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联矿业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石灰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_第1页
峰联矿业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石灰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_第2页
峰联矿业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石灰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_第3页
峰联矿业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石灰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_第4页
峰联矿业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石灰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安全验收评价概述1.1安全验收评价目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保证建设项目及与之配套的安全设施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查找项目建成运行后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条件,从整体上评价建设项目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是否正常、安全。对未达到安全目标的系统和单元提出安全补偿及补救措施,以利于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同时也为项目的日常安全管理以及政府安全监管提供依据。1.2评价的对象、范围及前期准备情况1.2.1评价对象及范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安全评价范围由评价单位和被评价单位协商确定。内蒙古国基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根据该项目实际情况,与该项目协商确定本评价报告的内容为年产40万吨石灰项目生产系统,即包括总体布局及窑体建筑、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电气设施、消防安全、装卸与运输、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1.2.2前期准备情况前期准备的主要工作是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工程的技术资料,以及类比企业的相关资料,现场调查该建设项目的周边情况。1.3评价程序如下图所示: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图1-1安全评价程序框图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2.1建设单位概况项目建设单位:鄂尔多斯市联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张忠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地址:鄂托克旗棋盘井镇骆驼山矿区联系人:张忠营业执照证号:15272520007442.2建设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鄂尔多斯市联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40万吨石灰项目项目背景:鄂托克旗旭鑫矿业有限公司总资产1600万元。拥有员工140人,主要经营石灰石开采、生产石灰和石灰销售。《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单位:内蒙古安邦安全科技有限公司鄂托克旗旭鑫矿业有限公司40万吨石灰机立窑项目(4孔石灰立窑)工程施工图设计:由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2008年7月完成。鄂尔多斯大业建筑有限责任公司《鄂托克旗旭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白灰窑》建设工程施工中标时间:2008年7月30日建设工期:该项目建设期为半年。鄂托克旗人民政府关于鄂托克旗旭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40万吨石灰项目使用集体土地的批复时间2009年9月9日投资组成及出资比例:项目建设总投资:3580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本工程的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投资为121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38%。2.2.1人员构成鄂托克旗旭鑫矿业有限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鄂托克旗旭鑫矿业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岗位定员140人,其中:工人132人,管理人员8人。公司主要负责人及专职安全员已经过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安全资格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员工已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2.3厂址选择本工程厂址位于鄂托克旗棋盘井镇尔和图嘎查,厂址西邻包兰铁路、110国道及包(头)银(川)高速公路,东有磴口县至鄂托克旗棋盘井镇的公路,南有乌海市海南区至棋盘井镇的公路,北有千里沟东西简易公路相通,交通方便。厂区的西部地形一般较低、缓,通行条件较好,中、东部地带地形一般较高、陡,通行条件均差。气象条件:该区属大陆性气候,半干旱半荒漠气候带,多风沙,日温差大,年最低气温为-32℃,最高39℃,冻土深度为1.21—1.78m,最大积雪厚度10㎝,年降水量71.3—264.4㎜,年蒸发量为3203—该地区靠近乌海市,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划分,乌海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为0.20,对照烈度8度。建厂区域地形、地貌:该石灰厂所选厂址地形平缓,属于侵蚀性丘陵地貌。海拔高度1300米以上。建厂区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该地区呈地质断裂构造发育的丘陵地带。水文地质为奥陶系石灰岩溶洞裂隙承压含水组,是现状水源地主要供水层,该组灰岩石英岩形成断层破碎带含水层,累计厚度17.6米,水位埋深104.5米,降深1.08米。设计规模及产品品种:1.设计规模:年产40万吨节能型立窑煅烧石灰生产线。2.产品品种:石灰2.4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和辅助设施2.4.1工艺流程1、原材料、燃料准备(1)原材料准备制灰原料由本公司石灰石矿提供,矿石运至碎石场进行破碎、筛分,块度10-120mm的原料输送至原料场待用;大于120mm的二次破碎;小于10mm的矿石运至砖厂待用。(2)燃料准备选用周边煤矿的烟煤,发热量>20.05MJ/kg,运入厂内煤场。节能型石灰立窑生产石灰,吨石灰耗标煤小于140kg。年耗烟煤79674t。2、上料:石灰石由单斗提升机送入预热器顶部料仓,然后经放料阀、下料管将石灰石块和烟煤混合从窑顶经旋转布料器加入窑内。3、煅烧:石灰石块和烟煤混合从上装入窑内,并自上尔下运动。经过三个区域,预热区、煅烧区和冷却区。预热区位于窑的上部,占高度的1/4,其作用是利用从煅烧区上来的热窑气,将石灰石煅烧料预热,并干燥,使其水分蒸发逸出,当温度超过600℃,炉料开始煅烧。热窑气将自身近一半热量传给炉料,温度降为50℃。从导烟管导入除尘器内,降尘达标后用高烟囱排出。煅烧区位于窑的中部,占窑高的1/2,为避免过烧结瘤,该区温度控制在12004、出灰烧熟的石灰经机械式出灰刮出窑外。其工艺过程:出窑的石灰经皮带输送机—振动筛。经筛分后,块灰与面灰分离,块灰入库销售外运,面灰经皮带输送机到炭化砖、灰砂砌块厂。5、生灰、过烧灰处理:生灰、过烧灰经皮带输送机送到炭化砖厂制砖。6、消烟除尘:节能型石灰立窑的烟气为280℃,烟气量为105156M3低立窑的烟气温度,采用气体换热器换热,将一次空气预热至200℃,并将其输送至窑底吹入,做为助燃空气。利用引风机从窑顶将烟气入除尘器。净化后的气体排入大气,其含尘浓度控制在国家排放标准以内。2.4.2主要设备主要设备见下表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工序主机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破碎颚式破碎机PE600x900台22筛分振动筛2YK2160台1双层筛3二次破碎颚式破碎机PE400x600台224筛分振动筛台35煅烧石灰机立窑Φ4.5x26m孔1212孔窑离心通风机G9-26№5A台12引风机台26皮带输送机台67地中衡ZGS—100C台1100t8电力变压器S9-1000/10台11000KVA9高低压配电柜YBT52-2台92.4.3石灰窑配套辅助设施2.4.3.1石灰石原料制备系统立窑的入窑原料粒度要求,粒度范围为120—80mm、80—60mm、60—10mm。破碎与筛分采用三段二闭路破碎筛分流程。即原矿通过预筛分后,筛上物进入第一段破碎机,破碎后的产物和预筛分的筛下物同时进入振动筛进行筛分,筛上产物粒度大于120mm的进入第二阶段破碎机破碎,破碎后的产品返回振动筛进行筛分;筛上产物分为三种粒度的产品,第一层筛上物的粒度范围为120—80mm,第二层筛上物的粒度范围为80—60mm,第三层筛上物的粒度范围为60—10mm。粒度小于10mm不符合煅烧的物料用于建筑及公路工程。2.4.3.2窑底出灰系统采用机械式快速出灰机将毛灰出至料仓,然后利用皮带输送机运至分选筛分,选后成品运至成品库,面灰直接装袋外销。2.4.3.3冷却系统与助燃利用高压离心风机将冷空气从窑底通过风帽直接送入窑内,即可完成冷却要求和助燃要求。2.4.3.4窑顶排气与除尘窑顶排气利用锅炉引风机(耐温)将烟气从窑顶抽出管中引出,经ZC—Ⅱ型回转反吹布袋除尘器除尘后排出。回转反吹布袋除尘器型号为ZC144/400型,即选用4m长布袋144条,过滤面积450㎡,过滤风速为1.02m/min,风机型号G6—51—10D,处理风量30000m/h,风压3474—3418Pa,配电机Y250M—4—55kw,反吹风机型号9—19—5A,配电机11kw。2.4.3.5上料系统利用皮带输送机从受料仓将破碎好的石料和燃料送入灰窑料斗,提升至窑顶通过斜槽自行流入窑内。2.5供电系统厂内负荷电源由乌海市654供电局的110Kv变电站引出的10Kv专用回路和自备电源供电,可满足本厂用电。本厂距654变电站7㎞。10Kv电源引入电缆选用YJV=22\*Arabic22—10Kv型直埋敷设,低压配电干线选VV=22\*Arabic22—1Kv型电力电缆直埋敷设。所有电缆在穿越道路,硬化地面和管沟时加保护钢管。厂内设有变配电所,为独立式建筑。内设高低压配电室、变压器室、维修及值班室。变压器高压侧为两段运行,两段互为备用,中间设联络柜。高压配电选用XGN2-10型固定金属封闭开关柜,配真空段路器。变压器选用:节能低损耗型S=9\*Arabic9-1000/10,10Kv电源进线和变压器保护按照标准配置。变压器低压侧为单母线两段运行,中间设联络屏,低压配电屏选用GCS型、屏内选用CM1型自动空气开关进行过流和速断保护,低压侧每段配置一定数量的静电电容器屏进行工率因数自动补偿。用电设备动力配电选用XL-51型动力电箱,55Kw以上电动机采用减压起动,动力配电箱和减压起箱安装在车间配电室内,所有用电设备均设旁路控制按钮。照明按工艺各场所要求的照度进行配置,灯具以工厂灯为主,粉尘较大及潮湿场所选用防水防尘灯。照明配电箱选用XRM04型,并安装在可安全操作的现场。在车间主要出入口和通道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所有动力及照明线路选用BV-500型电线,动力控制线路选用KVV-500型控制电缆,全部线路穿保护钢管暗敷。移动设备选用软电缆。2.6给排水系统厂区供水水源使用厂内一眼深水井和来自棋盘井镇的自来水。供水采用生产、生活、消防同一管道给水系统,主管DN100mm,给水管至车间室外,管网成环状布置,主管为螺旋焊管,埋地敷设。窑气除尘净化的引风机用循环冷却水,由循环水池冷却。根据《建筑设计访火规范》,车间生产房的火灾危险性属丙、丁类,按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为1次,灭火延续时间2小时,建筑物室外消火栓每个用水量15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5L/S,消防总用水量180m。车间消防水源为厂区给水系统,车间室外环状或枝状供水管网上设DN100地下式室外消火栓,车间内部设DN50室内消火栓。并设一定数量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按整改后情况写)1采取防火措施,备足消防材料;2炸药库等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建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无外排污水。雨水排入蓄水池内,处理后作为生产用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绿化。2.7厂区的防雷与接地保护为保证变压器及高压设备免遭雷击,10Kv电源进线处装设避雷器。厂内20m以上建构筑物、金属设备设避雷装置防直击雷侵害,防雷冲击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车间电源入户前做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所有电气设备采用TN-S保护系统。所有保护接地共用一套接地装置。变压器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2.8厂区总体布置(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录)(一)总体布置主要单项工程有石灰立窑、生料均化堆、煤堆场、生产消防水池、办公室、成品库房、变电所、汽车蘅、门卫室等。其布置形式为;1、石灰窑;12孔窑,一排布置。每孔窑:高26m,外经8m,内径4.5m。石灰窑工程呈长方形,年生产能力40万t。建厂占地面积2.979公顷。2厂区道路以水泥路面为主,道路宽7m,转弯半径均为9m,易于车辆通行。3、厂区有两个出入口,方便运输。西北方植树设防护林带。总平面布置即紧凑,也考虑了施工机具的灵活运行及高大设备、构件的拼装、起吊等施工因素,并满足了建、构筑物对朝向和风向的要求。(二)竖向布置为了充分利用厂区所处的地形,方便交通运输、消防及以后技改,厂区竖向布置采用平坡式布置。本工程的场地标高1329m,铲高垫低土石方量约1000m。2.8.1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结构及面积(1)节能型立窑:一排布置的12孔石灰立窑露天布置,整体基础。窑炉内部形式:花瓶形,最大内径4.5m高26m。热面窑衬,高铝砖。外壳:砖混,窑外径8m。窑外表温度:≤60℃。(2)鼓风机房:建筑面积300㎡,安装鼓风机12台,引风机12台;(3)电动葫芦防雨棚:防雨棚下安装2台3吨电动葫芦。(4)输灰、筛分、贮灰槽间,建筑面积800㎡。(5)水泵房:建筑面积150㎡,安装循环泵2台。(6)变配电室:建筑面积260㎡,室内安装高压开关柜及低压配电柜。室外安装1台S=9\*Arabic9—1000/10电力变压器。(7)成品库:建筑面积600㎡。(8)地中衡:建筑面积40㎡,安装ZGS-100t地中衡1台。(9)办公室:建筑面积200㎡。(10)生产、消防水池:建筑体积200m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名称建筑面积(m2)结构形式备注1石灰立窑196耐火砖2鼓风机房300砖混3电动葫芦防雨棚600钢结构4输灰、筛分、贮灰槽间400砖混5水泵房150砖混6变配电室260砖混7成品库600砖混8地中衡40砖混9办公室200砖混10生产、消防水池200钢筋混凝土地下2.9劳动安全卫生措施生产场所梯子、平台及高处通道均设置安全栏杆;地沟、水井设置盖板。转动及传动设备、设备的可动部件等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罩、防护网,在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设置安全标志、应急照明设施及信号装置。2.10其他安全防护措施本项目使用的特种设备、均有年度检验报告。本项目根据作业工种的不同,给不同从业人员配备的个体防护用品有工作服、高温鞋、安全帽、防寒鞋、高温手套等安全防护用品。每年对职工进行身体检查。本项目安全投入分为消防安全投入和劳动安全设施投入,消防安全投入包括防雷防静电设施16万元、消防水系统为30万元、消防器材为30万元、消防教育培训为15万元、其他30万元。劳动安全设施投入包括除尘系统、机械装置安全防护栏、安全教育培训、专用费用共计121万元。本项目职业卫生投入主要包括:生料破碎,熟料烧成的隔热设施,降噪减振设施,厂区绿化。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3.1危险、有害物质石灰机立窑,使用的原料为:石灰石主要成分。熟料的主要成分CaO。可见本项目生产作业和储存过程中不存在危险、有害物质。3.2危险、有害因素3.2.1危险因素本项目生产作业和储存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为:(1)火灾(主要危险因素)(2)触电(一般危险因素)(3)高处坠落(一般危险因素)(4)机械伤害(一般危险因素)(5)灼烫(一般危险因素)(6)起重伤害(一般危险因素)(7)车辆伤害(一般危险因素)3.2.2有害因素本项目生产作业和储存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为:(1)粉尘(主要有害因素)(2)噪声(一般有害因素)(3)高温(一般有害因素)3.3自然条件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本项目的自然条件危险因素有:雷电、洪水、地震、地质沉降等。3.4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本项目在生产作业和储存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分布地点见下表: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分布地点危险、有害因素名称主要分布地点坍塌石灰窑窑体火灾生产工艺的立窑系统、煤堆场、使用的电气设备等场所。水灾洪水涌入厂区高处坠落生产工艺装置区及储存区的框架、管道、储仓、电缆架空槽盒等高度大于2米的平台、操作台。机械伤害生产工艺的生料制备、熟料烧成、等工序的电动机械设备。触电厂区所有供、配、输、用电设备及线路起重伤害起重作业场所。车辆伤害厂区道路、装卸作业区。粉尘生料破碎、输送、熟料烧成、运输噪声生料破碎、通风机、引风机、等。高温石灰立窑、熟料冷却机。3.5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1)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的规定,生产和储存量超过生产、储存临界量则构成重大危险源。在《重大危险源辨识》还规定: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危险物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若存在多种危险物质,则以下列公式计算:重大危险源系数=……≥1 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储存量(t)Q1、Q2……Qn与每种危险物质相应的生产场所或储存区的临界量(t)。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件的精神,该项目产品为石灰,主要原料为石灰石和燃煤。因此,本项目不存在重大危险源。第四章安全评价的范围4.1安全评价范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安全评价范围由评价单位和被评价单位协商确定。内蒙古国基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根据该项目实际情况,与该项目协商确定本评价报告的内容为年产40万吨石灰立窑生产线系统,即包括总体布局及厂房建筑、生产(生料破碎、熟料烧成)工艺及设备设施、电气设施、消防安全、装卸与运输、安全管理、作业环境等方面的内容。4.2评价依据4.2.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1994年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国家主席令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7号);《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原劳动部发[1995]56号);《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令第11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年第3号令);《使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劳人护(87)36号);4.2.2标准、规范《安全评价通则》(GB8001-2007);《安全验收评价导则》(GB8003-200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50295-2008);《石灰窑砌筑技术条件》(HB/T20641-98);《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验收及检查规范》(GB50444-20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石灰厂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8076—2000)《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16179-199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1990);《劳动防护用品选用使用规则》(GB11651-1989);《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2008);《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2005年5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4.3安全评价单元划分4.3.1划分评价单元的理由说明划分评价单元是为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服务的,要便于评价工作的进行,有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评价单元一般以生产工艺、工艺装置、物料的特点和特征与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分布有机结合进行划分,还可以按评价的需要将一个评价单元再划分为若干子评价单元或更细致的单元。由于至今尚无一个明确通用的“规则”来规范评价单元的划分,因此会出现不同的评价人员对同一个评价对象划分出不同的评价单元的现象。由于评价目标不同、各种评价方法均有自身特点,只要达到评价的目的,评价单元划分并不要求绝对一致。常用的划分方法有:1.将整个系统作为一个评价单元这种方法是按照工艺方案、总体布置和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等对被评价对象有影响的诸多方面的危险、有害因素分别进行分析和评价。2.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进行划分(1)将同一类危害因素划分为一个单元;(2)将具有共性危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为一个单元;3.按装置和物质特征划分(1)按装置的工艺功能划分;(2)按装置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3)按工艺条件划分;(4)按所贮存、处理危险物质的潜在化学能、毒性和危险物质的数量划分;4.按事故损失程度或危险性划分;4.3.2评价的单元划分本评价报告根据该项目生产工艺过程的危险性质、危险有害因素的分布及生产装置的构成情况,共划分出个7评价单元进行评价:(1)总体布局及厂房建筑单元(2)石灰立窑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单元(3)特种设备单元(4)电气设施单元(5)消防安全单元(6)装卸与运输单元(7)安全管理单元第五章采用的安全评价方法5.1各评价单元采用的安全评价方法详见下表。安全评价单元及评价方法的选用表序号评价单元评价方法1总体布局及厂房建筑单元安全检查表法2石灰立窑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单元安全检查表法3特种设备单元安全检查表法4电气设施单元安全检查表法5消防安全单元安全检查表法6装卸与运输单元安全检查表法7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检查表法5.2采用安全评价方法理由说明安全评价方法是进行定性、定量安全评价的工具。安全评价目的和对象的不同,安全评价的内容和指标也不同。根据该建设项目实际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安监总危化[2007]255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试行)》和《安全验收评价导则》(GB8003-2007)的要求和本次评价要实现的安全评价目标,选择了安全检查表法。选择的理由是:1、采用安全检查表法:采用安全检查表法的目的是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建设项目周边单位生产、经营情况和居民居住生活情况进行检查,对潜在的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第六章定性、定量分析安全评价内容的结果6.1安全检查表法检查情况汇总使用安全检查表对该项目7个评价单元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见各单元安全检查汇总表:各单元安全检查汇总表序号单元名称安全隐患1总体布局及厂房建筑单元无2石灰立窑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单元无3特种设备单元无4电气设施单元无5消防安全单元无6装卸与运输单元无7安全生产管理无6.2周边环境距离评价结果该项目周边环境距离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要求,具体距离见下表:项目周边方位距最近的单位名称实际距离规范距离评价结果东空地符合要求南空地符合要求西空地符合要求北空地符合要求6.3消防器材该项目厂区设置室外消火栓及灭火器;室外设枝状消防给水管网,设地下式消火栓;消防通道符合规范要求。该项目设置的消防器材能够满足防火要求。6.4安全防护设置根据公司生产工艺情况,除尘器上设温度和一氧化碳监测及报警装置;在除尘器进口设有快速截断阀;除尘器等设备设置灭火装置。在易发生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可靠的防护装置和安全措施,定期检查维护,在主要工段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该项目的安全防护装置及应急器材满足安全防护和应急需要。6.5法定检测检验设备、装置该项目在用的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防雷防静电接地网均为法定检测检验设备、装置。该项目对法定检测检验设备进行了检测,符合要求。防雷防静电检测合格报告见附件。第七章安全条件和安全生产条件分析结果7.1安全条件分析结果7.1.1建设项目对周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居民生活的影响通过现场安全检查该项目选址及总平面布置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项目周边道路均不在防爆区暴露区域半径范围内。由此可见,一旦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只要扑救及时,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7.1.2建设项目周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居民生活对建设项目的影响:建设项目位于鄂托克旗棋盘井镇尔和图嘎查,厂区东、南、西、北为空地;生产区100m范围内无重要公共建筑物及民用建筑物。项目周边无明火散发点,且周围无供水水源和重要公共设施,周围环境对本项目投产后的影响较小。7.1.3当地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的影响正常情况下本地区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条件对安全生产无影响。但季节性气候变化,如春季的风暴、夏季的雷电、炎热,冬季的冰冻、严寒等,都会对安全营运造成不利的影响。7.2安全生产条件分析结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对该建设项目前期安全生产保障内容的实施情况和相关对策措施建议的落实情况及安全设施的采用情况等,用安全检查表法(SCA),分单元进行安全生产条件分析如下:7.2.1安全设施单元1、总体布局及厂房建筑单元分析结果:⑴外部安全条件及总平面布置检查项目,现场检查结果均符合要求,符合率为100%。具体情况分析如下:⑵项目选址及总平面布置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水泥工厂设计规范》的要求。2、石灰立窑生产工艺设备设施单元通过安全检查表对该项目石灰立窑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单元进行了6项现场检查,全部符合要求。该项目石灰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单元符合安全生产要求。3、特种设备单元通过安全检查表对该项目的特种设备单元进行了10项现场检查,全部符合要求。该项目特种设备单元符合安全生产要求。4、电气设施单元⑴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该项目的电气设施单元易发生的触电事故分析后得出结论:接地可靠与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是防止触电事故的最重要环节,其次是严格执行作业中的监护制度和对系统中不带电体绝缘性能的及时检查与修理,减少正常不带电部位意外带电的可能性。此外,充分的放电、严格的验电、可靠的防漏电保护和停电检修时对停电线路作三相短路接地等措施,也是减少作业中触电事故的重要方法。⑵通过安全检查表对该项目的电气设施单元进行了18项现场检查,全部符合要求。该项目电气设施单元符合安全生产要求。5、消防安全单元通过安全检查表对该项目的消防安全单元进行了7项现场检查,全部符合要求。该项目消防安全单元符合安全生产要求。6、装卸与运输单元通过安全检查表对该项目的装卸与运输单元进行了15项现场检查,全部符合要求。该项目装卸与运输单元符合安全生产要求。7.2.2安全生产管理单元分析结果⑴安全生产管理单元共设13个检查项目,现场检查结果均符合要求,符合率为100%。⑵该项目严格按照《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对本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实行了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建筑工程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合格。⑶鄂托克旗旭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建立了各项生产经营安全管理制度及各岗位操作规程,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作业场所防火、防爆、防毒制度;职业卫生制度;事故调查处理制度;安全设施、劳动保护用品(用具)发放、管理制度等;岗位操作规程主要包括:装、卸工安全操作规程;司炉工安全操作规程;司泵工安全操作规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机修工安全操作规程等。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安全管理工作,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公司经理和安全管理人员经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资格培训,取得了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员工均经过岗前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⑸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要求,该项目建立了《鄂托克旗旭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了应急救援演练。该预案及应急救援演练记录已报鄂尔多斯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⑹该项目共完成建设投资3580万元,其中安全投资121万元(安全投入主要用于安全设备、消防器材的配备、安全设施的施工)。安全投资占项目建设总投资的3.38%。⑺公司为从业人员配备了工作服、防尘口罩、劳动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7.2.3建设项目试生产的情况项目于2009年7月建成投运,自2009年8月进行试生产,试生产主要内容是:⑴试生产前的准备,主要包括:①检查电气系统有无漏电现象,运行是否正常。②检查防雷防静电设施是否完好无损,静电接地系统是否良好。③检查各种设备是否运行正常。④检查工艺管道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⑤检查校正计量装置的准确度。⑥检查各岗位责任制及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全面,是否具有可操作性。⑵试生产运行情况:①电气系统运行正常,各操作开关灵活可靠,各类电气设备无漏电现象。②通过接地电阻测试卡测得站内静电接地系统运行正常。表明防雷防静电设施性能良好。③在试运行期间,工艺管道没有渗漏现象。④消防系统运行正常。⑤主要生产系统正常。⑥安全操作规程能够保证安全生产的要求。7.2.4装置、设备和设施1、装置、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项目主要设施、设备试运行过程中未出现任何问题,完全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2、装置、设备、设施的法定检验、检测情况该项目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对相关设备、设施进行了检验、检测,检测情况如下:⑴投入生产后经过鄂尔多斯市公安消防支队消防验收,现已取得鄂尔多斯市公安消防支队颁发的《关于鄂托克旗旭鑫有限责任公司石灰立窑厂消防验收合格的意见》的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⑵该厂防雷、防静电系统由鄂托克旗雷电灾害防御中心棋盘井镇检测站检测,现已取得《鄂托克旗旭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石灰立窑厂防雷防静电检测报告》及合格证。7.2.5事故及应急管理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情况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要求,该公司建立了《鄂托克旗旭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石灰立窑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汇总》。该《预案》的编制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的要求,具有可操作性。2、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的建立和人员的配备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鄂托克旗旭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石灰立窑厂成立了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组织结构见下图:总经理总经理:刘世亮总指挥:刘世亮应急指挥中心李刘闫应急办公室主任熊抢险指挥杨副总指挥纪成员部门销售部生产部计财部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情况根据《鄂托矿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石灰立窑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在试运行过程中,针对石灰立窑发生火灾,进行了应急救援演练,并对演练全过程作了详细记录。4、事故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配备情况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对火灾事故进行现场抢救,公司设置了各种应急救援器材,从而做到从物资方面增强处理各类事故的能力。应急救援器材配备情况见下表。应急救援器材配备情况表名称单位数量性能状态备注防爆手电个30完好安全帽只50完好药箱个5完好7.3安全设施的施工、检验、检测和调试情况⑴安全设施的施工、检验、检测和调试现场检查结果均符合要求。⑵在施工过程中,为使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项目单位聘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建设,同时聘请有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进行工程质量的跟踪检查、控制和监督工作。确保安全设施的施工质量。⑶为确保该项目安全可靠,建设前期业主单位聘请有资质的评价机构对项目选址及项目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项目设立安全评价。确认项目可行后,聘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建设。施工期间施工单位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规定,对新建的安全设施进行检验、检项目建成调试正常后,进入试生产。第八章对策措施与建议8.1安全对策措施安全对策措施是要求生产单位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采取的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是预防事故和保障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安全的对策措施。根据本项目的危险及有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事故后果的预测、现场的检测,提出如下的安全对策措施:(1)严禁在运转设备上下方何不安全的地方通过,设备安全罩、防护栏杆、绳索紧急开关必须经常检查保证安全有效。(2)检查预热器下料管道,打结皮时,身体要站在观察孔的侧面,严防热风和物料喷出伤人。(3)看火人员必须使用防护镜,并与看火孔保持一定的距离。(4)作业人员操作失误是发生事故的常见因素之一。应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作业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技能培训,合格上岗。进行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如非停产检修)时,建议公司派出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现场监护,防止意外事故发生。(5)消防器材和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换,确保安全好用。(6)警示标志应醒目并定期检查维护,以达到安全警示目的。(7)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作业时穿戴好防护用品。定期对安全工作进行自查自纠,并定期组织事故应急预案演练。8.2安全建议(1)公司应进一步加强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制度的培训,对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保证设备设施能正常发挥作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2)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要求,生产负责人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经营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以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必要的安全生产经营知识和职业性防护,熟知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使员工建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具备良好的安全技能,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杜绝和避免违章操作行为。(3)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卫生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也是企业预防事故的重要基础工程。根据安全原理和事故预防原理的研究,事故预防应从人、物、环境、管理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其中人的因素是最为重要和基本的。人的因素除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以外,还应包括观念、态度、品行、道德、修养等更为基本和深层的人文因素和背景。这些因素归纳起来就是人的文化,它全面、深刻地影响着人的观念、思维和行动,从而客观影响着安全生产。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除自身的情绪、性格、气质外,更大程度上还受周围因素的影响。建设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第九章安全评价结论9.1安全管理和从业人员方面(1)公司应进一步加强对员工进行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制度的培训,对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保证设备设施能正常发挥作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2)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生产负责人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经营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以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必要的安全生产经营知识和职业性防护,熟知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使员工建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具备良好的安全技能,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杜绝和避免违章操作行为。9.2生产场所、储存营运、电气和消防设施⑴进一步加强站内各种设施的维护和保养。⑵生产场所的环境应经常打扫,做到整洁、卫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⑶生产用煤和冬季燃煤的堆放应合理,不得随意乱放。⑷必须告知周边的单位和个人,项目存在的危险性及发生危险时应采取的措施。⑸灭火器应保持铭牌完整清晰,保险销和铅封完好,避免日光曝晒和强辐射热。冬季应采取防寒措施。9.3安全评价结论9.3.1符合性评价结果综合⑴该项目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号)办理了安全审批和安全许可手续。同时按照《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改投资[2003]1346号)的要求对本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实行了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保障了安全生产。⑵该项目设计、施工、检测等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石灰窑砌筑技术条件》(HB/T20641-9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9.3.2项目运行后存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⑴该项目投运后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电气事故,高处坠落、粉尘、噪音等。⑵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险危害程度:①导致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电器设备超负荷、短路导致火灾和煤堆发生自燃。②电气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电气设备、线路绝缘损坏、违规操作、未按规定选用防爆电气设备、个体防护意识薄弱等。③高处坠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进行高处作业时未系安全带、也没有监护和其他防护措施;作业人员穿拖鞋、硬底鞋等进行作业;安全防护栏杆损坏;其他违章作业。④粉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物料破碎、输送、储存等生产环节都有粉尘产生。9.3.3安全验收评价结论通过对鄂托克旗旭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石灰立窑厂项目现场安全验收,得出评价结论如下:1、该项目周边建筑物与项目主要设施的安全距离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等国家相关法规、规范的要求。2、该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选址、总平面布局、生产工艺及安全设施、消防设施、电气装置、建筑物、采暖通风及工程设计、施工和工程监理均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规范的要求。3、建设项目试生产后已经具备国家现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标准规定和要求的安全生产条件。4、该建设项目具备安全生产验收条件。附录一: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1、有害物质石灰机立窑,使用的原料为:石灰石主要成分。熟料的主要成分CaO。可见本项目生产作业和储存过程中不存在危险、有害物质。2、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本项目生产作业和储存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为:(1)火灾(主要危险因素)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的电气设备(如变压器、电动机、风机、配电柜等)如长时间过负荷运转,容易烧毁设备或使电缆过负荷发热,引发电火灾;若电气维修跟不上,出现电气线路绝缘损坏、开关及电器插座插头损坏、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未接地(接零)等情况,除容易导致触电事故外,还容易引发火灾。露天煤场放置的燃煤,如果保管不当,长时间大量储存,煤堆易自燃。(2)水灾(主要危险因素)厂区排水设施不完善,爆雨造成厂区积水严重;山坡汇水流入厂区,影响正常生产。(3)触电(一般危险因素)触电事故是指人员触及带电体而放电引起电击伤害。该项目在作业过程中有很多电气设备,如变压器、开关柜、电动机、电线电缆及照明灯具等。如果出现人员违章操作、电气设备、设施绝缘损坏等情况时,作业人员就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如果电气作业人员未办理操作票,检修中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未按电气作业规程进行操作,随便接临时电源,不办理危险作业手续或不执行监护制度、不使用或使用不合格绝缘工具和电气用具、无证操作或违章作业等因素也可能导致人员触电事故。另外,避雷装置性能不良,雷雨季节也会发生雷击伤人事故。引起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除了电气设备缺陷、设计不周等技术因素外,常见原因有:①不办理操作票或不执行监护制度,不使用或使用不合格绝缘工具和电气工具;②检修电气设备工作完毕,未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就恢复送电;③倒闸操作不核对设备名称、编号、位置状态;④装设电缆电线不验电;⑤在潮湿地区、金属容器内进行焊接工作时不穿绝缘鞋、操作时不戴绝缘手套、无监护人;⑥电动工具金属外壳不接地;⑦防止误攀登、误入供电设施的安全措施不完善或不符要求,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有缺陷等。触电伤害在石灰窑生产过程中为一般危险因素。(4)高处坠落(一般危险因素)高处坠落是指作业人员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如从塔台、房顶、设备、2m以上平台或储仓上坠落下来。对此要求登高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高处作业平台应加装必要的防护栏;上下梯子应设置扶手及护栏。生产作业过程中潜在的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作业人员在现场装置中进行巡检及检修等工作,如果出现设备防护缺陷或作业人员违章操作等情况时,作业人员就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高处坠落事故在石灰窑生产过程中为一般危险因素。(5)机械伤害(一般危险因素)机械伤害事故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一般表现为人身伤亡或机器损坏。该项目在作业过程中使用电动机械设备,如各类风机、泵、传输机械、破碎机、提升机、等转动机械设备。如果该类设备的转动部分与电动机的传动联结等部位未设置有效防护或防护装置破损,作业人员误接触运动物体有发生机械伤害的危险。机械伤害在石灰窑生产过程中为一般危险因素。(6)灼烫(一般危险因素)该项目石灰窑大部分工作场所是高温环境,作业人员有灼烫的可能;熟料出料、冷却过程中作业人员有灼烫的可能。灼烫在石灰窑生产过程中为较易发生事故的一般危险因素。(7)起重伤害(一般危险因素)该项目使用手动、电动葫芦进行吊装作业。如果操作人员违章操作或地面监护人员违章指挥,钢丝绳断裂,起重物突然落下以及其他人员进入警戒区等均可发生起重伤害。起重伤害在石灰窑生产过程中为一般危险因素。(8)车辆伤害(一般危险因素)该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和产品使用汽车运输。这些汽车在厂区内行驶过程中,驾驶员若思想麻痹,注意力不集中,一旦出现意外,难免造成车辆伤害事故。车辆伤害为一般危险因素。本项目生产作业和储存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为:(1)粉尘(主要有害因素)该项目在生料破碎、输送、熟料储存、装车外运等生产环节都有粉尘产生,工人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身体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的还会造成呼吸道疾病和矽肺病。粉尘是石灰窑生产过程中对职工产生危害的主要因素。石灰厂的粉尘主要成分是游离的及CaO,由于其吸附的有害物不同,可以形成多种疾病。粉尘在石灰窑生产过程中为主要有害因素。(2)噪声(一般有害因素)该项目的生料破碎、皮带输送机、斗提机、鼓引风机以及泵房等机械设备的运转等产生的噪音对人体可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伤害。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作业,会对人的听觉系统造成损伤,甚至导致不可逆的噪声性耳聋,给作业人员身心健康带来危害。噪声对人们心脏、消化系统及心情均有一定影响。。(3)高温(一般有害因素)该项目的石灰窑熟料烧成大部分工作场所是高温环境,操作和维修人员若工作时防护措施不力,较长时间处于这种高温环境中,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可能发生中暑。该项目冷却机为高温辐射的主要危险场所。高温在石灰窑生产过程中为一般有害因素。3、自然条件危险因素影响自然因素形成的危害或不利影响,一般包括地震、不良地质、暑热、雷击、洪水等因素;各种危害因素的危害性各异,其出现和发生的可能性、几率大小不一,危害作用范围及所造成的后果均不相同。根据该项目所在地的水文资料与地质结构分析,该厂所在地区年降雨量不大,造成洪害的危险性较小,其地质结构也有利于厂房的建设,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地址沉降的发生。该项目在雷雨季节,若避雷设施接地不好,有可能造成电气设备和厂房的损坏,甚至引起火灾。特别是避雷针、超高建筑物和生产装置,更要注意保持防雷设施接地良好。通常情况下,该地区自然风力较大,有可能会对建筑物和设施造成损坏。4、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1)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的规定,生产和储存量超过生产、储存临界量则构成重大危险源。在《重大危险源辨识》还规定: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危险物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若存在多种危险物质,则以下列公式计算:重大危险源系数=……≥1 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储存量(t)Q1、Q2……Qn与每种危险物质相应的生产场所或储存区的临界量(t)。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件的精神,该项目产品为石灰,主要原料为石灰石和燃煤。因此,本项目不存在重大危险源。

附录二:定性、定量分析过程1、总体布局及厂房建筑单元(1)安全检查表评价依据《水泥工厂设计规范》(表中简称依据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中简称依据二)等法规、规范,使用安全检查表对该项目的总体布局及厂房建筑单元进行了现场检查,检查情况见附表2-1。附表2-1总体布局及厂房建筑单元安全检查表序号检查内容检查依据实际情况检查结果1厂址应具有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应避开有用矿藏。依据一3.1.7厂址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无有用矿藏。符合要求2厂址应位于城镇和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不应选在窝风地段。依据一3.1.8该厂址应位于城镇和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不在窝风地段。符合要求3厂址标高宜高于防洪标准的洪水位加0.5m。若低于上述标准时,厂区应设防洪设施,并应在初期工程中一次建成。依据一3.1.9该厂址标高高于防洪标准的洪水位加0.5m。符合要求4总降压变电站,应设置在工厂负荷中心附近,并应保证进出线方便,同时应避开污染源排放点,宜设在多尘污染源的上风侧。依据一3.2.5总降压变电站,设置在工厂负荷中心附近,同时应避开污染源排放点,设在多尘污染源的上风侧。符合要求5厂房高度大于6m时,应设置可直接到达屋面的垂直爬梯,垂直爬梯的高度大于6m时,应设置护笼。依据一8.4.1厂房高度大于6m时,设置可直接到达屋面的垂直爬梯。符合要求6屋面上有需要操作或巡检的设备,并利用屋面作楼梯平台时,屋面四周或适用范围内应设置防护栏杆依据一8.4.1屋面四周或适用范围内应设置防护栏杆符合要求7车间内开敞式地坑地沟深度大于0.5m时,应根据其所处位置加设防护栏杆。依据一8.4.1加设了防护栏杆。符合要求8有设备出入车间的大门尺寸,其高、宽应分别大于设备0.6m。人行门宽不小于0.9m。依据一8.4.1有设备出入车间的大门尺寸,其高、宽均分别大于设备0.6m。人行门宽不小于0.9m。符合要求9车间各类平台的临空周边、垂直运输孔洞以及楼梯洞口的周边,应设置防护栏杆,且栏杆底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00mm的防护板。依据一8.4.6车间各类平台的临空周边、垂直运输孔洞以及楼梯洞口的周边,设置了防护栏杆,且栏杆底部应设置了高度不小于100mm的防护板。符合要求10数座厂房(高层厂房和甲类厂房除外)的占地面积总和不超过本规范第3.2.1条的规定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时,可成组布置,但允许占地面积应综合考虑组内各个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生产类别,按其中允许占地面积较小的一座确定(面积不限者,不应超过10000m2)。组内厂房之间的间距:当厂房高度不超过7m时,不应小于4m;超过7m时,不应小于6m。依据二3.3.4该项目厂内各生产装置区分别设置,各个厂房的耐火等级均为二级以上,厂房之间的间距均大于6m。符合要求11甲、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0m;丙、丁、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0m。依据二3.4.1相邻最近的车间相距15m以上,其他丙、丁、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均大于4.0m。符合要求12厂区围墙与厂内建筑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5m,且围墙两侧的建筑之间还应满足相应的防火间距要求。依据二3.4.12厂区围墙与厂内建筑之间的间距大于5m,且围墙两侧的建筑之间满足相应的防火间距要求。符合要求13厂房内的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m,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4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m。依据二3.7.5厂房内的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大于1.1m,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大于1.4m,门的最小净宽度大于0.9m。符合要求14库区围墙与库区内建筑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5m,且围墙两侧的建筑之间还应满足相应的防火间距要求。依据二3.5.5库区围墙与库区内建筑之间的间距大于5m,且围墙两侧的建筑之间满足相应的防火间距要求。符合要求(2)单元评价结果通过安全检查表对该项目的总体布局及厂房建筑单元进行了14项现场检查,全部符合要求。该项目总体布局及厂房建筑单元符合安全生产要求。2、石灰立窑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单元(1)安全检查表评价依据《水泥工厂设计规范》(表中简称依据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中简称依据二)等法规规范,使用安全检查表对该项目的石灰窑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单元进行了现场检查,检查情况见附表2-2。附表2-2石灰立窑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单元安全检查表序号检查内容检查依据实际情况检查结果1禁止采用明令淘汰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应采用有利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依据一5.1.1无国家禁止采用明令淘汰的技术工艺和设备。采用有利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符合要求2石灰石、熟料等破碎系统,应设置除尘系统。依据一5.2.8石灰石、熟料等破碎系统,均设置除尘系统。符合要求3窑顶和仓底及输送设备转运点均应设除尘设施。用预热器或冷却机废气作为烘干热源时,可与预热器或冷却机废气合用一台除尘器,除尘系统应保温。依据一5.5.6窑顶和仓底及输送设备转运点均设除尘设施。除尘系统有保温。符合要求4预热器的风管和料管应有吸收热膨胀的措施。预热器应有通捅料和防堵措施。依据一5.8.2预热器的风管和料管有吸收热膨胀的措施。预热器有通捅料和防堵措施。符合要求5废气处理系统的风管、增湿塔、除尘器应采取保温措施。立窑废气采用电除尘器时,其入口应设置一氧化碳检测装置。依据一5.8.5废气处理系统的风管、增湿塔、除尘器采取保温措施。立窑废气采用电除尘器时,其入口设置一氧化碳检测装置。符合要求6熟料输送机地坑应采取通风和防水措施。在熟料输送机进料处,应采取除尘措施;在运转点和入熟料库的下料处,应设置除尘器。依据一5.9.1熟料输送机地坑采取通风和防水措施。在熟料输送机进料处,在运转点和入熟料库的下料处,设置除尘器。符合要求(2)单元评价结果通过安全检查表对该项目的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单元进行了6项现场检查,全部符合要求。该项目石灰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单元符合安全生产要求。3、特种设备单元(1)安全检查表评价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表中简称依据三)、《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表中简称依据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表中简称依据五)等规程、规范,使用安全检查表对该项目的特种设备单元进行了现场检查,检查情况见附表2-3。附表2-3特种设备单元安全检查表序号检查内容检查依据实际情况检查结果1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依据三第五条该项目已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符合要求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二)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三)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四)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五)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依据三第二十六条该项目已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内容符合要求。符合要求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定期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依据三第二十八条该项目使用特种设备如:压力容器等已定期检验并检验合格,且均在有效期内。符合要求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依据三第四十条该项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符合要求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依据三第四十一条该企业已经建立了事故管理汇报制度。符合要求6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对特种设备使用和运营的安全负责。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使用有生产许可证或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使用的特种设备,必须按照本规定有关要求申请相应的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依据四第十五条该项目使用有生产许可证或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符合要求7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指特种设备安装、维修保养、操作等作业的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地、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工作。依据四第十九条该项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已取得地、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符合要求8起重机械出厂时,必须附有制造企业关于该起重机械产品或者部件的出厂合格证、使用维护说明书、装箱清单等出厂随机文件。合格证上除标有主要参数外,还应当标明主要部件的型号和编号。起重机械的超载保护等安全装置,必须具有有效的型式试验合格证书。依据四第四十条该项目使用的起重机械油出厂合格证书、使用维护说明书、装箱清单等出厂随机文件。符合要求9在用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周期为二年。依据四第四十二条该项目在用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周期不到而年。符合要求1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依据五第二十八条该项目在有较大危险的生产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符合要求(2)单元评价结果通过安全检查表对该项目的特种设备单元进行了10项现场检查,全部符合要求。该项目特种设备单元符合安全生产要求。4、电气设施单元(1)安全检查表评价依据《水泥工厂设计规范》(表中简称依据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中简称依据二)、《水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表中简称依据六)、《低压配电设计规范》(表中简称依据七)、《工厂安全卫生规程》(表中简称依据八)、《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表中简称依据九)等法规、规范及规程,使用安全检查表对该项目的电气设施单元进行了现场检查检查情况见附表2-4。附表2-4电气设施单元安全检查表序号检查内容检查依据实际情况检查结果1供电电源为专用回路,且工厂附近又无其它电源时,宜采用单电源加柴油发电机供电方案。条件允许时,供电电源宜采用双电源双回路供电方案。收到条件限制、不能取得双电源供电时,可采用一路工作电源和一路备用电源的供电方案,也可采用一路工作电源和一路保安电源的供电方案。依据一7.2.3该项目采用双电源双回路供电方案。符合要求2两个主电源供电时,应采用同级电压供电;当一个主电源和一个备用电源供电,或一个主电源和一个保安电源供电时,可采用不同等级电压供电。同时供电的两个回路,每个回路宜按用电负荷的100%设计。供电系统应简单可靠,同一电压的配电级数不宜多于二级。中低压配电宜采用放射式为主。只设置一台变压器的变电所或电动机控制中心之间的低压回路,宜设置联络回路。中压配电宜采用10kv电压,中压电动机宜采用10kv电压等级电动机。依据一7.2.5该项目采用同级电压供电。设置有联络回路。符合要求3石灰立窑厂功率因数应满足供电部门的要求。无功功率补偿,宜采用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集中补偿与就地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方式。低压无功功率补偿宜采用自动补偿。容量超过2000KVA的中压电容器组宜采用自动补偿。依据一7.2.6无功功率补偿,采用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集中补偿与就地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方式。低压无功功率补偿采用自动补偿。容量超过1000KVA的中压电容器组采用自动补偿。符合要求4站用电源宜在总降压站设一台站用变压器,从附近变电所低压侧引一专用站用备用回路。当总降压站为双电源、双变压器时,附近又没有低压电源,可设两台容量相同互为备用的站用变压器。依据一7.3.4该项目总降压站设一台站用变压器,从附近变电所低压侧引一专用站用备用回路。符合要求5高压配电装置应选用带安全闭锁装置及联锁装置的产品,其布置应便于设备的操作、搬运、检修和实验、并使其进出线方便。依据一7.3.6高压配电装置用带安全闭锁装置及联锁装置的产品,便于设备的操作、搬运、检修和实验、并使其进出线方便。符合要求6电源进线为10KV的配电站,进线侧宜装设断路器,对分配电所的电源进线开关可不装设断路器,而只设隔离开关。其高压母线宜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依据一7.4.1电源进线为10KV的配电站,进线侧装设断路器,对分配电所的电源进线开关可不装设断路器,而只设隔离开关。符合要求7车间变电所的进线侧宜装设负荷开关或隔离开关。其低压母线,宜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依据一7.4.2车间变电所的进线侧装设负荷开关或隔离开关。符合要求8配电站直流操作电源,宜采用一组镉镍蓄电池或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并具有充电、浮充电的硅整流装置。电池容量应满足合闸、分闸、信号和继电保护的要求。依据一7.4.6配电站直流操作电源,采用一组镉镍蓄电池或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并具有充电、浮充电的硅整流装置。符合要求9厂区及10kV以下高、低压配电线路,宜全部采用电缆。对于一些不宜采用电缆,用电负荷小,用电点分散的辅助车间,可采用架空线路配电。依据一7.5.3厂区及10kV以下高、低压配电线路,全部采用电缆。符合要求10厂区电缆的敷设方式可采用电缆沟、电缆隧道、电缆桥架或电缆通廊等。当沿同一路径敷设的电力、控制缆线数量较少(少于8根)时,可采用直埋敷设方式。依据一7.5.4厂区电缆的敷设方式采用电缆沟。当沿同一路径敷设的电力、控制缆线数量较少(少于8根)时,可采用直埋敷设方式。符合要求11低压交流电动机应装设短路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并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装设过负荷保护、断相保护和低电压保护,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的规定。依据一7.6.4低压交流电动机装设短路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符合要求12车间用电设备的交流低压电源,宜由设在电力室(或车间变电所)的变压器提供。车间低压配电宜采用380/220V的TN系统。供给三级负荷的车间变电所,可只设一台变压器。依据一7.6.7车间用电设备的交流低压电源,由设在电力室(或车间变电所)的变压器提供。车间低压配电采用380/220V的TN系统。符合要求13配线用钢管敷设在地坪内时,其钢管直径不得小于15mm;必须穿过基础时不得小于200mm;敷设在楼板内,管子直径应与楼板厚度相适应,但不得小于15mm。配线用钢管最大直径不宜超过80mm。依据一7.6.9配线用钢管敷设在地坪内时,其钢管直径不得小于15mm;穿过基础时不小于200mm;敷设在楼板内,管子直径应与楼板厚度相适应,不小于15mm。符合要求14变电所内,不同用途的不同电压的电气设备,除另有规定者外,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依据一7.9.5变电所内,不同用途的不同电压的电气设备,除另有规定者外,使用一个总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符合要求15配电室内除本室需用的管道外,不应有其他的管道通过。室内管道上不应设置阀门和中间接头;水气管道与散热器的连接应采用焊接。配电屏的上方不应方敷设管道。依据七3.1.4配电室内没有其他的管道通过。室内管道上没有设置阀门和中间接头;水气管道与散热器的连接应用焊接。符合要求16配电室内的电缆沟应采取防水和排水措施。依据七3.3.4配电室内的电缆沟采取了防水和排水措施。符合要求17电缆沟在进入建筑物处应设防火墙。电缆隧道在进入建筑物处,以及在进入变电所处,应设带门的防火墙。防火门应装锁。电缆的穿墙处保护管两端应采用难燃材料封堵。依据七5.6.22该项目电缆沟在进入建筑物处设防火墙。符合要求18电缆沟或电缆隧道,不应设在可能流入熔化金属液体或损害电缆外保护层和护套的地段。依据七5.6.23未见电缆沟或电缆隧道,设在可能流入熔化金属液体或损害电缆外保护层和护套的地段。符合要求通过安全检查表对该项目的电气设施单元进行了18项现场检查,全部符合要求。该项目电气设施单元符合安全生产要求。5、消防安全单元(1)安全检查表评价依据《水泥工厂设计规范》(表中简称依据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中简称依据二)、《水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表中简称依据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表中简称依据十一)等法规、规范及规程,使用安全检查表对该项目的消防安全单元进行了现场检查检查情况见附表2-5。附表2-5消防安全单元安全检查表序号检查内容检查依据实际情况检查结果1石灰立窑厂必须设计消防给水,并按建筑物类别,使用功能,设置固定灭火装置和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消防设计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消防设计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依据一9.5.1该项目已建立消防给水,并按建筑物类别,使用功能,设置固定灭火装置和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符合要求2当工厂设置消防车或移动式消防泵,或由附近的消防站协作来满足灭火时的水压要求时,室外消防给水,应采用低压给水系统,管道的压力需保证灭火时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水压不小于0.10MPa(从室外地面算起)。消防给水系统可与生活给水系统或生产给水系统合并,但不宜与压力流回水的生产循环给水系统合并。当设有储油系统时,油库区应采用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依据一9.5.4该项目已建立室外消防给水,采用高压给水系统,管道的压力需保证灭火时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水压不小于0.45MPa(从室外地面算起)。符合要求3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在居住区、矿山工业场地及小型厂厂区,其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超过15L/s时,可布置成枝状。依据一9.5.5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符合要求4下列部位应设火灾检测与自动报警装置:电子计算机房;贵重的机器、仪器、仪表设备室;办公楼内的重要档案、资料库;设有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固定灭火装置的房间。依据一9.5.11该项目在石灰窑、办公室设火灾检测与自动报警装置符合要求5厂区室外消火栓应作环状布置,消火栓的间距不宜超过60m。当装置内设有消防通道时,亦应在通道边设置消火栓。依据二7.3.17该项目厂区室外消火栓作环状布置,消火栓的间距不超过60m。符合要求6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消防设计,设计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未经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给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不得施工。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竣工时,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依据十一第十条该项目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合格。符合要求7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1)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2)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单位和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3)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4)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6)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依据十一第十四条该企业已制定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单位和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符合要求(2)单元评价结果通过安全检查表对该项目的消防安全单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