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西省忻州市深沟联校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山西省忻州市深沟联校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山西省忻州市深沟联校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山西省忻州市深沟联校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山西省忻州市深沟联校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山西省忻州市深沟联校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读下图,关于陡崖的叙述正确的是:A、a处陡崖高于b处B、a处陡崖相对高度为20米以上C、b处陡崖相对高度为20米以上D、b处陡崖相对高度为30米以上参考答案:C2.西部地区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源紧张的状况,以下措施你认为正确的是A.退耕还林,大面积种植乔木,提高植被覆盖率B.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撒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C.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D.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参考答案:C3.读下图,回答24~25题。24.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瀑布的是A.甲

B.乙C.丙

D.丁25.下列两地间能够开凿渠道自流引水的是A.从乙引水到丙B.从丁引水到乙C.从戊引水到甲D.从丁引水到戊参考答案:24.B

瀑布形成条件有两个:落差大,有水流经;图中乙位于陡崖处,且乙附近等高线凸向高处,说明乙处在谷地,可能有河流流经。25.D

自流引水必须由高向低流,图中由丁到戊符合。4.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图7表示四种气温垂直分布情形,其中情形最不适合晨练的可能是A.

B.

C.

D.

④参考答案:C5.茶峒地处我国湘黔渝三省市交界。“荼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桔子。上行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引自沈从文《边城》)。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4.茶峒所在地区A.气候四季分明,降水丰富

B.山区植被茂密,广泛分布胡杨林、白桦C.河流冬季结冰,影响航运

D.河流两岸地势低平,盛产粮棉15.当地居民需防范的主要自然灾害有A.寒潮、沙尘暴

B.滑坡、泥石流C.台风、洪涝

D.海啸、风暴潮参考答案:14.A

15.B14.结合分析可知茶峒所在地区湘黔渝三省市交界为我国的南方亚热带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四季分明,降水丰富,A正确;胡杨林、白桦属于落叶阔叶林,该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错误;亚热带地区河流无冰期,C错;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C正确;读材料可知,荼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说明河流两岸地势高低不平,沿岸地势落差较大,平原面积较小,农业生产落后,D错误。故选A。15.根据材料提示,茶峒地处我国湘黔渝三省市交界地带,地势起伏大,以山地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势起伏大,夏季多雨,所以当地居民需防范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滑坡、泥石流,而沙尘暴、洪涝、等灾害影响较小,该地地处内陆,台风、海啸和风暴潮主要影响沿海地区。故选B。6.造成南北方山水风景区欣赏时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方文化的差异

B、南北方气候的差异

C、南北方地质、地貌的差异

D、南北方工作时间的差异参考答案:B7.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据此回答53--54题。53.C区粮食商品率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少地多,人均耕地面积广

B.土壤肥沃,黄土广布C.布宜农荒地多,后备耕地资源丰富

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54.现在国家决定停止开发C地荒地的原因是(

)A.我国粮食已经能够自给

B.自然条件恶劣C.保护沼泽等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D.该地土地已没有开发潜力参考答案:A

C8.读“世界某地海陆分布示意图”和“甲地各月降水分配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19---20题。19、图中另一条纬线的度数与图中30°纬线相差10个纬度,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甲地位置和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B.北半球、地中海气候C.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D.南半球、地中海气候2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地所在国家铜矿资源丰富

B.甲河河口附近是加利福尼亚寒流C.甲地和上海高温不同期、雨季同期

D.1月份甲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参考答案:D

B9.亚健康群体的高比例和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中国社会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住宅需求呈现多元化,养生地产已经被列为了住宅产业的稀缺产品。受此感染,许多城市试图打造中国的“养老小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9.养老小镇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的老龄化日趋严重,城市养老条件差

B.独生子女养活不了老人C.经济发展水平高,老人们喜欢安静

D.老龄化与城市病问题交织产生的需求20.下列有关养老小镇的建设不正确的是A.在远离城市的山区,生态环境好、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建设养老小镇B.可在小镇上为老年人提供再就业机会,体现其社会价值C.可依托自然景观,打造旅游、养生于一体的养老小镇D.养老小镇要注重健康保健需求方面的设计和配置21.下图养生小镇规划图,字母所示功能区正确的是A.A区建设成接待中心

B.B区最适合发展养生地产C.C区更适合发展养生地产

D.D区适合发展养生中心参考答案:19.D

20.A

21.C本题主要考查人口问题和城市规划建设,要根据老人的生活习惯和城市的特点建设养老中心;要根据各功能区的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城市结构。19.我国的城市养老条件比农村好,A错;从经济条件看独生子女养活老人没有问题,B错;有些老人们喜欢安静,但并不都是这样,C错;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大城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严重,养老小镇兴起的主要原因是老龄化与城市病问题交织产生的需求,D对。20.在远离城市的山区,生态环境好、不受外界影响,但是医疗条件差,配套设施不齐全,不适宜建设养老小镇;小镇为老年人提供再就业机会,体现其社会价值,既可以自食其力,又避免孤单;依托自然景观,打造旅游、养生于一体的养老小镇,有利于老人的生活;养老小镇要注重健康保健需求方面的设计和配置,方便老人生活。选择A。21.A区靠近古镇,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B区靠近停车场、位于整个小镇的入口处,适合发展为旅游接待中心;C区临近小河景观好,离古镇较远,较为安静,适合发展养生地产;D区靠近古镇和停车场,宜发展为商业区。故选C。10.读右图,回答24—26题:24.给该图取一恰当的名称A.东北森林分布图

B.东北耕地分布图

C.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

D.东北林地分布图25.图中图例Ш表示的地理事物是A.针叶林

B.春小麦

C.针阔混交林

D.防护林26.该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A.保护湿地

B.建成我国综合性工业基地C.保持水土

D.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参考答案:A

C

C11.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但是农作物仍能一年一熟,主要原因是: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优势

B.降水较多、气候湿润的优势C.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D.暖流的影响。参考答案:C12.2007年9月第五届女足世界杯在中国举行。美国、朝鲜、尼日利亚和瑞典被分在了B组。据此回答8—9题:8.女足世界杯举办期间,下面说法不可信的是A.我国华北地区正值秋收季节

B.美国东南沿海受到飓风的影响C.湄公河处于丰水期

D.朝鲜处于沙尘高发期9.下列关于小组成员所在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尼日利亚富含石油资源,是北非重要的产油国B.朝鲜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而复杂,多海湾,多良港C.美国本土三面临海,沿海多优良港湾,冬季不冻,海上航运便利D.瑞典地处北欧,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不太寒冷参考答案:8.D

9.A13.若此山峰山麓海拔为0米,根据气温垂直变化规律,下列四种情况下,山顶有永久性冰川积雪的是A.山麓冬季气温为10℃,山顶海拔为1600米B.山麓冬季气温为15℃,山顶海拔为1000米C.山麓夏季气温为15℃,山顶海拔2500米

D.山麓夏季气温为12℃,山顶海拔为2200米参考答案:D14.(九)钱钟书先生《围城》的开场文字:“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阳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到红消醉醒,船舱里的睡人也一身腻汗地醒来,洗了澡赶到甲板上吹海风,又是一天开始。……”根据文字描述的场景,回答问题。23.船的始发地最有可能是A.北美洲

B.南美洲

C.澳大利亚

D.欧洲24.“夕阳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的形成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A.散射作用

B.吸收作用

C.折射作用

D.反射作用25.该季节,船所在的海域盛行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参考答案:DAB15.下列工厂之间存在工序上联系的工业是(

)A、皮革厂、纺织厂

B、炼铁厂、炼钢厂

C、化工厂、电镀厂

D、糕点厂、家具厂参考答案:B16.读印度及周边国家轮廓图,据此回答8~9题。8.有关印度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绝大部分领土在热带B.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产粮最多的国家C.印度河是印度最主要的河流D.恒河三角洲是印度重要的产棉区9.关于该区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山地为主B.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C.河流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D.蕴藏有丰富的煤、铁、锰等矿产资源参考答案:A

D17.下图为“某城市的雨水收集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A.蒸发、下渗、雨水直接利用、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B.下渗、雨水直接利用、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蒸发C.蒸发、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下渗、雨水直接利用D.下渗、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蒸发、雨水直接利用17.此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意义是①补充了部分城市地下水②有效地利用了地下水③增加了海陆间水循环量④减轻了城市洪涝灾害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参考答案:16.A

17.D16.根据箭头方向,图中①表示地表蒸发,不可能是下渗,B、D错。②表示下渗,③直接通向城市,表示雨水直接利用。④由下水道指向城市,表示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A对,C错。17.此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意义是补充了部分城市地下水,①错。有效地利用了雨水,不是地下水,②错。不能增加海陆间水循环量,③错。下渗增多,减轻了城市洪涝灾害,④对。D对,A、B、C错。点睛:图示雨水通过蒸发、下渗、城市直接利用、进入下水道等环节,指向城市的径流量很少,减轻了城市洪涝灾害,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缓解了城市水资源供应紧张状况。18.下图中阴影地带表示我国某两种地理事物转变、交错分布的一个地带。据此回答21~22题。21、该阴影地带是哪两种干、湿区的过渡地带

()①湿润②半湿润③半干旱④干旱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2、.该阴影地带是我国

()①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②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④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B

D19.人类经济活动对荒漠化形成的影响,正确的是A.在低湿地发展立体农业

B.黄土高原上多开垦土地C.降水多的年份利于抑制风沙的活动

D.过度开垦草原参考答案:D20.下图中右侧圆形区域是左图p所在区域的放大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9.p所在的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A.华北平原;流水沉积

B.黄土高原;风力沉积C.华北平原;风力沉积

D.黄土高原;流水侵蚀30.上图中甲、乙、丙代表黄河流域拥有的能源资源,从甲至丙依次是A.煤炭、水能、石油

B.煤炭、石油、水能C.水能、煤炭、石油

D.太阳能、风能、煤炭参考答案:29.B

30.C29.P位于晋、陕交界处,所在的地形区为黄土高原,主要因风的沉积作用而成,故B正确。30.甲地位于黄河上游,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乙地位于内蒙古、晋、陕交界处,煤炭资源丰富;丙地位于山东境内,附近有胜利油田等。故C正确。21.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3.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由早到晚的排序正确的是A.abc B.cab C.cba D.bac24.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B.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C.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D.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参考答案:23.A

24.D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三角坐标图判读,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及区域发展阶段特点的掌握情况,总体难度不大。【23题详解】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一般规律为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故选A。【24题详解】a时期第一产业比重最大,是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b时期第二产业比重最大,是区域工业化阶段;c阶段第三产业比重最大,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在b~c阶段因区域工业发展区位条件的变化及对环境保护的需要会出现企业外迁现象。故选D。22.淡水和交通运输是限制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两大因素,据此完成16~18题。16.下列自然条件中,成为山西煤炭外运交通发展两大障碍的是()①黄河②汾河③秦岭④太行山A.①②B.③④

C.②③

D.①④17.为进一步增加山西能源外运能力,除铁路建设外国家正在实施的工程是()A.西气东输工程

B.西电东送工程

C.引黄入晋工程

D.黄河整治工程18.下列有关山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节流”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展低产值低水耗农业

B.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C.制定合理的跨流域调水方案

D.修建蓄洪储水工程参考答案:D

B

B23.与江西省相邻的所有省份中,除了粤、湘、鄂三省外还有A.皖、浙、闽 B.浙、闽、桂C.闽、桂、黔D.黔、豫、皖参考答案:A24.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下表反映我国不同雨量带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年降雨量(mm)粮食生产集中度(%)2010年与1990年相比的变化<2002.9+0.9200~4002.8+0.8400~80045.9+8.9≥80048.4-10.6

22.1990-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趋势是A.由中温带移向暖温带

B.由半湿润区移向湿润区C.由亚热带移向暖温带

D.由半干旱区移向半湿润区23.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化

B.区域经济发展差异C.农业技术进步

D.交通运输网络发展24.针对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应采取的对策是A.提高粮食生产集中区的水资源保障能力B.加大热带和亚热带粮食种植的扶持力度C.完善交通建设提高粮食运输的效率D.提升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和机械化水平参考答案:22.C

23.B

24.A22.我国粮食生产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由表中数据可知,降水≥800mm为东部湿润的亚热带地区,故亚热带的粮食生产集中度呈下降趋势;降水400―800mm为东部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故暖温带粮食生产集中度呈上升趋势。所以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趋势是由亚热带移向暖温带转移的趋势。故选C。23.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等东部沿海地区都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地区率先成为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区域,由于种粮效益低,大量粮田转为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再加上外向型农业和高效经济作物的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使这些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锐减。所以,这些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地区退出粮食主产区的行列,使北方地区成为我国粮食主产区。所以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故选B。24.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趋势是由亚热带移向暖温带转移的趋势。从耕地资源的地区分布来看,北方中温带和暖温带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但是水资源相对缺乏,应提高粮食生产集中区的水资源保障能力;热带和亚热带粮食生产能力很高,粮食生产量减少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现在过度开垦现象严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所以不应加大热带和亚热带粮食种植的扶持力度;交通运输不是影响粮食生产产量的因素;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产量没有影响。25.下图表示沿115°E经线春雨占全年降水的比重。读图,回答14--15题。14.下列地区春雨比重最大的是A.珠江三角洲 B.黄淮海平原C.鄱阳湖平原 D.江淮地区15.从图中信息和所学地理知识可以推出A.春季降水量①地区比②地区多B.春季降水量①地区和③地区一样多C.夏雨比重②地区比④地区少D.夏雨比重②地区比①地区多参考答案:C

C26.伏季休鱼是人地关系的哪一种思想在实际生产中的体现

(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地伙伴论

C.人类中心论

D.人定胜天论参考答案:B二、判断题(共10分)27.山区的公路多沿河谷地带修建,主要是因为河谷地带热量和水源条件好。参考答案:B28.人为原因是现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A29.发展中国家基本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应该仍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可不必关注资源与环境问题。

)参考答案:B三、综合题(共38分)30.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截至2月9日统计,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36亿亩,有346万人因干旱发生饮水困难。材料二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地区春雨夏雨秋雨冬雨华南地区1143397华北平原9.873134.2长江中下游地区22451815西北干旱区32291029材料三

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什么?(3分)

(2)图中A、B是我国两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4分)

(3)分析减少我国干旱灾害应该采取的措施。(5分)

参考答案:31.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20周年。20多年来,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双边关系取得全面长足发展,各领域互利合作不断扩大。结合“中亚示意图”和“中亚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图中棉花种植区棉花生产过程中,用水不当将给该地的地理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2)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中亚,尤其是南部平原地区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试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参考答案:(1)在内陆干旱区,由于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造成下游河湖水量减少或干涸,湖泊萎缩,;地下水水位下降、植被枯死、生物栖息地破碎、消失、土地沙化、荒漠扩大等生态环境退化;在大中型灌区,由于灌溉不当,地下水水位上升,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在沙漠边缘地区,由于超采地下水,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造成植被枯萎,土地沙化。(2)一是开垦耕地,大量引水灌溉,水分蒸发,引起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在土壤表层积累大量的盐分;二是大量引河水灌溉,使得湖面缩小,湖底露出部分所含的盐分

解析:(1)图示区域是中亚,属于内陆干旱区。图中棉花种植区是图兰平原,棉花生产过程中,由于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造成下游河湖水量减少或干涸,湖泊萎缩。水源减少,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植被枯死、生物栖息地破碎、消失、土地沙化、荒漠扩大等生态环境退化。在半干旱区的中型灌区,用水不当,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导致土地次生盐碱化。在沙漠边缘地区,由于超采地下水,易导致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造成植被枯萎,土地沙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