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知识带有温度。第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2023年《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整理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1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预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兴奋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查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漫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清澈透亮。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叉,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悠闲的人罢了。
赏析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解析:接受了拟人的修辞伎俩,妙在“入”字,将月光写活了,并且突出了苏轼的豁达的胸怀。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解析:写景抒情。“空明”写月光澄清光明,很形象。将月下竹影、树影比方为水中藻荇交叉,很妙。欣赏如此细致清晰,可见二人“悠闲”尽现。
3.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尔。
解析:叙事简净,写景如绘,而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哪么认真,那么清晰,两个人都特别“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地,却只有“吾两人”,由于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观赏月夜的美景。读完全文,两个“闲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欣赏的究诎瞳,都历历如见。实际上对生活有喜爱、追求之意,可谓“点睛”之笔。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2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文赏析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选自《东坡志林》卷一。苏轼的闻名词还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等。苏轼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宋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闻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熬煎,差一点被杀。十二月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状况下,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奇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情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简单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闲逛的闲适都包含其中。“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低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闲逛中庭,又是闲适的。自比“闲人”,则全部意味尽含其中。对清澈透亮的奇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别心境。表达了对月光的喜爱抒发了自解、自矜、自嘲,对自然生活的憧憬与观赏,和用与“闲人”相对的“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的鄙夷与讽刺。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3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原文:
宋代: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及解释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预备睡觉时,恰好观察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兴奋地起床出门漫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查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漫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清澈透亮,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叉,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悠闲的人罢了。
解释
选自>。此文写于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市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当者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解:把系着的腰带解开。
欲:想要,预备。
月色:月光。
入:照入,映入。
户:堂屋的门;单扇的`门。
起:起身。
欣然:兴奋、开心的样子。欣,兴奋,开心。然,……的样子。
行:出行。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想到。无与为乐者,没有可以共同交谈(游乐或赏月)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寻:查找。
张怀民: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借居承天寺。
亦:也。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漫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漫步。于:在。中庭,庭院里。
空明:清亮透亮。
藻荇: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藻,藻类植物。荇,荇菜。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
交横(héng):交叉纵横。
盖:承接上文,解释缘由,表示确定,相当于‘也许’,这里解释为‘原来是’。
也:句末语气词,表推断。(盖……也:原来是。)
为:动词。做。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但,只(是)仅仅。
闲人:闲散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非常悠闲,自称“闲人”。首先“闲人”指具有情趣雅致,能观赏美景的人。其次“闲人”反映了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
耳:语气词,“罢了”。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4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预备睡觉时,恰好观察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兴奋地起床出门漫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查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漫步。庭院中布满着月光,像积水布满院落,清亮透亮,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悠闲的.人罢了。
解释
1、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2、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解: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3、欲:想要。
4、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5、欣然:兴奋、开心的样子。欣,兴奋,开心。然,的样子。
6、行:漫步。
7、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无与乐者,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者:的人。
8、遂:于是,就。
9、至:到。
10、寻:查找。
11、张怀民: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
12、寝:睡,卧。
13、相与步于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与,共同,一同。步:漫步。中庭,庭院里。
14、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犹如积水布满院落,清亮透亮。
15、空明:形容水的清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光明的样子。
16、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17、交横:交叉纵横。
18、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19、也:是。
10、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悠闲的人。但,只。
11、闲:悠闲。
12、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非常悠闲,自称闲人。
13、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5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课文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期间。文章仅84字,却制造了一个清幽安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简单微妙的心境。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时值冬初,寒意森森,正“解衣欲睡”之时,月色悄然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欣然”写其兴奋喜悦之情。“念无与为乐者”,“念”由“行”转化而来,写出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文情也显得跌宕起伏。或许在想:毕竟与谁一起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夜?在这贬居的孤独中,谁又能与我共同赏月呢?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这是“念”的结果,下笔非常轻淡,实则意味深长。“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月光下的闲逛,该是如何一种心情!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亮透亮,“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奇妙境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闲逛的闲适──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语言凝练,含蓄肤浅,精致传神。
一、解释加横线词的含义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念:考虑、想到。遂:于是。至:到
2、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起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闲人:悠闲的人
4、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交横:交叉,纵横。盖:原来是
5、月色入户户:窗户
6、欣然起行欣然:兴奋地
二、翻译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译文: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相与步于中庭。译文:一起在院里漫步。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悠闲的人。
三、回答以下问题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答:月光(月色)
2、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答:“庭下如积水空明……影也”
3、全文分几层,请用“/”划分,并写出层意全文分三层:
答:第一层记事,交代了赏月漫步的时间,缘由。其次层写景,写了月下庭中景物。第三层抒情,抒发了对月光,竹柏蔬影的感受。
4、全文表达了怎样的心境?答:表达了旷达的心境。
5、中心思想是什么?答:本文表现了旷达的'胸襟和乐观乐观的情怀。
6、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房地产项目投资合作合同
- 成本分摊协议 2篇
- 2024年度广告发布合同:全国范围内户外广告发布
- 二零二四年度城市供水系统不锈钢水箱采购与安装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商标许可合同标的及许可条件
- 2024年度二手房买卖合同中的绿化景观配套协议
- 团课教练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信息技术咨询与服务合同标的详细介绍
- 合伙协议合同(2篇)
- 工薪贷款补充协议样本
- 雨雪冰冻天气应急预案(30篇)
- 校园周边接送交通管理制度
- 青岛大学《民法总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专题05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选择填空题)(原卷版)
- 外研版三起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教案全册表格式
- 2024年消防月全员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附20起典型火灾案例
- 公务员2023年国考《申论》(副省卷)题和参考答案
- 宫颈癌保留生育能力的手术
- 名创优品课件教学课件
- 2024苏教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科技改变生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