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实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历史-【课堂实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历史-【课堂实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历史-【课堂实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历史-【课堂实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师一优课“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教学设计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第13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标与教材】1、【课标要求】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共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2、【分析教材】本课是鲁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3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课型为授新课,课时为1课时,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一)教材地位教材承接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失败,从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引入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起义之后队伍向哪里去?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井冈山会师,使中国革命终于有了可靠的落脚点和赖以发展的战略基地。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开创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唯一正确道路,对以后共产党的独立发展影响深远。(二)教材内容安排:教材内容有三个子目,第一子目介绍南昌起义,叙述中共创建人民军队,探寻“武装斗争”革命方式的内容;第二子目介绍秋收起义,主要是介绍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形成以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第三子目介绍朱毛井冈山会师,形成中国共产党第一支坚定的部队,中国工农红军以及根据地形成燎原之势。3、【教学重难点】: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这两次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属于应该掌握的重点。处理方法:①充分利用历史材料设置情境展现当时的革命形势,以及朱德、毛泽东的处境,创制情境帮助学生理解。②采用灵活教学方法,形成鲜明对比,多管齐下,突破重点。难点:①学生如何理解南昌起义伟大的历史意义;②如何理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是智慧的决定以及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处理方法:①利用周恩来南昌起义讲话理解关键词体会伟大意义②出示当时革命形势,并与俄国十月革命对比,学生自主分析,教师点拨,分析毛泽东、粟裕等当事人的资料突破难点。二、【学情分析】1.从学生知识储备角度看,八一建军节、朱德、毛泽东的故事,学生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缺乏对革命战争岁月的体验。应对策略: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通过两个人物,朱德、毛泽东当时革命状况深入浅出,通过材料分析、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2.从学生的心理特征角度看,七年级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主动性开始下降,但是学习能力提高。应对策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革命理论;围绕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展开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化整为零,分散讲解难点。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①知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基本知识。②认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等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③理解中共创建红军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④在能力上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利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朱德、毛泽东的革命状况学习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基本史实,使学生掌握对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归纳的方法;②在探讨毛泽东引兵井冈山、井冈山根据地巩固与发展的原因的过程中,使学生提高历史与现实联系的意识,掌握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③在回顾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之路”探索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史料分析和史实构建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学习朱德、毛泽东的选择的相关史实,使学生感受中共为实现救国救民理想而表现出的决心与勇气;②通过探讨毛泽东引兵井冈山的原因,使学生感受毛泽东等中共党人实事求是、敢创新路的智慧,初步养成善于总结,勇于创新的精神;③通过了解井冈山斗争的艰苦卓绝,激发对先辈们的崇敬之情,继承发扬他们勇于探索、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四、【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通过回答问题、亲身体验、小组交流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五、【教学方法和媒体】体验式学习、史料分析法、小组合作交流、问题探究法、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热场:播放音乐并展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根据地89周年动员: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为你所在的小组锦上添花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朱德、毛泽东“朱毛”与中国革命一、朱德的选择选择一:南昌起义选择二:保留火种转战湘南过渡:与朱德素未蒙面的毛泽东接受八七会议指示在湖南长沙奋起抗争,领导武装起义二、毛泽东的选择选择一:井冈山道路过渡:井冈山上的毛泽东依旧面临许多问题选择二:井冈山根据地过渡:似乎命运安排,朱毛在1928年相聚了三、朱毛会师过渡:其实朱德、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共产党员对中国革命的探索,也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从19世纪中期一大批先进中国人就开始近代化的探索总结升华:和平年代伟人的优秀革命传统启迪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介绍朱德、毛泽东两位伟人不是同龄也非同乡,却结成半个世纪的革命搭档,人称“朱毛”,二人在1927年风云突变里的坚定选择促成两人的相识,也为中国革命找到出路。视频展示1927年中国教师提问:1927年的中国,你看到了什么?年轻共产党人何去何从?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引出:朱德的选择、毛泽东的选择朱毛会师三篇章展示朱德南昌公安局局长和李大钊被杀的资料,创设两种不同的情境,提问:你是朱德你会怎么做?讲述:朱德做出的选择是参加南昌起义出示图片南昌起义朱德并不是参加南昌起义的唯一领导人,还有几张熟悉的面孔。是谁?曾经国共合作的中坚力量,也拿起枪来,奋起反抗。周恩来叶挺国共合作中的职务回顾出示周恩来南昌讲话的录音并理解划线词的特殊含义“火眼金睛”活动找出纪念南昌起义的相关内容展示南昌起义南下广东的路线,主要领导人只剩朱德、陈毅,800官兵,一门迫击炮,两挺机关枪展示部分士兵散伙的说法,展示朱德的讲话总结:在关键时刻,朱德力挽狂澜,不愧为“红军之父”出示秋收起义图片展示地图设置问题:攻打城市的计划是否实现?思考城市道路的坚持与放弃?结合世界历史十月革命城市道路对比讲述革命力量:十月革命的力量是工人,主要在城市,所以取得了彼得格勒起义的胜利提问:中国的革命力量在哪里?提问:农村革命道路有何优势?出示材料探究问题毛泽东选择井冈山的原因总结:长沙到井冈山革命道路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及体现了共产党怎样得战略准则?来到井冈山也面临许多问题,有哪些?出示井冈山上的材料:质疑艰苦质疑、艰苦在毛泽东眼里都不是事,他还幽默的打比喻,毛泽东眼里的大事是什么?根据地强调: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在井冈山上怎样的精神总结毛泽东做出秋收起义的第二个选择1927年总结:朱德、毛泽东经历坚定的选择,一路跋涉,说出行军路线1927年中国革命的收获两把火种、一条道路、一个根据地照片出示伟人外貌的变化有没有心疼?有没有敬佩?总结: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的不同于常人的精神品质伟人的哪些品质感动了你?总结:朱毛只是无数革命先辈的最高代表,是因为他们的坚持和牺牲,才有了中国的革命,怎么纪念他们视频资料:朱毛会师展示红四军军旗,学生讲解含义辨认红军军服出示中国军队军服标识的变化总结:红军经历了长征、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名称也变为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和志愿军讲述:朱毛会师为井冈山根据地注入新的力量,到1930年全国发展了大大小小的根据地十几块。促进全国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形成燎原之势出示:本课的知识体系革命道路形成有何意义?拓展:提问总结先进中国人的救国之路西学之路,俄国城市道路是否适合中国?中国走的道路是什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播放歌曲检测学习效果出示朱德毛泽东的照片,朱毛名言总结:历史需要伟人,也创造了伟人,革命战争年代,朱毛经历了非同寻常的考验,走到一起,为中国革命找到了出路。和平年代伟人的的勇气、智慧和力量等一系列的卓绝的优秀品质成为一种优秀的革命传统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着深远的启迪。展示朱德、毛泽东的名言名句各5句继承革命优秀传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认识两位中国革命伟人与中国革命密切关系看视频体会当时革命形势严峻,得出国共合作失败,国民党屠杀共产党学生谈自己的选择?了解高官厚禄和革命形势严峻的状态下朱德的坚定选择学生整体感知本课内容结合图片介绍南昌起义复习学过知识说出划线词的含义,进而总结南昌起义的伟大意义温故知新辨伪存真看材料回答朱德的选择保存火种看课本,找出资料朱德转战湘南学生看书:找出毛泽东秋收起义内容学生自由回答结合城市当时形势作出决定城市道路的取舍回答中国革命的力量在农村小组讨论:农村革命道路选择地理位置、物产、群众力量看材料回答选择向井冈山进军的原因回答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依据国情实事求是学生回答井冈山上遇到的问题毛泽东眼里的大事是创建根据地说出根据地对革命的意义学生回答根据地建立的重要意义回答行军路线回答两把火种一条道路一个根据地说出伟人外形变化总结伟人的精神品质以及革命贡献说出怎样纪念革命烈士回答朱毛会师的内容讲解红军军旗:红旗代表工人农民的利益总结中国军队经历的发展历程说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形成过程完成本课的知识梳理创建军队、建立根据地的开始小组讨论:近代化探索的人物、运动、结局结合近代化探索得出结论:西学路,俄国路并得出不适合中国学生谈收获结合歌曲抢答问题说出喜欢的名言?为什么?挑选自己喜欢的名言激励自己学生齐读设计朱德、毛泽东两位伟人为线索,为接下来革命道路的讲述铺路,也拉近学生与本段历史的距离视频创设情境,使学生理解革命的迫切局势,理解年轻共产党人的处境,为朱德、毛泽东的选择铺垫体会革命前辈为革命事业的无私无畏,并为南昌起义铺垫看课本学生自主学习帮助理解一大批共产党员都奋起反抗学生联系形势理解南昌起义的伟大意义拉近南昌起义与现实的距离,进一步理解南昌起义体会朱德南昌起义后期力挽狂澜的坚定选择,突显保留南昌起义火种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求知欲,自主学习讨论中得出城市道路不适合中国体会农村道路是符合国情的智慧选择创设情境理解农村道路是智慧选择理解农村道路是依据国情实事求是的选择理解农村包围城市的井冈山道路的正确性与必要性突破农村包围城市的教学难点全面理解中国革命道路感悟毛泽东决策的智慧理解艰苦条件下毛泽东以苦为乐,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更好的理解根据地建立的伟大意义,突显毛泽东的智慧对革命事业的贡献总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过程进而总结重点中国革命的收获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向伟人学习,缅怀先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炼知识,自主学习理解的两人相聚的特殊意义加深学生对中国军队发展历程的理解理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道路的形成总体把握本节课知识体系将本课与第二单元融合一起,更有利于理解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伟大意义,并建构已知与未知知识的联系。理解中国特色路的正确性整体把握本课,梳理本课知识理解红军的由来,江西革命圣地的原因,并检测本课内容情感价值观传达启迪学生将革命优秀传统传承下去板书设计:第13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七、【课后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这节课我以下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第一、学生感受历史知识的价值。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尤其是本课,中国革命的初始阶段,革命战争年代,远离现实,使得很多学生感觉历史“无用”。本课通过学生熟悉的朱德、毛泽东两位人物切入课题,使学生自然亲近本课;而朱毛两人的选择,采用人物坚持或放弃的情境设置,便于学生身临其境的感知伟人选择的勇敢和智慧;两个人的坚定选择,为中国革命的找到出路,两人也结成革命搭档,进而推进本课主题的实现,即中国革命的探索历程。整个过程学生学习起来没有距离感,反而有难得的亲身体验,进而引导学生不光学习知识也要继承优秀的传统,学生伟人卓绝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最终使学生获得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成就感。其次,多角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和思维的积极性。历史课堂提问应该摒弃那些只做“是”或“不是”之类简单判断的缺乏思维性的问题,多设置思维含量高的有效问题。一是要设置揭示教材隐性知识的问题。所谓隐性知识就是教材中隐含的、并非一目了然的知识点,如知识的实质、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等,将这些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有一定的深度,既能提高学生的探求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比如,为什么要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它对推进中国革命发展有什么有益的作用。二是要多设置一些指向明确,符合学生思维实际的小切口、深分析类问题,避免那些大而空的问题出现在课堂上。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多去争取道路的由来,是毛泽东先排除城市道路,然后选择农村道路,进而找到井冈山道路,是逐步演进而来。第三,挖掘趣味性材料

课堂里穿插有趣故事和人物生活情况的描述,既有趣味性又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到有趣和亲切,他们才会主动去学,从而轻松地学到知识。比如朱毛在井冈山上的亲密交谈,朱毛在1927年外形上的变化等。需要改进之处:1、本课在继续挖掘教材方面有待提高,需要研读教材,多读相关历史书籍2、内容方面过于面面俱到,可以适当简略,有重点、详略得当3、学生探讨、研究学习的时间长一些。【学情分析】一、学生情况:七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已经初步学会了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而且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但同时又存在着看问题欠周到和重表象等不足。根据这一时期学生的实际和历史学科的特点,依据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理念,借用图片、音乐、视频资料制造意境,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配以教师及时总结、升华,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探究,从而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二、学法指导:唐太宗认为“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习近平认为“历史是一本教科书”,学生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远离战争,生活在和平年代,所以以人物的历史选择为主线设置情境,一、自主探究;二、小组合作探究;三、师生合作探究指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从而感悟革命伟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对中国革命事业的杰出贡献,进而自发继承革命优秀传统。【课堂效果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上完一节历史课,效果怎样?可以以此作为分析标准。一、获得新知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的主线设计立足于学生熟悉的两位伟人,结合他们的革命选择经历讲述这段历史,学生容易身临其境,更利于知识的获得。从课堂的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来看,学生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基本知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历史意义等理解性知识掌握的比较好。从学生课堂检测,回答问题的速度和准确度来看,基础知识的掌握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不仅尖子生吃得饱,而且中等学生也吸收的好,差的学生也基本上能跟得上,基本达到“和谐高效课堂”的要求。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能够主动认识、学习新知。二、能力的发展本节课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通过多个人物革命选择的情境设置,得到发展,学生能根据史料小组讨论、自由演讲,表达观点,有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随着课堂的进行,表现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能够主动认识、学习知识。三、情感价值观的获得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尤其是本课,中国革命的初始阶段,革命战争年代,远离现实,使得很多学生感觉历史“无用”。本课通过学生熟悉的朱德、毛泽东两位人物切入课题,使学生自然亲近本课;而朱毛两人的选择,采用人物坚持或放弃的情境设置,便于学生身临其境的感知伟人选择的勇敢和智慧;两个人的坚定选择,为中国革命的找到出路,两人也结成革命搭档,进而推进本课主题的实现,即中国革命的探索历程。整个过程学生学习起来没有距离感,反而有难得的亲身体验,进而引导学生不光学习知识也要继承优秀的传统,学生伟人卓绝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最终使学生获得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成就感。总之,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课堂教学中注意循循善诱,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小组讨论积极,师生合作和谐,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教材分析】本课是鲁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3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课型为新授课,课时为1课时,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一)教材地位教材承接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失败,从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引入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起义之后队伍向哪里去?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井冈山会师,使中国革命终于有了可靠的落脚点和赖以发展的战略基地。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开创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唯一正确道路,对以后共产党的独立发展影响深远。井冈山会师,为中国军队发展的起点,为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奠定基础。(二)教材内容安排:教材内容有三个子目,第一子目介绍南昌起义,叙述中共创建人民军队,探寻“武装斗争”革命方式的内容;第二子目介绍秋收起义,主要是介绍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形成以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第三子目介绍朱毛井冈山会师,形成中国共产党第一支坚定的部队,中国工农红军以及根据地形成燎原之势。(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这两次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属于应该掌握的重点。难点:①学生如何理解南昌起义伟大的历史意义;②如何理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是智慧的决定以及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评测练习】历史知识无处不在,历史知识活学活用。本课的评测练习是对传统评测方式的一种改变,也是独创灵活多样评测方式的一种尝试。从学生熟知的歌曲入手,设置与本课相关的几个问题,帮助学生建构已有知识与未知知识的联系。播放一段歌曲,然后学生抢答问题:1、歌曲名称是:2、从红星来看,这一时期的部队名称:3、故事发生地是江西,说出这里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第一块革命根据地:4、你知道的英雄城:建军节日期:答案:1、《闪闪的红星》2、中国工农红军3、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根据地4、江西南昌8月1日【课后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这节课我以下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学生感受历史知识的价值。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尤其是本课,中国革命的初始阶段,革命战争年代,远离现实,使得很多学生感觉历史“无用”。本课通过学生熟悉的朱德、毛泽东两位人物切入课题,使学生自然亲近本课;而朱毛两人的选择,采用人物坚持或放弃的情境设置,便于学生身临其境的感知伟人选择的勇敢和智慧;两个人的坚定选择,为中国革命的找到出路,两人也结成革命搭档,进而推进本课主题的实现,即中国革命的探索历程。整个过程学生学习起来没有距离感,反而有难得的亲身体验,进而引导学生不光学习知识也要继承优秀的传统,学生伟人卓绝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最终使学生获得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成就感。第二,多角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和思维的积极性。历史课堂提问应该摒弃那些只做“是”或“不是”之类简单判断的缺乏思维性的问题,多设置思维含量高的有效问题。一是要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