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病的病因与发病第一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概述
《灵枢·百病始生篇》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注:虚指正气虚,邪指外感六淫之邪温病学病因学说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主要包括杂气学说和伏气学说。第二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一、温病的病因温病的原因即温邪,具体的讲就是外界致病之邪中具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温邪是各种温病病因的总称。一般来而言,大致有: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热、疠气、温毒等,这些都是导致温病的因素。第三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对温病病因的认识温邪与六淫病邪的关系温病学的病因理论,从广义上讲仍从属于中医学病因理论体系。第四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中西医认识“病因”的差别中医从宏观认识西医从微观认识以临床表现为主以病原微生微为主原始病因审证求因第五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审证求因,是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以司外揣内为主要研究方法,探讨疾病病因的一种方法,其对病因的认识与现代医学截然不同。即它所认识到的病因并不是西医所谓的引起疾病的原始病因。“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第六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审证求因“审”:审察、观察、弄明白。“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表现为一组相关症状的综合。“求”:判断、得出。“因”:致病原因。(对西医来讲,并非是致病的根本原因)例:若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者,将其病因归属于风邪。若见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归为燥邪。第七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病症表现药物方剂游走性关节疼痛此起彼伏的皮疹口斜眼歪用同样一组的药物方剂有效。(防风、荆芥、羌活、独活等)共性的东西风病因审证求因疗效实际上风不是原始病因,代表疾病病理本质审证求因来源于临床实践。第八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小结中医对病因的认识,(按现代医学理解)实质上不是对引起疾病的原始病因的探讨。其方法是根据其临床表现推测出其可能的致病原因(审证求因)。实质上,中医的病因是对引起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相似特性临床症状的病变机理的概括。即:六淫七情痰饮瘀血…原始致病因素机体临床表现根据其共性第九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一)温病病因的共性
(二)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温病的病因第十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一)温邪致病共同的特性1.从外感受2.性质属热3.致病迅速4.季节相关5.病位有别第十一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①从外感受
温邪都是通过口鼻或皮毛从外而侵袭人体,引起发病。
②性质属热
温邪致病后,会出现发热及相关的热象。第十二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③致病迅速
温病的发病较急,在病变过程中发展较快,一般来说,病程较短。
④与季节相关
各种温邪的发生及致病多与一定的季节有关,所以温邪又称为时令温邪,或简称时邪。第十三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⑤病位有别
不同的温邪各有不同的主要病变部位,如风热病邪侵犯的部位主要在肺,暑热病邪的主要病位在足阳明胃,湿热病邪则多犯足太阴脾等。第十四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讲,温病主要是指发热性的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因此,温病的病因实际上主要是各种病原微生物。也包括一些非生物性的致病因素。15第十五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十六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风热病邪风温,冬温第十七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8(1)形成条件
风热病邪多形成于冬春季节。春季阳气升发,气候温暧多风,易产生风热病邪,正如吴鞠通所说:“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风夹温也。”第十八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风热病邪兼有风邪和热邪的特性。①多从口鼻而入,首犯肺卫②易损伤肺胃阴津③变化迅速,易逆传内陷19第十九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①多从口鼻而入,首犯肺卫:风热病邪在侵袭人体时,多先犯于上焦肺卫。
②易损伤肺胃阴津:风与热都属阳邪,风热相搏,最易耗损阴津,即叶天士所说的“两阳相劫”。20第二十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③变化迅速,易逆传内陷:因风邪“善行数变”,温邪又具有“热变最速”的特性,故风热病邪入侵人体,变化较快。少数病例会迅速发生“逆传心包”。第二十一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暑热病邪暑温第二十二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1)形成条件
暑热病邪的形成多在夏季,其形成与夏季气候酷热密切相关。第二十三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①伤人急速,径犯阳明②暑性酷烈,耗气伤津③易犯心包,闭窍动风④易夹湿邪,郁阻气分第二十四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①伤人急速,径犯阳明
暑热病邪侵犯人体往往可以直犯阳明气分,甚至不分表里渐次。在暑温病之初起,可不见明显的卫分证,或停留卫分阶段短暂,很快出现暑热内炽阳明的证候。第二十五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②暑性酷烈,耗气伤津
暑热病邪属亢盛的火热之气,既易伤津,又易耗气,所以在病程中可出现气津两伤的症状特点,严重的导致津气两脱。第二十六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③易犯心包,闭窍动风
暑热病邪不仅在病程中易邪闭心包或引动肝风,而发生神昏、痉厥,而且可直中心包,闭塞机窍,在病变之初即可见神志昏迷、肢体抽搐等。正如温病学家邵仙根所说:“暑之伤人也,不拘表里,不以渐次,不论脏腑”。第二十七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④易夹湿邪,郁阻气分
由于夏季炎热,湿气亦重,所以暑热病邪易兼夹湿邪,暑湿相搏,土润溽暑,易于郁阻气分,又称为暑湿病邪,故叶天士说:“长夏湿令,暑必兼湿。暑伤气分,湿亦伤气。”第二十八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湿热病邪湿温第二十九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三十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三十一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①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湿与热性质相反,治湿要用燥药,治热要用寒凉,故很难驱除湿热。
②病位以脾胃为主
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脾胃同属中土,湿为土气,同气相求、同类相从,湿热病邪侵入人体后,易直趋中焦脾胃,使脾失升运,胃失和降。第三十二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③易困阻清阳,闭郁气机
因湿为重浊阴邪,所以具有闭阻清阳、阻遏气机运行之性。第三十三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三十四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1)形成条件:
初秋季节久晴无雨,气候干燥之时,容易发生燥邪为患。燥邪有寒热两种不同属性:一般晚秋初凉,多为凉燥,其性质近于风寒;早秋季节,如秋阳以曝,则易形成燥热病邪,其性质近于风热。第三十五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2)致病特点
①多从口鼻而入,病位以肺为主
②易致津液干燥
③易从火化
第三十六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①多从口鼻而入,病位以肺为主
燥热病邪亦从口鼻而入,所以先犯于肺。且燥为秋令主气,肺属燥金,同气相从,燥热病邪易先侵犯肺经。第三十七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②易致津液干燥
燥热病邪具干燥之性,加上热盛则伤津,所以燥热病邪易伤人体阴津,由于其病位在肺,所以特别容易耗伤肺胃之阴液。第三十八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③易从火化
当燥热病邪热势亢盛时,可从火化,燥热化火,上干清窍,症见耳鸣、目赤、龈肿、咽痛等。第三十九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四十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温热病邪是一种能引起在春季发病,病初即以里热炽盛为主要特点温病的病邪。第四十一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这一病邪即传统所说的伏寒化温
《内经》认为,寒邪是春季发生温病的致病因素,而不能藏精是发生温病的内在条件,即柳宝诒说“冬伤于寒,正春月病温之由;而冬不藏精,又冬时受寒之由也。”感受寒邪后,寒邪内伏,并从热化,即衍生为一种特有的温邪,称为伏寒化温。近年温病学者根据该邪气的致病特点命名为温热病邪。该病邪引起的温病是春季的春温。第四十二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1)形成条件
传统认为冬季感受寒邪,当时未发病,寒邪内郁日久化热,到春季再发病,称之为伏寒化温。也可认为是在春季温热之气上升时,形成的一种具有较明显温热性质的病邪,又称为温热病邪。第四十三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2)致病特点
①邪自里发,病初即见里热证
②病情复杂多变,易闭窍、动风、动血
③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第四十四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①邪自里发,病初即见里热证
温热病邪从里而发,故初起就有明显的里热证。或见灼热、烦渴、尿赤、舌红苔黄等气分证;或见斑疹、神昏、舌绛等营(血)分证。如有新感引发则可兼见表证,若无外邪引发则无表证。第四十五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②病情复杂多变,易闭窍、动风、动血
由于温热病邪的温热特性突出,易化火、化毒,多见闭窍、动风之变而致神昏、痉厥。郁热内炽,易损伤血络,迫血妄行,出现斑疹或腔道出血等症状。第四十六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③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
由于温热病邪病位深而邪热重,故极易耗伤阴液。初起即可见到烦渴、尿短赤、便秘等症;病程中阴伤见症突出;病程后期,多耗伤肝肾之阴,出现低热,颧赤,口燥咽干,脉虚,神倦,或手足蠕动,舌干绛而萎等症状。第四十七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四十八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四十九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五十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五十一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③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流行
疫疠病邪致病来势凶猛,传染性极强,在短时间内可引起疫病大面积流行。正如吴又可说:“某年疫气盛行,所患者众,最能传染,即童辈皆知其为疫”。第五十二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④为病严重,病情凶险
疫疠病邪侵袭人体后,发病迅速,传变极快,症状复杂多变,病情险恶,致死率高。如《温疫论》中说:“此一日之间而有三变”。第五十三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⑤致病有种属的选择性
疫疠病邪致病,对人或不同种属动物有一定的选择性。某些病邪只致人患病而不引起其他动物患病,而某些病邪只引起某些动物患病但不能使人患病。正如吴又可所说:“牛病而羊不病,鸡病而鸭不病,人病而禽兽不病”。第五十四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课上思考:
疫疠病邪与六淫病邪的关系?第五十五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7、温毒病邪
温毒病邪是指六淫邪气蕴蓄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因其致病与时令季节相关,并能引起流行,故又称为时毒。温毒病邪包括风热毒邪、风热时毒、暑热毒邪、湿热毒邪、温热毒邪等。第五十六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五十七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致病特点
①具火热之性
②攻窜流走
③蕴结壅滞58第五十八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①具火热之性
温毒是一类致病力很强的病因,具有火热之性,它能导致人体高热、伤津耗阴、脏腑功能严重失调和实质损害、气滞血瘀等多种病理变化的产生。因此,临床上应特别重视清热解毒法的应用。第五十九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②攻窜流走
温毒病邪可内攻脏腑,外窜经络、肌腠,上冲头面,下注宗筋、阴器。其病变部位的差异与温毒病邪的性质及感邪轻重有关。如温毒攻肺,可使肺失清肃,或肺气壅滞,甚则化源速绝。其证候轻则咳喘,重则呼吸急促困难。温毒攻心,闭塞机窍,则神昏谵语,甚则引动肝风,而痉厥兼臻。温毒窜扰肌腠、血络,而致丹痧、斑疹密布等。第六十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③蕴结壅滞
温毒病邪客于脉络,可致局部血脉阻滞,毒瘀互结,而形成肿毒特征,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甚则破溃糜烂等,病变多见于咽喉部位。温毒结于阴器,可致睾丸肿胀疼痛等。温毒引起的肌肤斑疹或皮下结节也与其蕴结壅滞的致病特点有关。第六十一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课上思考:
温毒病邪与六淫病邪的关系?第六十二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六十三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六十四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六十五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就温病而言,人们的体质与温病发病有密切的关系。如素体阴精亏损或阳热偏胜,温邪属阳,同气相感,故温热性质的病邪容易侵入,如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等病的内因多属此类。肺阴素虚者则邪易上受,阴虚在营则邪易内伏,如伏暑之发于营分者。素体脾虚湿聚之人,或因饥劳、饱逸所致的脾虚失运或脾困失运,容易感受湿热性质的病邪而发病,如湿温即属此类。第六十六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自然因素
气候变化异常,不仅可导致生理功能紊乱,影响人体的抗病能力,而且也会影响温邪的产生和致病。古人所说的“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就反映了自然灾害与温疫的关系。第六十七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此外,空气中存在的放射性物质,污染尘粉,剌激性气体,或其它有毒物质,对人体防御功能可产生明显影响,降低防邪抗病能力,增加温邪的易染机会。第六十八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社会因素
人们所处的社会状况,包括经济条件,营养调配,体育锻炼,卫生习惯,卫生设施,防疫制度等,都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水平和防御温病的能力,对温病的发生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如“大兵之后,必有大疫”和“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第六十九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七十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空气相染,从呼吸道入侵
古代医家提出“口鼻之气,通乎天气。”并很早就认识到:“一人病气,足充一室。”人经呼吸道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就可以受邪发病。通过空气相染的温病有风温、秋燥、烂喉痧等。由于鼻气通于肺,所以从呼吸道入侵的温邪,初起病变多在上焦手太阴肺。如叶天士明确指出:“大凡吸入之邪,首先犯肺”。第七十一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饮食相染,从口入侵
口气通于胃,温邪通过饮食从口腔而入,可直犯脾胃及肠道。古代医家早就提出了病邪经口而入,多系饮食不洁所致。湿温、霍乱等湿热性质温病,其感邪途径属于这一类型。第七十二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3、接触相染,从皮毛而入
邪从皮毛而入是中医学对外邪入侵途径的最早认识。如《灵枢·百病始生》说:“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皮毛入。”与某些具有传染性的温病患者直接接触,病邪可从皮毛而入,染易其人。此外,雌性按蚊叮咬人体皮肤时,可将体内的疟邪传入人体而发生疟疾;体虱等小昆虫吸吮某些温病患者血后,受染温邪的体虱等再吸吮健康人的血时,可将温邪传入而发生某些温病。此外,还可接触疫水而感邪发病,也属于接触相染之例。第七十三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但应注意的是,古人对外邪感受途径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其发病初起的症状特点而推断出来的,并不一定反映了病邪入侵人体的真正途径。如初起时出现体表症状则认为外邪是从皮毛而入的;如初起时出现肺卫症状,则认为外邪从鼻而吸入;如初起时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就认为外邪从口通过饮食而入等。第七十四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三)发病类型
发病类型是指温病发病后在证候上所表现出的不同类型。温病虽然种类繁多,但根据其发病后的临床表现,可概括为病发于表和病发于里两种类型,即前人所谓的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第七十五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新感温病
新感温病又简称“新感”,指感邪后立即发病的一类温病。
新感温病的特点是:初起病邪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第七十六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由于体质因素不同,抗病力有差异,以及感邪轻重有区别,各种温邪的传变情况各有不同:有按卫气营血层次呈渐进性深入者,有自肺卫内陷心营者,总之,传变趋向是自表入里,由浅入深。第七十七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一般新感温病较伏邪温病病情轻,病程短。初起治疗以解表透邪为大法,若治疗得当,邪自外解,预后较好。第七十八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但有的温病虽然初起时也以里热证为主要表现,但其临床特点与当时的时令主气致病特点相符合,所以仍然属于新感温病,如暑温,初起时表现为阳明里热见证,但其发生于夏暑之时,与暑邪的致病特点相符,所以是感受暑邪而即病者,属于新感温病。第七十九页,共八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2、伏邪温病
伏邪温病又称伏气温病,简称“伏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篇)2024年政治个人教学总结
- 2024年湖北健康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实义动词说课讲解
- 2016春九年级物理下册-专题复习3-测量-机械运动课件-(新版)粤教沪版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园区物业客户投诉处理合同3篇
- 2024年阳新县第二人民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4年阜阳市地区人民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二零二五年技术专利权转让与产业链融合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长葛市人民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4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库(共380题含答案)
- 接触镜临床验配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工业纯铁生产工艺流程【详情】
- 关于蒸汽管道应急预案
- 技术服务及售后服务的承诺及保证措施
- (完整版)PCR试题答案版
- 能见度不良时船舶航行须知
- 软胶囊的制备
- 回风立井临时改绞施工措施
- 种植我们的植物教案及反思(共7页)
- 中国农业大学2015级新生选拔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