对法律产生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及政治利益的要求,通过法律的手段来确立和保障财产权利和政治权利,禁止“争”和“乱”。商鞅从人性趋利避害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法律的起源,他认为社会的混乱在于“名分未定”,只有“名分已定”才能“止争”、“止乱”。因此,他强调“定分”的意义,使法律的起源带有很强的功利主义色彩,“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故名分未定,尧、舜、禹、汤且皆如騖焉而逐之;名分已定,贫盗不取”(13)4。因此,从法的起源论来看,商鞅的观点比当时的传统天命观认为法是由神所创立的或者是由天造的观点,具有历史进步性,如最能体现法家这一思想的即是《管子》中:“夫法者,所以兴功禁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14)5。其次,从法的内容角度看。商鞅以农战为核心,实行刑赏并用、重刑轻赏,推行法治。商鞅同样从“好利恶害”的人性论出发,系统地论述了其法治的内容。商鞅立法以农战为本,集中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壮大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以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的迫切愿望。同时,商鞅推行严刑峻罚,辅以赏赐,对人民实施高压统治和抑制,以实现专制的强国治民。商鞅提出:“民之有欲有恶也。欲有四淫,恶有四难。从六欲,国弱。行四难,兵强。故王者刑于九而赏出一。刑于九则六淫止。赏出一则四难行……塞私道以穷其志,启一门以致其欲,使民必先行其所要,然后致其所欲,故力多”(15)6。即人们都厌恶做的四件事是务农、力战、出钱和告奸,如果国家推行这四件事就能增强国力,而要使民众做他们厌恶的事情只有“刑九赏一”,即重刑轻赏,并且采取“利出一孔”来使人们获取名利的途径仅仅限于农战这一种方式,这样民众就会专一于农战,尽心为国出力。商鞅除了以功利鼓励民众从事农战,还认为要采用严刑峻罚来维护法治,以实现国强民治。他从人性趋利避害出发,特别重视刑罚的威慑力,在其论著中频繁地鼓吹重刑政策,使人民畏惧法律,不敢以身试法,以达到以刑去刑,消除“民乱”,“重刑少赏,上爱民,民死赏。重赏轻刑,上不爱民,民不死赏。利出一空者,其国无敌。利出二空者,国半利。利出十空者,其国不守。重刑,明大制;不明者六虱也……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罪重刑轻,刑至事生,此谓以刑至刑,其国必削”(16)7。商鞅主张以重刑达到“无刑”,这是其法治的最高的理想。“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17)8。“不刑而民善,刑重也”(18)8。对于商鞅来说,要抑制人性恶的本质,唯有实施重刑,甚至要“刑用于将过”,即按照人们的思想来定罪,只要有“犯意”,就应当受到惩罚,而不是按照人们的行为来定罪,这是统治阶级的残酷与专制的集中表现。“刑加于罪所终,则奸不去。赏施于民所义,则过不止。刑不能去奸、而赏不能止过者,必乱。故王者刑用于将过,则大邪不生;赏施于告奸,则细过不失。治民能使大邪不生,细过不失,则国治”(19)3。商鞅认为,只有“轻罪重罚”、“刑用于将过”,人们才能畏惧法律,才能“止淫”、“行难”,使民返归于“朴”,这就是他所构建的一个理想的、没有“罪恶”的国强民治的法治社会。最后,从法的执行角度看。商鞅为保证刑罚的威慑力,首先明确要“信赏必罚”,使人们确信法律的执行力。商鞅认为:“民信其赏,则事功成;信其罚,则奸无端……故赏厚而信,刑重而必,不失疏远,不违亲近,故臣不蔽主,而下不欺上”(20)9。在他看来,赏罚的执行必须公平,“不失疏远”,“不违亲近”,实行“刑无等级”、“一断于法”的基本原则。故王安石说:“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21)10。商鞅认为要保障法律的实施,就要使法律深入民心,以法为教,必须统一法制,形成同一的思想意识,不准人们“巧言辩慧”,在思想上实行高压专制政策,使人们去除私欲,遵照法律进行生活劳动。“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壹赏则兵无敌。壹刑则令行。壹教则下听上。夫明赏不费,明刑不戮,明教不变,而民知于民务,国无异俗”(22)11。可见,统一法制,就统一了教化,便于国家的治理和对人民的控制。他进一步解释道:“壹赏者,利禄官爵抟出兵,无有异施也……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壹教者,博闻、辩慧、信廉、礼乐、修行、群党、任誉、清浊,不可以富贵,不可以评叛,不可独立私议以陈其上”(23)11。商鞅把法制的统一和强国治民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各项法律能够为各级官吏和民众高度地执行和遵守。除了法制的统一,商鞅还强调要公开法律,从传统的“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发展到以明示的严刑峻罚来推行法治,具有进步意义。商鞅提出:“法制明则民畏刑。法制不明,而求民之令行也,不可得也”(24)2。通过法制公开,以教育民众,在刑法的威慑下不敢获取私利,以实现商鞅所追求的“无赏”、“无刑”、“无教”的大一同的“简朴社会”。可以说,商鞅所推行的法治改革在当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25)12。综上所述,商鞅以人“好利恶害”的本性为其法理的基础,认为“今之民巧以伪”是推行法治的必然缘由,“民众而奸邪生,故立法制”(26)2,唯有实施法治,才能驱除民众内心的“奸邪”,回复社会原有的和谐和秩序。“故以刑治则民威,民威则无奸,无奸则民安其乐”(27)3。作为我国古代第一位全面论述法的基本理论的杰出的法学理论家,商鞅构筑了一个系统的法治框架,他以人性自利为基础,以“重刑维法”为手段,以“农战”为法制核心,反对儒家的“仁治”和以礼为教,推行以法为教,重视刑法的威慑力,以“罚重刑威”来抑制“奸邪”,最终实现国强民朴、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但是,商鞅夸大了刑罚的作用,其所谓的“长治久安”也不过是高压下的专制社会形态,如《盐铁论·非鞅》著有:“今商鞅弃道而用权,废德而任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南方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药科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胜利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海运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毕业论文答辩模板:学术新力量10
- 【双减作业论文】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共八篇)
- 知青聚会倡议书
- 《积极心理学(第3版)》 课件 第9章 积极的爱
- 4.1植物的身体(课件)三年级下册科学湘科版
- 内蒙古包头市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附真题答案】
- 临床微生物标本处理及操作流程
- CIMPLICITY:CIMPLICITY脚本编程与功能扩展.Tex.header
- 2024年安徽龙亢控股集团限公司公开招聘人员13人(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散文阅读五年高考真题汇编-2020-2024五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 从古至今话廉洁-大学生廉洁素养教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吉林大学
- 《MH-T7003-2017民用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