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期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一、阅读《郑人买履》,完成文后问题。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与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①履(鞋子)②操(拿)③度(量长短)④宁(宁可)2.翻译:与反,市罢,遂不得履。译文: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关了,他终于没买到鞋。3.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答:启发人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二、阅读《刻舟求剑》,完成文后问题。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①涉(渡江)②遽(急忙)③是(这儿)④求(寻求)2.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涉江者)②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3.解释下加点的“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B至之市,而忘操之。C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⑴做代词,代物的:(A、C)⑵做动词用的:(B)4.翻译:是吾剑之所从坠。译文:这儿是我的剑掉落下去的地方(我的剑是从这儿掉落下去的。)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答: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三、阅读《幼时记趣》,完成文后问题。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③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④(白色的)⑥(鞭打))①于土墙凹凸处(在)②神游其中(想像)③项为之强(僵硬)④留蚊于素帐中(朴素的)⑤盖一癞蛤蟆也(原来是)⑥鞭数十(鞭子)⑦以土砾凸者为邱(同“丘”,土山)⑧鹤唳云端(高亢地鸣叫)2.解释一词多义:①之时有物外之趣(的)昂首观之(它,指蚊子)心之所向(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或助词,无实义))项为之强(代词,指“昂首观之”)②观昂首观之(观看)作青云白鹤观(景观)③以徐喷以烟(用)以丛草为林(把)④为项为之强(因)以虫蚁为兽(当作)⑤故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温故而知新(旧的)⑥其常蹲其身(指自己)神游其中(它们,指丛草、虫蚁、土砾)3.下面的词语大多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请解释它们的意思。:形容眼力可以看清极细小的东西。(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2心情舒畅,自得其乐。(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3)庞然大物:体积极大的东西。(形容极大极大的物体。)4.翻译下列句子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译句:我心里这样想,那成百上千的蚊子果然都变成鹤了。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译句:夏夜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着群鹤在空中飞舞。③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句: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5.选文第二段写的趣事是____观蚊如鹤(夏蚊成鹤)。。(只用4个字)6.对选文第三段文字意思的理解,有下面两种不同的概括。你赞成哪一种?简要说明你的理由。(1)神游丛草(2)神游山林答:以神游丛草为好,丛草也值得“神游”,更能体现童趣。选另一答案,言之成理亦可。7.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物外之趣。8.什么是“物外之趣”?答:__即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超脱于尘世以外的乐趣)。9.“我”能得到许多闲情之趣的原因是细察(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10、没有想象就没有神游的感受,请用原文写出第三段中作者想象的句子。答:_“以丛草为林……凹者为壑.”11.说说“项为之强”的表达作用是什么?答:___写出了“我”的专注,侧面烘托出想象世界的美好。12.第四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是答:___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13.第二段中“又”的用法应该是:(C)A.表示重复或继续B.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C.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D.表示转折,有“可是”的意思14.第一段与二、三、四段的关系是:总分关系。15.文章具体叙述了幼时的几件趣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情趣?答:_____两件事,表现了作者的童真童趣和富于热情幻想的性格。16、“鹤”在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请你写出两个带有“鹤”字的成语或诗句。1、鹤立鸡群(比喻人的才能或仪表卓然出众。)2、鹤唳风声(形容极度惊慌疑惧或自相惊扰或形容凄凉的景象。)鹤发童颜(白色的头发,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三峡》,完成文后问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溯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略无阙处(同“缺”)夏水襄陵(涨)良多趣味(实在)属引凄异(连续)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飞漱其间(冲荡)晴初霜旦(早晨)2.解释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⑴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自非亭午夜分(如果)⑵长:常有高猿长啸(长时间地)巴东三峡巫峡长(长度大)3.翻译下列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文: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山石林木的倒影。(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文: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答:这两句的意思是: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句中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静态,极言江水这清澈。“素湍”见浪花之雪白;“绿潭”显潭水之清澈,“回清”写江水之动态。5.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6.文章为何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描写三峡的景色?谈谈你的看法。答:文章布局匠心独运。作者描写的是三峡四季的山水景物,劈头落笔于山极为自然。夏水暴涨承山高江窄而来,最富三峡特色。下面先春冬合写,后独记秋天,也是顺水势的涨落而安排。夏天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顺势而下,入情入理。7.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内容与唐朝哪位诗人写的哪首诗一致?请将诗人的名字与其诗写出来。答: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8.作者描写三峡壮丽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对祖国山水的喜爱之情9.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渲染萧瑟的秋景,表现旅人的哀愁。(侧面表现了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五、阅读《以虫治虫》回答文后问题。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1.在画线的文段中该停顿的地方用“//”隔开。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2.解释加点字。其喙有钳(嘴)岁以大穰(年成)悉为两段(都,全)旬日子方皆尽(十天)3.下列各组中的加点字相同的两项是(C)(E)。A.方为秋田之害方两三级B.而动如初匠师如其言C.以钳搏以瓦布之D.问塔动之因其虫旧曾有之E.旬日子方皆尽人皆伏其精练4.翻译: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译文: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5.填空(用原语句填写)。文章一开始就用一个“方”字显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接着介绍子方虫的天敌,用“千万蔽地”说明为数众多,用“悉为两段”说明它剿灭害虫时威力大。最后用“岁以大穰”的结果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六、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文后问题。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二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月去)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1.《梵天寺木塔》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沈括,(北)宋代科学家、政治家。2.解释带点的词。患其塔动(担心)未布瓦(铺排)贻以金钗(赠给)盖钉板上下弥束(因为)人皆伏其精练(同“服”,佩服。)3.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钱帅登之(塔)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匠师)匠师如其言(喻皓)此易耳(指固塔这件事)4.解释句中文言虚词。于杭州梵天寺(在)贻以金钗(拿)但逐层布板讫(只)5.“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的意思是:匠师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6.“皓笑曰”中的“笑”表现了喻皓当时怎样的心态?答: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对解决“塔动”这个问题胸有成竹,举重若轻。七、阅读《狼》,完成文后问题。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止有剩骨(同“只”)并驱如故(原来的样子)顾野有麦场(转头看,看见)一狼洞其中(打洞)2.把下边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译文:狼也算是够狡猾的了,但是顷刻间双双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3.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字。①其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指代狼)屠乃奔倚其下(代积薪)②以以刀劈狼首(用)投以骨(把)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如)可以为师矣(凭借)③之复投之(代狼)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用在主谓间,不译。)久之,目似瞑……(调节音节,无实义。)又数刀毙之(代狼)4.《狼》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5、“屠大窘”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问题。(1分)6、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4分)(l)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然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2)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条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7、文章通篇写“狼”,最后归结到“禽兽”上,请你说一说作者这样写的深刻含义。(3分)作者由“狼”写到“禽兽”,是由点到面,由小到大更深广地揭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8、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比较多,请写出3个。(3分)9、蒲松龄如何看待狼?你怎样看待狼?(4分)八、阅读《〈论语〉八则》,完成文后问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⑴默而识之(记)⑵不耻下问(以……为羞耻)⑶不亦说乎(同“悦”,愉快)⑷不亦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⑸学而不厌(满足)⑹人不知而不愠(恼恨、怨恨)⑺学而不思则罔(迷惑而无所得)⑻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2.“而”的用法有: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而”的意思: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并列)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表转折)⑶温故而知新(表承接)⑷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折)⑸择其善者而从之(表承接)3.翻译下列句子: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文:聪敏而又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所以被称为“文”。⑵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从不感到厌倦,对于我有哪些呢(在我这里有什么呢、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视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5.《论语》是记录孔子与其弟子言行的书。“论”是编纂、编辑的意思。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默而识之(记)(学习所得的东西)②学而不厌(表顺承)(满足)③必有我师焉(这里相当于“于之”,在这里。)④举一隅不以三隅反(提出)(方角)(类推)17.翻泽下列句子①何有了我哉:在我这里有什么呢?。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18.“默而识之”说的是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方法学习方法。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期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填空1.“今夜月明人尽望,”是唐代诗人《十五夜望月》中的咏月名句。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代著名文学家,号东坡居士。词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词句是:“,”;直接写明月的词句是:“,,”;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旷达胸襟的词句是:“,,”;道尽千载离人心愿表明诗人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的名句是“,”。3.一首律诗可分四联,代诗人《次北固山下》的颔联是:“,”。诗中有一个对偶句,暗示时光流逝,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5.代诗人的《赤壁》中,“,”两句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更妙的是“,”两句议论,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6.《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是北宋文学家写的一首词。词中“,!”两句表现出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10.代文学家被人们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如画家设色作画,描绘早春特有景色的句子是:“,”;后两句“,”,转为议论,突出早春的可爱。11.南宋爱国词人在《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雀)中用嗅觉和听觉捕捉夏夜景物特征,描绘丰收在望的诗句是:“,”。诗中的两组对偶句分别是:“,”和“,”。12.唐代文学家的《秋词》一反前人悲秋之作,写出了秋高气爽的独特感受。其中“,”写出了秋天胜过春天的原因。诗中直抒赞秋胸臆的诗句是:“,”。14.《迢迢牵牛星》想像丰富,把天上的两颗星星写得像人间的恋人一样,写的是天上神话,表达的是人间悲情。“终日不成章,”“盈盈一水间,”。16.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众多著名诗人,其中最负盛名的三位诗人是、、。诗人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感情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18.《幼时记趣》选自《》。作者,代文学家。文章以生动的笔调记述了作者儿时的一些“神游其中,”的趣事,充满童真童趣。19.《论语》是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孔子,名丘,字仲尼,时期家、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⑥能表明孔子自谦的句子是:,,!⑦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⑧在欢迎会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欢迎大家来到我校。”⑨“,,,则不复也。”孔子的这些话强调了学生用心思考主动学习的重要性。⑩《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谈学习态度的有:。谈学习方法的有:。20.《三峡》选《》。作者,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文章从视觉角度描写三峡群山连绵的句子:“,”。写三峡山高谷深的句子:“,,,”。写夏季行船之快的句子:“,,,,”。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春冬时节,则,。,,。,”。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文中引用了两句渔者的歌词:“,!”21.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韩非子》)22.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吕氏春秋》)23.“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有游。,,。”出自《天上的街市》。作者,他的代表诗集有《女神》等。24.小草偷偷地从土里,,。“”,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朱自清《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期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答案一、1.①鞋子②拿③量长短④宁可。2.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关了,他终于没买到鞋。3.启发人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二、1.①渡江②急忙③这儿④寻求。2.①涉江者②舟3.⑴A、C⑵B4.这儿是我的剑掉落下去的地方。(我的剑是从这儿掉落下去的。)5.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三、1.④(白色的)⑥(鞭打)2.①的;它,指蚊子;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或助词,无实义);代词,指“昂首观之”。②观看;景观。③用;把。④因;当作。⑤所以;旧的。⑥指自己;它们,指丛草、虫蚁、土砾。3.(1)形容眼力可以看清极细小的东西。(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2)心情舒畅,自得其乐。(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3体积极大的东西。(形容极大极大的物体。)4.①我心里这样想,那成百上千的蚊子果然都变成鹤了。(私,私下里。)②夏夜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着群鹤在空中飞舞。③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5.观蚊如鹤(夏蚊成鹤)。6.以神游丛草为好,丛草也值得“神游”,更能体现童趣。选另一答案,言之成理亦可。7.物外之趣8.即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超脱于尘世以外的乐趣)。9.细察(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10、“以丛草为林……凹者为壑.”11.写出了“我”的专注,侧面烘托出想象世界的美好。12.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13.C14.总分关系15.两件事,表现了作者的童真童趣和富于热情幻想的性格。16.鹤立鸡群(比喻人的才能或仪表卓然出众。)鹤唳风声(形容极度惊慌疑惧或自相惊扰或形容凄凉的景象。)鹤发童颜(白色的头发,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晴空一鹤排云上,……《黄鹤楼》……四、1、同“缺”;涨;实在;连续;顺流而下;冲荡;早晨。2、⑴从、由;如果⑵长时间地;长度大3、(1)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2)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山石林木的倒影。⑶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4、这两句的意思是: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句中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静态,极言江水这清澈。“素湍”见浪花之雪白;“绿潭”显潭水之清澈,“回清”写江水之动态。5、清荣峻茂6.文章布局匠心独运。作者描写的是三峡四季的山水景物,劈头落笔于山极为自然。夏水暴涨承山高江窄而来,最富三峡特色。下面先春冬合写,后独记秋天,也是顺水势的涨落而安排。夏天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顺势而下,入情入理。7.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8.对祖国山水的喜爱之情。9.渲染萧瑟的秋景,表现旅人的哀愁。(侧面表现了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五、1.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2.嘴;年成;都,全;十天。3.C、E。4.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5.方、千万蔽地、悉为两段、岁以大穰。六、1.《梦溪笔谈》,沈括,(北)宋。2.担心;铺排;赠给;因为;同“服”,佩服。3.塔;匠师;喻皓;指固塔这件事。4.在;拿;只。5.匠师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6.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对解决“塔动”这个问题胸有成竹,举重若轻。七、1.同“止”;原来的样子;转头看,看见;打洞。2.狼也算是够狡猾的了,但是顷刻间双双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3.①指代狼;代积薪。②用。把。如。凭借。③代狼。助词,用在主谓间,不译。调节音节,无实义。代狼。4.参考: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8.(l)然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2)其中一条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9.作者由“狼”写到“禽兽”,是由点到面,由小到大更深广地揭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10.略11.此题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八、1.⑴记。⑵以……为羞耻。⑶同“悦”,愉快。⑷道德上有修养的人。⑸满足。⑹恼恨、怨恨。⑺迷惑而无所得。⑻精神疲倦而无所得。2.⑴表并列⑵表转折⑶表承接⑷表转折⑸表承接3.⑴聪敏而又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所以被称为“文”。⑵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从不感到厌倦,对于我有哪些呢(在我这里有什么呢、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期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填空答案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唐代诗人王建《十五夜望月》中的咏月名句。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号东坡居士。词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词句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直接写明月的词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旷达胸襟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道尽千载离人心愿表明诗人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的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一首律诗可分四联,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的颔联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诗中有一个对偶句,暗示时光流逝,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5.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中,“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两句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更妙的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6.《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一首词。词中“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两句表现出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10.唐代文学家韩愈被人们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如画家设色作画,描绘早春特有景色的句子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后两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转为议论,突出早春的可爱。11.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雀)中用嗅觉和听觉捕捉夏夜景物特征,描绘丰收在望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中的两组对偶句分别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和“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12.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秋词》一反前人悲秋之作,写出了秋高气爽的独特感受。其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写出了秋天胜过春天的原因。诗中直抒赞秋胸臆的诗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14.《迢迢牵牛星》想像丰富,把天上的两颗星星写得像人间的恋人一样,写的是天上神话,表达的是人间悲情。“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6.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众多著名诗人,其中最负盛名的三位诗人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感情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18.《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作者沈复,清代文学家。文章以生动的笔调记述了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1861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休克患者的监测和护理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应用题训练含答案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原画临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酒店商务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星海中学高考历史试题模拟(三诊)试题含解析
-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影像进阶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文库发布:13485培训课件
- 湖南中医药大学《生态修复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煤质化验工安全操作规程
- 医疗废物处置流程图3个
- 连续结晶器 奥斯陆连续结晶器
- 社区网格员通用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医院卫生院安全生产领导责任清单
- NB/T 10729-2021煤矿巷道支护用金属网通用技术条件
- (新平台)国家开放大学《工程数学(本)》形成性考核作业1-5参考答案
-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课件
- 2022年医学专题-感染性休克指南解读
- 疑问代词课件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