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星海中学高考历史试题模拟(三诊)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星海中学高考历史试题模拟(三诊)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星海中学高考历史试题模拟(三诊)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星海中学高考历史试题模拟(三诊)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星海中学高考历史试题模拟(三诊)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星海中学高考历史试题模拟(三诊)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508年教皇邀请米开朗琪罗为西斯廷小教堂描绘天顶。米开朗琪罗描绘了数百个各式各样的人物,他们没有任何神秘主义色彩,而是人文主义理想中的英雄人物大聚会。拉斐尔对此由衷称赞说米开朗琪罗是用同上帝一样杰出的天才创造这个世界的。据此判断,拉斐尔称赞的画作是A.《雅典学院》 B.《创世纪》 C.《末日审判》 D.《哀悼基督》2.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主张摒弃六朝以来流行的骈文而发起古文运动,强调在先秦两汉古文基础上建立新的散文,提出“词必己出”“文以载道”。这场运动持续到宋代,历时二百多年。这场古文运动A.巩固了儒学思想的政治地位 B.强调了抒发个性和表达情感C.顺应了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 D.反映了文学复古潮流的兴起3.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的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白色区域属葡萄牙,灰色区域属西班牙)。这意味着A.大西洋区域是两国争夺的焦点B.开辟新航路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播基督教C.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D.其他国家被永久排斥在殖民地争夺之外4.如图所示,宋太祖时开始给官员的官帽加上两个超级细长坚挺的帽翅,其目的是A.提倡大臣独立思考 B.防止官员结党营私C.加强皇帝集权专制 D.彰显开国独树一帜5.某同学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书,书中有很多神话和历史传说,它是欧洲最著名的长篇史诗作品之一。该书应该是A.《吉尔伽美什》 B.《荷马史诗》C.《罗摩衍那》 D.《摩诃婆罗多》6.黄河古称”河”“河水”。《诗经》中曾描述其水“清且涟猗”,战国时河水已经浑浊。“黄河”一词出现于汉代,但是直到唐宋时期才被广泛使用。黄河名称的变化A.折射出农耕经济的发展B.体现环保意识的增强C.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南移D.表明水利观念的更新7.清朝初年,汉官不断上书要求皇帝重视为帝王讲解经史的“经筵”制度。康熙时期的“理学名臣”、讲官汤斌曾说:“讲官所职者大,君心正而天下治。”这体现出清朝初年汉族士大夫A.变革君主专制体制的尝试B.对儒家理想化政治的追求C.清除传统夷狄观念的努力D.恢复儒学正统地位的决心8.1900—1920年,农业和手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6%,近代工业占14%。1949年,农业和手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3%,近代工业占17%。由此可知,近代中国A.经济半殖民地化 B.诸经济因素相互依存C.动摇了传统重农模式 D.产业结构呈畸形局面9.《论语·子路》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楚国令尹叶公对孔子说:“我的邻里有个名叫躬的正直人,他的父亲偷了羊,他就去告发。”孔子说:“我的邻里的正直人与此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这表明孔子A.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 B.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C.认为法治存在地域性 D.主张以仁政代替法治10.假设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穿越到了中国古代的商周时期,请判断下列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B.乙同学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和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是商朝末年的贵族,抵抗周部落进攻11.从1949年到1979年,中国政府对外援助(包括军事援助)财政支出共483.04亿元,占年均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5%,远高于美苏两国。据统计,在接受中国援助的国家中越南、朝鲜、阿尔巴尼亚等社会主义国家接收的援助约占80%,排第二位的非洲国家约占13%—15%。这反映出中国的对外援助A.强调经济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B.受革命外交和冷战格局的影响C.立足经济高速发展和民富国强的基础D.遵循量力而行和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12.晚唐诗人杜荀鹤,诗名远播却屡试不中,发出“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的感慨,并写下“闭户十年专笔砚,仰天无处认梯媒”的诗句。这反映了唐代科举A.忽视对文化内容的考察 B.受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影响C.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 D.推动了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唐寅,字伯虎,明中叶杰出的画家、文学家。唐寅曾遭科考案牵连,痛感社会黑暗。为了排遣胸中烦闷,他远游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领略湖山之胜。唐寅的绘画,初学“院派”画家周臣,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工,笔墨精细,形象真实。后师法宋元以来诸名家,以诗画来表现自己的感情,寄托逸花吐云般的英气。唐寅的诗歌,初学唐人,“多凄怨之词”,“不计工拙,兴寄烂漫”,风采斐然,消极自放,却饱含着辛酸的人生感受。他还出入秦楼楚馆,放浪形骸,以尽量享受短暂的人生,在“半醉半醒”的生活中,冷眼世事,孤傲不羁,“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晚年,唐寅还归心佛教,从色空观与人生梦幻说中寻求寄托。唐寅的一生,怀才不遇,但却以诗画为明代的文化作出了贡献,后人把他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共推为画家“吴门派”的四杰,视为重振和发展文人画的大家。——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寅诗画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寅诗画风格形成的背景。14.(20分)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先哲,他们在历史的太空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以与弟子之间展开对话的形式来追寻人之为人的美。孔子认为完美的人是有仁爱之心的能“爱人”的人。他倡导群体意识,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向往天人合一的、和平的、艺术的人生。——《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成人艺术比较》材料二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齐景公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予,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引自《论语》材料三当人达到他最高的发展程度时,他是一切动物中最好的;同样,当人违背法律与正义时,他就是最坏的动物。……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每种社会团体的建立,都是为了完成某种善业。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在于生存——(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及其内在关系。(2)结合材料分析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对人的定义有何不同?(3)两者对人的定义的差别在治国思想上有何表现?他们的治国思想对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由材料信息“1508年教皇邀请米开朗琪罗为西斯廷小教堂描绘天顶”“数百个各式各样的人物,他们没有任何神秘主义色彩,而是人文主义理想中的英雄人物大聚会”可以判断出,拉斐尔称赞的画作是《创世纪》,故B正确;《雅典学院》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创作的壁画,故A错误;《末日审判》是由米开朗基罗创作于1536年,故C错误;《哀悼基督》是大理石雕像,故D错误。2、A【解析】

根据“韩愈”“文以载道”“宋代”等信息可知,材料主旨是知识分子推动的儒学复兴,从而巩固了儒学思想的政治地位,故选A;抒发个性和表达情感以及市民阶层壮大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BC;这场古文运动并不仅仅是为了文学复古,D项没有体现本质内容,排除。故选A。3、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所示的分界线是“教皇子午线”,这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也是对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活动的承认,故C正确;“教皇子午线”是对两国争夺仲裁,故A错误;材料信息主旨不是传播基督教,故B错误;其他国家后来参与了殖民地争夺,故D说法错误。4、C【解析】

依据图片内容并结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来看,该措施出现的初衷是为了防止朝臣在朝堂上私下交流,目的是为了防止朝臣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威胁皇权,通过此措施达到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C正确;提倡大臣独立思考不符合材料主旨,A排除;防止官员结党营私的目的还是为了加强皇帝的权力,B排除;彰显开国独树一帜与其政治制度无关,D排除。故选C。5、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欧洲最著名的长篇史诗是《荷马史诗》,选项B正确;选项A是西亚古籍,选项C、D是印度古籍,排除;6、A【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发展,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水土流失,黄河水变得浑浊,故黄河名称的变化折射出农耕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黄河名称的变化无法体现人们的环保意识是否增强,也不能反映出水利观念的更新,排除BD;我国经济重心南移与黄河名称的变化无关,排除C。7、B【解析】

材料“讲官所职者大,君心正而天下治”反映了通过“经筵”制度正君心而治天下的儒家理想,故B正确;“君心正而天下治”并不是变革君主专制体制,故A错误;材料与夷狄观念无关,故C错误;当时儒学正统地位没有遭到破坏,“恢复”的说法错误,故D错误。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君心正而天下治”,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8、B【解析】

据材料“1900—1920年,农业和手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6%,近代工业占14%。1949年,农业和手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3%,近代工业占17%”可知,自1900年----1949年我国,农业、手工业产值及近代工业产值是此消彼长、密切相联,B正确;材料没有强调“经济半殖民地化”,而只是体现自1900年----1949年我国,农业、手工业产值及近代工业产值是此消彼长、密切相联,A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体现“动摇了传统重农模式”,C错误;据材料体现的是1900年----1949年我国,农业、手工业产值及近代工业产值是此消彼长、没有涉及“产业结构”问题,D不是材料主旨。9、B【解析】

材料“我的邻里的正直人与此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表明孔子强调家庭内部的伦理有序,子不能去告父,否则就有违伦理,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法家的思想,而是在讲儒家的理论,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法的地域差别,排除C项;仁政是孟子的主张,不会出现在《论语》里,排除D项。10、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的对象主要是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三类。平民既是才干优异,也不可能受封,故B符合题意;甲同学是西周王族成员、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丁同学是商朝末年的贵族,这三者都会被封为诸侯,故ACD不符合题意。11、B【解析】

依据“据统计,越南、朝鲜、闷尔巴尼亚等社会主义国家接收的援助约占80%,排第二位的非洲国家约占13%-15%”,此时中国政府对外援助的对象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兼顾非洲国家,这说明深受革命外交和冷战格局的影响,新中国对外援助致力于开拓外交发展新空间,故选B;材料主旨是对外援助,不是互利共赢,排除A;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在改革开放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量力而行”与材料中“占年均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5%,远高于美苏两国”不符,排除D。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据统计,越南、朝鲜、闷尔巴尼亚等社会主义国家接收的援助约占80%,排第二位的非洲国家约占13%一15%”,联系冷战的国际形势分析解答。12、B【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科举制度虽然形成在李唐,但在草创时期不可避免地保留了部分魏晋以来的荐举制度的弊病,因此B选项正确。A、C选项不符合科举制的特征,排除;D选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故选B。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风格多样,兼具写实与写意;创作随性,张扬个性;与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吸收前人多方成果,自成一派。(2)明中叶政治腐败黑暗;八股取士的推行,统治者对士人思想控制加强;江南社会商品经济发展,江南生活世俗化趋势加强。【解析】(1)依据材料一“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工,笔墨精细,形象真实”的信息从风格多样以及张扬个性等角度思考回答。(2)依据材料中“唐寅,字伯虎,明中叶杰出的画家、文学家”的信息从明清时期政治、教育、思想以及经济等角度思考回答。点睛:这种题型是通过用材料创设新情境的形式,要求考生能够透过材料的表象,深入地揭示历史发展进程的本质(实质)或者概述历史事件的特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跨度大,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解读史料以及概括历史特征的能力。14、(1)核心内容:仁、礼内在关系:“互为表里”(2)定义:孔子:人是有仁爱之心,要讲究礼仪。亚里士多德:人有理性的,要注重法律与正义。(3)表现:孔子:以礼治国,人治、倾向于等级制。亚里士多德:法治、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