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实录】心脏与血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科学-【课堂实录】心脏与血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科学-【课堂实录】心脏与血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科学-【课堂实录】心脏与血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科学-【课堂实录】心脏与血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脏与血管》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课设计拟采用板块活动模式,主要引领学生认识人的血液循环系统,立足于从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出发,将基础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采用形象直观的模拟实验与辅助课件等多种教学方式和策略,让学生亲历探究,真切感觉到心脏和血管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怎样工作。对于心脏和血管学生已经有了粗浅的认识,但二者内在的联系却一知半解,对于血液循环的意义更是比较陌生。鉴于此,本课我从学生所熟悉的防弹衣入手,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心脏非常重要,从而引出“心脏”的概念。然后,用听诊器听心跳声音并运用课件展示心跳,让学生亲自模拟心跳;运用模拟实验,体验心脏跳动运输血液的作用;运用心脏模型展示心脏的构造及课件展示血液循环的过程及意义;运用测脉搏体验研究心跳快慢的因素等,这样的设计以学生的经验为依托,借用多媒体、模拟实验,谈论讲解相结合,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最终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血液循环图。授课课型探究课教学内容:1.认识心脏和血管。2.了解血液循环及意义。教学目标1.知道心脏的大小、位置、结构;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

2.指导学生通过测量脉搏,认识人体血液循环的功能。并知道心脏和血管是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3.使学生初步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及意义,懂得保护心脏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心脏和血管的功能及血液循环的作用;探究脉搏与心跳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心脏模型、贴图水槽、塑料瓶、听诊器、人体图、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主题1.谈话:同学们都看过警匪片吧?那警察在与敌人战斗中要穿什么衣服?(防弹衣,课件出示图片)。那为什么要穿防弹衣呢,防弹衣主要起什么作用呢?(保护心脏)。2.小结:可见心脏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心脏的知识。【设计意图:由生活实际中的防弹衣导入,使学生认识到心脏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心脏的强烈欲望。】二、进行“心脏和血管”的探究实验活动了解心脏大小、形状及位置。

你知道心脏的大小和形状是怎样的吗?(学生自由回答之后,教师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心脏的图片)心脏究竟在我们身体的什么位置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人体图上画出心脏的位置。教师小结: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形状像个倒置的梨,大小如自己的拳头。【这一部分教学,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动手画出心脏的位置,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心脏的正确位置。】2.听心脏跳动的声音

①伸出你的手,摸一摸心脏的跳动情况。②想不想听一听自己心脏跳动的声音?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听诊器。(找个学生示范一下,)学生利用听诊器听心脏跳动的声音。③让学生模拟心跳声音,课件出示真实心脏跳动情景,再伸出拳头模拟心脏跳动——收缩与舒张,即把拳头握紧、松开,连续做几次。④小结: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没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设计意图:一方面让学生感知心脏的跳动,另一方面为后面研究心脏的作用作预设。】3.模拟实验,感知心脏的作用。

①猜想心跳作用。学生猜测,交流。

②模拟实验:在水中反复挤压和放松塑料瓶,观察发生的现象。提供实验材料:塑料瓶、水槽,分组实验。做完实验后你有什么发现?各组汇报实验发现。③教师小结:心跳的作用跟挤压塑料瓶一样,是为了推动血液在身体里不停地流动。【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或是直接给出结论,只是起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得出结论,学生理解的更为透彻,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4.了解心脏的内部构造。①出示心脏构造模型:心脏是具有强有力的肌肉构成的,内部是空的,可以分为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②板书:贴心脏构造图,板书四个腔名称。【在上面几个实验的基础上,适时的抛出问题“心脏的内部构造又是什么样的吗?”将学生带入心脏内部构造的学习中,接着通过心脏模型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心脏的构造。】5.认识血管。①谈话:人的血液是通过血管在体内循环流动的。我们手臂上的一根根“青筋”就是血管。人的全身布满了血管。你能找到自己身上的血管吗?

②学生活动:在自己身上寻找血管。

③观察人体血管多媒体课件。

④师生小结:人的血管有三种。从心脏通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叫动脉血管。动脉血管逐渐分支,越分越细,细到肉眼看不见的叫毛细血管。从全身各处通到心脏的血管叫静脉血管。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三、指导学生认识血液在人体中的循环过程及其作用。1.血液在人体内是怎样循环流动的呢?学生猜想、交流.2.总结:心脏的构造以及血液循环是非常复杂的,同学们能想到这么多,很不简单。3.看屏幕电影:血液在人体内到底是怎样循环流动的呢?我们再来看个影片。(课件插播血液循环小电影)4.谈话:人的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的。心脏不停地收缩、舒张,血液便沿着这个过程不停地循环流动。血液循环有什么作用呢?课件出示动画。

5.师生小结:血液在循环过程中,经过小肠时携带上养料,经过肺时携带上氧气,把它们运送到全身各处去,又把全身各处收集的二氧化碳和各种废物运送到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如果血液循环停止了,人体各器官就得不到氧气和养料,它们产生的废物也就不会被运走,人的生命就结束了。【此处为拓展知识,既联系了前面两课所学的知识,又巩固了本课内容。让孩子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运用。】

四、认识脉搏与心脏跳动有关并测脉搏。

1.血液流经血管壁时,血管壁也会相应地出现舒张和收缩,这就是动脉的跳动,我们称作脉搏。2.找一找身体的那些地方也能摸到这样的跳动?(生:手腕、脖子、头)3.师生共同总结:脉搏是由于心脏收缩和舒张引起的。所以我们通过摸脉也可以知道心跳的情况。师生共同把脉,试找脉搏。【有了前面学过的知识,学生不难猜测出脉搏是因为心脏收缩和舒张引起的。】4.把脉,测1分钟脉搏数,然后将测得的数据填写在记录单上。5.跳兔子舞,再测脉搏。6.比较数据,找发现。学生讨论、交流:心跳的快慢和什么有关呢?为什么在运动后心跳会加快?7.总结提升:人在情绪激动、从事劳动或体育运动时,需要的氧气多,血液循环就要加快,所以心跳就会明显加快。另外,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体状况的人,心跳会有所不同,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的心跳每分钟60——100次。我们学会了摸脉搏的方法,平时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检查自己的健康情况。

【通过两次测量活动,学生整理数据,讨论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得出结论。在这个活动中,在不同程度的活动形成了中间过渡,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比较全面测试数据进而指导学生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五、了解心脏的保健。1.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心脏对我们人类来说有多么重要,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的保护它呢?那么关于心脏和血管的保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送给大家吗?

2.学生交流。3.(出示课件)教师总结:经常运动、合理膳食、保持良好情绪,不吸烟,不喝酒。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60的人也有可能拥有30岁的心脏,如果不注意保护,30的人也可能会有60岁的心脏哦!六、课堂小结与拓展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心脏的构造和作用,了解了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实际上心脏和血管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的同学们课下可以再进行深入研究。

2.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资料,制作一份关于保护心脏的健康小报。

【把科学探究引到课下,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引导学生经历了感知、体验避免了把知识告诉学生,指导学生科学地得出结论,达成了教学目标,完成了学习任务。激起孩子兴趣之后,让孩子带着兴趣进行课下探究。】学情分析:生命世界是学生感兴趣的神奇世界,人体内部的秘密更是倍感神秘和新奇的生命领域。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对于身体的构造、食物的消化和呼吸系统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心脏和血管》一课,主要引领学生认识人的血液循环系统,对于心脏和血管学生已经有了粗浅的认识,但二者内在的联系却一知半解,对于血液循环的意义更是比较陌生。鉴于此,本课我从学生所熟知的警察在战斗中要穿防弹服是为了保护心脏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心脏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心脏的欲望。然后,运用课件展示心跳以及心脏的构造及血液循环的路线,运用模拟实验,体验心脏跳动运输血液的作用,运用测脉搏体验研究心跳快慢的因素等,这样的设计以学生的经验为依托,借用多媒体、模拟实验,谈论讲解相结合,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最终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血液循环图。效果分析:本节课层层递进,让学生从感知心脏位置,听心跳声音,由模拟试验推想心脏作用,了解心脏结构,老师再进一步整理升华,共通构建出这堂课的科学概念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认真观察及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新的思考,直到带着探究活动中产生的新问题走出课堂,在课后将探究活动持续进行下去,形成一个“问题----探究”,“新问题----新探究”的良性循环中,以期形成科学素养的良好习惯。教材分析:《心脏和血管》是一节“解暗箱”式的研究课,因为心脏和血管看不见,因而比较抽象,本课主要采用形象直观的模拟实验与辅助课件及心脏模型等多种教学方式和策略,让学生亲历探究,真切感觉到心脏和血管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怎样工作。本课设计拟采用板块活动模式,立足于从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出发,将基础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获取信息,使学生思维在集中的基础上发散,达到“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效果。评测练习:利用听诊器感受心跳,但心脏到底是怎么跳的,学生不是很明了,于是我利用了课件给学生最直观的心脏跳动,并在观察的同时引出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最后为了更形象的展示心跳,我设计了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心跳,学生在玩手势的同时,加深了对心脏跳动的理解。通过模拟实验“反复捏紧松开塑料瓶”推想心脏的作用,充分感受心脏的作用──心脏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收缩时把血液压出,舒张时使血液流入,这样推动全身的血液不断地流动,然后老师再配以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知心脏工作时的情形,培养了学生的推测及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测脉搏,通过对安静和运动后脉搏数据的对比分析,了解了同一个在不同状态下心跳次数是不同的,而且认识到脉搏是由心跳引起的。教学反思:1.“科学探究”集中体现。整堂课呈现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模拟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数据,都体现了科学性。重点体现了“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的理念,使探究活动更具自主性、开放性和科学性。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实验和体验中观察、分析,体现做中学的理念,2.共同建构科学概念。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的问题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让学生从感知心脏位置,了解心脏结构,听心跳声音,模拟试验,推想心脏作用,测脉搏进一步认识心跳与脉搏的关系以及心脏与血管的作用,老师再进一步整理升华,共通构建出这堂课的科学概念。3.不足之处,学生的语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再训练通过教学,发现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再好的自学资料,如果不能用语言把它表述出来,也是毫无价值的。让学生说完整的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