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资格考试必考考点_第1页
卫生资格考试必考考点_第2页
卫生资格考试必考考点_第3页
卫生资格考试必考考点_第4页
卫生资格考试必考考点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生资格考试必考考点(一)隔离区域的划分(高频考点)

1.清洁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包括治疗室、配餐室、更衣室、值班室、库房等以及隔离病区以外的地区

2.半污染区: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包括医护办公室、病区内走廊、检验室等

3.污染区: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地区,包括病房、患者卫生间、浴室、病区外走廊等

温馨提示:关于传染病区的划分,考生可简洁地理解为:清洁区主要是医护人员活动的地方;半污染区是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活动的地方;污染区主要是患者活动的地方

(二)不同浓度乙醇作用总结如下:

20%~30%乙醇:急性肺水肿时湿化给氧,从而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

30%乙醇:潮湿、松解头发缠结;

50%乙醇:皮肤按摩;

75%乙醇:皮内注射和新生儿头皮静脉、脐部消毒,供皮区的消毒(70%);

95%乙醇用于燃烧法消毒和静脉炎湿敷等

温馨提示:不怜悯况下温度总结如下:鼻饲液为38~40℃,床上洗头、沐浴水温、肛门坐浴为40~45℃,温水擦浴为50~52℃,热水袋为60~70℃

(三)压疮的好发部位

1.仰卧位:枕骨粗隆、肩胛部、脊椎体隆突处、肘部、足跟,最常发生于骶尾部

2.侧卧位:耳廓、肩峰、肋骨、髋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内外踝等处

3.俯卧位:脸蛋、耳廓、肩峰、髂前上棘、肋缘突出部、膝前部、足尖等处

4.坐位:发生于坐骨结节处

(四)压疮的分期及临床表现(高频考点)

1.淤血红润期为压疮初期,受压的局部皮肤消失红、肿、热、麻木或有触痛但皮肤表面无破损,为可逆性转变

2.炎性浸润期红肿部位连续受压,血液循环照旧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受压皮肤表面转为紫红,皮下产生硬结,表皮有水泡形成。水泡极易破溃,显露出潮湿红润的创面,病人感觉痛苦

3.溃疡期静脉血液回流严峻障碍,局部淤血致血栓形成,组织缺血缺氧。轻者浅层组织感染,脓液流出,溃疡形成;重者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

(五)压疮的护理(高频考点)

1.淤血红润期此期准时去除病因,防止局部连续受压,增加翻身次数,避开摩擦、潮湿等刺激

2.炎性浸润期爱护皮肤,避开感染。除连续加强上述措施外,对未破的小水泡可用无菌纱布包扎,并削减摩擦,预防感染,促使其自行汲取;大水泡应先消毒局部皮肤,再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不行剪去表皮),表面涂以消毒液,并用无菌敷料包扎。如水泡已破溃,应消毒创面及其四周皮肤,再用无菌敷料包扎

3.溃疡期此期应准时解除压迫,清洁创面,祛腐生新,促进愈合

(六)体温的评估

体温的生理性变化

(1)年龄:新生儿由于体温调整中枢尚未完善,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随之波动;儿童基础代谢率高,体温可略高于成人;老年人由于基础代谢率低,故体温偏低

(2)性别:女性一般较男性稍高。女性在月经前期和妊娠早期,体温可轻度上升,而排卵期较低,这主要与孕激素分泌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七)热型(高频考点)

(1)稽留热:体温持续上升达39.0~40.0℃左右,持续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0℃。常见于伤寒、肺炎球菌性肺炎等

(2)弛张热:体温在39.0℃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体温差在1.0℃以上,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等

(3)间歇热: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有规律地反复消失,发热时体温骤升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经数小时、数天的间歇后,又再次发作。常见于疟疾等

(八)特别脉搏(高频考点)

频率特别

(1)速脉:在宁静状态下,成人脉率超过100次/分,称为速脉。常见于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休克、大出血前期的病人

(2)缓脉:在宁静状态下,成人脉率低于60次/分,称为缓脉。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病人

温馨提示:颅内压增高患者生命体征的特点是“两慢一快”,即心率慢、呼吸慢、血压高

(九)血压测量的留意事项(高频考点)

(1)测量前应检查血压计,符合要求方可使用。如水银不足,可使测量血压偏低

(2)需要亲密观看血压的病人,应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3)测血压时,血压计点应与心脏、肱动脉在同一水平上。坐位是肱动脉平第四肋软骨,仰卧位时肱动脉平腋中线水平

(4)排解袖带因素干扰①依据所测部位选择合适的袖带,袖带过宽时测得的血压值偏低,袖带过窄时测得值偏高;②所缠袖带应松紧合适,过紧测得的血压值偏低;过松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温馨提示:肾脏疾病除肾病综合征为高蛋白饮食外,其余均为低蛋白、低盐饮食。心血管疾病多为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十)操作步骤(重要步骤)

1.测量插管长度并做标记。测量方法有两种:①从发际至剑突的距离;②从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的距离。成人插入胃内的长度一般为45~55cm

2.当导管插至咽喉部(14~16cm),嘱病人做吞咽动作,以利于插管

3.插管过程中,如病人消失恶心,应暂停插管,嘱病人做深呼吸或吞咽动作;如插入不畅,应检查口腔,观看胃管是否盘在口中;如消失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状况,表示误入气管,应马上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新插入

4.为昏迷病人插管时应留意:①帮助病人去枕,将头后仰;②当胃管插至14~16cm时,用左手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可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通过

5.证明胃管在胃内的三种方法:①抽吸胃液;②用无菌注射器朝胃内快速注入10ml空气,听到有气过水声;③将导管末端放入水中,无气泡溢出

6.灌注食物及药物,方法是:先注入少量温开水,再缓慢注入流质食物或药物,注入后再注入适量温开水冲洗胃管

(十一)冷疗的禁忌证(高频考点)

1.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

3.对冷过敏

4.禁用冷疗的部位:①枕后、耳廓、阴囊处:用冷可引起冻伤;②心前区:用冷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减慢、心律不齐;③腹部:用冷易引起腹泻;④足底:用冷可反射性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还可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十二)热疗的禁忌证(高频考点)

1.未明确诊断的急腹症热疗能减轻痛苦,因而掩盖病情真相而贻误诊断和治疗

2.面部危急三角区感染化脓时此处血管丰富又无静脉瓣,且与颅内海绵窦相通,热疗能使炎症集中,造成颅内感染和败血症

3.各种脏器内出血时

4.软组织损伤早期(48小时内)热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加重皮下出血、肿胀及痛苦

温馨提示:考生应将冷疗法和热疗法的作用进行对比。冷疗是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而热疗是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冷疗是掌握炎症的集中,而热疗是促进炎症的消散

(十三)特别尿液的观看

1.尿量特别(请留意成人与小儿少尿、无尿的差别)

⑴多尿:指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常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等病人

⑵少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见于心脏、肾脏疾病和发热、休克等病人

⑶无尿或尿闭:指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或12小时内无尿。见于严峻的心脏、肾脏疾病和发热、休克等病人

温馨提示:上述尿量特别是指成人,而小儿尿量特别是指:学龄前儿童少于300ml,婴幼儿少于200ml,即为少尿;每日尿量少于50ml为无尿。除此之外,考生还需知道夜尿增多是指每晚尿量大于750ml

2.颜色特别红色或棕色为肉眼血尿;黄褐色为胆红素尿;乳白色为乳糜尿;酱油色或浓茶色为血红蛋白尿;白色浑浊为脓尿

3.气味特别新奇尿液即有氨臭味,提示泌尿道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因尿中含有丙酮,尿液呈烂苹果气味

4.膀胱刺激症主要表现为每次尿量少,且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常见于膀胱及尿道感染的病人

(十四)特别粪便的评估(高频考点)

1.颜色:当消化道出血时,粪便呈漆黑光亮的柏油样便;下消化道出血时呈暗红色便;胆道完全堵塞时呈陶土色便;阿米巴痢疾或肠套叠时可呈果酱样便;粪便表面有鲜血或排便后有鲜血滴出,多见于肛裂或痔疮出血的病人

2.气味:消化不良的病人粪便呈酸臭味;上消化道出血的柏油样便呈腥臭味;直肠溃疡或肠癌者,粪便呈腐臭味

(十五)灌肠法(高频考点)

1.大量不保留灌肠

(1)灌肠溶液的`量及温度:成人每次用量500~1000ml,小儿用量约为200~500ml;溶液温度为39~41℃,降温时温度为28~32℃,中暑病人可用4℃的0.9%氯化钠溶液

(2)操作方法(重要步骤)

1)挂灌肠筒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

2)右手持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10cm,固定肛管,松开止血钳,使液体缓缓流入

3)观看液面下降状况和病人反应:如溶液流入受阻,可稍转动或挤压肛管;如病人感觉腹胀或有便意,应适当放低灌肠筒,以减慢流速,并嘱病人张口呼吸;如病人消失面色苍白、出冷汗、猛烈腹痛、脉速、心慌气急,应马上停止灌肠

4)记录的方法是:灌肠后排便1次记为1/E,灌肠后未排便记为0/E

留意事项

1)精确     把握灌肠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液量。为伤寒病人灌肠时,溶液量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即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cm;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以削减氨的产生和汲取;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的病人,禁用0.9%氯化钠溶液灌肠,以削减钠的汲取

2)灌肠过程中留意观看病情,若病人消失面色苍白、出冷汗、猛烈腹痛、脉速、心慌气急,应马上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3)降温灌肠时,应保留30分钟后排便,排便后隔30分钟再测量体温并记录

4)禁忌症:急腹症、妊娠、消化道出血、严峻心血管疾病等不宜灌肠

(十六)药物的保管

1.简单挥发、潮解、风化的药物:应装密封瓶并盖紧,如乙醇、糖衣片和酵母片等

2.简单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应装在深色密盖瓶中或放在有黑纸遮盖的纸盒中并放阴凉处,如盐酸肾上腺素、维生素C、氨茶碱等

3.易燃、易爆的药物,应放在远离明火处,如乙醚、乙醇、环氧乙烷等

4.易被热破坏的药物,应按要求冷藏在2~10℃的冰箱内,如各种疫苗、抗毒血清、白蛋白、青霉素皮试液等

依据药物性能,指导病人合理用药

(1)对牙齿有腐蚀作用或使牙齿染色的药物,如酸类、铁剂,服用时应避开与牙齿接触,可由饮水管吸入,服药后漱口

(2)刺激食欲的药物:宜在饭前服

(3)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或助消化药:宜在饭后服

(4)止咳糖浆:对呼吸道黏膜起安抚作用,服后不宜饮水。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应最终服用止咳糖浆

(5)磺胺类药物:服后应多饮水,以防尿少而析出结晶

(6)强心苷类药物:服用前,应先测量脉率、心率及节律,如脉率低于60次/分或节律不齐,则应停止服用

温馨提示:在使用强心苷类药物时应留意观看心率,成人低于60次/分,婴幼儿低于80次/分应停服

(十七)常用药物

(1)预防和掌握呼吸道感染,如庆大霉素等抗生素

(2)解除支气管痉挛,如氨茶碱、沙丁胺醇等

(3)稀化痰液,关心祛痰,如α-糜蛋白酶等

(4)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如德沙美松等

(十八)青霉素过敏试验法(高频考点)

1.过敏反应的预防

(1)使用青霉素前必需做过敏试验:病人如有青霉素过敏史,应禁止做过敏试验;病人已进行青霉素治疗,如停药3天后再用,或用药中更换药物批号,均应重新做过敏试验,结果阴性方可使用

(2)青霉素过敏试验和注射前应备好盐酸肾上腺素

(3)皮试结果阳性者禁用青霉素,准时报告医生,在体温单、医嘱单、病历、床头卡等上醒目地注明,并告知病人及其家属

2.青霉素皮试阳性的推断:局部皮丘隆起,并消失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四周有伪足、痒感。严峻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3.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中最严峻的是过敏性休克

(1)过敏性休克:①呼吸道堵塞症状:由于喉头水肿和肺水肿,病人感觉胸闷、气急、发绀。②循环衰竭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发绀、脉细弱、血压下降等。③皮肤过敏症状:有瘙痒、荨麻疹等。上述症状常以呼吸道症状或皮肤瘙痒最早消失

(2)血清病型反应:一般于用药后7~12天发生。病人有发热、皮肤瘙痒、荨麻疹、关节肿痛、全身淋巴结肿大等

4.过敏性休克的处理

(1)马上停药,就地抢救,使病人平卧,并留意保暖

(2)首选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按医嘱马上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成人剂量为0.5~1ml,小儿酌减

关于滴速的考点,考生可进行全面的总结:一般成人每分钟40~60滴,儿童每分钟20~40滴;膀胱冲洗时滴速为60~80滴/分;急性心力衰竭、肺癌患者术后滴速为20~30滴/分;化脓性骨髓炎开窗引流时滴速为50~60滴/分

(十九)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高频考点)

1.发热反应

(1)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主要表现为发冷、寒战及高热。轻者体温在38.0℃左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