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化学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气体主要成分是CH4的是A.水煤气 B.裂解气 C.焦炉气 D.天然气2、下列各组性质比较的表示中,正确的是A.还原性:HF>HCI>HBr>HI B.稳定性:HF<HCl<HBr<HIC.与水反应由易到难:Cl2>Br2>I2>F2 D.密度:F2<Cl2<Br2<I23、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A.熔点:金刚石>干冰 B.稳定性:SiH4>H2SC.碱性:KOH>Al(OH)3 D.离子半径:O2->Na+4、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N2、H2、NH3在容器中共存B.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N2,同时生成3nmolH2D.单位时间内消耗nmolN2,同时消耗nmolNH35、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2B(g)zC(g)+2D(g)。在2L的密闭容器中把4molA和2molB混合,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1.6molC,又测得D的反应速率v(D)=0.2mol.L-1•min-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z=4 B.B的转化率是40%C.A的平衡浓度是1.4mol.L-1 D.平衡时气体压强是原来的6、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B.铝热反应C.稀硫酸与烧碱反应D.生石灰与水反应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制取金属钠B.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C.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可能含有离子键D.1mol乙酸与1mol乙醇反应生产乙酸乙酯的分子数为NA8、某有机物的结构为CH2=CH—COOH,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A.银镜反应B.加聚反应C.加成反应D.酯化反应9、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10-7m之间 B.是一种纯净物C.具有丁达尔效应 D.具有净水作用10、下列物质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 B.蔗糖和麦芽糖 C.正丁烷和异丁烷 D.淀粉和纤维素11、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0%,与反应前的体积相比,反应后体积缩小的百分率是()A.16.7%B.20.0%C.80.0%D.83.3%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乙烯为主要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B.用氢氧化钠溶液无法鉴别矿物油和植物油C.某烷烃的二氯代物有3
种,则该烃的分子中碳原子个数可能是4D.乙烯、乙醇、葡萄糖都能与酸性的KMnO4或K2Cr2O7溶液反应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用已脱硫的煤作燃料B.在远离城市的地区燃放烟花爆竹C.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D.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14、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C.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 D.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15、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乙醇、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已知这些物质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kJ•mol−1、283.0kJ•mol−1、1366.8kJ•mol−1、890.3kJ•mol−1)A.H2(g)B.CO(g)C.C2H5OH(l)D.CH4(g)16、已知反应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物质ABC起始浓度3.01.002s末浓度1.80.60.8据此可推算出上述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某烃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1)0.1mol该烃A能与______g溴发生加成反应;加成产物需______mol溴蒸气完全取代;(2)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B通过两次氧化可得到D,也可通过加入的氧化试剂为______任填一种直接氧化为D。(3)E是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合成E的反应类型_________;(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试管甲中上层为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①实验开始时,试管甲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②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乙醇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18、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根据下面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①、操作②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2)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B、F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注明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注明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写出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注明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写出反应⑨的化学方程式(注明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4)物质C的沸点为12.27℃,常用于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物质C可通过反应④和反应⑥制得,其中最好的方法是反应_______(填“④”或“⑥”),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19、除去工业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如NO),常用氨催化吸收法,原理是NH3与NO按一定比例反应生成无毒物质。某同学在实验室里采用以下装置和步骤模拟工业上对NO的处理。(1)装置A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_____。(2)若选择装置C制取氨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选用上述部分装置,按下列顺序连接成模拟尾气处理装置,回答有关问题:(3)在括号中填入选用的装置编号:。______、___________(4)装置D的一种作用是______。(5)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填序号)。A.吸收氮氧化物B.吸收氨气C.干燥反应的混合气体(6)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0、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D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1)加热前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A、C、D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A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3)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含量将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若B中反应管右侧有水蒸气冷凝,则测定结果中测定结果中NaHCO3的含量将___________;若撤去E装置,则测得Na2CO3•10H2O的含量____________。(4)若样品质量为wg,反应后C、D增加的质量分别为m1g、m2g,由此可知混合物中NaHCO3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21、将海水淡化与浓海水资源化结合起来是综合利用海水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是先将海水淡化获得淡水,再从剩余的浓海水中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提取其他产品。回答下列问题:(1)采用“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中吹出Br2,并用纯碱吸收。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Br2+Na2CO3+H2ONaBr+NaBrO3+NaHCO3,吸收1molBr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mol。(2)海水提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下图:浓海水的主要成分如下:离子Na+Mg2+Cl-S浓度/(g·L-1)63.728.8144.646.4该工艺过程中,脱硫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产品2的化学式为______,1L浓海水最多可得到产品2的质量为___g。(3)电解熔融的氯化镁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电解时,若有少量水存在会造成产品镁的消耗,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
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而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O和氢气,裂解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及C2~C5的烯烃和烷烃,以此来解答。【详解】A.水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选项A错误;B.裂解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及C2~C5的烯烃和烷烃,选项B错误;C.焦炉气,又称焦炉煤气。是指用几种烟煤配制成炼焦用煤,在炼焦炉中经过高温干馏后,在产出焦炭和焦油产品的同时所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是炼焦工业的副产品,选项C错误;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选项D正确。答案选D。2、D【解析】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F>CI>Br>I,则还原性:HF<HCI<HBr<HI,故A错误;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F>CI>Br>I,则稳定性:HF>HCl>HBr>HI,故B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活泼性越强,越易与水反应,则与水反应由易到难:F2>Cl2>Br2>I2,故C错误;D.卤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密度逐渐增大,故D正确。故选D。3、B【解析】
A.金刚石是原子晶体,干冰是二氧化碳,属于分子晶体,则熔点:金刚石>干冰,A正确;B.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S>Si,则稳定性:SiH4<H2S,B错误;C.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K>Al,则碱性:KOH>Al(OH)3,C正确;D.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离子半径:O2->Na+,D正确。答案选B。4、B【解析】
A.N2、H2、NH3在容器中共存,反应可能处于平衡状态,也可能未处于平衡状态,A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B正确;C.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N2,同时生成3nmolH2,都表示反应逆向进行,不能判断反应处于平衡状态,C错误;D.单位时间内消耗nmolN2必然同时会产生2nmolNH3,同时消耗nmolNH3,说明反应正向进行,未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5、D【解析】
A.VD=0.2mol/(L•min),VC==0.4mol/(L•min),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z=4,故A正确;B.
3A(g)+2B(g)⇌4C(g)+2D(g),开始(mol)4
2
0
0转化(mol)1.2
0.8
1.6
0.8平衡(mol)2.8
1.2
1.6
0.8B的转化率=×100%=40%,故B正确;C.A的平衡浓度==1.4mol/L,故C正确;D.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平衡时气体压强是原来的=,故D错误;答案选D。6、A【解析】分析:根据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分析判断。详解:A.Ba(OH)2•8H2O与NH4Cl晶体混合反应是吸热反应,在反应中吸收热量,故A正确;B.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稀硫酸与烧碱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D.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学生应注重归纳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吸热或放热的反应,对于特殊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的要熟练记忆来解答此类习题。如常见的放热反应包括:燃烧反应、中和反应、铝热反应、金属与水或酸反应、部分化合反应。7、A【解析】
A.钠是活泼金属,工业上采用电解法冶炼,2NaCl(熔融)2Na+Cl2↑,故A正确;B.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物质的燃烧一般都需要加热或点燃,故B错误;C.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但不可能含有离子键,含有了离子键就属于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D.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1mol乙酸与1mol乙醇反应生产乙酸乙酯的分子数小于NA,故D错误;故选A。8、A【解析】分析: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结合乙烯和乙酸的性质解答。详解:A.分子中不含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A正确;B.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B错误;C.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D.分子中含有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D错误。答案选A。9、B【解析】
A.氢氧化铁胶体胶粒的直径在10-9~10-7m之间,A正确;B.氢氧化铁胶体是氢氧化铁和水的混合物,B错误;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正确;D.氢氧化铁胶粒能吸附水中的杂质颗粒,有净水的作用,D正确;答案选B。10、D【解析】
A.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果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3COCH2OH,所以葡萄糖和果糖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都为C12H22O11,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正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异丁烷的结构简式为
CH3CH(CH3)CH3,所以正丁烷和异丁烷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淀粉和纤维丝的分子式为(C6H10O5)n,n不同,分子式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故答案为D。11、A【解析】试题分析:由合成氨的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0%,设平衡时气体总体积为100L,则氨气为100L×20%=20L,气体缩小的体积为x,则N2+3H22NH3△V132220Lx2/20L=2/x,解得x=20L,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00L+20L=120L,反应后体积缩小的百分率为20L/120L×100%=16.7%,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缺省数据的计算,学生应学会假设有关的计算数据及利用气体体积差来进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即可解答.12、B【解析】分析:A.先用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制备乙醇,然后用乙醇氧化后生成乙酸,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乙酯;B.矿物油是以烃类为主要成分,不溶于氢氧化钠,也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矿物油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分层现象,而植物油属于酯类,在氢氧化钠溶液作用下水解生成可溶性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所以植物油中加入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不分层,因此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矿物油和植物油;C.乙烷和新戊烷的二氯代物有2种,丙烷的二氯代物有4种,正丁烷的二氯代物有6种,异丁烷的二氯代物有3种;D.由于酸性的KMnO4或K2Cr2O7溶液都具有强氧化性,而乙烯、乙醇、葡萄糖都具有还原性的官能团,即C=C、-OH、-CHO,所以都能反应;详解:A.用乙烯为原料制备乙酸乙酯时,先用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制备乙醇,然后用乙醇氧化后生成乙酸,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乙酯,故A正确;B.矿物油是以烃类为主要成分,不溶于氢氧化钠,也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矿物油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分层现象,而植物油属于酯类,在氢氧化钠溶液作用下水解生成可溶性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所以植物油中加入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不分层,因此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矿物油和植物油,故B错误;C.乙烷和新戊烷的二氯代物有2种,丙烷的二氯代物有4种,正丁烷的二氯代物有6种,异丁烷的二氯代物有3种,故C正确;D.由于酸性的KMnO4或K2Cr2O7溶液都具有强氧化性,而乙烯、乙醇、葡萄糖都具有还原性的官能团,即C=C、-OH、-CHO,所以都能反应,故D正确;故本题选B。点睛:注意异丁烷的二氯代物有3种,但二氯代物有3种的烷烃不是只有异丁烷,如(CH3)3C-C(CH3)3的二氯代物也是三种,所以该烃分子中碳原子数可能是4。13、B【解析】
A.用已脱硫的煤作燃料,可以减少含硫废气的排放,以保护环境,A符合;B.在远离城市的地区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大气污染,B不符合;C.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含硫废气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等,C符合;D.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D符合;故答案选B。14、B【解析】
A.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故A错误;B.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故B正确;C.玻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故C错误;D.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故D错误。故选B。15、B【解析】
由燃烧热可知1mol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再计算1mol物质的质量,进而计算1g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据此判断。【详解】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氢气、一氧化碳、乙醇、甲烷燃烧热分别为285.8kJ•mol−1、283.0kJ•mol−1、1366.8kJ•mol−1、890.3kJ•mol−1,则1g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85.8kJ×1g/2g=142.9kJ;1gCO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83kJ×1g/28g=10.1kJ;1g乙醇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366.8kJ×1g/46g=29.7kJ;1gCH4燃烧放出的热量为:890.3kJ×1g/16g=55.6kJ;所以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乙醇、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CO。答案选B。【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对燃烧热的理解与反应热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理解燃烧热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6、B【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aA(g)+bB(g)⇌2C(g)起始(mol/L):3.0
1.0
0变化(mol/L):1.2
0.4
0.82s末(mol/L):1.8
0.6
0.8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1.2∶0.4∶0.8=3∶1∶2,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160.4羟基酸性KMnO4溶液或酸性K2Cr2O7溶液加聚反应防倒吸吸收乙酸,除去乙醇,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催化剂和吸水剂【解析】
由题意,A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则A为CH2=CH2;一定条件下,CH2=CH2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OH,则B为CH3CH2OH;在铜做催化剂作用下,CH3CH2OH发生催化氧化生成CH3CHO,则C为CH3CHO;CH3CHO进一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H3COOH,则D为CH3COOH;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COOCH2CH3;一定条件下,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则E为聚乙烯。【详解】(1)乙烯含有1个碳碳双键,1mol乙烯能与1mol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mol1,2—二溴乙烷,0.1mol乙烯与0.1mol溴水发生加成反应0.1mol1,2—二溴乙烷,0.1mol溴的质量为16g;1,2—二溴乙烷含有4个氢原子,0.1mol1,2—二溴乙烷能与0.4mol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六溴乙烷,故答案为:16;0.4;(2)B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官能团为羟基,乙醇能被酸性KMnO4溶液或酸性K2Cr2O7溶液直接氧化生成乙酸,故答案为:羟基;酸性KMnO4溶液或酸性K2Cr2O7溶液;(3)一定条件下,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加聚反应;(4)①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醇和乙酸,二者易溶于水,若导气管的下端伸入液面下会发生倒吸现象,试管甲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防倒吸,故答案为:防倒吸;②试管甲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能够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能够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能够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故答案为:吸收乙酸,除去乙醇,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③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醇和乙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浓硫酸在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有利于反应的发生,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起吸水剂的作用,减小生成物水的量,使酯化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故答案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催化剂和吸水剂。【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和乙酸乙酯的制备,注意掌握乙烯、醇、羧酸等有机物的性质,明确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关系,注意酯化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明确试剂的作用和仪器选择的依据是解答关键。18、石油的分馏石油的裂解CH2=CH2羟基羧基CH2=CH2+H2OCH3CH2OH加成反应CH3CH3+Cl2CH3CH2Cl+HCl取代反应2C2H5OH+O22CH3CHO+2H2O氧化反应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取代反应(酯化反应)④乙烷与氯气反应将得到多种氯代物的混合物,产物不纯【解析】
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A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是乙醇,B催化氧化生成E是乙醛,乙醛氧化生成F是乙酸,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烯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是乙烷,乙烯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是氯乙烷,乙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也可以生成氯乙烷,据此解答。【详解】(1)操作①是石油的分馏,操作②得到乙烯,因此其名称为石油的裂解;(2)A是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2;B、F分别是乙醇和乙酸,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羟基和羧基;(3)反应③是乙烯和水的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反应⑥是乙烷的取代反应生成氯乙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3+Cl2CH3CH2Cl+HCl;反应⑦是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OH+O22CH3CHO+2H2O;反应⑨是酯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4)反应④是加成反应,产物只有一种,反应⑥是乙烷的取代反应,乙烷与氯气反应将得到多种氯代物的混合物,产物不纯,所以制备氯乙烷最好的方法是反应④。19、NO2NH4Cl+Ca(OH)2△CaCl2+2NH3↑+2H2ODE使NH3和NO均匀混合(或通过观察D中导管口的气泡,控制NH3和NO的流速;使NH3和NO按一定比例反应等)B4NH3+6NO5N2+6H2O【解析】
(1)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2)若选择装置C制取氨气,发生反应是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反应,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3)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仪器的连接顺序;(4)根据实验原理分析;(5)过量的氨气需要除去;(6)装置E中NO和氨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详解】(1)装置A中的反应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物是硝酸铜、NO和水,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2价,硝酸是氧化剂,还原产物是NO;(2)若选择装置C制取氨气,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3)该反应目的是除去工业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装置A生成的NO和装置C生成的氨气通入装置D使气体混合均匀、调节气流速度,装置F干燥气体,再通入装置E反应进行反应,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装置B干燥,最后收集气体;(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装置D的一种作用是使NH3和NO均匀混合(或通过观察D中导管口的气泡,控制NH3和NO的流速;使NH3和NO按一定比例反应等)。(5)由于过量的氨气需要除去,氨气是碱性气体,能被浓硫酸稀释,则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氨气,答案选B;(6)装置E中NO和氨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4NH3+6NO5N2+6H2O。【点睛】本题通过常见气体的性质及制备,考查了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氮的氧化物的性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题目难度中等,做题时注意实验的原理和目的,牢固掌握实验方法和实验基本操作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前提。20、出去装置内CO2、H2O关闭b,打开a,通空气碱石灰CaCl2(或CuSO4)碱石灰偏低不变偏低【解析】
将混合物加热会产生H2O(g)、CO2等气体,应在C、D中分别吸收,其中应先吸收水,再吸收二氧化碳,即C中的干燥剂吸水后不能吸收CO2;由D的增重(NaHCO3分解产生的CO2的质量)可求出NaHCO3质量。由C的增重(Na2CO3•10H2O分解产生的H2O及已经知道的NaHCO3分解产生的H2O的质量)可求出Na2CO3•10H2O的质量,从而求出NaCl的质量;故应在实验前想法赶出装置中的空气,关键操作应是赶B中的空气,所以关闭b,打开a就成为操作的关键,缓缓通入则是为了赶出效果更好;E中碱石灰可防止外界空气中的H2O(g)、CO2进入装置D影响实验效果,据此解答。【详解】(1)本实验中需要分别测定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所以实验前必须将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赶走,避免影响测定结果;操作方法为:关闭b,打开a,缓缓通入氮气,直至a处出来的气体不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止;(2)装置A用于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使用碱石灰;装置C吸收Na2CO3•10H2O和NaHCO3分解生成的水蒸气,可以使用无水CaCl2或P2O5;装置D吸收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用碱石灰;(3)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m(H2O)增加,使Na2CO3•10H2O和NaHCO3的含量偏高,NaCl的含量偏低;若B中反应管右侧有水蒸气冷凝,测定碳酸氢钠的质量是根据装置D中质量变化计算的,与水蒸气的量无关,则测定结果中NaHCO3的含量不变;E中碱石灰可防止外界空气中的H2O(g)、CO2进入装置D,若撤去E装置,则测定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偏大,碳酸氢钠分解生成水的质量偏高,而Na2CO3•10H2O的测定是根据生成水的总质量计算的,则测得Na2CO3•10H2O的含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十二机械振动光学第1讲机械振动、振动图像练习含答案
- 教你写一份合格的上班玩方式保证书
- 《化学方程式》课件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和地貌的观察课件
- 河北省南宫市高中地理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 春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 高中数学 第2章 统计 2.2 总体分布的估计 2.2.2 频率分布直方图与折线图教案 苏教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第2课时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 2024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让世界更美好 9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教案 新人教版
- 高中英语 Unit 3 Travel journal Period 1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 Unit+6+Understanding+ideas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
- 龙华网站建设方案范文
- 建立有效的财务内控体系
- 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 2023安徽合肥紧缺专业公务员面试题及参考答案
- 低压配电柜基础知识课件
- 工程设计变更申报表(范本)
- (完整版)隧道机电施工方案
-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简介及使用要求全解析
- 《大卫科波菲尔》课件36张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